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性別與政治:近代中國革命運動中的婦女(1900s-1920s)
作者:柯惠鈴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研究所
指導教授:呂芳上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4
主題關鍵詞:性別政治近代中國婦女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9) 博士論文(7) 專書(5)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7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31
本論文係以近代國族建構過程中,政治革命的起伏為主軸,探討性別在其中的角色及地位,進而闡述革命與婦女運動兩者彼此提攜、抵拒、斡旋的過程。特別是中國自清末以來隨著西方各種現代思想傳入中國,對於女權的啟迪實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這也使得性別的改變一開始即和政治變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此後歷經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思想啟蒙,女權注入更多複雜的面目,而這些新的言論及思想革新,卻被1920年代政黨革命所篡奪,女權及婦女運動遭到切割,這是中國婦女運動發展的重要線索,女權到底能否有一獨立的面目,亦或者它只能從屬於文化限制及政治箝制?這是本論文重要的思考中心。
中文部分
一、檔案、史料彙編
1. 檔案
〈十四年十一月十九日中央婦女部第一次部務會議錄〉,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庋藏檔案,漢口檔案12756。
〈十五年一至五月中央婦女部婦女運動概要〉(1926年6月),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庋藏檔案,五部檔10611。
〈十五年二月十八日第六次部務會議〉,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會庋藏檔案,五部檔4348。
〈中山分會受土豪劣紳的壓迫〉(1926年9月),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庋藏檔案,五部檔10029。
〈中央婦女部一週工作報告〉(1926年8月27日-9月2日),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庋藏檔案,五部檔10627。
〈中央婦女部七月份第一星期工作〉,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庋藏檔案,五部檔10625。
〈中央婦女部八月份第一星期工作經過〉(8月6日發),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會庋藏檔案,五部檔10649。
〈中央婦女部十五年一月至五月中工作經過〉,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庋藏檔案,五部檔10612。
〈中央婦女部五月份工作報告〉(1926年6月26日),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庋藏檔案,五部檔10610。
〈中央婦女部六月份工作報告〉,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庋藏檔案,漢口檔案12750。
〈中央婦女部致佛山市婦女部長函〉(1926年4月20日),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庋藏檔案,五部檔16052。
〈中央婦女部祝婦女解放協會成一週年紀念〉,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庋藏檔案,五部檔14284。
〈中央婦女部婦女運動報告〉(1926年5月15日至1927年3月10日),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庋藏檔案,漢口檔案12763。
〈中央婦女部辦事細則〉第六次部務會議附件(1926年2月),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庋藏檔案,五部檔145.5。
〈中國國民黨第一屆中央執行委員會第103次會議〉(1925年8月10日),《中國國民黨第一屆中央執行委員會會議紀錄彙編》(中央委員會秘書處編印,民國43年6月),頁153,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庋藏檔案,會議紀錄1.3-1。
〈司法行政委員會函覆中央執行委員會〉(1926年10月16日),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庋藏檔案,漢口檔案1355/1。
〈民國14年11月19日中央婦女部第一次部務會議錄〉,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庋藏檔案,五部檔4343.1。
〈民國十五年一至五月中央婦女部婦女運動概要〉(1926年6月),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庋藏檔案,五部檔10611。
〈何香凝致黨立貧民生產醫院〉(1924年7月25日),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庋藏檔案,漢口檔案4230.1-4230.2。
〈何部長辭職函〉(1925年6月18日),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庋藏檔案,五部檔2716。
〈函飭市婦女部辦理馮秀娟被誣不貞案〉(1926年3月2日),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庋藏檔案,五部檔11249。
〈宜興縣婦女協會婚姻自主宣言〉(1927年10月10日),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庋藏檔案,五部檔13159。
〈英德拐騙婦女轉省婦女部部查辦〉(1926年6月18日),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庋藏檔案,五部檔16053。
〈送中央執行委員會黨員清冊一本〉,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庋藏檔案,五部檔12064。
〈參加統一廣東各界代表大會出發東江慰勞情形〉(1925年11月24日),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庋藏檔案,五部檔10610。
〈國民黨中央黨部婦女呈中央執行委員會〉(1926年),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會庋藏檔案,五部檔10629。
〈國民黨中央黨部婦女部請求實行議決案〉,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庋藏檔案,漢口檔案16029。
〈婦女部致中央執行委員會〉(1926年3月3日),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庋藏檔案,漢口檔案6309.1。
〈婦女部致中央執行委員會函〉(1925年8月11日),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庋藏檔案,五部檔12414。
〈婦女部通告〉(1925年3月3日),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庋藏檔案,漢口檔案6273。
〈婦女部部長廖冰筠致中央執委員會〉(1924年8月31日),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庋藏檔案,五部檔2711。
〈婦女部發起組織軍人家屬婦女救護員傳習所〉(1926年11月13日),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庋藏檔案,五部檔1979。
〈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婦女運動決議案〉,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庋藏檔案,漢口檔案6209。
〈提議請明白規定出席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各女特別委員有表決權案〉(1926年1月),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庋藏檔案,漢口檔案5462。
〈廣東省立女子師範學生會全體大會致中央青年部〉(1926年11月26日),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庋藏檔案,五部檔3053。
