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郭店楚簡的天道思想
作者:謝君直 引用關係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袁保新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4
主題關鍵詞:郭店楚簡天道身-心-性形上天義命關係存有與價值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8) 博士論文(1) 專書(4)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5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7
郭店楚墓竹簡出土於1993年,並於1998年公佈所有釋文。從考古證據顯示,其墓葬年代約在西元前300年,處戰國中期偏晚。據筆者的歸納分析,在現有郭店楚簡議題的討論中,「天道思想」是其中的基源問題,並且還因文獻內容所敘述的古代思想,呈現出談人道必及天道,論天道必關人道的特色,故可進一步延伸出「天人關係」的探討。而藉由檢視「天道」概念的發展過程,及其在現代詮釋中的概況,筆者認為郭店楚簡天道思想之研究,還可進一步與當代學者之古代思想史的詮解進行對話。
筆者首先在「天道思想」的問題意識底下,一一分析說明郭店楚簡論及天道思想的文獻,這部份的探討表現在:〈性自命出〉的天、命、性、情、心等概念的相關研討;竹簡〈五行〉有關德、聖人與天道的論述,以及金聲而玉振之所象徵的天人關係;〈成之聞之〉之天常、天德及天心觀念的闡釋;竹簡《老子》的形上意涵、價值理序,以及天文與人文的互動;〈太一生水〉的實現原理,和人在太一之實現過程中的實存地位。
經由上述郭店楚簡文獻的梳理,筆者比較郭店楚簡的天道思想與當代學者對先秦思想的詮解,發覺它們在心性問題、形上天的意涵及天道與人義的關係上,因為有著共同的問題對象,故最能與當代孟子學的闡揚形成交談。通過詮釋進路的反省,毋論是郭店楚簡文獻的研究或當代主流思潮的學者,他們皆以西方傳統主體理論與實體概念來解決前述哲學問題,以致其哲學詮釋無法相應於古代文獻的意涵。依筆者的研究,通過古代文獻所描繪之「身-心-性(情)」的一體,我們對於心性觀念的詮釋應去主體化。而若能順前述解讀模式,則道德形上學也就能轉換成實踐的形上學,以此確認形上天的意涵。並在存有論化的詮釋中,將天或天道從形上實體的架構中解放出來,使其成為意義之源,而以於穆不已、造化流行之方式在人身上展現天道的價值。尤有進之,從文獻中所提供的文脈,我們發現天道的創造生機在歷史進程的影響下,化為息息相關的命感,使天道與人義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以有機之整體呈現出天人關係的相互呼應。而在此詮釋理路下,筆者觀察到即存有即價值乃是進一步可由文獻中解讀出來的思想模式,並且還能與《老子》、〈太一生水〉天道之作為「價值理序」相契合,表明「天道」在古人思想中是以造化之機、生生之源及意義的基礎來為人類所體會。
最後筆者在結論中指出,先秦儒道二家思想在存有論上,將「天道」視為意義根源並無二致。而他們的相異處則表現在功夫實踐上,即在「人道」中對於操持心術所採取的不同態度。由此,筆者遂在文獻解讀與詮釋進路的後續研究中,設定「人道思想」為下一階段的研究課題與學術展望。
一、 書籍類
1. Richard Kroner著,關子尹譯《論康德與黑格爾》,臺北:聯經出版社,1985年。
2. 方東美《中國人生哲學》,臺北:黎明文化,1993年。
3. 方東美《中國哲學之精神及其發展》,臺北:成均出版社,1984年。new window
4. 方東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學》,臺北:黎明文化,1983年。
5. 王邦雄、曾昭旭、楊祖漢編著《孟子義理疏解》,台中:台灣省政府教育廳,1982年。new window
6. 王邦雄《中國哲學論集》,臺北:學生書局,1990年。new window
7. 王邦雄《儒道之間》,臺北:漢光文化,1987年。new window
8. 王邦雄《韓非子的哲學》,臺北:東大圖書,1993年。new window
9.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第一冊)》,臺北:正中書局,1991年。new window
10. 牟宗三《四因說演講錄》,臺北:鵝湖出版社,1997年。
11. 牟宗三《生命的學問》,臺北:三民書局,1970年。
12. 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臺北:學生書局,1990年。
