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台灣山地鄉原住民醫療照護體系之研究---健康權保障觀點的檢視
作者:張朝琴
作者(外文):chang chao-chin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政治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葛應欽
陳延輝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4
主題關鍵詞:台灣山地鄉原住民醫療照護體系醫療可近性醫療人權健康權醫學倫理整合醫療經營模式部落社區健康營造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4)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4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75
論文提要
論文名稱:臺灣山地鄉原住民醫療照護體系之研究-健康權保障觀點的檢視
校(院)所別: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政治學研究所
畢業時間及提要別:九十二學年度第二學期 博士論文提要
研究生:張朝琴 指導教授:葛應欽 博士
陳延輝 博士
論文提要內容:
怎樣提供每個人、特別是身處弱勢地位的族群充分的資源,來促成或保障個人之健康行為,成為當今評估台灣醫療人權狀況之重要方向。根據九十一年度監察院提出的「原住民醫療人權報告」指出,原住民的健康狀況比其他族群的平均餘命少約十歲。而山地鄉的醫事專業人力及設施,也明顯不足,顯示山地鄉原住民的醫療人權難以獲得保障。
在現代化衝擊下,原住民傳統醫療體系幾乎消失,代之現代醫療衛生保健體系,又因地處偏遠,設施與人力服務不足,醫療資源也相對貧乏。針對原住民之健康福祉照護,於近年來政策上所提供的各類加強方案、補助及獎勵措施,已見相當程度的改善,然山地鄉原住民健康情形普遍較差、醫療資源不足和不均、醫療服務品質以及醫療照護服務環境較差,仍是存在且熟知的問題。因此,如何能喚醒大眾對山地鄉原住民醫療照護問題的重視,能真正就整體資源作合理且適當的分配,並針對山地鄉原住民高發病率的疾病進行研究預防,以合於其特殊性的通盤了解及規劃,還給他們一個公平而有保障的醫療權利,實為必要且刻不容緩的工作。山地鄉原住民之醫療照護有其獨特性,及高需求性,在制訂相關醫療保健衛生政策時,應針對其特有的健康問題加以規劃。基於此,本文即從健康權保障觀點來探討、論證,以檢視山地鄉原住民的醫療照護體系。並就研究發現做出建議和展望,供有關當局在山地鄉原住民醫療照護服務規劃施行上之參考。
本研究採用文獻分析法及次級統計資料分析法,並作深度實地訪談與參與觀察等實證工作。由健康權保障理論內涵及論證指標之觀點來檢視山地鄉醫療照護體系;研究範疇為:山地鄉醫療政策方案、醫療資源配置、醫療人文關懷等三個面向,探討山地鄉原住民的醫療照護服務情況、分析全民健保對山地鄉原住民醫療照護的影響、評析整合醫療服務計畫(IDS)對山地鄉原住民之醫療可近性及可用性之影響和效益、評析部落社區健康營造在山地鄉之實施情形、評述山地鄉醫療資源配置情形、討論山地鄉原住民在醫療照護之人文關懷現況等。
研究發現如下:1.山地鄉原住民之醫療照護狀況較台灣地區居民差,平均餘命還是相差十歲左右,其面臨:較高的死亡率、慢性疾病照護資源缺乏、較低落的醫療人文關懷、醫療服務環境也較差……等。2.山地鄉原住民醫療照護政策及資源之可近性及可用性不臻理想;雖然健保局積極推展IDS計畫注入專科醫療資源,但發現,山地鄉原住民之中醫與牙醫門診使用率不到台灣地區的一半;而死於事故傷害、診斷欠明疾病、自殺、非成癮性藥物濫用、酒癮症候群、中毒及毒性作用等與生活型態相關之疾病的山地鄉原住民,有統計顯著較低的健保利用率。3.山地鄉原住民死亡者中具健保身分者多屬慢性疾病,未納健保者之死因多與生活型態有關。4.其醫療品質、醫療服務滿意度及醫療參與權皆比台灣地區一般民眾低落。5.政府當局對山地鄉原住民之醫療照護服務,不論在政策執行、資源分配、與人文關懷方面,可說無法妥當兼顧效益、福利與權利問題。6. 山地鄉原住民醫療照護之健康網還未完整建構,且針對其健康問題特殊性,並沒有在立法、組織上加以規範。
藉此研究也希望喚醒更多人,而不只是政府部門、學者專家、研究生、或研究社群來關注山地鄉原住民的醫療保健衛生議題,更重要的是漢人應秉持同理心、不歧視、尊重與包容的精神來關懷山地鄉原住民健康,同時其本身也應提升對自己身心的自主性、自覺性之健康意識。
關鍵詞:臺灣山地鄉原住民、醫療照護體系、醫療可近性、醫療人權、健康權、醫學倫理、整合醫療服務經營模式、部落社區健康營造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一)政府及相關機構出版品
內政部(2001)。《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台閩地區人口統計》。台北:內政部統計處。
王惠玄(1998)。《桃園縣復興鄉居民醫療保健資源使用調查、滿意度暨因素分析》,衛生署委託研究計畫,台北:行政院衛生署。
王正(1997)。《全民健康保險福利所應佔比重之研究》,中央健保局八十六年度委託研究計畫報告,台北:中央健保局。
台灣省政府社會處(1996)。《台灣省山地鄉原住民社會福利需求調查報告》。南投:台灣省政府社會處。
台灣省原住民事務委員會(1996)。《1996年台灣省原住民經濟及生活素質調查報告資料》,南投:台灣省原住民事務委員會。
行政院主計處(1992)。〈台灣省民政廳1985年與1991年山胞經濟及生活素質調查報告書〉,載於《1992年中華民國台灣地區國民所得統計》,台北:行政院主計處。
行政院原民會(1998),《原住民家庭暨婦女服務中設置要點》,台北:行政院原民會。
行政院原民會(1999b)。《原住民族發展方案》。台北:行政院原民會。
行政院原民會(2001)。《九十年下半年原住民就業狀況調查》。台北:行政院原民會。
行政院原民會(2002)。《九十一年原住民就業狀況調查》。台北:行政院原民會。
行政院衛生署(1984)。《建立台灣地區醫療網綱領》。台北:行政院衛生署。
行政院衛生署(1986)。《醫療保健計畫籌建醫療網計畫》。台北:行政院衛生署。
行政院衛生署(1995)。《全民健康保險實施六個月評估報告問題及因應措施》,台北:行政院衛生署。
行政院衛生署醫政處(1999)。《加強山地離島及原住民醫療服務計劃》。台北:行政院衛生署。
行政院衛生署(2000a)。《社區健康營造工作手冊》。台北:行政院衛生署。
行政院衛生署(2000b)。《中華民國八十八年台灣地區醫療機構現況及醫院醫療服務量統計摘要表》。台北:行政院衛生署。
行政院衛生署(2001)。〈全民健康保險山地離島地區醫療給付效益提升計畫(IDS)執行現況〉,《2001年第一屆全國山地離島及原住民醫療業務研討會暨研究成果發表》,台北:行政院衛生署,2001,頁22。
行政院衛生署(2002)。《 2002年全國山地離島及原住民醫療業務研討會暨研究成果發表》。台北:行政院衛生署。
行政院衛生署(2002.12)。《山地離島及原住民醫療科各項醫療業務相關辦法手冊》。台北:行政院衛生署。
行政院衛生署(2003.7)。《2003年全國原住民部落及離島社區健康營造研討會》。台北:行政院衛生署。
行政院衛生署(2003.10)。《行政院衛生署原住民及離島衛生委員會設置要點》。台北:行政院衛生署。
江孟燦等(1999)。《日本原住民醫療衛生政策之研究》,行政院衛生署委託研究計畫,台北:行政院原民會。
李奕慧(1997)。《偏遠地區社區醫療計畫之評估-以崇德、和平、澳花村為例》,中央健康保險局委託研究計畫,台北:中央健保局。
---(1999)。《偏遠地區醫療保健計畫之評估-門諾醫院在花蓮的嘗試》,中央健康保險局委託研究計畫,台北:中央健保局。
李明政等(1998)。《原住民族社會福利體系之規劃》,行政院原民會施政整體規劃委託研究計畫,台北:行政院原民會。
李卓倫等(1998)。《仁愛鄉巡迴醫療保健計畫成果評估》,行政院衛生署委託研究計畫,台北:行政院衛生署。
李明玫、鄭麗珍(1999)。《原住民兒童福利需求之調查》,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台北:行政院原民會。
李丞華等(2001)。《山地離島醫療服務資源評估及改善方案》,行政院衛生署委託研究計畫,台北:行政院衛生署。
李源德、賴金鑫(2002)。《遠距醫療先導應用系統九十一年度成果報告》,行政院國家資訊基本建設(NII)研究專題成果報告,台北:台大醫學院附設醫院。
呂道南等(1998)。《宜蘭縣山地鄉社區醫療照護試辦成效評估研究計畫》,行政院衛生署委託研究計畫,台北:行政院衛生署。
呂淑妤等(2001)。《原住民青少年心理衛生狀況及成隱行為調查(第一、二年成果)》,行政院衛生署委託研究計畫,台北:行政院衛生署。new window
