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高陽歷史小說對中國傳統文學的因襲與創新
作者:鄭穎 引用關係
書刊名:野翰林 : 高陽研究
頁次:129-189
出版日期:2006
出版項:臺北:INK印刻
主題關鍵詞:高陽歷史小說中國傳統文學
學門:文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4
期刊論文
1.宮崎市定、林明珠、李焯然(19990300)。中國的歷史思想。歷史:理論與批評,1,113-1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梁啓超(1902)。論小說與群治的關係。新小說,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廖咸浩。前衛運動的焦慮:詩與小說的典律空間之爭。中外文學,21(2),1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紀祥(1999)。在時間中的「在」與「逝」:歷史與不朽。歷史,1,1-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金榮華(2001)。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的本質和趨勢。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研討會。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黃鵬(1998)。書齋的瑰寶--筆墨紙硯。臺北:雙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柳翔之(197805)。大宋宣和遺事。臺北:河洛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許仁圖(197704)。新編五代史平話。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Lukács, Georg(1988)。現實主義論。臺北:雅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高陽(199007)。荊軻。台北:皇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羅燁(200009)。醉翁談錄。江西:江西人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齊裕焜、歐陽健(200505)。中國歷史小說通史。江蘇:江蘇教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羅貫中(199907)。三國演義。台北:三誠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紀德君(200203)。中國歷史小說的藝術流變。北京:新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胡曉明、胡曉暉(1999)。洛神。台北:實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197704)。新編五代史.漢史平話。台北:河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羅燁(200009)。醉翁談錄.舌耕敘引。江西:江西人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解歿(200009)。小說話。江西:江西人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遼、曹惠民(199909)。百年中文學史論(一八九八〜一九九九)。上海:新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陳平原(1997)。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魯迅(1980)。中國小說史略。台北:谷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黃霖、韓同文(200009)。中國歷代小說論著選。南昌市:江西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羅貫中(199811)。三國演義。臺北:三民書局: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孟森(198209)。明清史講義。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Stanford, Michael、劉世安(2001)。歷史研究導論。臺北: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Balazs, Etienne、黃沫(1992)。中國的文明與官僚主義。臺北:久大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武潤婷(2000)。中國近代小說演變史。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楊義(1995)。中國古典白話小說史論。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王德威(1998)。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徐訏(1991)。現代中國文學過眼錄。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紀德君(2002)。中國歷史小說的藝術流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陳清玉(19781012)。出神入化融古今--歷史小説家高陽的創作世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司馬遷。高祖功臣候者年表第六。史記。台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司馬遷。伯夷列傳。史記。台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司馬遷。刺客列傳。史記。台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班固。司馬遷列傳贊。漢書。台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耐得翁(199703)。瓦舍眾技。都城紀勝。台北:新文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蔣大器(200009)。三國志通俗演義序。中國歷代小說論著選。江西:江西人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袁宏道(200009)。東西漢通俗演義序。中國歷代小説論著選。江西:江西人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雨堂(200009)。萬花樓揚包狄演義序。中國歷代小說論著選。江西:江西人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蔡元放(200009)。東周列國志的讀法。中國歷代小說論著選。江西:江西人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魯迅(1980)。宋人之「說話」及其影響。中國小說的歷史變遷。台北:谷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平原(199005)。「史傳」傳統與「詩騷」傳統。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台北:久大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袁同祖(1985)。中國的階層結構及其意識形態。中國思想與制度。台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沈既濟(2000)。枕中記。文院英華。台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汪一駒(1991)。傳統中國人的觀念與中國人。中國知識份子與西方。台北:久大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艾蒂安.白樂日(1992)。中國社會值得注意的方面。中國的文明與官僚主義。台北:久大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衡南劫火仙(1901)。小說之勢力。清議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王德威(1990)。「譴責」以外的喧囂。從劉鶚到王禎和。台北: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綠天館主人(200009)。古今小說序。中國歷代小說論著選。江西:江西人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王德威(1998)。沒有晚清,何來五四?。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台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張玉法(1988)。晚清的歷史動向及其與小說發展的關係。晚清小說研究。臺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