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征服與抵抗:周代南土的政治動態與文化轉型
作者:雷晉豪
作者(外文):Chinhau Lei
校院名稱: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陳弱水
陳昭容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4
主題關鍵詞:西周史周代南土淮漢流域楚文化中國體系之形成Western Zhou historythe Southern Territory of the Zhou DynastyHuai and Han RiverChu Culturesiniciz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74
  &;#65378;南土&;#65379;——漢水中游與淮河上、中游的地區,是周王朝的南方邊疆,歷西周一朝,先後有二十餘個封國在南土立國。它們與周王朝在北方的封國有本質性的區別,而其與王朝中央的政治關係也高度動態,是周王朝最為變動不安的疆域。然而,至今有關周代南土的系統性研究相對有限,而研究方法也有可以討論之處。
  職是之故,本文結合傳世文獻、金文以及新發表的考古材料,用敘事方法呈現南土地區歷西周春秋時期與周王朝中央的互動過程。本文主張南土是西周王朝的異質疆域,歷西周一朝,周王朝中央透過不同手段試圖征服南土,相應的南方也持續抵抗中央化的壓力。這種共存而又對立的矛盾關係,造成一系列政治與軍事事件——昭王南征、南淮夷戰爭、厲王南征以及宣王封建等。本文重建並分析這一系列事件的時間、地理、過程與影響,發現雙方互動不只牽涉周王朝中央的政治鬥爭,引發王朝官僚體制、戰略布局、軍事制度與經濟政策的變遷,促成西周王朝的衰亡,也造成南土地區的政治與文化質變,並間接影響楚文化的興起;長遠而言,則開啟了中國體系向華中以及華南地區擴展的進程。
  期許本文解決有關西周年代學以及政治史、軍事史的諸多爭議。將敘事視角由北方變為南方、由王朝中央變為王朝邊陲,則可以提供南方視角,為西周王朝與西周史帶來新的認識。也期待本研究足以回應如華中、華南地區的中國化,以及歷史為必然或偶然等通論性的議題。
The Nan Tu 南土, or the Southern Territory, was the southern periphery of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Situated betwee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Huai River and Han River, the Southern Territory was home to a group of regional states, whose relations with the Zhou central court remained fluid throughout the Western Zhou period. It thus became one of the most politically dynamic regions within the domain of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However, the Southern Territory was one of the most neglected regions in the study of the Western Zhou history so far due to the lack of primary sources and an effective research strategy.
By combining transmitted texts with bronze inscriptions and recent archaeological findings, this research adopts a narrative approach to represent the history of cross-regional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Southern Territory and the core area of the Zhou Dynasty from the early Western Zhou to the early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I argue that political dynamics generated by geographical heterogeneity within the Western Zhou State were responsible for a series of political and military conflicts that involved both the Southern Territory and the Zhou central court, including King Zhao’s Southern Expedition, the Southern Huai Yi War, King Li’s Southern Expedition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Zhou regional states in the south during King Xuan’s reign. By painstakingly reconstructing and analyzing the chronology, geography, sequence of ev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these incidents, I conclude that they not only involved political struggles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s within the Zhou central court, but also affected and transformed the political landscape and culture in the Southern Territory. It thus stimulated the rise of the Chu Culture and ultimately contributed to the sinicization of South China in the long run.
It is hoped that this paper may settle a series of controversies concerning the chronology and the political and military history of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Additionally, by shifting the focus from the core to the periphery and from North China to South China, this research may provide new insights into the history of Western Zhou China. In a larger context, I wish to address more general issues, including the mechanisms of sinicization and contingency as the primary agent of change in history.
中文資料

一、古籍

《尚書》,引自:屈萬里,《尚書集釋》,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3年new window
《詩經》,引自:屈萬里,《詩經詮釋》,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0年new window
《毛詩正義》,李學勤主編,臺北:臺灣古籍出版公司,2001年
《周禮》,引自:孫詒讓,《周禮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逸周書》,引自:黃懷信,《逸周書匯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穆天子傳》,引自:王貽樑,《穆天子傳匯校集釋》,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1994年
《古本竹書紀年》,引自:方詩銘、王修齡,《古本竹書紀年輯證》,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今本竹書紀年》,引自:王國維,《今本竹書紀年疏證》,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
《左傳》,引自:楊伯峻,《春秋左傳注》,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86年
《穀梁傳》,引自:李學勤主編,《春秋穀梁傳注疏》,臺北:臺灣古籍出版公司,2001年
《公羊傳》,引自:李學勤主編,《春秋公羊傳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國語》,引自:徐元誥,《國語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禮記》,引自:孫希旦,《禮記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
《論語》,引自: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荀子》,引自:《荀子新注》,臺北:里仁書局,1983年
《呂氏春秋》,引自:陳奇猷,《呂氏春秋校釋》,臺北:華正出版社,1985年
許慎撰、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頂淵文化出版,2003年
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范曄,《後漢書》,引自:楊家駱,《新校本後漢書并附編十三種》,臺北:鼎文書局,1987年
酈道元,《水經注》,引自:陳橋驛,《水經注校證》,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房玄齡等,《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皇甫謐,《帝王世紀》,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李昉,《太平御覽》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
司馬光,《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范公偁,《過庭錄》,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鄭樵,《通志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90年
朱熹,《詩集傳》,臺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1980年
王應麟,《詩地理考》,上海商務印書館影印學津討原本
清聖祖清世宗校定,《日講春秋解義》,四庫全書本
江永,《春秋地理考實》,《皇清經解》,清道光九年廣東學海堂刻本
高士奇,《春秋地名考略》,欽定四庫全書本
楊守敬、熊會貞,《水經注疏》,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
雷學淇校輯本,《世本八種》,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顧棟高,《春秋大事表》,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胡渭,《禹貢錐指》,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馬繡,《左傳事緯》,濟南:齊魯書社,1992年
錢時,《融堂書解》,臺北:藝文印書館,1969年
崔述,《豐鎬考信錄》,嘉慶二十二年太穀縣署中刻本
易本烺,《春秋楚地答問》,引自:《中國歷史地理文獻輯刊》,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9年。
劉心源,《古文審》,北京 :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年
宋翔鳳,《過庭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二、考古報告