吳聖良、呂孟穎、張鳳琴(2000)。《原住民健康情形之研究》,行政院原民會委託研究,台北:中華民國健康促進暨衛生教育學會出版。
吳聖良、張鳳琴(2000)。《台灣原住民事故傷害分析及改善策略研究》,行政院原民會委託研究,台北:行政院原民會。
林芸芸等(1998)。《全民健康保險全民納保之可行性研究-全民納保社區化》,中央健保局八十六年度委託研究計畫報告,台北:中央健保局。
洪百薰等(1999)。《台灣省山地鄉特殊醫療保健需求之研究》,行政院衛生署委託研究計畫,台北:行政院衛生署公共衛生研究所。
高淑貴(2000)。《原住民飲酒行為相關之研究-以泰雅族、賽夏族為例》,行政院原民會委託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台北:行政院原民會。
紐西蘭衛生部(1999)。《我們的健康與未來:紐西蘭人的健康》,紐西蘭:威靈頓市衛生部。
張苙雲(1988)。《台灣地區山地鄉居民健康狀況及醫療需求調查研究第一年報告》,行政院衛生署委託研究計畫,台北:行政院衛生署。new window
張駿逸等(1999)。《原住民老人福利之調查研究》,行政院原民會委託研究計畫,台北:行政院原民會。
張文信等(2001)。《花東七個山地鄉居民與醫療提供者之特性與醫療利用模式之探討》,行政院衛生署委託科技發展研究計畫,台北:行政院衛生署。
張素凰等(2001)。《原住民生活壓力、焦慮、憂鬱與飲酒問題相關研究》,行政院衛生署委託研究計畫,台北:行政院衛生署。
陳正宗(1998)。《高雄縣山地區域聯營醫療保健網路建立之執行與成效評估》,中央健康保險局八十七年度委託研究計畫,台北:中央健保局。
陳品玲、陳怡樺(2003)。《中華民國九十年原住民健康狀況統計》,行政院原民會委託研究計畫,台北:行政院原民會。
黃淑貞(2003)。《泰雅族人衛生訊息接收與求醫行為之研究》,衛生署委託研究計畫,台北:中華民國健康促進暨衛生教育學會。
黃定國(2000)。《山地離島地區衛生所重、擴建暨空間規劃設計準則》,行政院衛生署委託研究計畫,台北:行政院衛生署。
葛應欽等(1998)。〈原住民族醫療衛生保健服務體系的探討〉,《原住民族社會福利體系之規劃》,行政院原民會整體規劃委託研究計畫,台北:行政院原民會。
葛應欽等(2001)。《台灣原住民高血壓及其相關疾病之研究》,行政院衛生署九十年度科技研究發展計畫,台北:行政院衛生署。
鄭守夏等(2000)。《台東縣蘭嶼鄉、綠島鄉巡迴醫療提供之成果評估》,中央健康保險局八十八年度委託研究計畫,台北:中央健保局。
謝美娥、劉淑娟(1995)。《建立台北市社區照顧網路之研究》,台北市政府社會局委託研究計畫,台北:台北市政府。
蕭正光等(1996)。《全民健康保險偏遠地區民眾就醫可近性研究調查》,中央健康保險局八十四年度委託研究計畫,台北:中央健保局。
譚秀芬、曾泓富(1999)。《嘉義縣阿里山鄉醫療資源利用狀況及滿意度調查》,衛生署委託研究計畫,台北:行政院衛生署。
------(2001a)。《經濟合作暨開發組織(OECD)部分國家偏遠地區醫療照護模式之探討》,行政院衛生署委託研究計畫,台北:行政院衛生署。
------(2001b)。《整合醫療服務經營模式(IDS)對偏遠地區醫療利用影響之比較研究-以阿里山鄉、大埔鄉、望安鄉、七美鄉為例》,行政院衛生署委託研究計畫,台北:行政院衛生署。
------(2003)。《先進國家原住民衛生政策比較》,行政院衛生署委託研究計畫,台北:行政院衛生署。
(二)書籍
小田俊郎著、洪有錫譯(1994)。《台灣醫學五十年》。台北:前衛出版社。
王正倫(2000)。《社區預防醫學》。台北:九州圖書文物。
王增勇(2001b)。〈建構以部落為主體的原住民家庭暴力防治體系-加拿大經驗〉,《原住民傳統醫療VS.現代醫療》,台北:台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頁256-260。
孔吉文(1998)。〈跨世紀原住民政策健康篇〉,《跨世紀原住民政策白皮書》,台北:台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頁296。
---(2001)。〈自主與多元的原住民健康服務〉,《原住民傳統醫療VS.現代醫療》,台北:台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頁332-333。
石元康(1995)。《當代自由主義理論》。台北:聯經出版社。new window
行政院原民會(1999a)。《原住民聯合國工作手冊》。台北:行政院原民會,。
辛幸珍、戴正德(1990)。〈倫理理論的應用〉,《醫學倫理學導論》,台北:教育部發行,頁29-46。
李聖隆(1992)。《醫療法規概論》。台北:華杏出版社。
李震山(2000)。《人性尊嚴與人權保障》。台北:元照出版社。new window
李智貴(2001)。〈原住民醫療與部落重建〉,《原住民傳統醫療VS.現代醫療》,台北:台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頁434-435。
李蘭、潘文涵、葉文婷(1999)。〈1993-199年台灣民眾之營養知識及飲食行為調查結果〉,載於《國民營養現1993-1996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台北:行政院衛生署,頁135。
李鴻禧(1991)。〈保障基本人權思想之本質與變質之研究分析〉,《憲法與人權》,台北:元照出版社,頁245-274。new window
沈清松(1993)。《時代心靈之鑰》。台北:正中書局。
何建志(2003)。《基因歧視與法律對策之研究》。台北:元照出版社。new window
吳老德(2001)。《正義與福利國家概論》。台北:五南圖書。new window
周碧瑟、彭如仙(2001)。〈台灣地區原住民在校青少年「用要盛行率與危險因子之探討」〉,《原住民傳統醫療VS現代醫療》,台北:台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頁190-197。
林水波、張世賢著(1998)。《公共政策》。台北:五南圖書。
邱汝娜(2001)。〈談原住民醫療與社會福利政策-延長原住民平均餘命之策略〉,《原住民傳統醫療VS.現代醫療》,台北:台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頁275-280、286。
柯三吉(1998)。《公共政策:理論、方法與台灣經驗》,台北:時英出版社。
胡海國(2001)。〈原住民心理衛生防治規劃芻議〉,《原住民傳統醫療VS.現代醫療》,台北:台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頁207、209、216-217、221、223。
段重祺(1992)。《歐美四國醫療政策之比較》。台北:保成文化事業。
姚元青、林秋女、張碧蘭(1996)。〈原住民健康關懷-展望會經驗談〉,《原住民健康問題之現況及未來展望論文集》,台北:台北醫學院,頁84。
胡幼慧(1991)。《社會流行病學》。台北:巨流圖書。new window
---(2001)。《新醫療社會學-批判與另類的視角》。台北:心理出版社。
孫哲(1995)。《新人權論》。台北:五南圖書。
宮崎清(2001)。〈江戶庶民生活學習之地域資源活用方式-宜住宜遊之社區再造〉,收入:《社區總體營造年會成果彙編》,台北:行政院文建會,頁63-67。
索任(2001)。〈原住民肺結核問題的探討〉,《原住民傳統醫療VS.現代醫療》,台北:台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頁142。
高美丁等(1999)。《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1993-1996-台灣地區居民體位及肥胖狀況》,台北:行政院衛生署,頁156-157。
張苙雲(1998)。《醫療與社會:醫療社會學的探索》。台北:巨流圖書。new window
張世雄(2002)。〈自由權、社會福利與公民習性〉,載於《自由、平等、社會正義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桂冠圖書,頁47-48。
張詢(1994)。《疾病與文化》。台北:稻鄉出版社。
張慶輝(1984)。《勞保醫療費用增加問題調查》。南投:台灣省政府研考會。
陳永興(1997)。《台灣醫療發展史》。台北:月旦出版社。
陳宗韓(1997)。〈台灣原住民族之發展〉,《族群教育與族群關係》,台北:時英出版社,頁167。
陳叔倬(2000a)。〈原住民遺傳基因之開發研究與立法保護-兼論去氧核醣核酸採樣條例中建立DNA人口統計資料庫之爭議〉,載於《生物多樣性與台灣原住民族發展》,台北:台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頁124-125、127-130。
