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帝國大學在殖民地的建立與發展--以台北帝國大學為中心
作者:鄭麗玲 引用關係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研究所
指導教授:林明德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2
主題關鍵詞:帝國大學臺北帝國大學京城帝國大學學術調查臺北高等學校科學研究熱帶南方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2) 博士論文(4) 專書(3)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1
  1920年代後半日本的帝國大學體制移殖到海外殖民地,在臺灣所成立的臺北帝國大學,成為臺灣教育體制的最頂端。就日本之高等教育史而言,臺北帝國大學是日本揉合西方教育制度後自創的「帝國大學」體制輸出到海外殖民地的實例之一。由於殖民地的特殊關係,該帝國大學不隸屬文部省管轄,而由臺灣總督府代理文部省之職權。除了是近代大學模式在臺灣發展的開端之外,又以日本的殖民統治之關係,臺北帝國大學之研究,具有近代化與殖民地化雙重色彩。
  本論文將討論臺北帝國大學其成立的動機、成立經過與研究取向,並探討大學的學術研究與官方政策間的關係。此外,本論文也將從民族角度來討論臺灣的高等教育吸納了多少臺灣人子弟,其入學的門檻與就業門檻與日本人相較有多少差距?臺灣精英階層透過日本人所帶來的西式教育與科學,塑造其專業能力,他們對於這些教育訓練有何看法?
  序章為研究動機與文獻回顧。第一章則探討大學制度在亞洲的建立過程。非西方的國家在採用西方模式的大學制度,通常呈現兩種方式,第一種是「櫥窗瀏覽」模式(window-shopping)。通常是主權獨立國家所採用的方式。第二種是「全面介入」模式(involvement)非西方國家自願或非自願地以一個特定的西方模式,作為本國大學制度的典範。常出現在殖民地時期由殖民母國引進該國大學模式,教授來源與教學語言以殖民母國為主。
  第二章討論戰前日本舊制大學特有的預科、高等學校制度,以及臺北帝大學部成立的考量。高等學校(大學預科)具有精英及貴族教育之性格。高等教育的入學控制,操縱在高等學校與預科局部開放的入學考試上,對於殖民地人民是窄門中的窄門。1930-1945年之間日本高等教育擴張快速受戰爭動員體制之影響,新增的高等教育機構中,以醫學與工業人才的培育最受重視。臺灣高等教育的發展也追隨日本內地。
  從臺灣與朝鮮殖民地成立的帝國大學,反映該時期日本殖民地教育制度結構性的變化。第三章探討殖民地帝國大學的成立的動機與其教育制度上的意義。由於兩地帝國大學之設置是基於統治考量,因此在學科設置上顯示出兩個方向。一、投合殖民地居民之需求而設置之學科。二、殖民統治所需求之知識系統,如兩所大學都相當重視之自然科學學門。殖民地的帝國大學在官方主導之下,仍以實業教育為主流。不論是台灣或韓國,有能力並有興趣接受大學教育之人民,都遠遠超過該兩所大學所收容之學生數量,因此,大學之設置實際上並未能解決殖民地人民海外留學之問題。
  第四章討論臺北帝國大學成立後,校園內部的管理組織、師資系統、校園文化以及畢業生的出路。臺北帝大的管理組織各學部大約都在第二任部長以後,教授自治的運作才出現。從師資來看除了農學部之外,以東大與京大的勢力為主。從就業分析則可看出,臺灣人畢業進入會社比例較日本人高,而進入官廳的比例較低。
  第五章 探討臺北帝大與京城帝大在戰爭時期研究與教育的改變。由於位處帝國邊陲的殖民地,在大日本帝國國土線再度向外延伸時,兩地的帝國大學因地利之便,更能提供接近新佔領地區的研究環境,並發揮位在殖民地大學的特長。戰爭時期所增設的講座以及學術調查活動,莫不以配合南方軍事要求為優先考量。
  科學主義是日本殖民統治的武器。如果說殖民統治臺灣是日本晉升列強俱樂部的門票,那麼「科學」便是日本對臺灣統治的「令符」。第六章將把臺北帝國大學放進日治50年科學研究部門發展的脈絡中,說明臺北帝國大學「研究機關」的角色。結論則以近代性與殖民性來討論帝國大學出現在殖民地臺灣的意義與影響。同時歸納帝國大學移殖殖民地的動機,以及其學術任務。最後將提出本論文中未能解決尚待日後研究之課題。
一、公文書
大正7年12月18日樞密院會議筆記,請求番號2A 15-9樞D418。
