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台灣地區社會變遷與犯罪趨勢關聯性之研究
作者:施雅甄
校院名稱:中央警察大學
系所名稱:犯罪防治研究所
指導教授:許春金、陳玉書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1
主題關鍵詞:社會變遷犯罪趨勢犯罪區位學日常活動理論一般化緊張理論時間數列分析方法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8
為期使對台灣地區社會變遷與犯罪趨勢關聯性有深入瞭解,本研究從犯罪區位學、日常活動理論、一般化緊張壓力理論觀點出發,並輔以時間數列方法進行縱貫性分析,其目的在於:(1)分析1971-2008年台灣地區及主要城市社會變遷現象與各類犯罪變化趨勢;(2)分析不同社會指標因子與犯罪學理論對台灣地區及主要城市各類犯罪之影響;(3)預測2009-2015年台灣地區及主要城市各類犯罪變化趨勢;(5)透過台灣地區及主要城市社會變遷與犯罪趨勢分析結果,提供具體建議給政府相關單位參考。
本研究以台灣地區、台北市、台北縣、台中市、高雄市、花蓮縣為研究對象,蒐集1971-2008年官方統計有關人口密度、未成年人口比例、離婚率、女性大學教育人口比例、女性初婚年齡、婦女勞動參與率、平均交通花費、每戶人口數、汽車持有數、警察破獲率、警力比例、失業率、低收入戶人口數、刑案發生率、殺人發生率、強盜搶奪發生率、汽車竊盜發生率、詐欺發生率等資料,並以Eview7與SPSS18.0進行統計分析,其使用方法包括:單根檢定法與差分、ARIMA(ARIMA_ARCH/ARIMA_GARCH)模型建構、Granger因果關係檢定、Chow結構轉變檢定、衝擊反應函數與預測誤差之變異分解、評量模型配適度與預測績效比較等。
分析結果顯示影響台灣地區及主要城市社會指標因子依其城市與犯罪類型不同而有差異:(1)犯罪區位學方面,就城市而言,人口密度對台北市刑案發生率最具解釋力,人口密度對台北縣汽車竊盜發生率最具解釋力,離婚率對台中市刑案發生率最具解釋力,離婚率對高雄市詐欺發生率最具解釋力。就犯罪類型而言,台北市、台中市刑案發生率受到社會解組因子影響較大,台北縣汽車竊盜發生率受到社會解組因子影響較大,高雄市詐欺發生率受到社會解組因子影響較大。(2)日常活動理論方面,就城市而言,女性初婚年齡對台北縣刑案發生率最具解釋力,離婚率對台中市刑案發生率最具解釋力,平均交通花費對高雄市詐欺發生率最具解釋力,平均交通花費對花蓮縣強盜搶奪發生率最具解釋力。就犯罪類型而言,汽車竊盜發生率受到機會因子影響最小,台中市、高雄市殺人發生率受到機會因子影響較大,台北縣、台中市強盜搶奪發生率受到機會因子影響較大,台北市、花蓮縣詐欺發生率受到機會因子影響較大。(3)一般化緊張理論方面,就城市而言,低收入戶人口數對台北市強盜搶奪發生率最具解釋力,失業率對台中市刑案發生率最具解釋力,低收入戶人口數對高雄市詐欺發生率最具解釋力,低收入戶人口數對花蓮縣刑案發生率最具解釋力。就犯罪類型而言,台北市強盜搶奪發生率受到緊張壓力因子影響較大,台中市、高雄市詐欺發生率受到緊張壓力因子影響較大,花蓮縣刑案發生率受到緊張壓力因子影響較大。(4)在未來預測方面,台灣地區及主要城市未來犯罪變化趨勢因城市不同呈現差異,刑案發生率以台北縣、高雄市、花蓮縣上升可能性高,殺人以台北市、台北縣上升可能性高,強盜搶奪以台北縣、台中市上升幅度較大,汽車竊盜以台灣地區、台中市、高雄市上升可能性高,各城市詐欺2009-2015年成長比2000-2008年變化較為緩和。
在本研究中,犯罪區位學強調「社會解組」是影響犯罪變化的重要因素,但1980年代以後城市生活對犯罪影響焦點逐漸浮現,因此從民眾生活習慣改變來觀察台灣犯罪變化似乎更貼近於社會真實面。日常活動理論強調的「機會因素」對台灣地區及主要城市社會變遷、犯罪變化趨勢之解釋力較佳,然合適標的物、有動機犯罪者、有能力監控者不在場等三因素的物理性聚合,未來將隨科技發展而打破地域限制。至於一般化緊張理論鉅觀概念雖符合邏輯,但不易從事實證測量。
根據本研究結果,有效預防台灣地區及主要城市犯罪問題,應從下列方面著手:(1)在政策方向方面:有效犯罪預防政策方向應從人口密度因應措施、未成年人口的法治教育、破碎解組家庭之輔導機制、婦女人身安全、強化家戶安全性監控、對於失業者或低收入者予以經濟紓困、強化公共場所安全監控、提高警察對犯罪監控效能、強化汽車標的物安全(如防盜設施)、民眾汽車防竊知識、民眾防詐宣導等方面著手。(2)警政署方面:提升警察執勤效能、發展因地制宜的治安策略、改變以破獲率來衡量警察效能的陳舊觀點、加強婦幼安全工作、提升警察機關分析犯罪問題之能力。(3)社會局方面:協助健全家庭功能、提供行政部門家庭服務網絡、強化對經濟弱勢者之急難救助低收入戶人口的協助。(4)學校方面:學校應加強學生法治教育,並鼓勵學生發展多元成就價值。(5)法律方面:政府應透過法律管道平衡城市發展不均所導致的人口問題,並經由立法編列預算給予經濟弱勢者即時援助。
