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二十世紀前期中國的毀家廢婚論(1900s-1930s)
作者:陳慧文
作者(外文):Chen, Hui Wen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劉人鵬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5
主題關鍵詞:毀家廢婚無政府主義社會主義婚姻家庭anti-familyantu-marriageChinaAnarchismSocialis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24
本論文所探討的「毀家廢婚論」是以一夫一妻家庭及終身婚制為批評對象,或以廢除一夫一妻家庭及終身婚制的社會為願景的一種論述。
傳統中國社會以父系家庭為主,對家庭倫理極為重視,然而這套長期穩定、不可冒犯的家庭倫理制度卻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中國的現代化過程中,遭到了史無前例的抨擊。隨著中國與西方的接觸日益頻繁,西方人迥異於中國人的小家庭生活、男女社交、群己觀念等,以及個人主義、女性主義、社會主義等思潮,漸為國人所知,在中西文化的激盪下,譚嗣同《仁學》(1899-1900出版)和康有為《大同書》(1901-1902完稿)這兩本對既有家庭婚姻觀念和制度有所批判的儒學著作,為近代中國的毀家廢婚論吹起了序幕的號角。
1907年6月,日本和法國同時出現了中國留學生創辦的無政府主義刊物:東京《天義報》和巴黎《新世紀》,這兩份宣傳無政府主義的刊物都刊載了不少提倡毀家廢婚的文章。1911年武昌起義後,滿清政府不再能箝制言論,在1911-1912年間,國內紛紛出現社會主義或無政府主義團體,且皆主張廢家族、不婚姻,如:中國社會黨、社會黨、心社等,但這些團體不久即因袁世凱的專制而遭到打壓。
袁政府下台,五四運動爆發後,各種思想學說,呈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毀家廢婚論在自由的時代氛圍中,得到寬廣的發表空間。許多青年男女試圖將毀家廢婚的理想化為真實,或是組織新村、工讀互助社或類似團體,或是堅持獨身主義,或是與相戀的對象非婚同居,試行毀家廢婚的生活。至1930年立法院制定《民法》時,毀家廢婚的議題成為國人關注的焦點,但在1930年底《民法親屬編》公布後,毀家廢婚論便暫被擱置,雖仍有少數發表,但已不再為人熱烈談論。
綜上所述,就現有資料看來,近現代中國的毀家廢婚論主要發軔於晚清康有為寫作《大同書》(約1902年完稿)、譚嗣同《仁學》出版(1899-1900),經過民國初年集會結社盛行、五四時期學風多元自由的發展,至1930年底《民法親屬編》公布後漸趨沉寂,因此,本論文主要以1900s-1930s這三十幾年間中國關於毀家廢婚的論著為主要討論對象,為勾勒其思想淵源及歷史框架,亦論及古今中外的相關論述。為了闡述這三十幾年中國毀家廢婚論其後在中國掀起的風暴,和在台灣曾有的餘波,在本論文第六章結論將概述1949年兩岸分裂的局勢形成後,毀家廢婚論在中國和台灣不同的發展,並介紹台灣新興的毀家廢婚論,分析二十世紀前期中國毀家廢婚論對當代毀家廢婚論者可能的啟示和意義。
Abstract
This thesis explores the discourse on the abolition of the monogamy family and lifelong marriage in the early twentieth-century (1900s-1930s) in China.
Chinese traditional society was founded on the patriarchal family. Chinese people take great consideration to family ethics. In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western theories which included anarchism, socialism, individualism, feminism, communism, etc. spread into China.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many Chinese intellectuals criticized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family and feudal marriage. Some of them promoted monogamy family and lifelong marriage, but some of them opposed. Some Chinese intellectuals advocated the abolition of the family and marriage, and planned to build an ideal society without current family and marriage.
In Kang Youwei(康有為1858-1927)’s Da Tong shu(大同書 finalizes in 1901-1902), the family would be replaced by public institutions, and the marriage would be replaced by short-term contract. Tianyi(天義) and Hsin Shih-chi(新世紀) were important anarchist journals which founded in 1907 and published many articles about cancelling family and marriage. In the early Republican era, several anarchist groups and socialist parties set up and encouraged the abolishment of the family and marriage. In the May Fourth period, more and more people discussed the possibility of repealing family and marriage system. Some people decided to be celibate, some people cohabited with their lovers without marriage ceremony, and some people organized anarchist groups which regulated members not to get married. These alternative thoughts and experiments which differ from the mainstream concept of the family and marriage are investigated in this dissertation and worthy of further study.
[日]山川菊榮著、祁森煥譯:《婦人和社會主義》,北京:商務印書館,1923年。
[日]帆足理一郎著、楊賢江譯:〈新時代之貞操論〉,《婦女雜誌》,1921年第7卷第7期。
[日]幸德秋水:〈幸德秋水來函〉,《天義報》,1907年6月第1號,頁45-46。
[日]幸德秋水:《幸德秋水集》,東京:改造社,1929年。
[日]堺利彥:《婦人問題》,東京:日本圖書中心,1988[1907]年。
[日]森戶辰男著、樹德譯:〈克魯泡特金社會思想之研究〉,《建設》,1920年第2 卷第3號,頁387-433。
[日]新靖子(Yasuko Shin), The Family and Freedom: Anarchist discourse about Love,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in Japan and China,1900s-1930s,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Philosophy in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Canberra ACT Australia, November 2003.
[希臘]柏拉圖(Plato)著、王曉朝譯:《柏拉圖國家篇(理想國)》,台北:左岸文化,2007年。
[明]朱鼎臣編輯:《南海觀世音菩薩出身修行傳》,台北:天一出版社,1985年。
[明]吳還初編:《天妃娘媽傳》,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94年。
[俄]克若泡特金著、李石曾(署名「真」)譯:〈互助〉,《新世紀》,1908年1月25日第31號-1908年6月13日第51號。
[俄]克若泡特金著、李石曾(署名「真」)譯:〈俄羅斯之兇惡〉,1909年8月14日第108號-1909年9月18日第113號。
[俄]克若泡特金著、李石曾(署名「真」)譯:〈國家及其過去之任務〉,《新世紀》,1908年8月1日第58號-1909年2月6日第83號。
[俄]克若泡特金著、李石曾(署名「真」)譯:〈獄中與逃獄〉,《新世紀》,1909年6月19日第102號-1909年8月14日第108號。
[俄]克若泡特金著、張繼(署名「反」)譯:〈萬民安樂〉(《麵包略取》之第二章),《新世紀》,1908年8月1日第58號-1908年8月29日第62號。
[俄]克若泡特金著、無(生平不詳)譯:〈強權與法律〉,《新世紀》,1908年3月28日第40號-1908年5月23日第48號。
[俄]克魯泡特金著、天均等譯:《無政府主義》,台北:帕米爾書店,1977年。
[俄]阿‧魯‧約安尼相著,汪裕蓀譯:《傅立業傳》,北京:商務印書館,1992年。
[俄]柯倫泰著,沈端先、汪馥泉譯:《戀愛與新道德》,上海:北新書局,1929年。
[俄]柯倫泰著、沈端先譯:〈新婦人〉,《新女性》,1929年1月第4卷第1號,頁1-51。
[俄]柯倫泰著、芝威譯:〈三代的戀愛〉,《新女性》,1928年9月第3卷第9號,頁987-1031。
[俄]柯倫泰著:沈雁冰(署名「燕賓」)譯:〈未來社會之家庭〉,《東方雜誌》,1920年5月10日第17卷第9號,頁61-71。
[俄]柯倫泰著:沈雁冰(署名「燕賓」)譯:〈未來社會之家庭〉,《東方雜誌》,1920年5月10日第17卷第9號,頁62-74。
[俄]苦魯巴金著,劉師培(署名「申叔」)譯:〈未來社會生產之方法與手段〉,《天義報》,1907年11月第15冊,頁475-480。
[俄]苦魯巴金著、齊民社同人譯:〈無政府主義之哲理同理想〉,《天義報》,1908年1月第16-19冊合刊,頁53-62。
[俄]苦魯巴金著、劉師培(署名「申叔」)譯:〈麵包掠奪〉,《天義報》,1908年1月第16-19冊合刊,頁37-51。
[美]Emma Goldman女士著、盧劍波(署名「劍波」)譯:《新女性》,1927年1月第2卷第1號,頁81-92。
[美]艾文‧托佛勒(Alvin Toffler)著,蔡伸章譯:《未來的衝擊》,台北:時報文化,1994年,頁202。
[美]艾文‧托佛勒著,黃明堅譯:《第三波》,台北:時報文化,1994年。
[美]伯納爾著,丘權政、符致興譯:《1907年以前中國的社會主義思潮》,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
[美]周策縱:《「五四」運動:現代中國的思想革命》(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年。
[美]居住在俄國的一婦人著、趙景雲譯:〈俄國婚姻制度之廢除(一)〉,《晨報副鐫》,1927年3月27日第66期,頁13-14。
[美]阿里夫‧德里克著、孫宜學譯:《中國革命中的無政府主義》,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美]耐思比德(John Naisbitt) 著,潘祖銘譯:《大趨勢:未來世界的十大新趨勢》,台北:志文出版社,1984年。
[美]馬克‧赫特爾著,宋踐、李茹譯:《變動中的家庭——跨文化的透視》(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美]高曼女士著、袁振英(署名「震瀛」)譯:〈近代戲劇論〉,《新青年》,1919年2月15日第6卷第2號,頁179-195。
[美]高曼女士著、震瀛譯:〈結婚與戀愛〉,《新青年》,1917年7月1日第3卷第5號,頁1-9。
[美]高德曼女士著、盧劍波譯:《自由的女性》,上海:開明書店,1928[1927]年。
[美]勒文森(Joseph R. Levenson)著:《梁啟超與中國近代思想》,台北:谷風出版社,1987年。
[美]畢拉宓著:李提摩太譯:〈《回頭看》紀略〉,《萬國公報》,1891年12月-1892年4月。
[美]喬‧奧‧赫茨勒著,張兆麟等譯:《烏托邦思想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年。
[美]愛德格•斯諾(Edgar Snow) 著、董樂山譯:《西行漫記》,北京:三聯書店,1979年。
[美]詹姆士‧戴維森‧韓特(James Davison Hunter)著,王佳煌、陸景文譯:《文化戰爭──為美國下定義的一場奮鬥》(Culture Wars: the Struggle to Define America),台北:正中書局,1995年。
[美]維拉‧施瓦支(舒衡哲)著、李國英等譯:《中國的啟蒙運動──知識份子與五四遺產》,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美]蕭公權著,汪榮祖譯:《近代中國與新世界:康有為變法與大同思想研究》,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1997年。new window
[英]G‧D‧H‧柯爾著,何瑞豐譯:《社會主義思想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77年。
[英]卡本特著、秋原譯,〈同性戀愛論(續)〉,《新女性》,1929年第4卷第5期,頁605-619。
[英]卡本特著、秋原譯,〈同性戀愛論〉,《新女性》,1929年第4卷第4期,頁513-533。
[英]伯特蘭・羅素著、李國山譯:《自由之路》,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年。
[英]伯特蘭・羅素著、張師竹譯:《社會改造原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英]克喀伯著、馬君武(署名「獨立之箇人」)譯:《俄羅斯大風潮》(上海:廣智書局,1902年。
[英]帕密拉‧亞伯特、克勞兒‧威勒斯著,俞智敏、陳光達、陳素梅、張君玫譯:《女性主義觀點的社會學》,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5年。
[英]勃拉克女士(Dora W. Black)著、伯西譯:〈婚姻問題〉,《婦女雜誌》,1921年第7卷第5號,頁11-14。
[英]黑爾(R. M.Hare)著,李日章譯:《柏拉圖》,台北:聯經出版社,1983年。
