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晚清臺灣新撫墾政策的推動與轉折--林朝棟與胡傳(1885~1895)
書刊名:臺灣風物
作者:黃富三
作者(外文):Huang, Fu-san
出版日期:2021
卷期:71:4
頁次:頁31-74
主題關鍵詞:新撫墾政策劉銘傳邵友濂林朝棟胡傳撫墾局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08
  • 點閱點閱:5
期刊論文
1.黃富三(19950600)。板橋林本源家與清代北臺山區的發展。臺灣史研究,2(1),5-4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富三(20160600)。林朝棟與清季臺灣樟腦業之復興。臺灣史研究,23(2),1-6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許雪姬(1986)。武翼都尉黃宗河傳:由德興黃氏族譜及故宮檔案談起。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楊慶平(1995)。清末臺灣的「開山撫番」戰爭(1885-1895)(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朱壽朋、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9)。光緒朝東華續錄選輯。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胡傳(1960)。臺東州採訪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鄭喜夫、潘敬尉(1980)。臺灣地理及歷史。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Meskill, Johanna Menzel(1979)。A Chinese Pioneer Family: The Lins of Wu-feng, Taiwan, 1729-1895。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5.黃富三、林正慧、吳俊瑩、何鳳嬌(2014)。霧峰林家文書集:棟軍相關收支單。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富三、何鳳嬌、林正慧、吳俊瑩(2015)。霧峰林家文書集:田業租谷。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黃富三、何鳳嬌、林正慧、吳俊瑩(2013)。霧峰林家文書集:墾務、腦務、林務。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黃富三、何鳳嬌、林正慧、吳俊瑩(2014)。霧峰林家文書集:棟軍等相關信函。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通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胡傳(1960)。臺灣日記與稟啓。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1995)。光緒朝硃批奏摺。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劉銘傳(1958)。劉壯肅公奏議。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劉璈(1958)。巡臺退思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黃富三、何鳳嬌、林正慧、吳俊瑩(2016)。霧峰林家文書集:閩臺相關信函。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黃富三、何鳳嬌、林正慧、吳俊瑩(2017)。霧峰林家文書集:補遺。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李文良(19990000)。中心與周緣:臺北盆地東南緣淺山地區的社會經濟變遷。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許雪姬(19930000)。滿大人最後的二十年:洋務運動與建省。臺北:自立晚報。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黃卓權(2004)。跨時代的臺灣貨殖家:黃南球先生年譜(1840-1919)。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連橫(1962)。臺灣通史。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黃富三(1992)。霧峰林家的中挫,1861-1885年。臺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蕭克非、仲沖、徐則浩(1987)。劉銘傳在臺灣。上海社會科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姚永森(1895)。劉銘傳傳:首任臺灣巡撫。時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鄭喜夫(1979)。林朝棟傅。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9)。臺灣府轉行閩浙總督楊昌濬奏准臺灣添設藩司諭旨並摺稿。劉銘傳撫臺前後檔案。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洪安全(1994)。福建臺灣巡撫邵友濂奏為剿平大嵙崁內山番社請將在事出力暨陣亡員弁分別獎卹以昭賞勸摺(光緒18年4月13日)。清宮月摺檔臺灣史料。國立故宮博物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國立臺灣大學淡新檔案校註出版編輯委員會(2001)。辦理中路營務處中路撫墾事務統領棟字等營林為移知事(光緒12年8月27日)。淡新檔案。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國立臺灣大學淡新檔案校註出版編輯委員會(2001)。新竹縣方祖蔭詳林維源(光緒12年12月27日)。淡新檔案。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欽加二品頂戴、辦理中路營務處、中路撫墾事務統領棟字、勁勇巴圖魯兼襲騎都尉等營、遇缺儘先選用道林,移文即補請軍府署彰化縣正堂李,為移知事(光緒13年1月17日)。臺灣私法商事編。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陸方(1987)。試論劉銘傳。劉銘傳在臺灣。上海社會科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鄧孔昭(1987)。關於邵友濂盡廢劉銘傳新政的分析。劉銘傳在臺灣。上海社會科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詹右吉(2014)。卓蘭詹姓祖廟繼述堂。詹氏宗祠卓蘭繼述堂簡介。卓蘭繼述堂管理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