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高僧傳》僧人群體研究
作者:簡聖宗
作者(外文):CHIEN,SHENG TSUNG
校院名稱:玄奘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語文學系碩博士班
指導教授:熊琬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0
主題關鍵詞:慧皎高僧傳群體筆法出家遊方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26
本論文運用文獻學、文化史學等方法,對僧傳之西域與中國僧侶群體,歸納分析,作系統性的研究,探討沙門群體之共性與歷時性,與在中國佛教史上的貢獻與意義。探究中國如何認識佛教、信仰佛教、進而弘傳佛教,與在魏晉六朝中外僧侶群體群相,篳路藍縷,虔誠堅毅,誓志捐身,宣揚佛教的過程。
慧皎《高僧傳》之成書,與當時梁武帝時期佛教鼎盛,大力提倡佛教;中國史學在魏晉六朝蓬勃發展,為人物作傳的風氣大盛,有密切關係。作者立書乃在眾多的史料上,信而有徵,辭理可觀,薈萃成書。立傳的精神,不求其名,乃是要為那實行潛光,高而不名的高僧立傳,期盼高僧風範能永垂不朽,讓世人以為法式,而不才者見之,能頓生慚愧心並且改過遷善。
《高僧傳》收錄漢明帝十年至梁天監十八年,凡四百五十三載,正傳二百五十七位僧人,附傳傍見者二百餘人。附傳的筆法,慧皎承襲司馬遷《史記》之史家傳統。《高僧傳》附傳的系屬,形式靈活。由於慧皎善用附傳筆法,正傳與附傳之間,系屬緊密,詳略得宜,作者可隨時隨處添加附傳,如此執簡馭繁,編次得當,條理井然,從而擴大《高僧傳》對佛教歷史人物的容載,並達到為人物立傳的需要。
在《高僧傳》之僧人群體中,僧人出家之因緣無論是親因緣或增上緣,皆動機純正,對佛法皆有正信正見,因體悟而出家,帶有理性的抉擇與自覺。有堅定的信仰,希求正法,「將此深心奉塵剎」,發願續佛慧命,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佛教源於印度,對中國來說,為一種異質文化,佛教在中國根柢槃深,枝葉峻茂,主要得於前赴後繼的傳法僧侶,包括東來傳法之西域僧俗與西行求法之中國僧侶,在中國南北勉力不懈的弘化。
漢武帝派遣張騫「鑿空西域」,中西交通路線之開拓,加上當時時空因緣,皆是促進西域僧侶絡繹來華的因素。西域僧人群體,一本赤忱,東來中國,傳佈佛法,慈悲濟世,宣流法化,鞠躬盡瘁,終老中土。佛教傳播中土,屬於「柔性傳播」。東來之西域僧侶,大都主動來華,孑然孤身,獨步拄杖,往來絲綢之路,不為政治意圖,或是商業利益,純粹為宣揚弘化佛教思想文化。
魏晉以降,由西域間接傳入的佛典,日漸不能滿足學術界之需求。中國僧人對真理的執求,為佛法的熱情與虔誠,欲求取更完備、深奧的法義,非親赴佛教的發源地「印度」不可得,國人西行佛國印度求取梵典的風潮,應運而生。中國僧侶群體奮志西行,表現了在古代交通極為不便下,為了追求佛典完備,闡明教義,乘危遠邁,里涉數萬,不辭艱阻,為法忘身,前仆後繼之精神。求取真經東歸,仍不辭勞苦,拳拳不忘貢獻己學,著手佛典之漢譯,鞠躬盡瘁,死而後己,不顧個人的安榮利祿,傾一生之力,為佛教犧牲奉獻,精神令人肅然起敬。
  不論西域沙門東來中土傳法譯經,或中國僧侶西行天竺求法參學,都旨在使佛法流化東土。然兩個群體各有各自的特質,比較西域與中國僧侶群體在出發時間、形式本質、經典傳譯、留歸行跡、書寫筆法、人格塑造等方面之差異,闡述各自不同之特質。其次探討中國僧侶群體誓願長途跋涉,為法捐身,前仆後繼,西行求法參學的內在趨動力量,即「邊國意識」。再者討論「僧侶與商人」之關係,僧侶與商人在陸上與海上絲綢之路,結伴同行,彼此照應,為佛教在中國傳播的一種特色。
  本文以《高僧傳》僧人群體為研究對象,其價值歸結有以下三端:一、樹立僧傳義法體例,影響甚鉅;二、揭示僧侶出家意蘊,心虔志誠;三、闡發沙門為法舍身,貢獻卓越。
This thesis is base on the philology, and culture method. The research aims to analysis on West region and Chinese Monks. We also discuss on the contribution of Monk’s synchronic and diachronic, and the history of Chinese Buddhism.
