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清代康熙年間治臺策研究
作者:石弘毅
作者(外文):Hung-Yi Shih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系碩博士班
指導教授:石萬壽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7
主題關鍵詞:清代臺灣治臺政策治臺策治臺策論policies of governing TaiwanTaiwan in Qing Dynastystrategy discussion of governing Taiwanstrategystrategy proposal of governing Taiwa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5)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5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01
當西元1683年滿清派遣鄭氏降將施琅征服臺灣鄭氏,消滅心腹大患後,清廷的表現是無意佔有臺灣,所以臺灣的棄留問題曾在朝廷內討論了8個月之久,最後才由康熙皇帝決定將臺灣納入版圖治理。滿清領臺後,直至光緒年間割讓臺灣於日本,雖然吏治不良,然而治臺官員中仍有部分循吏者流,他們在治理臺灣過程中留下深遠的影響。據此,本文著重康熙年間較具代表性的治臺人物之治臺策探討,依照治臺時間順序為時間軸,觀察這些官員士大夫的治臺思想內容與施政措施的影響面,並進而解析其治臺策略的內涵。
內容計分成五章。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成果回顧,兼及研究方法與章節架構。第二章至第四章,以康熙朝領臺前及領臺後影響清廷治臺思想與政策變化的人物為探討對象。第二章先專章討論棄留臺議的歷史發展,探討姚啟聖、施琅與李光地等有關臺灣棄留的策論。第三、四章,著重在康熙領臺後的實際治理層面,以康熙43年為分界線,分為前期與後期論述。第三章,以康熙23年至康熙42年為前期,探討治臺人物季麒光、高拱乾等的治臺思想與政策影響。第四章部分,以康熙43年至康熙61年為後期,探討陳璸、周鍾瑄、陳夢林與藍鼎元等的治臺思想與政策影響。第五章結論,則針對康熙年間的治臺策作歸納整理研究,並提出其歷史意義與政策分析之看法以作為總結。
在研究資料方面,以治臺人物有關治臺奏議、公移文告及文集等文獻資料為基礎研究重點,透過其治臺議分析其治臺思想,並及其施政作為與影響。在研究材料的取用上,以臺灣方志有關藝文志記載,旁及相關人物的文集、采訪冊、人物傳記、年譜等,輔以官方的檔案資料、起居注、實錄記載、時人記臺的相關詩文,以及近代學者的研究成果為輔助資料。
研究認為:有關臺灣棄留的見解,較早提出留臺主張的是福建巡撫姚啟聖。姚啟聖的治臺觀念在於開拓臺灣後的歲收錢糧可支應駐臺兵丁之所需,再者,臺灣納入清廷版圖,對東南沿海治安有正面的助益,若置臺灣於不顧則將造成沿海「甫定甫亂」的不良後果。然而,姚啟聖的留臺意見當時並未被康熙皇帝採納。比較有影響力的是施琅的意見。施琅以臺灣的地理位置及防守的重要性,不僅指出棄守臺灣所存在的困境,重點更在於一旦棄守臺灣,則臺灣勢必又成「亂源之地」,不僅只是反清勢力的問題,還涉及西洋外力入侵的威脅。施琅之論述與觀點促使康熙皇帝慎重思考臺灣去留。然而清廷政治上的顧慮卻尚未解決。有關臺灣的棄留問題與治臺政策,康熙皇帝頗多徵詢李光地。從李光地表面所陳述的言論意見來看,李光地似乎是主張棄臺的。但吾人由其與康熙皇帝的對話內涵來判斷,其內在動機顯然是偏向於留臺治理。最後,臺灣的棄留遂在李光地「微辭諫主」下,由康熙皇帝一言定案。
李光地治臺策對朝廷影響最大者為班兵制度。施琅曾向朝廷建議「請以萬人永戍臺灣」,並且希望在臺灣實施屯田政策。比較施琅與李光地的治臺意見,施琅是主張「鎮守之官」三年一易;而李光地卻進一步主張連同「戍兵」也三年一易。李光地治臺思想是「寧不辭勞費」,而反映在政策上則是「戍兵三年一換」來反制施琅「萬人永戍」臺灣的建議,目的無非避免臺灣再度成為清廷海外的威脅勢力。班兵制度的設計,雖然能解決班兵據臺叛亂的假設性問題,但是因班兵素質的低劣及制度不良,使移民社會性格的臺灣,不僅地方治安敗壞,而且民變不斷,遂成為難治之區。此外,李光地治臺言論,還影響治臺人事制度的規劃與治臺人選安排。
在康熙領臺年間,繼施琅、李光地後,提治臺策者有首任諸羅縣知縣季麒光。季麒光提議在北臺地區駐兵設防,為治臺官守中對北臺形勢重要性有所認識者。季麒光為淨化地方治安,尚主張為駐臺班兵預備兵餉與築城防衛,並且落實保甲制度。他還勇於反映臺灣百姓賦稅過重與施琅等在臺的土地與經濟掠奪,實為具有官德的治臺良吏。
在康熙四十年代前的治臺人物中,提治臺策者尚有分巡臺廈兵備道高拱乾。他重視臺灣的吏治、民生與文教的建設,並且提出治臺應注意的兩個重點,一是有關理番政策,亦即減輕原住民負擔,抑制社商對原住民的剝削。其次,是反映臺灣建城以備禦侮的迫切需要。從高拱乾的治臺策顯見臺灣土地開發以及因應糧食生產的迫切需要,其還下令禁止高利貸者重利盤剝平民,並嚴禁奸商猾吏苦累高山族原住民,頗得平民擁戴。高拱乾治臺期間,反映清廷自康熙23年領臺後,消極保守的治臺政策在康熙四十年代已面臨嚴苛的考驗,一府三縣以半線為限的狹隘治理地區已經不符合實際需求,臺灣需要更有前瞻性的治理政策。
