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我有辦法教他們嗎?」以自我效能理論解構大專院校體育教師面對身心障礙學生之教學歷程初探
書刊名:臺大體育學報
作者:陳美莉 引用關係丁雨婷姜義村
作者(外文):Chen, Mei-liDing, Yu-tingChiang, I-tsun
出版日期:2017
卷期:32
頁次:頁83-94
主題關鍵詞:適應體育體育教師自我效能深度訪談質性研究Adapted physical educationPhysical educatorSelf-efficacyIn-depth interviewQualitative research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96
  • 點閱點閱:14
期刊論文
1.陳麗如(20081200)。大專校院身心障礙學生轉銜生活與轉銜行為之研究。特殊教育學報,28,57-9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坤燦、羅清水、林銘欽(2011)。我國大專校院身心障礙教育推動沿革探究。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年刊,2011,1-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柯建興(20110600)。腦性麻痺學生之融合式適應體育。大專體育,114,33-3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素貞、丘愛鈴、莊勝義(20100600)。教育人員對我國身心障礙學生就讀大專校院教育議題之調查研究。高雄師大學報. 教育與社會科學類,28,61-8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正奇、黃宏榮(2009)。探討適應體育課程在大專院校之推展。美和休閒運動保健學報,2,133-1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瓊珠(20150600)。大專校院身心障礙學生個別化支持計畫。特殊教育季刊,135,1-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石富娟、許夙岑、林月仙(2014)。提升重度障礙兒童幼兒參與「融合式適應體育」之歷程。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年刊,103,213-2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尚憶薇、徐偉庭(20150600)。融合式體育課程中身心障礙學生無動機之教學策略。大專體育,133,1-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洪儷瑜(2014)。特殊教育法立法三十年專文:邁向融合教育之路--回顧特殊教育法立法三十年。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年刊,103,21-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高憶婷、林久玲、陳彥穎、賴君怡、李國源(2005)。大專院校身心障礙學生個別化教育計畫執行成果--以北台科學技術學院為例。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年刊,94,41-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教育部體育司(2010)。學校適應體育的推動理念與作法。政策法令,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陳詠儒、闕月清(20141200)。大專院校適應體育課程實施情形。中華體育季刊,28(4)=111,263-26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陳麗如、黃靄雯、陳清溪、康琳茹(20140600)。從中小學適應體育課程探究高等教育實施適應體育課程之挑戰與因應。大專體育,129,1-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黃彥融(20140600)。從教育機會均等觀點探討我國身心障礙學生升大學甄試政策。特教論壇,16,46-6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黃莕雯、蕭芳宜(20160700)。大專校院身心障礙學生之生涯輔導--社區諮商模式。諮商與輔導,367,18-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鄭慧珠(20120600)。我也想上體育課--融合式體育課程的規劃與實施。特殊教育季刊,123,28-3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Bandura, Albert(1977)。Self-efficacy: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Psychological Review,84(2),191-215。  new window
18.陳國泰(20101000)。非本科系畢業教師的學科教學知識之內涵及其發展的影響因素之個案研究:以一位國小自然科專家教師為例。科學教育學刊,18(5),469-49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孫志麟(20010900)。教師自我效能與教學行為的關係--實徵取向的分析。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4,109+111-14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闕月清(2003)。體育專家教師與初任教師之教學內容發展決策研究。臺北市:國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教育部特殊教育通報網(2016)。大專院校身心障礙類學生人數概況統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教育部體育署(2016)。103年度學校體育統計年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滕政德(2004)。適應體育教學。台北: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東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賴復寰(1998)。殘障體育運動概論。台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芬芬(2006)。質性研究資料分析。臺北:雙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Bandura, A.、Wessels, S.(1997)。Self-efficacy: The exercise of self-control。New York:Freeman。  new window
其他
1.潘正宸(20110420)。特教宣導不應獨漏適應體育,http://blog.xuite.net/s14213/wretch/10996028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Sherrill, C.、DePauw, K. P.(1997)。Adapted physical activity in education。The history of exercise and sport science。Champaign, IL:Human Kinetics。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