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遠藤周作文學中的宗教觀─人與神聖論述會晤
作者:鄭印君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eng Yin-chun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比較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林水福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4
主題關鍵詞:遠藤周作跨學科研究文學與宗教神聖論述比較文學母性宗教觀宗教文學文學中的宗教議題Endo ShusakuInterdisciplinary StudyLiterature and ReligionDivine DiscourseComparative LiteratureReligious Perspective of MotherhoodReligious LiteratureReligious Issues in Literatur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1)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07
本論文所採取的方法主要是詮釋學式的進路,認為文本的意義在於詮釋行動中文本對詮釋者開展的世界。茲是之故,對於遠藤周作文學中的宗教議題之詮釋也在這樣的方法進路中進行。論文架構則主要分為兩部分,第一章為跨學科研究之理論構建,第二至第四章則經由文本分析詮釋,為此一嘗試做出定位。
因此,本論文實立足於比較文學跨學科研究對文學與宗教的思考,聚焦於遠藤周作文學中的宗教觀,並進行詮釋與論述。如前所述,目前所有研究遠藤周作的著作與論文並未有以跨學科研究的宏觀角度出發,對遠藤文學所構建的宗教觀作脈絡分析與詮釋。再者,論文的主要脈絡是先從跨學科研究方法論的建立,之後才進入到文本的詮釋。因此,兩者之關係在我的構想之中,是相輔相成、互為主體的辯證對話過程;如果僅就方法論或者是文本分析部分的閱讀,就容易對本論文所希望之從宏觀視角論述的立場失焦。但是,因為詮釋本身為一開放的對話過程,因而詮釋者亦能從其中得到啟發,並移步至嶄新的視域。在這樣的認知上,作者應當將文本留置給讀者,使其進入到讀者的歷史時間之中並開顯存在的更多意涵。
而在論文的詮釋進路方面,我比較認同一個同文本對話的辯證過程中開放且不斷地向他者(為我而言,是一位「全然他者」)邁向的詮釋主體(詮釋者),因而本論文的論述與詮釋策略與此息息相關。亦即,在每一個進程中的理解或詮釋,不僅為主體帶來更多的視域開顯,同時也將成為下一階段論述的基礎。雖然書寫之後的文字已然有其固定化的樣態,但是我認為詮釋主體在詮釋過程之中,應是處於一個不斷地對話與辯證的過程,是一個流動、未固定的主體。因為在邁向全然他者的路途上,我們的主體將一再地被消解與重建。而這樣的動態性詮釋,更符合本論文在第一章的方法論中所思考的詮釋主體。
本論文因為筆者本身的背景、視域的有限,重要的論述將以基督宗教的議題為主,並採取西方思潮作為方法的進路。為遠藤周作而言,文本之中的「永遠留白的部分」才是我們所說的「全然他者」發揮作用之處,因而,為我的視域所不及者,相信亦有「全然他者」在其中持續地等待著其他的詮釋者。
Abstract
Starting from the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on literature and religion, this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the religious perspectives in Endo Shusaku’s literary works, for in all studies on Endo, a more microscopic angle of interdisciplinary study has not been applied to do contextual analyses and interpretations concerning religious perspectives in Endo’s works. Furtherm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interdisciplinary methodology will be followed by the textual interpretation. The two, in my opinion, should complement each other and undergo a dialectical dialogue. Without either of the two, the microscopic discourse expected to reach in this dissertation may lose its target. On the other hand, since interpretation itself is a dialogical procedure, the interpreter can be inspired and move onwards to a brand new vision field-the new horizon. With this acknowledgement, the writer should leave the text to the reader, allowing it to enter into the reader’s historical time and letting more implications be revealed.
It is convincingly argued that the interpreting subject (the interpreter) should be open and continuously step towards the other during the dialectical procedure of dialogue with the text. The interpretative strategy in this dissertation is thus closely relative with this idea. In other words,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ation derived in each phase of interpretation not only brings the subject to a wider horizon but also becomes the base of the discourse of the next phase. Despite of the fixed pattern of the written words, the interpreting subject in the interpretative process should experience a procedure of continuous and dialectical dialogue, and therefore is a fluid and unfixed subject. On the path towards the Wholly Other, the subject will therefore be constantly deconstructed and reconstructed.
