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蘇軾佛教文學研究
作者:吳明興
校院名稱:佛光大學
系所名稱:文學系
指導教授:潘美月
蕭麗華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9
主題關鍵詞:蘇軾中國文學中國佛教文學互文性Su ShiChinese LiteratureChinese Buddhism LiteratureIntertextualité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3
摘 要
本論文共開為七章,從蘇軾的文學、佛學思想趨近蘇軾佛教文學的論域,係一整全生命實踐下的產物,並在最終申詳,這祇是蘇軾文學佛教學研究的開始。
第二章〈蘇軾佛教文學發生論〉,以信史為根據,從中印思想的會通,敘明中國士大夫對佛教學的接受、排拒、涉入與護持,及轉而弘揚的一般現象,進而提出北宋皇室以護佛為隱在家法的特殊論題,係成就佛學與文學會通的主導思想,並揭明蘇軾佛教文學並非理論預設下的產物,而是在思想充分準備的前題之下,在文化上以和而不同的開放態度,進行舉一全收的結果。
第三至第六章,專論蘇軾文學思想與佛學思想離合融通的思維進路,是如何在蘇軾大乘文學觀的總體觀照之下,被導入文藝學創作實踐的書寫之路,並以蘇軾的諸體詩文文本,內證蘇軾的筆墨佛事所奠定的無情說法的法喜典範,與雙照真俗的妙悟詩學,且在尋常日用的圓覺境中,以真實相體現遊戲三昧的遊戲法,做為圓運悲心的行持指撝,從而在三界火宅中,照了當相的解脫境,進而就蘇軾兼容繁複的文學格調來審視,意圖顯明蘇軾拓展與豐富了中國大乘文學的創造空間,是如何型塑九百年後二十一世紀蘇學研究的一大論域,以論者認為,如無法恰如蘇軾之所是的將其文藝學的佛學互文性,自其文藝學文本及其思想根源的佛教學元典,給如實的彰示出來,是無法證明論證的有效性是如何有效的,因而論者每不惜辭費,無非認為在最大的可能範疇之內,申詳蘇軾佛教文學的實踐之道,是既源於正確領悟佛教義學,又源於對文藝學書寫在技藝上已達爐火純青,而在進行假藉文字傳移的創作當際共構的結果。
最後,在第七章〈結論〉中,論者指出以片面思想研究中國佛教文學的專斷性,不但無益於中國自東晉南北朝以迄於今的中國涉佛文藝學的正確研究,反因其對既定意識形態的固滯所並存的自我遮蔽,不僅使人無法正確欣賞已成為中國文化三大支柱的佛教宗教學義項下不可逆轉的事實,反而徒然暴露出其學術不夠週延的片面性危機,從而意圖以全球化的視域,跨越華夷之辨的等觀之道,乃至於超越任何既定形態的預設觀解,都合當被一如研究對象所已然給出的客觀實際,做為和而不同的導正與化成之道,庶幾在此一義界之上所顯明的新義,是與時俱進的如實說,而非僅止於私意的指涉。
【關鍵詞】蘇軾、中國文學、中國佛教文學、互文性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seven chapters building the scope of the study about Su Shi’s literature and Buddhist thoughts moving towards Su Shi’s Buddhism Literature, one result arising from the integral life praxis, and eventually stating in detail that it embarks on the study on Su Shi’s Literature of Buddhist.
Chapter Two “Theory on the Origin of Su Shi’s Buddhism Literature” specifies the general phenomenon of Chinese literati and officialdom’s acceptance, unacceptability, involvement, protection and preservation, and propag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 from the integration of Chinese and Indian thought on the basis of historiography, furthering to put forward the special issue about the doctrine of safeguarding Buddhism and abiding by the latent norms, unwritten laws, common laws and ordinary rules tacitly agreed by imperial family of Northern Song Dynasty, thus leading to the predominant thought for the integration of Buddhism Studies and literature and bringing one aspect to light that Su Shi’s Buddhism Literature is not the result of theoretical presumption but under the premise of the sufficient mental preparation, and further carrying out the result of ju yi quan shou (covering all phenomena by the specific guiding principles or methods) with the harmonious but different attitude of open-mindedness in terms of culture.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access road of thought about analysis, fusion and integration of Su Shi’s literature and Buddhism thoughts into the road of written words of literature creation and practice in the context of the overall view of Su Shi’s mahāyāna Literature are discussed from Chapter Three to Chapter Six, as the texts of style of writing for Su Shi’s literary forms are used to embody the pratyātmādhigama of Su Shi’s Dharmanandi example of realizing the presentation of any inanimate matter and its phenomenon to be Buddhism dharma established by the glorification of Buddhism thought and belief with literary creation as well as the poetry of subtle enlightenment of paramārtha-sajvrti-satyau observed from two perspectives. Moreover, the games of vikrīdita-samādhi are embodied with true aspect in the daily practice of paripūrna bodhi gotra, served as the gyōji gist of maitrya heart in perfect practice, thus leading to a manifest comprehension of bringing vimoksa gotra to light in trayo dhātavah ādīptāgāra and further conducting an examination through Su Shi’s literary style featuring compatibility and complexity in an intent of highlighting how his creation space to expand and enrich Chinese Mahāyāna Buddhist literature shapes the scope of the study to delve into Su Shi’s works in 21st century nine hundred years later. For personal point of view, if the intertextualité (intertextuality) of Su Shi’s Buddhism Literature cannot be manifested truthfully from its texts of literary theory and the classical canon of Buddhist studies as the intellectual origins, it will not prove the validity of argument. Therefore, I always spare no efforts to state in detail that the practice of the way of Su Shi’s Buddhism Literature in maximum possible scope originates from the accurate grasp of Buddhist Hermeneutics and from using the result of co-structured creation of transformation for written words as pretext in terms of the writing skills of literary theory having reached high perfection.
In Chapter Seven Conclusion, the writer indicates that conducting the study of the tyranny of Chinese Buddhism Literature with unilateral thought will not only benefit the accurate study o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arts referring to Buddhism of from Eastern Jin and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in Chinese history till date nor lead people to face the irreversible fact that they can hardly have an appreciation of the semantic item of Buddhism Religion, one of the three pillars of Chinese culture, accurately due to its self occlusions coexisted with the obstinate cognition of given ideology that, on the contrary, reveals the unilateral crisis that learning falls short of sound learning. In such context, it thus constitutes an intention to stride across the contemplation of equality to make distinction between Chinese tradition and barbarism with the perspective globalization and to even transcend any given style of contemplative understanding of presuppositions, all of which can appropriately be regarded as the objective reality as presented by the research subject given the reason why that are served as the united but different correcting, transforming and perfecting ways. It thus probably manifests a new meaning in the context of such definition and boundary to realize the truth of this ground keeping up with the times, rather than simply being the reference of selfish desires.
