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共軍高層領導甄補制度之研究-以大軍區正職領導為例
作者:安慶安
作者(外文):An, Ching-an
校院名稱: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
系所名稱:政治研究所
指導教授:徐瑜
馬振坤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1
主題關鍵詞:菁英甄補制度制度化中央軍委會派系elitesrecruitment institutioninstitutionalizationCentral-Military CommissionFactional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90
國內外學術界對中共高層重要幹部的甄補,大都著重在政治菁英的甄補探討上,較少注意其軍事高層將領的甄補研究。長期以來,共軍始終相信武器裝備等物質因素,僅是影響戰爭結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而非決定因素,他們認為人才是最終的決定因素,而人的因素中,幹部的選任又是共軍建軍路線與政策執行的關鍵因素。因此,共軍高層領導幹部的甄補,將攸關共軍的建軍大業發展,且是非常重要與值得深入研究分析的議題。
本研究將從相關研究中共領導幹部甄補的文獻中,藉由制度化的途徑,探索中共建政迄今,甄補制度歷經從初建、停滯、重建、鞏固、深化等五個階段,由其演變的過程中,得知共軍的甄補制度並非一成不變,而是與時俱進的不斷調整,肆應主客觀環境的變遷。探析影響共軍高層領導甄制度化的因素,在靜態層面,主要包括軍事領導指揮的組織結構、甄補政策與規範、軍銜(階)制度等因素,由於其為根本的結構和屬性,雖有變遷但並未完全改變,對甄補制度的發展仍產生重要的影響。在動態因素面向,包括高層菁英或派系的權力鬥爭、領導者的權威來源、軍事現代化、政工制度、甄補慣例等因素,屬於實際運作層面,易受到人為主觀意志與客觀環境的影響。因而,從中共建政六十幾年的發展脈絡來看,共軍高層將領的甄補演變;在1978年前,由於毛澤東個人的威望與黨內權力鬥爭的影響,甄補方式帶有濃厚的人治色彩,對於甄補運作方式並無顯而易見的常規可尋;1978年後,鄧小平推動幹部「四化」政策,廢除幹部終身制,重新建立甄補相關規範與慣例,甄補的模式始往正規化的方向發展。
綜合言之,從共軍甄補規範與慣例的建立,及實際甄補狀況的發展軌跡,觀察到甄補模式的變遷,主要受到制度結構與菁英權力鬥爭等兩股力量影響,這兩股力量既相互牽制也相輔相成。尤其,在1978年後,為防止權力再度過度集中於個人,及缺乏一套甄補遊戲規則,導致領導者以個人威望或非正式管道介入甄補運作,造成甄補模式無法產生固定的方式。重新確立以制度做為甄補方式的依據,在「六四」天安門事件中,曾因個人或黨的利益與制度發生嚴重的衝突矛盾,但經由江澤民、胡錦濤兩者持續的遵守與深化的運作下,使共軍高層菁英們對遵守既存的甄補規範與慣例已有高度共識,大量減少甄補的例外情形,甄補模式已有制度化發展趨勢。但共軍的甄補的制度化發展,若無法完全或降低排除血緣關係網絡等非正式因素,對制度造成負面的影響,其制度化發展趨勢仍有可能遭到逆轉的情形發生。
In home and abroad, most of the studies related to PRC recruitment institutions are focusing on political elites instead of military high ranking officers. PRC always believe that “material factors” such as weapon systems are not the crucial point but partial reasons work upon the result of battles. In the mean time, the election of cadres is the key point of the direction of military establishment and policy execution. Therefore, based on this background, the recruitment institutions of PRC high ranking officers should is an important issue to be discussed.
This study will analyze the history of recruitment institutions with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view. The history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establishment, stagnation, reconstruction, consolidation and deepening. With the observation on the process of evolution, we can find the recruitment institutions are changed along with the time.
The factors of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PRC high ranking leadership, in one hand, the structure of commanding system, the policy of recruitment institutions and the military ranking system play as static state factors and, in the other, the struggle of parties, military modernization, political commissar and the resource of authorization play as dynamic factor. Therefore, through a sixty-year evolution, we learn that before 1978, because of the prestige of Mao Zedong and the influence of allied group confliction, recruitment institutions were formed with “personal” characters. At that time, there were no rules to be found in recruitment institutions. After 1978, Deng Xiaoping impelled “Four modernizations cadres”, abolished the “cadres lifelong system” as well as established standard and the convention of recruitment institutions in the mean time. Since then, recruitment institutions are developing toward a standard direction.
To sum up, system structure and the struggles between elites influe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standard,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evolution of recruitment institution. Especially, after 1978, to prevent unofficial interference into recruitment institution with the reason of the power concentration, regulations have thus been formulated. During Tiananman Incident, there are serious conflicts happened between individual benefit and the system. However, with the efforts of Jiang Zemin, a consensus has been reached within elites of PRC high ranking officers. There are few exceptions happened as recruitment institution is performed. Thus, the recruitment institution has been modulized step by step. However, as long as unofficial factors such as the blood relationship exit, anti-system of recruitment institution development will still be one of the possibility in the future.
