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學習共同體與講述教學對國小高年級學童社會學習領域學習成效之比較研究
作者:何淑禎
作者(外文):Su-Jean Ho
校院名稱:國立嘉義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研究所
指導教授:林明煌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7
主題關鍵詞:學習共同體講述教學學習成效問題解決能力learning communitydidactic teachinglearning effectsproblem-solving abili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
摘  要
本研究旨透過實務的課堂教學歷程,探究學習共同體的理念於課堂教學之適用性,同時藉由與講述教學的比較,釐清學習共同體對於學生學習成效的影響。本研究的主要發現如下:
1.本研究所形成問題解決模式之架構與內涵,包含三個歷程:面對問題的態度、覺察問題、處理問題等三個歷程;六個要素:自我效能、確定問題、目標設定、選擇最佳解決策略、歷程的控管、結果的評價與回饋;以及三十九個觀察指標。
2.本研究運用所建構之「國小高年級學童問題解決能力量表」進行大規模調查,研究者以苗栗縣國小高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調查結果顯示:國小高年級學童問題解決能力在性別方面並無顯著差異。此外,在年齡差異上分析上發現,除要素三「目標設定」之獨立樣本檢定未達顯著差異,其餘各要素及總量表六年級學生均優於五年級學生。整體而言,高年級學童之問題解決能力屬中等程度。
3.研究者進行40週實驗教學,每週授課3節。以實驗處理(即學習共同體與講述教學法)做為自變項,運用學生上下學期六次定期評量平均以獨立樣本T檢定進行分析。其結果顯示:以學習共同體為課程實施理念之實驗組,在定期評量上的成績,在105學年度第一學期優於以講述教學的對照組。然,在實驗之前半年兩組學生的定期評量結果並無顯著差異,顯見,學習共同體模式無法於短期間明顯看到成效。
4.研究者另以國小學童問題解決能力量表前後測結果進行分析,研究結果顯示:透過學習共同體的學習方式,學生面對問題時對於「自我效能」、「確定問題」、「目標設定」、「選擇最佳解決策略」、「歷程控管」、「結果評價與回饋」等六個問題解決能力要素均有所提升。
5.訪談發現:學習共同體能藉由協同學習與課程設計方式提升學生問題解決能力;講述教學法因教師系統性整理學習內容,有助於學生精熟月考範圍,故有利於提升紙筆測驗成績。本研究並根據上述結果,對未來教學及研究方向提出建議,以期學習共同體更易在教學現場中推行,並作為未來研究之參考。
關鍵字:學習共同體、講述教學、學習成效、問題解決能力
In this study, authentic classroom teaching processes was analyzed to explore the applicability of ideas of Learning Community.By comparing with the Didactic teaching method, the influences of the Learning Community on the students’ learning effects were also discussed and clarified.
The major findings of the study were as followed:
1.The formation of the structures and the content of the problem solving models included three courses: Attitudes toward problems, Awareness of the problems, and Problems solving; six factors: Self efficacy, identifying problems, target setting, the choice of best problem-solving strategy, control of the processes and the evaluation and feedback of the results; and thirty nine observed index.
2.The suject of the study was elementary school senior students in Miaoli County, and a large scale investigation along with the” elementary school senior students’ problem- solving ability scale”was implemented. Results showed that : With regard to th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problem solving abilitie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enders. It was also found that sixth grade students performed better than fifth grade students almost on all the factors except the third item- “identifying problem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the Independent T test . In general, the problem-solving abilities of the students were moderate.
3.The subject had three experimental classes every week, during the 40 weeks. In the experiement, Learning Community” and” Didactic instruction” were two independent variables. Independent T sample Test was used to analyze six regular assessments for the students in the two semesters. Although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Learning Community ”group performed better than the “Didactic teaching ”group on the assessments in the first semester,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pparently, the learning effects of the Learning Community model woudn’t reveal in a short time.
4.The pre-test and post-test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problem-solving scale were analyzed , an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Learning Community helped students to promote their six problem-solving abilities which included Self efficacy, identifying problems, target setting, the choice of best problem-solving strategy, control of the processes and the evaluation and feedback of the results.
5.The interview indicated that Learning Community helped to promote students’ problem-solving abilities by means of collaborative learning and curriculum designs. For the Didactic teaching method, contents of the assessments were introduced systematically by the teachers, it thus helped to promote students’ assessment performances.
We hope that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would be helpful to the practicing of Learning Community in the near furture and could be a referance for future studies.
Keywords: learning community, didactic teaching,
learning effects , problem-solving ability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丁邦平(2015)。教學論與教學法的關係探析。教育學報,11(5),53-64。
于莉莉譯(2016)。教育方法學(原作者:佐藤學)。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王英明(1997)。運用創造思考與問題解決模式對科技教育的啟示。中華工藝教育月刊,30(8),2-8。
王鼎銘(1998)。紐西蘭科教育課程架構分析。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1(9),27-35。
