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摘要
本論文旨在研究《成唯識論》及窺基《成唯識論述記》中的「轉依」理論。根據《成唯識論》的說法,「轉依」有四種義別,即:「能轉道」、「所轉依」、「所轉捨」、「所轉得」。本論文特別將焦點放在「轉依」四義中「所轉依」的「所依」與「能轉道」之「無分別智」這二部份。並以護法「心、心所」認識論的「四分」說(「相分」、「見分」、「自證分」、「證自證分」)為問題意識,切入探究其間的關係。
「轉依」四義中的「所轉依」,也就是指「所依」。《成唯識論》認為一切染、淨有為諸法有二種「所依」,即作為「持種依」的有為法「阿賴耶識」與作為「迷悟依」的無為法「真如」。另外,「心、心所」法還有三種「所依」,即「因緣依」、「等無間緣依」、「增上緣依」。因此,作為「轉依」之「所依」之一的「阿賴耶識」,其本身又有三種「所依」,即「阿賴耶識」自身的「種子」作為「因緣依」,前一念剎那滅謝的同類「阿賴耶識」作為「等無間緣依」,「第七末那識」作為「增上緣依」。而且,「阿賴耶識」具備認識結構上的「四分」,「種子」是其「相分」,而「見分」則是「行相」即「了別」的功能,「識體本身」是作為「自證分」。
而使得「轉依」成為可能的驅動力,即作為「能轉道」的「無分別智」,除了「根本無分別智」不具備認識結構上的「四分」之外,其餘「加行」、「後得」無分別智,以及「轉依」所得之智,即作為「所轉得」果位之一的「大菩提」(「四智」:「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皆具備認識上的「四分」。因此「根本無分別智」乃是使「轉依」成為可能的關鍵因素,它除了無「相分」,因此不具有構成煩惱的「相縛」之外,還與「轉依」的「所依」之一「真如」構成「智、如不二」或「智、如不一、不異」的平等、平等之關係。
Abstract
This Dissertation is principally a study of “fundamental transformation”(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basis; āśraya-parivṛtti/ āśraya-parāvṛtti) in the Cheng weishi lun and Kuiji’s Cheng weishi lun shuji. According to Cheng weishi lun, there are “four meanings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basis’ ”: “the path that operates transformation,” “the basis to be transformed,” “that which is rejected by transformation,” and “that which is acquired by means of transformation.” I will particularly focus on the latter two meanings: “the basis to be transformed”[which is “basis”(āśraya)] and “the path that operates transformation”[which is “non-discriminating wisdom”(nir-vikalpa-jñāna)] by delving into Dharmapāla’s view of the “four aspects” theory of cognition[or consciousness], that is, every “cognition[or consciousness](citta) and mental function(caitasika/ caitta),” which has four parts: the “appearance of an object”(arthābhāsa), the “appearance of itself as subject”(svābhāsa), the “self-cognition”(svasaṃvitti/ svasaṃvedana), and the “self-cognition of self-cognition.”
Basically “the basis to be transformed” of the “four meanings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basis’ ” is the “basis”(āśraya). In light of the interpretation of Cheng weishi lun, all pure and impure conditioned dharmas(saṃskṛta) have two “bases”(āśraya): one is the “basis of the holding seeds” that is “store consciousness”(ālaya-vijñāna)[which belongs to conditioned dharma(saṃskṛta)] and the other is the “basis of delusion and enlightenment” that is “reality”(tathatā)[which belongs to unconditioned dharma(asaṃskṛta)]. Furthermore, every “cognition[or consciousness](citta) and the mental function (caitasika/ caitta)” has three kinds of “bases”(āśraya), such as the “basis of causes and conditions”(hetupratyaya-āśraya), the “basis of incessant causation”(samanantarapratyaya-āśraya), and the “basis of causes beyond direct empowerment”(adhipatipratyaya-āśraya). Therefore, the “store consciousness”(ālaya-vijñāna) also has three kinds of the “bases”(āśraya). The “seeds”(bīja) in the “store consciousness”(ālaya-vijñāna) itself is the “basis of causes and conditions”(hetupratyaya-āśraya), the previous “store consciousness”(ālaya-vijñāna) disappearing in an instant is the “basis of incessant causation”(samanantarapratyaya-āśraya), “the seventh consciousnesses”(mano-vijñāna) is the “basis of causes beyond direct empowerment”(adhipatipratyaya-āśraya). And the “store consciousness”(ālaya-vijñāna) also has “four aspects” of cognition[or consciousness]. The “seeds”(bīja) is its “appearance of an object”(arthābhāsa), the “manifestation of form” is its “appearance of itself as subject”(svābhāsa) [which is cognitive function], and the “cognition[or consciousness] itself” is the “self-cognition”(svasaṃvitti/ svasaṃvedana).
The“non-discriminating wisdom”(nir-vikalpa-jñāna), which makes “fundamental transformation”(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basis; āśraya-parivṛtti/ āśraya-parāvṛtti) possible, belongs to “the path that operates transformation. Except “fundamental non-discriminating wisdom,” other wisdoms, like the “initial non-discriminating wisdom,” “subsequent non-discriminating wisdom,” and “four wisdoms”[that is the “Great Awakening” of one of the “that which is acquired by means of transformation” of “fundamental transformation”(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basis; āśraya-parivṛtti/ āśraya-parāvṛtti)] all have “four aspects” of cognition[or consciousness]. As a result, the “fundamental non-discriminating wisdom” is the keypoint to make “fundamental transformation”(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basis; āśraya-parivṛtti/ āśraya-parāvṛtti) possible. Without the “appearance of an object”(arthābhāsa), it does not have the “attachment by the mind to the objects in the six realms,” Besides, the “fundamental non-discriminating wisdom” and the “reality”(tathatā)[which is one of the “basis”(āśraya) of the “fundamental transformation”(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basis; āśraya-parivṛtti/ āśraya-parāvṛtti)] are completely equal,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is “wisdom and reality is non-duality” or “wisdom and reality is not one, not different.”
參考書目