〈罷工女工工讀傳習所開學〉(1926年7月),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庋藏檔案,五部檔16040。
〈蕪湖婦女協會對女同胞宣言〉(1927年9月),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庋藏檔案,五部檔13161。
《中央政治會議廣州分會》檔案(16年),廣州市檔案館藏,政617。
《國民黨安徽省黨部訓練部工作報告,十八年份》,南京第二歷史檔案館藏,檔號722//732。
〈關於整理黨務案之訓令〉(1926年),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庋藏檔案,漢口檔案13269。
2. 史料彙編
人民出版社編,《三一八運動資料》,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上海市檔案館編,《五卅運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五卅運動史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上海通訊社編,《上海研究資料》續集,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77年。
中央檔案館、廣東省檔案館編,《廣東革命歷史文件匯集,1921-1926》,廣州:編者自印,1983。
中共中央黨校黨史教研室編,《中共黨史參考資料》,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中共天津市黨史資料征集委員會、天津市婦女聯合會編,《天津女星社:婦女運動史資料選編》,北京: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85。
中國革命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編,《新民學會資料》,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江浙鐵路風潮》,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57年。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編,《中國國民黨黨務發展史料-婦女工作》,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85。
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婦女運動歷史研究室編,《中國婦女運動歷史資料,1921-1927》,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婦女運動歷研究室編,《中國婦女運動歷史資料,1840-1918》,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1991。
朱有瓛,《中國近代學制史料》,上海:華東師大出版社,1986。
江長仁編,《三一八慘案資料匯編》,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
江蘇省婦女聯合會編印,《婦女運動史資料,1919-1927》,無出版地,1981。
李又寧、張玉法主編,《近代中國女權運動史料,1842-1911》,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64年。
周芾棠、秋仲英、陳德和輯,《秋瑾史料》,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國史館編,《辛亥年四川保路運動史料彙編》,台北:國史館,民國70年。
清華大學中共黨史教研組編,《赴法勤工儉學運動史料》,北京:北京出版社,1979。
陳象恭編著,《秋瑾年譜及傳記資料》,北京:中華書局,1983。
舒新城,《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
黃美真編,《上海大學史料》,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84。
廣東省海豐縣婦女聯合會編,《海豐婦運史料,1921-1935》,海豐:編者自印,1987。
廣東省婦女聯合會、廣東省檔案館編,《廣東婦女運動歷史資料》,廣州:編者自印,1991年4月。
廣東省檔案館、 廣東婦女運動歷史資料編纂委員會工作室編寫,《廣東婦女運動史料,1924-1927》,廣州:編者自印,1983。
廣東省檔案館等編,《廣東區黨、團研究史料,1927-1934》,廣東:人民出版社,1983。
廣東省檔案館編,《廣東青年運動歷史資料》,廣東:缺出版者,1986-90。
二、文選、文集、日記
王忍之等編,《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北京:三聯書店,1960。
張品興主編,《梁啟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婦女運動歷史研究室編,《五四時期婦女問題文選》,北京:三聯書店,1981。
蔡尚思、方行編 ,《譚嗣同全集》,北京:中華書局,1981。
康有為,《大同書》,上海:中華書店,1935年。
鄭觀應,《盛世危言》,台北:中華雜誌社,民國54年。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編,《秋瑾先烈文集》,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71年。
虞和平編,《經元善集》,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88。
李保民箋注,《呂碧城詞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朱文通等整理編輯,《李大釗全集》,天津:河北教育出版社,1990。
趙清、鄭城編,《吳虞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胡適,《胡適文存》,台北:遠東圖書公司,民國50年。
吳虞,《吳虞文錄》,上海:亞東圖書館,1927年。
魯迅,《彷徨》,台北:金楓出版有限公司,1990。
黃繼持編,《魯迅著作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魯迅,《魯迅全集》,台北:谷風出版社,民國78年。
齊如山,《齊如山全集》,台北:齊如山著作編集會,1961。
陸晶清,《陸晶清詩文選》,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7。
高平叔編,《蔡元培全集》,北京:中華書局,1984。
復旦大學語言研究室編,《陳望道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陳衡哲,《衡哲散文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
來鳳儀編,《張愛玲散文全編》,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92。
中國革命博物館整理,《吳虞日記》,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胡適的日記》,香港:中華書局,1985。
錢虹主編,《廬隱選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
陳蟲編,《孫中山全書》,上海:廣益書局,民國25年。
張翅翔編,《丁玲文集》,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戴緒恭、姚維斗編,《向警予文集》,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
茅盾,《茅盾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6。
尚明軒、余炎光編,《雙清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艾以、曹度主編,《謝冰瑩文集》,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9。
茅盾,《茅盾論創作》,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0。
三、專著
《南粵英烈傳》,廣東:人民出版社,1987-89。
《湖南省志‧湖南近百年大事記述》,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
丁文江編,《梁任公先生年譜長編初稿》,台北:世界書局,民國47年。
丁守和、殷敘彞、張伯昭,《十月革命對中國革命的影響》,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人民出版社編,《回憶蔡和森》,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人民出版社編輯部編,《回憶張太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李又寧編著,《近代中華婦女自敘詩文選》,台北:聯經出版社,民國69年。
