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台灣知識社群的轉變--以台北帝國大學物理講座到台灣大學物理系為例
作者:張幸真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李永熾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3
主題關鍵詞:台北帝國大學台大物理系物理講座知識社群原子核實驗中心與邊陲延續與斷裂許雲基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1) 專書(1)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08
本論文定義的「台灣」是知識上的地理名詞,「知識社群」指的是三人以上的學術研究團體,並將知識社群視為有機的系統。本論文主要以台北帝國大學物理講座為主體,進行時間序列(Time Series)切片,以(1)「中心」、「邊陲」(2)「延續」、「斷裂」兩組概念,透過倒三角型模式,從台北帝國大學本體、理農學部的分離到理學部、個別講座進行分析,以呈現台灣知識社群在內部時間變化與外部環境刺激下的變化類型。
首先,我們探究台北帝國大學成立時的原因及理念如何展現在講座的配置上。並對文政學部、理農學部講座的知識社群來源進行分析。
接著,我們耙梳理農學部的講座構造,探討講座成員的學術淵源。接著討論理農學部知識社群系統走向分離的原因。並挑選與物理有關的化學、地質、數學、物理等講座進行觀察。我們發現學術邊陲區的台北帝國大學與殖民母國日本學術中心間的互動的模式有著類似的發展:(1)延續日本學術中心的研究方法與對象(2)研究方法不變對象改以台灣特殊性為主(3)藉由學術研究自我中心化後,進而挑戰日本學術中心。戰後講座轉化為系所,各講座知識社群的研究傳承也有所不同,可分為以下幾種:(1)直線繼承型:化學講座(2)多線繼承轉化型:地質講座(3)斷裂沒有貢獻型:數學講座(4)斷裂隱流中的繼承與轉化:物理講座。
第三部分,我們將台北帝國大學物理講座分為前後兩期,深入探討其與日本物理學中心的互動關係。並以仁科芳雄與首任物理講座教授荒勝文策的學術歷程進行對比。荒勝文策來到台北帝國大學後,領導物理講座知識社群藉由原子核擊破實驗,完成學術自我中心化後,從邊陲顛覆中央,進而重返日本京都帝國大學建立原子核實驗室。接任的講座教授河田末吉改做宇宙射線,在其領導下物理講座知識社群的研究方式依循日本學術中心,進行「依賴式」的學術加工,強化了台北帝國物理講座做為京都帝國大學物理科邊陲區的角色。
台北帝國大學物理講座轉化為台灣大學物理系,新的知識社群系統成員由一元改為多元,學術中心也由日本漸次轉移到了美國。接收學者戴運軌、許雲基領導的原子核物理實驗室知識社群,在日籍太田賴常的計畫下,修復完成荒勝文策遺留的加速器並完成原子核擊破實驗。實驗的成功,除了繼承了台北帝國大學時代的學術隱流,也為台大的原子核實驗知識社群奠下基礎,進而影響台灣的科學政策。填補日籍講座教授理論物理課程的是日據時期已經來到台灣,卻因為台北帝國大學的講座制度無法加入物理講座知識社群的的德籍學者克洛爾。在首任台灣大學校長羅宗洛「學術不分國籍」的政策下,延聘克洛爾開設物理系理論物理課程。克洛爾除了肩負教學外,也致力於固體比熱、導波管的研究,並影響了黃振麟、魏元勳等物理新生代。
1960年前的台大物理系發展的另一個重點為光譜實驗室的知識社群。鍾盛標整理光譜實驗室,接著方聲恆、崔伯銓等利用光譜實驗室的設備研究原子光譜形成另一支科學社群。
專書、論文
松本巍原著,蒯通林翻譯,《台北帝國大學沿革史》,手寫稿,1960年。
小林文男,〈日本植民地下臺灣の高等教育─臺北帝國大學の構成と格收
於阿部洋等編《戰前日本の植民地教育政策に關する總合的研究》,福岡,
福岡縣立大學,1994。
大久保利謙,《日本の大學》,東京,創元社,1943。
久保島留吉編,《臺灣帝國大學設立論》,台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10。
天野郁夫,《近代日本高等教育研究》,玉川大學,1998。
天野郁夫,《舊制專門學校論》,東京,玉川大學,1993。
吉野秀公,《臺灣教育史》,台北,南天書局,1997。
伊藤彰浩,《戰間期日本の高等教育》,東京,玉川大學,1999。
多賀秋五郎編,《現代アじア教育史研究》,東京,多賀出版株式會社,
1983。
佐藤源治,《臺灣教育の進展》台北,臺灣出版文化株式會社,1943。
派翠西亞‧鶴見著,林正芳譯,《日治時期台灣教育史》,仰山文教基金會,
1999。