在康熙年間的治臺史上,陳璸治臺的歷史地位是不容抹滅的。特別是其對於北臺地區開發政策的落實與奠基,是繼首任諸羅知縣季麒光提倡北臺駐兵布防論後的政策落實者。陳璸一生宦海生涯中與治臺關係非常密切,影響也頗為深遠。陳璸之治臺策有:一為文教治臺。陳璸施政頗重教化功能,如重視興建文廟、廣設社學、定季考之規,以及舉鄉飲之禮。其不僅整修孔子廟外,並創建朱子祠。除正規府縣學外,為了普及地方教化,增加更多的識字人口,陳璸還主張各坊里應該再多廣設社學。二為淨化地方治安,提倡保甲連坐。其他諸如污吏蠹役、徭役雜費等種種陋規,陳璸亦悉革去。三為革除官莊,杜絕貪污。其四,陳璸最有前瞻性的治臺策,要算對北臺地區的經營態度。五為教化為主的理番政策,其用「保障名額」的方式,鼓勵番人子弟向學,以提高番社的教育水準。
陳璸治臺後,值得一提的是諸羅知縣周鍾瑄及陳夢林。在周、陳二人治臺策中,首先言及者為一、興修水利,促進民生經濟。在康熙年間歷來治臺官守中,周鍾瑄在水利方面的建設與出錢出力是值得一提的,他不僅開風氣之先,也給臺灣百姓留下很好的官治印象,對於滿清治臺之吏治形象有正面的助益。其二為畫縣分治。周鍾瑄與陳夢林的治臺政策與思想,最重要者為保境安民、興教淑世。文教的提倡與移風易俗,方是治臺根本之道。由於周鍾瑄對唐山寄籍者的寬大,甚至鼓勵的態度,間接造成兩岸人才、文化的交流與相互影響。而陳夢林可以說是有系統闡述開發臺灣中北部的第一人,其提出積極增加北部行政規劃的必要性與可行性,甚具啟發性。迨藍鼎元進一步呼籲,雍正元年(1723年),清廷遂將虎尾溪以北地域另設彰化縣及淡水廳。
從康熙年間的消極治臺轉而積極經營臺灣的重要關鍵,藍鼎元的歷史地位不可忽略。藍鼎元懇切勸止臺鎮移澎政策之不可行,康熙年間廷臣疆吏對臺灣猶未能認識其地位之重要,故有消極棄臺之議,但賴施琅與藍鼎元等先後力爭陳請,方始挽回。藍鼎元的治臺政策,其基本想法頗承自之前來臺的陳夢林,但藍鼎元治臺規劃的層面則較陳夢林更加具備全面性的設計。其更針對臺灣的軍事、吏治、文教、理番與土地開發等各方面闡述他的治臺理念。藍鼎元的積極治臺主張,不僅在於防備日本、荷蘭等外患,其認為積極治臺還可解決內賊之憂與野番之害,可謂治臺規劃兼顧內外需要,頗具「全面性」。朱一貴事件的發生與臺灣吏治腐敗有關。藍鼎元認為要改變這種吏治腐敗的局面,最重要的是整頓臺灣吏治恢復官莊。此外,藍鼎元積極主張改變臺灣的人口結構,並且移風易俗,推行教化,並推廣義學以普及教化。雍正以後,臺灣各地書院、義學之創設,如雨後春筍,藍鼎元之倡導文教治臺的建議,產生相當程度的影響,對於促進臺灣走向「文治」社會的具體措施,有很大的影響力。
最後,結論部分提出對康熙年間治臺策論分析,有三項看法。其一,清廷治臺態度與制度之顧忌,致臺灣難治。蓋猜疑的政治態度延伸不信任的政策與制度。尤其是迴避制度及人事制度不良之影響。再者,臺灣海峽風暴不定,橫渡不易。此一險惡的自然環境對來臺官員心理產生莫大的壓力,遂有因人而治的治臺成效。其二,文教治臺卻是治臺人物的共同主張。臺灣文教工作的貢獻,在臺灣開發史上扮演了重要的催化作用。其三,在治臺人物的角色功能與作用方面。反映臺灣民情風俗,作為唐山與臺灣溝通的橋樑以及官治形象的奠立有效緩和臺灣社會的壓力。證明正面的吏治形象奠立無疑對治臺產生重要的延續效應。滿清治臺二百多年,雖說吏治不良、民變、械鬥事件不斷,但是在此紛亂的格局下,竟也能治臺二百多年,雖治臺期間發生如康熙年間的朱一貴事件、乾隆年間的林爽文事件以及同治年間的戴潮春事件等較大民變,但是終能順利平定。此與康熙治臺期間,治臺人物的策論及施政作為不無關係。
從本研究得知,滿清治臺二百多年來,臺灣也不乏少數值得一提的治臺人物,他們實心治臺所留下的治臺策論與施政措施,在滿清治臺政策層面上有些正面的影響與貢獻,透過治臺人物的治臺策論研究,對清代臺灣政治人物的瞭解與研究,向來強調較高階者,如福建巡撫、臺灣巡撫等,本文以中、低層治臺人物為主要探討對象,希望具有補充的意義與作用。
This study focuses on representative political figures governing Taiwan during the Kangxi era in Qing Dynasty, as well as their strategies of governance. In the chronological order of their respective governance in Taiwan, observations are made in terms of the impact of the thinking, content and implemented policies of these officials and aristocrats, in order to further analyze the essence of strategies governing Taiwan.