上海市青運史研究會、共青團上海市青運史研究室編,《上海學生運動史》,上海:學林出版社,1995。
上海婦女聯合會編,《上海婦女運動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上海圖書館編,《中國近代期刊篇目彙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中共上海市委黨史資料徵集委員會編,《中共上海黨史大事記,1919-1949》,上海:知識出版社,1989。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五四運動親歷記》,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9。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辛亥革命回憶錄》,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81。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資料編輯組編,《五四愛國運動》,上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79。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編,《五四運動回憶錄》,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79。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第三所近代史資料編輯組編,《五四愛國運動資料》,北京:科學出版社,1959。
中國近代史叢書編集組編,《辛亥革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4。
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第三所編,《五四運動回憶錄》,北京:中華書局,1959。,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委編纂委員會編,《革命人物誌》,台北:編者自印,民國58年
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編,《革命先烈先進詩文選集》,台北:中華民國各界紀念國父百年誕辰籌備委員會,民國54年。
天矞、劍波,《新婦女的解放》,上海:泰東書局,民國17年。
戈公振,《中國報學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28。
王先明,《近代紳士:一個封建階層的歷史命運》,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王德威,《想像中國的方法:歷史‧小說‧敘事》,北京:三聯書店,1998。
北京師範大學校史資料室編,《五四運動與北京高師》,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4。
北京圖書館編,《北京圖書館藏家譜叢刊─閩粵(僑鄉卷)》,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0。
司馬新原著,徐斯、司馬新譯,《張愛玲在美國──婚姻與晚年》,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6。
本杰明‧史華茲著,葉美鳳譯,《尋求富強:嚴復與西方》,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
本間久雄著,姚伯麟譯,《婦人問題十講》,上海:學術研究會,1934。
皮以書,《中國婦女運動》,台北:婦聯畫刊社,民國62年。
任建樹、張銓,《五卅運動簡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任桐君,《一個女教師的自述》,北京:三聯書店,1989。
江蘇省社會科學院明清小說研究中心文學研究所編,《中國通俗小說總目提要》,北京:新華書局,1990。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出版社,民國65年。
吳成平主編,《上海名人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
吳昊等彙編,《都會摩登,1910s-1930s》,香港:三聯書店,1994。
吳雁南、馮祖貽、蘇中立、郭漢民編,《中國近代社會思潮,1840-1949》,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呂芳上,《從學生運動到運動學生:民國8年到18年》,台北:中研院近史所,民國83年。
呂美頤、鄭永福,《中國婦女運動,1840-1921》,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
呂雲章,《婦女問題論文集》,上海:女子書店,民國22年。
李大釗年譜編寫組編,《李大釗年譜》,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84。
李小江、朱虹、董秀玉主編,《性別與中國》,北京:三聯,1994。
李孝悌,《清末的下層社會啟蒙運動,1901-1911》,台北:中研院近史所,民國81年。new window
李孝悌,《戀戀紅塵:中國的城市、欲望與生活》,台北:一方出版社,2002。new window
李季,《我的生平》,上海:亞東圖書館,民國21年。
李忠誠、趙潤庭等主編,《中國共產黨英烈傳》,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1991。
李澤厚,《中國現代思想史論》,台北:三民,民國85年。
李龍牧,《五四時期思想史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0
杜君慧,《婦女問題講話》,重慶:新知書店,民國34年。
杜學元,《中國女子教育通史》,貴陽:貴州教育出版社,1995。
沈寂,《影星悲歡錄》,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
沈寂主編,《胡適研究》,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
汪榮祖,《晚清變法思想論叢》,台北:聯經出版社,民國79年。
汪榮祖編,《五四研究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社,民國68年。
其華,《一九二七年底回憶》,上海:新新出版社,1933年。
周守同,《中國現代教育史》,上海:良友圖書出版公司,1934。
周作人,《知堂回憶錄》,香港:三育圖書,1970。
周昌龍,《新思潮與傳統》,台北:時報出版社,1995
周策縱,《五四與中國》,台北:時報文化,民國71年。
周興梁,《廖仲愷和何香凝》,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
孟悅、戴錦華,《浮出歷史地表:現代婦女文學研究》,開封: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
金一,《女界鐘》,上海;國民日日報館,光緒29年。
阿英,《晚清小說史》,北京:中華書局,無出版年。
阿英編,《晚清文學叢鈔‧說唱文學卷》,北京:中華書局,1960。
青長蓉、馬士慧、黃筱娜、劉宗堯編著,《中國婦女運動史》,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89。
姜貴,《重陽》,台北:作品出版社,民國50年。。
柯興,《一代才女石評梅傳》,北京:華藝出版社,1995。
洪瑞釗,《革命與戀愛》,上海:民智書局,1928。
胡適,《四十自述》,台北:遠東圖書公司,民國60年。
范祥善,《現代婦女評論集》,上海:世界書局,民國19年。
茅盾,《我走過的道路》,香港:三聯書店,1981。
迪特瑞希‧史汪尼滋,Dietrich Schwantitz。,劉海寧、郜世紅譯,《男人是不完美的女人》,台北:商周文化,2003。
夏志清原著,劉紹銘等譯,《中國現代小說史》,香港:友聯出版社,1979。
夏曉虹,《晚清文人婦女觀》,北京:作家出版社,1995。
孫中田、查國華編,《茅盾研究資料》,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
孫石月,《中國近代女子留學史》,北京:中國和平出版社,1995。
徐天嘯,《神州女子新史》,台北:稻鄉出版社,民國82年。
徐鼎新、錢小明,《上海總商會史,1902-1929》,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1。
桑兵,《晚清學堂學生與社會變遷》,台北:稻禾出版社,民國80年。
桑兵,《清末新知識界的社團與活動》,北京:三聯書店,1995。
班固,《白虎通》卷4上,台北:藝文印書館,1996。
馬超俊,《中國勞工運動史》,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31年。
高大倫、范勇編譯,《中國女性史,1851-1958》,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87。