一、中文部份
方柏翔(2009),台灣暴力犯罪與失業率之關聯性分析-向量自我迴歸模型之運用。台北:私立東吳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1958)。台灣文獻叢刊。(清)藍鼎元著,《平臺紀略》。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王佩玲(1990),強盜搶奪犯罪被害者之研究。桃園:中央警察大學碩士論文。
王振寰(2002),台灣社會。台北:巨流出版社。
王淑女(1997),犯罪防治與社會政策分析。載於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編,犯罪問題的因應:社會與科技之探討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行政院(2008),中華民國統計年鑑。台北:行政院主計處。
伊慶春、簡文吟(2001)。台灣家庭的動態發展-結構分裂與重組。台北:人口學刊,頁1-47。new window
呂金城(2003),搶奪犯犯罪生活史與犯罪歷程之質化研究-以雲林縣為例。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建強(1999),竊盜犯罪行為之經濟分析-臺灣的實證研究。台中:嶺東科技大學嶺東學報第十期第169-188頁。new window
李乾朗(1979),台灣建築史。台北:雄獅圖書公司。
李湧清、蔣基萍(1994),犯罪與經濟--一個宏觀的時間數列分析。桃園:中央警察大學警政學報第24期,第127-146頁。
李筱峰、劉峰松(1994),台灣歷史閱覽。台北:自立報系。
林芳玫(2000),自由主義女性主義。蒐入顧燕翎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頁1-34)。台北:女書店。new window
林茂文(2006),時間數列分析與預測-管理與財經之運用。台北: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林健陽、柯雨瑞(2003),毒品犯罪與防治。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林錦郎(1993),高雄都會區產業變遷之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法務部(2008),經濟、毒品及洗錢犯罪防治工作年報。台北:法務部調查局。
周元文(2004),台灣府志。高拱乾纂輯,《風土志.土番風俗》(頁318)。台北:文化建設委員會。
周愫嫻(1995),暴力犯罪與社會經濟極化現象之關係研究(英),Violent Crime from Socio-Economic Polarization: A Case Study in Taiwan from 1964 to 1992。警政學報第26期,第283-302頁。
周愫嫻(2000),社會結構、中途輟學率與少年犯罪率關係之研究。台北: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第31期,第243-268頁。
邱華君(1981),暴力犯罪之探討。警學叢刊第12卷,中央警官學校印行。
卓意雯(1990),清代台灣婦女的生活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侯怡泓(1985),早期台灣都市發展性質的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添福(1982),台灣的人口移動和雙元性服務部門。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馬信行(1998),教育科學研究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馬建蓓(1985),台北市的社會變遷與犯罪問題關聯性之研究。台北: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昀(2000),台灣地區經濟發展與犯罪關係-台灣經驗分析民國四十年至八十七年。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科學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徐茂炫、黃敏星(2009),百年台灣人口重心演變之比較。蒐入台灣的語言方言分布與族群遷徙工作坊。台中:國立台中教育大學。
高金桂(1995),暴力行為之法律上的意義及其違法性。學生輔導通訊,37,20-27。
