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謝靈運仕隱曲折研究
作者:陳恬儀
作者(外文):CHEN, TIEN-I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系
指導教授:王金凌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8
主題關鍵詞:謝靈運仕隱士族魏晉南北朝山水詩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5)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4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52
  謝靈運雖以山水詩聞名,然而,掌握其仕隱情況以及心理狀態,卻是了解其山水詩之基礎,其仕隱問題也影響到歷來對於其作品的評價。由於掌握謝靈運之「仕隱矛盾」實為了解其作品之關鑰,而其仕隱訊息主要表現在「史實」與「作品」兩方面。就史實方面而言,它記載了謝靈運仕隱之「事」,可以幫助讀者了解謝靈運之歷史知識及言行;就作品而言,則記錄了謝靈運仕隱矛盾之「心」,亦即「情志」部分,更令讀者能深觸其心境之幽隱面。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要呈現謝靈運這個「作者」由於仕隱矛盾而呈現的心靈樣貌。因其仕隱擺蕩和無法安定,實為其人格特質、家族責任、抱負,以及高度的理想和追求所造成,因此本研究主要是從文學作品和歷史知識做為探討的方向,針對像謝靈運這種第一流的高門世族子弟,他們對於家族的責任和自我要求,以及家庭風格所帶給他們的影響,以及謝靈運個人的性格和觀念進行探討。主要討論以下四個部分:
  首先,以謝靈運的仕宦觀念和理想為探討對象,主要討論〈撰征賦〉、〈勸伐河北書〉這兩篇較少為論者所研究的作品,並討論身為士族子弟,其家族及家業方面的需求及壓力有那些,以見其不得不致力於仕宦功名的緣由。
  其次討論當時高門士族之風範,並比較琅邪王氏及陳郡謝氏兩個在六朝時代第一流的士族,其家庭風格上的差異,以見出謝靈運性格及行為上的狂放、傲慢,以及致力於功名的種種特點和其士族身分,以及陳郡謝氏的家風特點上的關連。
  第三,討論謝靈運徘徊仕隱之際的心靈曲折和掙扎,以及其實踐隱逸的情狀,並討論其二次隱逸之間的心靈變化。尤其著重隱逸一事在謝靈運心靈中的作用,以及謝靈運作品中情景與情理之間的脈胳。
第四,討論隱逸與政權之間的關係以及當時流行的「朝隱」現象,並且討論謝靈運〈山居賦〉中所力圖表現的的隱居樣貌,以及其「游放」行為所代表的意含與其被殺之間的關連。
徴引書目

說明:
當代學位論文書目之功能原為實證,主要的作用是表明論述是有根據的,但是這項功能現在已經被當頁注釋所取代。因此,本書目之功能在於呈現學者論著在本研究中的作用,而分為「核心書目」、「背景書目」、「研究書目」。
「核心書目」指第一手文獻及其注釋,在本論文的研究即指有關於謝靈運之第一手文獻、及注釋,並包括年譜。「背景書目」指研究者理解第一手文獻所憑藉的古今典籍知識,排列上,清代以前依四部為次,近人、今人以姓氏筆畫為次。「研究書目」指學者研究類似本論文論題的著作、論文。

一、核心書目

(一)、謝靈運著作

《三謝詩》,宋.唐庚輯,故宮博物院影印宋嘉泰年間刻本
《魯迅輯校古籍手稿.謝靈運集》第五函第10冊,魯迅輯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2月一版
《謝康樂詩註》,黃節註,台北:藝文印書館,民國76年10月四版)
《謝靈運詩選》,葉笑雪選註,香港:漢文出版社,未註明出版日期
《謝靈運詩》,殷石臞選注,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54年版
《謝靈運詩索引》,興膳宏著,京都:京都大學中國文學會,昭和56年,1981年
《謝靈運集校注》,顧紹柏著,台北:里仁書局,民國93年4月30日初版
《謝靈運集》,李運富編注,長沙:岳麓書社,1999年8月一版

(二)、文集、詩集、詩文評
 
《文選》,梁.蕭統選輯,唐.李善注,台北:正中書局據清同治八年潯陽萬氏據鄱陽胡氏重校刊本影印,民國60年10月台初版
《增補六臣注文選》,梁.蕭統編,唐.李善等註,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據古迂書院刊本景印,民國72年9月初版
《樂府詩集》,宋.郭茂倩輯,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11月一版
《文選顏照謝詩評》,元.方回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3年8月一版
《昭昧詹言》,清.方東樹著,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1年10月一版
《方東樹評古詩選》,清.方東樹,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64年5月初版
《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逯欽立輯校,台北:木鐸出版社,民國77年7月
《歷代賦廣選、新注、集評》第四卷,宋緒連、遲文浚主編,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一版

