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國大陸大學生就業制度演變的國家邏輯-
作者:戚務念
書刊名:高等教育新視野:比較與前瞻;溫明麗 (主編)
頁次:63-96
出版日期:2015
出版項:新北:國家教育研究院
主題關鍵詞:中國大陸大學生就業制度
學門:教育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9
期刊論文
1.Rosen, Stanley(2004)。The Victory of Materialism: Aspirations to Join China's Urban Moneyed Classes and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Education。The China Journal,51(2),27-52。  new window
2.王玉輝(2004)。高校畢業生擇業期望、心態與實際就業的分析。現代大學教育,4,110-1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海軍(2005)。當代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心理探析。中國大學生就業,13,49-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霆、曾湘泉(2009)。校畢業生結構性失業原因及對策研究。教育與經濟,1,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竹前(2009)。溫總理:我最關心的還是應屆畢業生。中國大學生就業,12,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宋維玲(2010)。淺析我國高等教育資源及配置問題。管理與財富:學術版,4,62-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姚裕群(2004)。論我國的就業形勢與大學生就業問題。中國大學生就業,22,79-8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胡守律(1993)。高校畢業生面向市場的重要一步--「供需見面」 十年回顧與思考。中國高等教育,7/8,38-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胡啓立(2008)。《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出臺前後。炎黃春秋,12,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范皚皚(2013)。文憑膨脹:高校擴招與畢業生就業的困境與選擇。教育學術月刊,4,16-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孫紅日、劉丹(2014)。大學生一般就業能力與自我效能的關係--自尊的仲介效應檢驗。教育學術月刊,10,83-8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荊德剛(20080711)。同一命題不同求解--中美局等教育畢業生就業的比較分析。中國教育報,版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張進(2007)。提升就業能力:緩解大學生就業難的重要選擇。高等教育研究,12,37-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張靜(2010)。社會身分的結構性失位元問題。社會學研究,6,41-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戚務念(2014)。把國家帶回分析的中心:當前大學生就業研究的新視角。現代大學教育,3,63-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戚務念(2015)。就業率統計制度執行與高校單位制延續。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3,87-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曾湘泉(2004)。變革中的就業環境與中國大學生就業。經濟研究,6,87-9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華中師範大學教育系八四級(1988)。大學生談高等學校畢業生的「有償分配」問題。教育與經濟,1,41-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楊桂香(2004)。高校擇業畢業生的心理問題及對策。遼寧教育研究,1,47-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楊偉國(2007)。短期緊張、結構缺口與大學生就業。中國圖書評論,5,15-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趙建華(2011)。高校學生就業道德素養弱化成因分析及對策探索。教育研究,3,65-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趙德強(1998)。周恩來有關人才和教育的思想、實踐及其形成的基礎。江西教育科研,1,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布羅代爾(1987)。歷史與社會科學:長時段。史學理論,3,106-1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賴德勝(2001)。勞動力市場分割與大學畢業生失業。北京師範大學學報,4,69-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賴德勝、田永坡(2005)。對中國「知識失業」成因的一個解釋。經濟研究,11,111-1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賴德勝、孟大虎、蘇麗鋒(2012)。替代還是互補--大學生就業中的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聯合作用機制研究。北京大學教育評論,1,13-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邊燕傑、張文宏(2001)。經濟體制、社會網路與職業流動。中國社會科學,2,77-8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龐守興(2012)。20世紀50年代初我國高校院系調整的幾點辯證。河北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1,35-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顧明遠(2010)。學習和解讀《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高等教育研究,7,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Emerson, J. P.(1983)。Urban school-leavers and unemployment in China。The China Quarterly,93,1-16。  new window
31.Nee, Victor(1989)。A Theory of Market Transition: From Redistribution to Markets in State Socialism。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54(5),663-681。  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賴德勝(2012)。高等教育擴張下的勞動力市場變革。北京論壇(2012),北京大學、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韓國高等教育財團 。北京市。65-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國家統計局社會統計司(1987)。中國勞動工資統計資料(1949-1985)。北京市:中國統計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李朝軍(2007)。大學畢業生統一分配制度研究(1950-1965年)(博士論文)。復旦大學,上海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藍欣(2008)。從學校到職場:大學生職業社會化研究(博士論文)。南開大學,天津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Zhao, Ding-xin(2001)。The Power of Tiananmen: State-Society Relations and the 1989 Beijing Student Movement。Chicago, IL: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new window