陳叔倬、陳志軒等(2001)。〈台灣原住民被研究者與研究者對遺傳基因研究的認知-質性資料分析〉,《原住民傳統醫療VS.現代醫療》,台北:台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頁178、181。
陳新民(1992)。《憲法基本權利之基本理上冊》。台北:元照出版社。new window
陳慈陽(1997)。《基本權核心理論之實證化及其難題》。台北:翰蘆圖書。new window
陳惠姿(2003)。〈社區化長期照護之策略-由服務的可近性談起〉,載於李世代等著,《社區化長期照護之發展策略》,台北:國家衛生研究院,頁84-90。
常健(1997)。《人權的理想、爭論與現實》。台北:洛克出版社。
許文義(2000)。〈資料保護之法基礎〉,《法與義-教授七十大壽祝賀論文集》,台北:五南圖書,頁267-287。
許志雄等(1999)。《現代憲法論》。台北:元照出版社。
許志成、石曜堂、溫啟邦(2001)。〈原住民自主性健康照護與初級預防體系的建立〉,《原住民傳統醫療VS.現代醫療》,台北:台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頁312、315-316。
許慶雄(1991)。《社會權論》。台北:眾文圖書。new window
許嘉猶(1986)。《社會階層化與社會流動》。台北:三民書局。
黃松元(1990)。《健康促進與健康教育》。台北:師大書苑圖書。
鈕則誠(2003)。〈從生死學看人類基因治療的倫理意涵〉,載於李瑞全、蔡篤堅主編,《基因治療與倫理、法律、社會意涵》,台北:唐山出版社,頁141-142。
童春發(1987),《戒酒不難-戒酒輔導手冊》,台灣世界展望會印行,頁20-23。
葛應欽(1998)。〈原住民的健康問題〉,載於《跨世紀原住民政策白皮書》,台北:台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頁318。
葛應欽(2001)。〈原住民健康現況及其發展〉,《原住民傳統醫療VS.現代醫療》,台北:台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頁113-120。
葉至誠(2002)。《社會福利服務》。台北:揚智文化。
葉金川(1998)。〈醫療體系〉,載於《公共衛生學》,台北:巨流圖書,頁108-109。
葉莉莉(2003),〈發展社區化長期照護的背景〉,載於李世代等著,《社區化長期照護之發展策略》,台北:國家衛生研究院,頁42。
楊志良(1991)。《公共衛生新論》。台北:巨流圖書。
劉見祥(2001)。〈從原住民健康看山地醫療資源整合計畫〉,《原住民傳統醫療VS.現代醫療》,台北:台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頁300-309。
劉俊昌等(1996)。《健康生活-健康教學的內涵》。台北:心理出版社。
蔡宏昭(1989)。《醫療社會福利政策》。台北:桂冠圖書。new window
蔡宏昭(2004)。《社會福利經濟分析》。台北:揚智文化事業。new window
蔡墩銘(1995)。《醫事刑法要論》。台北:景泰文化。new window
蔡墩銘(2000)。《生命與法律》。台北:翰蘆圖書。
蔡篤堅(2001)。《當代台灣衛生福利政策論述的解構與重塑》,台北:唐山出版社。new window
蔡篤堅等(2001)。《實踐醫學人文的可能》。台北:唐山出版社。
潘文涵、葉文婷(1999)。《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1993-1996-台灣地區高血壓盛行率、認知情形、服藥率、及控制率》,台北:行政院衛生署,頁229-241。
潘文涵等(1999)。《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1993-1996-以二十四小時飲食回顧法評估國人膳食營養狀況》,台北:行政院衛生署,頁42-46。
藍忠孚(1981)。〈尋求醫療服務過程之步驟〉,《中研院三民主義研究所叢刊》,台北:中央研究院,頁10。
賴其萬(2001)。〈原住民基因研究潛伏道德危機〉,載於《打開潘朵拉的盒子?-基因科技的人文議題》,台北:時報文化,頁151、155-156。
盧瑞芬、謝啟瑞(2000)。《醫療經濟學》。台北:學富事業文化。
鴻義章、郭怡汾、李明憲(2001)。〈原住民部落健康營造之建構與探討〉,《原住民傳統醫療VS.現代醫療》,台北:台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頁361。
謝啟瑞(1996)。《健康經濟學》。台北:五南圖書。
謝博生(2000)。《醫療與社會》。台北:台大醫學院。
嚴久元(1990)。《當代醫事倫理學》。台北:橘井出版社。new window
何懷宏等譯、R awls,John著(1988)。《正義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呂宗學譯、Navarro,Vicente 等著(1988)。《馬克思主義看醫療保健》。台北:南方叢書出版社。
李宛蓉譯、Fukuyama,Franics著(1998)。《誠信:社會德性與繁榮的創造》。台北:土緒文化。
姚克明譯、Eckholm,Erick P.原著(1987)。《健康與環境》。台北:台灣省公共衛生研究所出版。
陳恆鈞等譯、Weimer, David L. and Vining,Aidan R.著(2002)。《政策分析:概念與實踐》。台北:韋伯文化。
(三)學位論文
王蘭君(2002)。《責任與家庭-東部地區原住民婦女婚姻維繫過程探討》,東華大學族群關系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孔吉文(1990)。《台灣地區山地鄉平地鄉嬰兒死亡率與醫師密度相關之研究》,台灣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
巴德雄(2002)。《山地鄉與平地鄉排灣族醫療行為及醫療資源利用之差異分析-以台東縣兩個山地鄉與平地鄉為例》,高雄醫學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文成(1999)。《台灣地區山地原住民死因變化分析(1991-1997)及癌症標準化發生比分析(1987-1994)》,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依婷(1998)。《全民健保之醫學倫理觀》,台北醫學院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依靜(2002)。《花東地區原住民與非原住民國小學童牙科醫療利用之分析研究》,慈濟大學原住民健康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佩姍(1995)。《影響原住民與非原住民兒童就醫行為相關因素研究》,,高學醫學院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肖琪(1991)。《健康保險與醫療網區域資源對醫療利用之影響》,,台灣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全峰(1999)。《全民健康保險制度與醫療人權相關之分析》,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育汝(1999)。《山地鄉居民使用醫療服務之可近性與因素分析-以桃園縣復興鄉為例》,長庚大學醫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素萍(2001)。《影響原住民肺結核病患治癒率相關因素探討-以花蓮縣秀林鄉泰雅族為例》,慈濟大學原住民健康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福田(1999)。《社經狀況與結核病發生之區域變異及其相關研究》,陽明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進川(2003)。《原住民地區實施醫療給付效益提升計畫之探討-以屏東縣春日鄉為例》,高雄醫學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慧淳(2001)。《地區剝奪與死亡率的關係:以台灣為例》,台灣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慧如(2002)。《原住民與非原住民少年非行行為危險因子之比較-以花蓮地區為例》,慈濟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麗芳(2000)。