(三)、謝靈運年譜

〈謝康樂年譜〉,丁陶庵編,收入《京報文學周刊》,41-42期,1929年11月
〈謝康樂年譜〉,郝立權(昺衡)編,收入《齊大月刊》6期,1935年,又以郝昺衡之名,刊〈謝康樂年譜〉於《華東師範大學學報(人文)》,1957年03期
《謝靈運年譜》,楊勇編,收於劉躍進、范子燁編《六朝作家年譜輯要》上冊,哈爾濱市: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1月一版

二、背景書目

(ㄧ)、經部

《周易正義》,魏.王弼、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等正義,台北:藝文印書館,據嘉慶二十年刊文選樓十三經注疏本景印,民國44年4月版
《尚書正義》,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正義,台北:藝文印書館,據嘉慶二十年刊文選樓十三經注疏本景印,民國44年4月初版
《詩經》,漢.毛亨注、鄭玄箋,唐.孔穎潁達等正義,台北:藝文印書館,據嘉慶二十年刊文選樓十三經注疏本景印,民國44年4月版
《韓詩外傳》,屈守元箋疏,成都:巴蜀書社,1996年3月一版
《左傳》,周.左丘明撰,晉.杜預註,唐孔穎達正義,台北:藝文印書館,據嘉慶二十年刊文選樓十三經注疏本景印,民國44年4月版
《論語注疏》,魏.何晏注,宋.邢昺疏,台北:藝文印書館,據嘉慶二十年刊文選樓十三經注疏本景印,民國44年4月版
《孟子注疏》,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台北:藝文印書館,據嘉慶二十年刊文選樓十三經注疏本景印,民國44年4月版
《說文解字》,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78年9月 訂四版

(二)、史部

《戰國策》,西漢.劉向集錄,台北:里仁書局,民國79年9月1日版
《史記》,漢.司馬遷撰,台北:七略出版社據清乾隆武英殿刊本景印,不載出版年
《漢書》,漢.班固撰,台北:鼎文書局,民國80年9月七版
《後漢書集解》宋.范曄撰,唐.李賢注,清.王先謙集解,台北:藝文印書館,據乙卯秋中長沙王氏校刊本影印
《三國志集解》,盧弼集解,台北縣: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國70年4月15日初版
《晉書斠註》,唐.房玄齡撰,吳士鑑、劉承幹註,台北:藝文印書館景印本,民國44年版
《眾家編年體晉史》,清.湯球、黃奭輯,喬治忠校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9年8月一版
《宋書》,梁.沈約,台北:藝文印書館據清乾隆武英殿刊本景印,民國44年版
《南齊書》,梁.蕭子顯撰,台北:商務印書館據清乾隆武英殿刊本景印,民國44年4月版
《梁書》,唐.姚思廉撰,台北:藝文印書館據清乾隆武英殿刊本景印,民國44年4月版
《陳書》,唐.姚思廉撰,台北:藝文印書館據清乾隆武英殿刊本景印,民國44年版
《魏書》,北齊.魏收,台北:藝文印書館據清乾隆武英殿版景印,民國44年4月版
《北齊書》,唐.李百藥撰,台北:藝文印書館據清乾隆武英殿刊本景印,民國44年4月版
《隋書》,唐.魏徵等撰,台北:藝文印書館清乾隆武英殿刊本景印,民國44年4月版
《南史》,唐.李延壽撰,台北:藝文印書館據清乾隆武英殿刊本景印,民國44年4月版
《舊唐書》,後晉.劉昫等撰,台北:藝文印書館清乾隆武英殿刊本景印,民國44年4月版
《新唐書》,宋.歐陽修等撰,台北:藝文印書館清乾隆武英殿刊本景印,民國44年4月版
《資治通鑑》,宋.司馬光著,胡三省注,台北:天工書局,民國77年9月再版
《資治通鑑考異》,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311,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日知錄集釋》,清.顧炎武著,黃汝成集釋,欒保羣、呂宗力校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一版
《二十二史剳記校証》(訂補本),清.趙翼著,王樹民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1月一版
《十七史商榷》,王鳴盛,台北:鼎文書局,民國68年9月初版
《通典》,唐.杜佑,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2月一版
《通志》,宋.鄭樵撰,上海: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11月一版
《高士傳》,西晉.皇甫謐撰,台北:台灣中華書局,民國59年4月台四版
《高僧傳》,梁.釋慧皎撰,台北:彙文堂出版社,民國76年4月版
《書評》,梁.袁昂,收於明.陶宗儀編:《說郛》,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81冊,民國72年
《水經注校釋》,陳橋驛校釋,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9年4月一版
《建康實錄》,唐.許嵩著,收於《中國野史集成》冊一,成都:巴蜀書社,1993年1月一版
《元和郡縣圖志》唐.李吉甫撰,京都:中文出版社,1979年4月三版
《元和姓纂》,唐.林寶撰,郁賢皓、陶敏整理,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5月一版
《隋唐嘉話》唐.劉餗著,台北:藝文印書館,據明.正德陽山顧氏文房刊本影印,民國55年
《雲仙雜記》唐.馮贄著,台北:藝文印書館,據明.隆慶葉氏菉竹堂刊本影印,民國55年
《獨異志》,唐.李冗著,台北:藝文印書館,據明.商濬校刊稗海本影印,民國55年
《太平寰宇記》,宋.樂史,台北:文海出版社,1980年
《六朝事迹編類》,宋.張頣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1月一版
《剡錄》,南宋.高似孫撰,台北:成文書局,清道光八年刊本,民國72年
《盧山記》,宋.陳舜俞著,參《CBETA電子佛典(大正版)》〈史傳部〉No.2095。
《郡齋讀書志》,宋.晁公武撰,京都:中文出版社景印清.王先謙校刊本,1987年7月版
《直齋書錄解題》,宋.陳振孫撰,京都:中文出版社景印清武英輯永樂大典本,1978年7月版
《讀史方輿紀要》,清.顧祖禹,台北:洪氏出版社,民國71年1月25日再版
《冀越通》,唐樞撰,收於《叢書集成新編》第94冊,台北:新文豐出版社,民國74年版