【Key words】Su Shi, Chinese Literature, Chinese Buddhism Literature, Intertextualité
主要參考文獻

說明:佛典依經藏冊數及朝代先後排序,世典等文獻清代之前依朝代排序,近人著作依所用現行版本出版年代排序。

一、蘇軾元典、相關研究與文獻
1. 宋.蘇軾撰,《東坡易傳》,文淵閣《四庫》鈔本。
2. 宋.蘇軾撰,《蘇東坡全集》,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民64。
3. 宋.蘇軾撰,孔凡禮點校,《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
4. 宋.蘇軾撰,清.王文誥編註,《蘇文忠公詩編註集成》,浙江,武林韵山堂藏板,嘉慶24(1819)。
5. 宋.蘇軾撰,清.馮應榴輯注,黃任軻、朱懷春點校,《蘇軾詩集合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6. 宋.蘇軾撰,鄒同慶、王宗堂校注,《蘇軾詞編年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7。
7. 宋.蘇軾撰,宋.郎曄注,《經進東坡文集事畧》,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第一三一五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8. 宋.蘇軾撰,孔凡禮整理,《東坡志林》,《全宋筆記》,第一編,第九冊,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
9. 唐玲玲、周偉民著,《蘇軾思想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民85。
10. 木齋著,《蘇東坡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
11. 衣若芬著,《蘇軾題畫文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有限公司,1999。new window
12. 曾棗莊主編,《蘇詩彙評》,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2000。
13. 曾棗莊等著,《蘇軾研究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
14. 劉石著,《論蘇軾與佛教》,《中國佛教學術論典》,第三十八冊,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1。
15. 黃啟方著,《東坡的心靈世界》,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
16. 宋.王宗稷編,《東坡先生年譜》,吳洪澤、尹波主編,《宋人年譜叢刊》,第四冊,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3。
17. 宋.施宿編,《東坡先生年譜》,《宋人年譜叢刊》,第五冊,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3。
18. 冷成金著,《蘇軾的哲學觀與文藝觀》,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
19. 陳中浙著,《蘇軾書畫藝術與佛教》,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20. 四川大學中文系唐宋文學研究室編,《蘇軾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
21. 孔凡禮著,《蘇軾年譜》,北京,中華書局,2005。


二、佛教元典
22. 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中阿含經》,《大正藏》,第一冊,臺北,傳正,2001。以下縮畧為:《大正藏》,第一冊。
23. 東晉.法顯譯,《大般涅槃經》,《大正藏》,第一冊。
24. 後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長阿含經》,《大正藏》,第一冊。
25. 隋.瞿曇法智譯,《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大正藏》,第一冊。
26. 隋.闍那崛多等譯,《起世經》,《大正藏》,第一冊。
27. 隋.達摩笈多譯,《起世因本經》,《大正藏》,第一冊。
28. 後漢.安世高譯,《佛說七處三觀經》,《大正藏》,第二冊。
29. 後漢.安世高譯,《佛說阿含正行經》,《大正藏》,第二冊。
30.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大正藏》,第二冊。
31. 失譯,《別譯雜阿含經》,《大正藏》,第二冊。
32. 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增壹阿含經》,《大正藏》,第二冊。
33. 吳.支謙譯,《太子瑞應本起經》,《大正藏》,第三冊。
34. 西晉.竺法護譯,《生經》,《大正藏》,第三冊。
35. 後漢.失譯,《大方便佛報恩經》,《大正藏》,第三冊。
36. 北涼.曇無讖譯,《悲華經》,《大正藏》,第三冊。
37.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過去現在因果經》,《大正藏》,第三冊。
38. 隋.闍那崛多譯,《佛本行集經》,《大正藏》,第三冊。
39. 唐.地婆訶羅譯,《方廣大莊嚴經》,《大正藏》,第三冊。
40. 唐.般若譯,《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大正藏》,第三冊。
41. 宋.法賢譯,《眾許摩訶帝經》,《大正藏》,第三冊。
42. 失譯人名附後漢錄,《雜譬喻經》,《大正藏》,第四冊。
43. 尊者法救撰,吳.維祇難等譯,《法句經》,《大正藏》,第四冊。
44. 尊者僧伽斯那撰,蕭齊.求那毘地譯,《百喻經》,《大正藏》,第四冊。
45. 馬鳴菩薩造,北涼.曇無讖譯,《佛所行讚》,《大正藏》,第四冊。
46. 馬鳴菩薩造,後秦.鳩摩羅什譯,《大莊嚴論經》,《大正藏》,第四冊。
47. 宋.釋寶雲譯,《佛本行經》,《大正藏》,第四冊。
48. 唐.澄觀撰,《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大正藏》,第五冊。
49. 唐.玄奘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大正藏》,第五~七冊。
50. 東晉.法顯譯,《大般涅槃經》,《大正藏》,第七冊。
51. 後漢.支婁迦讖譯,《道行般若經》,《大正藏》,第八冊。
52. 西晉.無羅叉譯,《放光般若經》,《大正藏》,第八冊。
53. 西晉.竺法護譯,《光讚經》,《大正藏》,第八冊。
54. 後秦.鳩摩羅什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大正藏》,第八冊。
55. 姚秦,鳩摩羅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大正藏》,第八冊。
56. 元魏.菩提流支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大正藏》,第八冊。
57. 梁.曼陀羅仙譯,《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大正藏》,第八冊。
58. 唐.般若譯,《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大正藏》,第八冊。
59. 唐.玄奘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大正藏》,第八冊。
60. 宋.法賢譯,《佛說最上根本大樂金剛不空三昧大教王經》,《大正藏》,第八冊。
61. 宋.施護譯,《佛說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羅蜜多經》,《大正藏》,第八冊。
62. 晉.佛馱跋陀羅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正藏》,第九冊。
63. 西晉.竺法護譯,《正法華經》,《大正藏》,第九冊。
64. 後秦.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大正藏》,第九冊。
65. 元魏.菩提留支譯,《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大正藏》,第九冊。
66. 北涼.失譯人名譯,《金剛三昧經》,《大正藏》,第九冊。
67. 晉.竺法護譯,《度世品經》,《大正藏》,第十冊。
68. 晉.般若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正藏》,第十冊。
69. 唐.實叉難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正藏》,第十冊。
70. 唐.般若三藏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大正藏》,第十冊。
71. 唐.尸羅達摩譯,《佛說十地經》,《大正藏》,第十冊。
72. 唐.義淨譯,《大寶積經》,《大正藏》,第十一冊。
73. 宋.施護譯,《尼拘陀梵志經》,《大正藏》,第十一冊。
74. 曹魏.康僧鎧譯,《佛說無量壽經》,《大正藏》,第十二冊。
75. 吳.支謙譯,《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大正藏》,第十二冊。
76. 東晉.法顯譯,《佛說大般泥洹經》,《大正藏》,第十二冊。
77. 元魏.曇摩流支譯,《如來莊嚴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經》,《大正藏》,第十二冊。
78. 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大正藏》,第十二冊。
79. 劉宋.慧嚴等合譯,《大般涅槃經》(南本),《大正藏》,第十二冊。