Thus, this dissertation tends to be hermeneutic, acknowledging the argument that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ext lies in the world the text unfolds to the interpreter. For this reason, my interpretation of religious issues in Endo’s writings is conducted with this hermeneutic idea. The framework of the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first chapter focuses on the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of the interdisciplinary study, while the other chapters try to secure a position for this attempt through textual analyses and interpretations.
Nevertheless, due to the limit of intellectual background and viewpoint, my discourse will mainly concentrate on Christian issues, adopting western thoughts as a starting point for my methodology. For Endo, the “leaving to the reader” part of the text is where “the Wholly Other” has its effect. Thus, for where my perspective cannot reach, there will always be “the Wholly Other” constantly waiting for other interpreters.
【中文】
《聖經》。香港:思高聖經學會,1989。
C. 克萊芒、P. 布律諾、L. 塞弗著。金初高譯。《馬克斯主義對心理分析學說的批評》。河北:商務印書館,1985。
K. J. 庫舍爾編著。刁承俊譯。《神學與文學-12位德語作家談宗教與文學》。香港:三聯,1994。
Louis Dupré著。傅佩榮譯。《人的宗教向度》。台北:雄獅文化,1991。
Michael Payne著。李奭學譯。《閱讀理論》。台北:書林,1997。
Umberto Eco著。《詮釋與過度詮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5。
山折哲雄著。鄭家瑜譯。《日本人的宗教意識》。台北:立緒,2000。
方漢文著。《後現代主義文化心理:拉康研究》。上海:上海三聯,2002。
王岳川著。《後現代主義文化研究》。台北:淑馨,1998。
王維先著。《日本垂加神道哲學思想研究》。濟南:山東人民,2004。
王寶平主編。《神道與日本文化》。北京:北京圖書館,2003。
天主教輔仁大學法學院宗教學系編輯委員會。張春申等著。《輔仁宗教研究》第5期。台北:輔仁大學法學院,2002。
古屋安雄等著。陳若水、劉國鵬譯。《日本神學史》。上海:上海三聯,2002。
台大哲學系主編。《當代西方哲學與方法論》。台北:東大,1988。
伊利亞德著。楊素娥譯。《聖與俗》。台北:五南,2000。
西川直子著。王清、陳虎譯。《克里斯托娃:多元邏輯》。石家庄:河北教育,2002。
朱修德著。《基督啟示的傳遞》。台北:光啟,2000。
沈清松著。《現代哲學論衡》。台北:黎明,1994。new window
李小白著。《信仰、利益、權力-基督教布教與日本的選擇》。吉林:東北師範大學,1999。
李幼蒸著。《結構與意義》。台北:聯經,1994。
李達三著。《比較文學研究之新方向》。台北:聯經,1984。
李毓章著。《人:宗教的太陽-費爾巴哈宗教哲學研究》。台北:遠流,2003。
何衛平著。《高達瑪》。台北:生智,2002。
但 丁著。王維克譯。《神曲-地獄篇》。台北:志文,1997。
克利福德.格爾茨著。韓莉譯。《文化的解釋》。南京:譯林,2002。
佛洛依德著。張愛卿譯。《精神分析引論》。台北:知書房,2000。
---。汪鳳炎等譯。《精神分析新論》。台北:知書房,2000。
---。楊韶剛譯。《一個幻覺的未來》。台北:知書房,2000。
---。邵迎生譯。《圖騰與禁忌》。台北:知書房,2000。