13. 牟宗三《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臺北:商務印書館,1971年。
14. 牟宗三《歷史哲學》,臺灣:學生書局,1992年。new window
15. 牟宗三等著《當代新儒學論文集(總論篇)》,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16. 李杜《中國古代天道思想論》,臺北:藍燈文化事業,1992年。new window
17. 李明輝主編、劉述先等著《當代新儒家人物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18. 李明輝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二):儒學篇》,臺北:喜馬拉雅基金會發行,2002年。
19. 李明輝編《儒家經典詮釋方法》,臺北:喜馬拉雅基金會發行,2003年。
20. 周群振等著《當代新儒學論文集(內聖篇)》,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21. 屈萬里《尚書釋義》,臺北:中國文化大學,1980年。new window
22. 林安梧主編、劉述先等著《當代儒學發展之新契機》,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23. 洪漢鼎《理解的真理解讀伽達默爾《真理與方法》》,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1年。
24. 洪漢鼎《詮釋學──它的歷史和當代發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new window
25. 高柏園《莊子內七篇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new window
26. 高柏園《韓非哲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new window
27. 張祥龍《海德格爾思想與中國天道終極視域的開啟與交融》,北京:三聯書店,1996年。
28. 張祥龍《從現象學到孔夫子》,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年。
29. 郭沫若《十批判書》,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
30. 郭齊勇《郭齊勇自選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
31. 郭齊勇《儒學與儒學史新論》,臺北:學生書局,2002年。
32. 陳久金《帛書及古典天文史料注析與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2001年。new window
33. 陳德和主編、王邦雄等著《當代新儒學的關懷與超越》,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34. 曾春海《儒家哲學論集》,臺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
35. 曾昭旭《道德與道德實踐》,臺北:漢光文化公司,1983年。new window
36. 黃俊傑《孟子思想史論(卷一)》,臺北:東大圖書,1991年。
37. 黃俊傑《孟子思想史論(卷二)》,臺北:中央研究院,1997年。
38. 黃俊傑主編《天道與人道》,臺北:聯經出版事業,1982年。
39. 楊祖漢主編、牟宗三等著《儒學與當今世界》,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40. 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7年。
41. 蒙文通《中國哲學思想探原》,臺北:台灣古籍出版社,1997年。
42. 劉述先等著《當代新儒學論文集(外王篇)》,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43. 蔣錫昌《老子校詁》,臺北:東昇出版公司,1980年。
44. 蔡仁厚等著《牟宗三哲學與唐君毅哲學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45. 駢宇騫、段書安編《本世紀以來出土簡帛概述》(資料篇、論著目錄篇),臺北:萬卷樓圖書,1999年。
46. 龍宇純《中國文字學》,臺北:五四書店,1994年。