[英]羅素著、李懋猷(署名「李季」)譯:〈能夠造成的世界〉,《新青年》,1920年11月1日第8卷第3號,頁1-15。
[唐]釋法琳:《破邪論》,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
[唐]釋道宣:《廣弘明集》,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6年。
[挪威]易卜生著,羅家倫、胡適合譯:《娜拉》,《新青年》,1918年6月15日第4卷第6號,頁508-572。
[清]丁柔克:《柳弧》,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清]任果等修、檀萃等纂:《番禺縣誌》,海口: 海南出版社,2001年,清乾隆三十九(1774)年刻本。
[清]任果等修、檀萃等纂:《番禺縣誌》,海口: 海南出版社,2001年,清乾隆三十九[1774]年刻本。
[清]呂熊:《女仙外史》,長沙:嶽麓書社,1987年。
[清]李桂玉:《榴花夢》,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1998年。
[清]邱心如著、趙景深主編、江巨榮校點:《筆生花》,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4年。
[清]張心泰:《粵遊小誌》,上海:上海著易堂,1891年。
[清]郭汝誠修、馮奉初等纂:《順德縣誌》,台北:成文出版社,1974年,據清咸豐三年(1853)刊本影印。
[清]無垢道人:《八仙得道傳》,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1993年。
[清]鄭澹若(署名「爨下生」):《夢影緣》,台北:文海出版社,1971年。
[瑞典]馬悅然:〈康有為的「大同」社會〉,《聯合副刊》,2002年1月11日。
[瑞典]馬悅然:〈從《大同書》看中西烏托邦的差異〉,《二十一世紀》雙月刊,1991年6月第5期,頁11-15。
[瑞典]愛倫凱(Ellen Key)著,四珍譯:〈愛情與結婚〉,《婦女雜誌》,1920年3月第6卷第3期,頁1-12。
[德]因格爾斯著、民鳴譯:〈《共產黨宣言》1888年英文版序〉,《天義報》,1907年11月第15冊,頁461-468。
[德]李博:《漢語中的馬克思主義術語的起源與作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德]倍倍爾著、沈端先譯:《婦人與社會主義》,上海:開明書店,1927年。
[德]倍倍爾著、沈端先譯:《婦女與社會主義》,北京:三聯書店,1955年。
[德]恩格斯著,楊賢江(署名「李膺揚」)譯:《家族私有財產及國家之起源》(上海:新生命書局,1929年),頁281。
[德]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著作編譯局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德]馬克思、恩格斯著,管中琪、黃俊龍譯:《共產黨宣言》,台北:左岸文化,2004年。
[德]馬爾克斯、因格爾斯合著、民鳴譯:〈共產黨宣言〉,《天義報》,1908年第16-19號合刊,頁1-19。
[德]奧古斯特‧倍倍爾著,朱霞、葛斯譯:《婦女與社會主義》,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5年。
[德]衛禮賢(Richard Wilhelm, 1873-1930)著,王宇潔、羅敏、朱晉平譯,顏玉強主編:《中國心靈》,北京:國際文化,1998[1926]年。
[韓]千聖林:〈中國 ‘社會主義 女性解放論’의 선구자, 何震〉(中國「社會主義女性解放論」 的先驅:何震),《중국근현대사학회》(當代中國社會學術研究),2001年,http://www.jisikworld.com/paper/view.html?no=1245239&link=newview
[韓]曹世鉉:〈在國粹與無政府之間——劉師培文化思想管窺〉,《東方論壇》,2000年第2期,頁23-29。
〈「『當代台灣性/別政治軌跡』性別科技人才培育營」主題五、家國婚姻作為技術〉,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主辦,2015年9月7-11日,http://sex.ncu.edu.tw/conference/others/2015/gasc/schedule.html
〈「多元(不)成家」單元介紹〉,2014年8月28日,http://wmwff.pixnet.net/blog/post/58421164。
〈2014女影選片指南「多元(不)成家」〉,2014年8月28日,http://wmwff.pixnet.net/blog/post/58660519。
〈女子不婚俱樂部〉,天津《大公報》,1919年1月9日。
〈什麼話!〉,《新青年》1921年第9卷第1期,頁1。
〈社會主義講習會第一次會記〉,《天義報》,1907年8月第6號,頁152-155。
〈社會主義講習會第二次開會記略〉,《天義報》,1907年第8-10號合刊,頁78-80。
〈近世無政府黨傳略〉,《民聲》,1921年7月15日第33號,頁430。
〈南京之不嫁會〉,上海《時報》,1916年12月13日。
〈昨午立法院之盛宴──解決姓、婚姻、家庭問題〉《申報》,1930年4月19日。
〈革命界之新報〉,《新世紀》,1907年10月12日第17號第1版。
〈革命原理〉,《天義報》,1907年10月第11、12號合冊,頁428-430。
〈書報介紹〉,《天義報》,1907年第15卷,頁50。
〈異哉立志不嫁會〉,上海《時報》,1917年2月25日。
〈蒲魯東〉,《新世紀》,1907年8月3日第7號,頁3。
〈獨身主義不願嫁人‧姊妹倆出走〉,《上海時報》,1933年10月29日,頁6。
《民國秘史》編委會編:《民國秘史》,北京:大眾文藝出版社,2010年。
《婦女雜誌》通訊,1924年第10卷第1期,頁284。
Abbott, Pamela & Claire Wallace. 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Feminist Perspectives. New York : Routledge, 1996.
Adams, Jason. Non-Western Anarchisms Rethinking the Global Context. http://raforum.info/spip.php?article3218
Alexandra Kollontai , “Communism and the Family”, Translated by Alix Holt. Selected Writings of Alexandra Kollontai, Allison & Busby, 1977.
Bernal, Martin Chinese Socialism to 1907. NY: Cornell University, 1976.
Bernal, Martin. “Chinese Socialism Before 1913”. in Jack Gray, ed., Modern China's Search for a Political Foru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9), pp.66-95.
Carey, John ed. The Faber Book of Utopias, London: Faber and Faber, 1999.
Carpenter, Edward. Love's Coming of Age. London: Swan Sonnenschein & Co. LTD, 1906.
Denise Gimpel and Melanie Hanz(2001). Chen-All in Sincerity [sic!]: Festschrift in Hobour of Monika Űbelhőr. Hamburg: Hamburger Sinologische Gesellschaft.
Dirlik, Arif. Anarchism in the Chinese revolu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1.
Engels, Frederick. translated by Ernest Untermann. The Oriɡin of the Family, Private Property, and the State. Chicago: Charles H. Herr & Company, 1902.
Engels, Frederick. translated by Alec West. Family, Private Property, and the State. New York: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1972.
F.A.Bebel著,李漢俊(署名「漢俊」譯:〈女子將來的地位〉,《新青年》,,1920年9月1日第8卷第1號。
Gilman, Charlotte Perkins. Women and Economics: A Study of the Economic Relation between Men and Women as a Factor in Social Evolution. Boston: Small, Maynard & Co., 1898.
Goldman, Emma. Anarchism and Other Essays. New York & London: Mother Earth Publishing Association, 1911.
Gray, Jack ed. Modern China's Search for a Political Foru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9.
Hippolyte Havel著、盧劍波(署名「劍波」)譯:〈愛瑪高德曼(續)〉,《新女性》,1927年4月第2卷第4號,頁429-446。
Hippolyte Havel著、盧劍波(署名「劍波」)譯:〈愛瑪高德曼〉,《新女性》,1927年3月第2卷第3號,頁269-284。
http://userwww.sfsu.edu/~jmmoran/firebrand_communism.htm
http://userwww.sfsu.edu/~jmmoran/firebrand_freelove.htm
Hutter, Mark. The changing family :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New York : Wiley, 1981.
Key, Ellen. Translated by Arthur G . Chater. Love and Marriage. NY: Putnam, 1911.
Kirkup, Thomas. A History of Socialism. London: Adam and Charles Black, 1892.
Kreb, Edward Skinner. Liu Ssu-fu and Chinese anarchism, 1905-1915. Thesis(PH.D.)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1982[1977].
Kropotkin, Peter. The Conquest of Bread. G. P. Putnam's Sons, New York and London, 1906.
Kropotkin, Peter. translated by Harry Lyman Koopman, Anarchism: its philosophy and idea. San Francisco: Free Society, 1898.
Kropotkin, Peter. translated by Vernon Richard, The State:Its Historic Role, London:Freedom Press, 1946.
Marsh, Margaret S. Anarchist Women.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1981.
Marx, Karl & Friedrich Engles. The Communist Manifesto. Oxford‧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1992.
Meir Shahar and Robert P. Weller Unruly gods: divinity and society in Chin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6.
Moran, Jessica. “The Firebrand and the Forging of a New Anarchism:Anarchist Communism and Free Love”, 2004,
Moran, Jessica. “Oppositional Culture and Community Creation: American Anarchism and the Firebrand, 1895-1897”, 2005,
Naisbitt, John. Megatrends: ten new directions transforming our live. Huang Chia Book Co. 1982.
Pamela Abbott & Claire Wallace. 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Feminist Perspectives. New York : Routledge, 1996.
Peter Zarrow(1988). “He Zhen and Anarcho-Feminism in China”,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47:4(1988: Nov.), p796-813.
Russell, Bertrand. Principle of Social Reconstruction. London: G. Allen & Unwin, 1920[1916].
Russell, Bertrand. Roads to freedom. NY: Routledge, 1977[1918].
Shahar, Meir. Crazy ji--Chinese Religion and Popular Literature.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1998.
Steven, Sangren, P. Chinese Sociologics: An Anthropological Account of the Role of Alienation in Social Reproduction. London: The Athlone Press, 2000.
Toffler, Alvin. Future Shock. NY: Bantam Books, 1990[1970].
Toffler, Alvin. The Third Wave. NY: Bantam Books, 1989[1980].
