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身心障礙者所得保障體系之研究─兼論繳費制與非繳費制給付之配合
作者:陳琇惠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Hsiu-Hui Chen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福利系
指導教授:王正
楊瑩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1
主題關鍵詞:身心障礙者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津貼繳費制給付非繳費制給付Mentally and Physical DisabledSocial InsuranceSocial AssistanceSocial Allowancecontributory benefitnon-contributory benefi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0
本研究主題在探討身心障礙者所得保障體系,並就繳費制給付-社會保險體系,非繳費制給付-社會救助體系及社會津貼體系,二者如何配合與銜接作深入探討。全文共分七章二十七節。
本研究目的計有二大項:一為所得保障策略及其相互關連性探討,一為身心障礙者較適所得保障策略,主要探討內容包括所得保障之策略與特性;身心障礙者所得保障之迫切性;所得保障之本質與意涵;身心障礙者較適所得保障策略。
本研究使用的方法計有文獻分析法、次級資料分析法、比較研究法及經費推估法等四種。
本文從繳費制及非繳費制給付之特性、主要國家身心障礙者所得保障措施、國內身心障礙者所得保障措施之缺失以及身心障礙者所得需求,提出整體性身心障礙者所得保障體系之建構。在整體架構方面,目標設定在讓需要者獲得保障以及讓有工作能力者順利就業二項,為達成此目標,本文建議以生命週期作為規劃身心障礙者所得保障之支柱。在實施策略方面,探討主保障體系與次保障體系,不同體系間之銜接與配合。至經費推估方面,則提出八種假設,並推估其財政負擔之總規模。
本研究獲得五項結論及五項建議,五項結論分別為應確立身心障礙者所得保障體系之政策目標;以生命週期作為規劃身心障礙者所得保障架構之支柱;整體保障架構以自我保障為主,社會保障為輔;繳費制及非繳費制給付之配合;身心障礙者所得保障之規劃,仍以協助就業為優先。五項建議分別為確立我國身心障礙者所得保障政策;規劃實施中國民年金制度宜考慮提供重度以上障礙年金給付;儘速檢討現行社會救助體系之缺失;普及式津貼體系,並由中央規劃辦理,全國一致施行;非繳費制普及式津貼與社會救助體系之間應有互補之銜接。
一、中文參考文獻
中央信託局(2000)。公教人員保險統計。
中華民國殘障聯盟(1999)。一個遺忘身心障礙者的國民年金制度。
內政部(1980)。殘障福利法(民國六十九年)。
內政部(1990)。殘障福利法(民國七十九年第一次修正)。
內政部(1994)。先進國家年金保險制度。
內政部(1995)。老年年金制度相關論著彙編。
內政部(1995)。殘障福利法(民國八十四年第二次修正)。
內政部(1996)。台閩地區殘障生活狀況調查報告。
內政部(1996)。現階段社會福利政策綱領。
內政部(1997)。身心障礙者保護法(民國八十六年第三次修正)。
內政部(2000)。內政統計年報。
內政部(2000)。台閩地區身心障礙者生活需求調查提要報告。
內政部(2000)。社會福利輯要。
內政部(2000)。國民年金制度各版本比較表,台北:內政部。
內政部(2000)。國民年金保險制度系列演講座談論文彙編,台北:內政部。
內政部(2000)。國民年金保險法草案總說明及條文對照表,台北:內政部。
內政部(2000)。國民福利年金法草案總說明及條文對照表,台北:內政部。
內政部(2001)。台閩地區身心障礙者生活需求調查報告。
王正(1994)。「從年金論戰探討老人基礎年金本質與建構方向」,經社法制論叢,第14期,頁1-25。臺北:行政院經建會。
王正(1994)。「從社會福利政策探討政府之財政負擔」,臺灣銀行季刊,第45卷,第4期,臺北:臺灣銀行。new window
王正(1997)。「規劃社會保險本土化政策之財政基礎」,國科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台北:行政院國科會。
王正(1998)。「權利、責任、福利倫理:國民基礎年金補助比例之研究」,經社法制論叢﹐第22期﹐台北:行政院經建會。
王正(1999)。國民年金保險與相關津貼救助制度配合之研究,內政部委託研究報告,台北:內政部。
王正(2000)。老有所養:國民年金制度財務屬性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第91期,台北:內政部。new window
王正(2000)。保險、救助及津貼:老年經濟安全制度財務體系配合之探討,經社法制論嚴,第26期,台北:行政院經建會。
王正、周麗芳(2000)。建構兒童經濟安全制度體系,全國兒童福利會議,台北:內政部。
王正、陳琇惠(2000)。建構身心障礙者系統性經濟安全制度之探討,失能老人及身心障礙者經濟安全整合研討會論文。
王永慈(2000)。現行政策對身心障礙者的社會救助措施之困境及缺乏,高雄:失能老人及身心障礙者經濟安全整合研討會。
王國羽(1994)。殘障福利資源未來優先順序之研究,台北:社區發展季刊,第67期,台北;內政部。new window
王國羽(1994)。邁向二十一世紀社會福利之規劃與整合-殘障福利需求初步評估報告,內政部。
王國羽(1995)。「殘障的定義系統與社利政策的運用」,公共衛生,第22卷第1期,台北:公共衛生學會。
王國羽(1995)。殘障的定義系統與社會福利政策的運用,公共衛生,第22卷第1期,台北:公共衛生學會。
王國羽(1996)。國民年金制度殘障者經濟生活保障的選擇與給付方式之研究,內政部委託研究報告,台北:內政部。
王國羽(1997)。由中央政府殘障福利預算計畫內容論其政策的妥適性,主計月報,84卷6期,台北:行政院主計處。