This study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Chapter one is the introduction, outlining research motives, a review of the fruit, as well as research methodologies and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chapters. Chapters two to four focus on the political figures that greatly influenced the thinking and policy changes of governing Taiwan both before and after Kangxi took over Taiwan. Chapter two is dedicated to the discussion on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proposals to remain in or give up Taiwan, with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strategy proposals to remain in or give up Taiwan made by Yao Qisheng, Shi Lang and Li Quangdi. Chapter three focuses on the former period of 1685 – 1704 (from the 23rd to 42nd year of Kangxi era), exploring various figures such as Ji Qiguang, Gao Gongqian, et al, their thinking and the impact of their policies governing Taiwan. Chapter four focuses on the latter period of 1705 – 1723 (from the 43rd to 61st year of Kangxi era), exploring figures such as Chen Bin, Zhou Zhongxuan, Chen Monglin and Lan Dingyuan, et al, their thinking and the impact of their policies governing Taiwan. Chapter five is the conclusion which is an inductive analysis of the policies and strategies governing Taiwan during the Kangxi era, as well as a presentation of their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and views policy analysis.
This research thinks that regarding whether to remain in or give up Taiwan, the earlier proposal to keep Taiwan was made by the governor of Fujian Province, Yao Qisheng. However, this proposal was not accepted by Emperor Kangxi at the time. The more influential opinion was made by Shi Lang, whose theories and perspectives urged Emperor Kangxi to seriously consider whether to remain in or give up Taiwan. Yet the political considerations of Qing Dynasty were not resolved. Most of the times, Emperor Kangxi would consult Li Quangdi regarding the issue of remaining or giving up, or the policies govern Taiwan. Based on a superficial review of Li Guangdi's statements made on this issue, it seems that Li advocated the idea of giving up Taiwan. However, judging from the dialogue between Li and Emperor Kangxi, the internal motive apparently leaned towards remaining in Taiwan and governing the island.
The greatest impact that Li Guangdi had on Qing Dynasty regarding the governing strategies in Taiwan is the "rotating military service" system. Comparing with the opinions governing Taiwan of Shi Lang and Li Guangdi, Shi Lang advocated a three-year rotation for “garrisoning officials”, yet Li Guangdi further suggested such rotation be extended to “localized soldiers” Li’s main thinking of governing Taiwan is “not sparing the labor and expenditures” which was reflected in the rotation of “localized soldiers” to counter Shi’s suggestion of having “thousands of localized soldiers” garrisoning Taiwan with the purpose of avoiding Taiwan from becoming a threat to Qing Dynasty once again. Granted that the design of the “rotating military service” system could solve the presupposition that the soldiers might take over Taiwan and stage a rebellion, but because of their utterly low quality and the flawed system, the public safety was deteriorating and continued rebellions from the civilians were taking place in Taiwan that was primarily immigrant-based. Taiwan thus became a difficult island to rule.
During the years while Kangxi ruled over Taiwan, the first Zhuluo (i.e., Jiyai) County magistrate, Ji Qiguang proposed strategies governing Taiwan following Shi Lang and Li Guangdi. Ji, who was the first governing official in Taiwan well learnt in Taipei Geography, proposed the establishment of military garrisons in Taipei region. In order to better local public safety, he further proposed that salaries should be prepared for the rotating soldiers, fortresses be built for defense purposes, and the actual implementation of “localized security” system. He also boldly reported the over-taxation and the exploitation over land and economy of Shi Lang in Taiwan, who was indeed a virtuous governing official in Taiwan.
Amongst the figures governing Taiwan before 1702 A.D. of Kangxi era, Gao Gongqian was another one who proposed strategies governing Taiwan, who was the official rectifying the armed force garrisoning Taiwan and Xiamen regions. He regarded highly of the civilian rule, needs of the people, as well as the building up of cultural education in Taiwan, and pointed out two things that needed attention, namely the policies governing the aborigines, i.e., reducing their burdens and prohibiting the merchants from exploiting them. Secondly, he responded to the need to construct cities in Taiwan to fend off threats from outside forces. It is obvious from Gao Gongqian’s strategies governing Taiwan that there was the urgent need to develop the land on the island in response to the production of food crops. He also decreed the ban on creditors charging high interest rates from the civilians, and strictly prohibited the crooked merchants from exploiting the manual labor from aborigines – these measures all received much favor from the civilians. Gao’s rule in Taiwan reflects the reality that the reactive and conservative policies governing Taiwan were under serious scrutiny in the 1700’s A.D. of Kangxi era, meaning that the one-city (府) three-county governing region no longer fit the actual needs – Taiwan needed governing policies with foresight.
In the history of governing Taiwan during Kangxi era, the rule of Chen Bin must be given a place in history. His special achievement was laying the foundation for Taipei region by implementing policies of development, who succeeded Zhuluo County Magistrate Ji Qiguang and the proposal of garrisoning Taipei through implementing the policy proposal. Chen’s tie with Taiwan was very close during his life as a public official. His major policies included: governing Taiwan with culture and education. Chen’s policies focused heavily on the function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for example, the building of temples, establishment of local schools, rules regarding quarterly examinations. Thirdly, he abolished “officials’ villas” in order to stop corruption. Fourthly, Chen’s most-foresighted policy governing Taiwan was his attitude towards the administration of Taipei region. Lastly, he advocated the aborigine policy of education.
