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春秋左傳爭霸研究
作者:周靜琬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研究所
指導教授:蔡崇名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5
主題關鍵詞:霸王霸業禮崩樂壞進程策略史官視角人物風範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6
  春秋以降,封建、宗法、井田諸制隳壞,亂事紛乘,兼併頻仍,其中所書戰伐之事,兼併霸政交相而來,由於兼併之烈,多國滅亡,大國必行霸政方能生存,本文企盼從「爭霸」的遠觀與近察中,探討各霸主對「時」之掌握、「勢」之培養、「人才」之網羅、「戰略」之變化、「政治」之改革、「經濟」之振興、「民氣」之可用、皆是爭霸有成之國力,文中所敘具歷史之真、資鑑之善、文筆之美。
  第二章王霸關係探討,先論及王霸關係,將爭霸過程中,義與利的糾結,作為霸主爭霸「起心動念」之深究,此為中國政治問題重要判題之一。第三章春秋左傳爭霸背景,則自禮崩樂壞之「僭越」,導致政治環境、社會結構、土地制度、仕宦層級等四個面向之鬆動等內緣外因問題討論。第四章爭霸國之形與勢,因時代環境之變遷,各爭霸國必要就資源條件及危機管理評估自身實力,此與第五章諸侯爭霸進程策略互相呼應,各諸侯國「機關算盡」以不同的策略依時機而行,如以政治婚姻聯姻重用人才或提出尊王攘夷來號召諸侯或以會盟來增加聲望及權勢,此時目標皆在「取威定霸」上,故各國各有其進程步驟。第六章《左傳》史官視角之霸王霸業,則從另一角度跳脫至史官視角,從其史識上探討就霸王霸業題材上取材之觀察點。《左傳》爭霸為全書之亮點,第七章《左傳》爭霸對後世之影響,如:人物風範、兵學思想、外,交辭令、史家評議可茲為後世之用。
一、專書(古籍)(依朝代先後排序)
(一)經部
[東周]穀梁赤撰,〔晉〕范寧注,〔唐〕楊士勛疏:《十三經注疏‧春 秋穀梁傳》,臺北:藝文印書館阮刻,1981年。
[東周]左丘明撰,韋昭注:《國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東周]左丘明撰,韋昭注:《國語》,臺北:九思出版公司,1978年。
〔東周〕左丘明撰,〔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十三經注疏‧春秋左傳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95年。
[西漢]公羊壽傳,[東漢]何休解詁,[唐]徐彥疏:《春秋公羊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
〔西漢〕毛亨傳,〔東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正義:《毛詩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東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文化出版社,1973年(經韻樓臧版)。
〔東漢〕趙岐注,〔北宋〕孫奭疏:《十三經注疏‧孟子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5年。
[東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正義:《十三經注疏‧禮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東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十三經注疏‧周禮》,臺北:中華書局,1980年。
[東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正義:《禮記正義》,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1年。
〔晉〕范甯注,〔唐〕楊士勛疏:《十三經注疏‧春秋穀梁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5年。
[唐]陸德明:《經典釋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
〔宋]李琪:《春秋王霸列國世紀編》,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商務印書館,1984年。
〔南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台北:大安出版社,1994年。
[清]馬驌:《左傳事緯》,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年。
[清]顧奎光:《春秋隨筆》,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年。
〔清〕顧棟高:《春秋大事表》,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年。
〔清〕焦循:《孟子正義》,臺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
〔清〕阮元校刊:《十三經注疏‧尚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清〕李道平:《周易集解篡書》,臺北:中華書局,2006年。
〔清〕劉寶楠:《論語正義》上冊,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二)史部
〔西漢〕司馬遷:《史記》,臺北:新安書局,1972年。
〔西漢〕劉向:《戰國策》,臺北:商務印書館,1976年。
〔東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79年。
〔唐〕劉知幾:《史通》,臺北:里仁書局,1980年。
〔唐〕劉知幾撰,〔清〕浦起龍釋:《史通通釋》,臺北:里仁書局,1993年。
〔宋〕黃仲元:《四如講稿》,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年。
〔清〕馬驌:《左傳事緯》,臺北:廣文書局,1967年。
〔清〕馬驌:《左傳事緯》,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年。