(三)、子部

《老子》,王弼注,收於《老子四種》,台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2月一版
《莊子集釋》,清.郭慶藩編,王孝魚整理,台北:群玉堂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80年10月初版
《荀子集釋》,李滌生著,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68年2月初版
《韓非子》,陳奇猷校注,台北:華正書局,民國77年8月初版
《呂氏春秋校釋》,陳奇猷校釋,台北:華正書局,民國77年8月初版
《淮南子校釋》張雙棣撰,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8月一版
《抱朴子外篇校箋》,東晉.葛洪撰,楊明照校箋,(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12月一版
《顏氏家訓》,顏之推著,王利器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12月一版
《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2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影印大正原版,民國74年1月修訂版
《維摩經略疏垂裕記》,釋智圓著,參《CEBTA電子佛典(大正版)》,No. 1779

(四)、集部

《嵇康集校注》嵇康著,戴明揚校注,台北:河洛出版社,民國67年5月台景印初版
《世說新語箋疏》,余嘉錫箋疏,台北:華正書局,民國73年3月版
《世說新語考釋》,吳金華著,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8月一版
《鍾嶸詩品箋證稿》,王叔岷撰,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民國81年3月初版
《文心雕龍注釋》,劉勰著、周振甫注,台北:里仁書局,民國73年5月版
《北堂書鈔》,唐.虞世南編,台北:宏業書局據孫忠愍侯祠堂舊校影宋原本,民國63年10月版
《藝文類聚》,唐.歐陽詢等撰,台北:新興書局,民國49年10月初版
《杜詩詳注》,唐.杜甫著,清.仇兆鰲注,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10月一版
《白居易集》,唐.白居易著,顧學頡校點,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10月一版
《太平御覽》宋.李昉等撰,京都:中文出版社據宋蜀本補日本藏宋末景印,1980年3月再版
《韻語陽秋》,南宋.葛立方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上海圖書館藏宋刻本影印,1984年10月一版
《空同集》,明.李夢陽著,蘭州:蘭州古籍書店,中國西北文獻叢書第159冊,1990年10月一版
《元詩選初集》上冊,清.顧嗣立編,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1月一版
《老殘遊記全編》,劉鶚著,台北:藝文印書館,民國61年9月初版