孫義雄(1991),犯罪行為之城鄉層面探討。桃園:中央警官學校警政研究碩士
論文。
黃于玲(1999),女人、國家與性工作-1946年至1960年台灣公娼政策的轉變。台北:中研院社會所社會學的觀點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黃彥豪(2009),試估四百年台灣人口密度。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經濟學研究所。
許春金(2010),人本犯罪學。台北:三民書局。
許春金(2003),犯罪學。台北:三民書局。
許春金(1995),台灣地區未來社會秩序情勢之展望。台北:研考雙月刊第19卷第6期第29-37頁。
許春金、楊士隆(1993),社區與少年偏差行為:社區解組犯罪理論之實證研究。桃園:中央警官學校警政研究所警政學報第二十三期。new window
許春金、陳玉書、王佩玲(1990),暴力犯罪被害者個人特質與日常活動型態之實證研究。台北:行政院國科會研究報告。
陳正昌(1991),台灣地區教育發展-社會變遷與犯罪問題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new window
陳玉書(2005),犯罪問題。文載於瞿海源、張苙雲主編《台灣的社會問題2005》(頁346-371)。台北:巨流圖書公司。new window
陳玉書、施雅甄(2009),台灣社會變遷全記錄。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陳玉書、郭豫珍(2007),少年司法體系。蒐入許春金等著,《刑事司法-體系、組織與策略》(頁531-569)。台北:三民書局。
陳順和(2004),電信犯罪與防制對策之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
陳順和、劉太強(2009),我國電信詐騙平臺犯罪及其防制對策之研究。桃園: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第四十卷第二期,第87-126頁。new window
陳景旭(2007),消除台中市治安差之刻板印象。台中:台中市政府自行研究發展報告。
崔敏(1999),中國禁毒史略-毒品犯罪發展趨勢與遏制對策。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
張家銘等譯(1997),社會學。台北:唐山出版社。
張倉耀、方文碩、林哲彥(2000),多變量共整合誤差修正模型對台灣地區犯罪new window
人口率的研究:1951-1996。桃園: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第三十卷第二期,
第89-135頁。
游淑珺(2010),女界門風。台北:前衛出版社。
楊奕農(2009),時間數列分析-經濟與財務之應用。台北: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楊國樞(1984),台灣的社會問題。台北:巨流出版社。
葉啟政(1991),制度化的社會邏輯。台北:三民書局。new window
鄧煌發(2001),影響台灣地區近20年來犯罪問題之社會因素及其未來趨勢預測之研究。桃園:中央警察大學學報第三八期,頁183-212。new window
蔡田木(1995),犯罪行為社會經濟發展因素之分析-以台灣地區為例。桃園:中央警官學校碩士論文。
蔡宏進(1981),臺灣的社會發展對人口變遷的影響。台北:台灣銀行季刊第32卷,頁188-212。
蔡宏進(2004),台灣的人口與人力研究。台北:唐山出版社。new window
蔡德輝、楊士隆(2004),犯罪學。台北:五南出版社。
劉曜華(2004),台灣都市發展史。台中:逢甲大學。
鄭善印(1999),色情行業管理法治之研究。台北:中研院社會所台灣社會問題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
謝文彥(1984),台北市暴力犯罪類型與區位之研究。桃園: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文彥等人(2005),台灣地區犯罪未來趨向之研究。台北:刑事警察局委託研究報告。
瞿海源、張苙雲主編(2005),台灣的社會問題-台灣的色情問題研究。台北:巨流圖書公司。new window
瞿海源、王振寰主編(2010),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二、西文部份
Agnew,Robert(1992).Foundation for a General Strain Theory of Crime and Delinquency. Criminology, 30 ,47-87.