Nagai Michio, Higher Education in Japan: It’s Take-off and Crash (Tokyo, 1971)。
矢內原忠雄,《大學與社會》,東京都帝國大學學出版,1952年。
新渡戶稻造,《新渡戶稻造全集》,日本,教文館,第21卷。
喬治大城,《新渡戶稻造》。中央大學出版部,1992。
松野吉松,《化學思想史》,三省堂,昭和十八年(1943)。
松野吉松,《稀土類元素の應用》,大鐙閣,大正十五年(1926)。
《東北大學五十年史(上)、(下)》,凸版印刷株式會社,昭和三十五年(1960)。
《京都帝國大學史》,內外出版印刷株式會社,昭和十八年(1943)。
《台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同窗會名簿》,1993。
京都大學七十年史編集委員會,《京都大學七十年史》,京都大學創立七十週年記念事業後援會,昭和四十二年(1967)。
原隨園,《京都帝國大學史》,昭和十八年(1943),內外出版印刷株式會社。
富田芳郎,《臺灣地形發達史的研究》,古今書院,1971。
松村宗治,《絶体微分学概要》,東京,内田老鶴圃,昭和十年(1925)。
林鶴一,《林鶴一博士和算研究集錄》(上、下),昭和十二年(1937)。
東京帝國大學主編,《東京帝國大學學術大觀》昭和十七年8月27日印行。
《仁科芳雄書簡集》,日本科學振興人科財團,平成五年。
大橋良介,《京都學派と日本海軍─新史料「大島メモ」をめぐって》,PHP研究所,2001年12月,第一部。
東京大學,《東京大學五十年史(上)、(下)冊》,東京,東京大學,1932。
東京大學,《東京大學百年史》,東京,東大出版會,1984。
東鄉實,〈植民地教育制度論〉,《臺灣時報》,1927。
小田俊郎著,洪有錫譯,《臺灣醫學50年》,台北,前衛,1995。
泉靖一,〈舊殖民地帝國大學考〉,《中央公論》第85年第7號,1970。
《舊制高校の溫故知新─わが青春の記錄》,東京,文教圖書,1997。
鈴木俊郎編,《內村鑑三と現代》,岩波書店,1971。
關根正雄編著,《內村鑑三》,清水書院,1972。
中村勝己,《內村鑑三と矢內原忠雄》,リブロポート株式會社,1981
松隈俊子,《新渡戶稻造》,みすず書房,1981。
ジョージ‧オーシロ,《新渡戶稻造》,中央大學出版社,1992。
鹽見俊二,《秘錄‧終戰前後の台灣》,台北,文英堂,2001,十一月初版。
臺大臺灣研究社,《Academia─臺北帝國大學研究通訊》創刊號,1996。
臺大臺灣研究社,《Academia─臺北帝國大學研究通訊》第二期,1997。
臺北帝國大學,《開學記念臺北帝國大學概況》,臺北帝國大學,1936。
臺灣教育會,〈臺北帝國大學生る〉,《臺灣教育》第308號,1928。
臺灣教育會,《臺灣教育沿革誌》,南天書局,1995。
紹興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許壽裳紀念集》,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
W.F.Connell 原著,孟湘砥、胡若愚主編《近代教育史》,五南圖書出版公
司,1993。
立緒文化編選,《百年大學演講精華》,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
新渡戶稻造著,吳容宸譯,《武士道》,先覺出版社,2003。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海峽學術出版社,
2003。
黃頌顯,《臺灣與日本關係史新論》,海峽學術出版社,2003。
王炳照主編,《中國近代教育史》,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4。
凃照彥,《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人間出版社,1999。
徐南號主編,《台灣教育史》,師大書苑,2002。
歐陽教、黃政傑主編,《大學教育的理想》,師大書苑,1994。
彭炳進,《日本教育制度研究》,台北,財團法人馨園文教基金會,1990,
二月初版。
黃昭堂編,《後藤新平‧新渡戶稻造研究》,台北,財團法人現代文化基金
會,1999七月初版。
康綠島,《李國鼎口述歷史》,台北,卓越世界文化公司,2001,十二月再版。
翁嘉禧,《台灣光復初期的經濟轉型與政策:1945∼1947》,高雄,復文圖
書,1998,九月。
楊彥騏,《台灣百年糖紀》,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七月初版。