(五)、現代著作:思想、歷史

《五朝門第》,王伊同著,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3月一版
《兩晉南北朝史》,呂思勉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1月一版
《魏晉南北朝史論叢續編》,唐長孺著,北京:三聯書局,1950年5月一版
《竹林七賢研究》,何啟民著,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國65年
《魏晉南北朝史》(上冊),王仲犖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12月一版
《古史地理論叢》,錢穆著,台北:東大出版社,民國71年7月初版
《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唐長孺著,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5月一版
《兩漢思想史》,徐復觀著,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74年3月七版
《魏晉南北朝史札記》,周一良著,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3月一版
《東晉門閥政治》,田餘慶著,北京:北大學出版社,1989年1月一版
《兩漢魏晉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祝總斌著,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10月一版
《理學.佛學.玄學》,湯用彤著,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2月一版
《中古學術論略》,張蓓蓓著,台北:大安出版社,1991年5月一版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湯用彤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1年9月台二版
《兩晉南朝政治史稿》,陳長琦著,開封:河南大學山版社,1992年1月一版
《玄學與魏晉士人心態》,羅宗強,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81年11月初版
《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第三冊,錢穆著,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82年12月四版
《漢──唐門蔭制度研究》,張兆凱著,長沙:岳麓書社,1995年5月一版
《金明館叢稿初編》,陳寅恪著,北京:三聯書店,2001年6月一版
《士權與君權:上古漢魏六朝政治權力分析》,李軍著,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8月一版
《中國中古社會史論》,毛漢光著,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年12月一版new window
《中古文學史料叢考》,曹道衡、沈玉成著,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7月一版
《儒學的歷史文化功能──以中古士族現象為個案》,陳明著,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1月一版
《六朝瓦當與六朝都城》,賀雲翱著,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3月一版
《魏晉南北朝中間地帶研究》,陳金鳳著,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5月一版
《春秋時期的步兵》,藍永蔚著,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10月一版
《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甘懷真著,台北:財團法人喜馬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民國92年2月初版
〈從劉宋王朝和謝氏家族的關係看謝靈運的政治悲劇〉,陳偉強,《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2年第2期
〈試析兩晉南朝士族門第婚姻形成的原因〉,易圖強,《湖南教育學院學報》,1994年3月
〈論淮北〉,孫瑞寧、孫沪松,《安徽史學》,1995年第4期
〈六朝時期江左政權的馬匹來源〉,收於黎虎著,《魏晉南北朝史論》,北京:學苑出版社,1999年7月一版
〈元嘉北伐新論〉,陳金鳳著,《華中理中大學學報》,2000年第4期
〈論漢晉南朝的隱逸政策〉,胡秋銀,《社會科學輯刊》2002年第1期(總第138期
〈劉宋建立與士族文人的分化〉,陳群,收於《中國史研究》,2002年8月20日,第3期
〈試論兩漢隱逸之風〉,王繼訓,《青島大學師範學院學報》,22卷1期,2005年3月
〈歷史與道德之外──《世說新語.簡傲》「王澄解衣取鵲」別解〉,吳冠宏,《廖蔚卿教授八十壽慶論文集》(台北:里仁書局,2003年2月一版
〈「觀看自我」的藝術──試論魏晉時人「身體思維」的釋放與轉向〉,陳靜容,《東華人文學報》第九期,2006年7月