Ⅰ、中文部份

一、古籍文獻
後魏‧菩提流支譯 《入楞伽經》;《大正藏》冊16。
---《唯識論》;《大正藏》冊31。
---《佛說解節經》;《大正藏》冊16。
後魏‧佛陀扇多譯 《攝大乘論》;《大正藏》冊31。
陳‧真諦譯 《佛說解節經》;《大正藏》冊16。
---《轉識論》;《大正藏》冊31。
---《顯識論》;《大正藏》冊31。
---《中邊分別論》;《大正藏》冊31。
---《大乘唯識論》;《大正藏》冊31。
---《攝大乘論》;《大正藏》冊31。
---《攝大乘論釋》;《大正藏》冊31。
隋‧笈多共行矩譯 《攝大乘論釋論》;《大正藏》冊31。
唐‧玄奘譯 《解深密經》;《大正藏》冊16。
---《佛地經論》;《大正藏》冊26。
---《大毘婆沙論》;《大正藏》冊27。
---《阿毗達磨俱舍論》;《大正藏》冊29。
---《瑜伽師地論》;《大正藏》冊30。
---〈唯識三十論頌〉;《大正藏》冊31。
---《成唯識論》;《大正藏》冊31。
---《大乘百法明門論》;《大正藏》冊31。
---《辨中邊論》;《大正藏》冊31。
---《辨中邊論頌》;《大正藏》冊31。
---《唯識二十論》;《大正藏》冊31。
---《攝大乘論本》;《大正藏》冊31。
---《攝大乘論釋論》;《大正藏》冊31。
---《攝大乘論釋》;《大正藏》冊31。
---《大乘莊嚴經論》;《大正藏》冊31。
---《顯揚聖教論》;《大正藏》冊31。
---《觀所緣緣論》;《大正藏》冊31。
---《因明正理門論本》;《大正藏》冊32。
唐‧實叉難陀譯 《大乘入楞伽經》;《大正藏》冊16。
唐‧圓測 《解深密經疏》,台南:和裕出版社,1996。
唐‧窺基 《因明入正理論疏》;《大正藏》冊43。
---《瑜伽師地論略纂》;《大正藏》冊43。
---《成唯識論述記》;《大正藏》冊43。
---《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大正藏》冊43。
---《辯中邊論述記》;《大正藏》冊43。
---《唯識二十論述記》;《大正藏》冊43。
唐‧遁倫集撰 《瑜伽論記》;《大正藏》冊42。
唐‧慧沼 《成唯識論了義燈》;《大正藏》冊43。
唐‧智周 《成唯識論演祕》;《大正藏》冊43。
《會本成唯識論 述記.三箇疏》,第一卷~第四卷,佛教大系刊行會,1919。
佐伯定胤校訂 《新導成唯識論 全》,法隆寺,1940。
歐陽竟無等,《成唯識論》,歐陽竟無《藏要》校正本,台北:方廣文化,1997。
韓清淨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彙編》,台北:新文豐:1998。


二、專書
山口益 《漢藏對照辯中邊論》(附中邊分別論釋疏梵本索引),名古屋:破塵閣書房,1937。
山口益 《漢藏對照辯中邊論》,收於藍吉富主編,《世界佛學名著譯叢》81冊,台北:華宇出版社,1986。
上田義文 《大乘佛教思想》陳一標譯,台北:東大圖書,2002。
于凌波 《簡明成唯識論白話講記》,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2008。
太 虛 《太虛大師全書‧7‧法藏‧法相唯識學》,台北:善導寺佛經流通處,1950-1959。
平川彰 《印度佛教史》莊崑木譯,台北:商周出版,2002。
印 順 《如來藏之研究》,台北:正聞出版社,1981。
---《辨法法性論講記》,台北:正聞出版社,1989(四版)。
---《以佛法研究佛法》,台北:正聞出版社,1992(修訂一版)。
---《印度佛教思想史》,台北:正聞出版社,1993。
---《華雨集第一冊》(其中之「辨法法性論講記」),台北:正聞出版社,1998。
---《唯識學探源》,台北:正聞出版社,1998。
---《攝大乘論講記》,台北:正聞出版社,2000。
---《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台北:正聞出版社,2002。
---《攝大乘論講記》,台北:正聞出版社,2003(二刷)。
呂 澂 《集量論釋略抄》,《呂澂佛學論著選集‧卷一》,濟南:齊魯書社,1996。
---《印度佛學思想概論》,台北:天華出版事業,1983。
牟宗三 《佛性與般若》(上下冊),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7。
吳汝鈞 《佛教的概念與方法》,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2。new window
---《唯識現象學(一)世親與護法》,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
---《唯識現象學(二)安慧》,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
---《佛學硏究方法論》(上)(下)冊,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06(三版)。
---《佛教的當代判釋》,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11。
李潤生 《成唯識論述記解讀‧破執篇》第一~四冊,台北:全佛文化,2005。
李四龍,《歐美佛教學術史—西方的佛教形象與學術源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法尊譯 《集量論略解》,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
林鎮國 《空性與現代性》,台北:立緒文化,1999。
---《辯證的行旅》,台北:立緒文化,2002。
---「《集量論‧現量品》上課講義」,台北: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2004。
林國良 《成唯識論直解》,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
武邑尚邦 《佛教邏輯學之研究》順真、何放譯,北京:中華書局,2010。
周志煌 《唯識與如來藏》,台北:文津出版社,1998。
周貴華 《唯心與了別—根本唯識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 《唯識、心性與如來藏》,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
--- 《唯識通論—瑜伽行學義詮》(上)(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徐梵澄 《安慧「三十唯識」疏釋》,北京: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1990。
徐典正 《唯識思想要義》,台北:佛光出版社,1993。
楊白衣 《唯識要義》,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2005。
楊維中 《中國佛教心性論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
萬金川 《詞義之爭與義理之辯》,南投:正觀出版社,1998。
熊十力 《佛家名相通釋》,台北:明文書局,1994。
---《唯識學概論、因明大疏刪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8。
廖明活 《中國佛教思想述要》,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6。new window
---《中國佛性思想的形成和開展》,台北:文津出版社,2008。
蔡耀明 《般若波羅蜜多教學與嚴淨佛土:內在建構之道的佛教進路論文集》,南投:正觀出版社,2001。
---《佛教的硏究方法與學術資訊》,台北:法鼓文化,2006。
---《佛學建構的出路:佛教的定慧之學與如來藏的理路》,台北:法鼓文化,2006。
橫山紘一 《唯識思想入門》許洋主譯,台北:東大圖書,2002。
賴賢宗 《如來藏說與唯識思想的交涉》,台北:新文豐,2006。new window
霍韜晦 《安慧「三十唯識釋」原典譯註》,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0。
韓廷傑 《成唯識論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8。
羅時憲 《成唯識論述記删注》第一~四冊,香港:佛教法相學會,1977-1979。
釋演培 《成唯識論講記》(一)~(五),台北:天華出版事業,2002。
釋惠敏 《中觀與瑜伽》,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1986。
---《戒律與禪法》,台北:法鼓文化,2003。
---《心與大腦的相對論》,台北:法鼓文化,2005。
釋昭慧,《初期唯識思想—瑜伽行派形成之脈絡》,台北:法界出版社,2001。new window
釋聖凱 《攝論學派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