壹、中文書籍:
丁樹範主編(2002)。胡錦濤時代的挑戰。台北:新新聞出版社。
小島朋之著,杜秀卿譯(1995)。失去鄧小平的中國。台北:大展出版社。
中央文獻研究室主編(1982)。三中全會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冊。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央文獻研究室主編(1988)。十二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冊。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央軍委法制局編,(1988)。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事法規匯編:1949-1988。北京: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
中共中央文化獻研究室鄧小平研究組編著(2009)。鄧小平自述。北京:國際文化出版社。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1987)。十一屆三中會以來重要文獻選讀。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2006)。江澤民文選。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2006)。江澤民文選。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2004)。中國共產黨歷屆中央委員大辭典:1921-2003。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
中共研究雜誌社(1991-2010)。中共年報。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
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編審委會(2007)。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傳。第一冊。北京:解放軍出版。
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編審委會(2007)。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傳。第二冊,北京:解放軍出版。
中國人民解放軍高將領傳編審委會(2007)。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傳。第三冊。北京:解放軍出版。
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編審委會(2007)。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傳。第四冊。北京:解放軍出版。
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編審委會(2007)。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傳。第五冊。北京:解放軍出版。
中國人民解放軍編委會(1994)。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冊。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編印(2010)。國防和軍隊建設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重要論述選編。北京:解放軍出版。
中國人物年鑑編輯部編(1989-2007)。中國人物年鑑。北京:新華出版社。
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1992)。中國大百科全書。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中國大陸問題研究所主編(2001)。中共建政五十年。台北:正中書局。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委員會(1997)。中國軍事百科全書-軍事學術Ⅰ。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委員會主編(2007)。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中華人民共和國年鑑編輯部編輯(1997-2008)。中華人民共和國年鑑。北京,中國年鑑社。
公方彬(2005)。政治作戰初探。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毛澤東(1968)。毛澤東思想萬歲。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
毛澤東(1991)。毛澤東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毛澤東(1991)。毛澤東選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王玉民(1994)。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與原理。台北:洪葉出版社。
王法安(1995)。鄧小平軍隊制度建設思想研究。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王貴秀(1995)。論民主和民主集中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王 晹,2006。新時期黨的幹部制度建設。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
平松茂雄著,楊鴻儒譯(1999)。江澤民與中國軍。台北:凱崙出版社。
朱浤源主編(1999)。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台北:正中書局。
朱健新主編(2006)。軍官制度比較與改革。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朱新民(1991)。1978-1990中共政治體制改革研究。台北:永然文化出版社。
江澤民(2003)。論國防和軍隊建設。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何景榮譯,Jan-Erik Lane & Svante Ersson著(2002)。新制度主義政治學。台北:韋伯文化出版社。
余世誠(1995)。鄧小平與毛澤東。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吳明杰(2003)。軍隊政治工作理論學習指南。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吳恒宇(2004)。中共新軍事革命人才培育與院校教育改革。台北:大屯出版社。
吳復新(2003)。人力資源管理:理論分析與實務應。台北:華泰出版。
吳瀚飛(2002)。中國公開選拔領導幹部制度研究。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
宋雙來主編(1991)。軍隊政治工作新論。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李少民主編(1992)。中國大陸的社會政治經濟。台北:桂冠圖書出版社。
李俊亭等主編(1989)。中國武裝力量通覽:1949-1989。北京:人民出版社。
李英明(1996)。中共研究方法論。台北:揚智出版社。
李智舜(1994)。毛澤東與十大元帥。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李德、舒雲編著(2009)。林彪日記。下冊。香港:明鏡出版社。
李 銳(1994)。廬山會議實錄。台北:新銳出版社。
李 銳(2005)。中國共產黨組織史資料-附卷二:中國人民解放軍組織(1949-1997)。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
沈明室(1995)。改革開放後的解放軍。台北:慧眾出版社。
周克玉主編(1994)。當代中國軍隊的政治工作。上冊。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
岳忠強(2007)。中國軍事百科全書-軍隊政治工作總論。第二冊。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岳忠強主編(2007)。軍隊政治工作總論。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易君博(1993)。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台北:三民書局。new window
林禾立(Willy Wo-Lap Lam)著,塗百堅、陳怡如等譯(1996)。世紀末中國-鄧小平續局 China After Deng Xiaoping。台北:智勝文化出版社。
