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全面抗戰前的中日關係--自九一八至青島事件
作者:李君山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un-shan, Li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李守孔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2
主題關鍵詞:中日關係九一八事變一二八事變長城戰役塘沽協定宋哲元蔣汪合作河北事件Sino-Japanese relationMukden AccidentShanghai campaign of 1932the battle of Great Wall1933Tang-Ku AgreementSong Zhe-Yuancooperation of Chiang Kai-shek and Wang Ching-weiHo-bei inciden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4
本書係以「外交/內政」、「中央/地方」、「派系/人事」、「政策/執行」等四項關係為主線,處理自「九.一八」至「西安事變」前夕之中-日關係。全書前言一章、正文七章,係採各自獨立的論文形式,分別處理此一期間之七項主題。
其中,「前言」部份,筆者首先界定相關之研究概念,包括「政策」、「執行」等詞彙之定義。筆者認為,需係某種既成的、有配套的、並具高度重複性的「慣例」或「準則」,方能稱為「政策」;至於「執行」,筆者尤其強調「理性官僚需求」的存在,即決策者在執行過程中,所顯露的「自我保護」與「絕緣隔離」傾向。由此形成「執行扭曲」的問題,導致國府對日政策的不易貫徹。
「正文」部份,第一章「不抵抗政策的失敗」,主要處理幾項課題:包括「不抵抗政策」是否一種「政策」?蔣主席與張學良在此政策形成中,所扮演的角色與責任?「不抵抗政策」失敗的原因?以及「不抵抗政策」何時結束?
筆者主張,「不抵抗政策」確曾為國府的一項「政策」,目標在利用國際均勢,以求「以小搏大」。蔣、張當時實是共同接受了此一作法;而政策最後的失敗,則源於本身不具實力,而妄圖長此苟安,自然難逃「九.一八」之類的嚴重打擊。
第二章「由不抵抗到抵抗」中,筆者著重分析,「不抵抗政策」既經證明失效之後,國府尋求新政策的艱辛歷程。事實上,自「九.一八」至「一.二八」之間,國府曾有四個多月,外逢強敵、內遇黨爭,「政策形成」上係處於「嘗試→錯誤」的過程,甚至造成某種「政策空窗」的現象。
對於此一「嘗試→錯誤」的過程,本書採用了「政策選項」(alternative)的架構,逐項說明此四個多月間,國府層峰在政策尋求上,屢試屢敗的過程。此架構的優點,在凸顯該階段,國府對日因應,實際仍是「動態」的;絕非一成不變、停滯不動,或純然固守「不抵抗政策」與「倚賴國聯」而已。
第三章「一.二八與國府政策之轉變」,主題集中於「一.二八」期間,國府層峰對於「一面抵抗.一面交涉」政策的「學習」與「成長」。按「雙面」政策的摸索與實踐,乃係與「一.二八」的進行,同步發展;畢竟「一面抵抗.一面交涉」,僅是一種「概念」;究應「如何抵抗」、「至何程度」;又「如何交涉」、「底線何在」,才是決策者必須真正抉擇的「選項」。
故「一.二八」期間,圍繞著上述「選項」,國府內部分成所謂「主戰」與「主和」兩派。箇中,十九路軍與國府中央軍部、「留日派」與「留歐美派」之間,都曾迭生扞格。凡此,俱可視為國府對於新政策的摸索與學習。最後在經驗上,形成了「戰而後和」模式、「有限戰爭」原則、「直接交涉」進行、乃至「局部救濟」協定等選項,成為往後國府因應日方的典則與慣例。
第四章「長城戰役與《塘沽協定》」中,筆者藉由「長城戰役」與《塘沽協定》,說明自「一.二八」之後,至《塘沽協定》締結,國府對日「政策執行」所暴露的問題與扭曲;尤其是在「中央/地方」、「派系/人事」等層次的糾葛。其中「熱河之役」的失敗,張學良固然「責有攸歸」;惟蔣委員長實亦不無「坐觀成敗」之嫌。「冀東戰役」則又凸顯了中國各系軍人的不能合作、與中-日彼此間「和/戰兩手」的相互試探。
由此吾人可知者:「政策執行」的扭曲,實際也是國府對日,最大致命傷之一。包括部門之間的矛盾(「組織過程模式」)、以及派系之間的掣肘(「官僚政治模式」),都使得中央的政策,難以貫徹。除了國力的差距外,國府內政上的缺陷,也是對日失敗的另一肇因。