駱炳賢主編,《物理教育史》,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台北,正中書局,1992。new window
吳明德,《田中長三郎教授著作目錄》,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1998。
吳密察,《台灣近代史研究》,稻鄉出版社,1994。
翁嘉禧,《台灣光復初期的經濟轉型與政策》,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8。
鄭梓,《戰後台灣的接收與重建》,台北,新化圖書,1994。
李永熾,《日本的近代化與知識份子》,台北,水牛出版社,1997。
陳文德、黃應貴主編,《「社群」研究的省思》,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
研究所,2002。
徐正光、黃應貴主編,《人類學在臺灣的發展 回顧與展望篇》,臺北,中new window
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9。
張炎憲等編,《二二八事件研究論文集》,台灣史料中心,1998。
黃富三等主編,《臺灣史研究一百年:回顧與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臺
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7。
徐葆耕,《紫色清華》,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
中國論壇編委會主編,《女性知識份子與臺灣發展》,台北,聯經出版事業
公司,1989。
中國論壇編委會主編,《海峽兩岸學術研究的發展》,台北,聯經出版事業
公司,1988。
張忠棟等主編,《五四與學生運動》,台北,唐山出版社,1999。
林吉崇,《台大醫學院百年院史》,台北,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1998。
林茂生著,林詠梅譯,《日本統治下臺灣的學校教育》,新自然主義,2000。
伍振鷟,《亞洲大學的發展─從依賴到自主》,台北,師大書苑,1990。
李園會,《日據時期臺灣師範教育制度》,台北,國立編譯館,1997。new window
顏東敏,《有機溶劑發酵工業化學》,台北,復文書局,1991。
霜三雄等編輯,《台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創立六十年記念》,1985。
陳水逢,《日本文明開化史》。
台灣博物館學會編,《素木教授還曆紀念號》,台北,台灣博物館學會,1944。
鄭仁蓉、朱順泉著,《諾貝爾獎百年鑑: 認識原子核》,台灣世潮出版社,
2002。
《學內通報》第315號 昭和十八年七月15日。
《台北帝國大學移交檔案》,1945。
傅斯年,《傅斯年全集》,第六集。
林茂生原著,林詠梅翻譯,《日本統治下台灣的學校教育:其發展及有關文化之歷史分析與探討》,新自然主義股份有限公司出版,2000年12月。
鄭仁蓉、朱順泉,《諾貝爾獎百年鑑---認識原子核》,世潮出版社,2002。
郭奕玲、沈慧君,《科學的榮耀---諾貝爾物理學獎百年回顧》,科技圖書,2002。
羅伯特‧威考克斯著,林光餘譯,《日本製造原子彈秘辛》,麥田出版,1997。
李遠哲,Determination of dysprosium and samarium in rare earth minerals by activation analysis,國立清華大學原子科學研究所,1961年碩士論文。
林重熙,《台灣科技政策的歷史研究(1949∼1983)》,清華大學歷史研究
所碩士論文,1989年六月。
曾士榮,《戰後臺灣之文化重編與族群關係──兼以「臺灣大學」為討論
例案(1945~50)》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鄭麗玲,《帝國大學在殖民地的建立與發展─以台北帝國大學為中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博士論文,2001年4月。new window
S.S. Schweber, QED and the men who made it: Dyson, Feynman, Schwinger, and Tomonaga, Princeton press (1994)。