三、博碩士論文
宋佩芳(釋德涵) 《瑜伽行派的認識作用與真理之實現—以《成唯識論》為中心—》,新竹:玄奘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江瑞毅 《唯識學轉識成智問題的現象學解釋》,湘潭(湖南):湘潭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碩士論文,2006。
李秋奉(釋仁宥) 《攝論宗思想之研究—以心識說為中心》,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徐典正 《唯識三十頌研究—成唯識論之阿賴耶識探討》,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
徐東來 《唯識學“轉識成智》理論的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2002。
袁經文 《攝大乘論研究》,成都: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
高小強 《唯識學“轉識成智”說研究》,成都: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
陳一標 《真諦唯識思想之研究──以『轉識論』為中心》,台中: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賴耶緣起與三性思想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
陳雁姿 《佛教對自證的辯析—以唯識學為中心》,香港:香港新亞研究所哲學組博士班畢業論文,2004。
陳淑螢 《唯識學識變論初探:以《唯識三十頌》為中心》,台北: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
齊明非 《「唯識無境」理論探析:以《成唯識論》為中心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蔡伯郎 《中邊分別論之三性說》,台中: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唯識的三性與二諦》,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
劉宇光 《大乘佛學「幽暗」觀的理論重建:從「唯識所現」看妄心系有相唯識學對「無明」的理解》(香港: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及社會科學學院人文學部哲學博士論文,2005。
劉桂標 《陳那知識論研究》,香港:新亞研究所哲學組碩士論文,1988。
劉美琴 《初期瑜伽行派於佛陀觀的發展-以《瑜伽師地論•菩薩地•菩提品》為中心之考察》,成功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國立成功大學,2005。
鄭郁慧 《《究竟一乘寶性論》如來藏思想之研究》,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輔仁大學,2000。
釋圓貌(劉慧玲) 《瑜伽行派的盡所有性與如所有性》,新竹:玄奘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釋振元(曾千翠) 《窺基唯識實踐論之研究》,新竹:玄奘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四、單篇論文
上田義文 〈瑜伽行哲學的兩大流派〉蔡瑞霖譯,《國際佛學譯粹》第一輯,台北:靈鷲山佛教基金會,1991:45-58。
文 智 〈略述開導依〉,收入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26冊《唯識思想論集(二)》(唯識學專集之四)(台北:大乘文化,1980):111-130。
呂 澂 〈安慧三十唯識釋略抄〉,收於《內學》第三輯,(南京:支那內學院,1926):115-142。又收於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29冊(《唯識典籍研究(一) 》)(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82):291-313。
呂 澂 〈觀行與轉依〉,《呂澂佛學論著選集》第三卷,濟南:齊魯書社,1996:1369-1380。
吳汝鈞 〈《攝大乘論》(Mahayanasajparigraha)中的阿賴耶(Alaya-vijbana)思想之研究〉,《正觀》38期,南投:正觀雜誌社,2006:5-98。
何建興 〈陳那論感官知覺及其對象〉,《正觀雜誌》17期,南投:正觀雜誌社,2001:3-31。new window
何建興 〈陳那邏輯理論探析〉,《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7期,台北:台灣大學佛學研究中心,2002:31-51。new window
---〈佛教量論的宗教意義〉,《揭諦》第4期,嘉義: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2002:35-60。
林鎮國 〈龍樹《迴諍論》與基礎主義知識論的批判〉,《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16期(台北:政治大學哲學系, 2006:163-196。new window
---〈初期大乘瑜伽行派真理與方法的問題〉,《現象學與人文科學》第三期—現象學與佛家哲學專輯2006,台北:漫遊者文化,2007:27-49。
---〈「佛教知識論研究」活動報導〉,《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8卷3期,台北:國科會人文社會發展處,2007年6月:98-102.
---〈邏輯或解經學—初期大乘瑜伽行派「四種道理」理論性格之探究〉,《台大佛學研究》14期,台北:台灣大學文學院佛學研究中心,2007年7月:41-79。
孟 領 〈法相唯識學〉的識變及轉依〉,收於《吳越佛教》第二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168-204。
周貴華 〈漢譯唯識學典籍中的轉依思想研究〉,廣州:中山大學哲學系舉辦“唯識學思想與東亞佛教傳統”學術研討會,2007年12月8-9日:7-51。
服部正明 〈瑜伽行哲學的轉依義〉趙藹詳譯,刊於國際佛學研究中心編譯,《國際佛學譯粹》第一輯,台北:靈鷲出版社,1991:59-70。
---〈陳那之認識論〉吳汝鈞譯,《佛學研究方法論‧下冊》,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399-440。new window
苑 柳 〈藏傳的唯識學史〉,收於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96冊(《唯識學的論師與論典》),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82:315-326。
哈耶斯 (Richard P. Hayes) 〈陳那認識理論之概觀(上)〉,《中國佛教》35卷6期,台北:中國佛教社,1991:2-10。
---〈陳那認識理論之概觀(下)〉,《中國佛教》35卷8期,台北:中國佛教社,1991:6-12。
姚治華 〈反省可能嗎?—佛教自證說的意義〉余振邦譯,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舉辦之「現象學與佛家哲學會議」,2004年2月13-14日。
---〈論陳那的自證說〉,《現象學與人文科學》第三期—現象學與佛家哲學專輯2006,台北:漫遊者文化,2007:51-83。
倪梁康 〈唯識學中「自證分」的基本意涵〉,《現象學與人文科學》第三期—現象學與佛家哲學專輯2006,台北:漫遊者文化,2007:85-110。
耿一偉 〈陳那的語言哲學—以集量論為中心〉,《哲學與文化》18卷9期,台北:哲學與文化月刊雜誌社,1991年8月:842-849。new window
耿 晴 〈在解脫學脈絡下的佛身論—以《攝大乘論》為中心之探討〉,《哲學與文化》38卷3期(422期)「哲學與神學專題」,台北:哲學與文化月刊雜誌社,2011年3月:119-145。
陳榮灼 〈唯識學之「真」「妄」問題〉,《鵝湖學誌》8,1992:1-28。
陳一標 〈唯識學「虛妄分別」之研究〉,《國際佛學研究》,台北:國際佛學研究中心,1991年12月:187-207。
---〈「識」的詮釋─vijbana與vijbapti〉,《圓光佛學學報》第2期,中壢:圓光佛學研究所,1997:107-120。
---〈唯識學的「執受」義〉,《「宗教與心靈改革研討論會」論文集》,高雄:道德院,1998:123-146。
---〈有關阿賴耶識語義的變遷〉,《圓光佛學學報》第4期,中壢:圓光佛學研究所,1999:75-106。