《屏東縣山地鄉托兒所幼稚園學童口腔狀況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高雄醫學大學口腔衛生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仁興(1995)。《醫療利用行為之研究-花蓮地區族群城鄉及醫療資源差異比較》,陽明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志成(1992)。《群醫中心門診高度使用之影響因素分析》,台灣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俊才(2001)。《原住民部落(社區)照顧服務輸送之研究-以南投縣仁愛鄉、埔里鎮居家暨送餐服務為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及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陳心怡(2001)。《戰後台灣原住民族政策之研究(1945-2000)-權力關係與政策選擇觀點》,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陳志軒(2001)。《原住民胎兒酒精症候群與胎兒酒精效應的問題-以花蓮縣原住民的社會文化分析為例》,慈濟大學原住民健康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亭華(2002)。《醫療資源分配倫理之探討-罕見疾病患者家庭之困境與權利》,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珮青(2002)。《醫療資源分布與民眾跨區就醫之探討-以四種診斷住院病人為例》,台灣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new window
陳綾穗(2000)。《外籍勞工醫療可近性與醫療利用分析》,中國醫藥學院醫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毓璟(2003)。《社區健康營造推動現況與推動者概念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章順仁(1998)。《台灣原住民痛風之流行病學研究》,高雄醫學院醫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張建中(1998)。《歧視、教育與原住民的貧窮-對烏來地區原住民低收入戶的實際觀察》,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朝琴(2000)。《從民族平等觀點探就台灣原住民的地位問題》,台灣師大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志杰(2003)。《台灣肺結核防治政策變遷之評估-衛生所護士觀點》,台北醫學大學醫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輪文。
郭怡汾(2001)。《社經地位、地區剝奪與老人存活狀況》,台灣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美玉(2001)。《台灣原住民青少年飲酒行為之心理社會模式研究》,台灣師大衛生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楊美賞(1996)。《台灣南部地區菸、酒、檳榔使用之流行病學探討-以青少年及原住民婦女為對象之探討》,高雄醫學院醫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鄒治儉(2002)。《山地鄉肺結核原住民疾病知識、健康信念及社會支持與服藥遵從行為之相關性研究》,陽明大學社區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文玉(2001)。《就醫時間成本對民眾門診醫療利用的影響-以雲嘉地區民眾為例》,台灣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永弘,《醫療關係與損害填補制度之研究》,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頁20-23。
劉坤仁(1996)。《台灣地區的社會階層與健康不平等》,台灣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雅琪(2000)。《全民健康保險之原住民醫療利用分析研究》,台北醫學院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芳足(1996)。《全民健保實施後民眾醫療利用影響因素之研究》,中國醫藥學院醫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惠雯(2002)。《山地鄉布農族老人的家庭支持和生活狀況:高雄縣桃源鄉與三民鄉之比較研究》,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戴行妍(2003)。《山地醫療整合計畫的效果評估》,陽明大學醫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翰其(2000)。《不同支援模式對澎湖離島地區醫療服務可近性與醫療利用之影響》,高學醫學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
魏玉容(2000)。《台灣山地離島地區醫療政策之分析》,台灣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四)期刊及研討會論文
王錦陞(1997)。〈台東縣豐田國民中學原住民學生與漢族學生體能狀況之比較〉,《台灣教育》,564期,頁63-65。
王麗容(1992)。〈我國福利政策與服務輸送的省思與展望〉,《經社法制論叢》,9期,頁167。
王增勇(2001a)。〈我國原住民社會工作教育之初探〉,《社會工作學刊》,7期,頁51。
王香蘋(2002)。〈我國老人長期照護制度改革之探討〉,《醫務管理期刊》,創刊號,頁61-62。
孔吉文(1984)。〈全民健康保險與原住民健康相關問題之探討〉,《山海文化雙月刊》,3期,頁36。
---(1997)。〈對原住民健康政策的期待〉,《醫望雜誌》,22期,頁61-63。
全國成(1996)。〈台灣世界展望會在偏遠山地的社會工作〉,《社區發展季刊》,76期,頁130-131。new window
全民健康保險雙月刊(2003)。〈改善山地離島醫療成果豐碩-醫療深入偏遠地帶〉,46期,頁23
江宜樺(1998)。〈康士坦論自由、平等與民主政治〉,《東吳大學政治學報》,9期,頁31-38。new window
江東亮、楊志良(1991)。〈群體醫療執業中心對醫療可近性之影響〉,《中華衛誌》,10期,頁260-266。
朱有仁(1991)。〈宜蘭縣山地鄉A型肝炎流行調查報告〉,《疫情報導》,7期,頁31-34。
余漢儀(1991)。〈我國青少年現況及少年福利法之探討〉,《人文及社會科學及刊》,4卷1期,頁112。new window
利格拉樂.阿嗚(1997)。〈雪上加霜的原住民醫療〉,《醫望雜誌》,22期,頁48-49。
李世代(1999)。〈老人健康照護與人權觀〉,《社區發展季刊》,86期,頁149。new window
李秀玉(1997)。〈原住民嚼食檳榔口腔黏膜病變之調查研究〉,《中華牙醫學會訊》,126期,頁50-51。
李怡娟(1999)。〈運用衝能策略於社區衛生教育〉,《榮總護理》,16卷,頁237-241。new window
李幸利(2002)。〈財團法人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山地醫療保健業務現況及成果〉,《2002年全國山地離島及原住民醫療業務研討會-暨研究成果發表》,台北:行政院衛生署,頁191-197。
李寧遠等(1991)。〈民國七十五年至七十七年台灣地區膳食營養狀況調查〉,《中華營養雜誌》,16期,頁39-60。
李聖隆(1984)。〈什麼是醫療人權〉,《中國論壇》,274期,頁48-52。
---(1993)。〈台灣的病人人權〉,《律師通訊》,168期,頁46-55。
---(1995)。〈全民健保與病人權利〉,《律師通訊》,194期,頁25-31。
李蘭等(1998)。〈世界衛生組織與健康促進(上)〉,《健康促進通訊》,2期,頁2-3。
李燕鳴、張慈桂(1999)。〈原住民與漢族青少年之身心症狀和不利健康生活型態的差異〉,《慈濟醫學》,11卷3期,頁237-245。