第五章「兩會體制與《塘沽協定》善後交涉」,探討的是《塘沽協定》締結之後,到廿三年底關內外「通郵」為止,華北「政整會」與「軍分會」所進行的各項工作。筆者選擇了該期較為重要的四項議題,包括「察馮事件」、「戰區接收」、「關內外通車」及「通郵」,分列介紹了「兩會」工作的歷史軌跡。
筆者竊以為,「兩會體制」的成敗,正足反映「雙面」政策的矛盾性。緣因「抵抗」(戰)與「交涉」(和),本來就具有一定程度的矛盾性格;當中央既有汪兆銘一系,在檯面上作出種種「親善」宣示(交涉)之時;又有蔣委員長積極剿共、秘密佈署的軍事建設(抵抗)。而於華北,既有「兩會體制」為《塘沽協定》進行各項善後談判(交涉);又有黨部、軍方(「藍衣社」)致力鋤奸偵防的地下活動(抵抗)。如此「雙面」運用,終於招致日本軍人的忌恨,使得黃郛、何應欽無力維持局面。
第六章「華北危機」中,筆者集中分析了民國廿四年一整年,中-日兩國由「親善」到危機的過程;以及華北軍系失衡後,宋哲元第廿九軍席捲冀、察兩省行政權的始末。
其中「河北事件」是中-日關係重大的轉捩點。其效應,一使華北軍系失去平衡、一使國府「和平派」趨於沒落。華北軍系的失衡,又使宋哲元得以從「張北事件」開始,歷經「罷宋案」、「豐台事變」到「華北自治運動」,這一連串「火中取栗」過程,買空賣空、縱橫捭闔,將冀、察兩省,平、津兩市政權,一一席捲。
最後第七章「由安內邁向攘外」,重點在敘述「河北事件」後,國府「和平派」的沒落、與南京政策的轉變。筆者在此章,處理四項主題:包括「磯谷路線」與「和平條件」的試探;華北「通航」與《滬-福航空協定》交涉;「廣田三原則」與「國交調整」談判;以至「成都事件」、「北海事件」後,蔣的積極備戰。
「河北事件」後,蔣委員長的態度,實際已有硬化的徵兆;尤其「蔣-汪合作」的瓦解,既象徵著「和平派」的沒落、及蔣的準備走向台前,同時也代表了南京由「安內」趨向「攘外」的一種轉折。於是民國廿五年一整年,儘管排日事件不斷發生,蔣卻以強硬的立場回應;中-日「國交調整」之前途,不言可喻。廿五年雖終究和平度過;但「西安事變」後,中-日的「全面開戰」,實際已是時間問題了。
 In this dissertation, the author tried to deal with the Kuomintang government''s policy to Japanese invasion between 1931 and 1936. There are four main themes author was concerned in this process of history, included the relations of foreign / domestic affairs, central / local government, factional / personal struggles, and policy / implementation debates. These main themes had constructed the contents of this dissertation.
 Therefore, seven chapters had been designed to explore some main questions of this scope. The chapter one, author discussed the "Non-Resistance" policy of China before the Mukden Accident; chapter two was concentrated upon the policy-making process of KMT government between Mukden Accident and Shanghai campaign of 1932. And chapter three, the subject is the policy debates in the period of Shanghai campaign; chapter four, author had dealt with the battle of Great Wall in 1933. At last, chapter five to seven, the focuses were put on the situational transition of north China owing to Japanese permeation from 1933 to 1936.