80. 劉宋.畺良耶舍譯,《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大正藏》,第十二冊。
81. 劉宋.王日休校輯,《佛說大阿彌陀經》,《大正藏》,第十二冊。
82. 北涼.曇無讖譯,《大方等大集經》,《大正藏》,第十三冊。
83. 唐.玄奘譯,《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大正藏》,第十三冊。
84. 吳.支謙譯,《佛說蓱沙王五願經》,《大正藏》,第十四冊。
85. 吳.支謙譯,《佛說維摩詰經》,《大正藏》,第十四冊。
86. 北涼.譯者不詳,《優婆夷淨行法門經》,《大正藏》,第十四冊。
87. 姚秦.鳩摩羅什譯,《維摩詰所說經》,《大正藏》,第十四冊。
88. 姚秦.鳩摩羅什譯,《佛說千佛因緣經》,《大正藏》,第十四冊。
89. 元魏.菩提流支譯,《佛說佛名經》,《大正藏》,第十四冊。
90. 隋.達磨笈多譯,《佛說藥師如來本願經》,《大正藏》,第十四冊。
91. 唐.玄奘譯,《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大正藏》,第十四冊。
92. 唐.義淨譯,《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大正藏》,第十四冊。
93. 東晉.佛陀跋陀羅譯,《佛說觀佛三昧海經》,《大正藏》,第十五冊。
94. 高齊.那連提耶舍譯,《月燈三昧經》,《大正藏》,第十五冊。
95. 姚秦.鳩摩羅什譯,《佛說華手經》,《大正藏》,第十六冊。
96. 元魏.菩提留支譯,《入楞伽經》,《大正藏》,第十六冊。
97. 北涼.曇無讖譯,《金光明經》,《大正藏》,第十六冊。
98. 梁.曼陀羅仙共僧伽婆羅譯.《大乘寶雲經》,《大正藏》,第十六冊。
99.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大正藏》,第十六冊。
100. 唐.地婆訶羅譯,《大乘密嚴經》,《大正藏》,第十六冊。
101. 唐.不空三藏譯,《大乘密嚴經》,《大正藏》,第十六冊。
102. 唐.義淨譯,《金光明最勝王經》,《大正藏》,第十六冊。
103. 後漢.迦葉摩騰共法蘭譯,《四十二章經》,《大正藏》,第十七冊。
104. ﹝題﹞唐.佛陀多羅譯,《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大正藏》,第十七冊。
105. ﹝題﹞唐.般剌蜜諦譯,《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大正藏》,第十九冊。
106. 唐.伽梵達摩譯,《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大正藏》,第二十冊。
107. 吳.竺律炎共支謙譯,《摩登伽經》,《大正藏》,第二十一冊。
108. 東晉.帛尸梨蜜多羅譯,《佛說灌頂經.佛說灌頂伏魔封印大神呪經》,《大正藏》,第二十一冊。
109. 東晉.帛尸梨蜜多羅譯,《佛說灌頂經.佛說灌頂拔除過罪生死得度經》,《大正藏》,第二十一冊。
110. 北齊.萬天懿譯,《尊勝菩薩所問一切諸法入無量門陀羅尼經》,《大正藏》,第二十一冊。
111. 無著造,唐.玄奘譯,《顯揚聖教論》,《大正藏》,第二十一冊。
112. 姚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譯,《四分律》,《大正藏》,第二十二冊。
113. 唐.義淨譯,《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大正藏》,第二十三冊。
114. 東晉.佚名譯,《舍利弗問經》,《大正藏》,第二十四冊。
115. 姚秦.鳩摩羅什譯,《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心地戒品第十》,《大正藏》,第二十四冊。
116. 姚秦.竺佛念譯,《菩薩瓔珞本業經》,《大正藏》,第二十四冊。
117. 龍樹造,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大正藏》,第二十五冊。
118. 無著菩薩造頌,世親菩薩釋,唐.義淨譯,《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論釋》,《大正藏》,第二十五冊。
119. 天親菩薩造,後魏.菩提流支等譯《十地經論》,《大正藏》,第二十六冊。
120. 天親菩薩造,陳.真諦譯,《遺教經論》,《大正藏》,第二十六冊。
121. 親光菩薩等造,唐.玄奘譯,《佛地經論》,《大正藏》,第二十六冊。
122. 尊者迦多衍尼子造,唐.玄奘譯,《阿毘達磨發智論》,《大正藏》,第二十六冊。
123. 尊者大目乾連造,唐.玄奘譯,《阿毘達磨法蘊足論》,《大正藏》,第二十六冊。
124. 尊者舍利子說,唐.玄奘譯,《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大正藏》,第二十六冊。
125.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唐.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大正藏》,第二十七冊。
126. 姚秦.曇摩耶舍共曇摩崛多等譯,《舍利弗阿毘曇論》,《大正藏》,第二十八冊。
127. 迦旃延子造,五百羅漢釋,北涼.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譯,《阿毘曇毘婆沙論》,《大正藏》,第二十八冊。
128. 尊者法救造,劉宋.僧伽跋摩等譯,《雜阿毘曇心論》,《大正藏》,第二十八冊。
129. 尊者世親造,唐.玄奘譯,《阿毘達磨俱舍論》,《大正藏》,第二十九冊。
130. 眾賢造,唐.玄奘譯,《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大正藏》,第二十九冊。
131. 劉宋.求那跋摩譯《菩薩善戒經》,《大正藏》,第三十冊。
132. 龍勝菩薩造,無着菩薩釋,元魏.般若流支譯,《順中論義入大般若波羅蜜經初品法門》,《大正藏》,第三十冊。
133. 龍樹菩薩造,梵志青目釋,姚秦.鳩摩羅什譯,《中論》,《大正藏》,第三十冊。
134. 龍樹菩薩偈,分別明菩薩釋論,唐.波羅頗蜜多羅譯,《般若燈論釋》,《大正藏》,第三十冊。
135. 彌勒菩薩說,唐.玄奘譯,《瑜伽師地論》,《大正藏》,第三十冊。
136. 聖天菩薩本,護法菩薩釋,唐.玄奘譯,《大乘廣百論釋論》,《大正藏》,第三十冊。
137. 天親菩薩造,陳.真諦譯,《中邊分別論》,《大正藏》,第三十一冊。
138. 龍樹菩薩造,陳.真諦譯,《十八空論》,《大正藏》,第三十一冊。
139. 堅慧造,後魏.勒那摩提譯,《究竟一乘寶性論》,《大正藏》,第三十一冊。
140. 安慧菩薩糅寫,唐.玄奘譯,《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大正藏》,第三十一冊。
141. 訶梨跋摩造,姚秦.鳩摩羅什譯,《成實論》,《大正藏》,第三十二冊。
142. 提波菩薩造,後魏.菩提流支譯,《提婆菩薩釋楞伽經中外道小乘涅槃論》,《大正藏》,第三十二冊。
143. ﹝題﹞馬鳴菩薩造,梁.代真諦譯,《大乘起信論》,《大正藏》,第三十二冊。
144. 龍樹菩薩造,姚秦.筏提摩多譯,《釋摩訶衍論》,《大正藏》,第三十二冊。
145. ﹝題﹞龍樹造,唐.不空譯,《金剛頂瑜伽中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論》,《大正藏》,第三十二冊。
146. 陳.真諦譯,《佛說立世阿毘曇論》,《大正藏》,第三十二冊。
147. 隋.智者大師說,隋.灌頂筆記,《妙法蓮華經玄義》,《大正藏》,第三十三冊。
148. 唐.湛然述,《法華玄義釋籤》,《大正藏》,第三十三冊。
149. 唐.窺基撰,《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般若理趣分述讚》,《大正藏》,第三十三冊。
150. 唐.智儼述,《佛說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略疏》,《大正藏》,第三十三冊。
151. 唐.宗密述,宋.子璿治定,《金剛般若經疏論纂要》,《大正藏》,第三十三冊。
152. 隋.智者大師說,隋.灌頂記,《仁王護國般若經疏》,《大正藏》,第三十三冊。
153. 隋.智顗說,《妙法蓮華經文句》,《大正藏》,第三十四冊。
154. 隋.智者大師說,隋.灌頂記,觀音義疏》,《大正藏》,第三十四冊。
155. 唐.澄觀撰,《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大正藏》,第三十五冊。
156. 唐.法藏述,《華嚴經探玄記》,《大正藏》,第三十五冊。
157. 唐.澄觀述,《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大正藏》,第三十六冊。
158. 唐.李通玄所撰,《新華嚴經論》,《大正藏》,第三十六冊。
159. 隋.嘉祥吉藏撰,《勝鬘寶窟》,《大正藏》,第三十七冊。
160. 宋.釋元照述,《觀無量壽佛經義疏》,《大正藏》,第三十七冊。
161. 東晉.慧遠法師撰,《維摩義記》,《大正藏》,第三十八冊。
162. 隋.章安灌頂撰,唐.荊溪湛然再治,《大般涅槃經疏》,《大正藏》,第三十八冊。
163. 隋.灌頂撰,《大般涅槃經玄義》,《大正藏》,第三十八冊。
164. 唐.新羅僧元曉撰,《涅槃宗要》,《大正藏》,第三十八冊。
165. 唐.窺基撰,《觀彌勒上生兜率天經贊》,《大正藏》,第三十八冊。
166. 新羅.憬興撰,《三彌勒經疏.彌勒上生經料簡記》,《大正藏》,第三十八冊。
167. 唐.宗密撰,《圓覺經略疏》,《大正藏》,第三十九冊。
168. 宋.長水子璿集,《首楞嚴義疏注經》,《大正藏》,第三十九冊。
169. 宋.寶臣述,《注大乘入楞伽經》,《大正藏》,第三十九冊。
170. 唐.釋道宣撰述,《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大正藏》,第四十冊。
171. 唐.新羅沙門義寂撰,《菩薩戒本疏》,《大正藏》,第四十冊。
172. 宋.釋元照撰,《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大正藏》,第四十冊。
173. 唐.法寶撰,《俱舍論疏》,《大正藏》,第四十一冊。
174. 唐.圓暉撰,《阿毘達磨俱舍論頌疏論本》,《大正藏》,第四十一冊。