林佳龍主編(2002)。未來中國退化的極權主義。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
林長盛主編(1993)。解放軍的現狀與未來。台北:桂冠圖書。
姜占魁(1989)。行政學。台北:五南出版社。
姜廷玉(2009)。新中國國防和軍隊建設60年。北京:黨建讀物出版社。
姜思毅(1992)。在建設現代化革命軍隊的道路上曲折前進。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姜思毅(2001)。軍隊政治工作學。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姜漢斌(2007)。國防政治學。北京:人民出版社。
姚延進等主編(1998)。跨世紀的治軍之道-學習江澤民同志關於軍隊建設的論述。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施九青(2002)。當代中國政治運行機制。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洪陸訓(2002)。軍事政治學。台北:五南出版社。
胡正光主編(2009)。新中國60年軍事法制建設理論與實踐。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胡光正主編(2007)。當代軍事體制變革研究。北京:軍事科學出版。
胡鞍鋼(1995)。挑戰中國:後鄧中南海面臨的機遇與選擇。台北:新新聞出版社。
軍事科學研究軍事歷史研究所編(2007)。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八十年:1927-2007。北京: 軍事科學出版社。
軍事科學研究軍事歷史研究部編(2002)。中國人民解放軍全史。第一卷。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軍事科學研究軍事歷史研究部編(2002)。中國人民解放軍全史。第九卷。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軍事科學研究軍事歷史研究部編(2005)。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事史要。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2008)。中國人民解放軍改革發展30年。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所編(2007)。中國人民解放軍八十年大事紀:1927-2007。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軍事科學院戰爭理和戰略研究部編(2009)。改革開放以來黨的軍事指導理創新發展。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韋伯(Max Weber)著,康樂編譯(1985)。支配的類型:韋伯選集Ⅲ。台北:允晨出版社。
匪情年報編輯委員會(1967-1990)。匪情年報。台北: 匪情年報編輯委員會。
唐德剛(2005)。毛澤東專政始末:1949-1976。台北:遠流出版社。
夏禹龍、顧肖榮主編(1999)。20年來中國政治體制改革和民主法治建設。重慶:重慶出版社。
徐 平(2005)。新中國首次軍銜實錄:1955-1965。北京:金城出版社。
徐 焰(2008)。中國國防導論。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徐明善(2007)。新世紀新階段中國國防和軍隊建設。北京:人民出版社。
浦興袓(2005)。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制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馬玲、李銘(2006)。胡錦濤新傳。台北:泰電電業股份公司。
高建國(2004)。經略世紀第一高地:中國軍事人才發展戰略百年構想。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新(1997)。江澤民的權力之路。香港:明鏡出版社。
高新等著(1996)。江澤民面臨的挑戰。香港:明鏡出版社。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78)。中共機密文件彙編。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99)。中共人名錄。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國防大學黨史黨建政工教研究室主編(2004)。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學。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國防大學黨史黨建政工教研室主編(1989)。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史。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國防部軍事情報局編(2009)。2009年中共重要人事評析專輯。台北:國防部軍事情報局印。
國防部編(2003)。共軍才人培訓專輯-中共原始資料彙編第139號。台北:國防部編印。
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1988)。共匪原始資料彙編。第三號。台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
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編(1983)。鄧小平言論集。補篇。1957-1980。台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
寇健文(2007)。中共菁英政治的演變-制度化與權力轉移1978-2004。台北:五南出版社。
張 蘋、胡曉華(2002)。軍事人力資本新世紀軍隊質量建設。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張向東編(1992)。中國大百科辭典。第三卷。台北:華嚴出版社。
張 良(2001)。中國「六四」真象。香港:明鏡出版社。
張東輝、楊春長(2008)。新世紀新階段軍隊歷史使命研究。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張金鑑主編(1987)。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行政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張嘉中(2008)。權力鬥爭與軍人的政治角色:1949-1973年的中國。台北:揚智文化。
張潤書教授榮退紀念論文集編輯委員會主編(2001)。新世紀的行政理論與實務。台北:三民書局。
張蔚萍編(2001)。中國共產黨黨務工作全書。北京:研究出版社。
張鐵志、林葦芸等譯,巴克曼(David Bachman)著(2000)。江澤民的歷史考卷-從十五大走向二十一世紀。台北:新新聞文化事業公司。
莫理斯.邁斯納(Mauiice Meisner)著,杜蒲、李玉玲譯(1991)。毛釋東的中國及後毛的中國-人民共和國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陳 耿(2003)。軍隊管理程序論。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陳文義(1991)。中國人民解放軍幹部工作業務指導。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徐斯儉、吳玉山主編(2008)。黨國蛻變-中共政權的菁英與政策。台北:五南出版社。new window
陳峰、高敏(2009)。中國共產黨歷次全國代表大會。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
陳德昇主編(2008)。中共「十七大」政治精英甄補與地方治理。台北:INK出版社。
陳燕波主編(2001)。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理論與實踐。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單少傑(2001)。毛澤東執政春秋。台北:聯經出版社。
彭文賢(1973)。組織原理。台北:三民書局。
彭克宏等主編(1989)。社會科學大詞典。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著,薛絢譯(1994)。費正清論中國。台北:正中書局。
雲光主編(1985)。社會主義政治學。北京:人民出版社。
馮長松(2009)。中國特色軍事管理創新。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黃丘隆主編(1988)。社會主義詞典。台北:學問出版社。