How China to get to know about Buddhism? How Chinese belief Buddhism and propagandize for it. In the history of Wei Jin Period and the Six Dynasties, the West region and Chinese Monks were propagandized the Buddhism even they might lost their life.
The Emperor Wu of Liang helped to propagandize the Buddhism and he also helps Hui Jiao and Eminent Monks. The science history of Wei Jin Period and the Six Dynasties, the author can write base on the theory. The Monk and eminent Monk are become role model for everyone until now.
On the year of 66 to 519, there are 257 Monks, and 200 something people has seem on the writing skill of Hui Jiao and Sima Quian’s history record. Hui Jiao used to use the appendix writing skill. Author can add any information on the appendix anytime. Eminent Monks is very important role model on the Buddhism history.
This is the different between Eminent Monk and Monks, the Monks renunciation no matter on the inner or outer factors which has the positivity motivations. They are willing to propagandize the Buddhism forever.
The Buddhism’s origin is from India. In the history of China’s Buddhism, the Monk helps propagandize to everyone. The West Region and Monks also worked on this really hard. The Emperor Wu of Han has indicated Chien Chang to the West Region. This is another main reason help to propagandize between West Region and Chinese Monks. Usually they propagandize by themselves.
After Wei Jin, West Region Buddhism can’t fulfill the Chinese Monks, so the Chinese Monks decided to go to the origin India. There are a lot of Chinese Monks volunteer to go to India. If the trip was so dangerous that they don’t even care about it. It doesn’t matter between West Region and Monk. The Chinese Monks go to India for Buddhism to propagandize in China. The two groups have two different types.
This theory aims on analysis the Eminent Monk and Monks, and here is the conclusion show on the below. 1st Establish on the Yi Fa and this effective. 2nd the Monks Renunciation are model. 3rd the Monks really help to propagandize on the Buddhism.
參考文獻舉要
一、主體資料
(一)專著
《大正藏第一卷‧長阿含經》,台北:世樺出版社,1990年4月。
《大正藏第三卷‧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菩薩睒子經》,台北:世樺出版社,1990年4月。
《大正藏第九卷‧妙法蓮華經》,台北:世樺出版社,1990年4月。
《大正藏第十一卷‧大寶積經》,台北:世樺出版社,1990年4月。
《大正藏第十二卷‧大般涅槃經、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台北:世樺出版社,1990年4月。
《大正藏第十九卷‧楞嚴經》,台北:世樺出版社,1990年4月。
《大正藏第二十二卷‧五分律》,台北:世樺出版社,1990年4月。
《大正藏第二十三卷‧十誦律》,台北:世樺出版社,1990年4月。
《大正藏第二十四卷‧梵網經》,台北:世樺出版社,1990年4月。
