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對方東美先生超越觀的方法學意義之反思
書刊名:當代儒學研究
作者:黃信二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Huang, Hsin-er
出版日期:2019
卷期:27
頁次:頁29-52
主題關鍵詞:方東美即內在即超越儒學方法論演繹法原始儒家Thome H. FangTranscendent-immanent metaphysicsConfucian methodologyDeductionOriginal Confucianis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14
  • 點閱點閱:3
期刊論文
1.陳來(2013)。「一破千古之惑」--朱子對《洪範》皇極說的解釋。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50(2),5-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述先(20001200)。方東美哲學與當代新儒家思想互動可能性之探究。鵝湖,26(6)=306,18-2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葉海煙(20010300)。方東美的新儒家哲學。鵝湖,26(9)=309,21-2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吳震(2012)。宋代政治思想史上的「皇極」解釋--以朱熹《皇極辨》為中心。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6),1-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毛文芳(20011200)。晚明「狂禪」探論。漢學研究,19(2)=39,171-20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Whitehead, Alfred North(1979)。Process and Reality。New York:Free Press。  new window
2.牟宗三(1990)。現象與物自身。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牟宗三(1997)。中國哲學的特質。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方東美(1978)。方東美演講集。臺北:黎明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方東美、孫智燊(2012)。中國哲學精神及其發展。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朱熹(1983)。點校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方東美(1983)。新儒家哲學十八講。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牟宗三(1979)。從陸象山到劉蕺山。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方東美(1987)。生生之德。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Marcuse, Herbert、萬毓澤、劉繼(2015)。單向度的人--發達工業社會的意識型態研究。臺北市: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阮元、盧宣旬(1965)。十三經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余英時(2004)。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唐君毅(1974)。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方東美(2005)。原始儒家道家哲學。黎明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黃信二(2005)。哲學表達及其基礎:中國哲學研究方法之新思維。臺北:理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