二、 論文類
1. 丁四新〈從出土竹書綜論「周易」諸問題〉,《周易研究》2000年第4期,總第46期。
2. 丁原植〈《老子》哲學中「自然」的觀念〉,《哲學與文化》1993年第1期。new window
3. 丁原植〈古典哲學中「道原」問題探析〉,《輔仁大學哲學論集》1999年第31期。new window
4. 丁原植〈老子思想中「聖人」觀念的提出〉,《哲學與文化》1991年第3期。new window
5. 丁原植〈從竹簡資料看《文子》與解《老》傳承〉,《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輯),1999。
6. 王中江〈儒家「聖人」觀念的早期型態及其變異〉,《中國哲學史》,1999年第4期。
7. 王克奇〈齊魯文化和儒道二家〉,《中國哲學史》,1999年第3期。
8. 王邦雄〈論孔孟儒學的安身立命之道〉,《鵝湖》第318期,2001年12月。new window
9. 王芳恆〈解讀老子的「無為而無不為」〉,《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1期(總第67期)。
10. 王啟發〈禮的道德意義〉,《華學》第3輯,1998年11月。
11. 王萍〈老子與中國早期史官〉,《文史哲》,2000年第2期,總第257期。
12. 王萍〈從史學發展的角度看戰國道家學派〉,《管子學刊》,2000年第3期。
13. 包愛軍〈荀況論聲樂與禮義、天道的關係〉,《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1期。
14. 田倩君〈「國」字的演變〉,《中國文字》第二冊,1961年1月。
15. 田倩君〈許氏說文部首字詮釋釋一〉,《中國文字》第二十九冊,1968年9月。
16. 田倩君〈說「人」〉,《中國文字》第二冊,1961年1月。
17. 田倩君〈說「明」〉,《中國文字》第六冊,1962年1月。
18. 田倩君〈釋上〉,《中國文字》第三十八冊,1970年12月。
19. 田倩君〈釋禮〉,《中國文字》第十七冊,1965年9月。
20. 白奚〈「仁」字古文考辨〉,《中國哲學史》2000年第3期。
21. 任劍濤〈內聖外王:早期儒家倫理政治構想的理想境界〉,《齊魯學刊》,1999年第1期。
22. 朱哲〈儒情與道情〉,《江漢論壇》,2000年5月。
23. 吳學琴、高晨陽〈「道」與老子哲學的基本精神〉,《文史哲》1997年第2期。
24. 宋啟發〈從〈論語〉到〈五行〉孔子與子思的幾點思想比較〉,《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5期。
25. 李景林〈論儒道思想及其異同〉,《長春市委黨校學報》,2001年3月第2期,總第67期。
26. 杜貴晨〈「天道」與「人文」〉,《曲靖師範學院學報》,第20卷第1期,2001年1月。
27. 沈清松〈老子的形上思想〉,《哲學與文化》第15卷第12期,1988年12月。new window
28. 周紹賢〈老子哲學精義〉,《國立政治大學學報》1972年第24期。
29. 林義正〈先秦儒學流衍的再探討〉,台灣大學哲學系主辦「先秦儒家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2001年4月21-22日。
30. 金祥恆〈釋物〉,《中國文字》第30冊,1968年12月。
31. 俞志慧〈古「語」述論〉,政治大學文學院主編《「孔學與二十一世紀」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1年9月28-29日。
32. 唐健垣〈釋自〉,《中國文字》第三十二冊,1969年6月。
33. 孫聚友〈先秦儒家之人道觀探析〉,《齊魯學刊》,1997年第1期。
34. 袁保新〈「什麼是人?」:孟子心性論與海德格存有思維的對比研究兼論當代孟子心性論詮釋的困境及其超克〉,《東海哲學研究集刊-第七輯》,2000年6月。new window
35. 袁保新〈試論儒家心性之學的現代意涵及其與科學的關係兼論當代儒學對西方近代科技的理解與回應〉,收入劉述先主編《當代儒學論集:挑戰與回應》,中研院文哲所籌備處,1995年。new window
36. 高柏園〈論牟宗三先生對老子形上思想之定位〉,《鵝湖學誌》第29期,2002年12月。new window
37. 常森〈孔子天命意識綜論〉,《孔子研究》,1999年第3期。
38. 車行健〈論三重證據法〉,中央大學中文系主編《第七屆近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1年。
39. 張奇偉〈「莫之為而為者,天也」孟子「天」範疇新解〉,《中國哲學史》1999年第4期。