[清]馬驌:《繹史》,臺北:中華書局,2002年。
[清]高士奇:《左傳紀事本末》,臺北:中華書局,1979年。
〔清〕王源:《左傳評》,臺北:新文豐書局,1979年(顧棟高居業堂藏本)。
〔清〕汪中:《左氏春秋釋疑》,揚州:廣陵書社,2005年。
〔清〕馮李驊《左繡》,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
〔清〕王船山:《船山全書‧讀通鑑論》,長沙:嶽麓書社,1988年。
〔清〕王船山:《船山全書‧春秋稗疏》,長沙:嶽麓書社,1988年。

(三)子部
〔東周〕荀況撰,王先謙集解:《荀子集解》,臺北:新興書局,1956年。
〔西漢〕淮南王劉安:《諸子集成‧淮南子》,臺北:中華書局,1954年。
[西漢]劉向:《說苑》,收入《四庫全書薈要》,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東漢﹞班固:《白虎通》,收入湯約生校閱:《百子全書》第14冊,臺北:古今文化出版社,1963年(光緒紀元夏月湖北崇文書局影印本)。
[東漢]應劭:《風俗通義》,收入《百子全書》,臺北:古今文化出版社,1963年。
〔清〕顧炎武撰、黃汝成集釋:《日知錄集釋》,收入《四部備要》,臺北:中華書局,1983年。
[清]顧炎武撰、黃汝成集釋:《日知錄集釋》,長沙:嶽麓書社,1996年。
〔唐〕房玄齡注,〔明〕劉績增注:《管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四)集部
〔南宋〕葉適:《水心集》,臺北:中華書局,1966年。
〔元〕楊維楨:《東維子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年(四部叢刊初編影鳴野山房舊鈔本)。
〔明〕楊慎:《升庵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清〕李漁:《閒情偶寄》,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
〔清〕吳楚材、吳調侯著、錢伯成主編:《古文觀止新編》,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14年。
〔清〕全祖望撰、朱鑄禹編注,《全祖望集彙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二、近現代傳專著(依姓氏筆畫排序)
王仁祥:《人倫鑒識起源的學術史考察(魏晉以前)》,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王立:《先秦外交辭令探究》,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8年。
王仲孚:《中國上古史論文集》,台北:蘭台出版社,2002年。
王國維:《觀堂集林》,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王國維:《觀堂集林》,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年。
王靖宇:《中國早期敘事文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甘懷真:《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new window
牟宗三:《歷史哲學》,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new window
牟宗三:《歷史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new window
竹添光鴻:《左傳會箋》,臺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1984年。
何世同:《中國戰略史》,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2005年。
何新文:《左傳人物論稿》,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2版。
吳光明:《歷史與思考》,臺北:聯經出版社,2003年。new window
呂思勉:《先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呂靜:《春秋時期盟誓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呂濤:《中華文明史—先秦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
宋健編:《武王克商之年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
李山:《先秦文化史講義》,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李孟存、李尚師:《晉國史》,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
李宗侗:《中國古代社會史》,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7年。
李宗焜:《甲骨文字編》,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李明輝:《儒家與康得》,臺北:聯經出版社,1990年。
李新霖:《從左傳論春秋時代的政治倫理》,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
李澤厚:《華夏美學》,臺北:三民書局,1996年。
杜正勝:《古代社會與國家》,臺北:允晨文化,1992年。
杜正勝:《周代城邦》,臺北:聯經出版社,1979年。new window
杜正勝:《編戶齊民》,臺北:聯經出版社,2014年。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臺北:三民書局,2003年。
沈立岩:《先秦語言活動之型態觀念及其文學意義》,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孟世傑:《先秦文化史》,臺北:老古出版社,1978年。
林啟屏:《從古點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之形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年。