一人來稿:〈西人之結婚及成婚〉,《新世紀》,1907年6月29日第2號,頁4。
丁守和、殷敘彝、張伯昭:《十月革命對中國革命的影響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
丁守和編:《辛亥革命時期期刊介紹》,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
上海外國語學院列寧著作翻譯研究室譯:《回憶列寧》,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
上海社會科學院家庭硏究中心編:《中國家庭研究》第1卷(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6年。
山西省孟縣政協高長虹文集編委會編:《高長虹文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
弋靈:〈新戀愛問題──關於柯倫泰夫人的戀愛觀〉,《新女性》,1928年12月第3卷第12號,頁1414-1419。
中央日報編:《我們的家庭》,台北:中央日報社,1952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早期文稿》,長沙:湖南出版社,1999年。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譯:《共產國際、聯共(布)與中國革命文獻資料選輯(1917-1925)》第2卷,北京:北京圖書館,1997年。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辛亥革命回憶錄》,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
中國史學會:《太平天國》,上海:神州國光社,1952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編:《國外中國近代史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
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第三所近代史資料編輯組:《太平天國資料》,北京:科學出版社,1959年。
中國基督教女青年會編:《家庭問題討論集》,上海:中國基督教女青年會全國協會編輯部,1927年。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中國無政府主義和中國社會黨》,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1981年。
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婦女運動歷史研究室編:《五四時期婦女問題文選》,北京,三聯書店,1981年。
天宇女士:〈改造社會與現代女子的苦悶問題〉,《新女性》,1927年第2卷第7號,頁723-725。
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太平天國文書彙編》,北京: 中華書局,1979年。
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太平天國史料叢編簡輯》,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
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編:《太平天國資料匯編》,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孔令來:〈柏拉圖《理想國》的男女平等觀〉,《理論界》,2008年第3期,頁119-121。
尹傳紅:〈「烏托邦」迷夢──貝拉米與《回顧:西元2000-1887》,《中國科技月報》,2001年第5期。
尹箴:〈避免毀家廢婚 跨宗教團體聯合發聲〉,《國度復興報》,2013年9月10日,http://www.krtnews.com.tw/church/item/6744。
文宙:〈俄國新婚姻法的宣佈〉,《東方雜誌》,1927年第24卷第9號,頁34-36。
方立天:《中國佛教與傳統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new window
毛一波(署名「一波」):〈再論性愛與友誼〉,《新女性》,1928年11月第3卷第11號,頁1248-1258。
毛一波(署名「一波」):〈非戀愛的又一聲〉,《新女性》,1929年4月第4卷第3號,頁329-337。
毛一波(署名「毛尹若」):〈讀「新戀愛道」後〉,《新女性》,1928年12月第3卷第12號,頁1413-1414。
王文東:〈蘇聯道德教育的歷史經驗與教訓〉,《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0年第7期,頁105-109。
王永康:《簡明中國近代思想史》,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
王玉華:《多元視野與傳統的合理化──章太炎思想的闡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王汎森:〈劉師培與清末的無政府主義運動〉,《大陸雜誌》,1994年10月第90卷第6期,頁1-9。
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台北:聯經出版社,2003年。new window
王汎森:《章太炎的思想(1868-1919)及其對儒學傳統的衝擊》,台北:時報文化,1985年。
王秀國:〈去苦求樂的人道觀,至公至平的大同路──康有為《大同書》再解讀〉,《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2007年11月第25卷第6期,頁84-89。
王秀國:〈試析康有為《大同書》對《回顧》的吸納及改造〉,《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3月第23卷第2期,頁41-45。
王承權:〈中國各民族不落夫家婚俗的比較研究〉,《民族研究》,1993年第6期,頁41-61。
王昆侖:《紅樓夢人物論》,台北:里仁出版社,1982年。
王長元:《蘇曼殊全傳:沉淪的菩提》,長春:長春出版社,1995年。
王倩:〈從嚴別男女政策看太平天國婦女的社會地位〉,《中華女子學院山東分院學報》,2007年第1期;頁26-30。
王晶堯、王學莊、孫彩霞編:《柳亞子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
王皓安:〈性別大補帖:什麼是毀家廢婚?〉,《台灣立報》,2013年11月20日。
王開林:〈章太炎:佯狂未必不丈夫〉,《書摘》,2002年第2期,頁29-32。
王開林:〈章太炎──政夢難圓的狂書生〉,《青年與社會》,2007年第1期,頁31-35。
王開林:〈劉師培:越墮落越快樂〉,《讀書文摘》,2007年第9期,頁57-62。
王開林:《大變局與狂書生》,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王煉鋼:〈傅立葉的和諧思想〉,《沙洋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年第1期,頁19-22。
王歌雅:《中國婚姻倫理嬗變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
王德威:《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台北:麥田出版社,1998年。
王德威:《被壓抑的現代性:晚清小說新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new window
王德威:《想像中國的方法:歷史‧小說‧敍事》,北京:三聯書店,1998年。
王慶成:《太平天國的歷史和思想》,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
王曉明、周展安編:《中國現代思想文選(上)》,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3年。
王樹:《毛澤東書信賞析》,青島:山東人民出版社,1997年。
王樾:《譚嗣同變法思想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0年。
王應培:〈一夫一妻制〉,《幻洲》,1927年3月16日第10期,頁466-469。
王麗:〈近代廣東女子的獨身現象:自梳和不落夫家〉,《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001年5月第23卷第3期,頁50-54。
王繼平、鄭赤建、肖軍芳著:《中國社會主義思想通史簡編》,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
王蘭垣、謝炎久、金愈慶主編:《中國社會主義思想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
王顥中:〈平等的幻象〉,苦勞網,2013年6月29日,http://www.coolloud.org.tw/node/74787。
王顥中:〈回應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 兼論婚/家革命不是辦桌吃飯〉,苦勞網,2013年9月6日,http://www.coolloud.org.tw/node/75471。
王顥中:〈婚姻/家庭:解放或者改良〉,《華人性權研究》,2014年3月1日總第6期,頁21-26。
王顥中:〈導言:毀廢再申論〉,苦勞網,2013年10月23日,http://www.coolloud.org.tw/node/75991。
世界知識手冊編輯委員會:《孫中山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
付立波:〈近代日文書籍的引進及其影響〉,《晉圖學刊》2006年6月第3期,頁72-75。
付建舟:〈蔡元培與無政府主義思想〉,《蘭州學刊》,2006年第9期,頁40-43。
仝華、康沛竹主編:《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發展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包淳亮:〈以國代家〉,包老師的教學網站,2009年7月12日。http://solpao.spaces.live.com/Blog/cns!AE223E14C76B3418!1521.entry?wa=wsignin1.0&sa=648060406
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關鍵的十年,關鍵的1/4同性婚姻民調結果發佈記者會新聞稿〉,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網站,2013年8月7日,http://tapcpr.wordpress.com/2013/08/07。
史少博:〈空想社會主義者傅立葉探「情欲引力」與「和諧社會」〉,《學術論壇》,2010年第2期,頁59-62。
平非:〈逆行婚姻路──不做家/國代理人〉,《華人性權研究》,2014年3月1日總第6期,頁26-28。
平非:〈逆行婚姻路──不做家/國代理人〉,苦勞網,2013年10月23日,http://www.coolloud.org.tw/node/76658。
生活書店編輯所編:《戀愛與貞操》,上海:生活書店,1933年。
白本:〈托爾斯泰晚年出亡的原因〉,《東方雜誌》,1925年第22卷第20號,頁107-110。
皮明庥:《近代中國社會主義思潮覓蹤》,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
任白濤譯:《近代戀愛名論》,上海:亞東圖書館,1927年。
全根先:〈《無能子》的思想及其資料來源〉,《中國道教》,1991年第1期,頁38-43。
印順法師:《太虛法師年譜》,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年。
向培良(署名「培良」):〈關於性慾及幾部關於性慾的書籍〉,《狂飆》,1926年10月17日第2期,頁502-507。
向警予:《向警予文集》,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
安啟念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
安廣祿:〈北伐时期武漢裸女遊行風波〉,《文史天地》,2008年第4期,頁37-39。
朱仲岳:〈康有為《大同書》成書年代的新發現〉,《文物》,1999年第3期,頁92-93。
朱傳譽主編:《李石曾傳記資料》(三),台北:天一出版社,1985年。
朱樹玲、胡福星:〈論賈寶玉出家的悲劇結局〉,《河南師範大學學報》,1995年第22卷第5期,頁66-69。
朱謙之:《太平天國革命文化史》,北京:中國圖書館學會高校分會,2007[1944]。
朱謙之:《革命哲學》,上海:泰東圖書局,1921年。
汝非:〈托爾斯泰之逃亡〉,《新青年》,1915年第1卷第2期,頁1-8。
江亢虎(署名「某君」):〈無家庭主義〉,《新世紀》,1909年4月17日第93期。
江亢虎:《洪水集》,上海:社會星出版社,1913年。
何每:〈李宗仁的心腹「喉舌」黎濛〉,《文史春秋》,2006年第5期,頁42-45。
何定照:〈護家盟:草案三法案 毀家廢婚擴大淫亂〉,《聯合報》,2013年11月11日。
何金彝:〈傅立葉《新世界》與康有為《大同書》之比較〉,《東方論壇》,1997年第1期,頁17-21。
何思瑩:〈只破不立,無以為繼――談毀家廢婚派的幾點問題〉,《應用倫理評論》,2015年4月第58期,頁69-99。new window
何哲:〈《大同書》的成書年代及其思想實質〉,《近代史研究》,1980年第3期,頁257-263。
何海鳴(署名「求幸福齋主」):〈兒童公育〉,《星期》,1922年第26期,頁1-12。
何祥林、李良明主编:《紀念惲代英誕辰110周年學術討論會論文集》,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何震(署名「儀徵何震」):〈贈侯官林宗素女士〉,《警鐘日報》,1904年7月26日。