王文科(2000)。質的研究的問題與趨勢。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1-19)。高雄:麗文。
王俊明(2004)。問卷與量表的編制與分析方法。國家體育學院
(http//:websrv5.ncpes.edu.tw/~physical//undex-0.htm)
王晞、李素芳(2006)。PISA:解決問題技能的界定與測評。上海教育科研,9,35-37。
王淑俐(2008)。不要讓分數毀了孩子—看我國教育的「分數階級化」現象。台灣教育,654,27-29。
王恭志(2012)。課程研究典範轉移之探析:從現代到後現代。國教學報,14,245-268。
王鑒、姜振軍(2013)。論現代教學論的發展基礎。西北師大學報,50(6),86-90。
王佳琪、何曉琪、鄭英耀(2014)。科學創造性問題解決測驗之發展。測驗學刊,61(3),337-360。
王炯發(2015)。學習共同體對國小高年級學生 學習成效研究之影響 -以中水資源再利用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環境工程學系,彰化。
王前龍(2015)。從九年一貫到十二年國教課程總綱:學科取向的政策轉向與學生取向的理念出路。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5),32-35。
毛連塭、陳麗華(1987)。精熟教學法。台北:心理。
方志華(2001)。關懷倫理學相關理論開展在社會正義及教育上的涵意。教育研究集刊,46,31-51。
方志華、丁一顧(2013)。日本授業研究的發展與佐藤學學習共同體的批判轉化。課程與教學季刊,16(4),89-120。
方志華(2017)。關懷取向的人文教育:奈兒.諾丁斯《學校中關懷的挑戰:教 育的另類途徑》。第十三期:通識教育與經典教育。檢索於106年5月18日。
網址:
http://www.chinesege.org.tw/geonline/html/page4/publish_pub.php?Pub_Sn=56&Sn=514
尹建中、李英明、張一蕃、瞿海源、羅曉南、謝瀛春、謝清俊(1997)。資訊科技對人文、社會的衝擊與影響期末研究報告(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 1997年6月20日)。檢索於104年9月5日。
網址:http://cdp.sinica.edu.tw/project/01/index.html
古明明(2015)。學習共同體之協同學習策略在國小英語教學之應用研究-以花蓮縣玉里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花蓮。
白雲霞(2014)。翻轉教學之探究─以實踐翻轉教室與學思達教學教師為例。國民教育學報,11,1-48。
田耐青(1999)。由多元智慧理論的觀點談教學評量:一些台灣的實例。教師天地,99,32-38。
田培林((1986)。教育與文化(上)。 台北: 五南。
白亦方(2000)。精粹主義課程觀。載於教育大辭書編纂委員會主編,教育大辭書。台北:景文。
白亦方(2000)。建構主義課程觀。載於教育大辭書編纂委員會主編,教育大辭書台北:景文。
卯敬儒(2015a)。改革主體的詮釋現象學初探:以學習共同體為例。市北教育學刊,49,55-78。
卯敬儒(2015b)。解開學習共同體實踐歷程中教師專業發展的密碼。中等教育,66(1),6-15。
任輝(2007)。課堂講授的藝術境界及其實現方法。十堰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4),105-107。
交通大學師資培育中心(2015)。15歲學生應該具備的能力。交通大學師資培育中心,62,2-35。
呂愛珍(1993)。國民小學社會科課程與教材。台北:五南。
余民寧(2006)。潛在變項模式—SIMPLIS的應用。台北市:高等教育。
余民寧(2006)。影響學習成就因素的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73,11-24。
余民寧、韓珮華(2009)。教學方式對數學學習興趣與數學成就之影響:以TIMSS 2003台灣資料為例。測驗學刊,56(1),19-48。
余肇傑(2014)。淺談佐藤學「學習共同體」。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5),122-125。
李宜真(1992)。從傳統到現代-今昔教學方法比較。師友月刊,5月,20-22。
李隆盛(1995)。國中工藝、生活科技教學策略之研究。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案研究報告。
李淑媛(1995)。高一學生問題解決態度、生涯不確定源與生涯決定狀態知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彰化。
李俸儒(2000)。實證論。載於教育大辭書編纂委員會主編,教育大辭書。台
北:景文。
李淑慧(2000)。探究教學法。載於教育大辭書編纂委員會主編,教育大辭書。 台北:景文。
李瑞華、徐新逸、吳美金、陳貞君、郭曼娜(2004)。九年一貫社會學習領域教 學方法新趨勢:社區參與取向教學法之探究。國教輔導,43(4),33-41。
李欣憶(2006)。問題導向學習應用於高中地理海岸環境議題教學之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台北市。
李渺(2007)。對獎述法有關爭議的幾點思考。中國教師,50,36-38。
李新鄉、黃文宏、李茂能、盧姿里(2015)。採用STS教學對於自我調整學習能力不同的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低成就學童之影響。南台人文社會學報,13,1-44。
李文良(2015)。新北市國民中小學家長對學習共同體政策認知、政策滿意度與 參與意願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系,台北市。
吳俊升編著(1972)。教育與文化論文選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吳明清(1991)。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分析。台北:五南。
吳明清(2002)。教育改革:教育人的反省與專業追求。論文發表於田培林教授 一百一十歲誕辰紀念會。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吳芝儀(1999)。暴力犯罪少年的早期學校經驗回顧。論文發表於當前犯罪防治問題與對策。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
吳武典(2004)。台灣教育改革的經驗與分析。論文發表於第一屆香港校長研討會。
吳武典(2006)。新/心教育的追尋-諾基亞CQ工程創意教學模組彙編。台北:心理。
吳秀瑾(2006)。關懷倫理的道德蘊涵:試論女性主義的道德知識產生與實踐。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16,107-162。
吳秀娟、潘裕豐(2007)。主題統整教學對國小學童創造力、問題解決能力及學業成就的影響研究。中華資優教育會資優教育研究,7(2),71-104。
吳健民(2008)。台南縣國民中學學生情緒智力、問題解決態度與學業成就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致遠管理學院教育研究所,台南。
吳耀明(2008)。國小五年級社會領域實施問題本位學習的歷程與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嘉義。
吳耀明(2010)。多元教學與評量對國小學童學習態度及學習焦慮之影響。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研究學報,44(1),153-177。
吳耀明(2012)。國小社會領域實施問題本位學習對提升學童學習成就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研究學報,46(1),43-67。
吳木坤(2009)。杜威經驗哲學對課程與教學之啟示。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40(1),35-54。
吳明隆(2013)。SPSS與統計應用學習實務。新北:易學。
吳木崑(2009)。杜威經驗哲學對課程與教學之啟示。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
40(1),35-54。
吳宗立、李孟娟(2010)。國小社會領域教師教學創新與影響因素之研究。社會科教育研究,14,251-275。
吳清山(2002)。問題導向學習。教育研究月刊,97,120。
吳清山(2005)。學校效能研究的價值。教育研究集刊,51(2),133-139。
吳清山(2006)。台灣教育改革的檢討與策進:1994-2006 年。教育資料集刊,32,
吳清山(2014)。善用活化教學提升學生學習效能。師友月刊,559,31-35。
吳俊憲(2014)。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與學習共同體之評析。新竹縣教育研究集刊,14,39-60。
吳清山(2017)。學校教育典範的轉移。國家教育研究院電子報。檢索於106年1月7日。網址:
http://epaper.naer.edu.tw/index.php?edm_no=44&content_no=12151-21。
呂振發、蔡宜佳(2014)。雲林縣朝陽國小發展學習共同體歷程之研究。論文發表於2014年學習共同體的發展與實踐國際學術研討會,嘉義縣:國立嘉義大學民雄校區。
阮孝齊(2016)。我國學習共同體政策擴散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台北市。
何澍(2000)。解決問題教學法。載於教育大辭書編纂委員會主編,教育大辭書。台北:景文。