---。鄭希付譯。《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學》。台北:知書房,2000。
杜小真著。《勒維納斯》。台北:遠流,1994。
貝 拉著。王曉山、戴茸譯。《德川宗教:現代日本的文化淵源》。北京:三聯,1998。
貝爾格著。高師寧譯。《天使的傳言-現代社會與超自然的再發現》。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1996。
沈清松著。《現代哲學論衡》。台北:黎明,1994。new window
---。《呂格爾》。台北:東大,2000。
林鎮國著。《辯證的行旅》。台北:立緒,2002。new window
彼得‧柏格著。蕭羨一譯。《神聖的帷幕-宗教社會學理論的要素》。台北:商周,2003。
亞歷山大(Alexander, Jeffrey)、 謝德門(Seidman, Steven)主編。吳潛誠總編校。古佳豔等譯 。《文化與社會》。台北:立緒,1997。
金惠敏著。《後現代性與辯證解釋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2。
拉 康著。楮孝泉譯。《拉康選集》。上海:上海三聯,2001。
房志榮著。《創世紀研究》。台北:光啟,1989。
武金正著。《人與神的會晤-拉內的神學人觀》。台北:光啟,2000。new window
尚‧拉普朗虛、尚-柏騰‧彭大歷斯著。沈志中、王文基譯。《精神分析辭彙》。台北:行人,2000。
保羅‧利科著。陶遠華等譯。《解釋學與人文科學》。河北:河北人民,1987。
保羅‧里克爾(P. Ricoeur)著。翁紹軍譯。《惡的象徵》。台北:桂冠出版社,1992。
洪漢鼎著。《詮釋學─它的歷史和當代發展》。北京:人民,2001。new window
約翰‧希克著。王志成譯。《宗教之解釋-人類對超越者的回應》。成都:四川人民,1998。
哈伯瑪斯著。郭官義、李黎合譯。《認識與旨趣》。台北:風雲論壇,2001。
南 博著。邱淑雯譯。《日本人論》。台北:立緒,2004。
洪漢鼎著。《理解與解釋-詮釋學經典文選》。北京:東方,2001。
凌晨光著。《當代文學批評學》。山東:山東大學,2001。
夏達理著。《聖經詮釋學導論》。東南亞神學院學會,1979。
夏普(Eric J. Sharpe)著。呂大吉等譯。《比較宗教學-一個歷史的考察》。台北:桂冠,1991。
高宣揚著。《李克爾的解釋學》。台北:遠流,1990。
茱莉亞‧克莉斯蒂娃著。彭人郁譯。《恐怖的力量》。台北:桂冠,2003。
特雷西(David Tracy)。馮川譯。《詮釋學、宗教、希望》。上海:三聯,1998。
海德格著。王慶節、陳嘉映譯。《存在與時間》。台北:久大,1990。
---。孫周興譯。《走向語言之途》。台北:時報文化,1993。
---。孫周興譯。《林中路》。台北:時報,1994。
---。孫周興選編。《海德格爾選集》。北京:上海三聯,1996。
梅原猛著。卞立強等譯。《諸神流竄-論日本『古事記』》。北京:經濟日報,1999。
戚印平著。《日本早期耶穌會史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莊嘉慶著。《宗教交談的基礎》。輔仁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new window
麥奎利著。呂大吉等譯。《二十世紀宗教思潮》。台北:桂冠,1992。
張大柘著。《當代神道教》。北京:東方,1999。
張春申著。《基督的啟示》。台北:光啟,1990。
張漢良著。《比較文學理論與實踐》。台北:東大,1986。
港道隆著。張杰、李勇華譯。《列維納斯-法外的思想》。石家庄:河北教育,2002。
斯拉沃熱‧齊澤克著。季廣茂譯。《意識型態的崇高客體》。北京:中央編輯社,2002。
項退結著。《海德格》。台北:東大,2001。
馮品佳主編。《重劃疆界-外國文學研究在台灣》。新竹:交大外文系,1999。
傅和德著。《舊約的背景》。香港:香港公教真理學會,1994。
楊 牧著。《失去的樂土》。台北:洪範,2002。
奧 托著。成窮、周邦憲譯。《論神聖》。成都:四川人民,2003。
葉渭渠著。《日本文學思潮史》。北京:經濟日報,1999。
葉渭渠、唐月梅著。《日本文學史-近代卷》。北京:經濟日報,1999。
葉舒憲編。《文學與治療》。北京:社會科學文獻,1999。
福原泰平著。王小峰、李濯凡譯。《拉康-鏡像階段》。石家庄:河北教育,2002。
劉介民著。《比較文學方法論》。台北:時報,1990。
劉仲容、武金正等著。《西洋哲學史》。台北:空大,2002。
劉婉俐。《藏傳佛教傳記的「主體」性與空性:伊喜措嘉佛母密傳的敘事研究》。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new window