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政治部編,《婦女與奉系軍閥》,廣州: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政治部印行,民國16年。
康同璧,《南海康先生自編年譜補遺》,出版地、出版者不詳,民國47年。
康有為,《康南海自編年譜》,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61年。
張中禮主編,《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張允侯等編,《五四時期的社團》,北京:三聯出版社,1979。
張玉法、李又寧編,《中國婦女史論文集》第1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7年。
張玉法、李又寧編,《中國婦女史論文集》第2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7年。
張邦梅,《小腳與西服》,台北:智庫文化,1996。
張福清編註,《女誡:婦女的規範》,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6。
張靜如、劉志強主編,《北洋軍閥統治時期中國社會之變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
張靜廬輯注,《中國近代出版史料》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57。
張寶明,《啟蒙與革命──五四激進派的兩難》,上海:學林出版社,1998。
張灝,《譚嗣同思想的分析──烈士精神與批判意識》,台北:聯經出版社,民國77年。
梁占梅,《中國婦女奮鬥史話》,上海:建中出版社,民國32年。
梁啟超,《戊戌政變記》,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51年。
梅生編,《中國婦女問題討論集》,收於《民國叢書》第一編第18冊,台北:文海出版社,1989。
許德珩,《許德珩回憶錄》,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1。
郭箴一,《中國婦女問題》,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26年。,
陳三井主編,《近代中國婦女運動史》,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民國89年。
陳旭麓,《鄒容與陳天華的思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陳東原,《中國婦女生活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new window
陳景磐,《中國近代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陳達,《中國勞工問題》,上海:商務印書館,1929。
陳碧雲,《婦女問題論文集》,上海:中華基督教女青年會全國協會,1935。
陳維綸,《黃克強先生傳記》,台北:中央黨史會,1973。
彭明,《五四運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湖南省婦女聯合會編,《湖南婦女英烈志》,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
程謫凡,《現代女子教育史》,上海:中華書局,1936。
華友根、倪正茂,《中國近代法律思想史》,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
費絲言,《從典範到規範:從明代貞節烈女的辨識與流傳看貞節觀念的嚴格化》,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民國86年。new window
馮自由,《革命逸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61年。
馮客(Frank Dikotter)著,楊立華譯,《近代中國之種族觀念》,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
黃育馥,《京劇‧蹺和中國的性別關係,1902-1937》,北京:三聯書店,1998。
黃金麟,《歷史、身體、國家:近代中國的身體形成,1895-1937》,台北:聯經出版社,2000。
黃新憲,《中國近現代女子教育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
黃福慶,《清末留日學生》,台北:中研院近史所,1975。new window
楊子烈,《張國燾夫人回憶錄》,香港:自聯出版社,缺出版時間。
楊木,《徐特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楊絳,《將飲茶》,香港:三聯書局,1987。
楊楊,《轉折時期的文學思想──茅盾早期文學思想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
葛一虹主編,《中國話劇通史》,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7。
實藤惠秀著,譯汝謙、林啟彥譯,《中國人留學日本史》,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82。
趙鳳喈,《中國婦女在法律上之地位》,台北:稻鄉出版社,民國82年。
劉人鵬,《近代中國女權論述──國族、翻譯與性別政治》,台北:學生書局,2000。
劉士聖,《中國古代婦女史》,青島:青島出版社,1991。
劉王立明,《中國婦女運動》,上海:商務印書館,1933。
劉巨才,《中國近代婦女運動史》,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1989。
劉志琴主編,《近代中國社會文化變遷錄》,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劉明逵、唐玉良主編,《中國工人運動史》,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
劉泳聰,《女性與歷史─中國傳統觀念新探》,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3。
劉寧元,《中國女性史類編》,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
廣州市婦運史徵集研究委員會編,《五羊巾幗》,廣州:編者自印,1988。
樂正,《近代上海人社會心態,1860-1910》,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蔣俊、李興芝,《中國近代的無政府主義思潮》,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0。
談社英,《中國婦女運動通史》,南京:婦女共鳴社,1936年。
鄭玄著,《禮記鄭注》,台北:學海出版社,民國68年。
鄭超麟,《史事與回憶──鄭超麟晚年文選》,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1998。
鄧中夏,《中國職工運動簡史》,上海:東北書店,1948年。
盧君,《廬隱─驚世駭俗才女情》,重慶:四川文藝出版社,1995。
盧燕貞,《中國近代女子教育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
蕭公權著,汪榮祖譯,《康有為思想研究》,台北:聯經出版社,民國77年。new window
錢單士厘,《癸卯旅行記‧歸潛記》,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錢塘,《革命的女性》,上海:廣文社,1949。
鮑家麟編著,《中國婦女史論集》,台北:稻鄉出版社,民國68年。
鮑家麟編著,《中國婦女史論集》三集,台北:稻鄉出版社,民國82年。
鮑家麟編著,《中國婦女史論集》續集,台北:稻鄉出版社,民國80年。
戴緒恭,《向警予傳》,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璩鑫圭、唐良炎,《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匯編》,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羅志田,《權勢轉移:近代中國的思想、社會與學術》,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羅敦偉、易家鉞,《中國家庭問題》,台北:水牛出版社,1972。
羅‧葉夫澤羅夫、英‧亞日鮑羅夫斯卡婭著,汪秋瑞譯,《羅莎‧盧森堡傳》,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羅蘇文,《女性與近代中國社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嚴昌洪,《中國近代社會風俗史》,台北:南天書局,1998。
蘇平,《蔡暢傳》,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1990。
四、報紙
《上海日報》,1925年。
《大公報》(天津),1911-1928年。