何宜娟(2010)。高中生特質焦慮、問題解決態度與其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嘉義。
何淑禎、林明煌(2014)。學習共同體對國小學童在學習策略改變上的探究。論文發表於2014年學習共同體的發展與實踐國際學術研討會,嘉義縣:國立 嘉義大學民雄校區。
何淑禎(2016a)學習共同體的實踐對國小高年級學童問題解決能力之影響。東亞教育研究,2,11-26。
何淑禎(2016)。國小高年級學童問題解決能力量表之開發與建構。論文發表於 2016年東亞社會發展與教育改革國際研討會,日本:東京。
但昭偉(2000)。講授法。載於教育大辭書編纂委員會主編,教育大辭書。台北:
景文。
但昭偉、簡紅珠(2000)。教學。載於教育大辭書編纂委員會主編,教育大辭書。
台北:景文。
宋佩芬(2008)。講述中的歷史思維教學:一些可能與問題。師大學報,53(1),175-197。
徐宗林(1985)。人文主義教育思想之研究,師大學報,30,1-43。
徐宗林(2000)。赫爾巴特主義。載於教育大辭書編纂委員會主編,教育大辭書。 台北:景文。
柯慶輝(2006)。以「小組加速教學」改進數學學習之行動研究。國民教育學報,17,55-81。
林佩璇(1991)。合作學習的實施。研習資訊,8,5-6。
林秀珍(1999)。杜威經驗概念之教育涵義。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林玉体譯(1916/2000)。民主與教育。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勇、粘錦成(2000)。能力本位教育與傳統教育差異。能力培訓專刊,20-24。
林建福(2003)。實務現象學的乙種嘗試—從 Schön行中反省的反省到教師專業發展。教育資料集刊,28,25-49。
林秀珍(2007)。經驗與教育探微-杜威教育哲學之詮釋。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逢祺(2003)。由思維歷程透視教學原理:杜威《思維術》方法論之衍釋。教育研究集刊,49(1),1-29。
林進財(1998)。教學法的舊愛與新歡-傳統式與開放式教學。師友月刊,2月,30-33。
林進財(2000)。教學理論與方法。台北:五南。
林淑敏(2005)。體驗學習在國小社會領域教學之實地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林秉毅、劉田修、邱政峰(2008)。教學策略定義與意義,屏東教大體育,11, 49-55。
林弘昌(2008)。錨式情境教學法的靜像式情境教材設計,生活科技教育月刊,41(5),2-11。
林明煌(2002)。日本小學統整課程的發展與問題。論文發表於2002年海峽兩岸小學教育學術研討會,中國:上海。
林明煌(2008)。從日本《學習指導要領》的修訂探討其教育變革與發展。國立
教育資料館編,教育資料集刊,41,49-83。
林明煌(2009)。日本中等教育課程改革的現況與特色。國立教育資料館編,教育資料集刊,42,91-124。
林明煌(2011)。日本中小學閱讀教育課程改革的現況。國立教育資料館編,教育資料集刊,50,69-90。
林明煌(2016)。二十一世紀台灣的教育改革。論文發表於2016年東亞社會發展與教育改革國際研討會,日本:東京。
林國凍(2009)。日本的Lesson Study如何引發教師專業發展之探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5(1), 165-184。
林俊瑩(2009)。到底是學生好?還是學校行?校際問學生學業成就差異表現之
影響機制。台東大學教育學報,2(2), 1-30。
林淑惠、黃韞臻(2011)。中部大學生學業挫折容忍力與問題解決態度之相關研
究。全球心理衛生E學刊,2(2),25-44。
林佳秀、張自立、辛懷梓(2013)。透過學習共同體模式進行補救教學之研究。
國民教育,54(1),105-111。
林文生、歐用生(2013)。從佐藤學研究的系譜分析合作學習的概念及其實踐反思國民教育,53(5),67-77。
林淑娟(2014)。學習共同體融入國小低年級教學對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影響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新北市。
林政逸、吳珮瑩(2016)。學習共同體前導學校實施情形、困境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9(2),59-88。
林麗芳(2016)。學習關係之反思:佐藤學「學習共同體」理念之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生命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房振謙、林美惠、李惠珍、陳靜歆、薛雅惠(2008)。講述教學與討論教學應用於全球暖化議題教學成效之研究。社會科教育研究,13,153-183。
周愚文(1990)。講述教學法。載於黃光雄主編,教學原理(頁117-126)。台北:師大書苑。
周蓮清(1997)。我國國小社會科之形成、發展與所面臨的問題。社會科教育研究,2,209-224。
周甘逢(1999)。品格與態度教學。載於林生傳主編,教育心理學(頁141-170)。台北:五南。
周祝瑛(2003)。誰捉弄了台灣教改?台北市:心理。
周之蔚(2013)。應用探究教學法於社會學習領域對國小學童學習成效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台北市。
邱美虹(1994)。高層次思考能力與學科學習。科學教育月刊,169,20-34。
韋漫怡、齊平、林小蘭、張立、梁波(2005)。學習者共同體在英語教學實踐中的應用研究。廣東藥學院學報,21(4),404-405。
祝若穎(2010)。兒童中心學說的傳入與展開―日治時期臺灣公學校修身教育之研究。教育研究集刊,56(2),71-103。
紀家雄(2013)。中小學校長推動學習共同體的教學領導核心技術之探討。學校行政,85,156-172。
洪文東(2000)。從問題解決過程培養學生的科學創造力。屏師科學教育,11,52-60。
洪文東(2006)。以創造性問題解決教學活動設計提升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43,26-42。
洪榮照、賴芹如(2010)。概念構圖多媒體教學對國中低閱讀理解能力學生社會領域教學成效之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特殊教育與輔助科技學報,2,71-99。
唐偉成、江新合(1998)。以問題解決為導向的教學理念與模式。屏師科學教育,8,2-28。
翁麗芳(2006)。日本的教育改革。教育資料期刊,32,41-60。
翁麗雀、戴玉慈、黃秀梨、陳淑齡(2007)。問題解決的涵義、測量與影響之概述。護理雜誌,54(4),83-87。
高廣孚(1988)。教學原理。台北:五南。
高廣孚(1989)。教育哲學。台北:五南。
高淑清(2000)。現象學方法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國立中正大學教育
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95-132)。高雄:麗文。
高博銓(2004)。社會領域課程教學實施的檢討與發展。論文發表於國立臺北師範學院社會教育系主辦之「2004年社會領域課程與教學」研討會,臺北市。
高雪瑩(2011)。引導式筆記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生社會領域學習表現與學習態度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高珮綺(2013)。學習共同體對高職學生專業實習科目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台北市。
徐宗林(1991)。西洋教育史。台北:五南。
徐宗林、周愚文(1997)。教育史。台北:五南。
徐宗林(1997)。教育的哲學基礎。載於載於王文科等著,教育概論(頁149-167)。 台北:五南。
徐宗林(2000)。赫爾巴特主義。載於教育大辭書編纂委員會主編,教育大辭書。 台北:景文。
徐新逸(1999)。情境教學中教師教學歷程之俗民誌研究。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36(4),420-435。
徐超聖、黃永和(2004)。課程。教育發展史。載於秦夢群主編,教育概論(頁 186-230)。台北:高等教育。
游進年(2007)。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實施概況之調查研究。中等教育58(4), 48-71。
游自達、林素卿(2014)。整合學習共同體與差異化教學的改革。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7(1),24-46。
游秀靜、唐淑華(2015)。因「被看見」而「能看見」:「學習共同體公開授課」對促進教師專業成長之個案研究。中等教育,66(1),16-39。
單文經(2014)。杜威學習共同體的理念闡釋。教育研究月刊,241,122-138。
湯梅英、李琪明、何縕琪、段曉林(2000)。解決問題。載於教育大辭書編纂委員會主編,教育大辭書。台北:景文。
馮朝霖(2000)。精粹主義。 載於教育大辭書編纂委員會主編,教育大辭書。台北:景文。
彭煥勝(2004)。教育發展史。載於秦夢群主編,教育概論(頁42-81)。台北: 高等教育。
曾慧佳(1998)。討論法的教學模式:以「可不可以追別人的男、女朋友」的討論 為例。臺北師院學報,11,327-348。
曾建銘、陳清溪(2009)。2007年臺灣學生學習成就評量結果之分析。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5(4),1-38。
曾榮華(2013)。台灣與大陸國小階段社會科課程綱要比較研究。大陸教育,2, 53-72。
黃世裕(1997)。幼稚園「角落教學法」與「講述教學法」教學實驗研究。國民教育研究學報,3,99-120。
