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郭若虛的氣韻思想研究
書刊名: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
作者:蕭百芬
出版日期:1991
卷期:23
頁次:頁37-74
主題關鍵詞:思想氣韻郭若虛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004
  • 點閱點閱:18
期刊論文
1.高木森(1986)。文人畫定義試析。故宮文物月刊,3(10)=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鄭金川(1989)。莊子對中國繪畫美學的影響。故宮文物月刊,7(2)=74,122-12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蕭振邦(1990)。美學研究的前理解。當代,45,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漢偉(1989)。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之遠近因及其三種界義(三)。故宮文物月刊,81,12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石守謙(1982)。賦彩製形─傳統美學思想與藝術批評。美感與造型。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何新(1989)。藝術現象的符號─文化學闡釋。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楊樹藩(1987)。宋代中央政治制度。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謝赫(1962)。古畫品錄。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笠原仲二(1988)。古代中國人的美意識。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彥遠(1974)。歷代名畫記。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徐復觀(1988)。中國藝術精神。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郭因(1986)。中國古典繪畫美學。臺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葛路(1987)。中國古代繪畫理論發展史。臺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曾祖蔭(1987)。中國古代美學範疇。丹青。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伍蠡甫(1985)。漫談「氣韻、生動」與「骨法、用筆」。中國古代美學藝術論。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郭因。中國繪畫美學史稿。中國繪畫美學史稿。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郭因(1987)。先秦至宋繪畫美學。先秦至宋繪畫美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傅抱石(1982)。中國美術年表。中國美術年表。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宋)劉道醇(1975)。宋朝名畫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南朝陳)姚最。續畫品並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五代)荊浩(1975)。筆法記,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宋)鄧椿(1974)。畫繼,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宋)郭若虛(1974)。圖書見聞誌,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金中樞(1979)。北宋科舉制度研究。宋史研究集。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