(五)、現代著作:文學

《詩言志辨》,朱自清著,台北:台灣開明書店,民國53年10月台一版
《白話文學史》,胡適著,台北:胡適紀念館,民國58年
《新著中國文學史》,胡雲翼撰,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國72年9月初版
《中國詩史》,陸侃如、馮沅君著,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96年3月一版
《插圖本中國文學史》,鄭振鐸著,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1月一版
《中國文學史》,劉大白著,香港:復興出版社,1959年7月初版
《中國文學史》,錢基博著,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中國文學發展史》,劉大杰著,台北:華正書局,民國81年7月版
《樂府詩詞論藪》,蕭涤非,齊魯書社,1985年5月版
《澄輝集》,林文月著,台北:洪範書店,民國74年9月二版
《中國山水詩研究》,王國瓔,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75年10月初版
《管錐編》,錢鍾書著,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6月二版
《六朝「緣情」觀念研究》,陳昌明著: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5年
《中國山水詩研究》,王國瓔著,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75年10月初版
《中古文學論叢》,林文月著,台北:大安出版社,民國78年6月初版
《中國文學中所表現的自然與自然觀》,小尾郊一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11月一版
《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研討會論文集》,成功大學中文系編,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80年8月初版
《李商隱詩箋釋方法論》,顏崑陽著,台北:學生書局,民國83年3月初版
《魏晉南北朝文學論集》,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學系主編,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83年11月初版
《魏晉南北朝文學史料述略》,穆克宏著,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月一版
《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三輯,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主編,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國86年9月
《魏晉南北朝文學論集》,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主編,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9月一版
《漢魏六朝文學論集》,廖蔚卿著,台北:大安出版社,1997年12月一版new window
《中古文學文獻學》,劉躍進著,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一版
《南朝文學與北朝文學研究》,曹道衡著,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7月一版
《仕隱與中國文學》,王文進著,臺北:臺灣書店,民國88年初版
《漢魏六朝文學論集》,曹道衡著,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9月一版
《魏晉南北朝文學論叢》,周勛初著,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年11月一版
《性別與家國──漢晉辭賦的楚騷論述》,鄭毓瑜著,台北:里仁書局,民國89年8月29日初版new window
《20世紀中國文學研究.魏晉南北朝研究》,吳云主編,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12月一版
《漢魏六朝康代文學論叢(增補本)》,王運熙著,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5月一版
《中古詩人抒情方式的演進》,胡大雷著,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6月一版
《20世紀中古文學研究》,吳云主編,天津市: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6月一版

三、著作及期刊論文

(一)、著作

《謝靈運──孤獨の山水詩人》,小尾郊一著,東京:汲古書院,1983年9月
《山水詩人謝靈運》,船津富彥原著,譚繼山編譯,台北:萬盛出版有限公司,民國72年(東京:集英社,昭和58年,1983年)
《謝靈運及其詩》,林文月撰,台北:台灣大學中文系碩士,民國56年
《謝靈運論稿》,鍾優民著,濟南:齊魯書社,1985年10月一版
《山水詩人謝靈運》,李森南著,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7月初版
《謝學史論-試論歷史如何安頓謝靈運》,陶玉璞,淡江大學碩士論文,民國85年6月
《千古詩魂:謝靈運研究專集》,洪禹平著,北京:線裝書局,2002年5月一版
《謝靈運研究》,李雁著,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9月一版
《謝靈運山水詩與其三教安頓思考研究》,陶玉璞撰,清華大學博士論文,民國95年7月
《東晉南朝的謝氏文學集團》,丁福林著,哈爾濱巿: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一版