《大正藏第二十五卷‧大智度論、分別功德論》,台北:世樺出版社,1990年4月。
《大正藏第四十九卷‧佛祖統紀》,台北:世樺出版社,1990年4月。
《大正藏第五十卷‧續高僧傳》,台北:世樺出版社,1990年4月。
《大正藏第五十二卷‧弘明集、廣弘明集、辨正論、牟子理惑論》,台北:世樺出版社,1990年4月。
《大正藏第五十四卷‧釋家要覽》,台北:世樺出版社,1990年4月。
《大正藏第五十五卷‧大唐內典錄、眾經目錄》,台北:世樺出版社,1990年4月。
(晉)法顯撰,章巽校注:《法顯傳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2008年11月。
(梁)僧祐,《出三藏記集》,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10月。
(梁)寶唱:《比丘尼傳》,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7月。
(梁)寶唱:《名僧傳抄》,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95年4月1版。
(梁)慧皎等撰:《高僧傳合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2月2刷。
(唐)玄奘、辯機著,季羨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記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4月。
(唐)義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4月2刷。
(唐)慧立、彥悰著:《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4月。
(唐)釋道世撰:《法苑珠林》,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12月。
(宋)贊寧,《宋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11月3刷。
(明)蓮池大師:《竹窗隨筆‧出家四料簡》,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1992年12月。
中村元等著、余萬居譯:《中國佛教發展史》,台北:天華出版社,1984年5月。
中村元著,徐復觀譯:《中國人之思維方法》,台北:學生書局,1995年3月。
井口泰淳等著,余萬居譯:《絲路佛教》,世界佛學名著譯叢55,台北:
華宇出出版社,1977年8月。
方豪:《中外交通史》,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社,1983年12月。
冉雲華:《從印度佛教到中國佛教》,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年11月。new window
白文固、趙春娥:《中國古代僧尼名籍制度》,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
印順法師:《以佛法研究佛法》,台北:正聞出版社,1992年2月修訂1版。
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台北:正聞出版社,1992年3月。
印順法師:《教制教典與教學》,台北:正聞出版社,1992年3月。
印順法師:《佛教史地考論》,台北:正聞出版社,1992年4月修訂1版。
印順法師:《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台北:正聞出版社,1992年10月7版。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台北:正聞出版社,1993年2月。
印順法師:《大乘起信論講義》,台北:正聞出版社,2003年4月新版2刷。
朱恒夫、王學鈞等譯注:《高僧傳》,台北:三民書局,2005年10月。 
池田大作著,卞立強譯:《續‧我的佛教觀》,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4月。
羽溪了諦著,賀昌群譯:《西域之佛教》,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
吳玉貴釋譯:《佛國記》,高雄:佛光出版社,1996年6月。
李富華:《中國古代僧人生活》,台北:商務印書館,1998年12月。
季羨林:《季羨林文集‧第七卷佛教》,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6月。
明復法師:《明復法師佛學文叢》,新竹: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2006年9月。
芮沃壽著,常蕾譯:《中國歷史中的佛教》,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6月。
紀贇:《慧皎《高僧傳》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3月。 
張星烺編注:《中西交通史料滙編》,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6月。
張曼濤主編:《中國佛教史論集》(一),《現代佛教學術叢刊》5,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7年8月。