---〈印順導師對新舊譯唯識的定位與評析〉,「印順思想─邁向2000年佛學研討會」,2000。
---〈《解深密經》中的阿陀那識〉,《人文關懷與社會發展論文集》,2003。
---〈阿賴耶識的性格與成立因緣—以《瑜伽師地論‧本地分》為線索〉,《玄奘學報》,第4期,新竹:玄奘大學,2004年10月:55-88
---〈解性賴耶與智如合一—有關「此界無始時」頌的分析〉,《玄奘人文學報》第4期,新竹:玄奘大學,2004。
---〈印順導師對唯識學研究的貢獻〉,《佛教文化與當代世界》,台北:文津出版社,2005年,頁1-29。
---〈中日法相宗傳承與宗風之比較〉,《玄奘佛學學報》,第3期,2005年7 月,頁105-126。
---〈他空說的系譜與內含──論印順法師對唯識空性說的理解〉,《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11期,台北:台灣大學,2006:245-276。
---〈唯識學「行相」(akara)之研究,《正觀》,第43期,2007:5-21。
---〈緣起與業—瑜伽行派對等流種子與異熟種子的詮釋〉,《圓光佛學學報》第15期,中壢:圓光佛學研究所,2009年10月:73-98。
陳宗元 〈陳那唯識理論的初探—以《集量論Pramanasamuccaya‧現量章》為中心〉,《法光學壇》第1期,台北: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1997:102-118。
傅新毅 〈大乘佛教「真如」觀念的現代詮釋〉,《學術論壇》,南寧:學術論壇編輯部,1999年,頁32-35。
黃俊威 〈從「真如緣起」到「法界緣起」的進路—「一心」觀念的確立〉,《中華佛學學報》第7期,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1994年,頁287-314。new window
敬 之 〈中觀宗「不許自證分」的問題,《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46冊,台北:大乘文化,1980:377-384。
楊惠男 〈《成唯識論》中時間與種熏觀念的研究〉,《華岡佛學學報》第5期,台北:中華學術院佛學研究所,1981:249-273。
---〈論俱時因果在《成唯識論》中的困難〉,《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第4期,台北:台灣大學哲學系,1981:221-238。
葉阿月 〈唯識論上的還滅緣起之意義〉,《哲學與文化》(台北:哲學與文化月刊社,1974):586-590。new window
楊維中 〈唯識宗語言哲學初探:名言及其意義的生成與消解〉,《宗教哲學》5卷2期,台北:中華民國宗教哲學研究社1999:137-150。new window
---〈識體理體兩分與「一分無性」說--法相唯識宗佛性思想論析〉,《中華佛學研究》第3期,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1999:93-106。
廖明活 〈窺基的判教思想〉,《台大佛學研究中心學報》3期,台北:台灣大學文學院佛學研究中心,1998:217-241。new window
---〈法寶的佛性思想〉,《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2期,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3:177-222。
---〈慧沼的佛性思想—對法寶的佛性思想的評難〉,《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5期,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4:143-176。
---〈初唐時期佛性論爭的兩個相關論題—定性二乘和變易生死〉,《中華佛學學報》18期,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2005:31-73。
---〈理、行兩種佛性說法的形成和演變〉,《佛學研究中心學報》10期,台北:台灣大學文學院佛學研究中心,2005:119-149。
---〈初唐時期佛性論爭中的真如所緣緣種子問題〉,《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7期,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5:167-183。
---〈初唐時期佛性論爭中的一乘問題〉,《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9期,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6:177-204。
---〈南北朝時代的佛性學說—中國佛性思想的濫觴〉,《中華佛學學報》20期(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2007):105-137。
趙東明 〈從《瑜伽論記》析論〈真實義品〉「離言自性」的語言哲學及對「說一切有部」語言觀的批判〉,《台大佛學研究中心學報》10期,台北:台灣大學文學院佛學研究中心,2005年7月:41-79。new window
---〈陳那「自證」理論探析—兼論《成唯識論》及窺基《成唯識論述記》的觀點—〉,《圓光佛學學報》10期,中壢:圓光佛學研究所,2006:65-112。
---〈析論 《瑜伽師地論•菩薩地•真實義品 》對「空」的批判與詮釋:兼論窺基 《瑜伽師地論略篹 》及遁倫《瑜伽論記 》的觀點〉,《圓光佛學學報》13期,中壢:圓光佛學研究所,2008年6月:71-110。
---〈窺基的認識論—以「三性」和「四分」之關係為中心〉,「台蒙佛教思想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臺灣大學文學院會議室&佛光大學雲起樓406室,2008年11月23:1-34。
---〈《解深密經》之「真如」觀探析—兼論《成唯識論》的解釋—〉,《華嚴蓮社、趙氏慈孝九十八年度大專佛學獎學金論文論文集》,台北:華嚴專宗學院,2009:125-152。
---〈「轉依」理論探析—以《成唯識論》及窺基《成唯識論述記》為中心〉,《玄奘佛學研究學報》第11期,新竹:玄奘大學宗教系,2009年3月:1-54。
---〈析論《瑜伽師地論‧菩薩地‧真實義品》之「真實義」—以遁倫《瑜伽論記》及窺基《瑜伽師地論略纂》為中心—〉,《圓光佛學學報》第15期,中壢:圓光佛學研究所,2009年10月:99-141。
慧 莊 〈談唯識學的四分說〉,《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26冊,台北:大乘文化,1980:313-332。
蔡耀明 〈心身課題在佛學界的哲學觸角與學術回顧〉,《圓光佛學學報》15期,中壢:圓光佛學研究所,2009年10月:1-29。new window
---〈心態、身體、住地之可能的極致展開—以《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為主要依據的哲學探究〉,《典藏觀音》,中壢:圓光佛學研究所,2011年1月:252-270。
蔡伯郎 〈無分別智與瑜伽現量〉,「佛教知識論研討會」,台北:政治大學哲學系,2009年12月19日:1-10
劉定權〈藏文三十頌漢譯〉,收於《唯識三十頌易解》(南投:蓮因寺,1988):1-7。
劉宇光 〈從現象學還原法試探「五重唯識觀」的哲學意涵〉,《現象學與人文科學》第三期—現象學與佛家哲學專輯2006,台北:漫遊者文化,2007:111-167。
---〈書評—佛教現象學:佛教瑜伽行派與《成唯識論》哲學研究〉,《現象學與人文科學》第三期—現象學與佛家哲學專輯2006,台北:漫遊者文化,2007:247-261
賴賢宗 〈「轉依」二義之研究〉,《中華佛學學報》第15期,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2002:93-113。new window
韓鏡清 〈唯識三十頌〉,《甘露》第26期(安徽:九華山佛學院,1998):64
釋惠敏 〈玄奘所譯《瑜伽論》之研究今昔〉,《佛學研究》第3期:187-189。引見網頁:http://ge.tnua.edu.tw/~huimin/paper/yoga/yoga.htm)
--- 〈《瑜伽師地論》研究成果之回顧與展望〉,收於氏著,《戒律與禪法》,台北:法鼓文化,2003:10。
---〈佛教之身心關係及其現代意義〉,《法鼓人文學報》創刊號,台北:法鼓人文社會學院,2004:179-219。
---〈佛教修行體系之身心觀〉,《法鼓人文學報》2期,台北:法鼓人文社會學院,2005:57-96。
釋慧海 〈唯識學上轉依義〉,收於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26冊(台北:大乘文化,1978):31-38。