E. Segre, From X-rays to quarks --- modern physicists and their discoveries.
W.H. Freeman and Company, 1976。
期刊
北海道帝國大學,《北海道帝國大學一覽》,札幌,北海道帝國大學,1937。
北海道帝國大學,《北海道帝國大學沿革史》,札幌,北海道帝國大學,1926。
臺北帝國大學,《學內通報》第32-325號,1931-1943。
臺北帝國大學,《臺北帝國大學一覽》1928-1941,1943。
台北帝國大學編,《台北帝國大學第一回海南島學術調查報告》。台北帝國
大學,1942。
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學校,《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學校一覽》,臺灣總督府
臺北高等學校,1927-1937。
臺灣大學,《臺大校友季刊》1-8期,1997-1998。
臺灣大學,《臺大校友》雙月刊第15期,2001。
臺灣大學,《臺大校友》雙月刊第18期,2001
天野郁夫,〈日本のアカデミック‧プロフェッショソ─帝國大學におけ
る教授集團の形成と講座制〉,《大學研究ノ─ト》第30號。
井上勝生,〈佐藤昌介「植民論」講義ノ─ト─植民學と札幌農學校〉,
《北海道大學文學部紀要》第43之3,通卷93號,1998。
田中慎一,〈植民學的成立〉,《北大百年史》,北海道大學,1982。
加藤茂生,〈序論:植民地科學の展開〉,《科學史、科學哲學》no.11,
東京帝國大學科學史、科學哲學研究室,1993。
阿部洋,〈日本統治下朝鮮の高等教育─京城帝國大學と民立大學設立運
動をめぐって〉,《思想》no.565,1971。
岡本拓司,〈京城帝國大學と科學〉,《科學史、科學哲學》no.11,東京
帝國大學科學史、科學哲學研究室,1993。
所澤潤,〈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の成立と組織の繼承─臺北帝國大學醫學
部かろの連續性を探る〉,《東洋文化研究》第二號,2000。
馬越徹,〈廣島高師時代の幣原坦─「學校教育」にみる殖民地教育觀を
中心に〉,收於阿部洋等編《戰前日本の植民地教育政策に關する總合的
研究》,福岡,福岡縣立大學,1994。
馬越徹,〈臺北時代の幣原坦─臺北帝國大學の創設と展開〉,《平成6,7
年度科研費補助金總合(A)研究成果報告書》,1998。
幣原坦,〈祝辭〉,《臺灣教育》第400號,1935。
幣原坦,〈臺灣の學術的價值〉,《臺灣時報》第80號,1926。
泉靖一,〈舊植民地帝國大學考〉,《中央公論》,第85卷七號,1970年7月。
市川毅,〈大屯火山彙產出之褐色角閃石〉,《台灣風物》,第四卷3期,1954年。new window
天野郁夫,〈日本のアカデミック‧プロフェッション─帝國大學における教授集團の形成と講座〉,《大學研究ノート》30號,廣島大學大學教育研究センター,1977年6月。
加福均三原著,王文龍翻譯,〈台灣產種子油的研究〉,《食品工業》,第十五卷第二期,1983年。
柴田雄刺、井上敏、中塚佑一,〈溶液中に於ける錯鹽生成の新檢出法〉,《日本化學會誌》,第42期,1921年。
早阪一郎〈台灣產オホイトカケ(Epitonium sealare L.)〉,《台灣博物學會會報》,第174期。
早阪一郎〈台灣產髑髏貝 Craniscus japonicus (Ad.)〉,《台灣博物學會會報》,第174期。
早阪一郎〈臺灣產貝類三種〉,《台灣博物學會會報》,第133期。
富田芳郎原著,許粵華翻譯,〈台灣鄉鎮之研究〉,《台灣銀行季刊》,第七卷第三期,1955。
富田芳郎原〈台灣鄉鎮之研究續篇〉,《台灣風物》,第五卷第六期,1955。
木村毅一,〈北投石と出合い〉,《放射線と產業》,第34期,1986年5月20日。
大島康正,〈大東亞戰爭と京都學派〉,《中央公論社》,1965年,5月號。
幣原坦,〈談有關台北帝國大學〉,收於《代表台灣的文物》,台灣新聞社發行,1935。
