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客家族群之形塑看清代臺灣史志中之「客」--「客」之書寫與「客家」關係之探究
書刊名:國史館學術集刊
作者:林正慧
作者(外文):Lin, Cheng-hui
出版日期:2006
卷期:10
頁次:頁1-61
主題關鍵詞:客家客民客籍客戶羅香林HakkaKeminKejiKehuLo Hsiang-li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4) 博士論文(4) 專書(4)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94
  • 點閱點閱:120
期刊論文
1.王明珂(19930800)。周人的族源與華夏西部族群邊界的形成。大陸雜誌,87(2),1-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嚴忠明(2004)。「豐湖雜記」與客家民系形成的標誌問題。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5(9),36-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鈔曉鴻(1998)。晚清時期陜西移民入遷與土客融合。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8(1),66-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尹章義(19990600)。臺灣族群關係與地方開發比較研究法--以臺北及高屏地區為例。客家文化研究通訊,2,7-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東(20030200)。「贛閩粵邊:一個方言群的歷史與神話」研究計劃。客家文化研究通訊,5,95-1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光宇(20011200)。論客家原義。客家文化研究通訊,4,6-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許懷林(2000)。棚民.客籍.客家意識:義寧州客家的歷史實際。嘉應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18(2),98-1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明珂(19940900)。過去的結構--關於族群本質與認同變遷的探討。新史學,5(3),119-14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饒偉新(2005)。區域社會史視野下的「客家」稱謂由來考論:以清代以來贛南的「客佃」、「客籍」與「客家」為例。民族研究,2005(6),92-10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王明珂(19930600)。民族史的邊緣研究:一個史學與人類學的中介點。新史學,4(2),95-12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李文良(20030600)。清初臺灣方志的「客家」書寫與社會相。臺大歷史學報,31,141-16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池子華(200002)。土客衝突的文化學考察--以近代江南地區為例。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5(1),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張世明、龔勝泉(2006)。另類社會空間:中國邊將移民社會主要特殊性透視(1644-1949)。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0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張應斌、謝友祥(2000)。黃遵憲的客家源流觀。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16(4),77-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楊國安(2004)。主客之間:明代兩湖地區土著與流寓的矛盾與衝突。中國農史,200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賈叢江(2005)。釋「土著」。西域研究,200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趙以武(2000)。淺談客家研究中的幾個問題。客家研究輯刊,200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劉勁峰(2001)。累積與嬗變─略論客家民系的形成過程。客家研究輯刊,200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劉曉春(2004)。民俗學問題與客家文化研究--從民間文化研究的普同性與線性視野之困境反思客家研究。江西社會科學,200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劉麗川(2004)。論清代粵臺兩地客民稱謂之異同。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楊聰榮(2004)。從族群關係史看臺灣客家的分類範疇與獨特性。臺灣史學客家研究研討會,(會議日期: 2004/05/26)。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唐立宗(20021224)。敬恭桑梓:近代廣東志書的編纂活動與「客家」論述。第二屆客家研究研究生論文研討會,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中心(主辦) 。中壢。83-1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唐立宗(2005)。清代廣東方志的「客民」、「客匪」與「客家」論述。第四屆青年學者論壇,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清風學社(主辦) (會議日期: 2005/12/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蔣炳釗(1994)。試論客家的形成及其與畲族的關係。閩臺社會文化比較研究工作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高怡萍(2005)。徘徊於聚族與離散之間--粵東客家的族群論述與歷史記憶(博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賴旭貞(1999)。佳冬村落之宗族與祭祀--臺灣客家社會個案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羅翽雲(1972)。客方言。台北市:古亭書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宇和(2004)。兩廣總督葉名琛。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書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宋德釗(2002)。民間文化與鄉土社會。梅縣:花城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屈大均(1996)。永安縣次志。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鄭昌時(1979)。韓江聞見錄。香港:香港會館董事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東(1996)。客家學導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大魯、賴際熙(1967)。赤溪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1)。道咸同光四朝奏議選輯。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溫廷敬(1967)。茶陽三家文鈔。臺北:文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王重民(2000)。太平天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司徒尚紀(1993)。廣東文化地理。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何國強(2002)。圍屋裡的宗族社會:廣東客家族群生計模式研究。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羅香林(1992)。客家史料匯篇。臺北:南天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5)。海濱大事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清初海疆圖說。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臺案彙錄己集。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江立華、孫洪濤、池子華(2001)。中國流民史‧古代卷。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黃淑娉(1999)。廣東族群與區域文化研究。廣州:廣東省高等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王瑛曾(1964)。重修鳳山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左宗棠(1960)。左文襄公奏贖。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吳大猷(1968)。四會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國立故宮博物院(1982)。宮中檔乾隆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張煜南(1973)。梅水詩傳。臺北:張穎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賀長齡(1968)。耐庵奏議。臺北:成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溫仲和(1968)。嘉應州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馬關議和中之伊李問答。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東州采訪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清經世文編選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錢儀吉(1966)。碑傳選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顧炎武(1959)。天下郡國利病書‧七‧福建、廣東、廣西。臺北:四庫善本叢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何翠萍、蔣斌(2003)。國家、市場與脈絡化的族群。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陳支平(1998)。客家源流新論:誰是客家人。臺北:臺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劉佐泉(2003)。客家歴史與傳統文化。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瀬川昌久(1993)。客家--華南漢族のエスニシティーとその境界。東京都:株式會社風響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Leong, Sow-Theng(1998)。Migration and Ethnicity in Chinese History: Hakkas, Pengmin, and Their Neighbors。臺北:南天書局。  new window