175. 隋.釋吉藏撰,《中觀論疏》,《大正藏》,第四十二冊。
176. 唐.窺基撰,《瑜伽師地論略纂》,《大正藏》,第四十三冊。
177. 唐.窺基撰,《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大正藏》,第四十三冊。
178. 東晉.慧遠法師撰,《大乘義章》,《大正藏》,第四十四冊。
179. 唐.窺基撰,《因明入正理論疏》,《大正藏》,第四十四冊。
180. 宋.長水子璿在《起信論疏筆削記》,《大正藏》,第四十四冊。
181. 後秦.釋僧肇撰,《肇論》,《大正藏》,第四十五冊。
182. 後秦.釋僧肇撰,《寶藏論》,《大正藏》,第四十五冊。
183. 唐.釋元康撰,《肇論疏》,《大正藏》,第四十五冊。
184. 隋.胡吉藏撰《二諦義》,《大正藏》,第四十五冊。
185. 唐.杜順撰的《華嚴五教止觀》,《大正藏》,第四十五冊。
186. 唐.法藏述,《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大正藏》,第四十五冊。
187. 唐.法藏述,宋.承遷註《大方廣佛華嚴經金師子章註》,《大正藏》,第四十五冊。
188. 唐.法藏述,《華嚴經義海百門》,《大正藏》,第四十五冊。
189. 唐.宗密註,《註華嚴法界觀門》,《大正藏》,第四十五冊。
190. 唐.宗密述,《華嚴原人論》,《大正藏》,第四十五冊。
191. 唐.澄觀述,《華嚴法界玄鏡》,《大正藏》,第四十五冊。
192. 唐.窺基撰,《大乘法苑義林章》,《大正藏》,第四十五冊。
193. 宋.廣智本嵩述,《華嚴七字經題法界觀三十門頌》,《大正藏》,第四十五冊。
194. 隋.智者大師說,隋.章安灌頂記,《摩訶止觀》,《大正藏》,第四十六冊。
195. 隋.智者大師說,隋.章安灌頂記,《四念處》,《大正藏》,第四十六冊。
196. 唐.湛然述,《止觀輔行傳弘決》,《大正藏》,第四十六冊。
197. 唐.湛然述,《金剛錍》,《大正藏》,第四十六冊。
198. 唐.湛然述,《止觀大意》,《大正藏》,第四十六冊。
199. 宋.四明知禮述,《十不二門指要鈔》,《大正藏》,第四十六冊。
200. 後秦.釋僧肇選注,《注維摩詰經》,《大正藏》,第四十七冊。
201. 唐.曹山本寂撰,《撫州曹山元證禪師語錄》,《大正藏》,第四十七冊。
202. 唐.臨濟義玄法語,唐.三聖慧然編集,《鎮州臨濟慧照禪師語錄》,《大正藏》,第四十七冊。
203. 唐.靈祐撰,明.語風圓信、郭凝之編,《潭州溈山靈祐禪師語錄》,《大正藏》,第四十七冊。
204. 唐.法眼文益撰,明.語風圓信、郭凝之編,《金陵清涼院文益禪師語錄》,《大正藏》,第四十七冊。
205. 唐.洞山良价撰,慧印校訂,《筠州洞山悟本禪師語錄》,《大正藏》,第四十七冊。
206. 唐.懷感撰,《釋淨土羣疑論》,《大正藏》,第四十七冊。
207. 五代.雲門文偃述,明識守堅集,《雲門匡真禪師廣錄》,《大正藏》,第四十七冊。
208. 宋.黃龍慧南撰,宋.惠泉編,《黃龍慧南禪師語錄》,《大正藏》,第四十七冊。
209. 宋.黃龍慧南撰,﹝日﹞東晙輯,《黃龍慧南禪師語錄續補》,《大正藏》,第四十七冊。
210. 宋.汾陽善昭撰,石霜楚圓集,《汾陽無德禪師語錄》,《大正藏》,第四十七冊。
211. 宋.慧日蘊聞撰,《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大正藏》,第四十七冊。
212. 宋.慧日蘊聞撰,宋.道謙編,《大慧普覺禪師宗門武庫》,《大正藏》,第四十七冊。
213. 宋.圜悟克勤撰,宋.紹隆等編,《圓悟佛果禪師語錄》,《大正藏》,第四十七冊。
214. 宋.僧密菴咸傑撰,宋.崇岳了悟等編,《密菴和尚住衢州西烏巨山乾明禪院語錄》,《大正藏》,第四十七冊。
215. 宋.楊岐方會撰,宋.保寧仁勇、白雲守端編,《楊岐方會和尚語錄》,《大正藏》,第四十七冊。
216. 宋.法演撰,宋.才良等編集,《法演禪師語錄》,《大正藏》,第四十七冊。
217. 宋.慈照子元編,元.虎溪尊者廣編,《廬山蓮宗寶鑑》,《大正藏》,第四十七冊。
218. 宋.王日休撰,《龍舒增廣淨土文》,《大正藏》,第四十七冊。
219. 宋.宗曉編,《樂邦遺稿》,《大正藏》,第四十七冊。
220. 元.天如惟則著,明.雲棲袾宏編,《淨土或問》,《大正藏》,第四十七冊。
221. 明.雲棲袾宏輯,《往生集》,《大正藏》,第四十七冊。
222. 梁.菩提達磨撰,《少室六門》,《大正藏》,第四十八冊。
223. 唐.弘忍述,《最上乘論》,《大正藏》,第四十八冊。
224. 唐.法海集記,《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大正藏》,第四十八冊。
225. 唐.僧璨撰,《信心銘》,《大正藏》,第四十八冊。
226. 宋.延壽述,《萬善同歸集》,《大正藏》,第四十八冊。
227. 宋.擇賢撰,元.永中補,明.如巹續補,《緇門警訓》,《大正藏》,第四十八冊。
228. 宋.高麗僧普照知訥撰,《高麗國普照禪師修心訣》,《大正藏》,第四十八冊。
229. 元.宗寶編,《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大正藏》,第四十八冊。
230. 唐.百丈懷海原著,明.德煇奉勅重編,《勅修百丈清規》,《大正藏》,第四十八冊。
231. 唐.宗密述,《禪源諸詮集都序》,《大正藏》,第四十八冊。
232. 唐.黃檗希運述,唐.裴休集錄,《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大正藏》,第四十八冊。
233. ﹝題﹞唐.玄覺禪師撰,《永嘉證道歌》,《大正藏》,第四十八冊。
234. 宋.佛果圜悟禪師編撰,《碧巖錄》,《大正藏》,第四十八冊。
235. 宋.正覺正覺撰,宋.宗法、集成等編,《宏智禪師廣錄》,《大正藏》,第四十八冊。
236. 宋.晦巖智昭編著,《人天眼目》,《大正藏》,第四十八冊。
237. 宋.擇賢撰,元.永中補,明.僧如巹續補,《緇門警訓》,《大正藏》,第四十八冊。
238. 宋.無門慧開撰,彌衍宗紹編,《禪宗無門關》,《大正藏》,第四十八冊。
239. 後漢.安世高譯,《迦葉結經》,《大正藏》,第四十九冊。
240. 宋.志磐撰,《佛祖統紀》,《大正藏》,第四十九冊。
241. 元.念常著,《佛祖歷代通載》,《大正藏》,第四十九冊。
242. 元.覺岸寶州編集再治,《釋氏稽古略》,《大正藏》,第四十九冊。
243. 東魏.楊衒之撰,《洛陽伽藍記》,《大正藏》,第五十冊。
244. 梁,釋慧皎撰,《高僧傳》,《大正藏》,第五十冊。
245. 唐.釋道宣撰,《續高僧傳》,《大正藏》,第五十冊。
246. 宋.贊寧撰.《宋高僧傳》,《大正藏》,第五十冊。
247. 唐.玄奘述,唐.辯機撰,《大唐西域記》,《大正藏》,第五十一冊。
248. 唐.不著撰人撰,《曆代法寶記》,《大正藏》,第五十一冊。
249. 唐.慧祥撰,《古清涼傳》,《大正藏》,第五十一冊。
250. 宋.道原撰,《景德傳燈錄》,《大正藏》,第五十一冊。
251. 宋.釋契嵩編修,《傳法正宗記》,《大正藏》,第五十一冊。
252. 明.圓極居頂編,《續傳燈錄》,《大正藏》,第五十一冊。
253. 東漢.牟融撰,《理惑論》,梁.釋僧祐編撰,《弘明集》,《大正藏》,第五十二冊。
254. 唐.釋道宣編撰,《廣弘明集》,《大正藏》,第五十二冊。
255. 宋.契嵩撰,《鐔津文集》,《大正藏》,第五十二冊。
256. 元.祥邁錄撰,《辯偽錄》,《大正藏》,第五十二冊。
257. 唐.道世撰,《法苑珠林》,《大正藏》,第五十三冊。
258. 唐.慧琳撰,《一切經音義》,《大正藏》,第五十四冊。
259. 宋.普潤大師法雲編,《翻譯名義集》,《大正藏》,第五十四冊。
260. 梁.釋僧祐撰,《出三藏記集》,《大正藏》,第五十五冊。
261. 唐.智昇撰,《開元釋教錄》,《大正藏》,第五十五冊。
262. 唐.圓照撰,《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大正藏》,第五十五冊。
263. 宋.高麗沙門義天錄,《新編諸宗教藏總錄》,《大正藏》,第五十五冊。
264. 唐.淨覺集,《楞伽師資記》,《大正藏》,第八十五冊。
265. ﹝疑唐佚名﹞撰,《攝大乘論章卷第一》,《大正藏》,第八十五冊。
266. 不著撰人撰,《本業瓔珞經疏》,《大正藏》,第八十五冊。
267. ﹝疑宋﹞.失譯人譯,《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卍新纂續藏經》,第一冊,日本,東京,株式會社國書刊行會,平成1(1989)。以下縮畧為:《卍續藏》,第一冊。
268. 唐.澄觀別行疏,唐.圭峯宗密隨疏鈔,《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卍續藏》,第五冊。
269. 唐.澄觀撰,《華嚴經疏鈔玄談》,《卍續藏》,第五冊。
270. 宋.周琪編纂,《大方廣圓覺脩多羅了義經夾頌集解講義》,《卍續藏》,第十冊。
271. 宋.釋行霆撰,《圓覺經類解》,《卍續藏》,第十冊。
272. 宋.釋智聦述,《圓覺經心鏡》,《卍續藏》,第十冊。
273. 宋.長水子璿疏注,宋.懷遠製鈔,《首楞嚴經義疏釋要鈔》,《卍續藏》,第十一冊。
274. 元.天如惟則會解,明.傳燈圓通疏,《楞嚴經圓通疏》,《卍續藏》,第十二冊。
275. 明.交光真鑑述,《楞嚴經正脉疏》,《卍續藏》,第十二冊。
276. 明.雲棲袾宏述,《楞嚴經摸象記》,《卍續藏》,第十二冊。
277. 清.錢謙益鈔,《楞嚴經疏解蒙鈔》,《卍續藏》,第十三冊。
278. 靈耀述,《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觀心定解》,《卍續藏》,第十五冊。
279. 明.曾鳳儀撰,《楞嚴經宗通》,《卍續藏》,第十六冊。
280. 隋.胡吉藏撰,《維摩經略疏》,《卍續藏》,第十九冊。
281. 清.舟述,《大乘本生心地觀經淺註懸示》,《卍續藏》,第二十一冊。
282. 明.永樂皇帝選編,《金剛經註解》,《卍續藏》,第二十四冊。
283. 明.宗鏡禪師述,明.覺連重集,《銷釋金剛經科儀會要註解》,《卍續藏》,第二十四冊。
284. 明.廣伸述,《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鎞》,《卍續藏》,第二十五冊。
285. 清.溥畹述,《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心印疏》,《卍續藏》,第二十五冊。
286. 宋.守千集,《般若心經幽贊崆峒記》,《卍續藏》,第二十六冊。
287. 明.無依道人徐昌治解,明.徐升貞等校,《般若心經解》,《卍續藏》,第二十六冊。