奧田彧,〈所感〉,《多加良會報》,台北,多加良會,1933。
早阪一郎,〈海南島の地質學に就ぃて〉,《台北帝國大學第一回海南島學術調查報告》,1942年1月。
市村毅,〈岩石及び礦物〉,《台北帝國大學第一回海南島學術調查報告》,1942年1月。
加福均三,〈台灣の天然香料に就て〉,《台北帝國大學記念講演集》,第三輯,昭和九年(1934)。
松野吉松,〈大氣の化學〉,《台北帝國大學記念講演集》第五輯,昭和十一年(1936)。
中塚佑一、石垣用佳,〈第四級アムモニウム鹽基ヲ配位セル第二コバルトアムミンニ就テ〉,《台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紀要》,第10卷一號。
岡田謙原著,〈村落與家族 -台灣北部的村落生活〉,《社會學》(日本社會學年報),第五輯,春季號昭和十二年(1937)。
福井崇時(Shuji Fuku), Accumu, Vol.5 1993
木村毅一,〈廣島原爆後日譚〉,《神陵文庫》第五卷,昭和63年(1988),2月29日,京都三高自昭會。
荒勝文策,〈原子核は人工による轉變〉,《台北帝國大學紀念講演集》(昭和八年)。
荒勝文策、太田賴常、木村毅一,〈水素パルマ─系列ノ各線ニ關屬シテ現レル連續スペクトル〉,《台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紀要》,第五卷第一號。
馬越徹,〈日本時代の幣原坦─台北帝國大學の創設と展開〉。
楊翠華,〈王世杰與中美科學學術交流,1963∼1978:援助或合作?〉,《歐
美研究季刊》,28:1,1999,六月。
黃得時,〈從臺北帝國大學設立到國立臺灣大學現況〉,《臺灣文獻》第26,27new window
號,1976。
陳俐甫,〈臺北高等商業學校沿革(1919-1947)〉,《臺北文獻》直字95期,
1991。
陳俐甫,〈臺灣與日本學術之「南進」─臺灣總督府、臺北高商、臺北帝
大與日本東南亞研究的系譜〉,《臺灣風物》第47卷3期,1997。
陳俐甫,〈臺灣與日本近代東南亞研究〉,《臺北文獻》直字123期,1998。
吳守禮,〈台北帝國大學與「東洋文學講座」〉,《台大校友雙月刊》,2001年11月。
林水福,〈北海道大學〉,《日本文摘》,1995年6月號。
《台灣日日新報》,14023號,七版〈海南島ヘ調查班,大陸ヘも科學調查挺身隊〉,1939年4月1日。
《台灣日日新報》,14619號,2版,〈海南の寶庫たる海南島へ探查隊:台大から學術調查團〉,1940年11月22日。
鄭麗玲,〈日本殖民地高等教育政策之轉折與發展〉,《台灣風物》,第51卷第二期,2001年6月。
鄭麗玲,〈台北帝國大學與海南島─以海南島的學術調查為中心〉,《台灣風物》,第49卷:四期,1999年12月31日。new window
鄭伯昆〈再談早期台大核子物理實驗室〉,《物理雙月刊》,二十一期1卷,1999年2月。
鄭伯昆〈再談早期台大核子物理實驗室(三)自造重水〉,《物理雙月刊》,二十四期5卷,2002年10月。
許仲平,〈許雲基與台灣首次原子核擊破實驗〉,《科學月刊》,1993年12月,第288期。
劉廣定,〈台灣光復後十五年內的化學研究〉,《科學月刊》,1993年7月,第283期。
謝越寧,〈憶馬廷英教授〉,收於《國立台灣大學理學院八十八學年度年度報告》,2000 年9月。
張幸真,〈克洛爾與台大物理系─一位德國教授在台灣〉,《國立台灣大學理學院八十九學年度年度報告》。
Cockcroft & Walton; Nature Vol.129,649,(1932)。
H.C. Urey, F. G. Brickwedde, and G. N. Murphy: Phys. Rev. 39: 164L (1932); 40: 1 (1932)。
H. C. Urey, L. J. Greiff: J. Am. Chem. Soc., 57: 321 (1935)。
傳記、日記
伊澤多喜男傳記編輯委員會,《伊澤多喜男》,東京,1951。
宮本延人口述,宋文薰、連美照譯,《我的臺灣紀行》,台北,南天出版社,
1998。
松本みと志編,《松本巍》,台北,精華書局,1975。