五、辭書及資料庫
林光明、林怡馨合編 《梵漢大辭典》,台北:嘉豐,2005。
釋慈怡主編 《佛教史年表》,台北:佛光出版社,1987。
釋慈怡主編 《佛光大辭典》,高雄:佛光大藏經編修委員會,1988。
《漢語大字典》,四川:辭書出版社,1986-1990。
《漢語大詞典》,台北:台灣東華,1997。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http://www.cbeta.org/index.htm。
「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http://www.gaya.org.tw/library/。
「佛學數位圖書館暨博物館」:http://buddhism.lib.ntu.edu.tw/BDLM/index.htm。
釋惠敏等,「《瑜伽師地論》資料庫」:http://ybh.chibs.edu.tw/。
「教育部國語辭典」:http://www.edu.tw:81/clc/dict/)。
「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GWOv6I/webmge?mode=basic。



Ⅱ、外文部份

一、原典
Lévi, Sylvain. Mahayana-sutralajkara, Exposé de la doctrine du grand véhicule, selon le système Yogacara, TomeⅠ, Texte ; TomeⅡ, Traduction, Introduction, Index, Paris, 1907-1911.
---Vijbaptimatratasiddhi. Deux traités, de Vasubandhu, Vijwatika (la Vingtaine) accompagnée d’une explication en prose et Trijwika (la Trentaine) avec le commentaire de Sthiramati, Paris, 1925.
Lamotte, Etienne. Sajdhinirmocana sutra : l’explication des mysteres; Texte tibetain, Louvain : Louvain University, 1935.
Poussin, Louis de la Vallée. Vijbaptimatratasiddhi: La Siddhi de Hiuan-Tsang, Paris: Librairie Orientaliste Paul Geuthner, 1928-1929.
Wogihara, Unrai(荻原雲來). Bodhisattvabhumi : a statement of whole course of the Bodhisattva (being fifteenth section of Yogacarabhumi) , Tokyo, Japan : Sankibo Buddhist Book Store , 1930-1936.