何震(署名「震述」):〈女子宣布書〉,《天義報》,1907年6月第1號,頁1-7。
何震(署名「震述」):〈女子解放問題〉,《天義報》,1907年9月第7號,頁5-14; 1907年第8號,頁1-6;1907年第8-10號合刊,頁8-9。。
何震(署名「震述」):〈經濟革命與女子革命〉,《天義報》,1907年12月第13-14號合刊,頁9-22。
何震、劉師培(署名「震、申叔」):〈論種族革命與無政府革命之得失〉,《天義報》,1907 年9月1日第6期、1907 年9月15日第7期。
何薇:〈評無政府革命道路的探索者劉師複〉,《廣州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1年第1期,頁39-42。
余華林:〈中國現代家庭文化嬗變研究〉,北京: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02年。
余華林:〈近20年來中國近代家庭史研究評析〉,《中州學刊》,2005年3月第2期,頁163-167。
余華林:〈現代性愛觀念與民國時期的非婚同居問題〉,《首都師範大學學報》,2009年第1期,頁20-32。
余華林:《女性的「重塑」:民國城市婦女婚姻問題硏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
吳自甦:《中國家庭制度》,台北:商務印書館,1968年。
吳浪波:〈互助論在近代中國的傳播與影響〉,湖南師範大學中國近現代史碩士論文,2005年。
吳紹文:〈毀家廢婚?保家廢婚?保家保婚?〉,苦勞網,2013年8月29日,http://www.coolloud.org.tw/node/75445。
吳貫因:〈改良家族制度論〉,《大中華》,1915年第1卷第3期,頁1-11。
吳雁南:〈劉師培的無政府主義〉,《貴州社會科學》,1981年第5期,頁51-58。
吳稚暉(署名「夷」):〈日本無政府黨紅旗案之結束〉,《新世紀》,1908年10 月24日第70號,頁7-10。
吳稚暉(署名「夷參」)譯《朝日》及《二六兩》新聞:〈日本無政府黨之開場鑼鼓〉,《新世紀》,1908年7月25日第57號,頁5-9。
吳稚暉(署名「燃」):〈答某君〉,《新世紀》,1908年7月18日第56號。
吳稚暉(署名「燃」):〈遊鷹山村殖民地記〉,《新世紀》,1908年6月27日第53號,頁6-11。
吳稚暉:〈一個新信仰的宇宙觀與人生觀〉,《太平洋雜誌》,1923年8月第4卷第3號,頁1-36、1924年3月第4卷第5號,頁1-52。
吳稚暉:《吳敬恆選集(哲學) 》,台北:文星書店,1967年。
吳虞:〈家庭制度為專制主義之根據論〉,《新青年》,1917年2月第2卷第6號。
吳熙釗、鄧中好校點:《南海康先生口說》,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85年。
吳靜如:〈祝你幸福:不成家作為一種選擇與擴大連結的起點〉,苦勞網,2013年9月11日,http://www.coolloud.org.tw/node/75573 。
吳覺農:〈愛倫凱的自由離婚論〉,《婦女雜誌》,1922年6月第8卷第4號。
吳豔玲、高士臣:〈劉師培無政府主義思想評析〉,《齊齊哈爾大學學報》,2000年3月第2期,頁90-92。
呂明灼:〈五四運動的領袖是誰〉,《北京日報》,2010年6月28日。
呂芳上:〈法理與私情:五四時期羅素、勃拉克相偕來華引發婚姻問題的討論(1920-1921)〉,《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2001年8月第9期,頁35-55。new window
呂芳上主編:《無聲之聲(1):近代中國的婦女與國家(1600-1950)》,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年。
呂美頤:〈二十世紀初中國資產階級的婚姻家庭觀〉,《史學月刊》,1987年第6期,頁54-60。
宋德華:〈犬養毅題記與《大同書》手稿寫作年代辨析〉,《華南師範大學學報》,1992年第3期,頁101-104。
志達:〈因格爾斯學說〉,《天義報》,1908年第16-19號合刊,頁135-138。
李又寧、張玉法編:《中國婦女史論文集》,台北:商務印書館,1992[1981]年。
李三無:〈自由離婚論〉,《婦女雜誌》,1920年7月第6卷第7號,頁1-8。
李三無:〈廢錩運動管見〉,《婦女雜誌》,1920年8月第6卷第8號,頁14。
李大釗:〈由經濟上解釋中國近代思想變動的原因〉,《新青年》1920年1月第7卷第2號,頁47-53。
李小江、朱虹、董秀玉主編:《主流與邊緣》,北京:三聯書店,1999年。
李小江、朱虹、董秀玉主編:《性別與中國》,北京:三聯書店,1994年。
李丹:〈倍倍爾與婦女問題〉,《綏化學院學報》,2010年第6期 ,頁57-59。
李文生:〈讀禪宗大師《珪和尚紀德幢》書後──禪宗史上又一個「六祖」和「七祖」〉,《敦煌研究》,2004年第6期,頁22-26。
李文海、劉仰東:《太平天國社會風情》,台北:雲龍出版社,1991年。
李平生、張秋菊:〈論中國早期無政府主義家庭觀〉,《東嶽論叢》,2008年第6期,頁148-153。
李石曾(署名「真」):〈三綱革命〉,《新世紀》,1907年8月31日第11號。
李石曾(署名「真」):〈男女之革命〉,《新世紀》,1907年8月3日第7號。
李石曾(署名「真」):〈書騷客對於遊學蕩子之慨言後〉,《新世紀》,1907年12月21日第27號。
李石曾(署名「真」):〈祖宗革命〉,《新世紀》,1907年6月29日第2號,頁3-4、1907年7月6日第3號,頁4。
李石曾(署名「真」):〈答旁觀子〉,《新世紀》,1907年8月3日第7號。
李石曾(署名「真」):〈續男女革命〉,《新世紀》,1907年8月10日第8號。
李石曾(署名「真」)譯:〈克若泡特金學說〉,1907年9月7日第12號-1907年10月12日第17號。
李石曾:(署名「真」)譯:〈巴枯寧學說〉,《新世紀》,1907年8月17日,頁1-2。
李兆民:《中國過渡時代的家庭》,上海:廣學會,1925年。
李存光編:《無政府主義批判:克魯泡特金在中國》,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9年。
李兵、張曉平:〈康有為《大同書》中的「去家界」〉,《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10年第5期,頁82-86。
李妙根:〈劉師培生卒年考訂〉,《安徽史學》,1991年第3期,頁78-79。
李希凡、李萌:《傳神文筆足千秋──《紅樓夢》人物論》,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6年。
李良玉:〈江亢虎早期政治思想研究〉,《社會科學研究》,1989年第1期,頁96-102、95。
李卓:《中日家族制度比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李季:〈社會主義與中國〉,《新青年》,1921年4月1日第8卷第6號。
李怡:《近代中國無政府主義思潮與中國傳統文化》,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李長林:〈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在中國的傳播〉,《社會科學戰線》,1984年第4期 ,頁217-219 。
李俊恒:〈《無能子》及其在唐末思想史上的地位〉,《許昌學院學報》,1987年第1期,頁38-45。
李洪岩:〈劉師培背叛革命公案述說〉,《文史知識》,2000年第11期,頁104。
李桂梅:〈略論近代中國家庭倫理的嬗變及其啟示〉,《倫理學研究》,2003年1月第1 期,頁63-68。
李淳:〈從廬山會議透視毛澤東的思想〉,《湘潭大學學報》,2008年9月第32卷第5期,頁132-135。
李華興:《中國近代思想史》,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李新:〈釋「大同」〉,《民國檔案》,1996年4月,頁73。
李瑗、胡長水:〈從無政府主義者到資產階級政客的吳稚暉〉,《求是學刊》,1982年第2期,頁73-80、91。
李漢武:〈中國古代社會的家庭結構及其對社會政治思想的影響〉,《史學理論研究》,1997年第2期,頁21-25。
李漢俊編譯:《婦女之過去與將來》,上海:商務印書館,1927[1921]年。
李綽:〈婚姻何以當廢〉,《民國日報‧覺悟》,1920年5月22日。
李赫亞:〈兩種未來社會理論的誕生──傅立葉康有為社會烏托邦思想形成之比較〉,《遼寧師範大學學報》,2003年7月第26卷第4期,頁105-108。
李赫亞:〈傅立葉、康有為理想社會政治模式之比較〉,《北方論叢》,2004/年第6期,頁87-89。
李赫亞:〈傅立葉、康有為理想社會婚姻家庭觀比較〉,《寧夏社會科學》,2003年7月第4期,頁80-83。
李歐梵:《現代性的追求》,北京:三聯書店,2000年。
李銳:《毛澤東的功過是非》,香港:天地圖書,1993年。
李曉敏:〈隋唐時期的出家人與家庭〉,《河南社會科學》,2005年3月第13卷第2期,頁118-119。
李澤厚:〈論康有為的《大同書》,《文史哲》,1955年第2期,頁10-15。
李澤厚:《中國近代思想史論》,北京:三聯書店,2008年。
李璜:《學鈍室回憶》,台北:傳記文學,1973年。
李默編著:《百年家庭變遷》,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00年。
李顯榮:〈評巴枯寧的絕對自由觀和反權威論〉,《世界歷史》,1981年第4期,頁22-28。
杜恩龍:〈康有為《大同書》手稿發現及出版經過〉,《文史精華》,2002年第5期,頁60-63。
杜耀西、黎家芳:〈試談原始社會早期的分期〉,《中國歷史文物》,1980年,頁23-25。
汪公權(署名「公權」):〈巴枯甯民主社會黨同盟會綱領〉,《天義報》,1907年7月第4卷,頁37-38。
汪公權(署名「公權」):〈巴枯寧學術要旨〉,《天義報》,1907年6月第1號,頁28-30。
汪公權(署名「公權」):〈苦魯巴特金之特色〉,《天義報》,1907年7月第3卷,頁43-47。
汪正章:〈賈寶玉離塵出家原因探析〉,《山西師大學報》,1997 年7 月第24 卷第3期,頁59-63。
汪佩偉、李炤曾:〈早期江亢虎的「三無主義」研究〉,《華中理工大學學報》,1996年第1期,頁5-9、40。
汪毓真:〈論婚姻自由的關係〉,《女子世界》,1904年第4卷第期,頁15-16。
沈兼士:〈兒童公育:徹底的婦人問題解決法處分新世界一切問題之鎖鑰〉,《北京大學日刊》,1919年11月第474-477期。
沈兼士:〈兒童公育:徹底的婦人問題解決法處分新世界一切問題之鎖鑰〉,《新青年》,1919 年11月第6卷第6期,頁563-567。
沈紹根、楊三平:〈五四時期新式知識份子的家庭變革思潮〉,《求索》,1999年第2期,頁113-117。
沈雁冰:〈家庭改制的研究〉,《民鐸》,1920年第2卷第4號,頁1-14。
沈雁冰:《家庭與婚姻》,上海:商務印書館,1923年。
沈新林:〈《無能子》芻議〉,《中國典籍與文化》,2002年第1期,頁36-42。
車冬梅:〈《大同書》成書時間考〉,《江海學刊》,1999年第5期,頁178。
來稿:〈與人書〉,《新世紀》,1907年9月14日第13號,頁3-4。
周大鴻(署名「大鴻」):〈洪秀全男女平等之制〉,《天義報》,1907年6月第1號,頁37。
周光曙:〈報界名士易君左的毀譽人生〉,《新聞天地》,2004年第1期 , 頁41-43。
周作人(署名「獨應」):〈防淫奇策〉,《天義報》,1907年11月。
周作人:〈日本的新村〉,《新青年》,1919年3月15日第6卷第3號,頁266-277。
周作人:〈新村的精神〉,《新青年》,1920年1月1日第7卷第2號,頁129-134。
周作人:《知堂回想錄》,台北:龍文出版社,1989年。
周金萍:〈太平天國家庭制度述論〉,吉林大學中國近現代史碩士論文,2004年。
周建人(署名「克士」):〈生育節制打胎和兒童公育〉,《東方雜誌》,1934年第31卷第21號,頁73-75。
周建人:〈家庭改造的途徑〉,《婦女雜誌》,1923年第9卷第9號。
周為號、鍾聲:〈吳稚暉無政府主義思想剖析〉,《江蘇社會科學》,1991年第1期,頁51-56。
孟昭華、王明寰、吳建英編著:《中國婚姻與婚姻管理史》,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1992年。
孟慶澍:〈從女子革命到克魯泡特金──《天義》時期的周作人與無政府主義〉,《汕頭大學學報》,2005年1月第21卷第1期,頁34-38。
孟慶澍:《無政府主義與五四新文化:圍繞《新青年》同人所作的考察》,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6年。
孟憲範:〈家庭:百年來的三次衝擊及我們的選擇〉,《清華大學學報》,2008年第3期,頁133-145。
尚碎嶽等編:《空想社會主義學說史》,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
岳慶平:〈近代婚姻家庭的變遷〉,《文史知識》,1994年第5期,頁 18-24。
岳慶平:《家庭變遷》,北京:民主與建設出版社,1997年。
房德鄰:〈《大同書》起稿時間考——兼論康有為早期大同思想〉,《歷史研究》,1995年第3期,頁94-103。
易家鉞、羅敦偉:《中國家庭問題》,北京:北京家庭研究社,1921年。
易家鉞:〈家庭制度滅亡論的一個引子〉,《家庭研究》,1921年第1 卷第4 號。
易家鉞:《西洋家族制度》,上海:商務印書館,1922[1926]年。
松元:〈夫妻的關係應是這樣的〉,《幻洲》,1927年3月16日第10期,頁470-473。
松菁:《紅樓夢人物論》,台北:新興出版社,1955年。
林天鬥等譯:《回顧》,北京:商務印書館,1963年。
林代昭、潘國華:《社會主義在中國的傳播與實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
林克光:〈《大同書》的寫作過程初探——《<大同書>手稿及其成書年代》質疑〉,《福建師範大學學報》,1981年第4期,頁129-135。
林美容:《媽祖信仰與台灣社會》,台北:博揚文化,2006年。
林修卉:〈同性婚 護家盟憂「人獸交」遭批歧視〉,蘋果即時,2013年11月19日,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politics/20131119/295409
