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明初吳派文學理論及其詩文
作者:高郁婷
作者(外文):Yu-Ting Kao
校院名稱:國立中山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
指導教授:龔顯宗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6
主題關鍵詞:北郭十友吳中四傑明初吳派The Early M''ing DynastyWu-GroupThe Four Companies of The Middle of WuThe Four Companies of The North Kuo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18
本論文的研究範圍,就時間而言,界定為明初,地域則界定在蘇州一帶的吳地。本文所研究的對象是以「吳中四傑」與「北郭十友」為主,除去原本就沒有著作傳世與作品已亡佚者,還有高啟、楊基、張羽、徐賁、王行、釋道衍、王彝。加上胡應麟提到的袁凱與龔顯宗師在《明洪、建二朝文學理論研究》一書中提及的董紀與釋妙聲,因此本文包含的吳派文人共十人。
 本論文以明初吳派文人為研究對象,自然是以吳派各家之詩、文集為重心,對其文學理論與詩、文加以探討。而吳派之所以能以地域特性形成一個詩派,必定有許多因素,所以第二章先說明吳派形成的背景,分別從歷史變革與地理環境、政治制度、經濟活動、社會風氣、人文薈萃、學術思想等六方面去探討,希望能包含時間、空間以及人文,做一番全面的認識。
 第三章至第十二章共討論十位吳派文人,第十三章是明初吳派的特色,將討論的十位文人分析歸納出幾方面的特色,第一節是吳派文人的生命情調,這是從他們生活型態、政治遭遇、詩文內容中所得到的結論;第二節是吳派文學理論的特色,從文學的本質、文學的功能、工夫論、創作論、文學史觀、批評論等方面來探討;第三節是吳派詩文創作的特色,從他們的作品內容與風格歸納成表現自我,個性鮮明、寄託諷諭,悲天憫人、擺脫模擬,具藝術性、敘事詳盡,說理明晰四點。第十四章是吳派的影響與發展。本章旨在探討明代中葉以後至清代,吳派文人還有那些發展和成就,分成文學方面、思想方面、藝術方面與其他方面,加以論述,希望對明初吳派能有深入而完整的認識。
Wu-Group''s Literary Theories and Its Poetry and Prose in Early M''ing Dynasty.
<一>古代典籍:

丁福保《歷代詩話續編》,台北:木鐸出版社,1983
元好問編《唐詩鼓吹》,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
王行《半軒集》,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
王行《墓銘舉例》,台北:藝文印書館,1970
王錡《寓圃雜記》,北京:中華書局,1984.6
王彝《王常宗集》,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
何文煥編《歷代詩話》,台北:木鐸出版社,1982
吳秀之《吳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
吳訥《文章辨體序說》,台北:長安出版社,1978.12
呂祖謙《古文關鍵》,北京:中華書局,1985
宋濂等《元史》,北京:中華書局
李銘皖 馮桂芬《蘇州府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
李賢編《大明一統志》,台北:文海出版社,1965.8
沈德潛《明詩別裁》,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
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台北:三民書局,1956
林紓《畏廬論文等三種》,台北:文津出版社,1978.7
姚廣孝《逃虛子詩集》,南京圖書館藏清鈔本
姚廣孝《逃虛類稿》,南京圖書館藏清鈔本
姚廣孝《道餘錄》,南京圖書館藏清鈔本
柯紹忞《新元史》,北京:中華書局,1985
胡應麟《詩藪》,台北:廣文書局,1973
徐師曾《文體明辨序說》,台北:長安出版社,1978.12
徐賁《北郭集》,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
袁凱《海叟集》,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
高啟《高青丘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12
張羽《張來儀先生文集》,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9
張羽《靜居集》,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
張廷玉等《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87
脫脫《元史》,台北:鼎文書局,1979
陳田《明詩紀事》,台北:鼎文書局,1971
楊基《眉菴集》,明成化刻本
董紀《西郊笑端集》,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
過庭訓《明分省人物考》,台北:成文出版社,1971
趙翼《甌北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5
盧熊《江蘇省蘇州府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
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台北:世界書局,1961
龍文彬《明會要》,台北:世界書局,1960
釋妙聲《東臯錄》,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
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台北:洪氏出版社,1986.9