After Chen Bin’s rule, Zhuluo County Magistrate Zho Zhongxuan and Chen Monglin are worthy of being mentioned. Amongst the policies of Zho and Chen, first of all was water conservancy and promoting civil economy. The second was the governing based on the division of counties. The most important was enhancing the safety of the people and improving the society through education. To them, the promotion of education and changes in the customs were fundamental to governing Taiwan. Due to Zhou Zongxuan’s leniency on the resident aliens from Tangshan – he even encouraged them; exchanges between the two straights regarding people and culture were indirectly resulted. Chen Monglin was the first to systematically describe the development of northern and central Taiwan, who also proposed the feasibility and necessity of adding northern administrative regions in Taiwan.
Lan Dingyuan was a monumental figure in Taiwan politics during Kangxi era who changed the governing of Taiwan from being reactive to proactive. His governing policies inherited the basic thinking from Chen Monglin, yet his planning covered more facets and was more extensive in design than that of Chen. His ideas of governing Taiwan covered aspects such as the military, rule of the officials, culture and education, aboriginal policies and land development. Lan’s suggestions on promoting the governing through culture and education were greatly influential in the actual measures that brought Taiwan to a society ruled by culture and education.
Lastly, three points are raised in regards to the analysis of Taiwan governance during Kangxi era. Firstly, the attitude and hesitation in the system in governing Taiwan in Qing Dynasty leads to the difficulty of actual governance. Secondly, governance through culture and education was the common denominator amongst all the political figures aforementioned, figures that also have played important roles in the history of Taiwan development. Thirdly, the roles, functions and effects of these figures reflect the different context and customs of Taiwanese society; these figures were the bridges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Tangshan and Taiwan, and they established the image of rule by officials, along with the smoothening the pressures within Taiwanese society. This all demonstrates that undoubtedly, the establishment, a positive image of official rule has sustained effects on the governance.
From the study, it is known that during the two centuries of rule on Taiwan by Qing Dynasty, there were indeed some political figures worthy of being mentioned. They had influenced on and contributed to, in a positive manner, the policies governing Taiwan in Qing Dynasty with the strategies and policies that they had left. Through the study on these figures of lower levels and their strategies governing Taiwan, it is the author’s hope to complement the conventional approach of studying officials of higher levels governing Taiwan, such as Fujian and Taiwan governors.
一、基本史料

馬齊,《大清聖祖仁皇帝實錄》(略稱:康熙朝實錄),康熙年,臺北:華文書局影印本。
鄂爾泰,《大清世宗憲皇帝實錄》(略稱:雍正朝實錄),雍正年,臺北:華文書局影印本。
慶桂,《大清高宗睿皇帝實錄》(略稱:乾隆朝實錄),乾隆年,臺北:華文書局影印本。
蔣毓英,《臺灣府志》(略稱「蔣府志」),康熙26年,原版木刻本。
丁紹儀,《東瀛識略》,臺灣歷史文獻叢刊,第2種,臺銀本。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臺灣歷史文獻叢刊,第4種,臺銀本。
鄧傳安,《蠡測彙鈔》,臺灣歷史文獻叢刊,第9種,臺銀本。
夏琳,《閩海紀要》,臺灣歷史文獻叢刊,第11種,臺銀本。
藍鼎元,《東征集》,臺灣歷史文獻叢刊,第12種,臺銀本。
施琅,《靖海紀事》,臺灣歷史文獻叢刊,第13種,臺銀本。
藍鼎元《平臺紀略》,臺灣歷史文獻叢刊,第14種,臺銀本。
丁曰健,《治臺必告錄》,臺灣歷史文獻叢刊,第17種,臺銀本。
李元春,《臺灣志略》,臺灣歷史文獻叢刊,臺灣文獻叢刊第18種,臺銀本。new window
朱景英,《海東札記》,臺灣歷史文獻叢刊,第19種,臺銀本。
阮旻錫,《海上見聞祿》,臺灣歷史文獻叢刊,第24種,臺銀本。
郁永河,《裨海紀遊》,臺灣歷史文獻叢刊,第44種,臺銀本。
姚瑩,《東溟奏稿》,臺灣歷史文獻叢刊,第49種,臺銀本。
不著撰人,《臺灣教育碑記》,臺灣歷史文獻叢刊,第54種,臺銀本。
江日昇,《臺灣外紀》,臺灣歷史文獻叢刊,第60種,臺銀本。