二、專書及博士論文

(一)西文

Burton, David. Buddhism, knowledge and liberation : a philosophical study, Aldershot : Ashgate, 2004.
Chatterjee, A.K. The Yogacara idealism, Banaras Hindu Uni, 1962.
Chatterjee, K.N. Vasubandu’s Vijbapti-Matrata-Siddhi with Sthiramati’s Commentary (Text with English Translation), Bhadaini, Varanasi : Kishor Vidy Niketan, 1980.
Davidson,Ronald Mark. Buddhist System of Transformation: asrayaparivrtti/paravrtti Among the Yogacara,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ley,1985.
Dhammajoti, Bhikkhu. Sarvastivada Abhidharma, Hong Kong: Centre of Buddhist Studies,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07.
Ganguly, Swati. Treatise in Thirty Verses on Mere-Consciousness,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1992.
Hattori, Masaaki(服部正明). Dignaga on Perception,being the Pratyaksapariccheda of Dignaga’s Pramanasamuccaya from the Sanskrit fragments and the Tibetan versions, Cambridge,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8.
Hayes, Richard P. Dignaga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Signs,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88.
Kalupahana, David J. The principle of Buddhist psychology,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87.
Kawamura, L.S., Edited, collated, and translated, Madhyamika and Yogacara: a Study of Mahayana Philosophies, by in collaboration with G.M. Nagao.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1.
Keenan, John P. A Study of the Buddhabhumyupawesa: the Doctrinal Development of the Notion of Wisdom in Yogacara Thought Thesis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1980.
---trans., Bandhuprabha’s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Buddha Land (BDK English Tripitaka II-46), Berkeley, CA: Numata Center for Buddhist Translation and Research, 2002.
---trans., The summary of the Great Vehicle (by Bodhisattva Asanga, translated from the Chinese of Paramartha), Berkeley, Calif.: Numata Center for Buddhist Translation and Research, 2003(Rev. 2nd ed).
---introduction, and Paul J. Griffiths (translation and notes), The Realm of Awakening: A Translation and Study of the Tenth Chapter of Asavga’s Mahayanasavgraha,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Keng, Ching.(耿晴) Yogacara Buddhism Transmitted or Transformed? Paramartha (499-569 CE) and His Chinese Interpreters, Ph.D. Dissertation, Doctor of Philosophy in the subject of The Study of Religion,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May, 2009.
Klein, Anne C. Knowledge and Liberation: Tibetan Buddhist Epistemology in Support of Transformative Religious Experience, New York: Snow Lion Publications, 1986.
Lamotte, Étienne. La Somme Du Grand Véhicle D’asavga (Mahayanasajgraha), Louvain : Institut Orientaliste de l ’Université Catholique de Louvain, 1973.
Lusthaus, Dan. Buddhist phenomenology: a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 of Yogacara Buddhism and the Ch’eng Wei-shih lun, London: RoutledgeCurzon, 2002.
Nakamura, Hajime(中村元). Indian Buddhism: A Survey with Bibliographical Notes, Delihi: Motilal Banarsidass,First Indian Edition,1987.
Sakuma, Hidenori S.(佐久間秀範), Die Awrayaparivrtti-theorie in der yogacarabhumi (Teil ⅠⅡ), Franz Steiner Verlag Stuttgart (German), 1990.
Sasaki, Genjun H.(佐々木現順), Linguistic Approach To Buddhist Thought, Delihi: Motilal Banarsidass,Second Edition,1992.
Schmithausen, Lambert. Alayavijbana: on the origin and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a central concept of Yogacara philosophy, Tokyo :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Buddhist Studies, 1987. (reprint with addenda and corrigenda, 2007.)
Sponberg, Alan. The Vijbaptimatrata Buddhism of the Chinese monk K’uei-chi,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1979.
Sutton, Florin Giripescu. Existence and Enlightenment in the Lavkavatara-sutra—A Study in the Ontology and Epistemology of the Yogacara School of Mahayana Buddhism,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1.
Teng, Wei Jen.(鄧偉仁) Recontextualization, Exegesis, and Logic: Kuiji’s (632-682) Methodological Restructuring of Chinese Buddhism, Ph.D. Dissertation, Doctor of Philosophy in the subject of The Study of Religion,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January, 2011.
Waldron, William S. The Buddhist unconscious: The alaya-vijbana in the context of Indian Buddhist thought,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Curzon, 2003.
Wei Tat(韋達)(trans.). Ch’eng Wei-shih lun: Doctrine of Mere Consciousness, Hong Kong: Ch’eng Wei-shih lun publican committee, 1973.
Willis, Janice Dean. On Knowing Reality : The Tattvartha Chapter of Asavga’s Bodhisattvabhumi: Translated with an Introduction,Commentary,and Notes, Delihi: Motilal Banarsidass,First Indian Edition,1982.
Wilber, K., Engler J. and D.P. Brown. Transformations of Consciousness: Conventional and Contemplative Perspectives on Development, Boston and London: Shambhala Publ, 1986.
Williams, Paul. The Reflexive Nature of Awareness: A Tibetan Madhyamaka Defence, Cuzon Press, First Published in 1998.
Yao, Zhihua(姚治華). The Buddhist Doctrine of Self-cogni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5.