呂宗學(1996)。〈台東縣原住民死亡率分析〉,《公共衛生》,23卷,頁27-37。
呂淑妤等(2002)。〈原住民青少年心理衛生狀況及成癮行為調查〉,《2002年全國山地離島及原住民醫療業務研討會-暨研究成果發表》,台北:行政院衛生署,頁120。new window
沈茂庭(2002)。〈健保局提供之全民健康保險山地離島地區醫療給付效益提升計畫執行現況(IDS)〉,載於《2002年全國山地離島及原住民醫療業務研討暨研究成果發表會》,台北:行政院衛生署,頁17-24
吳正吉(1985)。〈醫師的基本法律權利與義務〉,《醫事法學》,1卷1期,頁17-24。
---(1985)。〈醫療人權之抬頭與病人醫療上之訴求〉,《醫事法學》,1卷1期,頁54-56。
吳就君(1981)。〈台灣地區居民社會醫療行為之研究〉,《公共衛生》,8卷,頁25-49。
吳炳輝(1997)。〈蘭嶼雅美族人求醫行為之研究〉,《中華衛誌》,16卷4期,頁329-338。new window
吳淑瓊、江亮東(1995)。〈台灣地區長期照護的問題與對策〉,《中華衛誌》,14卷3期,頁246-255。new window
吳淑瓊、徐慧娟(1998)。〈提供社區式家庭支援方案能否減少機構式長期照護服務之使用意願〉,《中華衛誌》,,17卷4期,頁326-335。new window
吳聖良、洪百薰(1999)。〈偏遠地區與原住民之健康福祉照護服務〉,載於《健康福祉服務體系興革:挑戰與抉擇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衛生署,頁82。
邱清華(1987)。〈醫療法規語病患權益〉,《台灣醫誌教育版》,2卷4期,頁437。
林克炤(1993)。〈台灣省山地離島地區死亡率及死因之研究〉,《公共衛生》,20卷2期,頁111-122。
林妙娟(1997)。〈台灣原住民的文化與飲食〉,《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會訊》,3期,頁9-14。
林金定等(2002)。〈健康城市:二十一世紀社區衛生發展新策略〉,載於《社區發展:新策略與新活動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內政部,頁34-35。
林芸芸(1998)。〈全民健康保險『公辦民營』可行方案研究HMOs健康照護組織?〉,《醫院》,31卷2期,頁5-23。
---(1992)。〈社會保險醫療給付、就醫交通時間和中西醫醫療利用-以新店居民為例〉,《中華衛誌》,2期,頁115-129。
林國明(1999)。〈在威權統治的歷史陰影下:全民健保與道德共同體的民主建構〉,載於《自由、平等與社會正義研討會論文集》,台北:紀念殷海光先生學術基金會,頁30-31。
林慶豐(1997)。〈都市原住民的健康現況、困境與展望〉,《醫望雜誌》,23期,頁40-41。
林翰生(1997)。〈山地社工員的心聲〉,《社會福利》,131期,頁46-50。
季瑋珠、楊志良(1985)。〈醫學生社會化影響因素探討〉,《中華民國公共衛生學會雜誌》,5卷,頁3-18。
范燕秋(1998)。〈新醫學在台灣的實踐:從後藤新平的國家衛生原理談起〉,《新史學》,9卷3期,頁52-56、68。
胡海國(1983)。〈心理衛生的定義兼論心理衛生工作內容〉,《心理衛生通訊》,26期,頁32-47。
---(1998)。〈原住民飲酒問題預防工作〉,載於《全國原住民健康會議會議手冊》,台北:台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頁20-24。
---(2003)。〈避免原住民酗酒之道-台灣經驗〉,載於《2003南島民族健康會議》,台北:台灣原住民醫學學會,頁98。
胡勝川(1996)。〈緊急醫療救護法通過後我們的發展方向-從宜蘭緊急醫療救護三年經驗談起〉,《台灣醫界》,39卷2期,頁69-75。
姚克武(2001)。〈健康促進理論與實務〉,《健康促進通訊》,14期,頁2-3。
高正尚(2001)。〈多元文化下台灣原住民兒童福利政策規劃及落實〉,載於《兒童福利政策與福利服務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財團法人世界展望會,頁227-228。
張英鵬(2001)。〈原住民特殊教育學童之調查研究〉,《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9期,頁1、21。new window
張建中(1998)。〈福利與權利-論原住民的社會福利權〉,載於《心靈改革 社會重建台灣原住民民族權人權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頁459-477。
張鈺等(1998)。〈社區健康介入〉,《健康促進通訊》,4期,頁2。
陳文玲(1985)。〈社會階層與社會階級-概念分析〉,《思與言》,22期),頁591-596。new window
陳全成(1997)。〈原住民學生酗酒與防治〉,《原住民教育季刊》,7期,頁9-18。
陳再晉(2001)。〈營造健康社區〉,《台灣醫界》,5卷,頁194-197。
陳東昇(1993)。〈醫療組織關係的制度理論分析〉,《中華社會學刊》,17卷2期,頁101-106。
陳映樺、李明濱(2000)。〈醫學倫理學之理論與原則〉,《醫學教育》,4卷1期,頁5-15。new window
陳叔倬(1997)。〈試管中的原住民〉,《醫望雜誌》,23期,頁47-48。
---(2000b)。〈台灣原住民基因研究之倫理爭議〉,《全國原住民健康會議論文集》,(台北:台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2000),頁7-8。
---(2002c)。〈被研究者的群體意識-原住民被研究者與研究者對遺傳研究的認知差異量化資料分析〉,《生物科技與法律研究通訊》,14期,頁41-45。
---(2002)。〈被研究者的群體意識-原住民被研究者與研究者對遺傳研究的認知差異量化資料分析〉,《生物科技與法律研究通訊》,14期,頁39-55。
陳柏瑞、鄧勝華(2002)。〈羅東聖母醫院宜蘭縣山地鄉執行IDS現況〉,《2002年全國山地離島及原住民醫療業務研討會-暨研究成果發表》,台北:行政院衛生署,頁201-211。
陳淑敏(2000)。〈台灣原住民長期照護問題〉,《社區發展季刊》,92期,頁118-120、123-124。new window
陳信雄(2002)。〈檳榔-台灣澇旱之災的始作俑者〉,《科學月刊》,33卷4期,頁800-805。
陳慶餘、沈友仁(1992)。〈花蓮縣山地鄉原住民健康問題盛行率之初步調查〉,《中華衛誌》,11期,頁13-19。
陳麗敏、施春合、施國正(2003)。〈社會資本與社區健康營造〉,《台灣醫學》,7卷5期,頁782-784。
曾光佩、張素凰(2000)。〈大學生的憂鬱情緒與歸因:憂鬱性歸因理論的論證〉,《中華心理學刊》,40期,頁33-43。new window
許雅惠(2001)。〈邊緣與再邊緣?--思考原住民婦女在台灣整體婦女福利政策中的位置〉,《原住民婦女福利會議文集》,(台北:行政院原民會,頁5。
黃淑玲(2000)。〈變調的〝ngasal〞:婚姻、家庭、性行業與四個泰雅聚落婦女1960-1998〉,《台灣社會研究》,4期,頁97-104。new window
黃淑玲等(2001)。〈都市原住民婦女婚姻暴力型態與社工處遇模式〉,發表於《性別心理及文化-本土女性主義的開展科技學術研討會》,台北:淡江大學,頁15-16。
黃淑貞等(2002)。〈泰雅族人飲食衛生訊息管道與飲食衛生行為之關係研究〉,《衛生教育學報》,17期,頁67、55-72。new window
黃孟娟(2003)。〈南島民族的高尿血酸症和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罹病率〉,載於《2003年南島民族健康會議》,台北:台灣原住民醫學學會,頁112。
黃武忠(2002)。〈如何以社區總體營造觀念推動桃園縣文化藝術活動〉,載於《桃園縣地方發展公共論壇大會手冊》,桃園市:桃園縣政府,頁63-64。
黃麗玉等(2001)。〈偏遠地區衛生所辦理居家護理服務現況調查〉,《公共衛生》,28卷3期,頁190。
黃海倫(2003)。〈原住民健康福利政策簡介〉,發表於《2003年南島民族健康會議》,台北:台灣原住民醫學學會,頁6、8、9。
莊逸洲(1999)。〈新型態之健康福祉照護服務、組織、人力與管理-整合性醫療服務體系(Integrated Delivery System,IDS〉,載於《健康福祉服務體系興革:挑戰與抉擇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衛生署,頁48-49。
葉永文(2002)。〈日據時期台灣的醫政關係〉,《台灣醫學人文學刊》,4卷1、2期,頁68。
