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良友》與中國現代性的建構—以上海時期為中心
作者:劉怡伶 引用關係
校院名稱: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鄭靖時
高大威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7
主題關鍵詞:良友畫報現代性伍聯德梁得所馬國亮商務印書館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68
本研究的對象是上海時期(1926-1945)的《良友》畫報,在一九二○至四○年代發行的各畫報中,該刊的刊期最長,計有一百七十四期(含兩期特刊),在出版、文化界造成了所謂的「良友現象」,乃是理解二十世紀上半葉現代中國想像與建構極為重要的憑藉。《良友》是融和多種中、西元素的媒介與載體,本文關注的焦點在於它如何將做為「他者」(the other)的西方現代文明吸納到中國,又怎樣與中國傳統綰合。
考察《良友》的編者視野、讀者心聲、廣告策略、娛樂消遣、女性議題、圖文辯證、藝文表現等面向,可發現它表現出的現代中國圖景具有多元、複合的性質。從歷史脈絡看,《良友》是在現代化潮流中接續晚清以降的「開民智」工作,但基調已由救亡圖存的危機意識轉變而為日常生活的啟蒙。《良友》揭示了新興形式的市民生活,並以輕軟的文本提供新穎、實用、切近人生的大眾知識,此不但有助中產階級的形成,亦促進了中國現代社會的建立,過往存在於知識與庶民階層的明顯界線亦在《良友》雅俗共賞的走向裡愈形模糊。
《良友》兼具啟蒙與審美的現代性思維,拓展了現代中國的新視域,它所蘊含的市民趣味、生活方式、世界認知並在日後持續發酵。
一、畫報及相關資料
(一)核心文獻
《良友》原版單冊本,上海:良友圖書印刷公司,1926-1945年。
《良友》全冊影印本,上海:上海書店,1986年。
《良友》全冊影印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年。
陳子善:《朱古律的回憶——文學〈良友〉》,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2004年。
程德培、郜元寶、楊揚編:《1926-1945良友人物》、《1926-1945良友隨筆》、《1926-1945良友小說》、《1926-1945良友散文》,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4年。
(二)相關文獻
1.良友主編作品
伍聯德:〈追憶美國舊遊——敬致讀者第廿二封公開信〉,海外版《良友》第28期,1958年10月。
伍聯德、陳炳洪編,梁鑾校訂:《新繪學》,上海:商務印書館,1923年。
伍聯德:《良友.回憶.漫談》,香港:良友畫報社,1966年。
伍聯德主編:《中國大觀》,上海:良友圖書印刷有限公司,1930年。
伍聯德主編:《中華景象》,上海:良友圖書印刷有限公司,1933年。
周瘦鵑:〈我的苦學史〉,《自修》第112期,1940年4月。
周瘦鵑主編:《樂觀畫報》,創刊號,1941年5月。
周瘦鵑主編:《樂觀畫報》,創刊號,1947年4月。
周瘦鵑主編:《禮拜六》,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87年。
馬國亮:〈我和良友〉,《人言周刊》第2卷第1期,1935年。
馬國亮:〈《良友畫報》第一期〉,《讀書》第7期,1979年10月。
馬國亮:〈我的□□經過〉,《大風》半月刊第82期,1941年1月。
馬國亮:〈紅星殞落——記一代影后胡蝶〉,香港版《良友》總第61期,1989年6月。
馬國亮:〈美國文化.淺而不薄——大鄉里看美國之三〉,香港版《良友》總第115期,1993年12月。
馬國亮:〈時光倒流.閒話香港(之一)〉,香港版《良友》總第96期,1992年5月。
馬國亮:〈時光倒流.閒話香港(之二)〉,香港版《良友》總第97期,1992年6月。
馬國亮:〈懷念得所〉,《大地畫報》第2期,1939年1月。
馬國亮:《女人的故事》,香港:開益出版社,1996年。
馬國亮:《生活哲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2年。
馬國亮:《再給女人們》,上海:良友圖書印刷公司,1933年。
馬國亮:《回憶》,上海:良友復興圖書印刷公司,1935年。
馬國亮:《良友憶舊:一家畫報與一個時代》,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2年。
馬國亮:《命運交響曲》,桂林:漓江出版社,1986年。
馬國亮:《昨夜之歌》,上海:良友圖書印刷公司,1931年,再版。
馬國亮:《美國短長》,上海:上海書店,2000年。
馬國亮:《浮想縱橫》,香港:開益出版社,1996年。
馬國亮:《偷閒小品》,上海:良友復興圖書印刷公司,1935年。
馬國亮:《國亮抒情畫集》,上海:良友圖書公司,1933年,再版。
馬國亮:《藝苑風情》,上海:文藝出版社,1984年。
馬國亮:《露露》,上海:良友圖書印刷公司,1931年。
張沅恆編:《今日之四邑》,上海:良友圖書印刷公司,1934年。
張沅恆編:《西北一瞥:全國獵影集》,上海:良友圖書公司,未繫年份。
張沅恆編:《桂林山水:全國獵影集》,上海:良友圖書公司,未繫年份。
張沅恆編:《泰山勝境:全國獵影集》,上海:良友圖書公司,未繫年份。
張沅恆編:《塔影集:全國獵影集》,上海:良友圖書公司,未繫年份。
張沅恆編:《頤和園:全國獵影集》,上海:良友圖書公司,未繫年份。
梁得所、陳炳洪編譯:《愛的花園》,上海:良友圖書印刷公司,1928年。
梁得所:〈成功之路〉,收於廣東第四中學校學生自治會的《四中學生》第5期,1933年1月。
梁得所:〈我與大眾畫報〉,《人言周刊》第2卷第1期,1935年。
梁得所:《世界名歌集》,第二集,上海:良友圖書印刷公司,1932年,再版。
梁得所:《出帆》,上海:良友圖書印刷公司,1928年。
梁得所:《未完集》,上海:良友圖書印刷公司,1931年,「隨筆第三輯」。
梁得所:《西洋美術大綱》,上海:良友圖書印刷公司,1929年。
梁得所:《若草》,上海:良友圖書印刷公司,1927年。
梁得所:《得所隨筆》,良友讀者叢書,第4種,1932年,2版。
梁得所:《獵影記》,上海:良友圖書印刷公司,1933年。
梁得所:《繪畫》,收入《近代中國藝術發展史》,上海:上海書店,1989年,民國叢書第一編,65。
梁得所主編:《大眾畫報》,1933年11月-1935年5月。
梁得所主編:《小說》半月刊,1934年5月-1935年3月。
梁得所主編:《文化月刊》,1934年1月-1935年6月。
梁得所主編:《成功之路:現代名人自述》,上海:良友圖書印刷公司,1931年。
梁得所主編:《科學圖解月刊》,1934年10月-1935年4月。
梁得所主編:《時事旬報》,1934年7月-1935年5月。
梁得所主編:《福幼報》,上海:廣學會,1936年。
基爾祈著,梁得所譯:《人生的把握》,上海:廣學會,1937年。
許道明、馮金牛選編:《馬國亮集:生活之味精》,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3年。
許道明、馮金牛選編:《梁得所集:獵影與沈思》,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6年。
2.報刊
(1)畫報
《人民畫報》、《上海畫報》、《小孩月報》、《山東畫報》、《工農兵畫報》、
《中華畫報》、《今日世界》、《今代婦女》(《婦人畫報》)、《少年畫報》、
《世界知識畫報》、《外灘畫報》、《外灘畫報》、《民族畫報》、《紅玫瑰》、
《江西畫報》、《江蘇畫刊》、《亞洲畫報》、《周末畫報》、《河北畫報》、
《花圖新報》(《畫圖新報》)、《城市畫報》、《紅旗畫報》、《時代畫報》、
《浙江畫報》、《真相畫報》、《陝西畫報》、《連環畫報》、《富春江畫報》、
《貴州畫報》、《雲南畫報》、《黑龍江畫報》、《新疆畫報》、《萬有畫報》、
《萬花筒連環畫報》、《銀星》、《解放軍畫報》、《電影畫報》、《歌星畫報》、
《福建畫報》、《遠東經濟畫報》、《廣西畫報》、《戰事畫刊》、《戰事畫報》、
《聲色畫報》、《禮拜六》、《點石齋畫報》、《北洋畫報》、《圖畫日報》、
《醒俗畫報》等。
(2)其他
《申報》、《時務報》、《國聞報》、《清議報》、《新民叢報》、《東方雜誌》、
《教育雜誌》、《影戲雜誌》、《大公報》、《婦女雜誌》、美國《生活》、
美國《時代》、《小良友》等。
二、專書
《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鄭伯奇文集》編委會主編:《鄭伯奇文集》,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
人民畫報社編輯:《畫報論集》,北京:中國畫報出版公司,1990年。
上海通社編:《上海研究資料》,上海:上海書店,1984年,影印版。
上海圖書館編:《上海圖書館館藏近現代中文期刊總目》,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4年。
中國梅蘭芳研究學會、梅蘭芳紀念館編:《梅蘭芳藝術論評》,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1年。
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婦女運動歷史研究室編:《中國近代婦女運動歷史資料(1840-1918)》,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1991年。
孔海珠:《左翼.上海:1934~1936》,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3年。
戈公振:《中國報學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27年。