林義正:《春秋公羊傳倫理思維與特質》,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3年。
邱文山、張玉書、張傑、于孔寶等著:《齊文化與先秦地域文化》上下冊,濟南:齊魯書社,2003年。
姜文奎:《夏商西周年代考》,台北,國立編譯館,2000年。
施鴻琳:《左傳戰爭中的戰略與戰術研究》臺北:天空數位圖畫公司,2010年。new window
洪培鈞:《春秋國際法》,臺灣:中華書局,1971年。
狩野直喜:《春秋研究》,東京:みすず書房,1994年。
狩野直喜:《春秋研究》,東京:みすず書房,1994年。
胡念貽:《中國古代文學論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年。
夏曾佑:《中國古代史》,長沙:嶽麓書社,2005年。
宮源海:《德法之治與齊國政權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4年。
徐中舒:《先秦史十卷》,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徐令傑:《春秋邦交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臺北:臺北學生書局,1989年。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臺北:學生書局,1982年。
徐漢昌:《管子思想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new window
晁福林:《夏商西周的社會變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
晁福林:《劉緒義讀春秋》,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8年。
涂秀虹:《元明小說戲曲關係研究》,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4年。
高亨:《老子正詁》,臺北:開明書局,1987年。
高葆光:《左傳文藝新論》,臺中:東海大學,1983年。
崔高維校點:《周禮.儀禮》,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年。
張素卿:《左傳稱詩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1年。
張素卿:《敘事與解釋-左傳經解研究》,臺北:書林出版社,1998年。new window
張高評:《左傳之文學價值》,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2年。
張高評:《左傳之文韜》,高雄:麗文文化,1994年。
張高評:《左傳之武略》,高雄:麗文文化公司,1994年。
張高評:《春秋書法與左傳史筆》,臺北:里仁書局,2011年。new window
張高評:《春秋書法與左傳學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new window
張端穗:《左傳思想探微》,臺北:學海出版社,1987年。
張德芬:《從禮崩樂壞到克己復禮》,濟南:齊魯出版社,2008年。
張蔭麟:《中國史綱》,北京市:三聯書店,1962年。
張樹國:《春秋貴族社會衰亡期的歷史敘事:以左傳為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
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臺北:里仁書局,1994年。
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補編》,臺北:里仁書局,1994年。
梁啟超:《春秋載記》,收入《飲冰室專集》,臺北:中華書局,1989年。
梁啟超:《管子評傳》,長沙:嶽麓書社,1996年。
梁啟超:《管子傳》,收入《梁啟超傳記五種》,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9年。
章學誠:《文史通義》,臺北:里仁書局,1984年。
許兆昌:《先秦史官的制度與文化》,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
許倬雲:《中國古代社會史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2006年。
許倬雲:《西周史》,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年。
許倬雲:《求古篇》,臺北:聯經出版社,2003年。
許倬雲:《從歷史看人物》,臺北:財團法人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2005年。
郭丹:《左傳國策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郭丹:《左傳戰國策講演錄》,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郭沫若:《青銅時代》,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
郭建:《金戈鐵馬-中國古代軍事發展史》,臺北:知兵堂出版社, 2007年。
陳大齊:《陳百年先生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年。
陳立:《白虎通疏證號》,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
陳來:《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北京:三聯書店,2002年。
陳奇猷:《呂氏春秋校釋》,臺北:華正書局,1985年。
陳東林:《春秋史》,屏東:益民叢書出版社,1981年。
陳彥輝:《春秋辭令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陳致宏:《語用學與左傳外交辭令》,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0年。
陳登原:《國史舊聞》,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傅延修:《先秦敘事研究-關於中國傳統敘事的形成》,北京:東方出版社,1999年。