廖炳惠著。《里柯》。台北:東大,1993。new window
漢斯-格奧爾格‧加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著。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台北:時報文化,1993。
輔仁大學外語學院編。《文學與宗教-第一屆國際文學與宗教會議論文集》。台北:時報文化,1988。
輔仁神學著作編譯會。《神學辭典》。台北:光啟,1996-1998。
輔仁大學宗教系編。《宗教交談─理論與實踐》。台北:五南,2000。
輔仁大學外語學院。《第三千禧年基督宗教與文學研討會論文》。2000。
遠藤周作著。林水福譯。《母親》。台北:時報,1986。
---。林水福譯。《影子》。台北:時報,1986。
---。林水福譯。《醜聞》。台北:時報,1987。
---。林水福譯。《我‧拋棄了的‧女人》。台北:時報,1988。
---。林水福譯。《遠藤周作》。台北:光復,1988。
---。林水福譯。《武士》。台北:麥田,1996。
---。林水福譯。《深河》。台北:立緒,1999。
---。林水福譯。《沈默》。台北:立緒,2002。
蔡淑惠著。〈型式的魅影-談主體認同與異族想像〉。《哲學雜誌》第二十三期,1998。
蔡毅、尹相如著。《幻想的太陽-民族宗教與文學》。昆明:雲南,2000。
黎志添著。《宗教研究與詮釋學》。香港:中文大學,2003。
鄭彭年著。《日本西方文化攝取史》。杭州:杭州大學,1996。
盧克曼著。覃方明譯。《無形的宗教-現代社會中的宗教議題》。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1995。
盧蕙馨、陳德光、林長寬主編。《宗教神聖-現象與詮釋》。台北:五南,2003。
羅竹風主編。《宗教學概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1。
羅伯‧索柯羅斯基(Robert Sokolowski)。《現象學十四講》。台北:心靈工坊文化,2004。
羅 婷著。《克里斯多娃》。台北:生智,2002。
嚴 平著。《高達美》。台北:東大,2000。
【日文】
G. デコスタ編。森本あんり訳。《キリスト教は他宗教をどう考えるか-ポスト多元主義の宗教と神学》。東京:教文館,1998。
J. ヒック著。間瀨啟允訳。《宗教多元主義-宗教理解のパラダイム変換-》。京都:法藏館,1990。
阿魯伯神父著。井上郁二譯。《方濟各.沙勿略書簡抄》上。東京:岩波,1959。
池永 孝著。《中国思想と日本の宗教》。大阪:竹林館,2001。
池内輝雄著。〈『沈黙』の方法―『深い河』へ行程〉。《解釈と鑑賞》。1993.9。
井上洋治著。〈同伴者イエスー遠藤周作のイエス観〉。《季刊創造》。1977.4。
---。〈遠藤周作へのワールドとトリップ〉。《解釈と鑑賞》。1993.9。
石內 徹編。《遠藤周作『沈默』作品論集》。東京:クレス,2002。
泉 秀樹編。《遠藤周作の研究》。東京:実業之日本社,1979。
上総英郎著。〈遠藤周作における二律背反性〉。《解釈と鑑賞》。1975.6。
遠藤周作著。《海と毒藥》。東京:文芸春秋新社,1958。
---。《聖書のなかの女性たち》。東京:角川,1960。
---。《宗教と文学》。東京:南北社,1963。
---。《留學》。東京:新潮社,1965。
---。《影法師》。東京:新潮社,1968。
---。《母なるもの》。東京:新潮社,1969。
---。《切支丹の里》。東京:人文書院,1971。
---。《死海のほとり》。東京:新潮社,1973。
---。〈異邦人の苦惱〉。《別冊新評 遠藤周作の世界》。1973。
---。《カトリック作家諸問題:宗教と文學》。東京:新潮社,1981。
---。《イエス‧キリスト》。東京:新潮社,1983。
---。《侍》。東京:新潮社,1985。
---。〈罪と悪について〉。《『中央公論』文芸特集春季号》。1985.3。
---。《スキャンダル》。東京:新潮社,1986。
---。《私にとって神とは》。東京:光文社,1988。
---。《人生の同伴者》。東京:春秋社,1991。
---。《沈默の声》。東京:プレジデント社,1992。
---。〈『深い河』―魂の問題〉。《解釈と鑑賞》。1993.9。
---。《『深い河』をめぐる》。東京:文芸春秋,1994。
---。《遠藤周作とShusaku Endo》。東京:春秋社,1994。
---。《本当の私を求めて》。東京:集英社,1995。
---。《白い人‧黄色い人》。東京:講談社,1998。
---。《『深い河』創作日記》。東京:講談社,1997。
---。《深い河》。東京:講談社,1998。
---。《沈默》。東京:新潮社,1999。
---。《わたしが‧棄てた‧女》。東京:講談社,2000。