新時期黨的幹部工作實用手冊主編(2010)。新時期黨的幹部工作實用手冊。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
楊光斌(2006)。中國政府與政治導論。台北:五南出版社。
楊宏山(2004)。當代中國政治關係。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楊國樞(1994)。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臺北:東華出版社。new window
楊開煌(2005)。出手-胡政權對台政策初探。台北:海峽學術出社。
楊開煌(2007)。新政-胡錦濤時代政治變遷。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楊繼繩(2007)。鄧小平時代:中國改革開放二十年紀實。上冊。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當代中國叢書編輯委員會(1989)。當代中國軍隊的軍事工作。上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葉至誠、葉立誠合著(2001)。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商鼎文化出版。
趙紫陽(2009)。國家的囚徒-趙紫陽的祕密錄音。台北:時報出版社。
趙叢(1998)。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學。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齊春元等編(2010)。軍隊黨委工作規範。北京:藍天出版社。
齊茂吉(1997)。毛澤東和彭德懷、林彪的合作與衝突。台北:新新聞出版社。
劉 岩(2007)。中國軍銜百年史略。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劉成軍、劉源主編(2009)。新中國國防和軍隊60年。北京:人民出版社。
劉岩主編(1993)。中國人民解放軍幹部人事管理學。北京:軍事科學出版。
劉華清(2004)。劉華清回憶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鄭永年(2000)。政治漸進主義:中國的政治改革與民主化前景。台北:吉虹資訊。
鄭竹園(1992)。大陸政經巨變與中國前途。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鄧力群主編(1995)。彭德懷傳。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
鄧小平(1994)。鄧小平文選。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鄧小平(1994)。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穆顯奎、侯魯梁(1994)。鄧小平:中國軍事改革的總設計師。濟南:黃河出版社。
蕭智林、胡建剛主編(2004)。江澤民軍事創新思想研究。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錢海皓主編(2001)。軍隊組織編制學。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閻 穎(2007)。中國共產黨領導體制的歷史演變。北京,中共黨出版社。
閻世奎(1993)。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理論與實踐。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閻景堂(1984)。中共黨史研究論文選。下冊。湖南:人民出版社。
總政治部幹部部、軍事科學院軍制研究部編者(1989)。中國人民解放軍幹部制度概要。北京:軍事科學出社。
謝慶奎(2003)。政治改革與政府創新。北京:中信書局。
謝慶奎等(2005)。中國大陸政府與政治。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叢文勝(2009)。新中國國防法建設六十年。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叢進(1989)。曲析發展的歲月。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
聶榮臻(2007)。聶榮臻回憶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藍仁哲等主編(1998)。加拿大百科全書(Encyclopedia of Canada。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
譚友鵬(1992)。軍隊幹部管理學。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嚴家其、高皋(1992)。文化大革命十年史。台北:遠流出版社。
蘇梅鳳、卓松呈主編(1988)。中國公務員制度。湖北: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
蘇紹智(1984)。中國大陸政治經濟的再認識。台北:風雲出版社。
蘇嘉宏(1992)。派系模式與中共政治研究。台北:永然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貳、中文期刊:
丁樹範(1991)。波斯灣戰爭對中共解放軍的影響。中國大陸研究。34:12,27-36。new window
丁樹範(1992)。論四十餘年來共軍的發展。中國大陸研究。35:12,25-33。new window
丁樹範(1993a)。「十四大」後的大陸軍事情勢。中國大陸研究。36:1,25-45。new window
丁樹範(1993b)。權力重組下的中共軍隊與政治。近代中國。93,110-125。
丁樹範(1994)。一九九三年的中共軍隊:軍事現代化與政治繼承。中國大陸研究。37:2,31-45。new window
丁樹範(2003)。一九九O代以來的中國黨軍關係。中國大陸研究。46:2,57-80。new window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幹部部(2008)。認真貫徹落實體現科學發展觀要求的指揮軍官考評體系。求是。2008:15,7-20。
孔聖根(2001)。對堅持黨管幹部原則的理論探討。組織人事學研究。2001:3,30-40。
文 青(1980)。對共匪軍區之及人事異動之觀察,蘇俄問題研究。21:6,28-31。
方君歸(1972)。從中共「八一建軍節」看中共中央軍委內部現況。中共研究。6:9,22-35。
方君歸(1974)。中共的軍事組織與軍事幹部。中共研究。8:11,46-56。
方君歸(1974)。對中共調整大軍區人事之分析。中共研究。8:1,10-20。
方君歸(1978)。華鄧在中共軍中的影響力及軍方的動向。中共問題。12:12,21-25。
包淳亮(2002)。當代中共權力繼承的制度限制。東亞季刊。33:1,25-36。new window
包淳亮(2006)。共軍素質的新變化。展望與探索。4:9,50-65。
仲一平(2005)。中共確立新的建軍架構。鏡報月刊。332,15-28。
任德厚(1990)。制度研究與當代政治學之發展。政治科學論叢。1,1-30。new window
任嚴森、王立才(2001)。注重搞好軍官的崗位輪換。領導科學。2001:7,22-35。
江之南(1973)。當前中共軍的內部情勢—中共中央軍委和軍區現狀的總觀察。中共研究。7:8,9-21。
何 斌(1978)。一九七七年的中共軍事。中共研究。12:2,15-26。
吳仁傑(2007)。近期中共重要幹部調整意涵與展望。展望與探索。5:9,104-111。
吳玉山(2001)。制度、結構與政治穩定。政治學報。32,1-30。new window
吳安家(2003)。胡錦濤正面臨如何鞏固權力的問題。展望與探索。1:1,9-27。
吳恆宇(2010)。中共軍隊大軍區正職的編制與晉升模式。國防雜誌。25:5,21-34。new window
李亞明(2010)。中共十八大前後大軍區正職的新舊交替。國防雜誌。25:5,11-20。new window
李明賢(1992)。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區發展演變述略。軍事歷史研究。1992:4,45-55。
李芙桃(1998)。共軍人事調整意義與影響。中國大陸研究。41:6,67-79。new window
李晶、杜江(2009)。程式民主是推進幹部選拔任用民主化的關鍵-對「對軍隊幹部選拔任用工作程式規定(試行)」 的幾點思考。西安政治學院學報。22:5,30-45。
杜 勉(1976)。中共黨、軍與政府之間的關係。東亞季刊。8:1,6-22。
沈明室(2003)。解放軍軍區體制改革的戰略意含。尖端科技軍事雜誌。228,48-56。
林長盛(1993)。對中共「十四大」軍中人事安排之分析。中國大陸。26:1,8-15。
俞雨霖(1984)。1978年後中共的軍事、政治關係:結構與趨勢。東亞季刊。16:2,36-57。
俞雨霖(1987)。文革時期中共的軍人與政治(上)。東亞季刊。19:1,44-71。new window
洪志安(2003a)。中共「十六大」軍權繼承之研究。陸軍學術月刊。39:458,25-43.