王篤強(1996)。「普遍且均等給付之殘障津貼」的道德基礎-檢視與替代,思與言,第34卷第4期,台北:思與言雜誌。new window
台北市政府(2000)。有愛無礙-台北市身心障礙服務手冊。
台北市政府(2000)。身心障礙人數統計。
台北市政府社會局(1998)。台北市社會救助服務手冊,台北:台北市政府社會局。
台北市政府社會局(2001)。台北市身心障礙者生活需求調查研究報告書,台北: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
白秀雄(1994)。我國老年所得保障制度:保險、津貼、救助,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專題報告。
任麗華(2000)。身心障礙者定義,台北:社會工作辭典。
朱澤民與周麗芳(1994)。「我國實施國民基礎年金制度財務規劃與政府負擔之研究」,國民年金研討會,臺北:臺灣經濟研究院。
行政院研考會(1989)。我國社會救助體系整體規劃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考會。
行政院經建會(1995)。國民年金保險制度整合規劃報告,台北:行政院經建會。
行政院經建會(1997)。國民年金保險制度規劃指導及工作小組歷次會議決議,台北:行政院經建會。
行政院經建會(1998)。國民年金制度委託研究報告彙編,台北:行政院經建會。
行政院經建會(1998a)。我國社會福利現況、問題與對策,台北:行政院經建會。
行政院經建會(1999)。國民年金手冊,台北:行政院經建會。
行政院經建會(1999)。國民年金制度規劃報告簡報(綜合版),台北:行政院經建會。
行政院經建會(2000)。國民年金制度規劃簡報,台北:行政院經建會。
行政院經建會(2000)。國民年金儲蓄保險與全民提撥平衡基金案簡報,台北:行政院經建會。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1998)。老年農民福利津暫行條例,台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1999)。農保、老農津貼、全民健保、國民年金宣導手冊,台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吳凱勳(1994)。「年金保險制度的國際比較」,編入【先進國家年金保險制度】,頁257-311,台北:內政部。
吳凱勳(1998)。國民基礎年金中殘障與遺屬給付之研究,行政院經建會委託研究報告,台北:行政院經建會。
吳凱勳、周麗芳、蕭麗卿、陳曾基、彭火明(1999)。國民年金保險障礙基礎年金給付標準表及身心障礙認定基準之研究,台北:內政部委託研究報告。
呂朝賢(1998)。台灣的貧窮問題:理論定位、檢證、與政策,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博士論文。
呂朝賢、詹宜璋(1996)。老年基礎年金與社會救助的銜接:給付效果與效率之模擬分析,社會安全學術研討會,台北:中華民國社會福利學會。
李玉春,萬育維(1995)。改進勞工保險殘廢給付標準表之研究,行政院勞委會委託研究報告,台北:行政院勞委會。
沈富雄(1999)。國民年金法草案,台北:立法院。
周麗芳(2000)。國民年金的成本效益分析,社區發展季刊,第91期,台北:內政部,頁119-128。new window
林國明(2000)。平等主義與社會團結的幻影?新政府國民年金政策的困境,「對新政府社會福利政策的建言」學術研討會,台北:台灣社會福利學會。
林萬億(1994)。年金保險與社會救助制度的關連性,行政院經建會委託研究報告,台北:行政院經建會。
林萬億(1995)。社會救助政策,內政部委託研究報告,台北:內政部。
林萬億(2000)。社會抗爭、政治權力、資源與社會福利政策的發展-一九八0年代以來的台灣經驗,蕭新煌、林國明主編,【台灣的社會福利運動】,台北:巨流圖書公司。new window
邱汝娜(1994)。殘障福利執行面的探討,社區發展季刊,第67期,台北:內政部。new window
柯木興(1994)。「對annuity與pension譯名問題之商榷--兼述年金保險之內涵」,編入【老年年金制度相關論著彙編】,頁51-70。台北:內政部。new window
柯木興(1998)。談社會保險與社會救助的聚合問題,保險專刊,第149期。
柯木興(2000)。社會保險,台北:中國社會保險學會。
孫健忠(1997)。社會津貼實施經驗的反省:以敬老津貼為例,台北: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第1卷第1期,台灣社會政策學會,頁73-98。new window
孫健忠(1999)。「社會價值與社會控制:以社會救助為例」,台大社會工作學刊,第一期,頁77-109。new window
孫健忠(2000)。台灣社會津貼實施經驗的初步分析,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第四卷第二期,頁5-41。new window
張志銘(1995)。國民年金與社會救助的整合,國民年金制度研討會,台北:行政院經建會。
陳俊全(1997)。台灣地區老年健康狀況與醫療費用之長期推估,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陳琇惠(1997)。初探老年經濟安全新策略:保險、救助及津貼整合之研究,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第一卷第一期。new window
陳琇惠(2000)。社會救助篇,社會問題與適應,台北:揚智出版社。
陳開農(1996)。全面發放殘障津貼非促進殘障福利根本之道,台北:社會福利第126期。
勞工保險局(2000)。勞工保險統計。
黃玫玲、林萬億(2000)。論我國國民年金制度的規劃,社區發展季刊,第91期,台北:內政部,頁204-240。new window
楊瑩(1995)。瑞典年金制度,台北:行政院勞委會。
楊瑩(1998)。國民基礎年金實施後有關老殘及特殊對象福利措施之配合,台北:行政院經建會。