佳山良正,《臺北帝大生戰中の日日》,東京,築地書館,1995。
宮本延人著,宋文薰、連照美翻譯,《我的台灣紀行》,南天書局,1996年版。
湯川秀樹著,陳寶蓮譯,《旅人》,遠流出版公司,1990。
野副鐵男,《野副鐵男教授論文目錄集》,野副鐵男教授御退官記念會,1996。
木村毅一,《ア*トムのひとリごと》,丸善株式會社,昭和五十七年(1982)。
吳文星等主編,《臺灣總督田建治郎日記(上)》,台北,中央研究院臺灣
史研究所籌備處,2001。
杜聰明,《回憶錄──臺灣首位醫學博士杜聰明》,台北,龍文出版社,2001。
曹永和編,《臺北帝大的生活》,台北,國立台灣大學,1999。
黃稱旗,《撐旗的時代》,台北,悅聖出版社,2001。
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創立60年紀念》,東京,
該會,1988。
臺北帝國大學預科五十周年紀念誌編輯委員會,《芝蘭──臺北帝國大學
預科五十周年紀念誌》,東京,臺北帝國大學預科五十周年紀念誌編輯委
員會,1994。
戴運軌,〈聘請權威學者回國講學之我見〉,《八十回憶錄》,台灣開明書店,1979。
陳奇祿等著,《從帝大到臺大》,台北,國立臺灣大學,2003。
口述歷史、相關網頁
〈化学教室の歴史1949-1959〉參見熊本大學化學系網頁:
http://www.sci.kumamoto-u.ac.jp/~fuji/hist59.htm。
東京理化研究所網頁:
http://www.riken.go.jp。
京都大學理學研究科‧理學部(舊制)博士論文論題網頁:
http://ddb.libnet.kulib.kyoto-u.ac.jp/gakui/cu_rig_01.html。
台灣大學園藝系網頁:
http://tanaka.hort.ntu.edu.tw/new_lab1/teachers/tanaka/tanaka_intro_990420_tsai.htm。
台灣大學園藝系網頁:
http://tanaka.hort.ntu.edu.tw/new_lab1/teachers/tanaka/tanaka_intro_981031_tsai.htm。
康明昌,〈台灣大學數學系五十年代〉,參見台灣大學數學系網頁:
http://www.math.ntu.edu.tw/~miao/50year.html。
霍崇熙、莫宗堅,〈台大數學系簡史:日據光復期〉。參見台灣大學數學系網頁:
http://www.math.ntu.edu.tw/library/history/history1.htm;
http://www.math.ntu.edu.tw/library/history/history2.htm。
〈許振榮先生訪問記〉,呂素齡記錄,劉豐哲整理,1988年4月30日,
參見台灣大學數學系網頁:
http://www.math.ntu.edu.tw/library/history/bib_jxu.htm 。
〈施拱星教授口述〉,呂素齡記錄,楊維哲、康明昌整理,1988年5月3日,參見台灣大學數學系網頁:
http://www.math.ntu.edu.tw/library/history/bib_kshi.htm。
〈動蕩時代損落的淡水教會菁英一陳能通校長(1899-1947)〉網頁:
http://campus.hfjh.tp.edu.tw/hsing/works/tpc/tpc_people/51.htm。
〈吳守禮教授口述歷史紀錄〉,張幸真整理,1997年6月13日。
〈張苕旭教授訪談記錄〉,訪問者:祝平一、林崇熙、羅志誠、張幸真,1995年10月21日。
〈許雲基教授訪談記錄〉,訪問者:張幸真,1997年6月20日。
〈林瑞木逢、許東明教授訪談記錄〉,訪問者:張幸真,張慶真,1997年6月21日。
〈世界百校:日本京都大學〉網頁:
http://www.losn.com.cn/world_university/Asia/Japan2.htm。
臺灣大學農機系,《高坂知武紀念研討會》,臺大農經系網站。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