林淑蓉:〈不落夫家與走婚制:另類婚姻的再思考〉,國立清華大學性別與社會研究室:《「婚姻文化面面觀」座談會會議手冊》,2004年3月27日,頁15-17。
林惠祥:〈論長住娘家風俗的起源及母系制到父系制的過渡〉,《廈門大學學報》,1962年第4期,頁24-44。
林雲陔:〈近代社會主義之思潮〉,《建設》,1920年第2卷第3號,頁435-447。
波弟:〈讀三代的戀愛後〉,《新女性》,1928年12月第3卷第12號,頁1419-1422。
社會黨人來稿:〈三無主義之研究〉,《社會世界》,1912年第5期,頁7-12。
芮筆忒:〈階序「性」空間〉,苦勞網,2013年10月23日,http://www.coolloud.org.tw/node/76297。
邱子安:〈以信任機制探討伴侶契約對同志親密關係的平等保障〉,《應用倫理評論》,2015年4月第58期,頁129-158。new window
邵力子(署名「力子」)::〈廢除婚姻問題的討論〉,《民國日報‧覺悟》,1920年5月11日。
邵力子(署名「力子」):〈「廢除婚姻制度」底討論〉,《民國日報‧覺悟》,1920年5月8日。
邵伏先:《中國的婚姻與家庭》,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
邵鵬:〈烏托邦社會主義與毛澤東的思想和實踐〉,《青島大學師範學院學報》,2008年9月第25卷第1期,頁10-14。
金觀濤、劉青峰:〈從「天下」、「萬國」到「世界」──晚清民族主義形成的中間環節〉,《二十一世紀》,2006年4月94期。
金觀濤:〈中國文化的烏托邦精神〉,《二十一世紀》雙月刊,1990年12月第2期17-32。new window
侯外廬主編:《中國近代哲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
侯敏:〈蔡元培與清末政治小說〉,《明清小說研究》,2004年第4期,頁121-125。
俞秀松:《俞秀松紀念文集》,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9年。
俞良早:〈評巴枯寧的絕對自由觀〉,《湖北大學學報》,1983年第5期 ,頁112-116 。
俞忠烈:〈民國初年的無政府主義運動:劉師復與「民聲」〉,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
南方大學出版部編著:《江亢虎博士演講錄》,上海:南方大學出版部,1923年。
姚方仁:〈關於「三代戀愛」的分析觀察〉,《新女性》,1928年12月第3卷第12號,頁1363-1370。
姚錫長:〈江亢虎的社會主義觀與社會主義在中國的傳播〉,《新鄉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年7月第18卷第4期,頁4-7。
姜繼為編:《哲學盛宴──羅素在華十大講演》,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
後覺:〈結婚是否必需相當的儀式〉,《婦女雜誌》,1924年第10卷第12期,頁1875-1876。
施存統(署名「存統」):〈「廢除婚制」討論中的憤語〉,《民國日報‧覺悟》,1920年5月12日。
施國斌:〈江亢虎沉浮記〉,《江淮文史》,1995年第2期, 頁156-162。
施寄青:《走過婚姻》,台北:皇冠出版社,1989年。
施寄青:《婚姻終結者》,台北:皇冠出版社,1993年。
查光佛:〈女子解放當從男子解放做起(二)〉,《星期評論》,1919年11月9日第23號,頁2。
查光佛:〈女子解放當從男子解放做起〉,《星期評論》,1919年11月2日第22號,頁3。
柯惠鈴:〈性別與政治:近代中國革命運動中的婦女(1900s-1920s)〉,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new window
柯惠鈴:〈政治與社會:1920年代廣東國民革命與婦女解放〉,《中華軍史學會會刊》,2007年第12期,頁137-175。new window
柯惠鈴:〈軼事與敘事:左派婦女回憶錄中的革命展演與生活流動(1920s-1950s)〉,《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2007年12月第15期,頁141-161。new window
柳亞子:《南社紀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洪凌:〈站在魔鬼(不)寫實的視角與世界搏鬥:不婚家,不(新)正常,不同化〉,《華人性權研究》,2014年3月1日總第6期,頁28-30。
洪凌:〈排除與補殘:從晚近同婚倡議探究臺灣性別政治鬥爭〉,《應用倫理評論》,2015年4月第58期,頁175-205。new window
洪凌:〈置疑同志生生不息永續體:閱讀「新正常」政治與在地酷兒戰略初探〉,苦勞網,2013年10月23日,http://www.coolloud.org.tw/node/75980。
洪凌:〈與幻象對話:論反社會酷兒與台灣同婚訴求〉,苦勞網,2013年8月31日,http://www.coolloud.org.tw/node/75463。
洪喜美:〈五四前後廢除家族制與廢姓的討論〉,《國史館學術集刊》,2003年9月第3期,頁1-30。new window
洪喜美:〈近代中國廢婚主義的討論〉,《近代中國》,2002年8月第150期,頁63-87。
洪鈞:〈混戰聲中〉,《新女性》,1928年11月第3卷第11號,頁1262-1269。
洪德先:〈民國初期的無政府主義運動(一九一二──一九三一)〉,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硏究所博士論文,1997年。
洪德先:〈辛亥革命時期的無政府主義運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硏究所碩士論文,1984年。
洪德先:〈劉師復與中國無政府運動〉,《新世紀、新思維國際學術研討會通識教育組論文集》,頁23-43。
胡迪生:〈小家庭〉,《群言》,1924年第4卷第1期,頁87-89。
胡漢民(署名「老漢」):〈粵中女子之不嫁者〉,《新世紀》,1908年8月15日第60號,頁9-11。
胡漢民:〈女子解放從那裡做起?〉,《星期評論》,1919年7月27日第8號,頁1。
胡漢民:〈胡展堂先生夫婦制度論〉,《民國日報,覺悟》,1919年11月13日。
胡漢民:〈從經濟底基礎觀察家族制度〉,《建設》,1920年第2卷第4號,頁731-777。
胡漢民:〈論說──答楊肇彝先生〉,《建設》,1919年11月第1卷第4號,頁836-838。
胡漢民:《胡漢民自傳》,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69年。
胡慶雲:《中國無政府主義思想史》,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4年。
胡適:〈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史的一個看法〉,《自由中國》,1954年4月1日第10卷第7期,頁6-10。
胡適:〈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每週評論》,1919年7月20日第31號,第1版。
胡適:〈易卜生主義〉,《新青年》,1918年6月15日第4卷第6號,頁489-507。
胡適:〈胡適答藍志先書〉,《新青年》,1919年4月15日第6卷第4號,頁417-426。
胡適:〈貞操問題〉,《新青年》,1918年7月14日第5卷第1號,頁5-14。
胡曉真:〈酗酒、瘋癲與獨身──清代女性彈詞小說中的極端女性人物〉,《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006年3月第28期,頁51-80。new window
胡曉真:《才女徹夜未眠──近代中國女性敘舊文學的興起》,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new window
范宜芳(生卒年不詳):〈托爾斯泰逝世二十五周纪念──談他的悲劇的死〉,《文化建設》,1936年第2卷第2期,頁124-127。
革新之一人著,李石曾(署名「真」)譯:〈革命原理〉,《新世紀》,1907年11月16日第22號-1908年1月18日第30號。
風城蓉君女史:〈婚姻自由論〉,《清議報全編》,1901年第1集第3卷,頁98-100。
哲民:〈「廢除婚制」討論中的兩封信〉,《民國日報‧覺悟》,1920年5月14日。
哲民:〈「廢除婚姻制度」底討論〉,《民國日報‧覺悟》,1920年5月8日。
哲民:〈主張廢除婚制的說明〉,《民國日報‧覺悟》,1920年5月13日。
哲民:〈廢除婚姻制度的討論(一)〉,《民國日報‧覺悟》,1920年5月11日。
唐振常:〈蔡元培研究的幾點辨正〉,《百年潮》,1999年第5期,頁48-54。
唐運劍〈性愛問題的澈底解決──就是廢除夫婦制度〉,《幻洲》,1926年11月16日第4期,頁177-181。
唐鎮宇:〈宗教團體反對同志婚姻合法化〉,《蘋果日報》,2013年9月7日。
夏紋:〈家庭制度的變遷與婦女解放〉,《女青年月刊》,1933年第12卷第9期,頁13-21。
夏曉虹:〈何震的無政府主義「女界革命」論〉,《中華文史論叢》,2006年第3期,頁311-350。
孫伏園(署名「伏園」):〈我們將有自己的三代的戀愛〉,《新女性》,1928年12月第3卷第12號,頁1399-1400。
孫堯奎:〈從「激烈派第一人」到革命叛徒──劉師培叛變革命原因探析〉,《青海社會科學》,2007年9月第5期,頁127-130。
孫曉:《中國婚姻小史》,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88年。
師復:《師復文存》,廣州:革新書局,1928年。
師復:《劉師復文集》,台北:帕米爾書店,1980年。
徐永志:〈晚清婚姻與家庭觀念的演變〉,《河北師範大學學報》,1999年4月第22卷第2期,頁127-131。
徐行:〈試論社會主義思潮在華傳播的起始〉,《南開學報》1999年第2期,頁 90-96。
徐建生:〈近代中國婚姻家庭變革思潮述論〉,《近代史研究》,1991年第3期,頁139-167。
徐善廣、柳劍平:《中國無政府主義史》,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
徐善廣:〈評辛亥革命時期劉師復的無政府主義〉,《湖北大學學報》,1981年第3期,頁33-40。
徐揚杰:《中國家族制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
徐新:〈鄧偉志教授的婦女學和家庭社會學思想〉,鄧偉志網頁,2007年, http://www.dengweizhi.com/index.php?id=968。
徐寶山:〈結婚是否必需相當的儀式〉,《婦女雜誌》,1924年第10卷第12期,頁1878-1879。
袁振英:〈易卜生傳〉,《新青年》,1918年6月15日第4卷第6號,頁606-619。
馬文會:〈「民國奇人」張靜江〉,《文史春秋》,2005年第2期,頁51-52。
馬克峰:《中國近代十大怪傑》,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
馬利斯(J.H. Morris)述、四無譯:〈無政府黨係如何一種人乎〉,《新世紀》,1908年12月12日第77號,頁8-13。
馬建釗:《華南婚姻制度與婦女地位》,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1994年。
馬洪林:〈關于康有為著大同書》「倒填年月」的商榷〉,《韶關學院學報》,2004年第10期 ,頁1-5。
馬悅然:〈從《大同書》看中西烏托邦的差異〉,《二十一世紀》雙月刊,1991年6月第5期,頁11-15。
馬淑君:〈不同文化背景的「相同」選擇——賈寶玉、源氏出家比較論〉,《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第3期,頁67-69。
高乃同:《蔡孑民先生傳略》,上海:上海書店, 1990[1920]年。
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高旭寬:〈幸福與保障,不必只能在伴侶關係內〉,苦勞網,2013年10月23日,http://www.coolloud.org.tw/node/76211。
高希聖:《家庭制度ABC》,上海:ABC叢書社,1929年。
高亞賓:〈廢綱篇〉,《天義報》,1907年10月第11、12卷合冊,頁425-428。
高放、黃達強主編:《社會主義思想史》,北京:中華人民大學出版社,1987年。
高長虹:〈論雜交說〉,《狂飆》,1926年10月17日第2期,頁46-54。
高軍、王檜林、楊樹標主編:《無政府主義在中國》,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高娟:〈從《大同書》看康有為的社會福利思想〉,《唐山師範學院學報》,2007年5月第29卷第3期,頁73-75。
高菊村、陳峰、唐振南、田余糧:《青年毛澤東》,北京: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90年。
高瑞泉編:《中國近代社會思潮》,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
高銛:〈戀愛獨立〉,《學藝雜誌》,1921年第3卷第4期,頁1-16。
區健強:〈傅立葉的「救世妙方」──情欲引力學說〉,《華南師範大學學報》,1986年第4期,頁109-115。
國立清華大學性別與社會研究室:《「婚姻文化面面觀」座談會會議手冊》,2004年3月27日。
國風:〈無能則無為──奇書《無能子》〉,《中華文化畫報》,2008年第1期,頁28-29。
康有為:《大同書》,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年。
康有為:《大同書》,台北:龍田出版社,1979年。
康有為:《康南海自編年譜》,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康有為著、朱維錚編校:《康有為大同論二種》,北京:三聯書店,1998年。
張九海:《執著的烏托邦追求》,北京:新華書店,2011年。
張杰:〈金蘭契研究〉,《中國社會歷史評論》,2005年,頁207-222。
張武、張豔國、喻承久著:《社會主義思潮史話》,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