方明光編著:《海上舊夢影》,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方漢奇:《中國近代報刊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
王中江:《進化主義在中國》,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
王先謙:《莊子集解》,收入楊家駱主編:《新編諸子集成》,臺北:世界書局,1991年。
王克先:《學習心理學》,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
王栻主編:《嚴復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王國維:《王國維先生全集續集》,臺北:大通書局有限公司,1976年。
王震、榮君立編:《汪亞塵藝術文集》,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0年。
王學哲編:《張元濟致王雲五的信札(一九三七年至一九四七年)》,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王曉玉主編:《中國電影史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王曉明:《半張臉:中國的新意識形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3年。
包天笑:《釧影樓回憶錄》,收入張玉法、張瑞德主編《中國現代自傳叢書》,臺北:龍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
北京大學文獻研究所編:《全宋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生生印書館編輯部編著:《蔣夫人言論集》,臺北:生生印書館,1987年。
田中正明著,蘇守政譯:《視覺傳達設計》,臺北:六合出版社,1999年。
白春超:《再生與流變:中國現代文學中的古典主義》,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6年。
石文典等編著:《市場營銷心理學》,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朱子家(金雄白):《汪政權的開場與收場》,香港:春秋雜誌社,1959年。
江宜樺:《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new window
吳廷俊:《新記〈大公報〉史稿》,武漢:武漢出版社,1994年。
吳昊:《都會雲裳:細說中國婦女服飾與身體革命1911-1935》,香港:三聯書店,2006年。
吳昊等彙編:《都會摩登——月份牌:1920s-1930s》,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1999年。
吳宓:《吳宓日記》,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年。
呂芳上:《從學生運動到運動學生(民國八年至十八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年。new window
呂瑞廷、趙澂璧編纂:《新體中國歷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15年,19版。
宋美齡:《西安事變回憶錄》,收入《蔣委員長西安半月記.蔣夫人西安事變回憶錄》,臺北:正中書局,1976年。
宋原放主編:《中國出版史料》,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1年。
宋素紅:《女性媒介:歷史與傳統》,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6年。
束忱、張宏生注譯:《新譯唐傳奇選》,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李又寧、張玉法編:《中國婦女史論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年。
李今:《海派小說論》,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李孝悌:《戀戀紅塵:中國的城市、欲望與生活》,臺北:一方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new window
李明山主編:《中國近代版權史》,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3年。
李家駒:《商務印書館與近代知識文化的傳播》,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
李敖:《李敖大全集》,臺北:榮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李超:《中國早期油畫史》,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4年。
李瑞騰:《文化理想的追尋》,南投:南投縣立文化中心,1995年。new window
李道新:《中國電影史(1937-1945)》,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李歐梵:《中國現代文學與現代性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
李歐梵:《蒼涼與世故:張愛玲的啟示》,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6年。
李歐梵講演,季進編:《未完成的現代性》,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李澤厚:《中國現代思想史論》,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李繼鋒主編:《1934:沈寂之年》,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3年。
沈以正:《敦煌藝術》,臺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1年。
沈寂編著:《老上海電影明星》,上海:上海畫報出版社,2000年。
沈從文:《心與物游》,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汪之成:《上海俄僑史》,上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3年。
汪民安、陳永國、張雲鵬主編:《現代性基本讀本》,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5年。
汪暉、陳燕谷主編:《文化與公共性》,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年。
阮元校勘:《左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十三經注疏本。
阮元校勘:《周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十三經注疏本。
阮元校勘:《周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十三經注疏本。
阮元校勘:《孟子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十三經注疏本。
阮元校勘:《詩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十三經注疏本。
阮元校勘:《論語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十三經注疏本。
周偉主編:《時代印記——穿行於中國百年報刊之林》,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2年。
周楠本編注:《魯迅文學書簡》,天津︰天津民眾出版社,2006年。
周慧玲著,國立編譯館主編:《表演中國:女明星,表演文化,視覺政治,1910-1945》,臺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季羨林:《季羨林談師友》,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2006年。
林太乙:《林家次女》,臺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年。
林路編著:《他的目光——男性攝影家的女性題材》,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
邵洵美著,陳子善編:《洵美文存》,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6年。
邵綃紅:《我的爸爸邵洵美》,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書店出版社,2005年。
金耀基:《中國的「現代轉向」》,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4年。
阿英著,柯靈主編:《阿英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
