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汪克寬《春秋胡傳附錄纂疏》的學術取向
書刊名:政大中文學報
作者:康凱淋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Kang, Kai-lin
出版日期:2020
卷期:34
頁次:頁83-121
主題關鍵詞:汪克寬胡安國朱熹纂疏春秋Wang KekuanHu AnguoZhu XiCompilationChunqiu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60
  • 點閱點閱:2
期刊論文
1.吳兆豐(20100700)。元儒趙汸的遊學、思想特色及其治學歷程。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51,25-5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成群(2013)。「附錄纂疏」體經學著作與「四書五經大全」的纂修--以元代新安經學為敘述中心。中國典籍與文化,2013(3),62-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康凱淋(20180500)。陳傅良《春秋後傳》的解經方法。臺大文史哲學報,89,41-7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谷繼明(2014)。試論宋元經疏的發展及其與理學的關聯。中國哲學史,201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康健、周潔(2009)。元末明初新安理學家汪克寬。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立恩(2018)。《春秋》是實錄嗎?--朱子以史視《春秋》說之理論困境及元儒之解決方案。北京社會科學,2018(2),115-1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劉俊(2017)。元代《春秋》學的學術格局與走向。江淮論壇,2017(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劉俊(2018)。元代《春秋》學的特質、成因及價值。江淮論壇,201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劉德明(20170600)。吳澄《春秋纂言》中的「屬辭比事」探析。國文學報,61,95-12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謝輝(2013)。汪克寬《通鑒綱目考異》述論。文獻,201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朱冶(2012)。十四、十五世紀朱子學的流傳與演變--以《四書五經性理大全》的成書與思想反應為中心(博士論文)。香港中文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方翠(2017)。元代《春秋》學著述考論(碩士論文)。安徽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姚文造(2007)。傳承與創新:徽州學者的《春秋》研究(碩士論文)。安徽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圻清(2014)。胡一桂《詩集傳附錄纂疏》研究(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章銳華(2015)。汪克寬研究(碩士論文)。安徽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程頤、程顥、王孝魚(2004)。河南程氏經說。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梁寅(1985)。梁石門集。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朱升、劉尚恆(1992)。朱楓林集。黃山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何休、徐彥(1982)。春秋公羊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范甯、楊士勛(1982)。春秋穀梁傳注疏。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陸淳(1985)。春秋集傳纂例。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汪克寬(1986)。春秋胡傳附錄纂疏。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季本(1997)。春秋私考。莊嚴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虞集(1969)。元蜀郡虞文靖公道園學古錄。臺北:華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程端學(1985)。春秋或問。漢京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康凱淋(2014)。胡安國《春秋傳》研究。臺北:致知學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朱熹、趙順孫(1973)。四書纂疏。啟聖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杜預、孔穎達(1982)。春秋左傳正義。台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錢穆(2001)。宋明理學概述。臺北:蘭臺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劉師培、鄔國義、吳修藝(2006)。劉師培史學論著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徐梓(2000)。元代書院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馮浩菲(2003)。中國古籍整理體式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楊果霖(20130000)。《經義考》著錄「春秋類」典籍校訂與補正。臺北:臺灣學生。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呂大圭、趙宗乙(2017)。春秋或問。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汪克寬(2014)。環谷集。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李廉(1985)。春秋諸傳會通。漢京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陳櫟(1985)。尚書集傳纂疏。漢京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湛若水(2015)。春秋正傳。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甄洪永(2020)。明初經學思想研究。鳳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劉成群(2015)。元代徽州理學家群體與新安理學的傳承發展。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張高評(20160000)。比事屬辭與古文義法:方苞「經術兼文章」考論。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張高評(20110000)。春秋書法與左傳史筆。臺北:里仁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戴維(2004)。春秋學史。湖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黃宗羲、全祖望(1986)。宋元學案。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顧棟高、吳樹平、李解民(1993)。春秋大事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胡安國、錢偉彊(2010)。春秋胡氏傳。浙江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黎靖德、朱傑人、鄭明(2002)。朱子語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程顥、程頤、王孝魚(2004)。河南程氏遺書。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