張南琛、宋路霞:〈被孫中山稱為「奇人」的張靜江〉,《山西老年》,2007 年第12 期,頁12-13。
張柟、王忍之編:《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北京:三聯書店,1963年。
張若名(署名「一峯」):〈現代女子認怎樣的解放為滿意?〉,《婦女日報》,1924年3月16-18日。
張若名(署名「三六」):〈「急先鋒」的女子〉,《覺悟》,1920年1月,頁1-10。
張素貞:《毀家憂國一奇人:張人傑傳》,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81年。
張耆孫:〈羅素婚姻論述評〉,《東方雜誌》,1935年第32卷第17號,頁94-98。
張國棟、李秀領:《中國婚姻家庭的嬗變》,台北:南天書局,1996年。
張崧年:〈男女問題〉,《新青年》,1919年3月15日第6卷第3號,頁320-324。
張煥:〈師復──「劉師復」──劉師培〉,《讀書》,1993年第2期,頁146-147。
張寧、申松梅:〈無政府主義與周作人留日期間的創作〉,《現代語文》,2010年第5期,頁76-78。
張鳴:《歷史的底稿: 晚近中國的另類觀察II》,北京:中國檔案出版社,2006年。
張履謙(署名「謙弟」):〈我所認為新女子者〉,《新女性》,1926年11月第1卷第11號,頁804-812。
張履謙(署名「謙弟」):〈近代已婚婦人解放論〉,《新女性》,1927年2月第2卷第2號,頁159-164。
張履謙(署名「謙弟」):〈近代的兩性結合〉,《新女性》,1928年11月第3卷第11號,頁1258-1262。
張履謙(署名「謙弟」):〈通信〉,《新女性》,1927年8月第2卷第8號,頁915。
張履謙(署名「謙弟」):〈戀愛貞操新論〉,《新女性》,1927年5月第2卷第5號,頁525-531。
張履疆(署名「謙弟」):〈「尾巴」的尾巴〉,《新女性》,1928年8月第3卷第8號,頁877-888。
張履疆(署名「謙弟」):〈非戀愛與其他〉,《新女性》,1928年11月第3卷第11號,頁1237-1248。
張錫勤:《中國近代思想史》,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張寶明:〈陳獨秀與劉師培:秀才們演繹的傳奇人生〉,《中華讀書報》,2002年9月18日第5版。
張競生:〈一個寒假的最好消遣法〉,《京報副刊》,1926年第403期。
張競生:〈情爱與美趣的社会〉,《京報副刊》,1925年第259期 。
張競生:〈答覆「愛情定則的討論」(下篇)〉,《晨報副刊》,1923年6月22日。
張競生:〈徵求性史的討論──張競生答金滿成〉,《京報副刊》,1926年第418期。
張競生:《性史1926》,台北:大辣出版社,2005年。
張競生著、張培忠輯:《美的人生觀:張競生美學文選》,北京:三聯書店,2009年。
張競生著、張培忠輯:《浮生漫談──張競生隨筆選》,北京:三聯書店,2010[2008]年。
張繼(署名「反」):〈國粹之處分〉,《新世紀》第44號,1908年4月25日。
張灝:〈轉型時期中國烏托邦主義的興起〉,《新史學》,2003年6月第14卷第2期,頁1-42。new window
張灝:《危機中的知識份子:尋求秩序與意義》,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
張灝等著:《晚清思想》,台北:時報文化,1980年。
情僧:〈非「禮」勿言性:下體解放婚家路〉,《華人性權研究》,2014年3月1日總第6期,頁31-32。
情僧:〈給我一個談愛做愛都不穩的未來〉,苦勞網,2013年10月23日,http://www.coolloud.org.tw/node/76367。
戚維翰:〈結婚是否必需相當的儀式〉,《婦女雜誌》,1924年第10卷第12期,頁1881-1882。
戚維翰:〈離經叛道〉,《幻洲》,1927年3月16日第10期,頁461-465。
曹舒平、李小夢:〈「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緣」悲劇的必然性〉,《邵陽學院學報》,2007年第4期,頁111-113。
曹聚仁:《天一閣人物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台中:文聽閣圖書,2010年。
梁啟超:《飲冰室合集‧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梁啟超:《新民說》,台北:中華書局,1978年。
梁景和:〈五四時期的「廢婚主義」〉,《二十一世纪》,1999年6月總第53期,頁56-62。new window
梁景和:〈五四時期社會文化嬗變論綱──以婚姻、家庭、女性、性倫為中心〉,《人文雜誌》,2009年第4期,頁142-148。
梁景和:〈民國初期「家庭改制」的理論形態〉,《江海學刊》,2002年第2期 ,頁156-161。
梁景和:〈論五四時期的家庭改制觀〉,《遼寧師範大學學報》,1991年第4期,頁70-74。
梁景和:〈論清末的「家庭革命」〉,《史學月刊》,1990年第1期,頁45-50、27。
梁景和:《五四時期社會文化嬗變硏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
梁景和:《近代陋俗文化嬗變研究》,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
梁景時:〈論民初至五四時期的「家庭革命」〉,《晉陽學刊》,1994年第6期,頁99-106。
梅生編:《中國婦女問題討論集》,上海:上海書店,1989年。
梅鶴孫著、梅英超整理:《青溪舊屋儀徵劉氏五世小記》,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清華大學亞太/文化研究室等:《置疑『婚姻家庭連續體』國際工作坊》會議論文集,2009年12月11-12日。
章太炎(署名「太炎」):〈五無論〉,《民報》,1907年9月25日第16號,頁1-22。
章太炎(署名「太炎」):〈國家論〉,《民報》,1907年10月25日第17號,頁1-14。
章太炎(署名「太炎」):〈駁神我憲政說〉,《民報》,1908年6月10日第21號,頁37-47。
章炳麟:《訄書》,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年。
章錫琛:〈我的戀愛貞操觀〉,《新女性》,1927年9月第2卷第5期,頁533-536。
章錫琛:〈駁陳百年教授「一夫多妻的新護符」〉,《莽原》,1925年5月第4期,頁8-13。
許文驪:〈康有為大同說對毛澤東的影響〉,《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00年第1期,頁82-84。
許秀雯:〈台灣人權之路與同(跨)性婚姻入法公聽會〉,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2013年11月19日,http://tapcpr.wordpress.com/2013/11/22/20131119 2013/11/19
許秀雯:〈多元成家,草根立法〉,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網站,2013年2月21日,http://tapcpr.wordpress.com/2013/02/21。
許秀雯:〈每日一報──「毀家廢婚」究竟是什麼意思?〉,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網站,2013年9月22日,http://tapcpr.wordpress.com/2013/09/22。
許風霜:〈近代中國「兒童公育」思想的發展與影響〉,《幼兒教育》(教育科學版),2007年第7、8期,頁90-93。
許慧琦:〈低潮中的另闢蹊徑?──從Emma Goldman在中國的譯介談北伐前後無政府主義者的性愛論述〉,發表於「第八屆國際青年學者漢學會議──近現代報刊與文化研究學術研討會」,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2009年3月14日。
許慧琦:〈愛瑪‧高德曼(Emma Goldman)及其《大地之母》 (Mother Earth)月刊的行動宣傳:以其跨國網絡與性別論述為例〉,《中國近代婦女史研究》,2012年12月,頁107-166。new window
連柏翰〈不婚不家六問六答〉,苦勞網,2013年10月23日,http://www.coolloud.org.tw/node/76101。
郭正昭、王樹槐、林載爵、呂芳上著:《嚴復‧康有為‧譚嗣同‧吳敬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郭冰茹:〈「新家庭」想像與女性的性別認同──關於現代女性寫作的一種考察〉,http://www.zwwhgx.com/content.asp?id=2883。
郭彥伯:〈「○○○○」作為一種實踐或立場〉,《華人性權研究》,2014年3月1日總第6期,頁33-34。
郭彥伯:〈「毀家廢婚」作為一種實踐、立場與運動資源的重新佈署〉,苦勞網,2013年10月23日,http://www.coolloud.org.tw/node/76577。
郭彥伯:〈從伴侶制重新思考共同生活的可能〉,《應用倫理評論》,2015年4月第58期,頁159-174。new window
郭海軍:〈辛亥革命前後的江亢虎社會主義思想〉,《河北理工大學學報》,2007年2月第7卷第1期,頁186-190、193。
郭真:《社會問題大綱》,上海:平凡書局,1922年。
郭院林、程軍民:〈保守與激進: 劉師培思想歷程分析〉,《石河子大學學報》,2008年2月第22卷第1期,頁56-60。
陳玉剛編:《中國翻譯文學史稿》,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89年。
陳光興、孫歌、劉雅芳編:《重新思考中國革命》,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2010年。
陳奇:〈信仰支撐的崩坍──劉師培墮落原因再探〉,《史學月刊》,2002年第6期,頁52-56。
陳奇:〈劉師培的倫理學〉,《貴州社會科學》,2003年1月第1期,頁57-60。
陳東原:〈關於「廣東的不落家和自梳」〉,《新女性》,1927年1月第2卷第1號,頁203-206。
陳南青:〈民國奇人張靜江〉,《上海消防》,2002年第4期,頁70-71。
陳品卿:〈莊子三十三篇真偽考辨〉,《師大學報》,1984年第29期,頁339-367。new window
陳威伯:〈戀愛與性交〉,《新女性》,1926年8月第1卷第8號,頁567-574。
陳重伊:《中國婚姻家庭非常裂變》,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5年。
陳原:《隧道的盡頭是光明抑或光明的盡頭是隧道》,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年。
陳訓慈(署名「陳叔諒」):〈託爾斯泰誕生百周纪念──託翁的生涯與他的思想一瞥〉,《東方雜誌》,1928年第25卷第19號,頁41-57。
陳國強:〈評大革命時期的張靜江〉,《江海學刊》,1994年第6期,頁139-145。
陳雪嶺:〈《閑話揚州》與作者易君左其人〉,《民國春秋》,1998年第4期,頁44-48。
陳逸婷:〈捍衛異性戀單偶家庭 各派宗教聯手出擊〉,苦勞網,2013年9月18日,http://www.coolloud.org.tw/node/75664。
陳逸婷:〈酷兒毀家,從位置出發〉,苦勞網,2013年10月23日,http://www.coolloud.org.tw/node/76368。
陳萬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北京:三聯書局,1992年。
陳漢楚編著:《社會主義在中國的傳播與實踐》,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84年。
陳碧蘭(署名「陳碧雲」):〈家庭的破滅與婦女解放〉,《東方雜誌》,1933年年第30卷第7期,頁16-22。
陳碧蘭(署名「陳碧雲」):〈現代家庭制度的各派主張之檢討〉,《東方雜誌》,1936年第33卷第1號,頁488-500。
陳碧蘭(署名「陳碧雲」):〈評羅素的婚姻觀〉,《東方雜誌》,1936年第33卷第3號,頁112-118。
陳碧蘭(署名「陳碧雲」):〈論婦女職業與愛倫凱的女性復興〉,《女青年月刊》,1933年第12卷第9期,頁6-7。
陳碧蘭(署名「陳碧雲」):《婦女問題論文集》,上海:中華基督教女青年會全國協會,1935年。
陳碧蘭:《早期中共與托派──我的革命生涯回憶》,香港:天地圖書,2010年。
陳碩文:〈想像唯美──《幻洲》中的都市書寫與文化想像〉,《中國現代文學》,2007年6月第11期,頁67-90。new window
陳慧文:〈二十世紀初中國毀家廢婚的思想初探〉,《立德學報》,2007年12月第5卷第1期,頁114-128。new window
陳慧文:〈恩格斯《家庭、私有制與國家的起源》在中國的兩篇早期譯文初探〉,發表於「第三屆中國譯學新芽研討會──書寫中國翻譯史」,收錄於《「書寫中國翻譯史」第三屆中國譯學新芽研討會》,香港中文大學,2008年12月18至20日,頁29-52。
陳慧文:〈晚清「新人」、「新社會」之追求中的家庭論述〉,清華大學亞太/文化研究室等:《置疑『婚姻家庭連續體』國際工作坊」會議論文集》,2009年12月11-12日,頁131-162。
陳慧文:〈廢婚、廢家、廢姓:何震的「盡廢人治」說〉,收入丁乃非、劉人鵬編:《置疑婚姻家庭連續體》,新北市:蜃樓出版社,2011年,頁69-89。
陳慧道:《康有為《大同書》研究》,肇慶:廣東人民出版社,1994年。
陳潔:〈說長道短劉師培〉,《炎黃春秋》,2000年第1期,頁71-73。
陳醉雲:〈個性本位的戀愛〉,《新女性》,1928年12月第3卷第12號,頁1407-1413。
陳學昭:〈「現代女子苦悶」的尾聲〉,《新女性》,1927年第2卷第3期,頁353-355。
陳顯遠:〈家庭制度底批評〉,原載《批評》,收入梅生編《中國婦女問題討論集》第三冊,頁184~191。
陶成章:《浙案紀略》,出版地不詳,1916年。
陶菊隱:《籌安會「六君子」傳》,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麥惠庭:《中國家庭改造問題》(上海:商務印書館,1930[1929]年)。