Agnew, Robert (1999). A General Strain Theory of Community Difference in Crime Rat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Crime and Delinquency,36(2),123-155.
Allen, Ralph C.(1996). Socioeconomic conditions and property crime: A comprehensive review and test of the professional literature.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Sociology, 55 (3), 293-308.
Blau, Judith R. and Blau, Peter M.(1982).The Cost of Inequality:Metropolitan Structure and Violent Crim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7,114-129.
Bursik, Robert J.,Jr.(1986).Delinquency Rates as Sources of Ecological Change. In James K. Byrne & Robert J. Sampson(Ed.), The Social Ecology of Crime Review(pp.63-74).
Bursik, Robert J., Jr. & Webb, J.(1982). Community Change and Patterns of Delinquenc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8,24-43.
Cohen, Lawrence & Marcus Felson(1979).Social Change and Crime Rate Trends:A Routine Activities Approach.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4,588-608.
Cullen, Francis T. & Agnew, Robert(2003).Criminological Theory:Past to Present Ⅱ. California:Roxbury Publishing Company.
Darrell Steffensmeier, Miles D Harer.(1999). Making Sense of Recent U.S. Crime Trends, 1980-98:Age Composition Effects and Other Explanations. Th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Crime and Delinquency,36, 235-274.
Farrington, David P.(1993). Have Any Individual, Family or Neighborhood Influences on Offending Been Demonstrated Conclusively. Integrating Individual and Ecological Aspects of Crime Review,7-37.
Gould, Stephen Jay(1981).The Mismeasure of Man. New York:Norton.Gould, Eric D., Weinberg, Bruce A. , & Mustard, David B.(2002).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Cambridge,84(1).
Heitgerd,Janet L.& Bursik,Robert J., Jr.(1987).Extracommunity Dynamics and the Ecology of Delinquency. Tranaction Publishers.
Kornhauser, Ruth R.(1978). Social Sources of Delinquency.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nder, Bernard(1954).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Juvenile Delinquency.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Lawrence E. Cohen and Marcus Felson.(1979). Social Change and Crime Rate Trends:A Routine Activity Approach.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4,588-608.
Lowenkamp, Christopher T., Francis T. Cullen, and Travis C. Pratt(2002).Replicating Sampson and Groves, Test of Social Disorganization Theory:Revisiting a Criminological Classic. Unpublished paper,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Lindesmith, Alfred & Levin, Yale(1937).The Lombrosian Myth in Criminolog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42,653-671.
Liska, Allen E. and Paul E. Bellair(1995).Violent-Crime Rates and RacialComposition:Convergence over Tim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1, 578-610.
Maier-Katkin, D.(1991). Postpartum Psychosis, Infanticide and the Law. Crime, Law & Social Change: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15(2).
Maume, David Jr.(1989).Inequality and Metropolitan Rape Rates: A Routine Activity
Approach. Justice Quarterly, 6, 513-527.
Cao, Liqun & Maume, David J., Jr.(1993).Urbanization, Inequality, Lifestyle, and
Robbery: A Comprehensive Model. Sociological Focus, 26, 11-26.
Meagan, E.C. (2004). Geographies of Urban Crime. In Nashville, T.N., Portland, O.R., & Tucson, A. Z., An Interurban Study of Crime. Arizona: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
Merton, Robert K. & Ashley Montagu, M.F.(1940).Crime and the Anthropologist.American Anthropologist, 42, 384-408.