侯杰、汪昆江編著:《清末民初社會風情:〈醒俗畫報〉精選》,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
姜亮夫:《姜亮夫全集》,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姜緯堂、劉寧元主編:《北京婦女報刊考(1905-1949)》,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90年。
姚民權、羅偉虹著:《中國基督教簡史》,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
施蟄存:《沙上的腳迹》,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6年。
施蟄存著,陳子善、徐如麒編選:《施蟄存七十年文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6年。
柯孟德等著:《潘玉良》,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07年。
秋瑾:《秋瑾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胡蝶口述,劉慧琴整理:《胡蝶回憶錄》,臺北:聯合報社,1986年。
胡適著,歐陽哲生編:《胡適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范伯群:《民國通俗小說鴛鴦蝴蝶派》,臺北:國文天地雜誌社,1990年。
范惟翔:《行銷管理——策略、個案與應用》,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范曄著,李賢等注:《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茅盾:《子夜》,臺北:里仁書局,2001年。
茅盾:《茅盾論創作》,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0年。
夏志清著,劉紹銘等譯:《中國現代小說史》,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1年。
夏志清著:《人的文學》,臺北:純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1988年。
夏衍:《懶尋舊夢錄》,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5年。
夏曉虹選編:《〈女子世界〉文選》,貴陽:貴陽教育出版社,2003年。
姬覺彌輯:《羅迦陵夫人年譜》,收入張愛芳選編:《歷代婦女名人年譜》,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年。
孫常煒編著:《蔡孑民先生元培年譜》,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高大威:《圖像與語藝分析》,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課程講義,2005年。
商務印書館編:《商務印書館九十年1897-1987》,北京:商務印書館,1987年。
商鼎編輯室編:《梅蘭芳劇照集》,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1年。
崔樂泉:《圖說中國古代遊藝》,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2年。
張人鳳:《智民之師——張元濟》,濟南:山東畫報,1998年。
張人鳳主編:《張菊生先生年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
張人鳳整理:《張元濟日記》,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張丹子編:《中國名人年鑑:中華民國三十二年,上海之部》,上海:中國名人年鑑社,1944年。
張元濟:《張元濟書札》,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年,增訂本。
張元濟:《張元濟詩文》,北京:商務印書館,1986年。
張玉英編:《徐悲鴻談藝錄》,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2000年。
張仲禮主編:《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張忠謀:《張忠謀自傳上冊1931-1964》,臺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張亮采編纂:《中國風俗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21年,8版。
張春興:《心理學》,臺北:臺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張舜徽:《清人文集別錄》,臺北:明文書局,1982年。
張愛玲:《張愛玲典藏全集》,臺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
張樹年:《我的父親張元濟》,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97年。
張澤賢:《書之五葉:民國版本知見錄》,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2005年。
張靜廬:《在出版界二十年》,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
張靜廬輯註:《中國近現代出版史料》,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書店出版社,2003年。
張頤武主編:《現代性中國》,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5年。
張競生:《性史1926》,臺北:大辣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張灝:《時代的探索》,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梁啟超:《飲冰室文集》,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3年。
梁啟超:《飲冰室專集》,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7年。
梅家玲編:《文化啟蒙與知識生產:跨領域的視野》,臺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莊萬壽註譯:《新譯列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許慧琦:《「娜拉」在中國:新女性形象的塑造及其演變(1900s-1930s)》,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2003年。new window
郭廷以編著:《中華民國史事日誌》,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年。
郭建英繪,陳子善編:《摩登上海:30年代的洋場百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郭恩慈、蘇玨編著:《中國現代設計的誕生》,香港:三聯書店,2007年。
郭華:《老影壇》,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
郭嵩燾著,鍾叔河主編:《倫敦與巴黎日記》,長沙:岳麓書社,1984年。
陳子善、張鐵榮編:《周作人集外文》,海口:海南國際新聞出版中心,1995年。
陳子善:《迪昔辰光格上海》,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陳子善編:《洵美文存》,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6年。
陳天錫:《戴季陶(傳賢)先生編年傳記》,臺北:文海出版社,1977年。
陳天錫編:《戴季陶先生文存三續編》,臺北:中國國民黨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1971年。
陳天錫編:《戴季陶先生文存續編》,臺北:中國國民黨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1967年。
陳平原、夏曉虹編注:《圖像晚清》,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6年。
陳平原主講,梅家玲編訂、王德威主編:《晚清文學教室:從北大到台大》,臺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陳申等編著:《中國攝影史》,臺北:攝影家出版社,1990年。
陳池瑜:《中國現代美術學史》,哈爾濱:黑龍江美術出版社,2000年。
陳星:《李叔同歌曲尋繹》,臺北:世界文物出版社,1994年。
陳望道:《小品文和漫畫》,上海:上海書店,1981年。
陳朝華主編:《最後的文化貴族——文化大家訪談錄(第一輯)》,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2007年。
陸弘石:《中國電影史1905-1949》,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5年。