徵引及參考書目
中文部份
(一)檔案、史料匯編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編印《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
第一編《緒編》(一∼三)(該會印行,民國七十年九月,初版,台北)
第六編《傀儡組織》(一∼四)(該會印行,民國七十年九月,初版,台北)
中國國民黨「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編印《革命文獻》
第九輯(該會印行,民國四四年六月,初版,台北)
第十九輯(該會印行,民國四六年十二月,初版,台北)
第卅四輯(該會印行,民國五三年十二月,初版,台北)
第卅五輯(該會印行,民國五四年三月,初版,台北)
第卅六輯(該會印行,民國五四年六月,初版,台北)
第卅八輯(該會印行,民國五四年十二月,初版,台北)
第卅九輯(該會印行,民國五五年三月,初版,台北)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匯編》(江蘇古籍出版社,一九九四年五月,一版一刷,江蘇句容)
第五輯第一編,「政治」(三)
第五輯第一編,「軍事」(五)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九一八事變後顧維鈞等致張學良密電選〉(上、下),《民國檔案》1985:1-2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蘆溝橋事變後國民黨政府軍事機關長官會報第一至十五次會議紀錄〉,《民國檔案》1987:2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一.二八」淞滬抗戰史料選〉,《歷史檔案》1984:4(一九八四年十一月,南京)
中華民國外交問題研究會(即「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編纂委員會」)編《中日外交史料叢編》
(一) 「國民政府北伐後中日外交關係」(該會印行,民國五三年十月,初版,台北)
(二) 「九一八事變」(該會印行,民國五四年七月,初版,台北)
(三) 「日軍侵犯上海與進攻華北」(該會印行,民國五四年十一月,初版,台北)
(四) 「蘆溝橋事變前後的中日外交關係」(該會印行,民國五五年七月,初版,台北)
(五) 「日本製造偽組織與國聯的制裁侵略」(該會印行,民國五五年六月,初版,台北)
李雲漢﹑劉維開編《國民政府處理九一八事變之重要文獻》(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民國八一年六月,初版,台北)
韋羅貝(W. W. Willoughby)著,薛壽衡等譯《中日糾紛與國聯》(商務印書館,民國廿五年五月,初版,上海)
國史館(台北)提供:《蔣中正總統檔案》
「籌筆.統一時期」
「籌筆.其他」
《革命文獻拓影》(十二)「統一時期.瀋陽事變」
《革命文獻拓影》(十四)「統一時期.蔣主席下野與再起」
《革命文獻拓影》(十五)「統一時期.淞滬抗戰」
《革命文獻拓影》(十六)「統一時期.長城戰役」
《革命文獻拓影》(廿五)「統一時期.華北局勢與對日交涉」(上)
《革命文獻拓影》(廿六)「統一時期.華北局勢與對日交涉」(下)
《領袖特交文電專案整理》「瀋陽事變」(一∼二)
《領袖特交文電專案整理》「淞滬事件」(一∼二)
《領袖特交文電專案整理》「侵擾熱河」(一∼七)
《領袖特交文電專案整理》「迭肇事端」(一∼五)
《領袖特交文電專案整理》「卵翼傀儡」(一∼五)
《蔣總統特交文卷.親批文件》(廿三∼卅五)
《特交檔案分類資料》「中日戰爭.國交調整」卷一∼三
《特交檔案分類資料》「中日戰爭.華北局勢」卷十六∼廿六
《特交檔案分類資料》「軍事.陸軍人事」,卷七二
「郵政博物館」(台北)提供:交通部檔案第三0三號「封鎖東省郵政復恢復郵運案卷.第二宗」:
高宗武、余翔麟《辦理東北通郵事項報告書》(民國廿四年三月廿日)
《往來電報》
華振中、朱伯康編《十九路軍抗日血戰史料》(收錄於《民國叢書.第三編》第廿九號,上海書店,一九九一年,影印重刊,上海)
顧維鈞編《參與「國際聯合會.調查委員會」中國代表處說帖》(收入吳相湘主編《中國現代史料叢書》第二輯「對日抗戰」,文星書店,民國五一年六月,影印初版,台北)
(二)文集、傳記、日記、回憶錄
干國勳《三民主義力行社與民族復興運動》(作者自刊,民國七五年,初版,台北)
干國勳等著《藍衣社.復興社.力行社》(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七三年十一月,初版,台北)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文史資料選輯》(六)(中華書局,一九六0年八月,一版一刷,北京)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文史資料選輯》(十四)(中華書局,一九六一年四月,一版一刷,北京)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從九一八到七七事變》(中國文史出版社,一九八七年八月,一版一刷,北京)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河北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馮玉祥與抗日同盟軍》(河北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五年五月,一版一刷,石家莊)
王化一〈東北義勇軍的興起和失敗〉,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文史資料選輯》(九)(中華書局,一九六0年十一月,一版一刷,北京)