Miethe, Terance D. & Robert F, Meier.(1994).Crime and Its Social Context. 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Morenoff, Jeffrey D. & Sampson, Robert J.(1997).Violent Crime and the Spatial Dynamics of Neighborhood Transition:Chicago,1970-1990. Social Forces ,76,31-64.
Moors, Cindy S.(2003). Crime trends: A cross-national analysis of homicide and robbery rates in 25 countries(Doctoral dissertation, Sam Houston State University, 2003).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AAC3098503.
Palen, John J.(1981).The urban World(3rd ed.). New York:McGraw-Hill.Pfohl, Stephen J.(1985).Images of Deivance and Social Control. New York:McGraw-Hill.
Reiss, Albert J., Jr.(1986).Why Are Communities Important in Understanding Crime. Crime and Justice, 8,1-33.
Rice, Kennon J.(2003).An Ecological Analysis of Burglary, Auto Theft and Robbery Using Hierarchical Linear Methodology:An Investigation of A Strategy for Theoretical Integration (Doctoral dissertation,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2003).
Roberts, Aki & LaFree, Gary (2004) .Explaining Japan’s Postwar Violent Crime Trends . Criminology,42(1),179-210.
Rosenfeld, Richard & Fornango, Robert.(2007).The Impact of Economic Conditions on Robbery and Property Crime: The Role of Consumer Sentiment. Criminology, 45,735-769.
Sampson, Robert J.(1986).Crime in cities:The Effects of Formal and Informal Social Control. In Albert J. Reiss, Jr. and Michael Tonry(Eds.), Communities and Crime, pp.271-311.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Sampson, Robert J. & Groves, W. Byron.(1989).Community Structure and Crime:Testing Social-Disorganization Theor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4, 774-802.
Sampson, Robert J. & Lauritsen, Janet L.(1990).Deviant Lifestyles, Proximity to
Crime, and the Offender-victim Link in personal Violenc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Crime and Delinquency , 27, 110-139.
Sampson, Robert J. and Wilson, William Julius(1995).Toward a Theory of Race, Crime, and Urban Inequality. In John Hagan and Ruth D. Peterson(Eds.). Crime and Inequality, pp.36-54. Standford, CA: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Sampson, Robert J., Raudenbush, Stephen W., & Earls, Felton.(1997). Neighborhoods and Violent Crime:A Multilevel Study of Collective Efficacy. Science , 277, 918-924.
Shaw, Clifford R., Zorbaugh, Frederick M., McKay, Henry D., & Cottrell, Leonard S.(1929). Delinquency Areas.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haw, Clifford R. & McKay, Henry D.(1942). Juvenile Delinquency and Urban Areas.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chuerman, Leo & Kobrin, Solomon (1986). Community Careers in Crime. In Albert J. Reiss and Michael Tonry (Eds.).Commumities and Crinle (pp.67-100).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inclair, Upton.(1905). The Jungle . New York:Signet .
Stahura, John M. & Sloan,John J.(1988).Urban Stratification of Places, Routine
Activities and Suburban Crime Rates. Social Forces ,66, 1102-1118.Stack,
Steven(1982).Social Structure and Swedish Crime Rates: A Times Series
Analysis 1950-1979. Criminology ,20(3),499-513.
Taylor, Ralph B.(2001).The Ecology of Crime, Fear, and Delinquency:Social
Disorganization Versus Social Efficacy. In Raymond Pateroster & Ronet
Bachman(Eds.). Explaining Criminals and Crime: Eaasya in
Contemporary Criminological Theory(pp.124-139). Los Angeles:Roxbury.
O'Brien, Robert M.(2003). Social Science Research:UCR Violent Crime Rates,
1958-2000 Recorded and Offender-Generated Trends. San Diego: University
of San Diego Press.
Park, Won-Kyu.(1992).Trends in Crime Rates in Postwar Japen:A Structural
Perspective(Doctoral dissertation, School of Criminology and Criminal Justice,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1992).
Vold, George B. & Bernard, Thomas J.(1986).Theoretical Criminology (3rd ed.).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三、網路資料
http://www.ios.sinica.edu.tw
http://www.chinataiwan.org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