288. 明.一笠道人嘿壺謝子觀光釋,《般若心經釋疑》,《卍續藏》,第二十六冊。
289. 唐.道宣述,明.通潤箋,《法華經大窾》,《卍續藏》,第三十一冊。
290. 明.憨山德清述,《法華經通義》,《卍續藏》,第三十一冊。
291. 明.蕅益智旭述,《妙法蓮華經臺宗會義》,《卍續藏》,第三十二冊。
292. 吳越.清凉撰,《四分律行事鈔簡正記》,《卍續藏》,第四十三冊。
293. 明.釋弘贊輯,《四分律名義標釋》,《卍新纂續藏經》,第四十四冊。
294. 明.鎮澄著,《物不遷正量論》,《卍續藏》,第五十四冊。
295. 明.真界解,《物不遷論辯解》,《卍續藏》,第五十四冊。
296. 清.源洪通潤述,《起信論續疏》,《卍續藏》,第四十五冊。
297. 唐.玄奘造頌,明.普泰補註,明.明昱證義,《八識規矩補註證義》,《卍續藏》,第五十五冊。
298. 宋.了然述,《大乘止觀法門宗圓記》,《卍續藏》,第五十五冊。
299. 明.憨山德清述,《八識規矩通說》,《卍續藏》,第五十五冊。
300. 宋.宗曉編,《施食通覽》,《卍續藏》,第五十七冊。
301. 佚名撰,《臺宗十類因革論》,《卍續藏》,第五十七冊,
302. 明.莊廣還輯,《淨土資糧全集》,《卍續藏》,第六十一冊。
303. 明.覺明妙行說,常攝集,《西方確指》,《卍續藏》,第六十二冊。
304. 清.彭際清撰,《觀河集節鈔》,《卍續藏》,第六十二冊。
305. 梁.菩提達摩撰,《達磨大師破相論》,《卍續藏》,第六十三冊。
306. 唐.宗密答,唐.裴相國問,《中華傳心地禪門師資承襲圖》,《卍續藏》,第六十三冊。
307. 唐.慧海撰,《頓悟入道要門論》,《卍續藏》,第六十三冊。
308. 宋.慧洪覺範撰,覺慈編,《智證傳》,《卍續藏》,第六十三冊。
309. 朝鮮.曹谿退隱述,《禪家龜鑑》,《卍續藏》,第六十三冊。
310. 明.虛一方覺著,《宗門玄鑑圖》,《卍續藏》,第六十三冊。
311. 宋.睦庵善卿編,《祖庭事苑》,《卍續藏》,第六十四冊。
312. 清.呆翁行悅編,《列祖提綱錄》,《卍續藏》,第六十四冊。
313. 清.淨慧居士較定,《禪林寶訓合註》,《卍續藏》,第六十四冊。
314. 宋.法宏、道謙編,《禪宗雜毒海》,《卍續藏》,第六十五冊。
315. 宋.法應集,元.普會續集,《禪宗頌古聯珠通集》,《卍續藏》,第六十五冊。
316. 元.永盛註,《竺原禪師註證道歌》,《卍續藏》,第六十五冊。
317. 清.超溟著,《萬法歸心錄》,《卍續藏》,第六十五冊。
318. 清.三山燈來撰,清.性統編,《三山來禪師五家宗旨纂要》,《卍續藏》,第六十五冊。
319. 宋.宗杲集并著語,《正法眼藏》,《卍續藏》,第六十七冊。
320. 宋.天童正覺撰,《萬松老人評唱天童覺和尚拈古請益錄》,《卍續藏》,第六十七冊。
321. 宋.賾藏主集,《古尊宿語錄》,《卍續藏》,第六十八冊。
322. 宋.馬防撰,《續古尊宿語要》,《卍續藏》,第六十八冊。
323. 清.世宗雍正皇帝御製,《御選語錄》,《卍續藏》,第六十八冊。
324. 唐.龐蘊撰,唐.于頔編,《龐居士語錄》,《卍續藏》,第六十九冊。
325. 唐.雪峯義存撰,明.林弘衍編,《雪峯真覺禪師語錄》,《卍續藏》,第六十九冊。
326. 宋.圓悟克勤撰,宋.子文編,《佛果圜悟真覺禪師心要》,《卍續藏》,第六十九冊。
327. 宋.晦堂祖心述,宋.子和錄,《寶覺祖心禪師語錄》,《卍續藏》,第六十九冊。
328. 宋.佛智廣聞撰,宋.道隆編,《偃溪廣聞禪師語錄》,《卍續藏》,第六十九冊。
329. 宋.無門慧開撰,《無門慧開禪師語錄》,《卍續藏》,第六十九冊。
330. 宋.死心悟新撰,《死心悟新禪師語錄》,《卍續藏》,第六十九冊。
331. 明.普菴撰,《普菴印肅禪師語錄》,《卍續藏》,第六十九冊。
332. 元.天如惟則撰,《師子林天如和尚語錄》,《卍續藏》,第七十冊。
333. 元.古林禪師撰,元.元浩編,《古林清茂禪師語錄》,《卍續藏》,第七十一冊。
334. 元.元叟行端述,《慧文正辯佛日普照元叟端禪師語錄》,《卍續藏》,第七十一冊。
335. 元.梵琦撰,元.簪谿了廣編,《楚石梵琦禪師語錄,《卍續藏》,第七十一冊。》
336. 宋.慧暉撰,《淨慈慧暉禪師語錄》,《卍續藏》,第七十二冊。
337. 元.宗寶道獨述,《長慶宗寶獨禪師語錄》,《卍續藏》,第七十二冊。
338. 明.明凡錄,明.祁駿佳編,《會稽雲門湛然澄禪師語錄》,《卍續藏》,第七十二冊。
339. 明.元賢撰,明.為霖道霈重編,《永覺元賢禪師廣錄》,《卍續藏》,第七十二冊。
340. 唐.玄沙師備撰,明.林弘衍編,《玄沙師備禪師語錄》,《卍續藏》,第七十三冊。
341. 明.達觀真可撰,明.憨山德清校閱,《紫栢老人集》,《卍續藏》,第七十三冊。
342. 明.憨山德清撰述,明.福善錄,明.通炯編,《憨山老人夢遊集》,《卍續藏》,第七十三冊。
343. 宋.祖琇撰,《隆興佛教編年通論》,《卍續藏》,第七十五冊。
344. 元.熙仲撰,《歷朝釋氏資鑑》,《卍續藏》,第七十六冊。
345. 元.曇噩述,《新修科分六學僧傳》,《卍續藏》,第七十七冊。
346. 清.陳夢雷纂輯、蔣廷錫等編校,《古今圖書集成.釋教部彙考》,《卍續藏》,第七十七冊。
347. 宋.惟白集,《建中靖國續燈錄》,《卍續藏》,第七十八冊。
348. 宋.李遵勗編,《天聖廣燈錄》,《卍續藏》,第七十八冊。
349. 宋.希叟紹曇撰,《五家正宗贊》,《卍續藏》,第七十八冊。
350. 不著撰人撰,《東林十八高賢傳》,《卍續藏》,第七十八冊。
351. 宋.雷庵正受編,《嘉泰普燈錄》,《卍續藏》,第七十九冊。
352. 宋.晦翁悟明撰,《聯燈會要》,《卍續藏》,第七十九冊。
353. 宋.普濟撰,《五燈會元》,《卍續藏》,第八十冊。
354. 宋.曉瑩集,《羅湖野錄》,《卍續藏》,第八十三冊。
355. 明.瞿汝稷槃談集,《指月錄》,《卍續藏》,第八十三冊。
356. ﹝疑唐﹞.不著撰人撰,﹝日﹞漢興祖芳校訂,《曹溪大師別傳》,《卍續藏》,第八十三冊。
357. 明.朱時恩編,《佛祖綱目》,《卍續藏》,第八十五冊。
358. 宋.釋惠洪撰,《石門洪覺範林間錄》,《卍續藏》,第八十六冊。
359. 宋.仲溫曉瑩著,《雲臥紀譚》,《卍續藏》,第八十六冊。
360. 明.朱時恩等輯,《居士分燈錄》,《卍續藏》,第八十六冊。
361. 清.紀蔭編纂,《宗統編年》,《卍續藏》,第八十六冊。
362. 明.釋心泰編,《佛法金湯編》,《卍續藏》,第八十七冊。
363. 明.郭凝之彙編,《先覺宗乘》,《卍續藏》,第八十七冊。
364. 明.王起隆輯注,《皇明金剛經新異錄》,《卍續藏》,第八十七冊。
365. 不著撰人撰,《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感應傳》,《卍續藏》,第八十七冊。
366. 隋.智者大師說,隋.章安灌頂記,王雷泉釋譯,《摩訶止觀》,臺北,佛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
367. 唐.慧能述,唐.法海集,郭朋校釋,《壇經校釋》,臺北,文津出版社影印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版,民79。
368. 唐.慧能述,唐.法海集,印順導師考訂,《精校燉煌本壇經》,印順著,《華雨集》,第一冊,臺北,正聞出版社,民82。
369. 唐.宗密述,閻韜釋譯,《禪源諸詮集都序》,臺北,佛光出版社,1996。
370. 唐.神會撰,月溪法師著,《神會大師證道歌顯宗記溯源》,《月溪法師文集》,第五冊,臺北,圓明出版社,民85。
371. 唐.神會撰,楊曾文編校,《神會和尚禪語錄》,北京,中華書局,2004。
372. 南唐.靜、筠二禪僧編,張華點校,《祖堂集》,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
373. 宋.太宗撰,《御製蓮華心輪迴文偈頌》,《高麗大藏經》,第三十五冊,韓國,東國大學校東國譯經院,2002。
374. 宋.太宗撰,《御製祕藏詮懷感迴文五七言詩》,《高麗大藏經》,第三十五冊。
375. 宋.仲溫曉瑩著,《雲臥紀譚》,中華佛教文化館編,《禪學大成》,第二冊,臺北,中華佛教文化館,民70。
376. 宋.曉瑩撰,《羅湖野錄》,《禪學大成》,第五冊。
377. 明.智旭述,釋聖嚴著,《天臺心鑰:教觀綱宗貫註》,臺北,法鼓文化,2003。

三、佛教相關著述
378. ﹝日﹞忽滑谷快天著,《禪學思想史》,東京,玄黃社,大正14(1925)。
379. ﹝日﹞木村泰賢著,〈佛教心理論之發達觀〉,張曼濤主編,《唯識思想論集.二》,《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二十六冊,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民67。
380. 梁啟超著,《大乘起信論考證》,張曼濤主編,《大乘起信論與楞嚴經考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三十五冊。
381. 梁啟超著,《說無我》,張曼濤主編,《佛教根本問題研究.一》,《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五十三冊。
382. ﹝日﹞高峰了州著,釋慧嶽譯,《華嚴思想史》,臺北縣,中華佛教文獻編撰社,民68。
383. ﹝日﹞孤峰智璨著,釋印海譯,《中印禪宗史》,臺北,正聞出版社,民70。
384. ﹝日﹞中村元著,余萬居譯,《中國佛教發展史》,臺北,天華出版社,民73。
385. ﹝日﹞柳田聖山著,吳汝鈞譯,《中國禪思想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民74。
386. ﹝日﹞牧田諦亮著,余萬居譯,《中國佛教史》,下冊,《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四十五冊,臺北,華宇出版社,佛2530。
387. ﹝日﹞高雄義堅著,陳季菁譯,《宋代佛教史研究》,《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四十七冊。
388. 郭朋著,《宋元佛教》,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
389. 關世謙譯著,《佛教研究指南》,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75。
390. 牟宗三著,《佛性與般若》,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民78。