黄士安:〈她(褚問鵑)生于1896年(屬猴)〉,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read.asp?BlogID=174799&PostID=18324221。
黄嘉:〈故褚問鵑女史行誼〉,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read.asp?BlogID=174799&PostID=18268059。
傅大為:《知識、權力與女人》,台北:自立晚報,1993年。
傅國湧:〈火一樣燃盡自己的師復〉,《西湖》,2006年第9期,頁60-65。
傅斯年(署名「孟真」):〈萬惡之原〉,《新潮》,1919年12月第1卷第1號,頁124-128。
善同文教基金會編:《章太炎與近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里仁書局,1999年。
喬健:《惠東人研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年。
彭小妍:〈性啟蒙與自我解放:性博士張競生與五四的色慾小說〉,《文藝理論研究》,1995年第4期,頁46-53。
彭拔勛:〈愛情定則的討論 十一〉,《晨報副刊》,1923年5月26日,第4版。
彭明主編:《從空想到科學:中國社會主義思想發展的歷史考察》,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1年。
惲代英(署名「待英」):〈英哲爾士論家庭的起原〉,《東方雜誌》,1920年10月10日第17卷第19號,頁50-55;《東方雜誌》,1920年10月25日第17卷第20號,頁67-71。
惲代英:《惲代英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惲代英:《惲代英日記》,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1年。
慨士:〈廣東的「不落家」和「自梳」〉,《新女性》,1926年12月第1卷第12號,頁937-942。
散木:〈「卿本佳人,奈何作賊」的劉師培——關于他的「激烈」和「下水」〉,《書屋》,2001年第12期,頁61-67。
曾盈瑜:〈不再當陌生人 同志籲婚姻合法〉,《中時電子報》,2013年11月17日,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31117002171-260405。
曾國藩:《曾國藩全集》,長沙:岳麓書社,1985-1994年。
曾榮:〈太平天國的權宜謀劃──再析太平天國婚姻家庭政策〉,《魅力中國》,2009年第35期,頁129-130。
游鑑明、羅梅君、史明一主編:《共和時代的中國婦女》,台北:左岸文化,2007年。
游鑑明:〈千山我獨行:廿世紀前半其中國有關女性獨身的言論〉,《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2001年8月第9期,頁125-187。new window
湖北大學中國思想文化史研究所主編:《中國文化的現代轉型》,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湯志鈞:〈《大同書》手稿及其成書年代〉,《文物》,1980年第7期,頁58-65。
湯志鈞:〈再論《大同書》的成書年代及其評價〉,《廣東社會科學》,2004年第4期,頁12-19。
湯志鈞編:《章太炎政論選集》,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
焦霓、郭院林:〈《天義報》宗旨與劉師培、何震的婦女解放論〉,《雲夢學刊》,2010年7月第31卷第4期,頁36-41。
甯應斌(署名「卡維波」):〈同性戀/性工作的生命共同體──理論的與現實的連帶〉,《性/別研究》,1998年第1、2期合刊《性工作:妓權觀點》專號,頁264-310。new window
甯應斌(署名「卡維波」):〈後1130的同婚政治〉,《華人性權研究》,2014年3月1日總第6期,頁34-40。
甯應斌(署名「卡維波」):〈為何同性戀平權不是同婚的有效理由?──兼論剩餘認可〉,《應用倫理評論》,2015年4月第58期,頁57-68。new window
甯應斌(署名「悲筆」):〈誰來終結婚姻〉,《島嶼邊緣》,1995年第14期,頁61-65。
甯應斌:〈主流婚姻的另類觀察〉,國立清華大學性別與社會研究室:《「婚姻文化面面觀」座談會會議手冊》,2004年3月27日,頁2-3。
甯應斌:〈同性婚姻面面觀──專題導言〉,《應用倫理評論》,2015年4月第58期,頁1-12。
甯應斌:〈婚姻文化座談會引言──主流婚姻的另類觀察〉,國立清華大學性別與社會研究室:《「婚姻文化面面觀」座談會會議手冊》,2004年3月27日,頁11-14。
皕誨詮次:〈世界小家庭主義之趨勢〉,《進步》,1915年第7卷第4期,頁1-7。
紫瑚:〈現代的男女爭鬬〉,《婦女雜誌》,1923年2月第9卷第2號,頁1-6。
覃忠群:《奇異事物溯源》,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 1988年。
費正清、劉廣京編:《劍橋中國晚清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1993年。
逸民:〈辛亥革命時期中國人婚姻家庭觀念的變遷〉,《中華文化論壇》,2001年4月,頁7-12。
雁冰(茅盾)譯、俄國Alexandra Kollontay著:〈未來社會之家庭〉,原載《覺悟》,梅生編《中國婦女問題討論集》第三冊,頁191-203。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上海:神州國光,1933年。
馮自由:《革命逸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
馮契主編:《中國近代哲學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馮軍、李冰等編著:《共青團工作全書》,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2年。
黃石:〈性的「他不」〉,《新女性》,1928年7月第3卷第7號,頁755-779。
黃凌霜(署名「凌霜」):〈托爾斯泰之平生及其著作〉,《新青年》,1917年第3卷第4期,頁1-9。
黃海濤報導記錄:〈女權主義學術新的增長點──記首屆社會性別研究國際研討會〉,2009年7月18日。http://genders.zsu.edu.cn/News/2340-Content-2340.html
新民社編:《清議報全編》,台北:文海出版社,1986年。
新潮社編:《蔡孑民先生言行錄》,上海:上海書店,1990年。
楊天石:《尋求歷史的謎底:近代中國的政治與人物》,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年。
楊孝臣:〈空想社會主義者──傅立葉〉,《日本學論壇》,1981第2期,頁45-48、21。
楊沒累:《沒累文存》,上海:泰東圖書局,1929年。
楊芳燕:〈激進主義、現代情境與中國無政府主義之崛起〉,《臺大歷史學報》,2004年6月第33期,頁365-397。new window
楊堃:〈家族、婚姻發展史略說〉,《北師大學報》,1982年第10期,頁33-44、53。
楊梅:〈唐代尼僧與世俗家庭的關係〉,《首都師範大學學報》,2004年第5期,頁20-26。
楊雅彬:《中國社會學史》,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87年。
楊曉明:《梁啟超文論的現代性闡釋》,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
楊鐘鍵:〈通信──兒童公育〉,《新青年》,1902年第8卷第1期,頁403-405。
業露華:《中國佛教倫理思想》,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0年。
經盛鴻:〈辛亥革命中一位風雲文人的浮沉──劉師培三次思想劇變述論〉,《民國檔案》,2001年第4期,頁57-65。
經盛鴻:〈張繼〉,《民國檔案》,1993年第1期,頁132-138。
經盛鴻:〈論劉師培的三次思想變化〉,《東南文化》,1988年第2期,頁83-89。
葆華:〈廢除婚姻問題的討論(二)〉,《民國日報‧覺悟》,1920年5月11日。
葉霞翟:《婚姻與家庭》,台北:台灣省婦女寫作協會,1959年。
葉靈鳳(署名「亞靈」):〈新流氓主義(四)我們的性愛觀念〉,《幻洲》,1926年11月16日第4期,頁138-142。
葛懋春、蔣俊、李興芝編:《無政府主義思考資料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4年。
賈蕾:〈論愛瑪‧高德曼的女性主義對巴金的影響〉,《西南民族大學學報》, 2005年12月第26卷第12期,頁44-47。
路哲:《無政府主義史稿》,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
遊鑑明、羅梅君、史明主編,洪靜宜等譯:《共和時代的婦女》,台北:左岸文化,2007年。
鄒振環:〈20世紀轟動中國的《互助論》〉,《民國春秋》,1995年第6期,頁11-13。
雷前友:〈試析傅立葉對文明制度道德的批判〉,1987年第4期 ,頁23-27。
靳明全:《攻玉論:關於20世紀初期中國政界留日生的研究》,重慶:重慶出版社,1999年。
廖金龍:〈論毛澤東對社會主義的認識與探索〉,《嘉應大學學報》,1994年第1期,頁11-15。
漢一:〈毀家論〉,《天義報》,1907年7月25日第4卷。
熊明輝、呂有云:〈論柏拉圖對理想國的畢生追求〉,《廣西大學學報》,2008年第3期,頁12-18。
熊秉真、張壽安等著:《情欲明清──達情篇》,台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
熊培雲:〈民國「另類筆戰」:要不要廢除婚姻和家庭?〉,《政府法制》,2010年9月第27期,頁22-23。
熊培雲:〈要不要廢除婚姻和家庭?──民國的一場「另類筆戰」〉,《同舟共進》,2010年第3期,頁26-28。
熙素:〈兒童公育〉,《新女性》,1929年第4卷第6期,頁759-777。
蒲察:〈對於新戀愛問題的解答〉,《新女性》,1928年12月第3卷第12號,頁1425-1426。
褚民誼(署名「民」) :〈四續普及革命〉,《新世紀》,1907年11月23日第23號。
褚民誼(署名「民」) :〈申論民族民權社會三主義之異同再答來書論新世紀發刊之趣意〉,《新世紀》,1907年7月27日第6號。
褚民誼(署名「民」):〈普及革命〉,《新世紀》,1907年11月30日第24號。
褚民誼(署名「民」):〈無政府說〉,《新世紀》,1908年1月25日第31號-1908年5月16日第47號。
褚民誼(署名「靡君」) :〈絕婚配以解私團體〉,《新世紀》,1908年2月22日第35號,頁3。
褚鈺泉主編:《悅讀MOOK》第16輯,南昌:二十一世紀出版社,2010年4月。
趙泓:《中國人的烏托邦之夢:新村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及發展》,台北:秀威資訊,2014年。
趙炎才:〈世紀更替與「公德」「私德」的近代重構──以梁啟超和劉師培為中心〉,《重慶師院學報》,2003 年第1 期,頁66-71。
趙炎才:〈倫理重構中的時代性與超越性──劉師培倫理道德思想析論〉,《貴州師範大學學報》,2001年第3期,頁49-52。
趙炎才:〈略述劉師培的家族制度思想及其倫理近代化觀〉,《學術研究》,2004 年第11 期,頁89-94。
趙炎才:〈劉師培近代「私德」「公德」思想述論〉,《安徽師範大學學報》,2002年11月第30卷第6期,頁721-725。
趙炎才:〈劉師培無政府主義倫理道德思想析論〉,《江海學刊》,2001年第2期,頁139-143。
趙俊欣等譯:《傅立葉選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年。
趙慎修:《劉師培評傳》,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8年。
趙穎霞:〈李石曾的政治思想及實踐活動述評〉,《保定學院學報》,2009年3月第22卷第2期,頁133-136。
齊衛平:〈五四運動前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兩個階段比較研究〉,《河南師 範大學學報》2003年第30卷第5期,頁100-105。
劉人鵬:〈二十世紀初中國之毁家廢婚論〉,清華大學亞太/文化研究室等:《置疑『婚姻家庭連續體』國際工作坊」會議論文集》,2009年12月11-12日,頁107-129。
劉人鵬:〈家庭與性的公與私〉,回應溝口雄三〈公私〉,收入陳光興、孫歌、劉雅芳編:《重新思考中國革命》(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2010年),頁96-99。
劉人鵬:〈從二十世紀初中國「毀家」、「廢婚」論談起〉,發表於文化研究學會2008年年會:「樂‧生‧怒‧活:風格運動、生活政治與私眾社會」之「性態,家庭與宗教權力之轉化」圓桌論壇,台北:文化大學,2008年1月6日。new window
劉人鵬:〈晚清毁家廢婚論與親密關係政治〉,收入丁乃非、劉人鵬編:《置疑婚姻家庭連續體》,新北市:蜃樓出版社,2011年,頁33-68。new window
劉人鵬:〈章太炎的「神經病」:作為生存位置與革命知識情感動能〉,《文化研究》,2013年春季第16期,頁81-124。new window
劉人鵬:《近代中國女權論述──國族、翻譯與性別政治》,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0年。
劉大杰:〈托爾斯泰及其夫人答HK〉,《長風》,1929年第5期,頁94-102。
劉中剛:〈師復與中國的無政府主義〉,《炎黃春秋》,1998年第6期,頁64-65。
劉少杰:〈中國社會學的價值追求與理論視野〉,《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6年第6期,頁66-72。
劉文:〈婚權無法解決的同志困境──為何我反對婚權平等運動?〉,苦勞網,2013年7月3日,http://www.coolloud.org.tw/node/74833。
劉文:〈酷兒左翼「超英趕美」?「同性戀正典化」的偏執及臺灣同志運動的修復詮釋〉,《應用倫理評論》,2015年4月第58期,頁101-128。new window
