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海上「女」牆:論明、清小說中王翠翹故事從「型世」到「情性」之嬗變
書刊名:佛光人文學報
作者:曾世豪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Tseng, Shih-hao
出版日期:2018
卷期:1
頁次:頁153-184
主題關鍵詞:王翠翹徐海倭寇型世情性Wang Cui-qiaoXu HaiWokouMoralityEmo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30
  • 點閱點閱:5
期刊論文
1.廖肇亨(2008)。浪裡挑燈看劍:中國海戰詩學之書寫特質與價值信念初探。中國文學研究,11,285-3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汪榮祖(20110300)。文筆與史筆--論秦淮風月與南明興亡的書寫與記憶。漢學研究,29(1)=64,189-22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胡衍南(20131200)。明清「狹邪筆記」研究--以明代後期至清代中期為範圍。淡江中文學報,29,133-16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江巨榮(2013)。明嘉靖朝的抗倭戰爭和清傳奇中的王翠翹故事。曲學,1,193-2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邱江寧(2007)。《金雲翹傳》:敘事模式與人物塑造的雙重突破。明清小說研究,200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吳建國、陳爽(2013)。王翠翹故事從史傳到文學講述的嬗變軌跡。中國文學研究,2013(4),41-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徐虹(2009)。風雲變幻鑄書魂--《型世言》對晚明重大事件的反映。淮海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游祥洲(20110300)。論《金雲翹傳》超越宿命論的辯證思維--從佛教「業性本空」與「當下菩提」的觀點看超越宿命論的心靈關鍵。臺北大學中文學報,9,1-3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趙杰新(2014)。論《金雲翹傳》「持情以合性」的悲劇內涵。湖州師範學院學報,3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高桂惠(20061200)。世道與末技:《型世言》的演述語境與大眾化文化選擇。政大中文學報,6,49-7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王千宜(1988)。金雲翹傳研究(碩士論文)。東海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歡歡(2009)。《金雲翹傳》研究(碩士論文)。揚州大學,揚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Averill, Stephen C.、陳仲丹(2006)。中國大眾宗教。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錢塘西湖隱叟、《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1990)。胡少保平倭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益源(2001)。王翠翹故事研究。臺北:里仁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董文成(1994)。清代文學論稿。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鄭若曾、李致忠(2007)。籌海圖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吳大震、《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1990)。廣豔異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青心才人、李致忠(1983)。金雲翹傳。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田中健夫、楊翰球、隋玉林(1987)。倭寇--海上歷史。武漢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蔣星煜(1982)。中國戲曲史鈎沉。鄭州:中州書畫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李綠園(1983)。歧路燈。台北:大申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黃宗羲(1983)。明文海(四百八十二卷)。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張潮、《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1990)。虞初新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瀟湘迷津渡者、《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1990)。筆梨園。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朗、喬遷(1987)。雪月梅。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班固、顏師古(1962)。漢書。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張廷玉(1974)。明史。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王德威、宋偉杰(20030000)。被壓抑的現代性:晚清小說新論。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梁啟超、阿英(1989)。晚清文學叢鈔.小說戲曲研究卷。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采九德(1967)。倭變事略。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