:::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為人興利判〉看唐代官員的均水理念與為政經驗
書刊名:早期中國史研究
作者:楊曉宜
作者(外文):Yang, Hsiao-i
出版日期:2017
卷期:9:2
頁次:頁143-169
主題關鍵詞:唐判治政為人興利均水碾磑Tang judgmentPolitical experienceBenefit peopleShared waterWater millLegal knowledg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47
  • 點閱點閱:45
期刊論文
1.瀧川政次郎(1941)。文苑英華の判について。東洋學報,28(1),1-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登武(20110600)。再論白居易「百道判」--以法律推理為中心。臺灣師大歷史學報,45,41-7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仁井田陞(1939)。唐代の封爵及び食封制。東方學報,10(1),1-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孫正軍(2014)。「猛虎渡河」和「飛蝗出境」--中古良吏書寫的兩種模式。歷史研究,2014(3),4-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陸(2008)。成就雄楚霸業的一代賢相孫叔敖。中國三峽建設(人文版),2018(10),86-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瀧川政次郎(1940)。龍筋鳳髓判について。社会経済史学,10(8),747-7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瀧川政次郎(1941)。文苑英華の判について。東洋学報,28(2),190-2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登武(20130600)。白居易〈百道判〉中的禮教思想。法制史研究,23,113-14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銳(20120600)。唐代判詞中的法意、修辭與邏輯--以《文苑英華‧刑獄門》為中心的考察。法制史研究,21,97-14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楊曉宜(20150600)。杜佑理想社會之建構--以《通典.食貨典》為中心。早期中國史研究,7(1),39-8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黃源盛(20040600)。法理與文采之間--讀《龍筋鳳髓判》。政大法學評論,79,1-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瀧川政次郎(1978)。唐判集の緊急避難事件の判決に就いて。國學院法學,16(1),1-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桂齊遜(1996)。唐代「判」的研究--以唐律與皇權的互動關係為中心(博士論文)。文化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杜佑、王文錦(2012)。通典。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杜預、孔穎達(1965)。左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鄭玄、賈公彥(1965)。周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俊文(1989)。敦煌吐魯番唐代法制文書考釋。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董誥(1987)。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左丘明、楊伯峻(1995)。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葛兆光(2000)。中國思想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何休、徐彥(1965)。公羊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王溥(1955)。唐會要。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975)。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毛亨、鄭玄、孔穎達(1965)。毛詩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司馬遷(1963)。史記。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班固(1964)。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歐陽修、宋祁(2000)。新唐書。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范曄、李賢(1973)。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李昉、彭叔夏、勞格(1966)。文苑英華。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長孫無忌、劉俊文(1983)。唐律疏議。中華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唐玄宗、李林甫、陳仲夫(1992)。唐六典。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天一閣博物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天聖令整理組(2006)。天一閣藏明鈔本天聖令校證(附唐令復原研究)。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陳登武(2008)。白居易《百道判》試析--兼論「經義折獄」的影響。傳統中國法律的理念與實踐。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西嶋定生、韓昇(1992)。碾磑尋蹤。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六朝隋唐卷。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于曉雯(2011)。從碾磑管理看唐宋水權概念。新史料‧新觀點‧新視角--《天聖令論集》。臺北:元照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仁井田陞(1991)。敦煌発見唐水部式の研究。法と慣習‧法と道徳(補訂)。東京:東京大学。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