張曼濤主編:《中國佛教通史論述》,《現代佛教學術叢刊》39,台北:大乘文化版社,1988年6月。
張曼濤主編:《中國佛教史學史論集》,《現代佛教學術叢刊》50,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7年8月。
張曼濤主編:《佛教與中國思想及社會》,《現代佛教學術叢刊》90,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7年8月。
曹仕邦:《中國佛教譯經史論集》,台北:東初出版社,1990年6月。new window
曹仕邦:《中國佛教史學史──東晉至五代》,台北:東初出版社,1990年10月。new window
曹仕邦:《中國沙門外學的研究──漢末至五代》,台北:東初出版社,1995年5月。new window
梁啟超:《佛學研究十八篇》,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
許理和著,李四龍、裴勇等譯:《佛教征服中國──佛教在中國中古早期的傳播與適應》,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1版2刷。
野上俊靜等著、釋聖嚴譯:《中國佛教史概說》,台北:商務印書館,1995年7月2版2刷。
陳士強:《佛典精解》,台北:建宏出版社,1995年7月。
陳文英:《中國古代漢傳佛教傳播史論》,河南: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8月。
陳垣:《中國佛教史籍概論》,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9年3月。
陳寅恪:《讀書札記三集》,北京:三聯書店,2001年9月。
湯用彤:《校點高僧傳》,高雄:佛光出版社,2001年4月。 
湯用彤:《湯用彤全集‧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
童瑋編:《二十二種大藏經通檢》,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7月
賀昌群:《賀昌群文集‧古代西域交通與法顯印度巡禮》,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12月。
馮承鈞:《歷代求法翻經錄》,台北:商務印書館,1962年8月。
靳生禾:《古代旅行家的故事‧旅行家法顯》,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1月3刷。
熊師琬:《高僧傳》,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87年1月。 
趙以武:《梁武帝及其時代》,南京:風鳯出版社,2006年4月。
劉颻:《釋晉南北朝釋家傳記研究──釋寶唱與《比丘尼傳》》,湖南:岳麓書社,2009年8月。
蔡日新:《漢魏六朝佛教概觀》,台北:文津出版社,2001年8月。
鄭郁卿:《高僧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8月。
賴永海譯注:《梁高僧傳》,高雄:佛光出版社,1998年2月。 
錢穆:《中國文化史導論》,台北:商務印書館,1996年7月。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三)》,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年12月。
戴之昂:《法顯的海上絲路之旅》,台北:商務印書館,2007年8月。
藍吉富:《中國文化新論──浩瀚的學海》,台北:聯經出版社,2003年9月初版8刷。
藍吉富:《中國文化新論──敬天與親人》,台北:聯經出版社,2000年5月。
鎌田茂雄:《中國佛教通史》,高雄:佛光出版社,1991年12月3版。
蘇晉仁:《佛教歷史與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8年1月。
蘇晉仁:《佛學文史論叢》,香港:中國佛教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7月。
譯中、耿引曾著:《印度與中國──兩大文明的交往和激蕩》,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3月。
釋東初著:《中印佛教交通史》,台北:東初出版社,1991年9月。
釋聖嚴:《戒律學綱要》,台北:東初出版社,1993年3月12版4刷。
(二)學位論文
尹晶:《從《高僧傳》看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徒人格的塑造》,新疆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8月。
方梅:《《高僧傳》藝術論》,浙江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3年11月。
王志宏(釋道修):《梁.《高僧傳》福慧觀之分析與省思──【興福篇】「論」之研究》,玄奘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朱繪文:法顯《佛國記》研究,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6月。
徐燕玲:《慧皎《高僧傳》及其分科之研究》,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許展飛:《《高僧傳》研究》,華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7月。