(二)、期刊及會議論文

〈謝靈運文學〉,葉瑛,《學衡》33期,1924年9月
〈中國山水詩的特質〉,林文月,《中外文學》第3卷第8期,1975年1月new window
〈陶謝詩中孤獨感的探討〉,林文月,《中外文學》第4卷11期,1976年4月new window
〈論「招隱」詩〉,劉翔飛,中外文學,7卷12期,民國68年5月1日new window
〈由謝靈運詩與楚辭的關係看他的表現特色〉,鈴木敏雄著,李紅譯介,《世界華學季刊》,第3卷第2期,民國71年6月
〈謝靈運詩中「遊覽」與「行旅」之區分〉,王文進,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主編:《第二屆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國82年11月初版,頁1-21
〈謝靈運山水詩結構初探〉,宋緒連,《遼寧大學學報》,1985年第5期。
〈謝靈運的政治態度和思想性格〉,沈玉成,《社會科學戰線》,1987年第2期
〈謝靈運山水詩中的「憂」與「遊」〉,王國瓔,《漢學研究》第5卷第1期(總第9期), 1987年6月new window
〈謝靈運與山水詩起源〉,趙昌平,《趙昌平自選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9月版),頁300-320。原載《中國社會科學》,1990年第4期
〈論謝靈運的《撰征賦》〉,蘇瑞隆,收於《文史哲》,1990年第5期,山東大學出版
〈簡論漢魏六朝的紀行賦〉,王琳,收於《文史哲》,1990年第5期,山東大學出版
〈謝靈運《山居賦》析論〉,陳文生,收於《輔大中研所學刊》第六期,民國85年6月,輔仁大學中文系出版
〈謝靈運《臨終詩》異文之商榷──兼論謝靈運之死〉,齊益壽,《第三屆魏晉南北朝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8月頁589-622
〈關於居賦──閑居賦、山居賦、郊居賦〉,日.齋藤希史,收於南京大學中文系主編:《辭賦文學論集》,江蘇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一版
〈「達人」形象與謝氏門風──謝靈運《述祖德詩》析疑〉,齊益壽,北京大學一百周年國際漢學術會議論文,收入《文化的餽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5月),頁155-171
〈潘岳《閒居賦》與謝靈運《山居賦》之比較〉,許恬怡,《輔大中研所學刊》第十四期,民國93年9月,輔仁大學中文系出版
〈《山居賦》與謝氏莊園文化〉,王次澄,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主辦:《魏晉六朝學術研討會》,民國94年4月13日,
〈謝靈運《山居賦》中的景觀與環境〉,林敏勝,淡江大學通識及核心課程中心主辦:《國際生態教育學術研討及觀摩會》,2007年5月25-26
〈康樂詩的藝術均衡美----以對偶句為例〉,林文月,《台大中文學報》卷4,1991年6月new window
〈賦對謝靈運山水創作技巧之影響〉,高莉芬,《第三屆中國詩學會議論文集──魏晉南北朝詩學》,民國85年5月,頁27-62。
〈謝靈運山水詩中的生命情境〉,范宜如,《國文學報》卷26,1997年6月new window
〈謝靈運《與諸道人辯宗論》「折中孔釋」說理論之反省〉,彭瑞君,《華梵大學第四次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0年5月
〈謝靈運年譜考辨〉,宋紅,《文學遺產》,2001年1月1日
〈謝靈運山水詩中的審美經驗〉,朱雅淇,《華岡文科學報》卷24,民國90年3月
〈論漢晉招隱詩的兩次復變及文化動因〉,李紅霞,《唐都學刊》,2002年第1期第18卷(總71),2002年1月
〈辭賦論述及其策略〉,康正果,《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2卷1期,民國91年3月new window
〈謝靈運山水詩中的情景關係試探〉,朱雅琪,《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第七期,民國91年3月new window
〈《撰征賦井序》注釋失誤舉例〉,熊清元,收於《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03年第1期,原載《黃岡師範學院學報》,2002年4月
〈論謝靈運山水用「易」詩中展現的意境與人生〉,張紫君,《輔大中研所學刊》,第12卷,民國91年10月
〈謝靈運《佛影銘并序》闡提觀發微〉,陳道貴著,《華夏文化》,2003年第2期,
〈謝靈運研究中的兩個問題〉,顧農,《揚州大學學報》,第7卷第5期,2003年9月,
〈從招隱詩的衰歇看晉宋詩歌的歷史走向〉,李紅霞,《深圳大學學報》,第20卷第6期,2003年11月
〈由典故運用試論謝靈運詩與《楚辭》之淵源〉,沈凡玉,《中國文學研究》第18期,2004年6月new window
〈文學批評的內在衝突〉,王金凌,《輔仁國文學報》,第21期,2005年7月new window
〈陶謝並稱對其文學範型流變的影響──兼論陶謝「田園」、「山水」詩類空間書寫的區別〉,王文進,《東華人文學報》第9期,民國95年7月,頁69-109。new window
〈中國佛學發展的偶然性──試論竺道生、謝靈運的佛學思想〉,陶玉璞著,《東華漢學》第4期,2006年9月new window

(三)、學位論文

《謝靈運及其詩》,林文月撰,國立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民國47年碩士。
《謝靈運山水詩研究》,王來福撰,私立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民國69年碩士。
《謝靈運詩用典考論》,李光哲撰,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民國75年碩士。
《謝靈運與鮑照山水詩研究》,李海元撰,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民國75年碩士。
《謝靈運政治生涯與其山水詩的關係》,吳若梅撰,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民國81年碩士。
《大小謝之比較》,朱雅淇撰,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民國81年碩士。
《謝學史論──論歷史如何安頓謝靈運》,陶玉璞撰,私立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民國84年碩士。
《謝靈運辯宗論「折中孔釋」說研究》,彭瑞君撰,私立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民國88年碩士。
《大小謝詩之比較》,朱雅淇撰,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民國81年碩士。
《謝靈運山水詩之研究》,陳美足撰,私立玄奘人文社會學院,民國91年碩士。
《謝靈運詩修辭探究》,葛建國撰,私立玄奘人文社會學院,民國92年碩士。
《謝靈運山水詩與其三教安頓思考研究》,陶玉璞撰,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民國94年博士。
《謝靈運山水詩藝術美探微》,劉明昌撰,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民國95年碩士。
《陶淵明、謝靈運思想與詩風較論》,黃青芬撰,國立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民國95年碩士。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