高拱乾,《臺灣府志》(略稱「高府志」),康熙35年,臺灣歷史文獻叢刊,第65種,臺銀本。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康熙50年,臺灣歷史文獻叢刊,第66種,臺銀本。
劉良璧,《重修福建臺灣府志》(略稱「劉府志」),乾隆6年,臺灣歷史文獻叢刊,第74種,臺銀本。
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灣歷史文獻叢刊,第84種,臺銀本。
不著撰人,《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臺灣歷史文獻叢刊,第102種,臺銀本。
陳文達,《臺灣縣志》(略稱「陳臺志」),康熙59年,臺灣歷史文獻叢刊,第103種,臺銀本。
范咸、六十七,《重修臺灣府志》(略稱「范府志」),乾隆12年,臺灣歷史文獻叢刊,第105種,臺銀本。
陳璸,《陳清端公文選》,臺灣歷史文獻叢刊,第116種,臺銀本。
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乾隆25年,臺灣歷史文獻叢刊,第121種,臺銀本。
陳文達,《鳳山縣志》(略稱「陳鳳志」),康熙58年,臺灣歷史文獻叢刊,第124種,臺銀本。
連橫,《臺灣通史》,臺灣歷史文獻叢刊,第128種,臺銀本。
謝金鑾、鄭兼才,《續修臺灣縣志》(略稱「謝臺志」),臺灣歷史文獻叢刊,第140種,臺銀本。
周鍾瑄,《諸羅縣志》,康熙58年,臺灣歷史文獻叢刊,第141種,臺銀本。
王瑛曾,《重修鳳山縣志》,乾隆29年,臺灣歷史文獻叢刊,第146種,臺銀本。
陳培桂,《淡水廳志》,臺灣歷史文獻叢刊,第172種,臺銀本。
不著撰人,《福建省例》,臺灣歷史文獻叢刊,第199種,臺銀本。
丁宗洛編纂,《陳清端公年譜》,臺灣歷史文獻叢刊,第207種,臺銀本。
不著撰人,《臺灣輿地彙鈔》,臺灣歷史文獻叢刊,第216種,臺銀本。
不著撰人,《清經世文編選錄》,臺灣歷史文獻叢刊,第229種,臺銀本。
不著撰人,《清奏疏選彙》,臺灣歷史文獻叢刊,第256種,臺銀本。
不著撰人,《道光咸同四朝奏議選輯》,臺灣歷史文獻叢刊,第288種,臺銀本。
徐珂,《清稗類鈔》,臺北:商務印書館,1966年。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編,《明清史料》,臺北:維新書局,1972年,再版。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宮中檔康熙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6年。
趙爾巽等,《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郝玉麟,《福建通志》(乾隆2年),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伊桑阿,《欽定大清會典》(康熙朝),臺北:文海出版社,1994年。
尹泰,《欽定大清會典》(雍正朝),臺北:文海出版社,1994年。
崑岡,《欽定大清會典事例》(雍正朝),臺北:文海出版社,1994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宮中檔雍正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9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宮中檔雍正朝奏摺•滿文諭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0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宮中檔乾隆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3年。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譯編,《康熙統一臺灣檔案史料選輯》,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廈門大學臺灣研究所編,《康熙統一臺灣檔案史料選輯》,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整理,《康熙起居注》,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編,《清史編年》,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5年。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雍正朝漢文硃批奏摺彙編》,上海: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年。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雍正朝起居注冊》,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國學文獻館編,《臺灣研究資料彙編》,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3年。
李光地著,陳祖武點校,《榕村續語錄》,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清宮諭旨檔臺灣史料》,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6年。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譯編,《康熙朝滿文硃批奏摺全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
陸以湉,《冷廬雜識》,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雍正朝滿文硃批奏摺全譯》,合肥:黃山書社,1998年。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乾隆朝上諭檔》,北京:檔案出版社,1998年,第2版第2次印刷。
蔣良騏,《東華錄》,山東濟南:齊魯書社,2005年5月。

二、專書

聞鈞天,《中國保甲制度》,上海:商務印書局,1935年。
周蔭恩,《臺灣郡縣建置志》,上海:正中書局,1945年。
蕭一山,《清代通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2年。
張菼,《清代臺灣民變研究》,臺灣研究叢刊第104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0年。
李汝和,《清代駐臺班兵考》,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1年5月。new window
張勝彥,《南投開拓史》,南投:南投縣政府,1971年。
賀長齡輯,《皇朝經世文編》,臺北:文海出版社,1972年3月。
李國祁、周天生、許弘義,《清代基層地方官人事嬗遞現象之量化分析》,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1975年。new window
張世賢,《晚清治臺政策》,臺北:東吳大學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78年。
陳三井總纂,《鄭成功全傳》,臺北:臺灣史蹟研究中心,1979年。
曹永和,《臺灣早期歷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9年。new window
戴炎輝,《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9年。new window
嚴耕望,《治史經驗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年4月。new window