大正11年1月25日樞密院會議筆記,請求番號2A 15-9樞D486。
大正13年4月30日樞密院會議筆記,請求番號2A 15-9樞D541。
昭和3年3月14日樞密院會議筆記,請求番號2A 15-10樞D624。
昭和3年3月14日樞密院決議,請求番號2A 15-13樞F735。
公文類聚第四十三編,卷二十四,大正八年,請求番號2A 11類1326。
公文類聚第四十六編,卷二十二,大正十一年,請求番號2A 11類1445。
公文類聚第五十二編,卷七,昭和三年,請求番號2A 12類1642。
公文類聚第五十二編,卷二十三,昭和三年,請求番號2A 12類1659。
公文類聚第五十八編,卷十,昭和九年,請求番號2A 12類1857。
公文類聚第六十三編,卷四十三,昭和十四年,2A 12類2221。
公文類聚第六十三編,卷四十五,昭和十五年,2A 12類2225。
公文類聚第六十四編,卷四十三,昭和十五年,2A 12類2323。
公文類聚第六十四編,卷四十八,昭和十五年,2A 12類2328。
公文類聚第六十五編,卷五十三,昭和十六年,2A 12類2458。
公文類聚第六十五編,卷五十四,昭和十六年,2A 12類2459。
公文類聚第六十五編,卷百十三,昭和十六年,2A 12類2522。
公文類聚第六十七編,卷四十,昭和十八年,2A 12類2708。
公文類聚第六十七編,卷四十三,昭和十八年,2A 12類2711。
公文類聚第六十七編,卷百二,昭和十八年,2A 12類2770。
公文類聚第六十八編,卷二十七,昭和十九年,2A 13類2824。
公文類聚第六十八編,卷七十三,昭和十九年,2A 13類2871。
公文類聚第六十九編 卷三十 昭和二十年,2A 13 類2914。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永久保存,昭17年,第九卷二三(索書碼:12275-12279)。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永久保存,昭18年,第七卷三(索書碼:12646)。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永久保存,昭18年,第七卷五,(索書碼:12651)。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永久保存,昭19年,第四卷一,(索書碼:12820)。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永久保存,昭19年,第四卷八,(索書碼:12827)。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永久保存,昭20年,第一卷一,(索書碼:12909)。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永久保存,昭16年,第九卷四、五,(索書碼:12925-6)。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十五年保存,昭14年,第一卷八,(索書碼:13127)。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十五年保存,昭18年,第一卷十四~二四,(索書碼:13202-13212)。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十五年保存,昭19年,第二卷一,(索書碼:1321-13223)。
臺灣大學檔案室,臺北帝國大移交檔案,1945年。
臺灣大學,臺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檔案:學生資料、教職員相關人事資料、南方人文研究所資料,1928-1946年。
臺灣總督府《臺灣總督府文官職員錄》1898、1902-1904、1906-1944年。
二、報紙、期刊、統計、年鑑
Harold M. Otness “One Thousand Westerners in Taiwan, to 1945”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Preparatory Office Academia Sinica , 1999.