黃光雄(1988)。教學的概念分析。載於黃光雄主編,教學原理(頁1-27)。台北: 師大書院。
黃炳煌(1999)。邁向二十一世紀的台灣社會科課程改革。載於邁向課程新紀元- 九年一貫課程研討會論文集(上)(頁173-195)。台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黃富順(2000)。傳統教育。載於教育大辭書編纂委員會主編,教育大辭書。台北:景文。
黃煜程、段曉林(2001)。國中理化教師之教學變化對其學生成就動機之影響-個案研究。科學教育,12,95-110。
黃楸萍(2003)。後現代教育思潮及超越。國教新知,50(1),128-136。
黃茂在、陳文典(2004)。「問題解決」的能力。科學教育月刊,273,21-41。
黃郁雯(2005)。情境式問題導向融入教學對國小六年級學童科學概念及科學態度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黃琡惠、吳耀明(2010)。國小社會領域實施問題本位學習對提升學童學習動機之研究。臺中教育大學學報,24(1),129-153。
黃志豪、劉惠元(2008)。議題中心教學法之結構性爭論模式應用於國小環境教育之研究。台中教育大學學報,22(1),21-50。
黃一泓、王貞雯(2011)。以心智圖做為筆記工具對國小五年級學生在數學科的學習成效之研究。教育科學期刊,10(2),91-114。
黃源河、符碧珍(2011)。揭開日本學生傑出表現背後的秘密:教學研究。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6(4),69-97。
黃嘉雄、黃永和、張嘉育、鄭淵全、白亦方、田奈青、方玉如(2011)。新興及重大議題課程發展方向之整合型研究計畫研究報告。國家教育研究院委託專題計畫(計畫編號NAER-97-05-A-2-06-00-2-25)。
黃永和(2013)。合作學習的教學實務議題探究。國民教育,5 3((5),78-87。
黃月美、歐用生(2013)。美國大學教學改革的新典範-日本「單元教學研究」lesson study)的應用。課程與教學季刊,16(2),57-88。
黃麗玲(2015)。學習共同體應用在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之研究-以18以內的減法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應用數學系,台南。
黃郁倫(2011a)。激發學習的快樂與潛能-「學習共同體」在日本教育改革中的導入及實行。教師天地,171,39-42。
黃郁倫(2011b)。借鏡日本:十二年國教的下一步 學習共同體的革命。 親子天下雜誌,24。2014年12月3日取自
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Login.action?id=5031551&login=true&page=1
黃郁倫、鍾啟泉譯(2012)。學習的革命-從教室出發的改革(原作者:佐藤學)。 台北市:天下雜誌。
黃郁倫譯(2013a)。學習共同體—構想與實踐(原作者:佐藤學)。台北市:天下 雜誌。
黃郁倫譯(2013b)。學習革命的最前線-在學習共同體中找回孩子的幸福(原作者:佐藤學)。台北市:天下雜誌。
黃郁倫譯(2014)。學習革命的願景-學習共同體的設計與實踐。(黃郁倫譯)。台北市:天下雜誌。
黃郁倫譯(2017)。邁向專家之路教師教育改革的藍圖(原作者:佐藤學)。台北市:高等教育。
黃淑雲(2015)。學習共同體運用在國小六年級社會學習領域之行動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學習與媒體設計學系,台北市。
黃曬莉、林文彥(2017)。做了很不一樣!學習共同體對課堂社會關係及學生學習之影響。課程與教學,20(2),111-138。
連俊智、林明地(2013)。教育領導的學習共同體-學校領導動力剖析。學校行政,85,137-155。
張春興、林清山(1981))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春興(1995)。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春興(1998)。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新仁(1982)。國中學生學習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張新仁、簡茂發(1983)。國中學生學習行為之研究。測驗年刊,30,75-92。
張新仁、傅粹馨、邵秋桃(2006)。不同教育階段學生學習策略量表之編製(I)。(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94-2413-H-017-010)。台北:中
華民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張新仁、黃茂在、吳敏而(2013)。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教學資源發展。(研究計畫編號:NAER-101-13-A-1-01-04-1-09)。台北:國家教育研究院。
張新仁、黃永和、汪履維、王金國、林美惠(2013)。分組合作學習教學手冊。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張玉成(1993)。思考技巧與教學。台北市:心理。
張清濱(2000)。探究教學法。師友,395,45-49。
張俊彥、翁玉華(2000)。我國高一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與科學過程技能之相關 性研究。科學教育學刊,8(1),35-55。
張敬嚳(1996)。傳統教學有何不妥,建構與教學,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
研究所科學教育中心中部地區科學教育簡訊,4(1)。
張明輝(1999)。九十年代中小學學校教育革新之策略與展望。教育研究集刊,7(43),103-137。
張美玉、吳玉明(1999)。不同學習型態學生學習表現的探討-解釋推理及問題 解決能力。科學教育學刊,7(3),255-280。
張琬渝、黃美瑤、鍾榮朕、劉榮聰(2011)。國小學生的學習態度與問題解決能力之提昇:PBL的體育教學觀點。台灣運動教育學報,6(2),1-17。
張民杰(2012)。影響國中領域教師教學方法採用之因素初探。國民教育學報,9,147-174。
張慧淳、林曉芳(2013)。合作學習教學策略對國小五年級學童數學學習成效之
影響-以數與量為例。教師專業研究期刊,5,1-30。
張松青(2013)。學習共同體在國文教學之實踐成效與建議-以101學年度中正高中一年級國文科為例。中等教育,64(3),117-127。
張堯卿(2013)。一位高中教師對「學習共同體」的省思。台灣教育評論月刊,2(3),63-64。
張孝慈、賴素卿、林淑惠(2014)。有效教學一點訣 開放課堂行思學藉由共同備課、公開授課、觀課議課與組成教師專業團隊等策略,提高英語教學效能之教學分享。國教新知,61(2),63-74。
張蕙芳(2015)。臺北市五所前導國小實施學習共同體之現況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課程與教學,台北市。
張簡靜鈺(2015)。國小社會領域教學應用學習共同體策略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社會發展學系,屏東縣。
張錫勳(2016)。差異化教學的桃花源:國中課堂學習共同體的差異化教學設計與實踐。中等教育,67(4),85-111。
郭生玉(1995)。心理與教育測驗。台北:精華書局。
郭生玉(1981)。心理與教育研究法。台北:精華書局。
郭生玉(2004)。教育測驗與評量。台北:精華書局。
郭俊賢、陳淑惠譯(2000)。多元智慧的教與學。台北市:遠流。
郭靜芳(2007)。概念構圖教學對國小學生在社會學習領域文化知識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
郭金水(2015)。社會學習領域教師專業成長與創新教學研究。國民教育,55(3),8-28。
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社會學習領域。台北:教育部。
線上檢索日期:2016年6月6日。網址:
http://www.k12ea.gov.tw/97_sid17/%e7%b8%bd%e7%b6%b1.pdf
教育部(2013)。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台北:教育部。線上檢索日期:
2016年6月6日。網址:
https://www.naer.edu.tw/files/15-1000-7944,c639-1.php?Lang=zh-tw
陳英豪、吳鐵雄、簡真真(1982)。創造思考與情境教學。高雄,復文。
陳龍安(1995)。創意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市:心理。
陳聰文(1997)。教育的歷史發展。載於王文科等著,教育概論(頁99-129)。
台北:五南。
陳慧娟(1998)。情境學習理論的理想與現實。教育資料與研究,25,47-55。
陳國彥、吳宗立(2001)。社會領域教材教法。高雄:麗文文化。
陳麗華(1997)。社區參與學習的理念。教育資料與研究,15,14-18。
陳麗華、王鳳敏譯(1996)。美國社會科課程標準。載於教育部編印「課程叢書
之十」。
陳菁惠(2000)。情境學習。載於教育大辭書編纂委員會主編,教育大辭書。台
北:景文。
陳麗華(2002)。教學特性與策略。載於黃炳煌主編,社會學習領域課程設計與
教學策略(頁 199-262)。台北:師大書苑。
陳毓凱、賴張妙理、楊坤原(2013)。八年級學生在科學問題本位學習歷程的自
我導向學習行為表現。科學教育學刊,21(3),345-370。
陳麗華、陳茜茹(2013)。你學習共同體了沒?論文發表於SLC密碼—建構學習
共同體學校藍圖新書發表會,臺北市。
陳麗華、陳劍涵、陳茜茹(2013)。你的教室ㄇ了沒?臺灣導入學習共同體學校的
模式與策略省思。新北市教育學習共同體特刊,18-45新北市: 新北市教育局.