陳桂市:《高僧傳神僧研究》,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所博士論文,2006年。new window
黃先炳:《《高僧傳》研究》,南京大學博士論文,2005年5月。
釋道修:《《梁高僧傳》「論贊」之研究──以歷史性與文學性的相關考察為主軸》,圓光佛學研究所畢業論文,2000年。
(三)期刊論文
介永強:〈中古西北佛教戒律學考述——以梁、唐、宋《高僧傳》為中心〉,《敦煌學輯刊》,2007年2月。
孔祥軍:〈《高僧傳》弘法起信考〉,《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05年3月。
方梅:〈淺論《高僧傳》之論贊〉,《名作欣賞》,2008年2月。
方梅:〈淺論釋慧皎高僧傳之傳人藝術〉,《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09年8月。
王美秀:〈《高僧傳》的西域空間論述──以地理敘述為依據〉,《漢學研究集刊》,2006年6月。new window
王美秀:〈論中古高僧的外學與身分建構的關聯──以《高僧傳》為依據〉,《漢學研究集刊》,2006年12月。new window
朱秀容:〈專研高僧傳的西方學者──柯嘉豪(John H. Kieschnick)〉,《人生雜誌》,2001年4月。
李豐楙:〈高僧傳神異性格的分析〉,《慧炬》,1978年5月。
李豐楙:〈慧皎高僧傳及其神異性格〉,《中華學苑》,1982年12月。new window
肖云忠,〈剛與柔:基督宗教與佛教傳播策略的差略研究〉,《社會科學家》,2006年1月。
周海平:〈簡論慧皎《高僧傳》的學術價值〉,《常熟高專學報》,2004年5月。
明復:〈梁高僧傳箋證〉,《中國佛教》,1975年3月。
明復:〈《梁高僧傳》所載竺曇摩羅察事蹟之研究〉,《普門學報》,2008年9月。
到岸:〈出家的任務〉,《內明》,1973年8月。
武守志,〈西行求法僧文化人格片論〉,《西北師大學報》,1991年12月。
桑大鵬:〈論高僧傳的神異敘事〉,《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7年1月。
張曉華,〈佛教早期在華傳教主體之研究〉,《世界宗教研究》,2006年4月。
曹仕邦:〈中國佛教史傳與目錄源出律學沙門之探討(上)〉,《新亞學報》,1960年8月。new window
曹仕邦:〈中國佛教史傳與目錄源出律學沙門之探討(中)〉,《新亞學報》,1961年8月。new window
曹仕邦:〈中國佛教史傳與目錄源出律學沙門之探討(下)〉,《新亞學報》,1962年2月。new window
曹仕邦:〈中國佛教求法史雜考〉,《佛光學報》,1977年7月。new window
曹仕邦:〈淺言現存兩種最古僧傳的傳記分類和編次〉,《香港佛教》,1980年9月。
曹仕邦:〈僧史所載比丘對父母師尊行孝的一些實例〉,《南洋佛教》,1981年5月。
曹仕邦:〈中國僧史上的沙門社會活動資料〉,《大陸雜誌》,1983年8月。
曹仕邦:〈古代佛教對小沙彌所施行的儒學教育〉,《大陸雜誌》,1984年12月。
曹仕邦:〈中國古代無比丘尼西行求法的原因試釋〉,《大陸雜誌》,1985年1月。
曹仕邦:〈釋法顯抑朱士行──誰是中國第一位留學生?〉,《大陸雜誌》,1985年5月。
曹仕邦:〈竺法護引導佛法廣流中華的民族背景〉,《大陸雜誌》,1986年1月。
曹仕邦:〈觀音的性別問題與華人的觀音崇拜〉,《海外學人》,1986年2月。
曹仕邦:〈僧史所載中國沙門堅守戒規或天竺傳統的各類實例〉,《中華佛學學報》, 1988年10年。new window
曹仕邦:〈淺論中國求法僧俗出國前、後學習域外語文的機緣〉,《中華佛學學報》第十期,1997年7月。new window
曹仕邦:〈中國佛教的譯場組織與沙門的外學修養──大乘佛教奠基於東亞的兩大要素〉,《中華佛學學報》,1999年7月。new window
曹道衡:〈《高僧傳》與文學史研究〉,《古典文學知識》,1997年3月。
許展飛:〈試論魏晉南北朝佛教權威的謀求與確立——以《高僧傳》中僧人神異事跡為中心〉,《河南師範大學學報》,2008年2月。
陳士強:〈「名僧傳抄」與「高僧傳」比觀〉,《香港佛教》,1988年8月。
陳秀慧:〈從高僧傳記解讀《大師密碼》:古代高僧,現代可學〉,《人生雜誌》,2006年6月。
陳長春:〈高僧傳:道安大師〉,《中國佛教》,1986年2月。
陳桂市:〈衝突與調和:從《高僧傳》的神異敘事看佛教初至中國的傳播歷程〉,《樹德科技大學學報》,2007年1月。new window
富世平:〈《高僧傳》文學性初論〉,《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7年4月。
黃國清:〈高山景行示後人──「高僧傳」導讀〉,《人生雜誌》,2004年7月。
黃敬家:〈佛教傳記文學研究方法的建構──從敘事的角度解讀高僧傳記〉,《世界宗教學刊》,2007年12月。new window
圓香:〈常讀高僧傳記〉,《菩提樹》,1969年11月。
楊海明:〈簡析《高僧傳》與《續高僧傳》成書目的及作傳理念之異同〉,《西安石油大學學報》,2007年4月。
楊海明:〈《高僧傳‧鳩摩羅什傳》與《續高僧傳‧玄奘傳》敘事技巧之異同〉,《廣西民族大學學報》,2008年2月。
演培講、寬嚴記,〈具有三大貢獻的法顯三藏〉,《內明》第131期,1983年2月。
熊師琬:〈袈裟裡的故事:高僧傳──攝摩騰、竺法蘭、安世高、支樓迦讖、康僧會〉,《海潮音》,1982年3月。
熊師琬:〈袈裟裡的故事:高僧傳─朱士行、釋道安〉,《海潮音》,1982年4月。