洪志安(2003b)。中共領導人與軍隊關係之研究-以江澤民掌軍13年為研究對象(1989-2003)。國防雜誌。18:16,107-118。new window
洪志安、王官德(2010)。從政治繼承看胡錦濤主政時期的文武關係。中共研究,81-98。new window
凌 雲(1990)。對共軍人事異動之研析。中共研究。24:7,77-82。
孫厚生(2003)。制度化及在歷史過程中的意義-非線性歷史發展觀。唐山師範學院學報。25:1,51-70。
孫 煒(2003)。比較政策研究的新制度研究途徑:兩岸高等教育政之初步比較。問題與研究。42:1,28-29。
徐 平(2002)。建國後中央軍委人員構成的變化。軍史縱橫。2002:9,45-55。
徐 平(2008)。「實行新軍銜制」的若平歷史細節」。黨政幹部文摘。2008:11,25-39。
徐 平(2009)。新中國軍銜制發展歷程。百年潮。2009:10,45-53。
徐德誠(2001)。共軍軍官服役制度的改革。國防誌雜。17:5,60-72。new window
耿若天(1971)。匪黨匪軍間派系及如何加以運用。陸軍學術月刋。7:67,69-75。
寇健文(2003)。胡錦濤七一講話與江、胡兩人的權力態勢。展望與探索。1:7,1-8。
寇健文(2004)。中共菁英政治的研究途徑與發展。中國大陸研究。47:3, 1-28。new window
寇健文、黃霈芝、潘敏(2006)。制度化對中共菁英甄補之影響:評估十七大政治局的新人選。東亞研究。37:2,1-38。new window
張宏飛(2006)。鍛造中國重錘:走向新世紀的解放軍第二砲兵部隊。國際展望。545,26-33。
張偉平(1997)。我軍選拔幹部「五湖四海」原則歷史發展及其重要作用。軍事歷史研究。1997:3,61-68。
張執中(2008)。後極權威權政體的政治改革路徑>:以中共「黨內民主」為例。社會科學論叢。2:2,64-111。new window
張馭濤、徐占權、江英(1991)。論中國共產黨對軍隊實行絕對領導的基本經驗。軍事歷史研究。1991:2,1-10。
張蜀誠(2008)。中共海軍決策階層之派系分析。國防雜誌。23:1, 72-82。new window
梁雪美(2007)。中國人民解放軍處理職務與銜級關係問題的歷史回顧。軍事歷史。2007:6,35-46。
梅君友(1997)。共軍進行跨世紀人事安排。共黨問題與研究。23:1,1-8。
莊 進(1994)。我軍軍銜制度的歷史沿革。軍事歷史研究。1994:4,67-87。
郭崇武(1989)。共軍一九八八年幹部人事制度改革析述。共黨問題研究。15:11,45-62。
陳培雄(1994)。中共軍事制度之探討。共黨問題研究。20:6,66-73。
陳輝(2004)。人民解放軍大區體級的歷史沿革。黨史博覽。2004:2,25-33。
魚 洋(1979)。中共調整重要軍事領導人事現況。中共研究。12:7,68-76。
程達剛、陳科先(2009)。新中國成立以來軍隊幹部工作回眸。西安政治學院學報。22:5,22-35。
黃力明(2010)。中共十大後中央軍委組成情況考析。黨史博采。2010:9,35-42。
黃信豪(2009)。晉升,還是離退?中共黨政菁英仕途發展的競爭性風險分析,1978-2008。台灣政治學刊。13:1,135-165。new window
楊志恆(2006)。胡錦濤的科學發展觀建軍與高階將領人事調整。展望與探索。4:2,1-10。
董立文(2003)。江澤民留任「國家軍委主席」的意涵。展望與探索。1:3,1-3。
裘克人(2003)。論黨委統一的集體領導下的首長分工負責制的創新點與優越性。南京政治學院學報。108,36-45。
賈若瑜(2010)。解放軍恢復軍銜制的台前幕後。百年潮。2010:3,24-35。
熊自健(2005)。中共公開選拔領導幹部制度評析。中國大陸研究。47:1,50-72。new window
熊自健(2002)。中共黨政領導幹部的管理體制。中國大陸研究。45:5, 73-86。new window
蒲 西(2009)。軍隊幹部政策制度建設的歷史回顧。中國軍事科學。108,101-110。
趙建民(2002)。中共黨國體下立法機關的制度化。中國大陸研究。45:5。87-112。new window
劉 岩(1993)。關于改革完善我軍工資結構的研究。軍事經濟研究。1993:6, 50-60。
劉 岩(2004)。當代中國軍隊的等級制度發展沿革概況。當代中國歷史研究。11:1,101-108。
劉育民(1987)。一九八0年代後期中共軍人在政治權力結構中之角色。共黨問題研究。13:9,42-51。
劉啟春(2010)。政治忠誠:共產黨人的基本政治倫理。求實。2010:8,14-17。
潘進章(2009)。中共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之探討。陸軍學術雙月刊。45:508,50-65。
潘進章(2009)。共軍黨委領導首長分工制度之探究。空軍學術雙月刊。610,51-69。
蔡承瑋(2008)。中共十七大軍委會之分析。陸軍學雙月刊。44:499,50-70。
蔡承瑋(2009)。中共軍隊文職人員制度之分析。國防雜誌。24:3,125-135。new window
鄭大誠(2008)。解放軍將領培養之觀察與分析—兼論中共十七大軍方人事安排。展望與探索。6: 1,93-108。
魯 競(1995)。中共幹部制度改革的回顧與前膽。中共研究。29:3,45-56。
蕭桂林、朱向東(2004)。我國軍官軍銜制度的缺陷與完善。行政與法。2004:7,65-74。
錢淑芬(1997)。國軍軍官人事行政階職制度的形成分析:從唐代武官的考詮制度談起。復興崗學報。66,215new window
錢淑芬(2009)。階級、符號與角色:軍事社會化的模塑技術。復興崗學報。96,96-130。new window
魏鏞(1973)。行為研究與美國之中國研究。政治學報。2,40-61。new window
叁、中文博碩士論文與學術研討會:
王先正(1996)。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之研究。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任台嵩(2006)。從中共歷屆黨代表大會的人事佈局探討菁英甄補的制度化趨勢。私立中國文化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雲霖(1994)。中共公職幹部人事制度改革之研究(一九八七-一九九四)-兼論其「國家公務員」制度之建立與發。國立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孫紹正(2003)。中共政治繼承與制度化-從十一屆三中全會至十六屆三中全會人事改選為例。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所碩士論文。
連斐璠(2008)。中共政治繼承之研究-從江澤民到胡錦濤。私立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陳志榮(2008)。中共菁英政治制度化與權力轉移之研究。私立銘傳大學:社會科學院國家發展與兩岸關係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陳容芳(2010)。中共黨務與經濟領導幹部甄補路徑之比較:1992-2009年。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陳祥茗(2006)。中共中央領導人權力繼承模式之探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彥衛(2009)。中共菁英甄補之制度化研究 - 以「十七大」政治局為例,國立師範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信豪(2008)。有限活化:中國黨國體制下的菁英流動,1978-2008。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黃國鈞(2007)。正式政治VS.非正式政治:從制度化與派系因素解讀中共省級人事權力的行使。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載 啟(2006)。加快軍隊指揮軍官交流步伐對策研究。吉林大學:行政學院碩士論文。
褚耀昌(2007)。中共權力繼承制度化與政權穩定之研究。私立銘傳大學:社會科學院國家發展與兩岸關係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劉為玉(2009)。中共政治繼承之制度化研究:從權力鬥爭到和平轉移。私立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建民(1996)。台灣民主化經驗適用於中國大陸之可行性研究-自黨政關係制度化層面探討。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沈明室(2003)。中國共產黨之轉型及共軍『軍隊國家化』之探討。和平論壇。2003 /10/20。