傅斯年著,陳槃等校訂:《傅斯年全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0年。new window
傅雷:《傅雷美術講堂——世界美術名作二十講與中國書畫》,臺北:三言社,2003年。
彭小妍:《海上說情慾:從張資平到劉吶鷗》,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2001年。new window
游鑑明、羅梅君、史明主編:《共和時代的中國婦女》,臺北:左岸文化.遠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7年。
程光煒主編:《大眾媒介與中國現當代文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
程季華等編著:《中國電影發展史》,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98年。
辜振豐:《布爾喬亞——欲望與消費的古典記憶》,臺北:果實出版,2003年。
閔建國:《中國現代著名作家的婚戀與創作》,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黃克武主編:《畫中有話:近代中國的視覺表述與文化構圖》,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年。
黃希庭主編:《心理學與人生》,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5年。
黃宗智主編:《中國研究的范式問題討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
愛新覺羅.溥儀著:《末代皇帝》,臺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1989年。
楊步偉:《一個女人的自傳》,臺北:傳記文學雜誌社,1979年。
楊步偉:《雜記趙家》,臺北:傳記文學雜誌社,1985年。
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史記三家注幷附編二種》,臺北:鼎文書局,1979年。
楊斌華主編:《上海味道》,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2002年。
楊義:《京派海派綜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葛元煦著,鄭祖安標點:《滬游雜記》,上海: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熊月之、馬學強、晏可佳選編:《上海的外國人(1842-1949)》,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熊月之主編:《上海通史》,第10卷,許敏著「民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趙孝萱:《鴛鴦蝴蝶派新論》,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2002年。該書底本原係私立輔仁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學位論文《民初〈禮拜六〉雜誌言情小說研究》。
趙家璧:《文壇故舊錄:編輯憶舊續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1年。
趙家璧:《編輯憶舊》,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4年。
趙家璧等著:《編輯生涯憶魯迅》,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趙珩:《彀外譚屑:近五十年聞見摭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年。
劉人鵬:《近代中國女權論述——國族、翻譯與性別政治》,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
劉向著,左松超注譯:《新譯說苑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96年。
劉紀蕙:《文化的視覺系統Ⅱ:日常生活與大眾文化》,臺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new window
劉紀蕙:《孤兒.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徵狀式閱讀》,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
劉海粟:《藝術叛徒》,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06年。
劉淳:《中國油畫名作100講》,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6年。
劉精民收藏:《光緒老畫刊——晚清社會的〈圖畫新聞〉》第1輯,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5年。
劉慧英編著:《遭遇解放:1890-1930年代的中國女性》,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5年。
歐陽修:《歐陽文忠公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
蔣為民主編:《時髦外婆:追尋老上海的時尚生活》,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3年。
蔡元培:《蔡元培全集》,臺南:王家出版社,1968年。
蔡元培著,聞笛、水如編著:《蔡元培美學文選》,臺北:淑馨出版社,1989年。
鄭伯奇著,鄭延順編:《憶創造社及其他》,香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2年。
鄭逸梅:《鄭逸梅選集》,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
魯迅:《魯迅全集》,臺北:唐山出版社,1989年。
盧俊宏:《運動心理學》,臺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1994年。
盧嵐蘭:《現代媒介文化——批判的基礎》,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new window
盧燕、李亦中主編:《隔洋觀景:好萊塢鏡像縱橫》,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穆時英著:《穆時英小說全編》,上海:學林出版社,1997年。
錢谷融主編:《林琴南書話》,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錢定平編著:《Logo的文化史》,香港:中華書局,2004年。
錢滿素:《美國自由主義的歷史變遷》,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年。
錢穆:《中華文化十二講》,臺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蘭臺網路出版商務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錢鍾書著,舒展選編:《錢鍾書論學文選》,廣州:花城出版社,1990年。
戴季陶:《戴季陶先生文存》,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59年。
薛福成:《出使日記續刻》,臺北:華文書局,1968年。
謝其章:《老期刊收藏》,瀋陽:遼寧畫報出版社,2001年。
謝其章:《封面秀》,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年。
謝其章:《創刊號風景》,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
謝其章:《創刊號剪影》,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年。
謝其章:《搜書記》,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6年。
謝其章:《漫畫漫話:1910年~1950年世間相》,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
韓叢耀:《圖像傳播學》,臺北:威仕曼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豐華瞻、戚志蓉編:《豐子愷論藝術》,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85年。
魏紹昌:《我看鴛鴦蝴蝶派》,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
龐薰琹著:《就是這樣走過來的》,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年。
羅宗濤:《石窟裡的老傳說——敦煌變文》,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2年。
羅蘇文:《女性與近代中國社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嚴家炎:《中國現代小說流派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年。
