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青春送葬者--陳柏言小說中的死亡書寫
書刊名:東吳中文線上學術論文
作者:蕭驊
作者(外文):Shiau, Hua
出版日期:2021
卷期:55
頁次:頁47-66
主題關鍵詞:死亡書寫陳柏言鄉土生命意義地方性Writings of deathDeath writings B.Y. ChenLocalMeaning of lifeLocali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13
  • 點閱點閱:5
期刊論文
1.季季(2010)。新鄉土的本體與偽鄉土的弔詭--側看80後台灣小說新世代現象。文訊,298,84-8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王瓊涓(2006)。瀕臨邊境的可逆之旅--九0年代以降台灣現代小說的死亡書寫(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饒展彰(2014)。甘耀明新鄉土小說中的死亡書寫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妙晏(2020)。後鄉土小說中的空間敘事--以李儀婷、楊富閔、陳柏言為研究對象(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瀅如(2012)。臺灣一九七Ο年代短篇小說的死亡書寫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廖逸芳(2017)。蘇童短篇小說死亡書寫研究(1984年-2006年)(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劉恩慈(2018)。鍾玲小說中的死亡書寫(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李魁賢(2010)。我的庭院。台北:秀威資訊科技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周芬伶(20070000)。聖與魔:臺灣戰後小說的心靈圖象(1945-2006)。臺北縣中和市:INK印刻。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春明(2009)。莎喲娜啦‧再見。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范銘如(20080000)。文學地理:臺灣小說的空間閱讀。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中國青年寫作協會(1997)。林燿德與新世代作家文學論:悼念一顆耀眼文學之星的殞滅。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楊澤(1999)。狂飆八〇:記錄一個集體發聲的年代。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楊照(20100000)。霧與畫:戰後臺灣文學史散論。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柏言(2017)。夕瀑雨。木馬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柏言(2017)。球型祖母。木馬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柏言(2020)。溫州街上有什麼?。木馬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芳明(20110000)。臺灣新文學史。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鄭博元(20201223)。看得見與看不見的溫州街:陳柏言x高妍談《溫州街上有什麼?》,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643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柏言(20001116)。追憶似水年華2000年代之9--小說的準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