葉秀珍、詹宜璋、王正(1997)。〈全民健保保費補助之公平性與效率性考量〉,載於《全民健康保險體制與政策研討會論文集》,嘉義: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頁7、12-13。
葉美玉等(2002)。〈影響台灣阿美族青少年飲酒行為的心理社會因素〉,《衛生教育學報》,18期,頁95-108。new window
葛應欽(2003)。〈南島健康議題概觀〉,發表於《2003年南島民族健康會議》,,台北:台灣原住民醫學學會,頁45。
葛應欽、謝淑芬(1994)。〈原住民重要死因分析〉,《高雄醫學雜誌》,10卷,頁352-366。
葛應欽、劉碧華、謝淑芬、王乃之(1994)。〈原住民癌症標準化死亡比〉,《高雄醫學雜誌》,10卷,頁379-391。
葛應欽、劉碧華、謝淑芬(1994)。〈台灣地區原住民的健康問題〉,《高雄醫學雜誌》,10卷,頁337-351。
葛應欽等(1994)。〈原住民非故意性及故意性意外災害之死亡型態分析〉,《高雄醫學雜誌》,10卷,頁367-378。
楊志良(1999)。〈衛生醫療服務體系建構原則與興革策略〉,載於《健康福祉服務體系興革:挑戰與抉擇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衛生署,頁2-3。
詹火生(1991)。〈工業先進國家的勞工福利〉,《勞工行政》,40期,頁17。
詹宜璋(2000)。〈原鄉社會重件與原住民福利需求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90期,頁70。new window
劉寶玲(1999)。〈從生活習慣談民國以來台灣原住民的健康問題〉,《山海文化雙月刊》,20期,頁130-139。
廖文孜(2000)。〈人類基因資源的集體權利問題初探-間論關於原住民族群的特殊考量〉,《生物科技與法律研究通訊》,6期,頁35-36。
蔡光昭(1998)。〈偏遠地區醫療問題的探討-以恆春地區為例〉,《醫院期刊》,32期,頁29-36。
蔡維音(1999)。〈全民健保之合憲性檢驗-評司法院釋字第472、473號解釋〉,《月旦法學》,55期,頁181。
蔡篤堅(2003)。〈社區總體營造發展的困境-部落社區健康營造之永續經營〉,發表於《2003年全國原住民部落及離島社區健康營造研討會》,台北:行政院衛生署,頁6。
簡美玲(1996)。〈花蓮地區兩個住民部落嗜酒行為的人類學調查〉,載於《原住民健康問題之現況及未來展望論文集》,台北:台北醫學院,頁63。
盧政春(1998)。〈社會權保障與原住民就業補助〉,《心靈改革、社會重建、台灣原住民民族權人權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北市原住民事務委員會,頁469。new window
盧成皆(2003)。〈澳洲原住民的健康情況概要〉,載於《2003年南島民族健康會議》,台北:台灣原住民醫學學會,頁120。
樂國柱等(1999)。〈血管緊縮素轉化基因多型性在台灣地區布農族原住民及漢人分佈之不同〉,《秀傳醫學雜誌》,1卷4期,頁195-200。
燕尾厥(1997)。〈原住民的健康狀況〉,《醫望雜誌》,22期,頁51-58。
韓良俊(2002)。〈紅唇心事-檳榔危害知多少〉,《科學月刊》,33卷4期,頁806-811。
藍素禎(1997)。〈原住民的肺結核情節〉,《醫望雜誌》,22期,頁77-78。
鴻義章、呂淑妤(2001)。〈台灣原住民醫療衛生政策之回顧與展望〉,載於《第一屆全國山地離島及原住民醫療業務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衛生署,頁53-61。new window
謝淑芳等(1993)。〈高雄縣三民鄉A型肝炎流行調查報告〉,《疫情報導》, 9期,頁151-153。
謝淑美(1980)。〈醫療服務與醫療行為之研究〉,《公共衛生》,7卷4期,頁373-391。
謝俊義(2002)。〈社會資本、政策資源與政府績效〉,《公共行政學報》,6期,頁88-89。new window
謝登旺(2002)。〈社區總體營造在原住民地區的實踐〉,《中央大學社會文化學報》,15期,頁82。
譚開元(2002)。〈山地離島及偏遠地區新世紀醫療照護計畫〉,載於《2002年全國山地離島及原住民醫療業務研討會-暨研究成果發表,》,台北:行政院衛生署,頁8-13。
譚秀芬、曾泓富(2002)。〈美國、加拿大、澳洲、日本及台灣原住民衛生政策比較〉,載於《2002年全國山地離島及原住民醫療業務研討會暨成果發表》,台北:行政院衛生署,頁41-46。
------(2003)。〈偏遠地區醫事人力解決方案之探討〉,《醫務管理期刊》,4卷2期,頁27-29。
顏婉娟(1997)。〈山地鄉醫資源分布及現況〉,《醫望雜誌》,22期,頁49-50。
Tukuitonga, C.&Bindman, A.,著(2002)。〈紐西蘭採用冠狀動脈移植手術的種族與性別差異〉,《紐西蘭醫學週刊》,115期,頁179-182。
Cormack,Donna(2003)。〈原住民健康:處理失衡與權利認同〉,載於《2003年南島民族健康會議資料》,台北:台灣原住民醫學學會,頁73-74。
(五)其他
大法官會議釋字第472號解釋。
中國時報(1995),〈乃知基因是好物,學儈拼死命而盜之:科學家盜取印地安土著血液基因〉,1995年7月9日。
中時晚報(1999),〈原住民對愛滋免疫?〉,焦點新聞,1999年7月12日。
中國時報(2003),〈社區醫療群-家庭醫師整合醫療照護服務〉,2003年8月1日,C1版。
中國醫藥學院附設醫院(2002),〈2002年南投縣信義鄉醫療給付效益提升計畫報告〉,頁17-24。
孔吉文等(1999),〈原住民醫療研究:請尊重倫理人權〉,載於《中國時報社論》,1999年7月14日
民生報(1993),〈掃描全民健保死角系列之一〉,1993年10月9日,23版。
台灣日報(1999),〈腦魔魅影,長夜難盡〉,1999年5月18日,醫藥保健版。
台灣日報(1999),〈美哉蘭嶼,哀災惡靈〉,1999年4月13日,醫藥保健版。
民生報(2000),〈原住民痛風盛行率與遺傳基因有關〉,2000年11月12日,醫藥保健版。
行政院衛生署(1998),〈行政院衛生署新聞稿〉,1998年3月18日。
行政院簡訊http://www.apc.gov.tw/upload/publish/monthly/ /htm。
自由時報(2004),〈診斷欠明嚴重,國人死得不明不白-平均每十五位死者就有一位死因記載不明,偏遠地區山地鄉比例最高〉,2004年4月18日,第七頁。
全民健康保險法(1994.8.9總統華總(一)義字第4705號令公布,1994.10.3總統令修正公佈)
全民健康保險法施行細則(依全民健康保險法第八十六條規定訂定之)
陳世財(2000)。〈中研院生物組建議政府成立台灣人群基因庫〉,載於《中國時報》,2000年7月4日。
郭明裕(2001)。〈關懷原住民健康〉,載於《自由電子新聞網健康醫療集錦》,2001年9月。
葛應欽(1997)。〈原民會不能自廢武功〉,載於《中國時報》,1997年7月16日。
聯合報(2003),〈原住民結核病死亡率高6倍〉,2003年12月5日,第6版。
聯合報(2004),〈第12個原住民族-太魯閣族正名〉,2004年1月15日,民意論壇A15版。
醫師法(1986.12.26總統令修正公佈,1987.12.21施行)
醫療法(1986.11.24總統華總(一)義字第5913號令 制定公布)
中央健保局網址:http://www.nhi.gov.tw/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網址:http://www.apc.gov.tw/
行政院衛生署網址:http://www.doh.gov.tw/
行政院主計處人力資源調查網站:http://www.dgbas.gov.tw/
美國國家衛生部網址:http://www.hhs.gov/
美國印地安健康事務局網址:http://www.ihs.gov/
http://ww/who.dk/policy/AlamAta.htm。
http://www.who.ch/hpr/TextFiles/Adlaide English.htm.
http://taup.yam.org.tw/PEOPLE/961117-3.htm
http://www.ty520.com.tw/legislator/yuan/paper11.htm
http://www.state.gov/p/eap/2003.
http://www.moi.gov.tw/w3/state/Life/89平均餘命分析htm.
http://web8d.net/m5a07/volem014/wakeup1.htm
二、英文部分
(一)Books
Abel-Smith,Brian,(1994). An Introduction to Health:Policy,Planning and Financing.N.Y.:Longman Publishing.