張國城(2011)。解放軍高層人事變動與中國軍事戰略。「中共『十八大』政治繼承:持續、變遷與挑戰」研討會。2011/3/25。
肆、中文報章雜誌:
人民解放軍的光榮任務,人民日報,1954/7/24:1。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舉行會議-通過人民解放軍軍官服役條例。人民日報。1955/02/09:1。
繼續發揚我軍的光榮傳統。人民日報。1955/8/1:2。
建軍新階段中政治工作的若干問題。人民日報。1956/9/24:5。
高舉黨的總路線和毛澤東軍事思想的紅旗闊步前進。人民日報。1959/9/30:2。
文 斌(1974),共軍派性鬥爭新形勢。中國評論,491,10-11。
陸鏗(1985)。胡耀邦訪問記。百姓半月刊。97,5-25。
中共整軍-傾趙高幹一律撤換七大軍區有六個更換領導幹部。聯合報。1990/7/2:10。
羅冰(1997)喬石出局與十五大選舉內幕。爭鳴。香港。240,8。
曹瑞林(2002)。總政幹部領導就是《現役軍官職務任免條例》答記者問。解放軍報。2002/02/01:3。
江澤民掌控軍權有助平順交權。文匯報。2002/11/16:4。
王文杰(2003)。以「三個代表」為指導推動我軍現代化跨越式發展。解放軍報。2003/3/11:5。
俞雨霖(2003)。北京疫情凸顯中共黨軍結構二元化問題。中國時報。2003/4/29:10。
加速我軍現代化建設的重要舉措,中央軍委頒發實施軍隊人才戰略工程規劃。解放軍報。2003/9/8:1。
政治局第8次學習-胡錦濤強調全面貫徹依法治國。人民日報。2003/10/01:1。
經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批准《黨委工作條例》正式頒發。解放軍報。2004/5/10:1。
江澤民胡錦濤出席中央軍委擴大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解放軍報。2004/21:1。
仲一平(2005)。中共確立新的建軍架構。鏡報月刊。332,15-28。
公方彬(2006)。構建當代中國軍人的核心價值觀。解放軍報。2006/9/4:6。
蔡和順(2008)。中共國防體系專題象徵性軍事領導機構─國防部。青年日報。2008/11/5:7。
賽宗寶(2009)。就《軍隊幹部選拔任用工作程式規定(試行)》,總政治部幹部部有關負責人答記者問。解放軍報。2009/02/26:2。
張建國(2009)。經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批准總政印發《軍隊幹部選拔任用工作程序規定(試行)》。解放軍報。2009/2/5:1。
張建國(2009)。總政:幹部選拔任用工作程序試行規定。解放軍報。2009/02/05:1。
林中斌(2009)。我們還需要國防嗎?。財訊雜誌。4,67。
亓樂義(2010)。習近平確立中共第5代接班人;五中全會閉幕 習增補為中央軍委會副主席。中國時報。2010/10/19:5。
張明軍(2010)。中國特色軍事法規體系日臻完善。解放軍報。2010/11/16:1。
賽宗寶(2010)。開掘用好「第一戰略資源」-專訪總政幹部部長于大清。解放軍報。2010/11/23:2。

















伍、英文書目
Bendix, Reinhaard. (1977). Max Weber: An Intellectual Portrait. Berk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ger, Peter L., & Luckmann, Thomas. (1967).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A Treatise i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Garden City N.Y.: Donbleday.
Bickford, Thomas J. (2001). A Retrospective on the Study of Chinese Civil-Military Relations Since 1979: What Have We Learn ? Where Do We Go?. In Mulvenon, James C., Yang, Andrew N. D.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a Retrospective on Chinese Military Studies in the Post-Mao Era. Santa Monica, CA: RAND.
Blasko, Dennis J. (2007).The Chinese Army Today Tradition and Transformation for the 21st Century. New York, NY: Routledge.
Bottomorc, Tom B. (1964). Elities and Society. Harmonsworth: Penguin.
Burkitt, Laurie eds.(2003). The Lessons of History: 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t 75. Strategic Studies Institute United States Army War College.
Cheung,Tai Ming (2001).The Influence of the Gun: China’s Central Military Commiss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Military, Party, and State Decision-Making System. In Lampton, David M. ed. The Making of Chinese Foreign and Security Policy in the Era of Reform,1978-2000.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
Czudnowski, Moshe M. (1983). Political Elites and Social Change: Studies of Elite Roles and Attitudes. Dekalb, Illinois: North Illioois University Press.
Hague, Elizabeth. (2004). PLA Leadership in the China’s Millitary Regions. In Scobell, Andrew & Wortzel, Larry. Civil-Military Change in China: Elite, Institutes, and Ideas After the 16th Party Congress. Strategic Studies Institute United States Army War College.
Halevy, Eva Etzioni. (1997). Classes and Elites in Democracy and Democratization: A Collection of Readings. New York: Garland.
Huang, Jing. (2008).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Political Succession in China: Progress and Implication. In Cheng, Li. China’s Changing Political Landscape: Prospect for Democracy.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Hungtingon, Samuel P. (1968). 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Godwin, Paul h. B.( 1988).The Chinese Communist Armed Forces. Maxwell Air Force Base, Alabama: Air University Press.