李國祁,《中國現代化區域研究—閩浙臺地區,1860—1916》,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2年。
莊吉發,《清高宗十全武功研究》,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2年。
劉妮玲,《清代臺灣民變研究》,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專刊(9),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83年。new window
楊熙,《清代臺灣:政策與社會變遷》,臺北:天工書局,1983年。
鄭成功學術討論會學術組編,《臺灣鄭成功研究論文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
莊吉發,《故宮檔案述要》,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3年。
鄭成功學術討論會學術組編,《鄭成功研究論文選續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
羅爾剛,《綠營兵制》,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馮爾康,《雍正傳》,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許雪姬,《清代臺灣的綠營》,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7年。new window
施偉青,《施琅評傳》,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87年。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臺南:世一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2月初版。
劉澤華,《專制權力與中國社會》,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
尹章義,《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9年10月。new window
李祖基主編,《臺灣研究25年精粹―歷史篇》,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年6月。
周雪玉,《施琅攻臺的功與過》,臺北:臺原出版社,1990年。
陳孔立,《清代臺灣移民社會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0年。
馬汝珩、馬大正,《清代邊疆開發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
王戎生主編,《清代全史》,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1年。
江慶林等譯,《臺灣文化志》,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1年。
黃秀政,《臺灣史研究》,臺北:學生書局,1992年2月。new window
黃秀政,《臺灣割讓與乙未抗日運動》,臺北:商務印書館,1992年。new window
楊彥杰,《荷據時代臺灣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魏秀梅,《清代之迴避制度》,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66),1992年5月。new window
戴逸,《乾隆帝及其時代》,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年。
張勝彥,《清代臺灣廳縣制度之研究》,臺北:華世出版社,1993年。new window
孟昭信,《康熙傳》,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
孟昭信,《清帝列傳•康熙帝》,長春:文史出版社,1993年。
孫文良、張杰、鄭川水,《清帝列傳•乾隆帝》,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
王世慶,《清代臺灣社會經濟》,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4年。new window
郭成康等,《乾隆皇帝全傳》,北京:學苑出版社,1994年。
翁仕杰,《臺灣民變的轉型》,臺北:自立晚報社,1994年8月。
高祥,《康雍乾三帝統治思想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5年。
廖風德,《臺灣史探索》,臺北:學生書局,1996年2月。
郭松義、李新達、揚珍,《中國政治制度通史•清代》,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
任力,《康熙統一臺灣始末》,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6年7月。
戴天昭著、李明俊譯,《臺灣國際政治史》,臺北:前衛出版社,1996年。
陳捷先,《清代臺灣方志研究》,臺北:學生書局,1996年8月。
陳樺,《清代區域社會經濟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6年10月。
林滿紅,《茶、糖、樟腦業與臺灣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7年。
林仁川、黃福才,《閩臺文化交融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年11月。
孟昭信,《康熙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陳昭瑛,《臺灣與傳統文化》,臺北:臺灣書店,1999年7月。new window
莊吉發《清代臺灣會黨史研究》,臺北:南天書局,1999年。new window
David S. Landes(大衛•藍迪斯)著、汪仲譯,《新國富論》,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1月25日初版。
吳正龍,《鄭成功與清政府間的談判》,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new window
曹永和,《臺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0年。new window
陳在正,《臺灣海疆史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1年。
郭松義、李新達、李尚英,《清朝典制制度》,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3月。
潘朝陽,《明清臺灣儒學論》,臺北:學生書局,2001年10月。new window
王宏斌,《清代前期海防:思想與制度》,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6月。
王晴佳,《臺灣史學50年(1950-2000)》,臺北:麥田出版,2002年8月。
黃新憲,《臺灣的書院與鄉學》,北京:九州出版社,2002年11月。
臺南縣將軍鄉公所編,《漚汪•將軍•施琅―將軍鄉鄉名溯源暨施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南:臺南縣將軍鄉公所,2002年11月25日。
瞿同祖著,范忠信、晏鋒譯,《清代地方政府》,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7月。
黃新憲,《閩臺教育的交融與發展》,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7月。
許毓良,《清代臺灣的海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7月。