勞思光:《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1981年。
童書業:《春秋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陽平南:《左傳敘戰的資鑑精神》,臺北:文津出版社,2001年。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高雄:復文書局,1990年。
楊義:《中國敍事學》,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楊寬:《先秦史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
過常寶:《原史文化及文獻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鄒昌林:《中國古禮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鄒昌林:《中國禮文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
雷海宗:《中國的兵》,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聞一多:《神話與詩》,臺北:藍燈文化公司,1975年9月。
裴默農:《春秋戰國時代的外交群星》,四川:重慶出版集團,1994年。
趙世超:《周代國野關係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new window
趙鼎新:《東周戰爭與儒法國家的誕生》,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劉文強:《晉國伯業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new window
劉正浩:《春秋左傳通考》,臺北:致和學術出版社,2014年。
劉伯驥:《春秋會盟政治》,臺北:中華叢書編輯委員會,1977年。
樊志民:《秦農業歷史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1997年。
潘萬木:《左傳敍述模式論》,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潘萬木:《左傳敘述模式》,湖北: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鄭良樹《竹簡帛書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鄭開:《德禮之間》,北京:三聯書店,2009年。
餘蓮著,卓立譯:《勢—中國的效力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6月。
黎翔鳳、梁連華:《管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蕭璠:《先秦史》,臺北:仲文圖書公司,1990年。
錢穆:《中國史學名著》:臺北:三民書局,1993年。
錢穆:《國史大綱》,北京:商務印書館,1940年。
錢穆:《國史大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錢穆:《國史大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9年。
錢穆:《晚學盲言》上冊:臺北:蘭臺出版社,2001年。
錢鍾書:《管錐編》,臺北:中華書局,1979年。
繆鳳林:《中國通史綱要》,南京:鐘山書局,1937年。
薛瀾、張強、鍾開斌:《危機管理:轉型期中國面臨的挑戰》,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
謝武雄:《蘇洵言論及其文學之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1年。
韓席壽:《左傳分國集注》,臺北:華世出版社,1975年。
瞿同祖:《中國法律與社會》,臺北:里仁書局,1982年。new window
魏千鈞:《顧棟高春秋大事表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2年。

三、學位論文(依姓氏筆畫排序)
王俊杰:《春秋時期楚國邦交研究》,華中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1年。
全泉:《禮治思想》,西南政法大學碩士論文,2012年。
李幸長:《春秋鄭國地位陵夷考》,高雄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 論文,1994年。
李凱:《《左傳》君子曰研究》,陜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2年。
林育民:《王霸問題研究-從孟子到朱陳之辯》,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康維:《春秋盟誓制度的特點及其演變研究》,陝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3年。
陳中芷:《春秋時代的盟誓》,臺灣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陳孟君:《《左傳》政治聯姻研究》,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陳昭昭:《春秋秦國霸業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3年。new window
陳致宏:《左傳之敘事與歷史解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
陳嘉琦:《春秋中期盟會研究》,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單良:《左氏敘事的文化闡釋》,遼寧大學博士論文,2008年。
董霞:《春秋時期晉國民族策略探析》,吉林大學碩士論文,2011年。
廖秀珍:《春秋左氏傳會盟研究》,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3年。