王鐵漢《王鐵漢先生訪問紀錄》(《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口述歷史叢書》(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七五年一月,再版,台北)
王芸生《芸生文存》(原《大公報》出版,民國廿六年),收入「民國叢書編輯委員會」編《民國叢書》第一編第九八號(上海書店,一九八九年,影印初版,上海)
沈亦雲《亦雲回憶》(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五七年四月,初版,台北)
沈亦雲《黃膺白先生家傳》(收入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廿九號,文海出版社,民國六三年,影印初版,台北)
沈雲龍編《黃膺白先生年譜長編》(聯經出版公司,民國六五年一月,初版,台北)
李世軍〈宋哲元和蔣介石關係的始末〉,《江蘇文史資料選輯》(四)
吳敬恆《吳稚暉書信選》(二)(傳記文學社,民國五九年十二月,初版,台北)
何廉原著,朱佑慈等譯《何廉回憶錄》(中國文史出版社,一九八八年二月,一版一刷,北京)
何應欽《北平「軍分會」三年》(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民國七一年,初版,台北)
「何應欽將軍九五紀事長編編輯委員會」編《何應欽將軍九五紀事長編》(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國七三年四月,初版,台北)
金問泗《從巴黎和會到國聯》(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七二年十二月,再版,台北)
於憑遠、羅冷梅編纂,葉霞翟校訂《民國胡上將宗南年譜》(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九年七月,初版,台北)
邵元沖著,王仰清、許映湖註《邵元沖日記》(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九0年十月,一版,上海)
俞濟時《八十虛度追憶》(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民國七二年十二月,初版,台北)
重光葵原著﹑徐義宗﹑邵友保合譯《日本之動亂》(南風出版社,民國四三年三月,初版,香港)
胡適《丁文江的傳記》(啟明書局,民國四五年十一月,初版,台北)
孫中山原著《孫中山全集》(中華書局,一九八五年四月,一版一刷,北京)
秦寄雲、趙鍾璞〈秦德純的一生〉,《文史資料選輯》(五二)(中國文史出版社,一九八六年,初版,北京)
秦德純《海澨談往》(作者自刊,民國五一年十一月,初版,台北)
徐繼畬《退密齋文集》,收入齊思和等編《第二次鴉片戰爭》(一)(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七八年七月,初版一刷,上海)
郭廷以、李毓澍等訪問《戢翼翹先生訪問紀錄》,《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口述歷史叢書》(六)(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七四年四月,初版,台北)
馮玉祥《我所認識的蔣介石》(自由時代,一九八六年,重排初版,台北;原為「上海文化供應社」出版,民國卅八年六月)
陳天錫編《戴季陶先生文存》(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出版,民國四八年三月,初版,台北)(一)
陳公博原著,趙令揚、李鍔、汪瑞炯編註《苦笑錄--陳公博回憶,1925-1936》(香港大學,一九七九年,初版,香港)
陳布雷《陳布雷回憶錄》(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七十年五月,再版,台北)
黃杰《老兵憶往》(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民國七五年十二月,初版,台北)
黃炎培《八十年來》(文史資料出版社,一九八二年八月,一版一刷,北京)
黃紹竑《五十回憶》(中)(原杭州風雲出版社,民國卅四年出版;收入張玉法、張瑞德編「中國現代自傳叢書」第一輯第二種,龍文出版社,民國七八年六月,初版,台北)
筱園〈記楊宇霆〉(七),《國聞週報》14:22(民國廿六年六月七日)
鄒魯《回顧錄》(獨立出版社,民國卅五年七月,初版,南京)
蔡廷鍇《蔡廷鍇自傳》(黑龍江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五年四月,一版二刷,哈爾濱)
蔣作賓著、北京師範大學、上海市檔案館編《蔣作賓日記》(江蘇古籍出版社,一九九0年十月,一版一刷,江蘇海門)
劉健群《銀河憶往》(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六十七年六月,再版,台北)
顏惠慶原著、姚崧齡譯《顏惠慶自傳》(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六二年九月,初版,台北)
顧維鈞《顧維鈞回憶錄》(一)(中華書局,一九八三年五月,初版,北京)
顧維鈞《顧維鈞回憶錄》(二)(中華書局,一九八五年二月,一版一刷,北京)
(三)專著、論文
「中國文化建設協會」編《抗戰十年前之中國(一九二七-一九三六)》(收入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輯》第八二號,文海出版社,民國六三年,影印初版,台北)
「中國青年軍人社」編著《反蔣運動史》(李敖出版社,一九九一年九月,重排初版,台北)
丘國珍《十九路軍興亡史》(收入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第四九輯,文海出版社,民國六七年六月,影印初版,台北)