Isaak, Alan C. (1985). Scope and Methods of Political Science. Illinois: The Dorsey Press.
Joffe, Ellis. (1985). The Political Role of the Chinese Army: Overview and Evaluation. In Shaw, Yu-Min. Power and Policy in the PRC. Boulder, CO: Westview.
Johnson, Thomas E. (2009). From Party-Army to Civil-Military Relations in China. Pennsylvania: U.S. Army War College, Carlisle Barracks.
karmel, Solomon M.(2000).China And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Great Power or Struggling Developing State?. London: Macmillan Press Ltd.
Kiselycznyk, Michael & Saunders, Phillip C. (2010). Civil-Military Relations in China: Assessing the PLA's Role in Elite Politic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Press.
Lam, Willy Wo-Lap. (1999). The Era of Jiang Zemin. Singapore: Prentice Hall.
Latham, Richard J. (1991). The China’s Party-Army Relation After June 1989: A Case For Miles’ Law. In Yang, Richard H. The China’s Military: The PLA in 1990/1991. Kaoshiung ROC: Sun Yat-Sen University.
Loewenberg, Gerhard., & Patterson, Samuel C. (1979). Comparing Legislatures. Boston: Little Brown.
Manheim, Jarol B., & Rich, Richard C. (1995). Research Methods in Political Science. New York: Wesley Longman Inc.
Medeiros, Evan S.(2007).Minding the Gap Assessing : The Trajectory of The PLA’s Second Artillery. In Kamphausen, Roy and Scobell, Andrew. Right-Sizing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Exploring the Contours of China’s Military. Strategic Studies Institute United States Army War College.
Mulvenon, James C. (1997). Professionalization of the Senior Chinese officer Corps. Santa Monica CA: Rand.
Mulvenon, James C. and Yang, Andrew N. D.( 2002).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s Organization Reference Volume 1.0.Santa Monica, CA : Rand.
North, Douglas C. (1990).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eters, B. Guy. (1999). Institutional Theory in Political Science: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New York: Continuum Publishing Group.
Pye, Lucian W. (1981). The Dynamics of Chinese Politic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Oelgeschlager, Gunn & Hainan.
Sandschneider, Eberhard. (1989). Military and Politics in the PRC. In Dreyer, June Teufel. Chinese Defense and Foreign Policy. New York: Paragon House.
Selznick, Philip. (1957). Leadership in Administration. New York: Harper & Row.
Shambaugh, David (2002). Moderning China’s military :progress, problem, prospect.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Shambaugh, David (2003). China’s New High Command. In Flanagan, Stephen J.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nd China in Transition. Washington, D.C.: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Press.
Shengbao, Feng. (1994). Party and Army in Chinese politics: Neither Alliance nor Opposition. In Lin, Zhiling., & Robison, Thomas W. The Chinese and Their Future: Beijing, Taipei, and Hong Kong. Washington, D.C.: The AEI Press.
Shirk, Susan L. (1999). The Political Logic of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 Berkeley,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Sisson, J. Richard. (1972). Comparative Legislative Institutionalization: A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In Kornberg, Allan. Legislatures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New York: D. Mckay.
Stokes, Mark. (1999).China's Strategic Modernization: Implications for the United States.Carlisle: Strategic Studies Institute.
Swaine, Michael D. (1992). The Military and Political Succession in China: Leadership, Institutions, Beliefs. Santa Monica: Rand.
Swaine, Michael D. (1998), The Role of the Chinese Military in National Security Policy making. Santa Monica, CA : Rand
Thelen, Kathleen., & Steinmo, Sven. (1992).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Politics. In the Steinmo, Sven., Thelen, Kathleen., & Longstreth, Frank. Structuring Politics: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Analysi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helen, Kathleen. (2002). How Institutions Evolve. In Mahoney, James., & Rueschemeyer, Dierich. Comparative Historical Analysi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sou, Tang. (2002). Chinese Politics at the Top: Factionalism or Informal Politics? Balance-of-Power Politics or a Game to Win All?. In Unger, Jonathan. The Nature of Chinese Politics: From Mao to Jiang. Armonk, N.Y.: M.E. Sharpe.
Wu, Yu-Shan. (2004). Jiang and After: Technocratic Rule, Generational Replacement and Mentor Politics. In Chu, Yun-han., Lo, Chih-cheng., & Myers, Ramon Hawley. The New Chinese Leadership: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After the 16th Party Congress.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Zhao, Suisheng. (2004). The New Generation of Leadership and the Direction of Political Reform after the 16th Party Congress. In Chu, Yun-han., Lo, Chih-cheng., & Myers, Ramon Hawley. The New Chinese Leadership: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After the 16th Party Congress.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陸、英文期刊
Bachman, David. (1992). The Limits on Leadership in China. Asian Survey, 32(11), 1046-1062.
Bachman, David. (2001). The Paradox of Analyzing Elite Politics Under Jiang. The China Journal, 45, 95-100.
Bo, Zhiyue. (2005). Political Succession and Politics in Twenty-First Century China: Toward a Perspective of Power Balancing. Issues And Studies, 41(1), 162-189.
Canon, David T. (1989).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Leadership in the U.S. Congress. Legislative Studies Quarterly, 14(3), 415-443.
Cheng, Li., & White, Lynn. (1993). The Army in the Succession to Deng Xiaoping: Familiar Fealties and Technocratic Trends. Asian Survey, 33(8), 757-786.
Cheng, Li & Harold, Scott W. (2007). The China’s New Military Elites. The China Security. 3(4), 62-89.
Dittmer, Lowell. (1978). Base of Power in China: A Theory and Analysis of the Fall of the ‘Gang of Four’. World Politics, 31(1), 26-60.