---。《遠藤周作文學全集》第12卷。東京:新潮社,2000。
遠藤周作 他14名著。《遠藤周作と語る-日本人とキリスト教》。東京:女子パウロ会,1988。
遠藤周作世界展実行委員会編。《母なるものを求めて-遠藤周作の世界展》。東京:アートデイズ,1999。
遠藤順子著。《夫‧遠藤周作を語る》。東京:文藝春秋,2000。
遠丸 立著。〈遠藤周作における罪と悪〉。《解釈と鑑賞》。1975.6。
大久保典夫、高橋春雄、保昌正夫、薬師寺章明編。《現代日本文学史》。東京:笠間,1998。
大久保実著。〈遠藤周作とモーリヤック〉。《解釈と鑑賞》。1975.6。
加藤宗哉著。《遠藤周作おどけと哀しみ-わが師三十年》。東京:文藝春秋,1999。
河野信子著。《女と男の時空》。東京:藤原書店,1995。
川島秀一著。《遠藤周作-愛の同伴者》。東京:和泉書院,1993。
笠井秋生著。《遠藤周作論》。東京:双文社,1987。
笠井秋生、玉置邦雄編。《作品論:遠藤周作》。東京:双文社,2000。
北森嘉藏著。《文学と神》。東京:日本の薔薇,2000。
気賀重躬、熊野義孝、松村克己著。《現代キリスト教講座-キリスト教と文学》。東京:修道社,1969。
久保田 淳編。《日本文学史》。東京:おうふう,1998。
グレアム‧アレン著。森田 孟訳。《間テクスト性》。東京:研究社,2002。
佐藤泰正著。〈宗教と文学の二律背反〉。《解釈と鑑賞》。1974.7。
---。〈『スキャンダル』諸家の論ふれつつ〉。《解釈と鑑賞》。1986.10。
---。《人生の同伴者・遠藤周作》。東京:春秋社,1991。
---。〈『スキャンダル』を通て『深い河』へ〉。《解釈と鑑賞》。1993.2。
---。《遠藤周作と椎名麟三》。東京:翰林書房,1994。
佐谷純一郎。〈遠藤周作とカトリシズム〉。《解釈と鑑賞》。1975.6。
笹淵友一編。《キリスト教と文学:第一集》。東京:笠間書局,1975。
---。《キリスト教と文学:第二集》。東京:笠間書局,昭和1975。
---。《キリスト教と文学:第三集》。東京:笠間書局,昭和1975。
笹淵友一、佐谷純一郎著。〈宗教と文学〉。《解釈と鑑賞》。1974.7。
曹紗玉著。《芥川龍之介とキリスト教》。東京:翰林書坊,1995。
高柳俊一編。《近代文學のなかのキリスト教》。東京:南窗社,1981。
高堂 要著。〈海外における遠藤文学評価―普遍的で個別的〉。《解釈と鑑賞》。1993.9。
高橋たか子著。〈モーリヤックと遠藤周作〉。《解釈と鑑賞》。1973.2。
高山鉄男著。〈モーリヤックと遠藤周作〉。《解釈と鑑賞》。1993.9。
武田友寿著。《遠藤周作の世界》。東京:中央社,1969。
---。《遠藤周作の文学》。東京:聖文舎,1975。
---。《「沉默」以後-遠藤周作の世界》。東京:女子パウロ会,1985。
中川 明著。《妖怪の棲む教会-ナイスを越え教会の明日を求めて》。東京:夢窓庵,2002。
中野惠海著。《近代文學と宗教》。東京:櫻楓社,1975。
南山宗教文化研究所編。《宗教と文化》。京都:人文書院,1994。
広石廉二著。《遠藤周作の縱系》。東京:朝文社,1991。
---。《遠藤周作のすべて》,東京:朝文社,1991。
藤田三男・仁藤輝夫編集。《遠藤周作の世界【追悼保存版】》。東京:朝日,1997。
松田毅一著。《天正遣歐使節》。東京:臨川,1991。
松本滋 著。《父性的宗教.母性的宗教》。東京:東京大學,1986。
松原新一著。〈遠藤周作における『悪』の問題〉。《解釈と鑑賞》。1975.2。
三浦朱門著。〈遠藤周作における罪とユーア〉。《解釈と鑑賞》。1975.2。
宮崎賢太郎著。《カクレキリシタンの信仰世界》。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1999。
山形和美編。《新しきミューズ--キリスト教文學の可能性》。東京:新教,1987。
---。《遠藤周作-その文學世界》。東京:星雲社,1997。
安岡章太郎著。〈『深い河』についてー『復活』と『転生』〉。《解釈と鑑賞》。1993.9。
拓殖光彦著。〈イエス像―『遠藤周作神学』円環が閉じる時〉。《解釈と鑑賞》。1993.9。
玉置邦雄著。〈遠藤周作『宗教と文学』の意義〉。《日本文芸研究》。1982.3。
ジョルジュ‧バタイユ(Georges Bataille)。生田耕作訳。《聖なる神-三部作-》。東京:二見書房,1998。
林 水福著。〈遠藤周作の文学―登場する女性をめぐってー〉。輔仁大学日文系所日本文学国際会議発表論文。1997.12。
【英文】
Barricelli, Jean-Pierre, Joseph Gibaldi & Estella Lauter. eds. Teaching Literature and Other Arts. New York: MLA, 1990.