楊瑩(2000)。瑞典年金制度的改革,社區發展季刊,第91期,台北:內政部,頁204-240。new window
詹火生(1987)。社會政策要論,國立編譯館主譯,台北:巨流圖書公司譯。
詹火生(1993)。英國國民年金保險制度,先進國家年金保險座談會,台北:內政部。
詹宜璋、王正(1994)。「消費支出、最低生活保障與老年基礎年金給付水準之研究」,經社法制論叢,第14期,頁27-45,臺北:行政院經建會。
蔡滋芳(2000)。重度身心障礙者人口趨勢初估與經濟安全保障的經費負擔,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碩士論文。
鄭文輝(1998)。國民年金政府財源籌措之探討,國民年金制度委託研究報告彙編,台北:行政院經建會。
鄭文輝(1999)。由社會福利基本概念探討全民健保屬性,「從財政學與社會福利觀點剖析全民健保問題」系列專題,台北:中央健保局。
鄭文輝、吳明儒、鄭清霞、陳琇惠(1998)。台灣年金體制之解析-公、私部門之整合,「台灣社會福利發展-過去、現在、未來」學術研討會,台北:台灣社會福利學會。
鄭清霞(1999)。我國國民年金與職業年金之老年給付水準與費率規劃探討;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簡錫土皆(1999)。國民年金法草案,台北:立法院。
二、英文參考文獻
Aaron, Henry J.(1982). Economic Effects of Social Security. Washington, DC: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Aarts, Leo J. M. and Philip R. de Jong(1992). Economic Aspects of Disability Behavior. London: North-Holland.
Allan Cochrane and John Clarke (edited). Comparing Welfare States-Britain in lnternational Context. SAGE Publications Condon.
Atkinson, A. B.(1995). Income and the Welfare Stat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aldwin, Peter(1990). The Politics of Social Solidari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arnes, Colin; Geoff Mercer, and Tom Shakespeare(1999). Exploring Disability: a Sociological Introduction. New York: Polity Press.
Barr, Nicholas(1992). "Economic Theory and the Welfare State: A Survey and Interpretation"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301-356
Berkowitz, Edward(1987). Disabled Policy: America's Programs for the Handicappe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lackorby and Donaldson (1988). "Social Security: Continued Entitlement or New Means Test? An Issue of Program Stability." Research Dialogues 26 (July): 1-8.
Bolderson, Helen(1981). Compensation for Disability , Journal of Social Policy .
Buchanan, James M.(1968). "Social Insurance in a Growing Economy: A Proposal for Radical Reform" National Tax Journal 21 (December): 386-395.
Coudroglou, Aliki. and Dennis L. Poole(1984). Disability, Work, and Social Policy. New York: 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Diamond, Peter A.(1977). "A Framework for Social Security Analysis"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8 (December): 275-298.
Emanuel, Han, Eric H. Degier, Peter A. B. Kalker Konijn(1987). Disability Benefits: factors determining application and awards.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Emmett J. Vaughan & Therese M. Vaughan(1995). Essentials of Insurance: A Risk Mangerment Perspective.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Esping-Andersen (edited) (1996). Welfare States in Transition-National Adaptations in Global Economics. SAGE Publication Ltd . Lodon .