札幌農學校,《札幌農學校一覽》,札幌:札幌農學校,1887-1891年。
北海道帝國大學,《北海道帝國大學一覽》,札幌:北海道帝國大學,1937年版。
北海道帝國大學,《北海道帝國大學沿革史》,札幌:北海道帝國大學,1926年。
林進發,《臺灣官紳年鑑》,臺北:民眾公論社,1934年四版。
東北帝國大學,《東北帝國大學農科大學一覽》,札幌:東北帝國大學農科大學,自1907-1908年、1916-1918年版。
南溟會,《[南溟會]會員名簿》,1939年、1941年。
臺北帝國大學,《學內通報》第32-325號,1931-1943年。
臺北帝國大學《臺北帝國大學一覽》1928-1941年,1943年。
臺灣日日新報社,《臺灣日日新報》。
臺灣技術者協會,《臺灣技術者協會誌》,第1-3輯,1938-1939年。
臺灣總督府,《臺灣總督府統計書》第1-5、7-17、20、22-46年份,1897-1901,1903-1913、1916、1918-1942年。
臺灣總督府文教局,《臺灣學事年報》,1919年、1922-1937年。
臺灣總督府文教局,《臺灣學事一覽》,1923-1941年、1943年。
臺灣總督府天然瓦斯研究所,《天然瓦斯研究所報告》,臺北:同該所,1944年。
臺灣總督府研究所,《臺灣總督府研究所一覽》,臺北:該所,1916年。
臺灣總督府高等農林學校,《臺灣總督府高等農林學校一覽》,自大正15-16年,臺北:該校,1927年。
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學校,《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學校一覽》,臺北:該校,1927-1937年。
臺灣總督府醫學專門學校,《臺灣總督府醫學專門學校一覽》,臺北:該校,1923年。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編,《臺灣省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1969年。
臺灣省科學振興會,《臺灣科學》第1-5卷,1947-1951年。
臺灣農會報,《臺灣農會報》第1-4卷,1939-1943年。
臺灣新民報社編,《臺灣人士鑑》,臺北:該社,1937年。
興南新聞社,《臺灣人士鑑》,臺北:該社,1943年。
三、回憶錄、傳記、日記、同學會誌
日本國會圖書館,《田健治郎日記》(十一)、(十二)。
山本由松,《海南島植物誌料I》,台北:海南海軍特務部政務局編,1943年。
伊澤多喜男傳記編輯委員會,《伊澤多喜男》,東京:該會,1951年。
伊澤多喜男關係文書編集委員會,《伊澤多喜男關係文書》,東京:芙蓉社,2000年。
北海道大學,「佐藤昌介文書」(受信及接訪錄、雜錄、日記),1903-1928年。
杜聰明,《回憶錄─臺灣首位醫學博士杜聰明》(上下冊),臺北:龍文,2001年。
宋文薰;連美照翻譯、宮本延人口述,《我的臺灣紀行》,臺北:南天,1998年。
林莊生,《懷樹又懷人─我的父親莊垂勝、他的朋友及那個時代》,臺北:自立,1992年。
松本みと志編,《松本巍》臺北:精華書局,1975。
佳山良正,《臺北帝大生戰中の日日》,東京:築地書館,1995年。
京城帝國大學同窗會編,《紺碧遙かに京城帝國大學創立五十周年記念》,東京:同該會,1984年。
吳文星、廣瀨順浩、黃紹恆等主編《臺灣總督田建治郎日記(上)》,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歷史研究所籌備處,2001年。new window
南溟會,《南溟會會報》第9-51號,1931-1939年。
曹永和總編輯,《臺北帝大的生活》,臺北:臺大,1999年。
曹永洋,《都市叢林醫生─郭維租的生涯心路》,臺北:前衛,1996年。
黃稱旗,《撐旗的時代》,臺北:悅聖,2001年。
許雪姬編,《灌園先生日記》(一)~(四),臺北:中研院臺史所籌備處,2000年。
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臺灣大學歷年畢業生名冊》自民國34-53學年度。
朝鮮教育會,《文教の朝鮮》自1925年9至1945年1月,共87卷復刻版,東京:株式會社エムテイ出版,1997年。