蘇雪林:《中國二三十年代作家》,臺北:純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1986年。
蘇精:《馬禮遜與中文印刷出版》,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new window
酈蘇元:《中國現代電影理論史》,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5年。
欒梅健:《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發生論》,臺北:業強出版社,1992年。
欒梅健:《前工業文明與中國文學》,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欒梅健:《純與俗:文學的對立與溝通》,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5年。
H.H.阿納森著,鄒德儂等譯:《西方現代藝術史:繪畫.雕塑.建築》(History of Modern Art: Painting, Sculpture, Architecture),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1994年。
K. Koffka原著,黎煒譯:《格式塔心理學原理》,臺北:昭明出版社,2000年。
Wilhelm Wundt著,李維、沈敏烈譯:《人類與動物心理學論稿》(Lectures on Human and Animal Psychology),臺北:昭明出版社,2001年。
尤卡.格羅瑙著,向建華譯:《趣味社會學》(The Sociology of Taste)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王德威著,宋偉杰譯:《被壓抑的現代性:晚清小說新論》(Fin-de-Siècle Splendor: Repressed Modernities of Late Qing Fiction, 1848-1911),臺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new window
史萊文著,劉迎秋譯:《經濟學導論》(Introduction to Economics),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
瓦爾特.本雅明著,許綺玲、林志明譯:《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本雅明論藝術》,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吉莉恩.蘿絲著,王國強譯:《視覺研究導論:影像的思考》(Visual Methodologie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Visual Materials),臺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
安東尼.吉登斯著,田禾譯,黃平校:《現代性的後果》(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南京:譯林出版社,2000年。
安東尼.紀登斯著,趙旭東、方文譯:《現代性與自我認同——晚期現代的自我與社會》(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 Self and Society in the Late Modern Age),臺北:左岸文化.遠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
佛洛伊德著,葉頌壽譯:《精神分析新論》(Vorlesungen zur Einfuhrung in die Psychoanalyse),臺北:志文出版社,1985年,與《精神分析引論》合刊。
佛洛伊德著,賴其萬、符傳孝譯:《夢的解析》(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臺北:志文出版社,1985年。
李歐梵著,毛尖譯:《上海摩登:一種新都市文化在中國1930-1945》(Shanghai Modern: The Flowering of a New Urban Culture in China, 1930-1945),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6年,增訂版。
邢軍著,趙曉陽譯:《革命之火的洗禮:美國社會福音和中國基督教青年會,1919-1937》,上海: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亞瑟.史密斯著,張夢陽、王麗娟譯:《中國人德行》(Chinese Characteristics),臺北:泰電電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季恩著,曹錦清、馬振聘譯:《文字與書寫——思想的符號》(L’écriture, mémoire des hommes),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年。
尚.拉普朗虛、尚-柏騰.彭大歷斯合著,沈志中、王文基譯:《精神分析辭彙》(Vocabulaire de la psychanalyse),臺北:行人出版社,2000年。
居伊.恩斯特.波德著,王昭風譯:《景觀社會》(La Societe du spectacle),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波德萊爾著,郭宏安譯:《1846年的沙龍:波德萊爾美學論文選》(1846 nian de sha long),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
波德萊爾著,郭宏安譯:《惡之花》,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
阿倫著,陳雅玫譯:《新聞文化:報紙、廣播、電視如何製造真相?》,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
哈貝馬斯著,曹衛東等譯︰《公共領域的架構轉型》(Strukturwandel der Öffentlichkeit),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年。
查爾斯.泰勒著,程煉譯:《現代性之隱憂》(The Malaise of Modernity),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年。
查爾斯.泰勒著,韓震等譯:《自我的根源:現代認同的形成》(Sources of the self :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identity,或譯《個體的來源》),南京:譯林出版社,2001年。
約翰.柏格著,戴行鉞譯:《藝術觀賞之道》(Ways of Seeing),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2年。
約翰.費斯克著,張錦華等譯:《傳播符號學理論》(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Studies),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約翰.奧桑尼斯、尼古拉斯.傑克遜.奧桑尼斯合著,呂奕欣譯:《廣告說服力》(Persuasion in Advertising),臺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
韋伯倫著,趙秋巖譯:《有閑階級論:各種制度之經濟的研究》(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 an Economic Study of Institutions),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9年。
埃里克.霍布斯鮑姆著,李金梅譯:《民族與民族主義》(Nations and Nationalism Since 1780: Programme, Myth, Reality),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班納迪克.安德森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索羅門著,張重昭審校,陳志銘等譯:《消費者行為》(Consumer Behavior:Buying, Having,and Being)臺北:臺灣培生教育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馬克斯.霍克海默、西奧多.阿道爾諾著:《啟蒙辯證法:哲學斷片》,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馬泰.卡林內斯庫著,顧愛彬、李瑞華譯:《現代性的五副面孔:現代主義、先鋒派、頹廢、媚俗藝術、後現代主義》(Five faces of modernity: modernism, avant-garde, decadence, kitsch, postmodernis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