40. 張奇偉〈仁、義、禮、智四位一體─論孟子倫理哲學思想〉,《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報》,2001年第3期。
41. 張岱年〈論心性與天道中國哲學中「性與天道」學說評析〉,《河北大學學報》,1994年第2期。
42. 張哲〈「舞無」淺說〉,《中國文字》第三冊,1961年4月。
43. 梅廣〈釋「修辭立其誠」:原始儒家的天道觀與語言觀兼論宋儒的章句學〉,《臺大文史哲學報》第55卷,2001年11月。new window
44. 連劭名〈卜辭所見商代早期性命學說〉,《周易研究》,2001年第2期,總第48期。
45. 陳大明〈試論老孔思想的一致性〉,《天津社會科學》,2000年第6期。
46. 陳泳超〈關於子產神鬼天道觀的誤解與探正〉,《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報》,第27卷第5期,1998年。
47. 陳鼓應〈先秦道家之禮觀〉,《中國文化研究》,2000年夏之卷,總第28期。new window
48. 陳衛平〈「仁」和「禮」的緊張─論孔子的人道原則〉,《學術界》,1996年第2期(總第57期)。
49. 陳衛平〈論儒家人道原則的歷史演進〉,《浙江社會科學》,1998年第4期。
50. 陶磊〈子思五行考〉,發表於「簡帛研究網站」,2001年1月21日。
51. 曾春海〈先秦儒家正義觀及現代省思〉,《哲學與文化》第18卷第4期,1991年4月。new window
52. 曾昭旭〈論儒道兩家之互為體用義〉,《宗教哲學》第1卷第1期,1995年1月。new window
53. 程元敏〈〈禮記.中庸、坊記、緇衣〉非出於〈子思子〉考〉,《張以仁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99年。
54. 黃俊傑〈當代儒家對孟子學的解釋以唐君毅、徐復觀、牟宗三為中心〉,收入周博裕主編、狄百瑞等著《傳統儒學的現代詮釋》,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55. 楊澤波〈孟子氣論難點辨疑〉,《中國哲學史》,2001年第1期。
56. 葛榮晉〈內聖外王:儒家的理想人格〉,《文史知識》,1999年第9期。
57. 廖名春〈論六經並稱的時代兼及疑古說的方法論問題〉,《孔子研究》,2000年第1期。
58. 熊開發〈論儒家禮教思想中的天人觀〉,《新東方》第10卷第3期,2001年5月。
59. 趙伯雄〈先秦文獻中的「以數為紀」〉,《文獻》,1999年10月第4期。
60. 趙東栓〈陰陽五行─諸子前的「原初哲學」,《克山師專學報》,2001年第二期。
61. 劉固盛〈論宋元老學中的儒道合流思想〉,《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9卷第1期,2000年1月。
62. 劉信芳〈「仁覆四海,義襄天下」與儒家仁義觀〉,北京:新出簡帛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2000年8月。
63. 劉學智〈「三教合一」論義蘊辨微間談心性論與當代倫理實踐〉,《宗教哲學》第四期,1995年。new window
64. 歐陽禎人〈從「反古復始」到「反善復始」〉,《江漢考古》2002年第1期(總第82期),2002年1月。
65. 錢遜〈對堯舜禪讓意義的認識〉,《國際儒學研究》第10輯,2000年6月。
66. 謝大寧〈言與意的辯證:先秦、漢魏《易經》詮釋的幾種類型〉,收入李明輝編《中國經點詮釋傳統(二):儒學篇》,臺北: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2002年。
67. 韓德民〈論荀子的天人觀〉,《孔子研究》,1999年第4期。
68. 嚴一萍〈再釋「道」〉,《中國文字》第十五冊,1965年3月。
69. 嚴一萍〈釋大〉,《中國文字》第五冊,1961年9月。
70. 嚴一萍〈釋天〉,《中國文字》第五冊,1961年9月。
71. 嚴一萍〈釋太(汰泰)〉,《中國文字》第三冊,1961年4月。
72. 嚴一萍〈釋文〉,《中國文字》第九冊,1962年9月。
73. 嚴一萍〈釋得〉,《中國文字》第一冊,1960年10月。
74. 嚴一萍〈讀池田末利君「釋答嚴一萍先生」〉,《中國文字》第十九冊,1966年3月。
75. 饒宗頤〈「貞」的哲學〉,《華學》第3輯,1998年11月。
76. 饒宗頤〈從新資料追溯先代耆老的「重言」──儒道學派試論〉,《中原文物》,1999年第4 期。
77. 饒宗頤〈緇衣零簡〉,收入《秦漢史論叢》第七輯,1998年6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