Feldstein, Martin S.(1977). "Social Insurance" in Colin D. Campbell(ed.) Income Redistribution. Washington, DC.: 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pp.71-97.
Ferrara, Peter J.(1982). Social Security Reform: The Family Plan. Washington, DC.: Heritage Foundation.
Giddens, Anthony(1998). The Third Way: The Renewal of Social Democracy.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Gordon, Margaret(1988). Social Security Policies in Industrial Countr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Hobbs, Charles D. and Stephen L. Powlesland(1975). Retirement Security Reform: Restructuring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Concord, VT: Institute for Liberty and Community.
Howards, Irving, Henry P. Brehm, and Saad Z. Nagi(1980). Disability from Social Problem to Federal Program. New York, N.Y.: Praeger Publishers.
Kingson, Eric R. and James H. Schulz(1997). Social Security in the 21st Centur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eonesio, Michael V.(1993). "Social Security and Older Workers" Social Security Bulletin 56, No.2 (Summer): 47-57.
Mashaw, Jerry L.(1983). Bureaucratic Justice: Managing Social Security Disability Claims.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Meyer, Charles W. and N. L. Wolff(1993). Social Security and Individual Equity. Westport, CT: Greenwood Press.
Munnell, Alicia H.(1977). The Future of Social Security. Washington, D.C.: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Musgrave, Richard A.(1968). "The Role of Social Insurance in an Overall Program for Social Welfare" in William G. Bowen et al.(eds.) The American System of Social Insurance. New York: McGraw Hill, pp.23-40.
National Social Insurance Board (Sweden). Social Insurance Statistics , Fact , 1999 .
Pechman, J. A., H. J Aaron, and M. K. Taussig(1968). Social Security: Perspectives for Reforms. Washington, D.C.: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R.A. Pinker (1971). 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Policy , Heinemann.
Rejda, George E.(1994). Social Insurance and Economic Securit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Robertson, A. Haeworth(1981). The Coming Revolution in Social Security. McLean, VA: Security Press.
Social Security Committee(1993). Disability Benefits: The Delivery of Disability Living Allowance and Disability Working Allowance. London: House of Commons.
Social Trends(1997). The Stationery Office, U.K.
Spicker, Pauel(1993). Poverty and Social Security-Concepts and Principle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Stephen moore(1998). Social Welfare Alive. Second Edition U.K. Stanley Thornes Ltd
Stone, Deborah A.(1984). The Disabled State.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Swedish Ministry of Health and Social Affairs (2000). Pension Reform in Sweden.
The Pensions Commission ( Sweden ) ( 1990 ) . The Swedish National Pension System , Principal Report of the Pensions Commission ( Summary ) , Stochholm : The Swedish Ministry of Health and Social Affairs .
Turnbull, H. Rutherford., Ann P. Turnbull, G. J. Bronicki, Jean Ann Summers, and Constance Roeder-Gordon(1988). Disability and the Family. New York: The Maple Press Company.
U.K. Department of Social Security ( 1992 ) . Green Paper .
U.K. Department of Social Security ( 2000 ) . Benefits & Services .
U.K. Department of Social Security ( 2000 ) . Social Security Departmental Report .
U.K. Department of Social Security (1999). A New Contract for Welfare: support for disabled people, UK.
U.K. 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2001). General Household Survey - Social Trends.
U.S. Social Security Administration (1999). Social Security Programs throughout the World, USA. SSA Publication No.13-11805 August
Walker, Carol (1993). Managing Poverty: the Limits of Social Assistance. New York: Routledge.
Walter Y. Oi (1991). Disability and a Workfare-welfare Dilemma. Washington , D.C.: The AEI Press.
Weaver, Carolyn (1981). Understanding the Sources and Dimensions of Crisis in Social Security: A First Step Toward Meaningful Reform. Arlington, VA.: Fiscal Policy Council.
Weaver, Carolyn L.(1991). Disability and Work. Washington, D.C.: AEI Press.
Wendell, Susan (1996). The Rejected Body: Feminist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s on Disability. New York: Routledge.
West, Jane (1991). Americans with Disabilities Act: From Politics to Practice. New York: Milbank Memorial Fund.
World Bank (1994). Averting the Old Age Crisis: Policies to Protect the Old and Promote Growth.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三、日文參考文獻
中尾幸村,1999,圖解年金,新星出版社。
中園康夫、小田兼三、清水隆則,1995,障害者ヒ自由,中央法規出版。
日本知的障害福祉連盟編,發達障害白書,1999,日本文化科學社。
花田春兆著,日本的障害者-文化史的側面,中央法規。
障害給付Q & A,平成十一年,厚生出版社。
總理府編,平成十年,障害者白書。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