《大公報》(長沙),1919年。
《中國日報》,1904-1907年。
《民呼日報》,1909年。
《民國日報》(上海),1919-1927年。
《民國日報》(漢口),1927年。
《民國日報》(廣州),1921-1926年。
《民報》,1907-1908年。
《民聲日報》,1912年。
《申報》(上海),1898-1928年。
《京報》(北京),1925-1926年。
《時事新報》(上海),1920-1922年。
《時務報》,1897-1898年。
《時報》(上海),1905-1925年。
《益世報》(天津),1924-1925年。
《神州日報》,1907年。
《婦女日報》,1924年。
《晨報》(北京),1919-1920年。
《復報》,1907年。
《湘報類纂》,1897-1898年。
《新民叢報》,1902-1903年。
《萬國公報》,1878-1879年。
《蘇報》,1903年。
《警鐘日報》,1904年。
五、期刊
《上海女界聯合會旬報》,1920年。
《女子世界》(丁初我主編),1904-1905年。
《女子世界》(陳以益主編),1907年。
《女子世界》(陳蝶仙主編),1914-1915年。
《女報》,1909年。
《女學生》,1910年。
《女學報》,1902-1903年。
《中央日報》副刊,1927年。
《中國女報》,1907年。
《中國青年》,1925-1926年。
《中國婦女》,1925-1926年。
《中國婦女報》,1908年。
《中國新女界》,1907年。
《中華婦女界》,1915年。
《天義報》,1907年。
《少年中國》,1919-1920年。
《少年世界》,1920年。
《少年先鋒》,1926年。
《文學周報》,1929年。
《光明》,1925-1926年。
《江蘇》,1903年。
《每週評論》,1919年。
《赤女雜誌》,1927年。
《京報》副刊,1925-1926年。
《東方雜誌》,1906-1930年。
《青年婦女》,1928年。
《前鋒》,1923年。
《星期評論》,1920年。
《革命民眾》,1928年。
《革命婦女》,1927年。
《革命評論》,1928年。
《家庭研究》,1919-1920年。
《浙江潮》,1903年。
《神州女報》,1908年。
《國民日日報匯編》,1903年。
《婦女之聲》,1926年。
《婦女生活》,1935-1936年。
《婦女先鋒》,1926年。
《婦女共鳴》,1930年。
《婦女時報》,1911-1916年。
《婦女評論》,1921-1922年。
《婦女週報》,1923-1925年。
《婦女雜誌》,1915-1930年。
《教育雜誌》,1924年。
《現代婦女》,1921-1923年。
《現代評論》,1926年。
《創造》,1929年。
《勞動界》,1920年。
《游學譯編》,1903年。
《湖北婦女》,1926年。
《湖北學生界》,1903年。
《童子世界》,1903年。
《新女性》,1928-1929年。
《新青年》,1915-1921年。
《新潮》,1919-1920年。
《新學生》,1924年。
《解放與改造》,1919-1920年。
《語絲》,1926年。
《廣西婦女運動月刊》,1926年。
《廣東青年》,1926年。
《廣東婦女解放協會一週年紀念特刊》,1926年。
《廣東婦女解放協會會刊》,1925年。
《學生雜誌》,1924年。
《曙光》,1919-1920年。
《嚮導》,1926年。
《禮拜六》,1928年。
《覺悟》,1920-1924年。
六、論文
方豪,〈英歛之筆下的呂碧城四姊妹〉上中下,《傳記文學》,第6卷6期;第7卷1期;第7卷2期。
毛彥文,〈我所知道的吳貽芳校長〉,《傳記文學》,第48卷第2期。
王正華,〈何香凝與廣東婦運,1924-1926〉,《國史館館刊》,復刊第12期,1992年6月。
王建國、郝平,〈近代女子職業發展與婦女解放〉,《山西大學學報》(哲社版),第23卷第1期,2002年2月。
王美秀,〈中國近代社會轉型與女子教育的發展〉,《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2001年第3期。
王英志,〈詩壇久作風騷主,閨閣頻添弟子班〉,《文史知識》,1994年7期。
王家儉,〈民初的女子參政運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11期,1983年6月。new window
王媛,〈近代中國女子高等教育產生雛論〉,《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第23卷第4期,1996年10月。
王萍濤、劉家思,〈與舊式婚姻告別的宣言──《傷逝》主題新論〉,《安慶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7卷第4期,1998年10月。
王樹槐,〈康有為對女性及婚姻的態度〉,《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2期,民國83年6月。new window
史書美,〈中國現代文學中的女性自白小說〉,《當代》第95期,1994年3月1日。
冰心,〈回憶五四〉,《人民文學》,1959年5期。
朱美琴,〈淺談“五四”時期的婦女解放問題〉,《南通師專學報》,1994年12月。
余麗芬,〈向警予婦女解放思想雛議──紀念向警予百歲誕辰〉,《浙江學刊》,1995年第4期。
呂士朋,〈辛亥前十餘年間女學的倡導〉,《東海大學歷史學報》第5期,1982年12月。new window
呂妙芬,〈婦女與明代理學的性命追求〉,羅久蓉、呂妙芬主編,《無聲之聲Ⅲ:近代中國的婦女與文化(1600-1950)》,台北:中研院近史所,民國92年。new window
呂芳上,〈1920年代中國知識分子有關情愛問題的抉擇與討論〉,呂芳上主編,《無聲之聲Ⅰ:近代中國的婦女與國家,1600-1950》,台北:中研院近史所,民國92年。new window
呂芳上,〈兒女情短、英雄氣長:辛亥革命時期的性別與革命〉,熊秉真主編,《欲掩彌彰:中國歷史文化中的「私」與「情」──公義篇》,台北:漢學研究中心,民國92年。
呂芳上,〈娜拉出走以後:五四到北伐青年婦女的活動〉,《近代中國》92期,1992年。
呂美頤,〈中國近代女子服飾的變遷〉,《史學月刊》,1994年第6期。
呂美頤,〈評中國近代關於賢妻良母主義的論爭〉,《天津社會科學》,1995年第5期。
宋瑞芝,〈近代婦女教育的興起與婦女的覺醒〉,《河北學刊》,1995年5月。
李又寧,〈北伐時期的婦女〉,《中華民國建國史》第三篇(統一與建設)(二),台北:國立編譯館,民國78年。
李又寧,〈辛亥革命先進方君瑛女士〉,《傳記文學》第38卷5期,民國75年5月。
李立明,〈五四時期女作家石評梅〉,《傳記文學》,第44卷第4期。
李光榮,〈從婚戀作品看中國婦女解放的艱難歷程〉,《雲南學術探索》,1997年第6期。
沈紹根、陽三平,〈五四時期新式知識分子的家庭變革思想〉,《求索》,1999年第2期。
沈衛威,〈五四知識分子思想──行為的逆差與衝突──以魯迅、胡適、茅盾為例〉,劉青峰編,《胡適與現代中國文化轉型》,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94。
汪榮祖,〈胡適、吳宓和愛情──兼論私情與公論〉,熊秉真主編,《欲掩彌彰:中國歷史文化中的「私」與「情」──公義篇》,台北:漢學研究中心,民國92年。
周一川,〈清末留日學生中的女性〉,《歷史研究》,第6卷第102期。
周明之,〈五四時期思想文化的衝突──以胡適的婚姻為例〉,汪榮祖主編,《五四研究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社,民國76年。
周策縱著,蔡振念譯,〈五四前後的孔教與反孔教運動〉,《大陸雜誌》第76卷第3期,民國77年3月15日。
周慧玲,〈女演員、寫實主義、「新女性」論述─晚清到五四時期中國現代劇場中的性別表演〉,《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4期,民國85年。new window
孟憲琴,〈劉清揚與《婦女日報》〉,《回族研究》,1994年第3期。
定宜庄,〈從婚書契約看清代的婦女再嫁問題〉,游鑑明主編,《無聲之聲Ⅱ:近代中國的婦女與文化,1600-1950》,台北:中研院近史所,民國92年。new window
林維紅,〈清季的婦女不纏足運動,1894-1911〉,《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報》,民國80年8月。new window
洪喜美,〈五四前後婦女時尚的轉變─以剪髮為例的探討〉,政大文學院編,《五四運動八十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政大文學院,民國88年。new window
胡曉真,〈閨情、革命與市場:由民初彈詞小說家姜映清談起〉,羅久蓉、呂妙芬主編,《無聲之聲Ⅲ:近代中國的婦女與文化,1600-1950》,台北:中研院近史所,民國92年。new window
胡纓,〈歷史書寫與新女性形象的初立:從梁啟超〈記江西康女士〉一文談起〉,《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9期,民國90年8月。new window
范雲,〈當愛欲逝去時,母職仍在──從周華山的摩梭社會看婚姻與家庭的性政治〉,《婦女與性別研究通訊》第61期,2001年12月。
夏曉虹,〈中西合璧的上海“中國女學堂”〉,《學人》第14輯,1998年12月。
夏曉虹,〈始信英雄亦有雌-秋瑾與《芝龕記》〉,《文學評論叢刊》第1卷第2期,1998年。
夏曉虹,〈秋瑾北京時期思想研究〉,《浙江社會科學》,2000年第4期。new window
夏曉虹,〈羅蘭夫人在中國〉,《學人》第13輯,1998年3月。