(二)日文
小谷信千代 《大乘莊嚴經論の研究》,京都:文榮堂,1984。
上田義文 《攝大乘論講讀》,東京:春秋社,1982。
---《梵文唯識三十頌の解明》,東京:第三文明社,1987。
山口益 《佛教に於ける無と有との對論》,東京:弘文堂,1941。
山口益、野澤靜證,《世親唯識の原典解明》,京都:法藏館,1977。
太田久紀 《成唯識論要講—護法正義を中心として》(一~四冊),東京:中山書房仏書林,1999-2000
片野道雄 《唯識思想の研究──無性造『攝大乘論註』所知相章の解讀》,京都:文榮堂,1975。
田中順照 《空觀と唯識觀》,京都:永田文昌堂,1976。
竹村牧男 《唯識の構造》,東京:春秋社,1985。
---《唯識の探究—『唯識三十頌』を読む》,東京:春秋社,1992。
---《唯識三性說の研究》,東京:春秋社,1995。
西尾京雄著 《仏地経論之研究》,東京:國書刊行會,1982。
宇井伯壽 《攝大乘論研究》,東京:岩波書店,1935(1966再版)。
---《安慧‧護法唯識三十頌釋論》,東京:岩波書店,1952。
---《瑜伽論研究》,東京:岩波書店,1958。
---《大乘莊嚴經論研究》,東京:岩波書店,1961。
寺本婉雅 《梵、藏、漢、和四譯對照安慧造唯識三十論疏》(西藏傳聖典譯註佛教研究第三輯),東京:國書刊行會,1933。
佐佐木月樵 《漢譯四本對照攝大乘論》,東京:萌文社,1931(京都:臨川書店,1977年改訂新版)。
花田凌雲 《唯識論講義》,東京:名著出版,1933。
長尾雅人 《中觀と唯識》,東京:岩波書店,1978。
---《攝大乘論和譯と注解》(上、下冊),東京:講談社,1987。
長尾雅人、梶山雄一、荒牧典俊 《大乗仏典15:世親論集》,東京,中央公論社,1974。
長澤實導 《大乘佛教瑜伽行思想の發展形態》,東京:智山勸學會,1969。
岩田諦靜 《真諦の唯識說の研究》,東京:山喜房佛書林,2004。
服部正明、上山春平 《認識と超越(唯識)》(佛教の思想4),東京:角川書店, 1973-1974。
保坂玉泉 《唯識根本教理》,東京:鴻盟社,1960。
城福雅伸 《現代語訳・講義成唯識論》卷第四、第五、第六,東京:春秋社,2010、2005、2007。
荒牧典俊 《唯識三十論》,長尾雅人、梶山雄一監修,《大乘佛典15:世親論集》,東京:中央公論社,1976。
高崎直道 《如來藏思想Ⅱ》,京都:法藏館,1989。
荻原雲來 《三十頌了別釋》,收於《荻原雲來文集》,東京:大正大學,1938:628-677。
深浦正文 《唯識學研究》上、下,京都:永田文昌堂,1954。
富貴原章信 《護法宗唯識考》,京都:法藏館,1955。
---《唯識の研究—三性と四分》,東京:國書刊行會,1988。
袴谷憲昭《唯識思想論考》,東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2001。
勝又俊教 《佛教における心識說の研究》,東京:山喜房,1961。
結城令聞 《唯識學典籍志》,東京:大藏出版社,1962(1985年再版)。
---《世親唯識の研究》上、下,東京:大藏出版社,1986。
---《唯識思想》,東京:春秋社,1999。
葉阿月 《唯識思想の研究—根本真實としての三性說を中心にして—》,台南:高長印書局,1975。
橫山紘一 《唯識の哲學》,京都:平樂寺書店,1984。
---《わが心の構造 『唯識三十頌』に学ぶ》,東京:春秋社,1996。
釋惠敏 《〈聲聞地〉における所緣の研究》,東京:山喜房佛書林,1994。


三、單篇論文

(一)西文
Chao, Tung-ming(趙東明),A Study of Kuiji’s Epistemology—Focusing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ree Natures” and the “Four Aspects”, in Seoul, Korea, held by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Yunsei University, February 11, 2009, pp. 59-78.
Lamotte, Étienne. L’Enseingement de Vimalakirti, Bibliothèque du Muséon Vol.51, Louvain: Institut Orientaliste, 1962, pp280-81 n.
Schmithausen, Lambert. Der Nirvana-Abschnitt in derViniwcayasamgrahavi der Yogacarabhumih, Wien, Hermann Bohlaus Nachf (German), 1969.
Sponberg, Alan. “Trisvabhava Doctrine in India & China—A Study of Three Exegetical Models—”, 《龍谷大學佛教文化研究所紀要》No.21, 1982, pp.97-119.
Hattori, Masaaki(服部正明).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Basis (Asraya-parivrtti) in the Yogacara System of Philosophy”, in D.Henrich (ed.), All-Einheit Wege eines Gedankens in Ost und West, Stuttgart, 1985, pp.100-108.
Wayman, Alex. “Book Review on Sakuma’s Die Asraya-parivrtti/pararvtti-theorie in der Yogacarabhumi”, JAOS Vo.113 (1), 1993, pp.143-146.
Lin, Chen-kuo(林鎮國), Language and Consciousness in the Sajdhinirmocana sutra, Presented at the Seminar on Yogacara Buddhism in China IIAS, Leiden: Leiden University, June 8-9, 2000.pp1-11.
--- Truth and Method in the Sajdhinirmocana Sutra,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Vol.37, No.2, June, 2010, pp.261-275.
--- Object of cognition in Dignaga''s Alambanapariksavrtti: On the controversial passages in Paramartha''s and Xuanzang’s translations,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 Vol.30, No.1, 2008, pp.117-138.
Yao, Zhihua(姚治華). Dignaga and Four Types of Perception, Journal of Indian Philosophy 32,2004,pp57-79.