蔡濤:《試論先秦史官影響下的左傳文學形態》,中南民族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簡福興:《春秋無義戰論》,高雄師範學院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2年。

四、期刊論文(依姓氏筆畫排序)
丁亞傑:〈制度與秩序:論廖平《春秋左氏古經說疏證》〉,《經學研究集刊》第3期),2007年3月。
丁亮:〈從身體感論中國古代君子之「威」〉,《考古人類學刊》第74期,2011年。new window
王兆貴:〈外籍人才助秦國成就霸業〉,《芳草》2011年03期。
王明:〈周代燕國享國永年原因試探〉,《開南大學通識研究集刊》,第9期,2006年6月。new window
白松梅:〈論楚王對世族政治軍事權力的限制〉,《清華學術期刊》第24卷第3期,2010年6月。
何柯:〈史官文化與《文心雕龍》〉,《西華師範大學學報》第3期,2003年12月。
吳連堂:〈《公羊》、《穀梁》二傳中之霸者析論〉《正修學報》第20期,2007年。
宋傑:〈春秋時期中國政治力量的分佈態勢和列強興起的地理原因〉,《首都師大學報》第4期,2000年。
李建:〈論三代的宗教文化與歷史觀念〉,《華東師範大學學》(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4期。
李偉山:〈從天子、霸主、諸侯的關係論共主政治秩序在東周的演變〉,《陰山學刊》2008年第5期。
李隆獻:〈晉作「爰田」、「州兵」蠡論〉,《臺大中文學報》3期(1989年12月)。new window
李隆獻:〈復仇觀的省察與詮釋-以春秋三傳為重心〉,《臺大中文學報》第22期(2005年6月)。new window
李模:〈試論先秦盟誓制度的歷史功用〉,《天府新論》2001年第1期。
杜慶餘:〈周公對西周制度的構建探析〉,《新諸子論壇》第5期,2013年。
辛田:〈從知識階層社會地位的變化分析春秋戰國時期教育制度的改革〉,《陝西榆林學報》,2008年4月。
林校生:〈春秋戰國時期的國家形態和政治控禦〉,《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5期。
林慶揚:〈論晉文公之從亡人士〉,《文與哲》第8期,2006年6月。new window
韋伯韜:〈論臺灣的硬實力、軟實力及智實力〉,《卓越雜誌》,2009年7月。
夏繼先:〈《左傳》敘事結構研究〉,《河南社會科學》第20卷第4期,2012年4月。
孫家洲:〈天子、霸主、諸侯-春秋霸政研究》,《貴州社會科學》,1993年。
徐杰令:〈春秋戰爭禮考論〉,《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2期。
紐先鍾:〈危機與危機處理〉,《中華戰略學刊》,1986年春季刊。
張全民:〈試論春秋會盟的歷史作用〉,《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4年6月。
張其賢:〈「中國」與「天下」概念探源〉,《東吳政治學報》第27卷第3期(2009年)。
張其賢:〈春秋時期族群概念新探〉,《政治科學論叢》39期(2009年3月)。new window
張笑揚、段棟峽:〈身份符號學理尋繹與和諧符號系綜建構〉,《政治文明》448期,2011年。
許志剛:〈《國風》中的另類傾向探析—兼及周代文化衝突〉,《文學評論》2007年第6期。
許倬雲:〈東周到秦漢:國家形態的發展〉,《中國史研究》1986年第4期。
許雅惠:〈近二十多年西周青銅禮器與金文研究之課題與檢討〉,《新史學》24卷3期(2013年9月)。new window
郭沫若:〈侯馬盟書試探〉,《文物》第2期,1966年02期。
陳昭昭:〈子犯:晉文霸業功臣之首〉,《嘉南學報》第33期,2008年6月。new window
陳致宏:〈敘事態度與《左傳》微言之旨〉,《遠東通識學報》,2008年1月。new window
陳桐生:〈商周史官文化向戰國士文化的轉變及其對說理散文的影響〉,《文史哲》第3期,2008年。
陳筱芳:〈試論春秋列國間的戰爭〉,《西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
陳筱芳:〈論春秋霸主與諸侯的關係〉,《西南民族學院學報》第3期(1955年)
彭美玲:〈君子與容禮-儒家容禮論述〉,《臺大中文學報》第16期(2002年6月)。new window
曾春海:〈述評陳大齊對教利之辨的研究〉,《哲學與文化》,2001年new window
童慶炳:〈中國敍事文學的起點與開篇—《左傳》敍事藝術論略〉,《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5期。
黃俊傑:〈東亞儒學史的新探索:儒家詮釋學芻議〉,《台大文史哲學報》第53期。
黃茂文:〈戰爭文學:從神話、史錄到傳奇〉,《首都師範大學學報》,2010年。
黃婉寧、陳昭昭:〈子產為政及其現代啟示析論〉,《高餐通識教育學刊》第7期(2011年12月)。
黃聖松:〈《左傳》「役人」續考〉,〈文與哲〉第21期(2012年6月)。
黃樸民:〈從以禮為固到兵以詐立-對春秋時期戰爭觀念與作戰方式的考察〉,《學術月刊》2003年12期。
楊倩如:〈對先秦國家間政治思想的思考〉,《國際政治科學》第2009-3期。
楊朝明:〈魯國的歷史地位與魯國史研究〉,《史學叢刊》第4期,1995年。
葉仁昌:〈孟子政治思想中義利之辨的分析:四種主要類型的探討〉,《政治科學論叢》第50期(2011年12月)。new window
葛志毅:〈史學為中國文化托命之本〉,《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7年10月。
葛志毅:〈論大一統與夷夏之防〉,《管子學刊》第1期,1997年。
廖蒼州:〈桓管爭霸謀略研析〉,《修平人文社會學報》第9期(2007年9月)。
裴聖軍:〈議春秋時期的義利觀〉,《武漢理工大學文法學報》2010年12期,頁393-394。
趙東玉:〈秦為春秋大國說〉,《史學集刊》2007年第3期。
劉浪:〈孫叔敖軼聞輯要〉,《中國水利》1987年6期。
閻步克:〈禮治秩序與士大夫政治的源流〉,《國學研究》,1993年3月。
藍麗春:〈周王室東遷後五十年寖衰原因探究〉,《嘉南學報》第31期(2005年)。new window
顏世安:〈華夷之辨與春秋泓之戰〉,《南京工業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4年第3期。
譚佳:〈春秋筆法的文化溯源〉,《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11期。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