杜光塤《兩次大戰期間憲政制度》(正中書局,民國六二年八月,初版,台北)
李紹盛《華盛頓會議之中國問題》(水牛出版社,民國六二年八月,初版,台北)new window
李恩涵《北伐前後的「革命外交」(1925-1931)》(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八二年八月,初版,南港)new window
李盈慧《抗戰前三種刊物對中日問題言論之分析--東方雜誌、國聞週報、獨立評論之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二年六月,台北)
李雲漢《宋哲元與七七抗戰》(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六七年九月,再版,台北)
呂芳上《從學生運動到運動學生--民國八年至十八年》(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七一,該所印行,民國八三年八月,初版,台北)new window
余子道《長城風雲錄--從榆關事變到七七抗戰》(上海書店出版社,一九九三年五月,一版一刷,上海)
吳滄海《山東懸案解決之經緯》(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六年十一月,初版,台北)
吳相湘《第二次中日戰爭史》(綜合月刊社,民國六二年五月,初版,台北)
易顯石﹑張德良﹑陳崇橋﹑李鴻鈞等著《九一八事變史》(谷風出版社,一九八七年二月,台北翻版,台北)
周美華《中國抗日政策的形成》(國史館,民國八九年十二月)
洪鈞培編《國民政府外交史》(原華通書局出版,民國十九年七月,上海),收入沈雲龍編「紀念中華民國建國六十週年史料彙刊」第八九種(文海出版社,民國五七年,影印初版,台北)
胡春惠《民初的地方主義與聯省自治》(正中書局,民國七二年六月,台初版,台北)
許介鱗《日本政治論》(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六六年三月,初版,台北)
許育銘《汪兆銘與國民政府》(國史館印行,民國八八年六月,初版,台北)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中文大學出版社,一九八0年,一版二刷,香港)
郭廷以《中華民國史事日誌》(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七三年六月,初版,台北)(三)
梁敬錞《九一八事變史述》(世界書局,民國五七年九月,四版,台北)
(國民政府)實業部「國際貿易局」編《中國實業誌》(宗青圖書公司,民國六九年,影印初版,台北)「江蘇省」(一),第三編「南京及上海」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編《抗日戰史》「榆關及熱河作戰」(該局印行,民國五五年五月,初版,台北)
陳世松主編《宋哲元傳》(吉林文史出版社,一九九二年七月,一版一刷,長春)
陳志讓《軍紳政權--近代中國的軍閥時期》(三聯書店,一九八三年九月,一版二刷,香港)
陳昭成《日本之大陸積極政策與九一八事變之研究》(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研究論文四六;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民國五五年二月,初版,台北)new window
陳錫璋《廣州樞府史話》(作者自刊,民國六三年十一月,初版,台南)
張天任《寧粵分裂之研究》(宏泰出版社,民國八一年一月,初版,中壢)
張同新《蔣汪合作的國民政府》(黑龍江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八年,哈爾濱)
彭瀛添《列強侵華郵權史》(華岡出版有限公司,民國六八年四月,初版,台北)
傅啟學《中國外交史》(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八年十月,改訂三版,台北)
樂炳南《日本出兵山東與中國排日運動》(國史館,民國七七年六月,初版,台北)new window
劉維開《國難期間應變圖存問題之研究》(國史館,民國八四年六月,初版,台北)
劉達人﹑王卓然主編《外交大辭典》(中華書局,民國廿六年十月,初版,上海)
謝國興《黃郛與華北危局》,《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專刊》十二(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民國七三年十月,初版,台北)new window
薩孟武《西遊記與中國古代政治》(三民書局,民國六八年二月,四版,台北)
天流〈中-日「濟案」交涉之曲折〉,《國聞週報》6:7(民國十八年二月廿四日出版)﹑6:12(民國十八年三月卅一日出版)
王開璽〈鴉片戰爭前後清政府「制夷」思路探論〉,《近代史研究》1995:6(中國社科院近史所,一九九五年十二月,北京)
丘權政〈察哈爾抗日前三年間馮玉祥與中國共產黨的關係〉,《民國檔案》1990:1
沈雲龍〈塘沽協定後的所謂「北平會談」〉,《傳記文學》11:1-2(民國五六年七-八月)
沈雲龍〈從撤郵到通郵〉,《傳記文學》12:4-6(民國五七年四-六月)
沈雲龍〈九一八事變的回顧〉,《傳記文學》33:3(民國六七年九月)
沈雲龍〈「擴大會議」之由來及經過〉,《傳記文學》33:4(民國六七年十月,台北)new window
沈雲龍〈廣州「非常會議」的分裂與寧粵滬「四全代會」的合作〉,《傳記文學》35:3(民國六八年九月一日出版)new window
李守孔〈北伐前後國民政府外交政策之研究〉,《民國史早期討論會論文集》(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七三年四月,初版,台北)
李雲漢〈馮玉祥察省抗日事件始末〉,《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二期(民國六十年六月)