森於菟,《父親としての森鷗外》,東京:筑摩書房,1988年第12刷。
張文義整理記錄,《回首來時路─陳五福醫師回憶錄》,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1996年。
楊基銓,《楊基銓回憶錄》,臺北:前衛,1996年。
臺大醫專磺溪會,《磺溪》創立25周年紀念號,臺北:該會,1938年。
臺北高校新聞部,《臺高》第1-14號,1937-1939年。
臺北帝國大學工學部の會,《鐘韻─臺北帝國大學工學部の五十年》,東京:該會,1993年。
臺北帝國大學附屬醫學專門部,《圖南》1-4號,9-11號,1938-1040,1942,1943年,
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加多良會會報》創刊號,1938年。
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化友會,《化友會誌》,1938年。
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創立60年記念》,東京:該會,1988年。
臺北帝國大學預科五十周年記念誌編輯委員會,《芝蘭─臺北帝國大學預科創立五十周年記念誌》,東京:同該會,1994年。
臺北帝國大學豫科部會,《士林》第1、2號,1942年、1943年。
臺北帝國大學熱帶醫學研究所,《熱帶醫學研究》,第1卷3-6號,1943年
臺北帝國大學熱帶醫學會,《熱帶醫學研究》,第1卷1-6號,1942-1943年
臺北帝國大學醫學部東寧會,《東寧》第6號,1941年。
臺北帝國大學醫學部同窗會東寧會,《東寧會40年─臺北帝國大學とその後》,東京:該會,1978年。
臺灣大學,《臺大校友季刊》no:1-8,1997-1998年。
臺灣大學,《臺大校友》雙月刊,第15期,2001年5月。
臺灣大學,《臺大校友》雙月刊,第18期,2001年11月。
臺灣大學農機系,《高坂知武紀念研討會》,臺大農經系網站。
顏世鴻,〈顏世鴻回憶錄〉,《傳記文學》自第77卷4期至78卷3期,2000年10月號至2001年3月號。
藍博洲,〈蘇友鵬醫師〉(上)、(下),《傳記文學》第78卷3、4期,2001年4月號、5月號。
四、專書、論文
Philip G. Altbach and Viswanathan Selvaratnam “From Dependence To Autonomy─The Development of Asian Universitie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89.
小林文男,〈日本植民地下臺灣の高等教育─臺北帝國大學の構成と性格─〉,收於阿部洋等編,《戰前日本の植民地教育政策に關する總合的研究》,福岡:福岡縣立大學,1994年。
小熊英二,《〈日本人〉の境界》,東京:新曜社,1999年四刷。
大久保利謙,《日本の大學》,東京:創元社,1943年初版,玉川大學1997年復刊。
久保島留吉編,《臺灣帝國大學設立論》,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10。
山本美越乃,〈植民地の教育策〉原發表於1927年(昭和二年)每日新聞新年號附錄論說,《臺灣時報》三月號轉載。
天野郁夫,《近代日本高等教育研究》,玉川大學,1998年。
天野郁夫,〈日本のアカデミック.プロフェッション─帝國大學における教授集團の形成と講座制─〉,《大學研究ノ─ト》第30號。
天野郁夫,《舊制專門學校論》,東京:玉川大學,1993年。
井上勝生,〈佐藤昌介「植民論」講義ノ─ト─植民學と札幌農學校─〉,《北海道大學文學部紀要》第43之3,通卷93號,1998年3月。
田中慎一,〈植民學的成立〉,《北大百年史 通史》,北海道:北海道大學,1982年。
白永瑞,〈想像のなかの差異、構造のなかの同一─京城帝大と臺北帝大の比較からみる植民地近代性〉,《現代思想》第30卷2號,2002年2月。
白井厚編,《大學とアジア太平洋戰爭 戰爭史と體驗の歷史化》,東京:日本經濟評論社,1996年。
北海道大學,《古河講堂「舊標本庫」人骨問題報告書》,北海道:北海道大學文學部古河講堂「舊標本庫」人骨問題調查委員會,1997年。
矢野暢,《南進の系譜》,東京:中央公論社,1993年。