陳怡伸(2006)。國小社會領域實施多元評量成效研究-以台灣歷史教學為例。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台北市。
陳佩英(2008)。從培力的對話觀點探討教師的專業成長。高雄師大學報,24,
21-48。
陳仲翰(2009)。新右派影響下的台灣教育改革之分析與批判。東海教育評論,2,
頁95-114。
陳裕寬、王正華(2010)。論文統計分析實務SPSS與AMOS的運用。台北:五
南。
陳玉婷(2010)。教學策略影響學習成效之實證研究。台南科大學報,29,191-212。
陳俊龍(2010)。教 師專業發展評鑑下的教師專業成長之研究。學校行政雙月刊,
66,188-207。
陳良亦(2012)。學習共同體應用於國小二年級教學之行動研究-以台北市三興國
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台北市。
陳濼翔(2012)。德國教學論對我國課程理論及其發展之啟示。教育資料期刊,
54,231-252。
陳國川(2013)。社會學習領域有效教學的理論與實務。新北市教育,7,14-25。
陳凱謙(2014)。學習共同體之課堂教學模式「協同學習法」對國中八年級學生
數學學習態度及學業成就影響之研究-以一元二次方程式為例。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理學院科技與數位學習學程,新竹市。
陳珮怡(2014)。低成就學生學習動機的提振~以學習共同體為策略。發表於2014
年學習共同體的發展與實踐國際學術研討會,嘉義縣:國立嘉義大學民雄校
區。
陳玠汝(2016)。國中社會領域地理科實施學習共同體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陳美玲、施和伸(2014)。結合學習共同體概念與心智圖於學生閱讀教學。台灣
教育評論月刊,3(6),31-36。
莊侑晰、吳珮瑩、許涵絜(2013)。新北市寧靜國民中學學習共同體實施現況、
困境與因應之研究。發表於台中教育大學2013年E時代教學專業與研究學
術研討會,台中市。
梁忠銘(2014)。對於學習共同體的個人看法。發表於2014年學習共同體的發展
與實踐國際學術研討會,嘉義縣:國立嘉義大學民雄校區。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3)。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社會領域和生活課程綱要內容之
前導研究。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線上檢索日期:2016年5月21日。網址:http://www.naer.edu.tw/
許瀞方、陳琮琳(2003)。從認知觀點談「問題解決」--及其在醫學教學之應用。
台灣醫學人文學刊,4,69-83。
許健將(2004)。批判省思能力的培養: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課題。教育科學期刊,4(2),1-18。
湯偉君、邱美虹(1999)。創造性問題解決(CPS)模式的沿革與應用。科學教育月刊,223,2-20。
曾英明(2013)。學習共同體應用於國中數學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台北市。
屠炳春(1991)。四十年來我國國民小學的社會科教育。教育資料集刊,16,19-32。
單文經(2004)。論革新課程實驗之難成。教育研究集刊,50(1),1-32。
詹秀美(1989)。問題解決能力的訓練與評量。資優教育季刊,32,13-16。
詹秀美、吳武典(1992)。問題解決測驗指導手冊。台北:心理出版社。
詹志禹(2002)。主題軸。載於黃炳煌主編,社會學習領域課程設計與教學策略,
21-49。台北:師大書苑。
詹雨臻、葉玉珠(2004)。生活問題解決測驗。台北:心理出版社。
詹雨臻、葉玉珠(2005)。生活問題解決測驗之發展。測驗學刊,52(1),1-30。
楊國賜(1971)。當代美國進步主義與精粹主義教育思想之比較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13,595~603。
楊秀停、王國華(2007)。實施引導試探究教學對於國小學童學習成效之影響。科學教育學刊,15(4),439-459。
楊惟曾(1995)。講述法在成人教學上之應用。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協會、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主編:有效的成人教學(71-91)。台北:師大書苑。
楊洲松(2000)。思維術。載於教育大辭書編纂委員會主編,教育大辭書。台北:
景文。
楊思偉、陳盛賢、許筱君(2013)。新自由主義下日本中小學學校經營改革之研究。台中教育大學學報,27(1),1-17。
董秀蘭(2004)。台北地區國中社會學習領域實施討論式教學的現況研究─教室經驗、師生觀點與影響因素。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計畫編號: NSC93-2413-H-003-028
董秀蘭(2016)。社會領域:一個培養現代公民素養與核心能力的關鍵領域。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脈動電子期刊,5。
葉玉珠(2000)。智能與批判思考。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科學季刊,2(1),1-28。
葉玉珠(2003)。高層次思考教學設計的要素分析。國立中山大學通識教育學報創刊號,75-101。
葉惠如(2013)。國中數學學習共同體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劉威德(2000)。鷹架理論。載於教育大辭書編纂委員會主編,教育大辭書。台北:景文。
劉宏文(1996)。建構主義的認識論觀點及其在科學教育上的意義。科學教育月刊,193,8-24。
劉宏文(2001)。高中學生進行開放式科學探究活動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彰化市。
劉世閔(2005)。社會變遷與教育政策。台北:心理。
劉素卿(2013)。發問教學與講述教學對閱讀理解差異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玄奘大學應用外語學系,新竹。
劉光夏、褚一璇(2015)。ARCS動機模式與學習共同體融入國小視覺藝術木刻版
畫教學之研究。市北教育學刊,52,21 - 48。
趙苓菓(2013)。以學習共同體模式改善國中數學學習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應用數學系所,台中市。
親子天下(2012)。為什麼孩子從學習中逃走。天下雜誌,33。
親子天下(2013)。翻轉教育:未來的學習.未來的學校.未來的孩子。台北市:
天下雜誌
鄭麗玉(1993)。認知心理學理論與應用。台北市:五南。
鄭崇趁(2001)。探尋教育改革的發展脈絡。載於黃德祥主編:教育改革與教育發展(頁522-545)。臺北:五南。
鄭雅丰、陳新轉(2011)。能力概念及其教育意義之探討。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7(2),27-56。
鄭順源(2012)。IRS及時反饋系統應用在高雄市國三數學課程學習成效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高雄。
薛煥玉(2007)。對學習共同體理論與實踐的初探。中國地質大學學報,7(1),1-10。
廖光遠、張澄清(2013)。問題本位學習對學生學業成就與高層次思考能力影響之後設分析。當代教育研究季刊,21(4),1-40。
蔡嘉俊(2009)。U-learning與傳統教學模式之比較以國小五年級找規律單元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台中。
蔡振昆(2001)。傳統教學與網路教學之比較研究-從教學媒體、班級經營及教學評量來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高雄。
蔡惠如(2013)。國中數學學習共同體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嘉義。
蔡尚儒、黃郁婷(2016(。淺談學共思潮下的綜合領域。台灣教育評論月刊,5(3),
124-129。
潭至皙(2013)。小組討論及概念圖在五年級學童聆聽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系,嘉義。
簡茂發(1988)。教學評量原理與方法。載於黃光雄主編,教學原理(頁393-422)。
台北:師大書院。
簡茂發(1999)。多元化評量之理念與方法。教師天地,4,7-11。
簡良平(1999)。科際整合之「問題-解決J 教學策略可行性探究。課程與教學季刊,2(3),103-116。
簡紅珠(2000)。講述教學法。載於教育大辭書編纂委員會主編,教育大辭書。台北:景文。
簡紅珠(2000)。發生式教學法。載於教育大辭書編纂委員會主編,教育大辭書。
台北:景文。
簡紅珠(2005)。對台灣中小學教學文化的幾點思考。課程與教學季刊,8(3), 1-13。
簡紅珠(2006)。優質教學釋義與啟示。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2(2), 1-17。
簡紅珠(2007)。教師專業發展與教學改善:借鏡於日本小學教師的學課研究。教育研究月刊,158,130-140。
簡梅瑩(2008)。促進反思教學發展與實施之行動研究。中等教育,59(1),22-35。
簡成熙(2012)。諾丁斯(N. Noddings)的關懷倫理學。載於教育大辭書編纂委員會主編,教育大辭書。台北:景文。
歐陽教(1990)。教育的概念、口號與隱喻。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32,29-49。
歐用生、楊慧文(1998)。新世紀的課程改革-兩岸觀點。台北:五南。
