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勞資倫理關係之社會文化脈絡初探
書刊名:中山管理評論
作者:黃秉德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Huang, Ping-te
出版日期:1997
卷期:5:1
頁次:頁23-47
主題關鍵詞:企業倫理工作倫理勞資關係勞工階級意識中國式管理Business ethicsWork ethicsLabor relationLabor's class identityChinese managemen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9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80
  • 點閱點閱:36
     中國傳統文化影響勞資倫理關係之發展。家族的倫理關係透過家族化的歷程類化至勞資倫理關係中。「報」的人情倫理與規避衝突的傳統人格特質塑造勞資的相對待方式。然而臺灣中小企業的發展,促進階級的流動,造成中小企業員工的勞工階級意識模糊化,大型企業的勞資倫理關係受到法律型式的規範較多。然而產業結構的丕變,大量失業可能利於於勞工階級意識的形成。影響雇主的倫理決策因素與走向重視實利、個人中心的現代工作倫理都加以討論。在臺灣社會變遷的趨勢中,雇主倫理與工作倫理將產生新的挑戰與課題。檢討臺灣的勞資倫理關係的控制機制後,本文建議在父權結構尚未從社會文化中消失前,在產業結構迅速調整期間仍應保持目前市場與政府介入的勞資制度。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has a great impact up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thical labor relation in Taiwan. Familism, pao concept, and tendency to avoid conflict characterize the nature of the rel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SMEs dilutes labor's class identity. Relative to SMEs, large enterprises are regulated by law in forms. The growing unemployment due to industrial restructure may consolidate labor's class identity, which will reshape the ethical labor relation. Socio-cultural causes of employers' ethical decision making as well as the shift of work ethics are discussed. New challenges are to be confronted due to socical change. After examining the control mechanism of the ethical labor relation, suggestion is made to maintain the dual approach--market-and-governmental-intervention approach to substantiate the goals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well as labor protection.
期刊論文
1.陳介英(19931200)。臺灣中小企業資金運作的特色及其社會性形構條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5,47-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若權(19920900)。主管與員工的相對論。管理雜誌,219,98-1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范揚富(1987)。家族企業永續經營之道。現代管理月刊,126,31-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越欽(19790200)。論勞動契約。政大法學評論,19,45-6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曉春(19950500)。勞資爭議與勞工運動。勞資關係,14(1)=157,18-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越欽(19811200)。從僱傭契約到勞動契約--瑞士債法第十章修正之意義。政大法學評論,24,139-17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簡建忠(19940500)。臺灣企業人力資源發展。勞資關係論叢,1,109-1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衛民(19950500)。政府規範、集體協商或勞工參與--二十一世紀臺灣勞資關係模式分析。勞資關係,14(1)=157,6-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謝國雄(19890600)。黑手變頭家--臺灣製造業中的階級流動。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2),11-5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夏林清、鄭村棋(19890900)。一個小外包廠的案例調查:家族關係與雇傭關係的交互作用。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3/4),189-21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王世芳(1991)。離職員工不忠嗎?「忠心不二」是現代神話。管理雜誌,202,130-1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沈鵬飛、劉水深、黃國隆(1995)。員工之技能特性、勞資衝突程度與衝突解決方式之關係。華人心理學家學術研討會暨第三屆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科際研討會,台灣大學心理學系暨研究所主辦 。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忠吉(1994)。台灣人力運用與中小企業的發展。第一屆中小企業發展學術研討會,經濟部主辦 4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宗哲(1994)。從網路觀點探析中小企業之對外投資。第一屆中小企業發展學術研討會,經濟部主辦 265-3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金耀基(1981)。人際關係中人情之分析(初探)。中央研究院國際漢學會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高承恕(1994)。台灣中小企業的社會生活基礎:經濟及展望。第一屆中小企業發展學術研討會,經濟部主辦 499-5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周丁浦生(1995)。華人家族之產業承繼與經營策略。華人心理學家學術研討會暨第三屆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科際研討會,台灣大學心理學系暨研究所主辦 。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夏林清、鄭村棋(1995)。『工人鬥陣』與『社會學習策略行動者』:一個實踐取向研究路線的提出。華人心理學家學術研討會暨第三屆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科際研討會,台灣大學心理學系暨研究所主辦 。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黃秉德(1993)。塑造新生代的勞資歸係--新工作族群與家庭企業第二代領導人的倫理關係。勞動關係與國家經濟發展研討會,行院勞工委員會主辦 。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黃秉德(1993)。社會價值變遷下勞資關係之質變與企業倫理的挑戰。產業環境變動下之人力資源規劃與關發研討會,行院勞工委員會主辦 71-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黃國隆(1994)。海峽兩岸企業員工工作價值觀之差異。海峽兩岸企業員工工作價值觀之差異研討會,1-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黃秉德(1994)。Labor Relations and Ethical System in Taiwan--A Review of Economic, Political, and Socio-cultural Impacts。第一屆亞太地區人力資源管理與經濟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行院勞工委員會主辦 419-4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楊國樞(1995)。家族化歷程、泛家族主義及組織管理。台灣與大陸的企業文化及人力資源管理研討會,財團法人信義文化基金會主辦 。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劉兆明(1995)。報與工作動機:兼談質的資料分析策略。華人心理學家學術研討會暨第三屆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科際研討會,台灣大學心理學系暨研究所 。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國立台灣大學管理學院工作價值觀研究小組(1993)。台灣地區就業者工作價值觀調查報告。信義文化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夏林清(1993)。台北縣關廠問題調研究報告。台北縣勞工局勞工教育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秉德(1993)。中小企業勞務自我檢診與管理制度手冊。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秉德(1995)。企業合作對勞資關係影響之研究。行院勞工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勞委會(1995)。中華民國八十三年台灣地區工會概況調查報告。行院勞工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洪振哲(1995)。我國企業對企業倫理教育訓練實施現況之分析(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葉育堅(1995)。台灣大型企業之倫理守則分析:以員工手冊為分析樣本(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國良(1989)。勞資關係中企業倫理與職業倫理之研究--以高雄市製造業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彭懷真(1989)。台灣企業業主的”關係”及其轉變--一個社會學的分析(博士論文)。東海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范揚富(1986)。家族企業管理承續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高尚仁、伍錫康(1988)。組織行為。台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繼盛(1981)。勞資關係。台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其恆(1995)。自勞動關係的角度探討電傳勞動之本質與發展。張其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葉匡時。企業倫理的理論與實踐。台北:華泰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經濟部(1995)。中華民國八十四年中小企業白皮書。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楊聯陞(1957)。報--中國社會關係的一個基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Silin, R. H.、高尚仁、伍錫康(1988)。Leadership and Values: The Organization of Large-scale Taiwanese Enterprises。組織行為。台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范揚富(1985)。家族企業管理承續之研究。企業升級之經營管理。聯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聯陞(1987)。中國文化中報、保、包之意義。錢賓四先生學術文化講座。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周丁浦生(1988)。衝突管理:傳統與創新。中國人的管理觀。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經建會(1996)。就業市場變勤情勢。中華民國臺灣地區就業市場季報八十五年第二季。行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人力規劃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劉邦典(1992)。產業結構面的探討。中華民國中小企業之發展,專題七。台灣經濟研究院:經濟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Yang, L. S.(1957)。Pao as a basis for social relations in China。Chinese Thought & Institutions。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new window
7.黃光國(1985)。人情與面子:中國人的權力遊戲。現代化與中國化論集。桂冠圖書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