加藤茂生,〈序論:植民地科學の展開〉,《科學史、科學哲學》no:11,東京帝國大學科學史、科學哲學研究室,1993年。
吉野秀公,《臺灣教育史》,臺北,南天書局復刻,1997年。
寺崎昌男等共著,《學校觀の史的研究》野間教育研究所紀要 第27集,東京:野間教育研究所,1973年。
寺崎昌男,〈舊制大學總論〉,《寫真集 舊制大學の青春》,東京:ノ-ベル書房,1984年。
伍振鷟主譯,《亞洲大學的發展──從依賴到自主》臺北:師大書院,1990。
伊藤彰浩,《戰間期日本の高等教育》,東京:玉川大學出版部,1999年。
多賀秋五郎編,《現代アじア教育史研究》,東京:多賀出版株式會社,1983年。
李玉珍、卞鳳奎譯;中村孝志著,〈臺灣和「南支、南洋」〉,《臺北文獻》直128期,1999年6月。
李玉珍、卞鳳奎譯;中村孝志著,〈大正南進期與臺灣〉,《臺北文獻》直132期,2000年6月。
李路譯、R.P邁耶著,《低地國家文學史》,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年。
李園會,《日據時期臺灣師範教育制度》,臺北:南天,1997年。new window
佐佐木舜一,〈新高山探險の懷古〉,《臺灣山岳》第三號,1928年7月。
伊藤隆、鈴木裕子〈南方、立地自然科學研究所的設立と廢止〉,《東京大學史學紀要》第一號,1975年。
佐藤源治,《臺灣教育の進展》,臺北:臺灣出版文化株式會社,1943年。
何欣,《西洋文學史》,臺北:五南,1986年。
何欣,《現代歐美文學概述》,臺北:書林,1996年。
河村豐,〈舊日本海軍における科學技術動員の特徵〉,《科學史、科學哲學》no:11,東京帝國大學科學史、科學哲學研究室,1993年。
林正芳譯、派翠西亞.鶴見(E.patricia Tsurumi)著《日治時期臺灣教育史》(“Japanese colonial education in Taiwan, 1895-1945”) 宜蘭:仰山文教基金會,1999年。
林吉崇,《臺大醫學院百年院史》(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1997年。
林明德,《日本近代史》,臺北:三民,1996年。
林孟欣,〈日治時期的臺南高等工業學校〉,《成功的道路─第一屆成功大學校史學術研討會》,2001年11月。
林詠梅譯、林茂生著《日本統治下臺灣的學校教育》(“Public Education in Formosa: A Historicial and Analytical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Cultural Problem”)臺北:新自然主義,2000年。
阿部洋,〈日本統治下朝鮮の高等教育─京城帝國大學と民立大學設立運動をめぐつて─〉,《思想》no:565,1971年。
阿部洋,〈向日本借鑑:中國最早的近代化教育體制〉,收於Hayhoe and Bastid編 ”China’s Education and Industrialized World: Studies in Cultural Transfer” (《中外比較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岡本拓司,〈京城帝國大學と科學〉,《科學史、科學哲學》no:11,東京帝國大學科學史、科學哲學研究室,1993年。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臺北:正中,1992年。new window
───,〈日本據臺前臺灣之調查與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人文教育中心《第一屆臺灣本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人文教育中心,1995。
───,〈東京大學與臺灣「學術探險」之展開〉,黃富三、古偉瀛、蔡彩秀主編《臺灣史研究一百年─回顧與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7。
───,〈東京帝國大學の臺灣に於ける學術調查と臺灣總督府の殖民政策について〉。《東京大學史紀要》第17號,1999年。
吳永華,《被遺忘的日籍臺灣動物學者》,臺中:晨星出版社,1996年。