391. 黃敏枝著,《宋代佛教社會經濟史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民78。
392. 吳汝鈞著,《佛學研究方法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民78。new window
393. 傅偉勳著,《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哲學與宗教」四集》,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79。new window
394. ﹝日﹞柳田聖山主編,《胡適禪學案》,臺北,正中書局,民79。
395. ﹝日﹞阿部肇一著,關世謙譯,《中國禪宗史—南宗禪成立以後的政治社會史的考證》,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80。
396. 呂澂著,《中國佛學源流略講》,《呂澂佛學論著選集》,第五卷,濟南,齊魯書社,1991。
397. 吳汝鈞著,《佛教的概念與方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民81。new window
398. 洪修平、吳永和著,《禪學與玄學》,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
399. ﹝日﹞阿部正雄著,王雷泉、張儒倫譯,《禪與西方思想》,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new window
400. 藍吉富編,《當代中國人的佛教研究》,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3。
401. 季羨林著,《佛教與中印文化交流》,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
402. 洪修平著,《中國禪學思想史》,臺北,文津出版有限公司,民83。
403. 顧偉康著,《禪宗六變》,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83。
404. 方立天著,《中國佛教與傳統文化》,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new window
405. ﹝日﹞大野栄人著,《天臺止観成立史の研究》,京都,法藏館,平成6(1994)。
406. 釋慧嶽著,《天臺教學史》,臺北,中華佛教文獻,1995。
407. 黃啟江著,《北宋佛教史論稿》,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7。new window
408. 王文顏著,《佛典疑偽經研究與考錄》,臺北,文津出版有限公司,1997。new window
409. 吳汝鈞著,《中國佛學的現代詮釋》,臺北,文津出版有限公司,民87。new window
410. 張清泉著,《北宋契嵩的儒釋融會思想》,臺北,文津出版有限公司,1998。new window
411. 楊永泉著,《三論宗源流考》,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
412. 王志躍著,《分燈禪》,臺北,圓明出版社,民88。
413. 水月齋主人著,《禪宗師承記》,臺北,圓明出版社,民89。
414. 湯用彤著,《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湯用彤全集》,第一卷,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415. 湯用彤著,《魏晉玄學論稿》,《湯用彤全集》,第四卷,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416. 魏道儒著,《宋代禪宗史論》,《中國佛教學術論典》,第三冊,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1。
417. 潘桂明、吳忠偉著,《中國天臺宗通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
418. 釋聖嚴著,《智慧一○○》,《法鼓全集.光碟版》,第七輯,第七冊,臺北,法鼓山基金會,2001~2。
419. 呂澂著,《中國佛學源流畧講》,臺北,大千出版社,民92。
420. 呂澂著,《歷朝藏經畧考》,臺北,大千出版社,民92。
421. 賴賢宗著,《佛教詮釋學》,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民92。new window
422. 方立天著,《中國佛教哲學要義》,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423. ﹝日﹞安藤俊雄著,蘇榮焜譯,《天臺學:根本思想及其開展》,臺北,財團法人慧炬出版社,民93。
424. 梁啟超著,《佛學研究十八篇》,天津市,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425. 劉長東著,《宋代佛教政策論稿》,成都,巴蜀書社,2005。
426. ﹝美﹞杰米.霍巴德、保羅.史萬森(Jamie Hubbard and Paul Swanson)主編,龔雋等譯,《修剪菩提樹:「批判佛教」的風暴》(This Edition of Pruning the Bodhi Tree: The Strom Over Critical Buddhis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427. 楊曾文著,《宋元禪宗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428. 江燦騰著,《晚明佛教改革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429. 龔雋著,《禪史鉤沈—以問題為中心的思想史論述》,北京,三聯書店,2006。
430. ﹝日﹞松本史朗著,肖平等譯,《緣起與空—如來藏思想批判》,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431. 麻天祥著,《中國禪宗思想發展史.修訂版》,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
432. 杜繼文、魏道儒著,《中國禪宗通史》,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
433. 張培鋒著,《宋代士大夫佛學與文學》,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
434. 李承貴著,《儒士視域中的佛教—宋代儒士佛教觀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
435. 嚴耀中著,《佛教戒律與中國社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436. 李國玲編著,《宋僧著述考》,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7。
437. 董羣著,《中國三論宗通史》,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
438. 劉淑芬著,《中古的佛教與社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四、文學元典與文學相關著述
439. 晉.陶淵明撰,清.陶澍集注,《靖節先生集》,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民64。
440. 晉.陶淵明撰,袁行霈箋注,《陶淵明集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05。
441. 梁.蕭統編,唐.李善註,《孫批胡刻昭明文選》,臺北,弘道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影印上海錦章圖書局宋淳熙本重雕鄱陽胡氏藏版,民63。
442. 唐.寒山子等著,項楚注,《寒山詩注.附拾得詩注》,北京,中華書局,2006。
443. 唐.李白撰,《李太白全集》,卷二十三,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民64。
444. 唐.杜甫著,清.仇兆鰲輯註,《杜詩詳註》,臺北,正大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影印木刻板,民63。
445. 唐.杜甫著,清.楊倫鏡詮,《杜詩鏡詮》,臺北,天工書局,民83。
446. 唐.韓愈著,《韓昌黎集》(馬其昶校注,《韓昌黎文集校注》;錢聯學集釋,《韓昌黎詩繫年集釋》,合編本),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民64。
447. 唐.柳宗元撰,《柳河東集》,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民63。
448. 唐.王維著,趙殿成箋注,《王右丞集箋注》,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民64。
449. 唐.白居易著,朱金城箋注,《白居易集校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450. 唐.李商隱著,劉學鍇、余恕誠集解,《李商隱詩歌集解》,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2。
451. 唐.釋貫休著,陸永峰校注,《禪月集校注》,成都,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2006。
452. 後蜀.趙崇祚編,《花間集》,《宋紹興本花間集附校注》,臺北,鼎文書局出版,民63。
453. 宋.楊億等著,王仲犖註,《西崑酬唱集註》,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書店出版社聯合出版,2001。
454. 宋.孫復著,《孫明復小集》,文淵閣《四庫全書》鈔本。