2.Wilson, D.、封長虹(2011)。周恩來傳。北京市: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1944)。老解放區教育資料--抗日戰爭時期。北京市:教育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中國教育年鑑編輯部(1984)。中國教育年鑑(1949-1981)。北京市: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嵐清(2006)。音樂•藝術•人生。北京市:高等教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周恩來(1984)。周恩來教育文選。北京市:教育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周恩來(1993)。周恩來經濟文選。北京市:中央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東北人民政府文化教育部(1949)。蘇聯高等教育法令選輯。石家莊市:華北人民政府文化教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武力(2010)。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史。北京市: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金鐵寬(1995)。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大事記。濟南市:山東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侯捷(2006)。論就業制度對我國大學生就業的影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胡德平(2011)。胡耀邦思想年譜。北京市: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孫培青(1992)。中國教育史。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郝大海(2010)。流動的不平等--中國城市居民地位獲得研究(1949-2003)。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高尚全(1993)。中國經濟制度的創新:從計劃經濟走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北京市: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Hayho, Ruth、許潔英(1999)。中國大學:1895-1995--一個文化衝突的世紀。北京市:教育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孔飛力、陳兼、劉昶(1999)。叫魂:1768年的中國妖術大恐慌。上海市: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大塚豐、黃福濤(1998)。現代中國高等教育的形成。北京市: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廉思(2009)。蠛族:大學畢業生聚居村實錄。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楊偉國(2007)。轉型中的中國就業政策。北京市: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劉春燕(2012)。再分配經濟中的市場彈性。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1993)。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北京市:中央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江澤民(2006)。江澤民文選。北京市: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陳永發(20010000)。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丁小浩(20040924)。社會關係對高等教育畢業生就業的影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人民網(19930213)。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http://cpc.people.com.cn/BIG5/64184/64186/66685/4494250.html。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上海市檔案館(1953)。關於對不服從國家統一分配畢業生情況調查與處理意見(B23-2-183)。,上海市:上海市檔案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中共中央(1985)。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7/200407/2482.html。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中共中央檔案館(19480713)。中共中央宣傳部關於新收復城市大學辦學方針的指示,北京市:中央檔案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中國共產黨歷史網(2012)。「向現代科學進軍」的方針,http://www.zgdsw.org.cn/BIG5/n/2012/1116/c244520-19602169.html。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中國就業促進會課題組(20110216)。「十二五」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勢在必行--關於「就業優先發展戰略的若干思考」,http://www.clssn.com/html1/report/3/6282-1.ht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中國網(2009)。2008年溫家寶作政府工作報告(全文),http://www.sbsm.gov.cn/article/ztzl/ljlhzt/lhzl/200903/20090300049190.shtml。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9510711)。畢業同學們,服從統一分配,參加國家建設,http://wqku.blog.163.com/blog/static/20454843620091011335069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9570602)。高等學校畢業生分配工作中有些什麼問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19811003)。嚴禁高校畢業生分配走後門北京市紀委籌備組通告任何人不得批條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19830607)。教育部發出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門堅決抵制畢業生分配中的不正之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江澤民(2002)。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2-11/17/content_632239.ht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李林祥(19800816)。大學生分配專業不對口人才浪費現象應予重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李漢城(19840722)。「有償分配」質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周慶(19871109)。用人之秋話分配--1987年大學生畢業分配面面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法規庫(2011)。國務院批轉國家教委關於改革高等學校畢業生分配制度的通知,http://china.findlaw.cn/fagui/p_1/88352_alfx/page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郎鹹平(2011)。大學生就業難是偽命題,http://bbsl.people.com.cn/post/11/1/2/135632188.html。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國務院(2009)。國務院關於做好當前經濟形勢下就業工作的通知,http://www.gov.cn/zwgk/2009-02/10/content_1226243.ht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張德江(2009)。國務院召開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電視電話會議,http://www.gov.cn/ldhd/2011-06/02/content_1875945.ht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教育部(2004)。教育部2000年工作要點,http://www.moe.gov.cn/jyb_xwfb/moe_164/201002/t20100220_3419.html。  new window
22.景傑敏(1981)。主管畢業生分配的幹部的苦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湯敏,左小蕾(2004)。關於啓動中國經濟有效途徑的思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新浪網新聞中心(2009)。大學生就業有多難,http://news.sina. com.cn/z/2009qglianghui/cehua/job.html。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劉延東(2009)。國務院召開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電視電話會議,http://www.gov.cn/ldhd/2011-06/02/content_1875945.ht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鄧旭初(19840506)。按照「三個面向」改革高等教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張翼(2008)。中國未來勞動力人口的供給與需求。2009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強海燕、田建榮(1999)。延安時期的高等教育及其影響。中國高等教育研究50年(1949-1999)。北京市:教育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鄧小平(1979)。關於經濟工作的幾點意見(1979年10月4日)。鄧小平文選。上海市: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