歐用生(2007)。日本新自由主義及其教育改革。教育資料期刊,36,79-100。
歐用生(2012)。日本中小學「單元教學研究」之分析。教育資料期刊,54,121-148。
歐用生(2003)。披著羊皮的狼﹖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的深度思考。載於歐用生主
編,課程典範再建構(頁19-38)。台北:麗文文化。
歐用生(2003)。課程典範再建構。臺北市: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歐用生(2013)。學習的革命:本土實踐的反思。新北市教育學習共同體特刊,4-16。
新北市: 新北市教育局。
歐慧敏(2003)。反思教學的理念與策略。教育研究月刊,115,103-114。
潘洪建(2004)。教學方法選擇:知識觀的透視。常州工學院學報,5(17),76-78。
潘慧玲(1999)。學校效能研究領域的發展。教育研究集刊,43,77-102。
潘慧玲(2004)。轉變中的教育研究觀點。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頁1-34)。台北:高等教育。
潘慧玲、陳佩英、張素貞、鄭淑惠、陳文彥(2014)。從學習領導論析學習共同體的概念與實踐。市北教育學刊,45,1-28。
潘慧玲、陳玟樺(2015)。教師展開學習共同體的反思性實踐。中等教育,66(1),
40-57。
潘慧玲、李麗君、黃淑馨、余霖、薛雅慈(2014)。學習領導下的學習共同體。學習領導與學習共同體計畫辦公室。新北市。
潘培鈞、賴阿福(2014)。應用多元學習策略於Scratch程式設計課程對於五年級學童問題解決能力之影響。國教新知,61(4),46-63。
霍秉坤(2004)。教學方法引論。載於霍秉坤主編,教學方法與設計(頁1-21)。香港:商務。
薛雅慈(2014)。國中教師以學習共同體啟動新學習型態之研究。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9(1),101-140。
鍾啟泉譯(2003)。打開「潘朵拉盒」—「授業研究」批判(原作者:佐藤學)。北
京:教育科學。
鍾啟泉(2006)。「學習共同體」的範例—日本佐藤學教授訪談。全球教育展望,
224(4),3-6。
鍾啟泉譯(2011)。學校再生的哲學-學習共同體與活動系統。全球教育展望,3,
3-10。
鍾啟泉、陳靜靜譯(2012)。教師的挑戰(原作者:佐藤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盧佳鋒(2012)。國中體育課實施學習共同體之行動研究-以籃球學習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台北市。
謝宏仁(2008)。教育學名詞彙編。台北:高點。
謝立人、余安順、王國華(2007)。結合問題解決與合作學習策略實施於國中數學之行動研究。科學教育,13,130-151。
謝惠萍(2013)。以學習共同體教學提昇國三生數學學習成效之行動研究。
學習共同體,十二年國教課程與教學學術研討會暨各階段適性教育工作坊計 畫書,淡江大學。
錢富美(2010)。國小社會領域教學評量與設計之研究。社會科教育研究,14, 129-149。
錢富美、李裕民、任慶儀、張崴耑、賴苑玲、李麗日(2012)。資訊融入社會學習領域教學之應用與實效。區域與社會發展研究,3,57-94。
羅綸新(2002)。師資培育發展教師反思教學能力之途徑。國民教育研究學報,8,205-224。 
外文部分
Ausubel, D.(1968).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 cognitive view. New York: Rindhart &
Winston.
Allan, C. O., & Francis P. H.(1998).Curriculum-Foundations, Principles, and
Issuer(3rd). MA:Viacom Com.
Arthur M. Nezu, Christine Maguth Nezu ,Thomas J. D'Zurilla(2003). Problem-Solving Therapy .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LLC
Atencio, D. J.(2004). Structured autonomy or guided participation ? Constructing interest and understanding in a lab activity. Early Childhood Journal, 31(4), 233-239.
Brown, W.F., & Holtzman, W. H. (1955).A study-attitudes questionnaire for
predicting academic success. Ju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46, 75-84.
Bloom, B. S. (Ed.). (1956). A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al goals. Handbook I: Cognitive domain. New York,
NY: Longman,Green.
Bruner, J.S. (1961). The act of discovery.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31,21-32.
Birkel, L. F.(1973). The lecture method: Villain or victim. Peabody Journal of
Education, 50(4), 298-301.
Brown, A., Campione, J., & Day, J. (1981). Lerning to learn: On training students to
Learn from texts. Educational Research, 10, 14-20.
Bransford, J., & Stein, B. (1984). The IDEAL problem solver. New York:W. H.
Freeman.
Brandsford, J., Sherwood, R., Vye, N., & Rieser, J.(1986). Teaching thinking and
problem solving. America Psychologist, 41(10), 1078-1089.
Beane, J.(1986). A human school in the Middle. The Clearing House, 60(1), 14-17.
Bagozzi, R, P., & Yi, Y.(1988). On the evaluation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Academic of Marketing Science, 16, 74-94.
Beyer, B. K.(1988). Developing a thinking skills program. Boston: Allyn & Bacon.
Bogdan, R. C., & Biklen, S. K.(1998). Qualitative reseach for education: an
introduca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 Boston: Allyn & Bacan.
Banning, M. (2004). An illuminative evaluation of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experience of participants’ teaching and studying on an independent nurse
prescribing course. Unpublished EdD thesis.
Craig, R. C. (1956). Directed vs. indenpendent discovery of established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47, 223-234.
Coleman, J. S., Campbell, E. Q., Hobson, C. F., McPartland, J., Mood, A. M., Weifeld, F. D., & York, R. L. (1966). 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Washington, 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Chi, M. T. H., Feltovich, P. J., & Glaser, G.(1981). Categorization and representation of physics problems by experts and novices. Cognitive Science,5,121-152.
Costa, J. E. (1984). Physical geomorphology of debris flow. In J. E. Costa & P. J. Fleischer, (Eds.),Developments and applications of geomorphology, (268-317). Berlin:Springer-Verlag.
Costenson, K., & Lawson, A. E.(1986). Why isn't inquiry used in more classroom? American Biology Teacher, 48(3), 150-158.
Coles, M. J. & Robinson, W. D. (Eds) (1989).Teaching Thinking. Bristol: The Bristol
Press.