徐永志,〈晚清婚姻與家庭觀念的演變〉,《河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4月。
高華德、崔薇圃,〈論中國近代女學的產生和發展〉,《齊魯學刊》,1995年第4期。
康同璧,〈清末的“不纏足會”〉,《中國婦女》,1957年5月號。
張玉法,〈二十世紀前半期中國婦女參政權的演變〉,呂芳上主編,《無聲之聲Ⅰ:近代中國的婦女與國家,1600-1950》,台北:中研院近史所,民國92年。new window
張玉法,〈新文化運動時期對中國家庭問題的討論〉,收入中研院近史所編,《近世家族與政治比較歷史論文集》,台北:中研院近史所,民國81年。
張立國,〈雜談《蝕》的時代描寫〉,《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第4期,1981年。
張朋園,〈梁啟超的兩性觀:論傳統對知識分子的約束〉,《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2期,民國83年6月。new window
張景華,〈悲劇中的人和人的悲劇:從子君的悲劇看現代婦女的解放〉,《許昌師專學報》(社科版),第13卷第1期,1994年第1期。
張蓮波,〈民國初年的婦女團體〉,《信陽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9卷第2期,1994年4月。
梁惠錦,〈北伐期間國民黨領導下的婦女運動,1926-1928〉,收入北伐統一六十周年學術討論會編輯委員會,《北伐統一六十周年學術討論集》,台北:編者自印,民國77年。
梁惠錦,〈婚姻自由權的爭取及其問題(1920-1930)〉,呂芳上主編,《無聲之聲Ⅰ:近代中國的婦女與國家(1600-1950)》,台北:中研院近史所,民國92年。
梁景和,〈論清末的“家庭革命”〉,《史學月刊》,1994年第1期。
梁景時,〈論民初至五四時期的“家庭革命”〉,《晉陽學刊》,1994年第6期。
郭穎頤,〈世紀末看胡適個人主義的見解〉,劉青峰編,《胡適與現代中國文化轉型》,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94。
陳蘊茜,〈論民國時期城市家庭制度的變遷〉,《近代史研究》,1997年第2期。
游鑑明,〈中國國民黨改組後的婦女運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18期,民國79年6月。new window
華瑋,〈世變中的女聲──傳奇《六月霜》之秋瑾形象及其意義〉,收入胡曉真編,《世變與維新──晚明與晚清的文學藝術》,台北:中研院文哲所,2001。
賀智利、劉曉榮,〈茅盾小說中的女性形象新論〉,《哈爾濱師專學報》,1999年第2期。
楊興梅,〈觀念與社會:女子小腳的美醜與近代中國的兩個世界〉,《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4期。
董振修,〈鄧穎超早期在天津的革命活動〉,《天津師大學報》,1990年第4期 。
趙志邦,〈前金陵女子大學校長吳貽芳病逝〉,《傳記文學》,第47卷第6期。
謝長法,〈清末的留日女學生〉,《近代史研究》第2卷第86期,1995年。
羅蘇文,〈論清末上海都市女裝的演變,1880-1910〉,游鑑明主編,《無聲之聲Ⅱ:近代中國的婦女與文化,1600-1950》,台北:中研院近史所,民國92年)。
嚴昌洪,〈五四運動與風俗變遷〉,政大文學院編,《五四運動八十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政大文學院,民國88年。new window
七、博碩士論文
吳怡萍,《北伐前後婦女解放觀的改變──以魯迅、茅盾、丁玲小說為中心的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民國83年。
林秋敏,《近代中國的不纏足運動,1895-1937》,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9年1月。
洪曉惠,《晚清女性政治文本的性別與國家》,國立清華大學碩士論文,民國86年。
張錦堂,《動員婦女:國共兩黨在廣東省的婦女運動,1925-1927》,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2年。
許慧琦,《「娜拉」在中國:新女性形象的塑造及其演變》,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90年5月。
曾芳苗,《民國教會女子教育──「金陵女子文理學院」的個案研究》,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5年6月。
藍承菊,《五四新思潮衝擊下的婚姻觀》,國立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2年6月。
西文部分
一、專著
Alitto, Guy S., the Last Confucian: Liang Shu-ming and the Chinese Dilemma of Modernit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9.
Barlow, Tani E., Gender Politics in Modern China, London: Duke Unviersity Press,1993.
Baxter, Sandra, Women and Politics, Michigan: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80.
Bray, Francesca, Technology and Gender: Fabrics of Power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7.
Chatterjee, Partha, the Nation and Its Fragments: Colonial and Post Colonial Historie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3.
Chow, Tse-tsung, Research Guide to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Intellectual Revolution in Modern China, 1915-1924,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3.
Croll, Elisabeth, Feminism and Socialism in China,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78.
Dirlik, Arif, The Origins of Chinese Communis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Ebrey, Patricia, the Inner Quarters: Marriage and the Lives of Chinese women in the Sung Perio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
Fitzgerald, John, Awakening China: Politics, Culture, and Class in the Nationalist Revolution, California: Standford Univeristy Press, 1996.
Gentzler, Edwin,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3.
Gilmartin, Christina K., Engendering the Chinese Revolution: Radical Women, Communist Politics, and Mass Movement in the 1920s, 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5.
Harrison, Henritta, the Making of the Republican Citizen: Political Ceremonies and Symbols in China, 1911-1929,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Harrison, James, Modern Chinese Nationalism, New York: Hunter College of the City of New York, Research Institute on Modern Asia, 1969.
Honig, Emily, Sisters and Strangers: Women in the Shanghai Cotton Mills, 1919-1949,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Hunt, Lynn, Politics, Culture, and Class in the French Revolu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2.
