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邵雍之自然審美意識及其詩作與影響
書刊名: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作者:李天道龍又嘉
出版日期:2015
卷期:2015(7)
頁次:181-186
主題關鍵詞:邵雍理學詩人以物觀物生其所生自然審美意識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863
  • 點閱點閱:3
兩宋時期,詩歌創作的主導思想仍然是堅持儒家"文以載道"的傳統。但與此同時,既基於"仁者,人也"的思想,同時受傳統儒道兩家自然審美意識的影響,作為理學家的邵雍則提出"以物觀物"說,以"理"為萬事萬物的本源,其思想理論中的"理",即所謂天理,是天人一體的生成域,由此,在他看來,天人是相依、相與、相存、相融的。運用到詩歌審美創作,則應該以超越私欲、超脫自我、擺脫塵世羈絆的"天下之心"去體悟"天地之心",存其所存,生其所生;在表達形式上,做到語言簡潔、描寫生動、純凈無暇、平淡素樸,以呈現自然景物、社會生活的原初本真存在態勢,不加妄為,順物自然,因其自己。影響所及,致使一部分理學詩人,如周敦頤、程顥等,其詩歌審美創作的訴求突出的表現為自得自然、任心隨意,注重自出機杼,體現出一種對自然審美意識的崇尚。
圖書
1.陸九淵(1935)。象山先生全集。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鼓應(1999)。莊子今注今譯。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邵雍(2003)。康節說易全書•伊川擊壤集。上海:學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車載(1959)。論老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徐復觀(1987)。中國藝術精神。春風文藝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周敦頤(1986)。周濂溪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黃宗羲(1984)。明道學案。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邵雍、黃畿(1993)。皇極經世書。中州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鄭蘇淮(2007)。宋代美學思想史。江西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胡適(1996)。中國哲學史大綱。北京:東方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程顥、程頤、王孝魚(1981)。二程集。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