Clarke, J. H.(1990), Patterns of Thinking: Integrating Learning Skills in Content Teaching. Boston: Allyn and Bacon.
Calhoun, E. F. (1993). Action research: Three approaches. Educational Leadership, 52(1),62-65.
Carter, G. & Berenson, S.B.(1996). Authentic assessment: Vehicle for reform. In Rohton, J. & Bowwers, P.(Eds).Issue in Science Education(p.96-106),NSTA.
Cuban, L. (1993). How teachers taught: Constancy and change in American classrooms, 1880-1990 (2nd ed.).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Crawford, B. A., Krajcik, J. S., & Mark, R. W.(1999). Elements of a community of learners in a middle school scuence classroom. Science Education, 83(6), 701-723.
Cai, I. (2001). Improving mathematics learning: Lessons' from cross-national studies of U.S.and Chinese students. Phi Delta Kappan, 82(5), 400-405.
Chase, C., & Gibson, H. L. (2002). Longitudinal impact of inquiry-based science program o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 science. Science Education, 86(5), 693-705.
Cerbin, B., & Kopp, B.(2006). Lesson study as a model for building pedagogical knowledge and improving teach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18(3), 250-257.
Cerbin, B.(2011). Lesson study: Using classroom inquiry to improve 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 Sterlung, VA: Stylus.
Cuban, L. (1993).How teachers taught: Constancy and change in American classrooms, 1890-1980(2nded.).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D’Zurilla, T. J., & Nezu, A. M.(1982). Social problem solving in adults. In P. C. Kendall (Ed.), Advances in cognitive-behavioral research and therapy, 1.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John Dewey (1910).How We Think. Boston: D.C. Heath & Co.; selections from Part One, “The Problem of Training Thought,” spelling and grammar modestly modernized
Doyle, W. (1986). Classroom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In M. C. itterrock(Ed.).
D'Zurilla, T. J. & Nezu, A. M.(1990). Development and preliminary evaluation of the social problem-solving inventory.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A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2(2), 156-163.
D’Zurilla, T. J. & Goldfried, M. R.(1971). Problem solving and behavior modification.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78(1).112-119.
Davies, P.(1999). What is evidence-based education?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
Studies, 47(2), 108-121.
Doll, W. E.(1993). Postmodern Perspective on Curriculum. N. Y.:Teachers College.
Dahlberg, K., & Drew, N.(1997). Alifeworld paradigm for nursing research. Journal of Holistic Nursing, 15(3), 303-317.
Feldhusen, J. F., & Guthrie, V. A.(1979). Models of problem solving processes and
ability.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 12(2). 22-23.
Feldhusen, J. F., & Treffinger, D. J.(1980).Creative thinking and problem solving in
gifted education. Texas: Kendall Hunt Publishing Company.
Fisher, R. (1990). Teaching children think. Oxford: Basil Blackwell.
Fenstermacher,G.,& Richardson,V.(2005). On making determinations of quality in
teaching.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107(1), 186-213.
F. Webster(1999)。資訊社會理論(馮建三譯)。台北:遠流。
Gardner, H. (1983). 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itiple intelligence. NY: Basic
Books, Inc.
Gagné, E. D. (1985). The cognitive psychology of school learning.(pp.165-198).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Guilford, J. P.(1986). Creative talents: Their nature, uses, and development. Buffalo, NY: Bearly.
Gall, M. D., Borg, W. R., & Gall, J. P.(2002).Educational research: An introduction(7thed.). New York: Longman.
Good, T. L., & Brophy, J. E. (2003). Looking in classrooms (9th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Gulpinar, M. A., & Yegen, B. C.(2005). Interactive lecturing for meaningful learning
in large groups. Medical Teacher, 27(7), 590.
Guido Schwerdt, & Amelie C. Wupperman (2010). Is traditional teaching really all that bad? A within-student between-subject approach. Paper presented at the EALE meeting in Tallinn, the EEA meeting in Barcelona, the EDGE meeting in
Copenhagen, the University of Munich and the Ifo Institute.
Gurpreet Kaur(2011). Study and Analysis of Lecture Model of Teach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lanning & Administration. 1( 1), pp. 9-13
Haselrud, G. M. & Meyers, S.(1958). The transfer value of given and individually
derived principle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49,293-298.
Hayes, J. R. (1989).The complete problem solver(2nd). N. 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Hycner, R. 1985. Dialogical Gestalt therapy: An initial proposal. The Gestalt Journal,
Vol. 8, No.1.
Hoover, K. H.(1982). The professional teacher,s handbook(3th, ed). Boston: Allen &
Bacon.
Heppner, P. P., & Peterson, C. H. (1982). The development and implications of a
personal Problem-Solving Inventory.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29(1),
66-75.
Heppner, P. P., & Krauskopf, C. J. (1987). 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roach to
personal problem-solving. 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15, 371-447.
Hair, J. F., Black, B., Babin, B., Anderson, R. E., & Tatham, R. L. (1992).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 (6th ed.). New York: Macmillan.
Hunt, E. (1994). Problem solving. In R. J. Sternberg (ED.), Teaching and problem
solving (pp. 2115-232). San Diego, CA: Academic Press.
Hair, J. F., Anderson, R. E., Tatham, R. L., & Black, W. C. (1998). Multivariate data analyysis. New Jersey: Pretice-Hall International.
Hair, J. F. Jr., Black, W. C., Babin, B. J., Anderson, R. E., & R. L.(2006).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 (6th ed.). Upper Saddle, NJ: Prentice-Hall.
Hiebert, J., & Gallimore, R., & Strigler, J. W. (2002). A knowledge base for the
teaching profession: What would it look like and how can we get one?
Educational Researcher, 31(5), 3-15.
Hofstein, A., Navon, O., Kipnis, M., & Mamlok-Naaman, R.(2005). Developing
students’ ability to ask more and better questions resulting from inquiry-type
chemistry laboratorie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42(7),791-806.
Jawhara, T. (1995). Problem solving and creative thinking in educ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anguage.
Krulik, S., & Rudnick, J. A.(1980). Problem solving: A handbook for teachers. Boston: Allyn & Bacon.
Kassop, M. (2003). Ten ways online education matches or surpasses, face–to–face
learning. Book of Educational.
Kline, R. B.(2005).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2nd ed.).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Loughran, J. (Ed.) (1999). Researching teaching: Methodologies and practices for
understanding pedagogy. London: Falmer Press.
Lewis, C.(2000). Lesson Study: The core of Japanes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vited Address to the Special Interest Group on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Lefrancois, Guy R.(1998)。教學心理學(李茂興譯)。台北:弘智文化
Linda Campbell, Bruce Campbell, Dee Dickinson(2004)。多元智慧的教與學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rough Multiple Intelligences)(郭俊賢、陳淑惠譯)。台北:遠流。
Li, J.(2012). Cultural foundations of learning: East and west. New York,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Education, American Education Research
Association Meetings, New Orleans. Retrieved March 18, 2014 from the World
Wide Web:http:// www.edu/math/syoshinobu/107web/aera2000.pdf
McPeck, J. E. (1981). Critical thinking and education. Oxford: Martin Robertson.
Mayer, R. E.(1992).Thinking, problem solving. Cognition. New York: W.H. Freeman
Company.
Mayer, R. & Wittock, M. C.(1996). Problem-solving transfer. In D. C. Berliner & R.