Huters, Theodore, Wong, Bin R. & Yu, Pualine ed., Culture and State in Chinese History,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Johnson, Kay Ann, Women, the Family and Peasant Revolution in China,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3.
K. Gilmartin, Christina & Hershatter, Gail, & Rofel, Lisa, & White, Tyrene ed.,Engendering China: Women, Culture, and the Stat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Kazuko, Ono; Fogel, Joshua A. ed., Chinese Women in a Century of Revolution ,1850-1950,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Ko, Dorothy, Every Step at Lotus: Shoes for Bound Feet,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1.
Levy, Marison J., Jr., the Family Revolution in Modern China, New York: Octagon Books Inc., 1963.
Lin, Yu-sheng, the Crisis of Chinese Consciousness:Radical Antitraditionalism in the May Fourth Era,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79.
Link, Perry, Mandarin Ducks and Butterflies: Popular Fiction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Chinese Citie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1.
Lo, Jung-pang, K’ang Yu-wei: A Biography and a Symposium, Tucson: the University of Arisona Press, 1967.
Lu, Tonglin ed., Gender and Sexuality in Twentieth Century Chinese Literature and Society,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3.
Mann, Susan, Precious Records: Women in China’s Long Eighteenth Century,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My Revolutionary Years: the Autobiography of Madame Wei Tao-Ming,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 1943.
R. Levenson, Joseph, Confucian China and Its Modern Fate: A Trilog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8.
R. Levenson, Joseph, Liang Ch’i-ch’ao and the Mind of Modern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59.
Rankin, Mary Backus, Early Chinese Revolutionaries: Radical Intellectuals in Shanghai and Chekiang, 1902-1911,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Remer, C. F. and Palmer, William B., A Study of Chinese Boycott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ir Economic Effectiveness, Taipei: Cheng-Wen Publishing Company, 1966.
Specner, Herbert, Social Statics, or the Conditions Essential to Human Happiness Specified; and the First of them Developed, New York: D. Appleton G. Co., 1985.
Unger, Jonathan ed., Chinese Nationalism, New York:M. E. Sharpe, Inc., 1996.
Wang, Zheng, Women in the Chinese Enlightenment: Oral and Textual Historie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9.
Yuval-Davis, Nira, Gender and Nation,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1997.
Zarrow, Peter, Anarchism and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0.
二、論文
Anagnost, Ann,“the Politicized Body”, in Zito, Angela and Barlow, Tani E. eds., Body , Subject and Power,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4.
Bailey, Paul J.,“Unharessed Fillies: Discourse on the Modern Female Student in Early Twentienth-Century China”,羅久蓉、呂妙芬主編,《無聲之聲Ⅲ:近代中國的婦女與文化,1600-1950》,台北:中研院近史所,民國92年。
Barlow, Tani E., “Theorizing Woman: Funu, Guojia, Jiation”, in Zito, Angela and Barlow, Tani E. eds., Body , Subject and Power,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4.
Beahan, Charlotte “ Feminism and Nationalism in the Chinese Women’s Press, 1902-1911”, Modern China, vol.1, no.4, Oct. 1975.
Brown, Carolyn T., “ Woman as Trope: Gender and Power in Lu Xun’s Soap,” in Barlow, Tani E. ed., Gender Politics in Modern China: Writing and Feminism,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3.
Chang, Kang-I Sun, “Ming and Qing Anthologies of Women’s Poetry and Their Selection Stragies”, in Widmer, Ellen and Sun Chang, Kang-I ed., Writing Women in Late Imperial China,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Chatterjee, Partha,“Colonialism, Nationalism and Colonized Women: the Contest in India”, American Ethnologist, 17(1).
Chen, Ching-ki Stephen,“the Language of Despair: Ideological Representations of the “New Woman” by May Fourth Writers”,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4, nos. 1-2.
Cheng, Weikun,“Going Public Through Education”, Late Imperial China, vol.21, No.1,June 2000.
Chow, Tse-tsung,“the Anti-Confucian Movement in Early Republic China” in Wright, Arthur ed., The Confucian Persuasio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0.
Cochran, Sherman,“Transnational Origins of Advertising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China,” in Cochran, Sherman ed., Inventing Nanjing Road: Commercial Cultrure in Shanghai, 1900-1945, Ithaca: East Asian Program Cornell University, 2001.
Dirlik, Arif,“Ideology and Organization in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Some Problems in the Intellectual Historiography of the May Fourth Period,” Republican China, (V.XII), 1986, no.1.
Dirlik, Arif,“Mass Movements and the Left Kuomintang”, Modern China, vol. 1 no.1, January 1975.
Duara, Prasenjit “De-Construction the Chinese Nation”, in Unger, Jonathan ed., Chinese Nationalsim, New York:M. E. Sharpe, Inc., 1996.
Duara, Prasenjit “Knowledge and Power in the Discourse of Modernity: The Campaigns against Popular Religion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China”,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50:1,Feb. 1991.
Duara, Prasenjit, “ the Regime of Authenticity: Timeless, Gender, and National History im Modern China”, History and Theory, vol.37, no.3,1998.
Duara, Prasenjit, “Of Authenticity and Woman: Personal Narratives of Middle-Class Women im Modern China”, in Ye, Wen-shin ed., Becoming Chinese: Passage to Modernity and Beyon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0.
Edwards, Louis, “Policing the Modern Woman in Republican China”, Modern China, 26:2,April, 2000.
Elvin, Mark, “ Female Virtue and the State in China”, Past and Present, no. 104, 1984.
Finnane, Antonia,“What Should Chinese Women Wear? A National Problem”, in Finnane, Antonia and McLaren, Anne ed., Dress, Sex and Text in Chinese Culture, Clayton: Monash Asia Institute, 1999.
Gamble, Sidney D., “ The Disappearance of Footbinding in Tinghsie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September 1943.
Gipoulon, Catherine,“Intergrationg the Feminist and Worker’s Movement: the Case of Xiang Jingyu,” Republican China, 10:1a ,Nov. 1984.
Glosser, Susan L.,“the Business of Family: You Huaigao and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a May Fourth Ideal,” Republican China ,20:2,April .