劉育嘉,《臺灣史文獻析論》,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8月。
王日根,《明清民間社會的秩序》,湖南長沙:岳麓書社,2003年10月。
林其泉,《閩臺歷史人物散論》,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4年3月。
郭弘斌,《滿清據臺213》,臺北:臺灣歷史真相還原協會,2004年6月。
楊建祥,《中國古代官德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8月。
劉錚雲主編,《知道了:硃批奏摺展》,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4年10月。
王日根,《明清海疆政策與中國社會發展》,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

三、期刊論文

浦廉一著、賴永祥譯,〈清初遷界令考〉,《臺灣文獻》,第6卷第4期,1955年12月。new window
劉枝萬,〈清代臺灣方志職官年表〉,《臺灣文獻》,第8卷第3、4期合刊,1957年12月。new window
莊金德,〈清鄭和議始末〉,《臺灣文獻》,第12卷第4期,1961年12月。
莊金德,〈清初嚴禁沿海人民偷渡來臺始末〉(上)(下),《臺灣文獻》,第15卷第3、4期,1964年9月、12月。
莊金德,〈巡臺御史的設立與廢止〉,《臺灣文獻》,第16卷第1期,1965年5月。
莊金德〈藍鼎元的治臺讜論〉,《臺灣文獻》,第17卷第2期,1966年6月。
張菼,〈清代初期治臺政策的檢討〉,《臺灣文獻》,第21卷第1期,1970年3月。new window
李汝和,〈清代駐臺班兵戍防考〉,《臺灣文獻》,第21卷第3期,1970年3月。new window
李國祁,〈明清兩代地方行政制度中道的功能及其演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期,1972年。new window
石萬壽,〈明鄭的軍事行政組織〉,《臺灣文獻》,第26卷第4期、第27卷第1期,1976年3月。new window
金成前,〈選述清季官吏重視臺灣之史實〉,《臺灣文獻》,第27卷第2期,1976年6月27日。new window
張世賢,〈清代臺灣道鎮關係(康熙二十二年至同治十三年)〉,《臺灣風物》,第26卷第5期,1976年9月。new window
石萬壽,〈臺南府城的城防〉,《臺灣文獻》,第30卷第4期,1979年。
莊吉發,〈清初閩粵人口壓迫與偷渡臺灣〉,《大陸雜誌》,第60卷第1期,1980年1月。
張世賢,〈清代治臺政策的發展〉,收錄於黃富三、曹永和,《臺灣史論叢》,臺北:眾文圖書公司,1980年。new window
蘇梅芳,〈清初遷界事件之研究〉,《歷史學報》(成大),第5期,1981年。new window
許雪姬,〈由道鎮勢力的消長看清代臺灣文武官員的關係〉,《高雄文獻》,第11期,1982年6月。
林玲君,〈由諸羅縣志風俗志看漢、番俗間的涵化關係〉,《臺灣風物》,第32卷第3期,1982年9月30日。new window
許雪姬,〈清代臺灣總兵的特質〉,《歷史學報》(政大),第1期,1983年3月。new window
莊吉發,〈清世宗禁止偷渡臺灣的原因〉,《食貨月刊》,第13卷第7、8期,1983年11月。
陳在正,〈一六五四至一六六一年清鄭之間的和戰關係及其得失—兼與臺灣歷史學者商榷〉,收於鄭成功研究學術討論會學術組《鄭成功研究論文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
張明雄,〈康熙年間清廷治臺政策及其檢討〉,《臺北文獻》,直字第74期,1985年12月。
蔡相煇,〈明末清初臺海政局之演變與臺灣社會之變遷〉,《臺灣文獻》,第36卷第3、4期,1985年12月。new window
陳孔立,〈康熙二十二年:臺灣的歷史地位〉,《清代臺灣史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86年。
陳捷先,〈從清代檔案看雍正治臺〉,《故宮學術季刊》,第19卷第1期。new window
黃煥堯,〈清季臺灣番患成因之探討〉,《臺北文獻》,直字第77期,1986年6月。
鄭瑞明,〈臺灣臺灣鄭氏與東南亞之貿易關係初探―—發展東南亞貿易之動機、實務及外商之前來〉,《歷史學報》(師大),第14期,1986年6月。new window
石萬壽,〈二層行溪流域的軍防〉,發表於「近代中國區域史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6年8月22至24日。
黃煥堯,〈清季臺灣番患事件之本質探討〉,《臺北文獻》,直字第79期,1987年3月。
黃煥堯,〈清領時期臺灣的番患防治〉,《高雄文獻》,第32、33期,1988年1月。
湯熙勇,〈清代臺灣文官的任用方法及其相關問題(1684〜1887)〉,《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專題選刊》(80),1988年3月。
莊吉發,〈清初人口流動與乾隆年間(1736〜1795)禁止偷渡臺灣政策的檢討〉,《淡江史學》,第1期,1989年6月。
施添福,〈清代臺灣市街的分化與成長:行政、軍事和規模的相關分析〉,《臺灣風物》,第39卷第2期,1989年6月。new window
陳秋坤,〈清代前期對臺少數民族政策與臺灣土著的傳統土地權力(1690〜1766)〉,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近代中國初期歷史研討會論文集》,南港: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9年。new window
李祖基,〈清代巡臺御史制度研究〉,收於廈門大學臺灣研究所臺灣研究室編《海峽兩岸首次臺灣史學術交流論文集》,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0年。
何瑜,〈清代臺灣與海南島經濟開發之異同〉,馬汝珩,馬大正,《清代邊疆開發史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
鄧孔昭,〈清政府禁止沿海人民偷渡臺灣和禁止赴臺者攜眷的政策及其對臺灣人口的影響〉,收於陳孔立主編《臺灣研究十年》,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0年。
黃秀政,〈論藍鼎元的積極治臺政策〉,《臺灣文獻》,第28卷第2期,1997年6月;該文另收錄於其自著《臺灣史研究》,臺北:學生書局,1992年。new window
黃秀政,〈清代治臺政策的再檢討:以渡臺禁令為例〉,收於其自著,《臺灣史研究》,臺北:學生書局,1992年。new window
莊吉發,〈清代臺灣秘密會黨的發展與社會控制〉,《人文及社會學集刊》,第5卷第1期,1992年11月。new window
劉錚雲,〈「衝、繁、疲、難」:清代道、府、廳、州、縣等級初探〉,《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4本,1993年3月。new window
李國榮,〈論雍正時期清中央政府對臺灣統治的鞏固〉,《史學月刊》,1993年第4期。
張勝彥,〈清代臺灣廳縣之建制與調整〉,《史聯雜誌》,第22期,1993年6月。new window
張勝彥,〈清代臺灣知縣制度之研究〉,《臺灣文獻》,第44卷第3期,1993年9月。new window
簡炯仁,〈清治初期清廷治臺政策的確立及臺灣民變的社會性格〉,《高雄文獻》,第13期,1993年11月。new window
張炎憲,〈臺灣史研究的新精神〉,《臺灣史料研究》,創刊號,1994年。new window
陳祺助,〈清代臺灣縣丞與巡檢設置研究〉,《高市文獻》,第8卷第1期,1995年9月。
湯熙勇,〈論清康熙時期的納臺爭議與臺灣的開發政策〉,《臺北文獻》,直字第114期,1995年12月。
陳芳明,〈鄭成功與施琅〉,收於張炎憲、李筱峰、戴寶村等主編,《臺灣史論文精選》,上冊,臺北:玉山社,1996年9月。
施添福,〈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土牛溝和區域發展〉,收錄於張炎憲、李筱峰、戴寶村,《臺灣史論文精選》(上),臺北:玉山社,1996年9月。