Aday,L.A.,Begley,C.E.,Lairson,D.R. and Slater, C.H., (1993). Evaluating the Medical Care System:Effectiveness,Efficiency,and Equity.Ann Arbor,Michigan:Health Adminnistration Press.
Aday, L.A.&Shortell,S.M.,(1988).“Indicators and Predictors of Health Services Utilization,” In Williams,S.J.,Torrens,P.R. eds.,Introduction to Health Services.New York:John Wiley&Sons.
Ahronheim,J.C.,Moreno,J. and Zuckerman,C., (1994).Ethics in clinical practice.NY,US:Little,Brown and Company.
Annas,G.J.,(1992). The Rights of Patients.Totowa New Jersey:Human Press.
Beauchamp, T.L.&Childress, J.F.,(1989).Principles of Biomedical Ethics,3 rd E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uchanan,A.,(1997).“Health Care Delivery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in:Veatch,R.M ed.,.Medical Ethics 2nd,Mass.US:Jones and Baartlett Publisher,pp.321-323.
Callahan,D.,(1998). “Bioethics,” In Reich,W.T. ed.,The ethics of sex and genetics,New York:Simon&Schuster Macmillan,pp.67-69.
Childress, J.F.,(1997).“The Noormative Principles of medical ethics,” in Veatch, R.M. ed.,Medical ethic, 2nd Mass.US:Jones and Barlett Publishhers,p.33.
Devettere,R.J.,(1995).Practical decision making in health care ethics:cases and concepts.Waashington D.C,US: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Donabedian,A.,(1998). “Defining and measuring the quality of health care,”Assessing Quality Health Care.Baltimore:Williams and Wilkins,pp.41-46.
Donaldson,Cam & Gerard,Karen,(1993). Economics of Health Care Financing:The Visible Hand.N.Y.:St.Martin’s Press.
Douglaas,Black, (1993).“Inequalities in Health,” in Medical Care and the Health of the Poor,edited by David E.Rogers and Eli Ginzberg,San Francisco and Oxford:Westview Press,PP.43-46.
Dougherty, C.J.,(1988).“A Right to Health Care,” American Health Care:Realities,Rights,and Reforms.New York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pp.30-34.
Duujian,Tsai,(1996).“Transformation of Physicians’Public Identities in Taiwan and the United States:A Comparative and Historical Analysis of Ambivalennce,” Public Policy ,and Civil Sociiety,Ph.D.Disertation in Sociology,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pp.113-117.
Englehardt,H.T.,(1996). The Foundations of Bioethics,2nded. N.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euerstein,M.(1997).Poverty and Health.London:Macmillan.
Heidenheimer,Arnold J. et al.,(1990).Comparative Public Policy:The Politics of Social,Choice in America,Europe,and Japan.N.Y.:St.Martin’s Press.
Honderic,T. ed.,(1995).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Philosophy.N.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night,Jack,(1992).Institution and Social Conflict.Cambridge,M.A.:Cam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Jekel,J.F.Elmore,J.G. and Katz,D.L.,(1996). Epidemiology biostatistics and preventive medicine.Philadephia:W. B. Saunnders Co.
Kelly,J. M.,(1992). A Short History of Western Legal Theory .Oxford :Clarendon press
Mackean,W.A.,(1983). Equality and Discrimination under International Law .Oxford:Clarendon press.
McConnell,T.,(1997). “Allocation and Obtaining Scarce Medical Resources”,in Moral Issues in Health Care: An Introduction to Medical Ethics.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pp.214-217.
Offe,C., (1975).“The theory of the capitalist state and the problem of policy formation,” In Linddberg, L. et al., Stress and Contradiction in Modern Capitalism.London:Lexington Books,p.126.
Rawls,John(1971). A Theory of Justice.Camberige Massachusets:th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Rawls,John(1971). “Political Liberalism,”A Theory of Justice . Camberige Massachusets:th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p.293-294.
Rawls,John(1982).“The basic liberty and their priority,” in Mcmurrin ,S. M. ed., The Tanner Lectures on Human Value 3,salt Lake city: University of Utah press, p.5.
Ramcharan,B. G., (1981).“Equality and Non-Discrimination,” in Henkin, L.(ed.), The International Bill of Rights: The Covenant on Civil and Political Rights.New York: Conlumbia University press,p.46.
Reich,W.,(1996).“Bioethics in United States,” In Dell’Oro,R. Viafora,C.(eds.) History of bioethics-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US:International Scholars Publications,p.91.
Skocpol,Theda(1985). “Bringing the Back In;Strategies of Analysis in Current Reuschmeyer eds”, In Peter B.Evans,Dietrich Reuschmeyer and Theda Skocpol(eds). Bringing the Back In.NY:Cammbridge University,pp.33-37.
Shannon,T.A.,(1976).Bioethics:Basic Writings on the Key Ethical Questions That Surround The Major,Modern Biological Possibilities and Problems.N.Y.:Paulist Press.
Stich,S.P.,(1981).“The Many Rights to Health and Health Care,” from Basson MD.(eds.), Introduction:The Right to Health Care from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 in Modern Medicine.Totowa New Jersey:Human Press, pp.310-315.
Thomas,M.&Pierson,J.(Eds.),(1995).“Empowerment theory,” in Dictionary of social work.London:Collins Educational Ltd,p.135.
Townsend,P. Davidson,N. and Whitehead,M.,(1992). Inequality in Health.London:Penguin Book.
Valkonen,Tapani(1989). “Adult Mortality and Level of Education: A Comparison of Six Countries”, in Health Inequalities in European Countries,edited by J.Fox.Aldershot,U.K.:Grower,pp.142-144.
Veath,R.M.(Ed.), (1997).Medical ethics.2nd ed.US:Jones and Bartlett Publishers.
Weber,M.,(1946). “Class,Status and Party”,in Essays in Sociology, Trans by H.H.Gerth and W. Mill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pp.180-195.
(二)Articles
Aday,L.A. &Andersen,R.M.,(1981).“Equity to acess to medical care:A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overview,” Medical care,pp.24-27.
Aday, L.A.,&Andersen,R.M.,(1974). “A framework for the study of access to medical care,” Health Service Research,9(3): 208-220.
Andersen,R.M., (1995). “Revisiting the behavioral model and access to medical care:Dose it matter?”Jouran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36:1-10.
Andersen,R.M. et al.,(1973).“Social and Individual Deyerminants of Medical Care Utiliz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Milbank Fund Quarterly/Health and Society,pp.95-104.
Annas,G.J., (1997).“Patients’ rights in Managed Care:exit, voice,and choice,”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337(3): 210-215.
Arrow,Kenneth., (1963).“Uncertainty and the Welfare Economics of Medical Care,”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53(5): 941-943.
Bandura,A.,(1977). “Self-efficacy: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 change,”Psychological review,84:119-120.
Bennefit,Avorn J.,(1984).“and Cost Analysis in Geriatric Care,” NEJM ,310: 310-312.
Brooks,J.,(1995).“Australia’s flying doctors re-evaluate medical services needed in the outback,”Canada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152(2): 745-748.
Chambers,Geoffeyk.,(2003).“Alcohol and Austronesian Health-A perspective from New Zealand”,In 200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Austronesian Health, pp.90-94..
Chang, Fown Tzu. ed.,(1995).“Body mass index and hyperuricemia differences between aboriginal and non-aboriginal children in Taiwan,”Kaohsiung Journal Medical Science,11: 315-316.
Chang,S.J. ed.,(1997). “High prevalence of gout and related risk factors in Taiwan’s aborigines,” Journal Reumatology,24: 1364-1369.
Chen,V.W.,(1993).“Smoking and the health gap in minorities,”Ann Epidemiol , 3:159-160.
Chiles,J. Miller,M.J. and Cox,G.B.,(1980).“Depression in an adolescent delinquent population,” Archive of General Psychiatry, 37: 1179-1184.
