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新禪詩話語的變異性
書刊名:臺灣詩學季刊
作者:周慶華
出版日期:1999
卷期:28
頁次:頁15-25
主題關鍵詞:臺灣新禪詩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32
  • 點閱點閱:25
會議論文
1.文訊雜誌社、封德屏(1996)。臺灣現代詩史論:臺灣現代詩史研討會實錄。臺灣現代詩史論:臺灣現代詩史研討會。臺北:文訊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王福祥(1994)。話語語言學概論。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龔鵬程(1986)。詩史本色與妙語。詩史本色與妙語。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楊平(1995)。永遠的圖騰。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香(1989)。禪詩六百首。臺北:國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杜松柏(198004)。禪與詩。臺北:明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韓仁存(1984)。羅門詩選。台北:洪範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潘麗珠(1997)。現代詩學。台北市:五南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周慶華(1997)。臺灣文學與「臺灣文學」。臺北:生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孟樊(199805)。當代台灣新詩理論。臺北:揚智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健(1985)。敲門的月光。臺北市:文史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奚密(1998)。現當代詩文錄。台北:聯合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夐虹(1997)。觀音菩薩摩訶薩。大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周慶華(1997)。佛學新視野。臺北:東大。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錢鍾書(1987)。談藝錄。臺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Lentricchia, Frank、McLaughlin, Thomas、張京媛(1994)。文學批評術語。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王夢鷗(1976)。文學概論。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張文軍(1998)。後現代教育。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古添洪(19840000)。記號詩學。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孫昌武(1994)。詩與禪。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高辛勇(1987)。形名學與敘事理論:結構主義的小說分析法。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蕭蕭(1996)。緣無緣。爾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Foucault, Michel、王德威(1993)。知識的考掘。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杜松柏(1981)。禪詩三百首。禪詩三百首。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周夢蝶(1987)。還魂草。還魂草。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林燿德(1993)。當代臺灣文學評論大系(第2冊)。當代臺灣文學評論大系(第2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洛夫(1989)。大陸當代詩選。大陸當代詩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洛夫(1991)。因為風的緣故。因為風的緣故。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胡適(1990)。中國新文學大系(第1冊)。中國新文學大系(第1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張默(1989)。中華現代文學大系。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焦金堂(1981)。一日一禪詩。一日一禪詩。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曾肅良(1994)。冥想手札。冥想手札。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賴賢宗(1994)。雪蕉集。雪蕉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譚桂林(1999)。禪與當代大陸的「朦朧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