凱奇著,曾妮譯:《雜誌封面女郎:美國大眾媒介中視覺刻板印象的起源》(The Girl on the Magazine Cover: The Origins of Visual Stereotypes in American Mass Media),天津市: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
斯圖爾特.霍爾編,徐亮、陸興華譯:《表徵:文化表象與意指實踐》(Representation: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
費夫賀、馬爾坦合著,李鴻志譯:《印刷書的誕生》(L'Apparition du livre),臺北:貓頭鷹書房,2005年。
黃春秀主編,畢璞仙、饒淑君初譯:《馬諦斯》(Matisse),臺北:臺灣麥克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巨匠與世界名畫」,中文國際版。
黑克斯著,莊勝雄譯:《相機與鏡頭:實用的攝影技巧》(Cameras and Lenses),臺北:授學出版社,1998年。
塞夫蘭、譚卡德合著,羅世宏譯:《傳播理論——起源、方法與應用》(Communication Theories: Origins, Methods, and Uses in the Mass Media),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葉宋曼瑛:The Life and Times of Zhang Yuanji 1867~1959,北京:商務書館,1985年。其中譯本,張人鳳、鄒振環合譯:《從翰林到出版家——張元濟的生平與事業》,香港:商務印書館,1992年。
葛萊門著,洪蘭譯:《心理學》(Psychology),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維金尼亞‧吳爾芙著,張秀亞譯:《自己的房間》,臺北:天培文化有限公司,2004年。
維蘭.傅拉瑟著,李文吉譯:《攝影的哲學思考》(Towards a Philosophy of Phtography),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赫伯特.馬歇爾.麥克盧漢著,何道寬譯:《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s of Man),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
齊美爾著,劉小楓選編,顧仁明譯:《金錢、性別、現代生活風格》,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1年。
盧漢超著,段煉、吳敏、子羽譯:《霓虹燈外:20世紀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Beyond the Neon Lights: Everyday Shanghai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戴維.羅賓遜著,程煉譯:《尼采與後現代主義》(Nietzsche and Postmodernis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薩依德著,王志弘、王淑燕等譯:《東方主義》(Orientalism),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
薩莫瓦約著,劭煒譯:《互文性研究》(L'intertextualité),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
羅蘭.巴特著,許綺玲譯:《明室:攝影札記》(La Chambre Claire),臺北:臺灣攝影工作室,1997,修訂版。
羅蘭.巴特著,許薔薇、許綺玲譯:《神話:大眾文化詮釋》(Mythologies),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羅蘭.巴特著,懷寧譯:《顯義與晦義:批評文集之三》,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5年。
靄理士著,潘光旦譯注:《性心理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年。
Anthony D. Smith: “The Nation:Invented, Imagined, Reconstructed?”, in Marjorie Ringrose and Adam J. Lerner eds., Reimagining, the Nation,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1993.
Cambridge edition / with a new introd. by George Monteiro, The Poetical Works of Longfellow,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1975.
Claude E. Shannon and Warren Weaver, 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49.
Edward S. Herman and Noam Chomsky: Manufacturing Consent: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Mass Media,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1988.
Gaye Tuchman: Making News: A Stud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New York: Free Press, 1978.
Harry Harootunian: History's Disquiet: Modernity, Cultural Practice, and the Question of Everyday Lif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2.
John H. Kerr: Motivation and Emotion in Sport Reversal Theory, Hove, East Sussex: Psychology Press, 1997.
Julia Kristeva: The Kristeva reader, edited by Toril Moi, Oxford, UK: B. Blackwell, 1986.
Michael J. Apter: Reversal Theory: Motivation, Emotion, and Personality,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89.
Mike Featherstone: Undoing Culture: Globalization, Postmoderism and Identity,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1995.
Percy Bysshe Shelley, Timonthy Webb(Ed.): Shelley: Selected Poems, London: Dent, 1977.
Robert E.Thayer: The Origin of Everyday Moods: Managing Energy, Tension, and Stres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Roger Caillois; translated from the French by Meyer Barash: Man, Play and Games,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2001.
Stuart Hall, Chas Critcher, Tony Jefferson, John Clarke and Brian Roberts: Policing the Crisis: Mugging, the State, and Law and Order, London: Macmillan, 1978.
Stuart Hall: “Encoding and Decoding in the Television Discourse”, in Darnell M. Hunt(Ed.), Channeling Blackness: Studies on Television and Race in America,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Stuart Hall: “Encoding and Decoding”, in Stuart Hall(Ed.), Culture, Media, Language: Working Papers in Cultural Studies, 1972-79, London: Routledge, 1980.
Theodor W. Adorno: “On Popular music”, in Theodor W. Adorno and Richard Leppert, Essays on music, Berkeley,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2.