Cunningham,P.J.& Altman,B.M., (1993).“The Use of ambulatory health care services by American Indians with diabilities,” Medical Care, 31(7): 600-616.
Csaszi,L.,(1990).“Interpreting inequality in the Hungarian health system,”Social Science Medicine, 31: 275-284.
Eisenberg,J.M.,(1989).“Clinical Economics: A Guide to the Economic Analysis of Clinical Practic,” JAMA, 262: 2879-2886.
Fan,P.C. Chung,W.C. Soh,C.T. and Kosman,M.L.,(1992).“Eating habits of east Asian people and transmission of taaeniiasis,” Acta Tropica , 50: 305.
Fountain,Jane E.,(1998). “Social Capital:Its Relationship to Innovation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 , 25: 113-115.
Golds,M.&Meiklejohn,KingR.,(1997).“Healthy aboriginal communities,”Australian&New Zealand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 21(4): 386-390.
Hancock,T.(1987).“Healthy Communities Must Also be Sustainable Communities,”Public Health Reports, 115(2&3): 151-156.
Hann,M.N. Kaaplan,G.A. and Camacho,T.,(1987).“Poverty and health: prospective evidence from the Alameda County Study,” Am Journal Epidemiol,125: 989.
Hayes,J.R. &Rudnitsky,H.M.D.Inc.(sep.11,1995). “Squeezed by HMOs,Many Doctors Are Joining A New Kind of Orgaanization That Serves as a Buffer Between Them and the HMO,” Forbes, 156(6): 222-224.
Hild,C.M.,(1998). “Culture concerns regarding contaminants in Alaskan local food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ircumpolar Health, 57(1): 561-566.
Hwu,C.Y., Yeh,Y.L. and Wong,J.D., (1991).“Risk factors of alcoholism among Taiwan aborigines:implication for etiological models and the nosology of alcoholism, ” Acta Psychiatr Scand, 83: 267-272.
Iyun,F., (1983).“Hospital Service areas In Ibadan City,”Social and Science ad Medicaine,177: 601.
Jackson,L.R.&Ward,J.E.,(1999).“aboriginal health:why is recinciliation necessary?”JAMA, 170: 437-440.
Kaufert,J.M. et al.,(1999).“Evolving participation of aboriginal communities in health research ethics review:the impact of the Inuvik workshop,”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ircumpolar Health, 58(2): 99.
King, Golds M. &Meiklejohn, R.,(1997).“Healthy aboriginal communities,”Australian&New Zealand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 21(4): 386-390.
Ko,Y.C. eds.,(1992).“Preevalence of betel quid chewing habit in Taiwan and related socio-demographic factors,” Journal Oral Pathol ,21: 261-264.
Ko,Y.C.&Chung,D.C.,(1991).“Transmibb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by iiattrogennic intramuscular injections in an endemic area,” Kaohsiung Journal Medical Science, 7: 313-317.
Ko,Y.C.,(2003).“An Overview of Austronesian Health Issues,” from 200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Austronesian Health ,p.50.
Krieger,N. Willlians,D.R. and Mosset,N.E.,(1997).“Measuring socialclassin us public health research:cconcept,methodologies,and guidelines,” ,Annual Review of Public Health, 18: 341-348.
Kunitz,S.J.&Brady,M.,(1995).“Health care policy for aboriginal Australians:the relevance of the American Indian experience,” Australi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19(6): 549-558.
Larkin,M.,(1957).“Telemedicine gets a chance to prove itself,”Ann International Medicine, 127(12): 1149-1150.
Lo,Sing Kai ,(2003).“An Overview of Health Profiles among Aboriginal Australians”,In 200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Austronesian Health ,p.121.
Lock,M.,(1994).“Interrogating the Human Diversity Genome Project〔Editorial〕,” 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 39(5): 603-606.
Lynch,J.W. Davey,S.G. Kaplan,A. and Housse, J.S.,(2000).“Income inequality and mortality:importance to health of individual income,psychosocial environment,or material conditions,”Basic Medical Journal, 320: 1200-1204.
Macintyre,S., Maciver,A.S. et al.,(1993).“Area,class and health:should we be focusing on places or people?” Journal of Social Policy , 22(2): 213-224.
MacMillan,H.L. MacMillan,A.B. and Offord,D.R.,(1996).“aboriginal health,”Canadia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 155(11): 1569-1578.
Meyerowitz, B.E. et al.,(1998).“Ethnicity and cancer outcomes:Behavioral and psychosocial consideration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3: 51.
Molokhia,M.&Oakeshott,P.,(2000).“A pilot study of cardiovascular risk assessment in Afro-Caribben patients,” Family Practice, 17(1): 60-62.
Montgomery,John D., (2000).“Social capital as A Policy Resource,” Policy Science, 33: 227-228.
Moss,N.E., (2002)“Gender equity and socioeconomic inequality:a framework for the patterning of women’s health,” Social Science Med, 54: 649-651.
Moy,E., (1995).“Physician Race and Care of Minority and Medically Indigeous patients,”Journal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P.273.
Mueller,K.J. et al., (1998).“The Role of Uninsurance and Race in Healthcare Utilization by Rural Minorities,”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 33(3): 597.
Newacheck,P.W. eds., (1999).“Adolescent Health Insurance Coverage:Recent Change and Access to Care,”Pediaatrics, 104(2): 195.
Nickens, H.W., (1991).“The health status of minority popul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West Journal Medicine , 155: 27-32.
Norton,C.H.&Mcmannu,s M.A., (1989).“Background tables on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health status and service utilization,” Health Service Research, 23(6): 725-726.
Papaioanou,A., (1998). “Poor Aboriginal health challenges Australia,” Lancet, 352(9129): 718.
Penchansky,R.& Thomas, J. W.,(1981).“The concept of access:definition and relationship to consumes satisfaction,”Medicine Care,19(2): 127-130.
------------------------------------------(1984).“Relating Satisfaction with Access to Utilization of Services,” Medical Care, 22(6): 553-558.
Pope Paul V.I., (Dec.10,1973).“Message to President of United Nations General Assembly,” The Pope Speaks ,18: 304-307.
Puma,J.L. & Lawlor,E.F., (1990).“Quality-Adjuusted Life-Years:Ethical Implications for Physsicians and Policymakers,”JMAM , 263: 2917-2921.
Rahaman,M. eds., (1982).“A Diarrhea Clinic In Rural Bangladesh:Influence of Distance,Age,and Sex or Attendance and Diaarrhea Mortaality,” Am Journal Public Health,72(10): 1124-1128.
Ring,I., (1998).“A whole of government’s approach needed on Indigenous health,”Australian&New Zealand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22(6): 639-640.
Ritter,G.&Terasaki,P.D., (1980).“Nasopharynggeal carcinoma in Alaskkan Eskimos,Indians, and Aleuts:A review of cases and study of Epstein-Barr virus,HLA,and environment risk factors,” Cancer , 46: 2100-2106.
Robert,S.A., (1998).“Community-level socioeconomic status effects on adult health,” Journal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39: 18-19.
Sade,R.M.,(1971)“Medical Care as a Right:A Refutation,” NEJM,285(23):1288.
Shen,C.Y. et al.,(1996).“Alcoholism,hepatitis B and C viral infection,and impaired liver function among Taiwan aboriginal group, ” Am Journal Epidemiol,143(9):936-937.
Siegler,M.,(1985).“The Progression of Medicine:from Physician Paternalism to Patient Autonomy to Bureaucratic Parsimony,” Arch International Medicine,145:713-715.
Sing Kai Lo,(2003). “An Overview of Health Profiles among Aboriginal Australians,” In 200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Austronesian Health,p.121.
Telfer,E.,(1976).“Justice,Welfare,and Health Care,” Journal of Medical Ethics, 2(3): 107.
Thaddeus,S.&Maine, D., (1994).“Too Far Too Walk:Maternal Mortality In Context,” 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 38: 1091-1100.
Tianjian, Shi, (2001).“Cultural Values and Political Trust:A Commparis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Taiwan,” Comparative Politics, 3(2): 401-419.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