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蕭君玲民族舞蹈創作的「身體感」
書刊名:臺灣舞蹈研究
作者:蕭君玲
作者(外文):Hsiao, Chiin-ling
出版日期:2017
卷期:12
頁次:頁1-26
主題關鍵詞:民族舞蹈創作處境身體感Folk dance creationSituationBody sens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19
  • 點閱點閱:14
期刊論文
1.黃榮(2005)。梅洛-龐蒂的身體與繪畫藝術的表現性。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1),127-1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舒紅躍(2007)。意識意向性到身體意向性。哲學研究,2007(7),55-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勝利(2010)。從對象身體到現象身體--知覺現象學的身體概念初探。哲學研究,2010(5),75-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蘇宏斌(2002)。作為在在哲學的現象學--試論梅洛-龐蒂的知覺現象學思想。浙江社會科學,200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鄭仕一(2015)。再建構的創作憶痕-胡民山、蕭君玲之民族舞蹈創作歷程分析(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Merleau-Ponty, Maurice、姜志輝(2005)。知覺現象學。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Read, Herbert Edward、梁錦鋆(2006)。藝術的意義。台北:遠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周與沉(2005)。身體:思想與修行--以中國經典為文化的跨文化觀照。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袁禾(1999)。中國舞蹈。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Hegel, Georg Wilhelm Friedrich、朱光潛(1962)。黑格爾美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孫穎(2006)。中國古典舞評說集。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蕭君玲(2013)。變動中的傳承:民族舞蹈創作的文化性與當代性。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龔卓軍(20060000)。身體部署:梅洛龐蒂與現象學之後。臺北:心靈工坊。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