37.陳坤(2000)。粵東剿匪紀略。北京:北京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葉覺邁、陳伯陶(1967)。東莞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熊學源、李寶中(1974)。增城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王元(1959)。甲戌公牘鈔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范咸(1961)。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台灣省文獻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台灣私法商事編。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翟灝、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臺陽筆記。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陳文緯、屠繼善(1960)。恒春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吳松弟(1997)。中國移民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陳文達(1961)。鳳山縣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臺案彙錄丙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清文宗實錄選輯。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蔣師轍(1957)。臺遊日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陳文達、王禮(1961)。臺灣縣志.第1冊:梁序、凡例、修志姓氏。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余文儀(1962)。續編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周璽(196211)。彰化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謝重光(2001)。客家形成發展史綱。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高拱乾(1960)。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7)。清耆獻類徵選編。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周鍾瑄、陳夢林、李欽文(1962)。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謝金鑾、鄭兼才(1962)。續修臺灣縣志。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汪毅夫(1994)。臺灣社會與文化。福建:海峽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李新魁(1994)。廣東的方言。廣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鄭鵬雲、曾逢辰(1959)。新竹縣志初稿。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劉平(2003)。被遺忘的戰爭:咸豐同治年間廣東土客大械鬥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慶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清高宗實錄選輯。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徐宗幹(1960)。斯未信齋文編。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0)。臺灣詩鈔。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周凱(1960)。內自訟齋文選。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私法人事編。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同治甲戌日兵侵臺始末。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臺灣私法物權編。臺北:臺灣銀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丁紹儀(1957)。東瀛識略。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0.盧德嘉(1960)。鳳山縣采訪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1959)。安平縣雜記。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黃典權(1966)。臺灣南部碑文集成。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3.李如龍(2000)。福建方言。福建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4.羅香林(19920000)。客家研究導論。臺北市:南天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5.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6.六十七(1961)。使署閒情。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7.丘逢甲(1960)。嶺雲海日樓詩鈔。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8.藍鼎元(1958)。東征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9.郁永河(1959)。裨海紀遊。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0.陳國瑛(1959)。臺灣采訪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吳子光(1959)。臺灣紀事。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2.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清宣宗實錄選輯。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3.朱仕玠(1957)。小琉球漫誌。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4.唐贊袞(1958)。臺陽見聞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5.柯培元(1961)。噶瑪蘭志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6.王必昌(1961)。重修臺灣縣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7.姚瑩(1960)。中復堂選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8.姚瑩(1957)。東槎紀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9.倪贊元(1959)。雲林縣采訪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0.劉良璧(1961)。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藍鼎元(1958)。平臺紀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2.羅大春(1972)。臺灣海防並開山日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3.施士洁(1965)。後蘇龕合集。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4.黃叔璥、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海使槎錄。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5.鄧傳安(1958)。蠡測彙鈔。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6.周振鶴、游汝杰(1986)。方言與中國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7.丁曰健(1959)。治臺必告錄。臺北:臺灣銀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8.陳淑均、李祺生(1963)。噶瑪蘭廳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9.陳智勇(200302)。中國古代社會治安管理史。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0.劉曉春(2003)。儀式與象徴的秩序--一個客家村落的歷史、權力與記憶。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18810203)。月摺檔。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8261114)。外紀檔。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7690924)。軍機處檔‧月摺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8271212)。軍機檔道光朝(0589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淡新檔案(12203、124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王明珂(1997)。漢族邊緣的羌族記憶與羌族本質。從周邊看漢人的社會與文化--王崧興先生紀念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尹章義(1991)。臺灣移民開發史上與客家人相關的幾個問題。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羅烈師(2001)。客家族群與客家社會:臺灣竹塹地區客家社會之形成。聚落、宗族與族群關係。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鍾幼蘭(1996)。臺灣民間社會人群結合方式的構成與發展:以臺中縣神岡鄉大社村為例。臺灣與福建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周大鳴(2003)。從「漢化」到「畬化」談族群的重構與認同--以贛南畬族為例。族群與族際交流。北京:民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春聲(2005)。清末民初潮嘉民眾關於「客家」的觀念--以《嶺東日報》的研究為中心。華南客家族群追尋與文化印象。合肥:黃山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