455. 宋.石介著,《徂徠集》,文淵閣《四庫全書》鈔本。
456. 宋.王禹偁撰,《小畜集》,文淵閣《四庫全書》鈔本。
457. 宋.周敦頤撰,清.董榕輯,《周子全書》,臺北,臺北市財團法人廣學社印書館,民64。
458. 宋.李覯撰,《李覯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72。
459. 宋.歐陽修撰,《歐陽修全集》,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民64。
460. 宋.梅堯臣著,朱東潤編年校注,《梅堯臣集編年校注》,上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461. 宋.王安石撰,《王安石全集》,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民63。
462. 宋.王安石撰,宋.李壁注,李之亮補箋,《王荊公詩注補箋》,成都,巴蜀書社,2002。
463. 宋.蘇洵撰,《蘇洵集》,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民64。
464. 宋.蘇轍撰,《蘇轍集》,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民64。
465. 宋.蘇轍撰,陳宏天、高秀芳點校,《蘇轍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
466. 宋.張載撰,《張載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72,
467. 宋.張載撰,清.王夫之注,《張子正蒙注》,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民64。
468. 宋.程顥、程頤著,劉元承手編,王校魚點校,《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
469. 宋.曾鞏撰,《曾鞏全集》,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民64。
470. 宋.黃庭堅撰,劉琳、李勇先、王蓉貴校點,《黃庭堅全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
471. 宋.黃庭堅撰,宋.任淵、史容、史季溫注,黃寶華點校,《山谷詩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472. 宋.秦觀撰,徐培均箋注,《淮海集箋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473. 宋.道潛參寥著,《參寥集》,明復法師主編並解題,《禪門逸書》,初編,第三冊,臺北,明文書局股份有限公司影印清光緒己亥(1899)錢塘丁氏南昌刻本,民70。
474. 宋.陳與義撰,《陳與義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翻印北京中華書局本,民72。
475. 宋.陸游撰,《陸放翁全集》,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民64。
476. 宋.陳師道撰,《後山集》,文淵閣《四庫全書》鈔本。
477. 宋.陳師道撰,宋.任淵注,冒廣生補箋,冒懷生整理,《後山詩注補箋》,北京,中華書局,1999。
478. 宋.晁補之著,《雞肋集》,文淵閣《四庫全書》鈔本。
479. 宋.釋覺範撰,《石門文字禪》,文淵閣《四庫全書》鈔本。
480. 宋.李之儀撰,《姑溪居士前集》,文淵閣《四庫全書》鈔本。
481. 宋.汪應辰撰,《文定集》,文淵閣《四庫全書》鈔本。
482. 宋.孔武仲著,《宗伯集》,《豫章叢書.集部》,第二冊,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4。
483. 宋.朱熹撰,《御纂朱子全書》,文淵閣《四庫全書》鈔本。
484. 宋.朱熹撰,《晦庵集》,文淵閣《四庫全書》鈔本。
485. 宋.朱熹撰,陳俊民校編,《朱子文集》,臺北,財團法人德富文教基金會出版,民89。
486. 金.元好問撰,清.施國祁箋注.《元遺山詩注》,臺北,臺灣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民55。
487. 元.劉將孫撰,《養吾齋集》,文淵閣《四庫全書》鈔本。
488. 元.袁桷撰,《清容居士集》,文淵閣《四庫全書》鈔本。
489. 元.陳櫟撰,《定宇集》,文淵閣《四庫全書》鈔本。
490. 元.楊仲宏著,《楊仲宏集》,文淵閣《四庫全書》鈔本。
491. 明.楊慎撰,《升庵集》,文淵閣《四庫全書》鈔本。
492. 清.吳之振、呂留良、吳自牧選,清.管庭芬、蔣光煦補,《宋詩鈔》,北京,中華書局,1996。
493. 清.宋犖撰,《西陂類稿》,文淵閣《四庫全書》鈔本。
494. 清.聖祖編,《全唐詩》,臺南,明倫出版社,民63。
495. 清.高宗撰,《御選唐宋詩醇》,文淵閣《四庫全書》鈔本。
496. 清.嚴可均輯,陳延嘉等點校主編,《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497. 清.蔣心餘著,邵海清校、李孟生箋,《忠雅堂集校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498. 清.章學誠著,國史研究室彙編,《文史通義.彙印本》,臺北,史學出版社,民63。
499. 唐圭璋編,《全宋詞》,臺南,平平出版社,民64。
500. 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北京,中華書局,1998。
501. 傅璇琮等主編,《全宋詩》,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五、中國文學相關著述
502. 梁啟超著,《飲冰室文集類編》,臺北,華正書局,民63。
503. 本社編輯,《陶淵明研究》,臺北,成偉出版社,民(65?)。
504. 郭紹虞著,《中國文學批評史》,臺南,平平出版社,民64。
505. 杜松柏著,《禪學與唐宋詩學》,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65。new window
506. ﹝美﹞劉若愚著,杜國清譯,《中國文學理論》(Chinese Theories of Litera- ture),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74。
507. 王國瓔著,《中國山水詩研究》,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75。
508. 孫昌武著,《佛教與中國文學》,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509. 繆鉞等撰,《名家鑑賞宋詩大觀》,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
510. 錢鍾書著,《管錐篇》,《錢鍾書作品集》,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民79。
511. 嚴修等著,《古代漢語》,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2。
512. 高步瀛選注,《唐宋詩舉要》,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2。
513. 張錫坤等著,《禪與中國文學》,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
514. ﹝日﹞加地哲定著,劉衛星譯,《中國佛教文學》,臺北縣,佛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82。
515. 龔鵬程著,《詩史本色與妙悟》,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民82。new window
516. 杜松柏著,《知止齋禪學論文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民83。
517. 周裕鍇著,《中國禪宗與詩歌》,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
518. 陳伯海主編,《唐詩彙評》,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
519. 朱自清著,朱喬森編,《朱自清全集》,第三卷,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
520. 蔣義斌著,《宋儒與佛教》,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86。new window
521. 丁永忠著,《陶詩佛音辨》,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7。
522. 阮忠著,《唐宋詩風流別史》,武漢,武漢出版社,1997。
523. 胡遂著,《中國佛學與文學》,長沙,岳麓書社,1998。
524. 王一川著,《中國形象詩學》,上海三聯書店,1998。
525. 木齋著,《宋詩流變》,北京,京華出版社,1999。
526. 陳衍著,錢仲聯編校,《宋詩精華錄》,《陳衍詩論合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527. 蕭師麗華著,《唐代詩歌與禪學》,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89。
528. 王樹海著,《禪魄詩魂:佛禪與唐宋詩風的變遷》,上海,知識出版社,2000。
529. 張高評著,《會通化成與宋代詩學》,臺南,國立成功大學出版組,2000。new window
530. 黃寶生著,《印度古典詩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531. 孫望、常國武主編,《宋代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