C. Calfee(Eds.), Handbook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pp.47-62). New York:
Simmon & Schuster Macmillan.
Michael J. Weiss, Mary G. Visher, and Heather Wathington (2010). Learning communities for students in developmental reading an impact study at hillsborough community. California: National Center for Postsecondary Research.
Newell, A. and Simon, H. (1972). Human Problem Solving.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Neisser, U.(1976). General academic,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L. Resnick (Ed.)
The nature of intelligence. Hillsdale, NJ: Erlbaum.
Nattiv,A.(1986).The effects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nstruction strategies on
achievement among sixth grads social stud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s
Barbara, 19-20﹒
Norris, S. P., & Ennis, R. H. (1989). Evaluating Critical Thinking. Pacific Grove, CA:
Critical Thinking Press & Software.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NRC).(1996)。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Nystrand, Gamoran & Carbonara (1998). Using Video to Create a Vision for Powerful
Discussion Teaching in Secondary Social Studies. in Jere Brophy (ed.)
Using Video in Teacher Education (Advances in Research on Teaching, Volume
10) Emerald Group Publishing Limited, pp.53 – 71.
Nel Noddings(1999/2000), Philosophy of Education(曾漢塘、林季薇譯)。台北:
弘智文化。
Parnes, S. T.(1967). Creative behavior guidebook.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
Parnes, S. T.(1977).CPS:The general system. The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11, 1-11.
Piaget, J.(1976). The Psychology of Intelligence. Totowa, NJ: Littlefield, Adams.
Polya, G. (1981). Mathematical discovery: On understanding, learning, and teaching proble, solving. New York: Wiley.
Perfettop, G. A., Bransford, J.D., & Franks, J. J. (1983). Constraints on access in a
problem solving context. Memory and Cognition, 11, 24-31.
Patton, Michael Quinn. (1990/1999).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吳
芝儀、李奉儒譯)。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Paul, R.(1997). Critical Thinking and the State of Education Today:Background
Information for Presents, paper presents to The 17th Internatiental Conference On Critical thinking and Educational Reformation. California: Sonoma State University.
Piccoli, G., Ahmad, R., & Ives B. (2001). Web-based virtual learning environment: A
research framework and a preliminary assessment of effectiveness in basic IT
skill training. MIS Quarterly, 25(4),401-426.
Robbins, S. P. (2002).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0th). New Jersey: Pearson Education.
Spearman, C.(1904). General intelligence objectively determined and measured.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15, 206-221.
Schon, D.(1983).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How professionals think in action. New
York, NY: Basic Books.
Sternberg, R. J. (1981). A componential theory of intellectual giftednss. Gifted Child Quarterly, 25, 86-92.(Beyond IQ)
Sternberg, R. J. & Davidson, J. E.(1992). Problem solving. In M. Alkin(Ed.),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al research(6th ed., pp.1037-1045). New York: Macmillan.
Sternberg, R. J. & Lubart. T. I.(1995). Defying the crow: cultivating creativity in a culture of conformity.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A Division of Simon & Schuster Inc.
Sternberg, R. J. (1996). Cognitive psychology. Fort Worth, TX: Harcourt teaching creative problem -solving.Waco, TX: Prufrock Press. BraceCollege Publishers
Sternberg, R. J. (1999). Cognitive Psychology. Orlando, Florida: Harcourt Brace.
Sternberg, R. J. (2003). Cognitive Psychology,(3rd ed.)Wadsworth: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Schoenfeld, A. H. (1989). Teaching mathematical thinking and problem solving. In L. B. Resnick & L. E. Klopfer(Eds.), Toward the thinking curriculum: Current cognitive research (pp. 83-103).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olso, R. L. (2001). Cognitive psychology. Boston London: Allyn and Bacon.
Terman, L. M.(1925). Genetic studies of genius: Vol. 1 Mental and physical traits of a
thousand gifted children.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Thomas M. Sutherland(1976). The Lecture Method.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976
NACTA Conference held at Texas Tech Unitersity. Lubbock, pp. 16-18.
Torrance, E. P. (1984). Teaching Creative and Gifted Learners. In M. C. wittrock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f Teaching (pp. 603-640).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
Trumbull, D. J. (2005). Developing materials to promote inquiry: Lessons learned.
Science Education, 89, 879-900.
Woolfolk, A. E. (1987). Educational Psychology (3rd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Wilson, T. D.(1999). Model in information behavior research. Journal of Documentation, 55(3), 249-270.
Yinger, R. J.(1980).A study of Teacher Planning .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 80(3),107-127.
Zachman, L., Jorgensen, C., Huisingh, R., & Barrett, M.(1984).Examiner's manual of "Test of Problem Solving". Moline, ILL: Lingui Systems.
Zuckerman, G. A., Chudinova, E. V., & Khavkin, E. E. (1998). Inquiry as a pivotal element of knowledge acquisition within the Vygotskian paradigm: Building a science curriculum for the elementary school. Cognition and Instruction,16(2), 201-233.
大瀨敏昭編(2000). 学校を創ゐ-茅ケ崎市濱之鄉小学校の誕生と実践. 東京都小学館.
大場志津子、青柳宏(2007).子どもの「学び」と授業研究—「学びの共同体」浜之鄉スタイルにつぃての考察—宇都宮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实践縂合紀要,30,139-152.
西口利文、杉江修治(2005). 学びの共同体をめざす犬山市の教育改革と保護者の意識実態. 中京大学教養論叢,46(1),43-58.
根津朋実(2014).なぜ「学びの共同体」なのか?發表於2014年國立嘉義大學民雄校區科學館I106階梯教室。
田中裕喜(2014). 学びの共同体」の社会哲学的含意─なぜ「学びの共同体」では質の高い学びが可能になるのか. 滋賀大学教育学部紀要,No.64, pp. 1-11.
和井田清司(2014).学校改革と「学びの共同体」-その可能性と課題。發表於2014 年「學習共同體的發展與實踐」國際學術研討,國立嘉義大學民雄校區。
佐藤 学(1996).教育方法学. 東京都,岩波書店.
佐藤 学(1999). 新しい公共圏の創出ヘー学びの共同体としての学校一. 教育学研究,66(1),18-19.
佐藤 学(2002). 学びの共同体の系譜—フェミニズムとのクロスロード. 国立女性教育会館研究紀要,6,15-25.
佐藤 学(2005).转换期的学校改革—学习共同体的构想.全球教育展望,34(5),3-8.
佐藤 学(2006). 学校の挑戦─学びの共同体を創る.東京都.小學館.
佐藤 学(2012a). 学校見聞録─学びの共同体の实践. 東京都.小學館.
佐藤 学(2012b).学校を改革すゐ—学び共同体の構想と実践. 東京都,岩波書店.
杉原真晃(2006).大学教育における「学習共同体」教育学的考察のために.京都大学高等教育研究,12,163-170.
牧嶋秀雄(2016). 「学びの共同体」によるアクティブラーニングの実践. 神奈川大学心理・教育研究論集, 39, 175-182.
森脇正博(2014). 校内研修としての授業研究の動向と新たな方略の提案―「学びの共同体」論の検証を軸として―. 京都教育大学紀要, 125 , 131-146.
藤井佑介、柳田泰典(2013). 学びの共同体における学習過程の実証的分析一学習ディスコースOearningdiscourse) の概念を中心として一. 長崎大学教育実践総合センター紀要,12,71-80.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