熊師琬,〈流沙中的千古英雄-法顯〉,《海潮音》第六十四卷,1983年7月。
劉湘蘭:〈信仰與史實的統一——慧皎《高僧傳》敘事分析〉,《中山大學學報》,2006年3月。
劉颻:〈《高僧傳》研究回顧與展望〉,《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2月。
蔡惠明:〈四朝「高僧傳」〉,《內明》,1988年3月。
蔡纓勳:〈「高僧傳」中的文學史料〉,《圓光佛學學報》,1993年12月。new window
學誠:〈行出家之道,成人天師表〉,《法音》,2008年4月。
錢穆:〈中國史學名著──高僧傳〉,《文藝復興》,1971年9月。
霍旭初:〈《梁高僧傳‧經師論》解讀——西域與中原佛教音樂關系之考析〉,《西域研究》,2008年3月。
釋道昱:〈經導對中國佛教禮懺的影響──以梁「高僧傳」為中心的探討〉,《圓光佛學學報》,1999年2月。new window
二、參考資料
(一)專著
《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1月。
《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1月。
《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1月。
《梁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1月。
《南史》,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1月。
《隋志》,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1月。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註.論語集註》,台北:鵝湖出版社,2000年9月5版。
(清)朱彝尊:《曝書亭集》,海口:海南國際出版中心,1996年。
(清)紀昀等撰:《四庫全書總目》,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1年。
(清)趙翼:《廿二史劄記》,南京:鳯凰出版社,2008年4月。
王文顏:《佛典漢譯之研究》,台北:天華出版事業公司,1984年12月。new window
王式智:《中國歷代興亡述評》,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8年4月增訂3版。
王洪軍:《中古時期儒釋道整合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
朱東潤:《八代傳敘文學述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11月。
任繼愈主編:《中國佛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6月2刷。
何方耀:《晉唐時期南海求法高僧群體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月3月。
佐藤達玄著,釋見憨等譯:《戒律在中國佛教的發展》,嘉義:香光書鄉出版社,1997年5月。
宋道發:《佛教史觀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5月。
戒幢佛學研究所:《戒幢佛學》第三卷,湖南:岳麓書社,2005年1月。
李曰剛:《文心雕龍斠詮》,台北:國立編譯館,1982年5月。
周一平:《司馬遷史學批評及其理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年12月。
俞梓華等著:《古代雜傳研究》,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3月。
柏楊:《中國人史綱》,台北:星光出版社,1992年5月。
胡寶國:《漢唐間史學的發展》,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11月。
徐浩:《廿五史論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49年6月。
張春興:《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2006年9月。
許衛東:《《高僧傳》時間副詞研究》,四川:巴蜀書社,2008年3月。
許衛東:《《高僧傳》時間副詞研究》,四川:巴蜀書社,2008年3月。 
陳笑吶、陳英吶:《高僧傳奇》,上海:上海音樂學院,2008年8月。
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台北:雲龍出版社,1995年2月。
陳蘭村等編:《中國傳記文學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8月。
章學誠:《文史通義》,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1月。
郭沫若主編:《中國史稿地圖集》,上海:地圖出版社,1985年1月3刷。
勞政武:《佛學別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7月。
曾錦坤:《儒佛異同與儒佛交涉》,台北:谷風出版社,1990年4月。new window
程光裕、徐聖謨主編:《中國歷史地圖》,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93年8月1版2刷。