李雲漢〈「九一八」事變前後蔣總統的對日政策〉,《師大學報》廿一期(民國六五年四月,台北)new window
金再及〈南京國民政府對「一二八」事變的方針〉,《歷史研究》1992:3(一九九二年六月,北京)
邵毓麟〈抗戰前後敵我若干重要策略之檢討〉,《中國現代史專題研究報告》(四)(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民國六三年十一月,初版,台北)
俞辛焞〈九一八事變時期的張學良和蔣介石〉,《抗日戰爭研究》1991:1(一九九一年三月)
馬振犢〈蔣汪關係與華北危局〉,《民國檔案》1990:2(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一九九0年五月)
徐光明〈「九.一八」事變前後中國對日政策之分析〉,《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三屆討論會》(國史館,民國八五年,台北)
梁敬錞〈日本侵略華北史述(初稿)〉,《傳記文學》10:5(民國五六年五月)
梁敬錞〈所謂「何梅協定」〉,《傳記文學》11:5(民國五六年十一月)
梁敬錞〈秦土協定〉,《傳記文學》11:6(五六年十二月)
梁敬錞〈華北自治運動〉,《傳記文學》12:5-6(五七年五-六月)
梁玉魁〈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失敗的原因〉,《歷史教學》1985:1
陳興唐、韓文昌〈九一八前後的馮玉祥將軍〉,《歷史檔案》1982:3
張衡〈略論「一.二八」抗戰期間國民黨內的和與戰之爭〉,《民國檔案》1992:1(一九九二年三月,南京)
楊天石〈「濟案」交涉與蔣介石對日妥協的開端--讀黃郛檔之一〉,《近代史研究》1993:1(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北京)
楊天石〈黃郛與塘沽協定善後交涉〉《歷史研究》1993:3(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一九九三年六月)
楊衛敏〈國民政府與一二八淞滬抗戰〉,《近代史研究》1990:4(一九九0年七月,北京)
蔣永敬〈「九.一八」事變中國方面的反應〉,《新時代》5:12(民國五四年十二月出版,台北)
蔣永敬〈「胡漢民先生年譜」新資料舉要〉,《近代中國》第八期(民國六七年十二月出版,近代中國雜誌社,台北)
蔣永敬〈從九.一八事變到一.二八事變中國對日政策之爭議〉,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抗戰前十年國家建設史研討會論文集》(上)(該所印行,民國七三年十二月,初版,台北)
蔣永敬〈「九一八」事變後的熱河防守問題〉,《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廿四期(該會編印,民國八一年七月,台北)
劉鳳翰〈長城抗戰六十週年〉,《近代中國》第九五期(民國八二年六月一日出版,近代中國雜誌社,台北)
簡笙簧〈一二八淞滬戰役的歷史意義〉,《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廿二期(民國七九年七月,台北)new window
謝國興〈察馮事件前後的輿論〉,《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第十四期(民國七一年五月)new window
謝國興〈塘沽協定的由來及其意義〉,《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十三期(該所印行,民國七三年六月,台北)
(四)報紙、期刊
《大公報》(天津)
《中央日報》(南京)
《日本評論》(上海)
《申報》(上海)
《東方雜誌》
《時代公論》
《時事新報》(上海)
《晨報》(北平)
《國聞週報》
《獨立評論》(東豐書店,影印版,東京)
外文部份
(一)英文
Allison, Graham T., Essence of Decision: Explaining the Cuban Missile Crisis ( Boston, Mass.: Little, Brown & Company, 1971 )
Allison, Graham T., "Conceptual Models and the Cuban Missile Crisis",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LXIII:3 (Sept. 1969; Washington D. C.: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Bamba, Nobuya(馬場伸也), Japanese Diplomacy in a Dilemma: New Light on Japan''s China Policy, 1924-1929 (Kyoto: Minerva Press, 1972)
Borg, Dorothy,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Far Eastern Crisis of 1933-1938 (Cambridge, M. A.: Harvard Univ. Press, 1964), pp.1-16.
Cavendish, Patrick, "Anti-imperialism in the Kuomintang, 1923-28", in Chen, Jerome (eds.) Studies in the Social History of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 (Cambridge, 1970)