三、單篇著述
王若梅:〈一脈殊途異地:滬港《良友畫報》之比較〉,收入梁元生、王宏志主編:《研究叢刊》第2號,《雙龍吐艷:滬港之文化交流與互動》,香港:滬港發展聯合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2005年11月(此書為2003年之年會論文結集)。
王爾敏:〈《點石齋畫報》所展現之近代歷史脈絡〉,收於黃克武主編:《畫中有話:近代中國的視覺表述與文化構圖》,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年。
王躍年:〈從《真相》到《良友》——1912-1937年中國攝影畫報簡論〉,《民國檔案》第3期,2004年。
司徒榮:〈記梁得所先生〉,《未名半月刊》第2期,1938年。
司徒榮:〈悼梁得所先生〉,《自由譚》第3期,1938年。
白先勇:〈上海童年〉,收入薛原編:《童年》,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6年。
白國良:〈世界上歷史悠久的華文畫報——訪香港《良友》畫報社社長伍福強〉,《中國工商》第7期,1993年。
余芳珍:〈閱書消永日:良友圖書與近代中國的消閑閱讀習慣〉,《思與言》第43卷第3期,2005年9月。new window
吳永貴:〈靠特色求生存發展的出版機構——良友圖書印刷公司〉,《出版史料》第4期,2004年。
吳景平:〈八一三抗戰中的上海救亡畫刊〉,《史林》第4期,1987年。
吳楣:〈自將磨洗認前朝——賞《良友憶舊——一家畫報與一個時代》〉,《出版科學》第4期,2005年。
李志雄:〈《良友》:畫報史上的一朵奇葩〉,《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6期,2003年。
李康化:〈《良友畫報》及其文化效用〉,《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期,2002年。
李揚:〈「救亡壓倒啟蒙」:對80年代一種歷史「元敍事」的解構分析〉,收入劉擎、關小春主編:《自由主義與中國現代性的思考——「中國近現代思想的演變」研討會論文集(下)》,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2年。
李瑞騰:〈文藝雜誌學導論〉,《文訊》第213期,2003年7月。
李瑞騰:〈副刊的歷史、編輯、文學史研究及其他〉,《中央日報》,1998年1月5日。
李觀承:〈我的父親還珠樓主〉,收入還珠樓主著,葉洪生批校:《蜀山劍俠傳》,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年。
周作人:〈兒童的文學〉,《新青年》第8卷第4號,1920年12月。
周芳美:〈二十世紀初中國繪畫中男性裸露形象的改變〉,《人文學報》第26期,2002年12月。new window
明耀五:〈憶得所:我與梁得所之淵源〉,《自由譚》第3期,1938年。
林明德:〈梁啟超〈論小說與群治之關係〉的歷史意義〉,《文訊》第218期,2003年12月。
林蔭庭:〈是蔣夫人,更是宋美齡〉,《婦研縱橫》第69期,2004年1月。
哈羅德.D.拉斯韋爾:〈傳播在社會中的結構和功能〉(“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Communication in Society”),收入英奧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紐博爾德編,汪凱、劉曉紅譯:《媒介研究的進路:經典文獻讀本》,北京:新華出版社,2004年。
胡光華:〈20世紀上海半葉來華外籍美術教授(習)與中國近現代美術教育〉,《中國美術教育》第3期,2003年。
胡萬川:〈傳統小說的版畫插圖〉,《中外文學》第16卷第12期,1988年5月。new window
范約翰:〈本人約翰傳〉,《小孩月報》第18號菊月。
徐永昇整理:「潘玉良年表」,收於楊克明總策劃:《畫魂:潘玉良Pan Yu Liang》,臺北:民生報社,2006年。
酒井直樹著,白培德譯:〈現代性與其批判:普遍主義和特殊主義的問題〉,收入張京媛主編:《後殖民理論與文化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new window
馬中紅:〈圖像西方與想像西方——《良友》西方形象的重構與呈現〉,收入陳平原主編:《中國文學中的西方人形象》,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高大威:〈我對書評的看法與寫法〉,《文訊》第236期,2005年6月。
高郁雅:〈從《良友畫報》封面女郎看近代上海的「摩登狗兒」(Modern Girl)〉,《國史館館刊》復刊第26期,1999年6月。
康慨:〈《良友》的花樣年華〉,《新聞周刊》第4期,2002年。
張若谷:〈梁得所的遺書〉,《自由譚》第3期,1938年。
梁惠娥、張競瓊合撰:〈從《良友》看民國時期上海服飾的時尚特徵〉,《裝飾》總第15期,2005年10月。
梅家玲:〈發現少年,想像中國梁啟超《少年中國說》的現代性、啟蒙論述與國族想像〉,《漢學研究》第19卷第1期,2001年6月。new window
郭力昕:〈約翰.伯杰——另類影像的實踐者〉,《誠品好讀》2007年5月號。
陳子善:〈《良友》畫報和馬國亮先生〉,《文匯報》,2002年4月6日。
陳世強:〈私立上海美專變遷史略〉,《南京曉莊學院學報》第17卷第1期,2001年3月。
陳平原:〈以圖像為中心——關於《點石齋畫報》〉,《二十一世紀》總第59期,2000年6月號。
陳姃湲:〈《婦女雜誌》(1915-1931)十七年簡史——《婦女雜誌》何以名為婦女〉,收入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輯:「《婦女雜誌》研究專號」,《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12期,2004年12月。new window
陳思和:〈現代出版與知識份子的人文精神〉,《復旦大學學報》第3期,1993年。
陳紅:〈郭沫若為何與良友圖書公司無緣〉,《郭沫若學刊》第2期,1993年。
陳敬之:〈周瘦鵑〉(上、下),《暢流》第51卷第2、3期,1975年3、4月。
陳樹人:〈圖畫教授法〉,《真相畫報》第17期,1913年3月。
章克標:〈回憶邵洵美〉,南京師範大學編《文教資料簡報》第5期,1982年。
傅雷:〈薰琹的夢〉,《藝術旬刊》第1卷第3期,1932年9月。
彭文立、季力康:〈以反轉理論探討優秀跳傘參與者刺激冒險尋糗動機、覺醒、焦慮、情緒與跳傘表現之相關研究〉,《大專體育學刊》第6卷第1期,2004年2月。new window
彭文立:〈運動心理學反轉理論的介紹〉,《大專體育》第59期,2002年4月。new window
彭麗君著,張歷君譯:〈摩登與魔術:上海現代性一瞥〉,收入許紀霖主編:《帝國、都市與現代性》,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年。
游鑑明:〈近代中國女子健美的論述(1920-1940年代)〉,收入游鑑明主編:《無聲之聲(Ⅱ):近代中國的婦女與社會(1600-1950)》,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年。new window
湯靜:〈《良友》畫報——新型的美術大眾傳播載體〉,《中國書畫》第5期,2004年。