劉半農:〈南歸雜感〉,《新青年》,1918年第5卷第2號,頁117-129。
劉永生:〈何震的無政府主義思想初探〉,《貴州師範大學學報》,2003年第1期,頁69-71。
劉永濟(1887-1966) :〈(九)托爾斯泰誕生百年纪念〉,《學衡》,1928年第65期,頁43-63。
劉志文:《廣東民俗大觀》,廣州:廣東旅遊出版社,1993年。
劉玨、毛建東:〈沙利‧傅立葉的「和諧社會」思想研究〉,《唐山師範學院學報》,2010年1月第32卷第1期,頁98-101。
劉師培(署名「申叔」) :〈人類均力說〉,《天義報》,1907年7月10第3卷。
劉師培(署名「申叔」) :〈苦魯巴特金學術述略〉,1907年11月30日第11、12卷合冊、1907年12月30日第13、14卷合冊,頁45-52。。
劉師培(署名「申叔」) :〈無政府主義之平等觀〉,《天義報》,1907年7月25日第4卷、8月10日第5卷、,9月15日第7卷。
劉師培(署名「漢一」):〈毀家論〉,《天義報》,1907年7月第4期。
劉師培:〈論中國家族壓制之原因〉,《警鐘日報》,1904年4月13日。
劉師培:《劉申叔先生遺書》,台北:華世出版社,1975 年。
劉師培:《劉師培全集》,北京:北京中央黨校出版社,1997年。
劉海鷗:〈康有為《大同書》中的婚姻家庭倫理思想初探〉,《船山學刊》,2005年第1期,頁58-59、70。
劉經菴編:《歌謠與婦女》,上海:商務印書館,1928年。
劉義生:〈張靜江評析〉,《史學月刊》,1992年第6期,頁103-110。
劉聖宜:〈師復主義及其評價之我見〉,《華南師範大學學報》,1999年第1期,頁92-98。
劉慧英:〈女權啟蒙與民族國家話語〉,北京:清華大學文學博士論文,2006年4月。
劉慧英:〈消失在歷史迷霧中的「女界革命」──何震和《天義報》〉,《文史知識》,2011年第3期,頁5-13。
劉慧英:〈從女權主義到無政府主義──何震的隱現與《天義》的變遷〉,《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6年第2期,頁194-213。
劉濤:〈以小說為中國立法──蔡元培《新年夢》解〉,《漢語言文學研究》,2010年第4期,頁64-70。
廣東省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廣東風情錄》,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7年。
樓桐孫:〈中國家制的過去與未來〉,《東方雜誌》,1931年第28卷第2期,頁13-25。
歐陽健:〈評蔡元培的《新年夢》和陸士諤的《新中國》〉,《明清小說研究》,1990年第1期,頁193-205。
歐陽健:《晚清小说史》,杭州:浙江出版社,1997年。
潘允康:《家庭社會學》,重慶:重慶出版社,1986年。
潘光旦:〈姓,婚姻,家庭的存廢問題〉,《新月》,1931年第2卷第12期,頁1-22。
潘光旦:〈過渡中的家庭制度(下)〉,《華年》,1936年第5卷第34期,頁651-653。
潘光旦:《中國之家庭問題》(上海:上海書店,1990[1928]年)。
潘忠榮:〈曲徑通幽處──也談寶玉出家〉,《合肥學院學報》,2006年第3期,頁60-63。
潘漢年:〈性愛漫談〉,《幻洲》,1926年11月16日第4期,頁143-160。
蔚克水(署名「克水」):〈巴枯甯傳略〉,《新青年》,1919年5月第6卷第5號,頁538-541。
蔡元培:《蔡孑民自述》,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年。
蔡元培:《蔡元培先生言行錄》,廣益書店,1932年。
蔡元培著,高平叔編:《蔡元培全集》,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蔡尚思:《中國禮教思想史》,香港:中華書局,1991年。
蔡尚思:《蔡元培學術思想傳記》,台北:蒲公英出版社,1986年。
蔡明憲:〈跨宗教愛護家庭聯盟 籲勿修法毀家廢婚〉,《基督教論壇報》,2013年9月11日,http://www.ct.org.tw/news/detail/2013-02435。
蔡玫姿:〈發現女學生:五四時期通行文本女學生角色之呈現〉,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蔣俊、李興芝:《中國近代的無政府主義思潮》,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0年。
蔣俊:〈太虛法師與「佛教社會主義」〉,《山東大學學報》,1991年第2期,頁79-85。
蔣美華:〈辛亥革命前夕婚姻家庭新觀念〉,《山西大學學報》,1995年第4期,頁22-27。
蔣美華:《20世紀中國女性角色變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
蔣維喬:〈民國教育總長蔡元培〉,《教育雜誌》,1912 年1月第3卷第10 期,頁 10- 20。
蔭:〈愛倫凱的自由離婚及其反對論〉,《婦女周刊》,1925年第17期,頁130-133。
鄧子美、陳衛華:《太虛大師傳》,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鄧之誠、謝興堯等編:《太平天國資料》,台北:文海出版社,1976年。
鄧天矞(署名「天矞」):〈婦女──舊奴隸與新奴隸〉,《新女性》,1927年10月第2卷第10號,頁1029-1035。
鄧天矞(署名「天矞」):〈婦女與家事〉,《新女性》,1928年2月第3卷第2號,頁125-131。
鄧偉志、徐新:《家庭社會學導論》,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06年。
鄧偉志、張岱玉編著:《中國家庭的演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鄧偉志:《近代中國家庭的變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鄭大華、鄒小站編:《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
鄭永福、呂美頤:〈中國近代婚姻觀念的變遷〉,《中華女子學院學報》,1991年第1期,頁28-33。
鄭全紅:《中國家庭史‧第5卷民國時期》,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7年。
鄭在贏編:《傳記散文英華》,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
鄭霞:〈龍門出土李元珪紀德幢、尼澄璨尊勝幢讀後〉,《敦煌研究》,2010年第2期,頁38-42。
鄭麗君:〈台灣人權之路與同(跨)性婚姻入法〉,立法院全球資訊網,http://www.ly.gov.tw/03_leg/0301_main/dispatch/dispatchView.action?id=50123&lgno=00100&stage=8
鄭曦原、李方惠:《通向未來之路:與吉登斯對話》,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
魯太愚:《紅樓夢人物論》,台南:大孚出版社,2000年。
魯迅:《墳》,北京:人民出版社,1951年。
魯迅:《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
魯統彥:〈唐代僧尼理想角色標準略析〉,《首都師範大學學報》,2008年第5 期,頁36-40。
魯統彦:〈從「出家無家」到出家而有「家」──唐代僧尼孝道倫理現象略析〉,《臨沂師範學院學報》,2008年8月第30卷第4期,頁77-81。
黎潔華:〈師復的姓〉,《學術研究》,1981年第4期,頁22。
黎濛:《家庭問題》,上海:泰東圖書局,1929年。
盧劍波(署名「劍波」):〈我所認為新女子者〉,《新女性》,1926年11月第1卷第11號,頁818-826。
盧劍波(署名「劍波」):〈性愛與友誼〉,《新女性》,1928年7月第3卷第7期,頁733-741。
盧劍波(署名「劍波」):〈非戀愛與戀愛貞操〉,《新女性》,1927年8月第2卷第8號,頁835-847。
盧劍波(署名「劍波」):〈論性愛與其將來的轉變〉,《新女性》,1928年12月1日第3卷第12號,頁1347-1362。
盧劍波編:《戀愛破滅論》,上海:泰東圖書局,1928年。
賴麗芳:〈非「禮」勿言性,師生/失聲禁言〉,《華人性權研究》,2014年3月1日總第6期,頁30-31。
賴麗芳:〈農村+貧窮+酷兒=我不配〉,苦勞網,2013年10月23日,http://www.coolloud.org.tw/node/76488。
錢玄同:《錢玄同日記》,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台北:商務印書館,1996[1937]年。
龍實秀:〈對於新戀愛問題的我見〉,《新女性》,1928年12月第3卷第12號,頁1422-1424。
勵鄉夫:〈論兒童公育〉,《女子月刊》,1936年第4卷第2期,頁23-25。
戴清亮、李良瑜、榮民泰等著;《社會主義學說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謝文華:〈同性婚姻 平權、毀家兩派激辯〉,《自由時報》,2013年11月19日。
鍾賢培主編:《康有為思想研究》,廣東: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
鞠普(荷蘭來稿):〈禮運大同釋義〉,《新世紀》,1908年3月14日第38號。
鞠普:〈人類原始說〉,《新世紀》,1908年3月21日第39號。
鞠普:〈大同釋疑〉,《新世紀》,1908年4月4日第41號。
鞠普:〈男女雜交說〉,《新世紀》,1908年4月11日第42號。
鞠普:〈毀家譚〉,《新世紀》,1908年5月30第49號。
鞠普:〈論習慣之礙進化〉,《新世紀》,1908年6月6第50號。
韓興鈸:〈結婚是否必需相當的儀式〉,《婦女雜誌》,1924年第10卷第12期,頁1879-1880。
鴻儒:〈同居紀念〉,《幻洲》,1927年3月16日第10期,頁486-490。
簡至潔:〈台灣人權之路與同(跨)性婚姻入法公聽會〉,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2013年11月19日,http://tapcpr.wordpress.com/2013/11/22/20131119 2013/11/19。
簡至潔:〈敬請支持,婦女團體發起連署「廢除通姦罪」!〉,2010年6月30日, http://blog.chinatimes.com/OUNIDSLOVE/archive/2010/06/30/513527.html。
聶玉海:〈讀《禮記‧禮運》──紀念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發表一百周年〉,《殷都學刊》,1984年第2期,頁20-31。
藍志先:〈藍志先答胡適書〉,《新青年》,1919年4月15日第6卷第4號,頁398-413。
顏健富:〈晚清新小說的「烏托邦」視野〉,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年。
羅志杰:〈我的父親──羅敦偉〉,《46園地》,2009年5月。
羅敦偉:〈家庭生活的民主化──社會的home〉,《家庭研究》,1921年 第1 卷第1 號。
羅敦偉:《中國之婚姻問題》,上海:大東書局,1931年。
羅敦偉:《五十年回憶錄》,台北:中國文化,1952年。
羅敦偉:《社會主義史》,北京:國立北平大學俄文法政學院講義,1931年。
羅爾綱、韓品崢、李武緯編:《太平天國印書》,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79年。
羅蘇文:《女性與近代中國社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譚家健:〈《列子》的理想世界〉,《中國文學研究》,1999年第3期,頁27-33。
譚備戰:〈孫中山和蔣介石心目中的張靜江〉,《黨史文苑》,2007年第19期,頁40-44。
譚嗣同:《仁學》,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年。
譚嗣同:《譚嗣同全集》,台北:華世出版社,1977年。
贊寧、范祥雍點校:《宋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關威:〈五四時期張競生的婦女問題思想〉,《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06年第18卷第3期,頁78-82。
關啟文:〈「婚姻平權」的反思〉,《應用倫理評論》,2015年4月第58期,頁13-56。new window
隴西約翰編:《蔡元培先生言行錄》,上海:廣益書店,1932年。
嚴冰、魏林:《中國婚姻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頁308-309。
嚴思祺:〈台灣多元成家修法 正反雙方上街拚場〉,BCC中文網,2013年11月30日,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china/2013/11/131130_taiwan_gay_marriage.shtml。
嚴恩椿:《家庭進化論》,北京:商務印書館,1917年。
寶寶:〈兩性間的搭布〉,《新女性》,1926年8月第1卷第8號,頁561-566。
蘇曼殊:《曼殊全集》,上海:北新書局,1929年。
蘇殿遠:〈民國奇人張靜江〉,《縱橫》,1999年第11期,頁34-36。
釋太虛:《太虛大師全書‧雜藏第19編二 文叢》,台北:太虛大師全書影印委員會,1970年。
鐘世娟:〈論中國近代無政府主義之家族觀〉,《南通紡織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12月第5卷第4期,頁31-35。
顧均正:〈結婚與戀愛事件〉,《新女性》,1929年1月第4卷第1號,頁93-110。
顧肇彝:〈通信〉,《建設》,1919年11月第1卷第4號,頁836。
顧艷:〈亦商亦官張靜江〉,《作家》,2002年第3期,頁24-27。
聽濤:〈廢除家庭制度與解放婦女的途徑〉,《玲瓏》,1935年第5卷第39期,頁3333-3335。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