Claude, Inis L., Jr., Power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 Y.: Random House, 1962)
Coser, Lewis A., The Functions of Social Conflict ( N. Y.: The Free Press, 1956)
Crowley, James B., Japan''s Quest for Autonomy: National Security and Foreign Policy, 1930-1938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 1966)
The Department of State,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Japan, 1932, III
The Department of State,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Japan, 1931-1941, I
U. 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Foreign Relations of United States, Japan, 1931-41 (Washington, 1943) Vol.1
Deutsch, Karl W., The Nerves of Government: Models of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and Control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63)
Deutsch, Karl W., The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2nd ed. (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Hall, Inc., 1978)
Dye, Thomas R., Un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 (N. J.: Prentice-Hall, Inc., 1984, Fifth edition)
Easton, David, A Systems Analysis of Political Life ( N. Y.: John Wiley & Sons, Inc., 1967)
Henry Tudor, Political Myth (N. Y.: Praeger Publishers, 1972)
Israel, John(易社強), Student Nationalism in China, 1927-37 (Stanford: Stanford Univ. Press, 1966)
Janis, I. L., Groupthink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 1982)
Kane, Harold Edwin, Sir Miles Lampson at the Peking Legation, 1926-1933 (London: Thesis of Ph.D. of Univ. of London, 1975)
Martin Rein & Francine F. Rabinovitz, "Implementation: 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in W. P. Burnham & M. W. Weinberg (eds.), American Politics and Public Policy (Cambridge, Mass.: The M. I. T. Press, 1980)
Mayer, Robert R., Policy and Program Planning: 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N. J.: Prentice-Hall, Inc., 1985)
Nathan, Andrew J.(黎安友), Peking Politics, 1918-1923: Factionalism and the Failure of Constitutionalism ( Berkeley: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1976)
Organski, A. F. K., World Politics (N. Y.: Alfred A. Knopf, Inc., 1968, 2nd edition)
Perry, W. F., "Defense in an Age of Hope", Foreign Affairs 75:6 (Nov./Dec., 1996)
Ross, Graham, The Great Powers and the Decline of the European States System, 1914-1945 (London & N. Y.: Longman Group Limited, 1983)
Samuel P. Huntington, 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 (New Haven: Yale Univ. Press, 1968)
Schneider, Anne L., "Studying Policy Implementation: A Conceptual Framework", Evaluation Review 6:6 (Dec. 1982; Beverly Hills: Sage Publications, Inc.)