賀雲翱等编:《佛教初傳南方之路文物圖錄》,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年。
黃得時註譯:《孝經今註今譯》,台北:商務印書館,1993年3月修訂版5刷。
黃敬家:《贊寧《宋高僧傳》敘事研究》,台北:學生書局,2008年5月。 
慈怡法師主編:《世界佛教史年表》,高雄:佛光出版社,2007年7月2版2刷。
楊正潤:《傳記文學史綱》,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4年11月。
熊明:《漢魏六朝雜傳研究》,瀋陽:遼海出版社,2004年1月。
蔡信發:《話說史記》,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5年10月。
錢穆:《中國學術通義》,台北:學生書局,1993年2月增訂3版4刷。new window
錢穆:《國史大綱》,台北:商務印書館,1995年7月修訂3版。
閻守誠:《中國人口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8月。
叢培委編著:《十八高僧傳》,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5月。
鄺士元:《中國學術思想史》,台北:里仁書局,1995年2月。
鎌田茂雄著,鄭彭年譯《簡明中國佛教史》:台北:谷風出版社,1987年7月。
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6年10月,初版2刷。
嚴耀中:《佛教與三至十世紀中國史》,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6月。
釋果燈:《唐‧道宣《續高僧傳》──批判思想初探》,台北:東初出版社,1992年8月。new window
(二)學位論文
王永會:《中國佛教僧團發展及其管理研究》,四川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3月。
吳明儒:《中國僧侶西行求法研究──以義淨為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6月。
宋良和:《贊寧及其《宋高僧傳》研究》,浙江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7月。
阮玉美(釋心珠):《越南佛教初傳之研究》,玄奘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12月。
武宏:《《高僧傳》中的述補結構》,陜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11月。
帥志嵩:《雙重因素影響下的僧傳語言──《續高僧傳》語言研究》,四川大學碩士論文,2002年10月。
陳勇:《中國早期淨土信仰研究──以梁《高僧傳》為中心》,四川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3月。
粘凱蒂:《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傳播活動之研究》,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1月。
傅楠梓:《《淨土聖賢錄》研究》,香港珠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年1月。
鮑金華:《《高僧傳》副詞研究》,南京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11月。
簡聖宗:《《大唐西域記》傳說故事之研究》,玄奘大學中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
(三)期刊論文
化振紅:〈試論《高僧傳》中的「風」及其詞族〉,《西南民族學院學報》,1999年2月。
王玉娟:〈義凈與《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山東圖書館季刊》,2005年3月。
王東:〈《高僧傳》校點札記〉,《江海學刊》,2006年4月。
王東:〈《高僧傳》校點商榷〉,《江海學刊》,2006年5月。
王東:〈《高僧傳》校點拾零〉,《江海學刊》,2006年6月。
王東:〈《高僧傳》校點獻疑〉,《江海學刊》,2007年1月。
王東:〈《高僧傳》詞語零札〉,《語文知識》,2007年2月。
王東:〈《高僧傳》六個詞語的訓釋〉,《武漢大學學報》,2009年6月。
王振國:〈略析《宋高僧傳》、《景德傳燈錄》關于部分禪宗人物傳記之誤失——兼論高僧法如在禪史上的地位〉,《敦煌學輯刊》,2002年1月。
甘小明:〈《高僧傳》建造概念場詞匯系統分析〉,《滁州學院學報》,2008年4月。
伊吹敦著,釋證道釋:〈關於「續高僧傳」之增補〉,《諦觀》,1992年4月。
江燦騰:〈佛教典範的重建--序[果燈法師著]《唐道宣〈續高僧傳〉批判思想初探》〉,《菩提樹》,1992年6月。
李文才:〈《高僧傳》所見部分東晉南朝巴蜀地區僧人事跡及推論〉,《河北大學學報》,2002年2月。
李幸玲:〈格義新探〉,《中國學術年刊》,1997年3月。new window
李明芳:〈慧皎《高僧傳.僧肇傳》疑點考釋〉,《東吳哲學學報》,2002年12月。new window
李清凌:〈《高僧傳合集》與宋夏金時期西北的佛教〉,《西藏大學學報》,2004年4月。
李劍亮:〈《宋高僧傳》的文學史料價值〉,《杭州大學學報》,1994年1月。
李曉靜:〈從《高僧傳》品人形容詞看中古漢語詞匯的雙音化〉,《語文知識》, 2007年3月。