532. 周裕鍇著,《文字禪與宋代詩學》,《中國佛教學術論典》,第五十六冊,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2。
533. 史雙元著,《宋詞與佛道思想》,《中國佛教學術論典》,第五十七冊,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2。
534. 林湘華著,《禪宗與宋代詩學理論》,臺北,文津出版有限公司,2002。new window
535. 呂肖奐著,《宋詩體派論》,成都,巴蜀書社,2002。
536. 周裕鍇著,《中國古代闡釋學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537. 張晶著,《禪與唐宋詩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
538. 洪本健編,《歐陽脩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
539. 張文利著,《理禪融會與宋詩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540. 敏澤主編,《中國文學思想史》,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
541. 劉楚華主編,《唐代文學與宗教》,九龍,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2004。
542. 沈松勤著,《北宋文人與黨爭》,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43. 陶文鵬、韋鳳娟主編,《靈境詩心—中國古代山水詩史》,南京,鳳凰出版社,2004。
544. 王水照主編,《宋代文學通論》,河南大學出版社,2005。
545. 劉揚忠主編,《中國古代文學通論.宋代卷》,遼寧人民出版社,2005。
546. 李生龍著,《道家及其對文學的影響》,長沙,岳麓書社,2005。
547. 項楚、張子開、譚偉、何劍平著,《唐代白話詩派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5。
548. 孫昌武著,《禪思與詩情》,北京,中華書局,2006。
549. 張毅著,《宋代文學思想史》,北京,中華書局,2006。
550. 韓經太著,《宋代詩歌史論》,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6。
551. 曾祥波著,《從唐音到宋調—以北宋前期詩歌為中心》,北京,昆侖出版社,2006。
552. 張厚德、張福貴、章亞昕著,《中國現代詩歌史論》,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6。
553. 張培鋒著,《宋代士大夫佛學與文學》,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



六、詩話、文話、詞話
554. 梁.鍾嶸著,《詩品》,何文煥輯,《歷代詩話》,第一冊,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72。
555. 宋.陳師道撰,《後山詩話》,《歷代詩話》,第一冊。
556. 宋.許顗撰,《彥周詩話》,《歷代詩話》,第一冊。
557. 宋.葛立方著,《韻語陽秋》,《歷代詩話》,第二冊。
558. 唐.皎然著,《詩式》,張伯偉著,《全唐五代詩格彙考》,南京,鳳凰出版社,2005。
559. 宋.孫復著,徐文茂編纂,《孫復詩話》,吳文治主編,《宋詩話全編》,第一冊,南京,鳳凰出版社,2006。
560. 宋.陳與義著,張興彥編纂,《陳與義詩話》,《宋詩話全編》,第三冊。
561. 宋.惠洪著,梁道禮編纂,《惠洪詩話》,《宋詩話全編》,第三冊。
562. 宋.孫覿著,王南編纂,《孫覿詩話》,《宋詩話全編》,第三冊。
563. 宋.嚴羽著,陳伯海、徐文茂編纂,《嚴羽詩話》(含《滄浪詩話》),《宋詩話全編》,第九冊。
564. 宋.曾季貍撰,《艇齋詩話》,丁福保輯,《歷代詩話續編》,臺北,木鐸出版社,民72。
565. 宋.何汶著,《竹莊詩話》,文淵閣《四庫全書》鈔本。
566. 宋.蔡正孫編,《詩林廣記.後集》,文淵閣《四庫全書》鈔本。
567. 宋.王直方等著,郭紹虞輯,《宋詩話輯佚》,臺北,華正書局,民70。
568. 宋,蔡絛著,《西清詩話》,張伯偉編校,《稀見本宋人詩話四種》,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
569. 金.王若虛著,霍松林、胡主佑、祝杏清編纂,《王若虛詩話》,吳文治主編,《遼金元詩話全編》,第一冊,南京,鳳凰出版社,2006。
570. 元.方回選評,李慶甲集評校點,《瀛奎律髓彙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571. 明.高棅著,周明編纂,《高棅詩話》,吳文治主編,《明詩話全編》,第一冊,南京,鳳凰出版社,2006。
572. 明.楊慎著,《升菴詩話》,周維德集校,《全明詩話》,第二冊,濟南,齊魯書社,2005。
573. 清.黃子雲著,《野鴻詩的》,丁仲祜編,《清詩話》,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574. 清.宋犖著,《漫堂說詩》,《清詩話》。
575. 清.趙翼著,《甌北詩話》,郭紹虞編選,富壽蓀校點,《清詩話續編》,上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576. 清.翁方綱著,《石洲詩話》,《清詩話續編》,下冊。
577. 清.劉熙載著,《詩概》,《清詩話續編》,下冊。
578. 清.方東樹撰,《昭昧詹言》,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74。
579. 清.王船山著,《夕堂永日緒論.內編》,《船山全書》,第十五冊,長沙,岳麓書社,1998。
580. 清.厲鶚著,錢鍾書補正,《宋詩記事補正》,遼寧人民出版社、遼海出版社聯合出版,2003。
581. 清.王士禎著,張宗柟纂集,戴鴻森校點,《帶經堂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
582. 梁.劉勰撰,臺灣開明書店注,《文心雕龍注》,臺北,臺灣開明書店,民62。
583. 宋.陳騤撰,《文則》,王水照編,《歷代文話》,第一冊,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以下縮畧為:《歷代文話》,第一冊。
584. 宋.王應麟撰,《玉海.辭學指南》,《歷代文話》,第一冊。
585. 元.李淦撰,《文章精義》,《歷代文話》,第二冊。
586. 明.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鈔評文》,《歷代文話》,第二冊。
587. 明.曾鼎,《文式》,《歷代文話》,第二冊。
588. 明.杜浚(濬)撰,《杜氏文譜》,《歷代文話》,第三冊。
589. 清.方苞撰,《古文約選評文》,《歷代文話》,第四冊。
590. 劉咸炘撰,《文學述林》,《歷代文話》,第十冊。
591. 明.茅坤編撰,《唐宋八大家文鈔》,文淵閣《四庫全書》鈔本。
592. 清.林雲銘評注,《古文析義合編》,臺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影印宣統己酉(1909)年版,民90。
593. 錢鍾書著,《談藝錄》,《錢鍾書作品集》,增訂本第一冊,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民77。
594. 張少康、盧永璘編選,《先秦兩漢文論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
595. 郭紹虞主編,《中國歷代文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596. 明.俞彥撰,《爰園詞話》,唐圭璋主編,《詞話叢編》,第一冊,北京,中華書局,2005。

七、史學典籍及相關著述
597. 漢.司馬遷撰,南朝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史記三家注并附編二種》,臺北,鼎文書局,民82。
598.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漢書并附編二種》,臺北,鼎文書局,民75。
599. 晉.袁宏撰,《後漢記》,臺北,華正書局,民63。
600. 北齊.魏收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魏書并附西魏書》,臺北,鼎文書局,民82。
601. 梁.沈約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宋書附索引》,臺北,鼎文書局,民82。
602. 唐.房玄齡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晉書并附編六種》,臺北,鼎文書局,民81
603. 唐.李延壽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北史并附編三種》,臺北,鼎文書局,民80。
604. 唐.魏徵等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隋書》,臺北,鼎文書局,民82。
605. 唐.劉知幾撰,清.方懋福等參釋,《史通通釋》,臺北,文海出版社,民53。
606. 後晉.劉昫等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民81。
607. 宋.司馬光編撰,《資治通鑑》,臺北,洪氏出版社,民63。
608. 宋.歐陽修、宋祁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新唐書》,臺北,鼎文書局,民81。
609. 宋.薛居正等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舊五代史附編三種》,臺北,鼎文書局,民81。
610. 宋.歐陽修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新五代史并附編二種》,臺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