Barricelli, Jean-Pierre & Joseph Gibaldi. Interrelations of Literature. New York: MLA, 1982.
David Tracy, Plurality and Ambiguity: Hermeneutics, Religion, Hope. San Francisco: Harper & Row, 1987.
-----. Dialogue With the Other: The Inter-Religious Dialogue. Leuven: Peeters Uitgeverij, 1990.
E. Levinas, Time and the Other: additional essays. trans. Richard A. Cohen. Pittsburgh, PA : Duquesne University Press, 1987.
-----, Totality and Infinity, trans. Alphonso Lingis, The Hague/Boston/London: Martinus Hijhoff Publishers, 1979.
Gadamer, Hans-Georg. Truth and Method. tans. William Glen-Doepel. London: Sheed and Ward, 1975.
Gardner, Helen. Religion and Literature. New York: Oxford Univeristy Press, 1971.
Gunn, Giles. The Interpretation of Otherness: Literature, Religion, and the American Imagin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9.
Hans-Georg Gadamer, Truth and Method(2nd rev. ed.).New York: Crossroad, 1992.
Heidegger, Martin. Being and Time. trans. John Macquarrie and Edward Robinson. London: SCM Press, 1962.
James Thorpe, ed, Relations of Literary Study: Essays on Interdisciplinary Contributions. New York: MLA, 1967.
John J. McDonald, Religion and Literature. 16.1, Winter 1984.
Jonathan Culler, “The Pursuit of Signs: Semiotics”, Literature, Deconstruction, Cornell: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1.
Julia Kristeva, “The Bounded Text”, Desire In Language: A Semiotic Approach to Literature and Art, edited by Leon S. Roudiez. New York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0.
-----. Powers of Horror: An Essay On Abjection , trans. by Leon S. Roudiez.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2.
-----. “Word, Diologue and Novel”, The Kristeva Reader, edited by Toril Moi . Oxford :Blackwll Publishers Ltd, 1986.
-----. Tales of Love, trans. by Leon S. Roudiez.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7.
-----. Strangers to Ourselves. trans. by Leon S. Roudiez.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1.
-----. Nations Without Nationalism. trans. Leon S. Roudiez,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3.
J. Samuel Preus, Explaining Religion: Criticism and Theory from Bodin to Freud.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7.
Louis Dupsé, Religious Mystery and rational Reflection. Michigan:W. B. Eerdmans, 1998.
Michael Worton & Judith Still eds. Intertextuality: Theories and Practices. New York: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0.
Mirceo Eliade, The sacred and The Profane:The nature of religion.. New York:Hartcout. B. J. , 1987.
Paul Ricoeur, The Conflict of interpretations: Essays in Hermeneutics. ed. Don Ihde. Evanston: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1974.
-----. Hermeneutics and the Human Sciences. ed. John Thompso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Peter L Berger, Sacred Canopy:Elements of a Sociological Theory of Religion.. Garden city:Doubledary, 1967.
Rudolf Otto, The Idea of the Holy.. Oxford:University Press, 1958.
T. S. Eliot, The New Orpheus: Essays toward a Christian Poetic. Nathan A. Scott, Jr. ed. New York: Sheed and Ward, 1964.
Ulrich Weisstei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Literary Theory. Bloomington, Lond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73.
【法文】
E. Levinas, En découvrant l’existence avec Husserl et Heidegger, Paris: Vrin, 1974.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