<二>今人著作

中國文學史研究委員會《新編中國文學史》,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王更生《文心雕龍讀本》,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11
王雲五主編《明初高季迪先生啟年譜》,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12
王運熙 顧易生《中國文學批評史》,台北:五南圖書公司,1991
王衛平編《蘇州史記》,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1999
成復旺等《中國文學理論史》,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3.12
朱沛蓮編《吳門要覽》,台北:台北市蘇州同鄉會,1984
朱榮智《元代文學批評之研究》,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2.3
何綺章編《圈點增注王逸注楚辭》,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4.11
呂正惠《詩詞曲格律淺說》,台北:大安出版社,1995.11new window
宋佩韋《明文學史》,上海:上海書店,1991
李曰剛《中國詩歌流變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
周良宵 顧菊英《元代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周振甫《文章例話》,蒲公英出版社
屈萬里《詩經釋義》,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3.11new window
邵紅 葉慶炳編《明代文學批評資料彙編》,台北:成文出版社,1979
姜亮夫《歷代人物年里通譜》,台北:世界書局,1993.1
袁行霈編《中國文學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2003
國立中央圖書館《明人傳記資料索引》,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8
張仁青《麗辭探賾》,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5.3
張健《文學批評論集》,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
敏澤《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
梁啟超《近代學風之地理分布》,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56new window
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台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9
陳必祥《古代散文文體概論》,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
陳正祥《中國文化地理》,台北:木鐸出版社,1984
陳良運《中國詩學批評史》,南昌:江西人出版社,1995
傅衣凌《明代江南市民經濟試探》,台北:谷風出版社,1986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台北:三民書局,1986.11
黃永武《中國詩學》,台北:巨流出版社,1991.5
葉慶炳《中國文學史》,台北:學生書局,1987.8
廖可斌《復古派與明代文學思潮》,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
褚斌杰《中國古代文體學》,台北:學生書局,1991new window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台北:華正書局,1986.6
劉美華《楊維楨詩學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3.1
劉紹基《元代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1.12
潘力行編《吳地文化一萬年》,北京:中華書局,1994.5
蔡茂雄《高青邱詩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12  
鄭賓于《中國文學流變史》,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錢基博《明代文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7
錢穆《國史大綱》,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9
戴麗珠《趙孟頫文學與藝術之研究》,台北:學海出版社,1986.7new window
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上海:地圖出版社,1982.10
龔顯宗《明洪、建二朝文學理論研究》,台北:華正書局,1986.6

<三>期刊、論文:

丁威仁《明洪武、建文時期地域詩學研究》,東海大學博士論文,2004.12new window
王學太〈以地域分野的明初詩歌派別論〉,《文學遺產》第五期,1989.5
江仰婉《明末清初吳中詩學研究──以分解說為中心》,中正大學博士論文,2002.6new window
李曰剛〈初明六大詩派之流變〉,《師大學報》第十八期new window
李佳蓮《清初蘇州劇作家研究》,台灣大學碩士論文,2001.6
李貴生〈論乾嘉學派的支派問題──兼論學派的一般性質〉,《書目季刊》第三十三卷第一期,1996.6new window
林琦妙《明代蘇州文學與繪畫藝術之交流》,政治大學碩士論文,1986.6
林賢得《明代中葉吳中名士詩歌研究》,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1987.5
范宜如〈《列朝詩集小傳》中的吳中文壇圖象〉,《國文學報》第二十八期,1999new window
范宜如〈明代中期吳中商業活動及其文藝現象〉,《中國學術年刊》第廿二期,2001new window
范宜如《明代中期吳中文壇研究──一個地域文學的考察》,台灣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1.6new window
夏健文〈複雜的年代,單純的詩人──明初詩人高啟及其詩論〉,《光武學報》第二十七期,2004.3
孫劍秋《吳派經學研究》,政治大學博士論文,1992.6new window
晏選軍〈鐵崖體詩風淺探〉,《中國韻文學刊》,1999.第一期
高郁婷〈試析《唐子西文錄》〉,《大陸雜誌》,第九十二卷第三期,1996.3
曹曉帆〈蘇州古代藏書家的刻書特點及其貢獻〉,《四川圖書館學報》第一四二期,2004
許總〈論理學規範下的明初文風〉,《漳州師院學報》,1999.第三期
陳居淵〈吳派學術淵源辨說〉,《中國國學》第二十三期,1995.11
陳建華〈明初政治與吳中詩歌的傷感情調〉,《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89.第一期
麥杰安《明代蘇常地區出版事業之研究》,台灣大學碩士論文,1996.6
黃志民《明人詩社之研究》,政治大學碩士論文,1972,6
葛鴻楨〈吳門書派──明代書壇的中流砥柱〉,《藝壇雜誌》第三十三期,1995.1
劉海燕〈試論明初詩壇的崇唐抑宋傾向〉,《文學遺產》,2001.第二期
劉渭平〈明代詩學之發展與影響〉,《明清史集刊》第三集,1997.6
劉龍勳《高啟詩研究》,台灣大學碩士論文,1976.6
鄭利華〈明代中葉吳中文人集團及其文化特徵〉,《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4第四卷第二期
譚錦家〈論明代文學〉,《北市師院語文學刊》第二期,1995.5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