吳永華,《被遺忘的日籍臺灣植物學者》,臺中:晨星出版社,1997年。
吳永華,《臺灣植物探險》,臺中:晨星出版社,1999年。
吳明德;蔡平理主編,《田中長三郎教授著作目錄》,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1998。
吳密察,〈從日本殖民地教育學制發展看臺北帝國大學的設立〉,《臺灣近代史研究》,臺北:稻鄉出版社,1980。new window
吳凱文、楊清漢,《比較教育學》,臺北:五南,1992年。
周婉窈,〈從南方調查到南方共榮圈─以臺灣拓殖株式會社在法屬中南半島的開發為例〉,收於「臺灣資本主義發展學術研討會」2001年12月27-28日。
所澤潤,〈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の成立と組織の繼承─臺北帝國大學醫學部からの連續性を探る〉,《東洋文化研究》第二號,2000年3月。
所澤潤,〈戰時體制和臺南高等工業學校─國立成功大學基盤形成的一側面〉,《成功的道路─第一屆成功大學校史學術研討會》,2001年11月。
京城帝國大學大陸文化研究會,《蒙疆の自然と文化─京城帝國大學蒙疆學術探險隊報告書》,東京:古今書院,1939年。
東京大學,《東京大學五十年史》,東京:該校,1932年。
東京大學,《東京大學百年史 通史一》,東京:東大出版會,1984年。
東鄉實,〈植民地教育制度論〉,《臺灣時報》,昭和2年四月號。
拓殖通信社編,《惱懊せる臺灣大學》,東京:拓殖通信社,1926年
拓殖通信社編,《苦難の臺灣大學》,東京:拓殖通信社,1928。
洪有錫譯、小田俊郎著,〈臺灣醫學50年〉,臺北:前衛,1995年。
畑野勇,〈戰時體制期日本の「政治と技術」をめぐる問題〉,《東京大學史紀要》第18號,2000年3月。
泉靖一,〈舊殖民地帝國大學考〉,《中央公論》第85年第7號,1970年7月。
高淑媛,〈臺南高工與臺灣工業化〉,《成功的道路─第一屆成功大學校史學術研討會》,2001年11月。
荊通林譯、松本巍著,《臺北帝國大學沿革史》,譯者手抄影本,臺北,1960。
堀內次雄,〈臺灣醫學教育開始時代の回顧〉,《臺灣教育》第400號,1935年11月。
黃得時,〈從臺北帝國大學設立到國立臺灣大學現況〉,《臺灣文獻》第26.27號,1976年。new window
黃東雄,《日本之「學術自由」與「大學自治」》,出版社、出版年不詳。
陳俐甫,〈臺北高等商業學校沿革(1919~1947)〉,《臺北文獻》直字95期,1991年3月。
陳俐甫,〈臺灣與日本學術之「南進」─臺灣總督府、臺北高商、臺北帝大與日本東南亞研究的系譜〉,《臺灣風物》第47卷3期,1997年9月。new window
陳俐甫,〈臺灣與日本近代東南亞研究〉,《臺北文獻》直字123期,1998年3月。
許美德.巴斯蒂等著,《中外比較教育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原書名為”China’s education and the industrialized word: Studies in Cultural transfer”。
許進發,〈臺北帝國大學的南方研究(1937-1945)〉,《臺灣風物》第49卷第3期,1999年9月。new window
許進發,〈從漫畫看臺灣大學設置波折〉,《臺灣風物》,第51卷第二期,2001年6月。new window
許進發,〈移川子之藏與臺灣人類學的奠基〉,《二十世紀臺灣歷史與人物學術討論會》,2001年。
高橋佐衛門,《舊制高等學校の教育と學生》,東京:國書刊行會,1992年。
馬越徹,《韓國近代大學の成立と展開》,名古屋:名古屋大學出版會,1995。
馬越徹,〈廣島高師時代の幣原坦─「學校教育」にみる殖民地教育觀を中心に〉,收於阿部洋等編,《戰前日本の植民地教育政策に關する總合的研究》,福岡:福岡縣立大學,1994年。
馬越徹,〈臺北時代の幣原坦─臺北帝國大學の創設と展開─〉,「平成6.7年度科研費補助金總合(A)研究成果報告書」,1998年3月。
莊永明,《臺灣醫療史─以臺大醫院為主軸》,臺北:遠流,1998年。
莊永明,〈讓臺灣人揚眉吐氣─臺灣第一位博士〉,臺北市新聞處編《臺北人物誌》第二冊,臺北:同該處,2000年。