Glosser, Susan L.,“the Truths I Have Learned: Nationalism, Family Reform, and Male Identity in China’s New Culture Movemetn, 1915-1923, “ in Brownell, Susan and Wasserstrom, Jeffrey N. ed., Chinese Femininities/Chinese Masculinities,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2.
Handlin, Joanna,“Lu K’un’s New Audience: The Influence of Women’s Literacy on Sixteenth-Century Thought,” in Wolf, Margery and Witk, Roxane eds., Women in Chinese Society, Stanford: Stanfrod University Press, 1975.
Ho, Virgil Kit-yiu,”Selling Smiles in Canton: Prostitution in the Early Republic”, East Asian History 5, 1993.
Hsiung, Ping-chen “ Constructed Emotions: the Bond Between Mothers and Son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Late Imperial China ,vol.15, no.1,June 1994.
Hu, Ying, “Re-Configuring Nei/Wai: Writing the Woman Traveler in the Late Qing”, Late Imperial China, vol.18, no.1, Jan. 1997.
Huang, Philip, “Liang Ch’i-ch’ao: the Idea of the New Citizen and the Influence of Meiji Japan”, in Buxbaum, David C. ed., Transition and Permanence: Chinese History and Culture, Hongkong: Chahay Press, 1972.
Judge, Joan, “Talent, Virtue, and the Nation: Chinese Nationalisms and Female Subjectivities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106, No. 2, June 2001.
K. Gilmartin, Christina, “ Inscribing Gender Codes: Male- Feminist in the Early CCP”, in Leutner, Mechthild ed., the Chinese Revolution in the 1920s: Between Triumph and Disaster, London : Routeledge Curzon , 2002.
K. Gilmartin, Christina, “the Politics of Gender in the Making of the Party”, in Van de Ven, Hans J, From Friend to Comrade: the Founding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1920-1927,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1.
Ko, Dorothy,“Lady —Scholars at the Doors: the Practive of Gender Relations in Eighteenth-Century Suzhou,” in Hay, John ed., Boundaries in China, London: Reaktion Books Ltd., 1994.
Ko, Dorothy,“Pursuing Talent and Virtue: Education and Women’s Culture in Seventeenth-and Eighteenth-Century China”, Late Imperial China, vol.13, no.1,June 1992.
Lau, S. M., “Duty, Reputation, and Selfhoo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Narratives”, in E. Hegel, Robert and Hessney, Richard C.ed., Expressions of Self in Chinese Literatur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5.
Leutner, Mechthild, “Sentiments and Interests in Marriage Ceremonies in the Late Qing Period”, 熊秉真主編,《欲掩彌彰:中國歷史文化中的「私」與「情」──公義篇》,台北:漢學研究中心,民國92年。
Levy, Howard S., Chinese Footbinding: the History of a Curious Erotic Custom, New York:Bell Publishing Co., 1967.
Mann, Susan, “Grooming a Doughter for Marriage: Brides and Wives in the Mid-Qing Period” in Brownell, Susan and Wasserstrom, Jeffrey N. ed., Chinese Femininities/Chinese Masculinitie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2.
Mann, Susan, “Learned Women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in K. Gilmartin, Christina & Hershatter, Gail, & Rofel, Lisa, & White, Tyrene ed., Engendering China: Women, Culture, and the Stat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Mann, Susan,”Widows in the Kinship, Class and Community Structures of Ch’ing Dynasty China, “ Journay of Asian Studies, 46:1,1987.
McElderry, Andrea,“ Woman Revolutionary: Xiang Jingyu”, the China Quarterly, 105,Mar. 1986.
Nivard, Jacqueline,“Women and Women’s Press: the Case of the Ladies’s Journal (Funu zazhi), 1915-1931”,Republican China, vol.10,(Nov.1984).
Price, Don C.,“Russia and the Roots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1896-1911”,Harvard Esat Asian Series, no.79.
Rankin, Mary Backus, “the Emergence of Women at the End of the Ch’ing: the Case of Ch’iu Chin”, in Wolf, Margery and Witke, Roxane eds., Women in Chinese Society,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Robertson, Maureen, “Changing the Subject: Gender and Self-Inscription in Authors’ Prefaces and Shi Poetry”, in Wider, Ellen and Sun Chang, Kang-I ed., Writing Women in Late Imperial China,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Rowe, William T.,“Women and the Family in Mid-Qing Social Thought: the Case of Chen Hongmou”, Late Imperial China, vol.13, no.2, December1992.
Schoppa, R. Keith, “Local Self-Government in Zhejiang, 1909-1927”, Modern China, vol.2, no.4, October 1976.
Schwarcz, Vera,“ Ibsen’s Nora: the Promise and the Trap,”, Bulletin of Conerned Asian Scholors, vol.7, no.1,Jan-March, 1975.
Sen, Samita, “ Motherhood and Mothercraft: Gender and Nationalism in Bengal”, Gender and History, no.5, Summer 1993.
Widmer, Ellen,” Honglu meng yingand three Novelsby Women of the Late Qing”, 羅久蓉、呂妙芬主編,《無聲之聲Ⅲ:近代中國的婦女與文化,1600-1950》,台北:中研院近史所,民國92年。
Witke, Roxane, “ Mao Tse-tung, Women, and Suicide in the May Fourth Ear”, In Young, Marilyn B. ed., Women in China: Studies in Social Change and Feminism, Ann Arbor: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73.
Witke, Roxane, “Woman as Politician in China of the 1920s”, in Young, Marilyn B. ed.,Women in China: Studies in Social Change and Feminism, Ann Arbor: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73.
Wolf, Margery, “Child Training and the Chinese Family”, in Freedman, Mauricw ed., Family and Kinship in Chinese Socie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2.
Wright, Mary C., “Introduction: the Rising Tide of Chang”, in China in Revolution: the First Phrase 1900-1913,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8.
三、博碩士論文
Beahan, Charolttethe Women’s Movement and Nationalism in Late Ch’ing China, Ann Arbor: Ph. D. Dissertation of Columbia University, 1976.
Witke, Roxane, Transformation of Attitudes towards Women during the May Fourth Era of Modern China, Ph. D. Disserta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70.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