汪維輝:〈《高僧傳》標點商兌〉,《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7年3月。
辛玉蘭:〈梁《高僧傳》與《皇帝的新裝》〉,《中學語文》,1985年6月。
周阿根:〈從《高僧傳》看《漢語大詞典》始見例之不足〉,《保定師範專科學校學報》,2007年3月。
季琴:〈《高僧傳》詞語拾零〉,《語言研究》,2003年4月。
林伯謙:〈論《宋高僧傳》之闕錄──自柳宗元釋教碑銘說起〉,《東吳中文學報》, 2008年11月。new window
林顯穗:〈「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載唐初中印海路商貿交通情形〉,《史苑》,1996年12月。
邱峰:〈《高僧傳》被動句研究〉,《寧夏大學學報》,2008年6月。
金岡照光:〈關於敦煌本高僧傳因緣〉,《古典文學》,1985年8月。
帥志嵩:〈淺談《續高僧傳》在漢語史研究中的價值〉,《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年3月。
紀志昌:〈東晉居士謝敷考〉,《漢學研究》,2002年6月。new window
孫蓉蓉:〈《高僧傳》中有關定林寺記載的考述〉,《中國文化研究》,2008年4月。
栗學英:〈《高僧傳》詞語札記〉,《樂山師範學院學報》,2005年1月。
神田喜一郎著,陳效贊譯:〈史接雲:法文譯本《高僧傳》〉,《珠海學報》,1975年9月。
常霞青:〈第三條絲路 絲綢南路〉,《歷史月刊》,1992年1月。
曹仕邦:〈兩晉南北朝時期沙門的醫藥知識〉,《食貨月刊》,1975年11月。
曹仕邦:〈關於宋高僧傳以後三種高僧傳的譯經篇〉,《香港佛教》,1977年5月。
曹仕邦:〈僧史所載中國沙門堅守淫戒的一些實例〉,《華岡佛學學報》,1981年12月。
曹仕邦:〈中國僧史所載持午的實踐和面對的難題〉,《華岡佛學學報》,1983年7月。
曹仕邦:〈從宗教與文化背景論寺院經濟與僧尼私有財產在華發展的原因〉,《華岡佛學學報》,1985年10月。
曹仕邦:〈中國古代佛教寺院的順俗政策〉,《中華佛學學報》,1987年3月。new window
曹仕邦:〈于法開救治難產孕婦所牽涉的佛家戒律問題〉,《新亞學報》,1999年6月。new window
莫丹:〈從《宋高僧傳》看唐代外國僧人的漢語學習〉,《徐州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1月。
許衛東:〈《高僧傳》標點校勘補錄〉,《唐都學刊》,2005年3月。
許衛東:〈《高僧傳》中的「久之」〉,《平頂山學院學報》,2008年4月。
郭東陽:〈《高僧傳》校點零拾〉,《語文知識》,2008年2月。
陳士強:〈「唐高僧傳」新證〉,《內明》,1990年5月。
陳洪:〈《文心雕龍》對《高僧傳》之影響臆探〉,《南開學報》,1996年1月。
粘凱蒂:〈高僧傳記書寫的文學價值──以《密勒日巴大師全集》為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論文集刊》,2002年6月。
湯用彤:〈《高僧傳初集》按語選錄〉,《文獻》,1980年2月。
黃敬家:〈中國史傳論贊與贊寧《宋高僧傳》的系、通〉,《中國學術年刊》,2006年9月。
黃敬家:〈僧史家贊寧對高僧遺身爭議的詮釋〉,《玄奘人文學報》,2008年7月。new window
黃敬家:〈中國僧傳對傳統史傳敘事方法的運用--以《宋高僧傳》為例〉,《臺北大學中文學報》,2009年3月。new window
葉紀勇:〈《高僧傳》詞語札記〉,《臺州學院學報》,1999年4月。
董志翹:〈《高僧傳》校點商榷〉,《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9年1月。
董志翹:〈《高僧傳》校點商榷(續)〉,《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0年1月。
董志翹:〈《高僧傳》的史料、語料價值及重新校理與研究〉,《東南大學學報》, 2004年4月。
董志翹:〈中華書局版高僧傳校點商補〉,《四川師範大學學報》,2005年6月。
董志翹:〈梁《高僧傳》「疆場」例質疑〉,《中國語文》,2006年6月。
劉壯:〈《宋高僧傳‧譯經篇》所涉譯學問題初探〉,《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6年6月。
劉颻:〈《高僧傳》序錄所論四本書考〉,《中國文化研究》,2007年1月。
劉颻:〈湯注《高僧傳》校點商榷總匯〉,《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8年5月。
錢慧:〈論兩晉高僧對梵唄本土化的貢獻——梁《高僧傳》釋例〉,《佛教文化》,2007年6月。
鮑金華:〈《高僧傳》詞語札記〉,《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4年6月。
鮑金華:〈《高僧傳》校點商議〉,《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7年4月。
簡聖宗:〈「只可骨被王留,識神未必留也」──從與高昌王對話看玄奘的行誼〉,《中國語文》545期,2002年11月。
簡聖宗:〈論《大唐西域記》人物形象之塑造〉,《修辭論叢》第五輯,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11月。new window
藍日昌:〈論師的時代--對僧傳中六朝義學論師的分析〉,《普門學報》,2002年9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