黃惲:〈關於周瘦鵑之死〉,《印刻文學生活誌》第1卷第12期,2005年8月。
楊春曉:〈解讀《良友》畫報的封面〉,《新聞大學》第4期,2004年。
葉淺予:〈畫報時代化〉,《人言周刊》第2卷第1期,1935年。
劉怡伶:〈世紀宋美「齡」:一八九七?一八九八?一八九九?〉,《傳記文學》第85卷第5期,2004年11月。
劉怡伶:〈李歐梵《上海摩登》對「商務印書館」的論述商榷〉,《國家圖書館館刊》95年第1期,2006年6月。new window
劉怡伶:〈婦幼醫療照護的異文化語境——論《點石齋畫報》的對比現象〉,《臺灣醫學人文期刊》創刊號,臺北:臺灣醫學人文學會籌備處、私立臺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弘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3月。
劉怡伶:〈晚清傳媒視野中的佛教以《點石齋畫報》觀察為例〉,《第十四屆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後論文集》,新竹:私立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研究所,2005年5月。
劉紹唐主編:〈周瘦鵑〉,《傳記文學》第41卷第4期,「民國人物小傳」,1982年10月。
樓適夷:〈施蟄存的新感覺主義——讀了〈在巴黎大戲院〉與〈魔道〉之後〉,《文藝新聞》第33期,1931年10月。
鄭績:〈從《良友》看左翼思潮在大眾層面的傳播〉,《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第3期,2005年。
魯道夫.瓦格納:〈進入全球想像圖景:上海的《點石齋畫報》〉,商務印書館主編:《中國學術》第8輯,2001年冬。
蕭志偉、尹鴻:〈美國第一份中國電影市場的官方調查報告與好萊塢全球化策略〉,《電影藝術》第1期,2002年。
戴美政:〈郭沫若為《良友畫報》題詞〉,《郭沫若學刊》第3期,1990年。
謝其章:〈「八.一三」戰火催生《良友戰事畫刊》〉,《光明日報》,2005年8月25日。
謝其章:〈全份《良友》畫報殊不易得〉,《天津日報》,2004年4月4日。
謝其章:〈每一頁都是一扇魔窗——讀馬國亮《良友憶舊》〉,《博覽群書》,2002年4月7日。
謝其章:〈風雨滄桑話《良友》〉,《人民日報海外版》,2000年12月18日。
謝其章:〈梁得所和他的「雜誌世界」〉,《中國編輯》第2期,2004年。
謝其章:〈話說《良友》〉,《大眾日報》,2002年5月10日。
韓世兌:〈良友畫報小檔案,當年多少事,歷歷在心頭,滬杭甬金三角〉,《民生報》,1991年1月12日,第31版。
簡記:〈「頹廢」小議〉,《和田師範專科學校學報》(漢文綜合版)第4期總第32期,2004年7月。
羅宗濤:〈歷史研究法與中國文學研究〉,《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0卷第1期,2000年3月。new window
四、學位論文
王若梅:《〈良友畫報〉:誰之良友:二、三十年代上海通俗文化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學碩士論文,2002年。
余芳珍:《消閑閱讀習慣在近代中國:《良友畫報》出版體與圖畫想像空間之擴展》,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02年。
胡至倫:《「自由談」刊頭女性圖像研究(1911-1935)》,中壢: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翁凡哲:《時尚雜誌與政治明星——從〈良友畫報〉看蔣介石形象(1926-1945)》,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2005年。
高大威:《嚴復思想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2年。new window
許惠琪:《〈良友畫報〉封面女郎(1926-1945)之研究》,臺北:國立藝術學院美術系美術史組學士論文,2002年。
陳文婷:《上海舞女:以休閒報刊與小說為中心(1927-1949)》,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3年。
湯靜:《〈良友〉畫報與美術傳播》,北京: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碩士論文,2003年。
齊秋生:《走向現代的都市女性形象——從〈良友〉畫報看20世紀30年代的上海都市女性》,廣州:暨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年。
劉怡伶:《張元濟思想研究》,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系碩士論文,1999年。
藍承菊:《五四新思潮衝擊下的婚姻觀(1915-1923)》,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1993年。
五、電子資料
人民網「傳媒見證歷史」,2006年02月10日,http://media.people.com.cn/BIG5/22114/52789/58100/4093977.html。
大陸CCTV(央視)製播:「2001年三八婦女節網上特輯」。http://big5.cctv.com/life/38/20fzs01.html。
中文電影資料庫:http://www.dianying.com/。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東京大學《婦女雜誌》研究會所建置之資料庫。http://archwebs.mh.sinica.edu.tw/fnzz/index.htm。
美國《時代》網站:http://www.time.com。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館東亞圖書館所建《玲瓏》電子資料庫。http://www.columbia.edu/cu/lweb/digital/collections/linglong/index.html。
孫中山學術研究資訊網:「國旗歌的由來」。http://yatsen.gov.tw/content.php?cid=S01_02_05。
趙修慧:〈趙家璧與《良友畫報》〉,《文匯報》,2007年7月15日,http://wenhui.news365.com.cn/bh/200707/t20070715_1492586.htm。
謝其章:〈《良友畫報》的啟示〉,《光明日報》,2005年1月27日。http://www.gmw.cn/01gmrb/2005-01/27/content_172545.htm。
謝其章:〈老「良友」新寵兒〉,《人民政協報》,2004年4月8日。ttp://www.cppcc.gov.cn/rmzxb/bczk/200404080068.htm。
謝其章:〈惜哉梁得所,惜哉《大眾畫報》〉,《光明日報》,2002年11月28日。http://www.gmw.cn/01gmrb/2002-11/28/08-F93F1E4F041C109A48256C7E0080469D.htm。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