陳孔立,〈清代臺灣社會動亂原因與性質的分析〉,《臺灣研究集刊》,第4期,1996年。
許達然,〈械鬥和清朝臺灣社會〉,《臺灣社會研究》,第23期,1996年7月。new window
張炎憲,〈臺灣史研究與臺灣主體性〉,收錄於張炎憲、陳美容、黎中光等編《臺灣近百年史論文集》,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1996年8月。
唐立,〈試論清代臺灣生番之歸化與漢族拓墾:以乾隆至道光年間為中心〉,收錄於張炎憲主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6輯,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97年3月。new window
鄧孔昭,〈論清政府與臺灣鄭氏集團的談判和援朝鮮例問題〉,《臺灣研究集刊》,1997年第1期。
湯熙勇,〈清代臺灣循吏曾曰瑛的事略――兼論連雅堂的循吏觀〉,《臺史聯雜誌》,第30、31期合訂本,中華民國臺灣史蹟研究中心,1997年12月。
鄧孔昭,〈清代前期關於臺灣開發的一些不同主張〉,《臺灣研究集刊》,1998年第1期。
張隆志,〈追尋失落的福爾摩沙――臺灣平埔族群史研究的反思〉,《臺灣史研究一百年:回顧與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8年。
吳蜜察,〈從人類學者到歷史學者:臺灣史研究的巨峰伊能嘉矩〉,《當代》,第135期,1998年11月1日。
莊吉發,〈從故宮檔案看清代臺灣行政區域的調整〉,《臺灣文獻》,第49卷第4期,1998年12月。new window
許達然,〈清朝臺灣民變探討〉,收於臺灣歷史學會《史學與國民意識論文集》,臺北:稻鄉出版社,1999年。
林孟輝,〈清代臺灣書院的儒學教育內涵試探〉,《中國文化月刊》,第233期,1999年8月。new window
尹章義,〈臺灣―福建―京師〉,《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10月。new window
張勝彥,〈清代臺灣之廳制―—以淡水廳為例〉,《臺灣史研究》,第5卷第1期,1999年11月。new window
柯志明,〈理性的國家與歷史的機遇――清代臺灣的熟番地權與族群政治〉,《臺灣史研究》,第6卷第2期,1999年12月。new window
黃偉智,〈清代臺灣的綠營佈署〉,收錄於若林正丈、吳密察編《臺灣近代重層近代化論文集》,臺北:播種者文化有限公司,2000年。
施志汶著,〈臺灣史研究的史料運用問題:以清代渡臺禁令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臺灣社會文化變遷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0年9月。
曹永和,〈臺灣史研究的另一個途徑―—臺灣島島史概念〉,收於其著《臺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0年10月。new window
曹永和,〈環中國海域交流史上的臺灣和日本〉,收於其著《臺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0年10月。new window
陳捷先,〈康熙攻臺勝利的原因〉,《歷史月刊》,2000年10月號,2000年10月5日。
莊吉發,〈從現藏檔案資料看清代臺灣的文教措施〉,《臺灣文獻》,第51卷第4期,2000年12月。new window
李毓嵐,〈徐宗幹對臺灣營務班兵之整頓(1848〜1853)〉,《臺灣文獻》,第52卷第1期,2001年3月。
王怡方,〈朱一貴事件之背景分析〉,《地理教育》,第27期,2001年6月。
李進億,〈雍正朝北臺政策初探(1723〜1735)――以行政、開墾及理番為探討中心〉,《史匯》,第6期,2002年。new window
何素花,〈清初大陸文人在臺灣之社會觀察――以郁永河的『裨海紀遊』為例〉,《臺灣文獻》,第53卷第1期,2002年3月。new window
張炎憲,〈從臺灣觀點看歷史人物〉,《漚汪•將軍•施琅―將軍鄉鄉名溯源暨施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南:臺南縣將軍鄉公所,2002年11月25日。
石萬壽,〈臺灣棄留議新探〉,《臺灣文獻》,第53卷第4期,2002年12月31日。new window
林淑妙,〈淺談清代「臥碑」的時代意義〉,《國文天地》,第18卷第9期,2003年2月。new window
楊書濠,〈清代臺灣文官養廉銀與行政規費研究〉,《中興史學》,第9期,2003年4月。
許毓良,〈清代臺灣社會用鐵與硝磺考――兼談火器的使用〉,《臺灣文獻》,55卷4期,2004年12月。new window
魏吉助,〈論滿清治臺之功過〉,《臺灣源流》,第29期(93年冬季刊),臺灣省各姓淵源研究學會聯信文教基金會,2004年12月31日。
許毓良,〈清代臺灣的武科與軍功〉,《臺灣文獻》,56卷2期,2005年6月30日。new window
李祖基,〈季麒光與清初臺灣的媽祖信仰〉,《臺灣研究•歷史文化》,2005年第4期(總第74期),2005年8月20日。
王月華,〈清代宦臺謝金鑾的史學與文學作品〉,《臺灣文獻》,第56卷第3期,2005年9月30日。new window
莊勝全,〈清康熙朝臺灣印象的轉變―以四位親歷者的觀察為例〉,《臺灣風物》,56卷3期,2006年9月。new window

四、學位論文

施志汶,〈清康雍乾的治臺政策〉,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
江樹生,〈清領以前臺灣之中國移民〉,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65年。
張勝彥,〈臺灣建省之研究〉,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71年。new window
張炎憲,〈清代治臺政策之研究〉,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74年。
陳秋坤,〈十八世紀上半葉臺灣地區的開發〉,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74年。
張舜華,〈臺灣官制中「道」的研究〉,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79年。
陳純瑩,〈臺灣鄭氏對臺灣的經營(1661〜1683)〉,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
詹素娟,〈清代臺灣平埔族與漢人關係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
卓宏祺,〈清代臺灣理番政策之研究〉,政治大學邊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許瑞浩,〈清初限制渡臺政策下的閩南人民移民活動〉,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new window
陳玉貞,〈清代臺灣吏治研究——以刑名、錢糧職責為例〉,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何孟興,〈清初巡臺御史制度之研究〉,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程士毅,〈北路理番分府的成立與岸裡社的衰微(1766〜1783)〉,清華大學史研所碩士論文,1994年。
李毓嵐,〈徐宗幹在臺施政之研究(1848〜1854)〉,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6月。
蔡秀娟,〈清代閩粵臺偷渡人口問題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王慧芬,〈清代臺灣的番界政策〉,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