(二)日文
広沢隆之 〈『瑜伽師地論』にみられる真如観〉,《印度学仏教学研究》62(31-2),駒沢大学における第三十三回学術大会紀要(二),1983:82-85。
---〈真如と分別「瑜伽論菩薩地」に見る宗教性〉,《仏教学》18,1984:45-67。
加藤均 〈Hidenori S.Sakuma, Die Awrayaparivrtti-Theorie in der Yogacarabhumi〉,《仏教学セミナー / 大谷大学仏教学会》54,1991:86-91。
西芳純 〈中國唯識における種子の研究とくに無漏種子に關する諸說の論考〉,《龍谷大學大學院紀要》6,京都:龍谷大學大學院紀要編集委員會, 1985:179-182
〈慈恩釈における無漏種子考(一)〉,《印度学仏教学研究》68(34-2),花園大学における第三十六回学術大会紀要(二),1986:42-45。
---〈唯識説における無漏種子論考〉,收於《山崎慶輝教授定年記念論集:唯識思想の研究》,1987:189-210。
---〈唯識説の種子義における恒随転と刹那滅〉,《渡辺隆生教授還暦記念論文集:仏教思想文化史論叢》,1997:493-508。
安達瑛光 〈識と無漏種子 成唯識論を中心として〉,《駒沢大学大学院仏教学研究会年報》,1972:95-103。
竹村牧男 〈転依―二分依他『摂論』金・土・蔵の譬喩の解明を通路とし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49(25-1),1976:201-204。
吉村誠 〈唐初期における五姓各別説について 円測と基の議論を中心に〉,《日本仏教学会年報》65,2000:179-196。
---〈唯識学派の五姓各別説について〉,《駒沢大学仏教学部研究紀要》62,2004:223-258。 
---〈唯識学派における種子説の解釈について—真如所縁縁種子から無漏種子へ〉,《印度学仏教学研究》110(55-1),2006:86-91。
坂井祐円 〈五姓各別説の絶対性の真偽をめぐっ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97(49-1),2000:65-67。
---〈五姓各別説の本来的意義につい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101(51-1),2002:99-102。
---〈玄奘系唯識における五姓各別説の成立をめぐって〉,《大谷大学大学院研究紀要》17,2000:115-146。
佐久間秀範 〈玄奘の意図する<転依>思想〉,《仏教学》26,1989:21-47。
---〈parivrtti及びparavrttiに対するチベット語訳〉,《宗教研究》282(63-3),1989:105-82(L)。
---〈『瑜伽師地論』における転依思想〉,《印度学仏教学研究》77(39-1),1990:66-74(L)。
---〈Abhidharmasamuccayabhasyamにおける転依思想〉,《印度学仏教学研究》79(40-1),1991:378-372(L)。
---〈Dharmadharmatavibhagaにおける転依思想〉,《印度学仏教学研究》92(46-2),1998:86-94(L)。
---〈安慧と玄奘の教義理論的近似性〉(廣州:中山大學哲學系舉辦“唯識學思想與東亞佛教傳統”學術研討會,2007年12月8-9日。
長谷川岳史 〈玄奘における《仏地経論》・《成唯識論》訳出の意図〉,《印度学仏教学研究》(48-2),1996:55-60。
---〈《仏地経論》と《成唯識論》 玄奘における両書の翻訳の意図〉, 《龍谷大学論集》455, 2000:119-133。
長澤實導 〈梵藏漢對照唯識三十頌釋語彙〉,《大正大學研究所紀要》No. 40(東京:大正大學,1955):1-54。
松田和信 〈『成唯識論述記』の傳える世親『緣起論』〉,《印度学仏教学研究》69(35-1),1986:111-114(L)。
神子上惠生 〈瑜伽師地論における言葉と意味〉,《仏教文化研究所紀要》14,京都:龍谷大学仏教文化研究所,1975:46-55。
---〈瑜伽師地論における認識と言葉〉,《龍谷大学論集》407,京都:龍谷大学,1975:28-35。
桂紹隆 〈デイグナガの認識論と論理學〉,《講座大乘佛教9—認識論と論理學》,東京:春秋社,1984:103-152。
高崎直道 〈転依AwrayaparivrttiとAwrayaparavrtti〉,《日本仏教学会年報》25,京都:日本仏教学会,1960。
島村著〈唯識思想の成立の根拠と染浄二分の依他性・転依〉《智山学報》第55輯(見網頁:http://www.h7.dion.ne.jp/~sdaisin/nibunnetashou.htm)。
野沢静証 〈西尾京雄《 仏地経論》之研究〉,《大谷学報》79(21-3)大谷大学,1970:68-71。
袴谷憲昭 〈<三種転依>考〉,《仏教学》2,1976:46-76。
勝又俊教 〈仏地経論と《成唯識論》《成唯識論》の原型を考究する一視点とし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13(7-1),1958:pp.13-22。
渡辺隆生 〈《成唯識論》の文獻上の性格と思想の特徵〉,《佛教學セミナー》47,京都:大谷大學佛教學會,1988:71-95。
---〈唯識論書における漢文用語の註釋的研究(1)〉,《佛教文化研究所紀要》27,京都:佛教文化研究所,1989:1-35。
---〈唯識論書における漢文用語の註釋的研究(2)〉,《佛教文化研究所紀要》28,京都:佛教文化研究所,1989:1-61。
---〈唯識論書における漢文用語の註釋的研究(3)〉,《佛教文化研究所紀要》31,京都:佛教文化研究所,1992:19-80。
---〈唯識思想の「転依」の意義とその体系〉,《仏教学研究》56,2002:1-18。
蓑輪顕量 〈真如所縁縁種子と法爾無漏種子〉,《仏教学》30,1991:47-69。
横山紘一 〈転依に関する若干の考察〉,《印度学仏教学研究》53(27-1),1978:230-233。
---〈ヨーガの心と真如『瑜伽師地論』と『解深密経』を中心に〉,《仏教学‧9—仏教と心》,1980:191-225。
鍵主良敬 〈本無および如‧真如の訳出について〉,《大谷学報》176(47-4),大谷大學,1968:34-57。


四、辭書及資料庫
Monier-Williams, M. Sanskrit English Dictionary,New Delhi:Munshiram Manoharlal Publishers Pvt.Lld.,2002.
《佛教哲學大辭典》,東京:創價學會教學部,1968。
小野玄妙編《佛書解說大辭典》,東京:大東出版社,1974。
平川彰編 《佛教漢梵大辭典》,東京,靈友會,1997。
望月信亨主編 《望月佛教大辭典》,東京:世界聖典刊行協會,1972。
荻原雲來編纂、辻直四郎監修 《漢譯對照梵和大辭典》,臺北:新文豐,1979。
「印度學佛教學論文數據庫」:http://www.inbuds.net/tchi/index.html。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