Dittmer, Lowell. (1995). Chinese Informal Politics. The China Journal, 34, 1-34.
Dittmer, Lowell. (2001). The Changing Shape of Elite Power Politics. The China Journal, 45, 53-67.
Dreyer, June Teufel. (1993). Deng Xiaoping: The Soldier. The China Quarterly, 135, 536-550.
Dreyer, June Teufel. (1996). The New Officer Corps: Implications for the Future. The China Quarterly, 146, 315-335.
Eisenstadt, S. N. (1964).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Chang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29(2), 235-247.
Fewsmith, Joseph. (2001). The New Shape of Elite Politics. The China Journal, 45, 83-93.
Goldstein, Avery. (1994). Trends in the Study of Political Elites and Institutions in the PRC. The China Quarterly, 139, 714-730.
Hall, Peter A., & Taylor, Rosemary C. R. (1996). Political Science and the Three New Institutionalism. Political Studies, 44(5), 936-957.
Hibbing, John R. (1988). Legislative Institutionalization with Illustrations from the British House of Commons.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32(3), 681-712.
Hill, Larry B. (1974). Institutionalization, the Ombudsman, and Bureaucracy.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68(3), 1075-1085.
Higley, John.(2008, April). Elite Theory in Political Sociolog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PSA Montreal 2008.
Hungtingon, Samuel P. (1965). Political Development and Political Decay. World politics,17(3), 386-430.
Li, Nan. (1999). Organizational Changes of the PLA, 1985-1997. The China Quarterly,158, 314-319.
Lowndes, Vivien. (1996). Varieties of New Institutionalism: A Critical Appraisal. Public Administration, 74(2), 181-197.
Joffe, Ellis. (1996). Party-Army Relations in China: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The China Quarterly, 146, 299-314.
Jencks, Harlan W. (1991). Civil-Military Relations in China: Tiananmen and After. Problems of Communism, 40, 14-29.
Keohane, Robert O. (1969). Institutionalization in the United Nations General Assembly.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23(4), 855-880.
McGuire, Kevin T. (2004).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the U.S. Supreme Court. Political Analysis, 12(2), 128-142.
Nathan, Andrew J. (1973). A Factionalism Model for CCP Politics. The China Quarterly, 53, 34-66.
Parish, William L. (1973). Factions in Chinese Military Politics. The China Quarterly, 56, 667-699.
Polsby, Nelson W. (1968).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the U.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62(1), 145-168.
Ragsdale, Lyn & Theis, John J. (1997).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the American Presidency, 1924-92.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41(4), 1280-1318.
Scobell, Andrew. (2009). Is There a Civil-Military Gap in China's Peaceful Rise?. Parameter, 39(2), 4-22.
Seligman, Lester G. (1964). Elite Recruitment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The Journal of Politics, 26(3), 612-626.
Shambaugh, David. (1991). The Soldier and State in China: The Political Work System in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The China Quarterly, 127, 527-568.
Shambaugh, David. (1996). The China's Military in Transition: Politics, Professionalism, Procurement and Power Projection. The China Quarterly, 146,265-298.
Shambaugh, David. (2001). The Dynamics of Elite Politics During the Jiang Era. The China Journal, 45, 101-111.
Shirk, Susan L. (2001). Will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Party Leadership Survive the 2002-03 Succession?. The China Journal, 45, 139-142.
Sisson, J. Richard. (1966).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Style in Rajasthan Politics. Asian Survey, 6(11), 605-613.
Squire, Peverill. (1992). The Theory of Legislative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the California Assembly. The Journal of Politics, 54(4), 1026-1054.
Starr, J ohn Bryan. (1976). From the 10th Party Congress to the Premiership of Hua Kuo-Feng: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olour of the Cat. The China Quarterly, 67, 457-488.
Tsou, Tang. (1967). Prolegomenon to the Study of Informal Group in CCP Polices. The China Quarterly, 65, 98-114.
Whitson, William. (1969). The Field Army in Chinese Communist Military Politics. The China Quarterly, 37, 1-30.
Wildavsky, Aaron. (1988). Political Culture and Political Preferenc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82,589-597.
Zang, XiaoWei. (2005)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Elite Behavior in Reform China. Issues and Studies, 41(1), 204-217.
Zheng, Shiping. (2005). The New Era in Chinese Elite Politics. Issues And Studies, 41(1), 190-203.
Zucker, Lynne G. (1987). Institutional Theories of Organization.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13, 443-464.









柒、網路資源:
China Leadership Monitor。http://www.hoover.org/publications/clm
人民網。 http://military.people.com.cn/BIG5/6832711.html
人民網新聞資料庫。http://cpc.people.com.cn
中央社中國黨政資料庫》。http://210.69.89.41/mnd/default.aspx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資料庫。http://cpc.people.com.cn/
中國共產黨歷次全國代表大會數據庫。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
中國名人錄。http://www.chinavitae.com/index.php
中國法律法規檢索系統。http://law.npc.gov.cn:87/page/secondbrw.cbs
中國政府門户網站。http://www.gov.cn/banshi/gm
中國軍網。http://www.chinamil.com.cn/site1/gfbps/gfbps.htm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網站。http://www.mod.gov.cn/policy/.
今日中國防務。http://www.sinodefence.com/overview/organisation
全國人大常委會公報。http://search.npc.gov.cn:7000
江西國防教育網。http://gfjy.jxnews.com.cn/system/more/74
百度網。http://baike.baidu.com/view、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大陸與兩岸情勢簡報。http://www.mac.gov.tw
政大政治菁英資料庫。http://ics.nccu.edu.tw/chinaleaders/
美國全球安全戰略。http://www.globalsecurity.org/military
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5-02/06/content_2554236.htm。
新華網資料庫。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
黨史百科。http://dangshi.people.com.cn。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