富山一郎,〈殖民主義與熱帶科學〉,《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8期,1997,12。
渡部學;阿部洋編,《日本植民地教育政策史料集成》(朝鮮篇)第3卷,東京:龍溪書舍,1987年複刻。
───,《日本植民地教育政策史料集成》(朝鮮篇)第26卷,東京:龍溪書舍,1989年複刻。
───,《日本植民地教育政策史料集成》(朝鮮篇)第27卷,東京:龍溪書舍,1989年複刻。
───,《日本植民地教育政策史料集成》(朝鮮篇)第28卷,東京:龍溪書舍,1989年複刻。
───,《日本植民地教育政策史料集成》(朝鮮篇)第32卷,東京:龍溪書舍,1989年複刻。
───,《日本植民地教育政策史料集成》(朝鮮篇)第45卷,東京:龍溪書舍,1989年複刻。
楊玉齡、羅時成,《臺灣蛇毒傳奇》,臺北:天下文化,1996年。
慎蒼健,〈殖民地朝鮮と科學─恩賜記念科學館の戰略〉,《科學史、科學哲學》no:11,東京帝國大學科學史、科學哲學研究室,1993年。
臺大臺灣研究社,《Academia─臺北帝國大學研究通訊─》創刊號,臺北:臺灣大學臺灣研究社,1996.4。
臺大臺灣研究社,《Academia─臺北帝國大學研究通訊─》第二期,臺北:臺灣大學臺灣研究社,1997.5。
臺北帝國大學,《開學記念臺北帝國大學概況》,臺北:該校,1936年。
臺北帝國大學編,《臺北帝國大學第一回海南島學術調查報告》,臺北:臺北帝國大學,1942。
臺灣教育會,〈臺北帝國大學生る〉,《臺灣教育》第308號,1928年4月。
臺灣教育會編,《臺灣教育沿革誌》,臺北:南天復刻,1995年。
臺灣博物館學會編,《素木博士還曆紀念號》,臺北:臺灣博物館學會,1944。
臺灣總督府外事部編,《臺北帝國大學第二回海南島學術調查報告》,臺北:編者,1943。
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例規》,臺北:該所,1934年。
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概要》,臺北:該所,1935年。
幣原坦,〈祝辭〉,《臺灣教育》第400號,1935年11月。
幣原坦,〈臺灣の學術的價值〉,《臺灣時報》第80號,1926年12月號。
蝦名賢造,《札幌農學校》,東京:新評論,1991年。
關正夫,《日本の大學教育改革─歷史、現狀、展望》,東京:玉川大學出版部,1995年。
鄭圭永,《京城帝國大學に見る──戰前日本の高等教育と國家》,東京大學大學院教育學研究科總合教育科學專攻,1995年。
鄭麗玲,〈臺北帝國大學與海南島──以海南島的學術調查為中心〉,《臺灣風物》第49卷第4期,1999年12月。new window
鄭麗玲,〈日本殖民地高等教育政策之轉折與發展──以京城帝國大學與臺北帝國大學的設立為例〉,2000年度交流協會日臺交流中心歷史研究者交流活動成果報告書。new window
劉書彥〈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における臺灣の高等農業教育〉,《日本の教育史學》第44集,2001年。
歐素瑛,〈光復初期的國立臺灣大學(民國三十四年~民國三十八年)〉,《國史館館刊》,復刊第24期,1998年6月。
駒込武,《植民地帝國日本の文化統合》,臺北:岩波,1998年四刷。
駒込武,〈領台初期における植民地教育方針の形成─儒教、教育敕語、日本語〉,收於阿部洋等編,《戰前日本の植民地教育政策に關する總合的研究》,福岡:福岡縣立大學,1994年。
橋本白水,《評論臺灣之官民》,臺北:南國出版協會,1924年第二版。
橋本白水,《臺灣統治と其功勞者》,臺北:南國出版協會,1930年。
蔣渭水,〈反對建設臺灣大學〉,《臺灣民報》第二卷第十八號,1924年9月21日,及《臺灣民報》第80號社說〈排斥愚民政策要求人格教育〉1925年11月22日,第175號社說〈打破榨取的教育政策 反對移入日本學生 要求教育機會均等〉1927年9月25日,第252號社說〈濫費的臺灣大學□ □ □ □ □□〉1929年3月17日。
舊制高等學校資料保存會,《舊制高等學校全書》第一至八卷,東京:丸善株式會社,1985年。
《舊制高校の溫古知新─わが青春の記錄》,東京:文教圖書,1997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