Simon, Herbert A., Models of Man: Social and Rational (N. Y.: John Wiley & Sons, Inc., 1957)
Taylor, A. J. P., English History, 1914-1945 (Oxford: Oxford Univ. Press, 1965)
(二)日文
丸山真男《現代政治思想行動》(未來社,一九七0年八月,一版四四刷,東京)
山浦貫一編修《森恪》(森恪傳記編纂會,昭和十五年,東京)
小林龍夫等編《現代史資料》(七)「滿洲事變」(書房,一九八五年十月,東京,六版)
小林龍夫等編《現代史資料》(十一)「續.滿洲事變」(書房,一九八0年十二月,東京,五版)
中野登美雄《統帥權獨立》(原書房,昭和四八年九月,復刻一版,東京)
井上清《日本帝國主義形成》(岩波書店,一九七四年四月,一版五刷,東京)
太田卯之助等著《熱河討伐及熱河事情.世界知識增刊》(新光社,一九三三年,初版,東京)
今井清一、高橋正衛編《現代史資料4-國家主義運動I》(書房,一九六三年,初版,東京)
(日本)外務省編《日本外交文書》「滿州事變」一卷二冊(編者印行,昭和五二年十一月,東京)
(日本)外務省編《日本外交文書》「滿州事變」二卷一冊(編者印行,昭和五四年十二月,東京)
(日本)外務省編《日本外交年表並主要文書》(下)(原書房,昭和六三年,六版,東京)「文書」
(日本)參謀本部編《昭和三年「支那事變」出兵史》(巖南堂,昭和四六年,再版,東京)
日本國際政治學會「太平洋戰爭原因研究部」編《太平洋戰爭道》
(一) 「滿洲事變前夜」(朝日新聞社,昭和卅七年十一月,初版,東京)
(二) 「滿州事變」(朝日新聞社,昭和卅七年十一月,初版,東京)
(三) 「日中戰爭」(上)(朝日新聞社,昭和卅七年十二月,初版,東京)
「別卷.資料編」
石田一郎編《日本思想史概論》(吉川弘文館,昭和五七年,東京)
伊藤隆等編《真崎甚三郎日記》(山川出版社,一九八一年一月,東京,初版)
李炯吉《軍部昭和史》(日本放送出版協會,昭和六二年三月,初版,東京)
松永慎也〈中國國民政府「不承認」政策〉(一),《法研論集》第75號(早稻田大學出版,一九九五年十月,東京)
島田俊彥等編《現代史資料》(八)「日中戰爭」(一)(書房,一九八二年十二月,東京,六版)
馬場明編《滿洲事變奉天總領事--林久治郎遺稿》(原書房,昭和五三年四月,東京)
張秀哲《國民政府外交及外交行政》(日支問題研究會,昭和十年八月,初版,東京)
富田信男等著《政治干與軍人》(有斐閣,一九八二年七月,初版一刷,東京)
森島守人《陰謀.暗殺.軍刀--一位外交官回想》(岩波書店,昭和卅四年一月,一版八刷,東京)
葛生能久《東亞先覺志士記傳》(黑龍會出版部,昭和八年十二月,東京)
滿洲帝國政府編《滿洲建國十年史》(原書房,一九六九年,復刻本,東京)
幣原喜重郎《外交五十年》(讀賣新聞社,昭和廿六年四月,初版,東京)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