專書

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臨淄齊故城》,北京:文物出版社,2013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30799;究所編著,《蒙城尉遲寺:皖北新石器時代聚落遺存的發掘與&;#30799;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著,《張家坡西周墓地》,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9年
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著,《上村嶺虢國墓地》,北京:科學出版社,1959年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琉璃河西周燕國墓地:1973-1977》,北京:文物出版社,1995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著,《霍邱堰台:淮河流域周代聚落發掘報告》,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年
武漢大學歷系考古教研室、襄樊市博物館、隨州市博物館編,《西花園與廟台子》,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1993年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平頂山市文物管理局,《平頂山應國墓地》,鄭州:大象出版社,2012年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門峽市文物工作隊,《三門峽虢國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省丹江庫區考古發掘隊、淅川縣博物館編,《淅川下寺春秋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盤龍城:1963-1994年考古發掘報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著,《大冶五里界:春秋城址與周圍遺址考古報告》,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年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襄樊市考古隊、襄陽區文物管理處編著,《襄陽王坡東周秦漢墓》,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年
黃石市博物館編著,《銅綠山古礦冶遺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
盧連成、胡智生,《寶雞 國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

論文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聞喜縣上郭村1989年發掘簡報〉,《三晉考古》,第一輯,1994年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運城市文物工作站、絳縣文化局,〈山西絳縣橫水西周墓發掘簡報〉,《文物》,2006年,第8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大河口墓地聯合考古隊,〈山西翼城縣大河口西周墓地〉,《考古》,2011年,第7期
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高青縣陳莊西周遺存發掘簡報〉,收於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海岱考古(第四輯)》,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年
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山東工作隊,〈山東鄒縣滕縣古城址調查〉,《考古》,1965年,第12期
王曉,〈蔡國故城〉,《中原文物》,1999年,第1期
王偉、崔本信,〈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南陽夏響鋪鄂國貴族墓地發掘成果——對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鄂國研究將是一個突破〉,《中國文物報》,2013年1月4日
仇士華、張長壽,〈晉侯墓地M8的碳十四年代測定和晉侯穌鐘〉,《考古》,1999年,第5期
西安市文物管理處,〈陝西長安新旺村、馬王村出土的西周銅器〉,《考古》,1974年,第1期
吳傳仁、劉輝、趙志軍,〈從孝感葉家廟遺址結果談江漢平原史前農業〉,《南方文物》,2010年,第4期
吳鎮烽、雒忠如,〈陝西扶風縣強家村出土的西周銅器〉,《文物》,1975年第8期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陵縣文物管理所,〈安徽南陵縣古銅礦採冶遺址調查與試掘〉,《考古》,2002年,第2期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平頂山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平頂山應國墓地九十五號墓的發掘〉,《華夏考古》,1992年,第3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桐柏縣文物管理委員會,〈河南桐柏月河墓地第二次挖掘〉,《文物》,2005年,第8期
河南省博物館、新野縣文化館,〈河南新野古墓清理簡報〉,《文物資料叢刊》,1978年
周原考古隊,〈周原遺址(王家嘴地點)嘗試性浮選的結果及初步分析〉,《文物》,2004年,第10期
信陽地區文管會、羅山縣文管會,〈羅山&;#34830;張後李商周墓地第三次發掘簡報〉,《中原文物》,1988年,第1期
信陽地區文管會、羅山縣文管會,〈羅山&;#34830;張後李商周墓地第二發掘簡報〉,《中原文物》,1981年,第4期
信陽地區文管會、羅山縣文管會,〈羅山&;#34830;張後李商周墓地第一發掘簡報〉,《考古》,1981年,第2期
信陽地區文管會,〈河南潢川縣發現黃國和蔡國銅器〉,《文物》,1980年,第1期
陝西周原考古隊,〈扶風黃堆西周墓地清理簡報〉,《文物》,1986年,第8期
陝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長安普渡村西周墓的發掘〉,《考古學報》,1957年,第1期
陝西省博物館,〈陝西省博物館新近徵集的幾件西周銅器〉,《文物》,1965年,第7期
徐少華、田成方、尹弘兵,〈桐柏縣幾處古代文化遺址調查簡報〉,《江漢考古》,2009年,第3期
唐蘭,〈郟縣出土銅器群〉,《文物》,1954年,第5期
崔慶明,〈南陽市北郊出土一批申國青銅器〉,《中原文物》,1984年第4期
陳賢一,〈黃陂魯臺山西周文化剖析〉,《江漢考古》,1982年,第6期
陳千萬,〈湖北穀城發現的鄧國銅器及相關問題〉,《襄樊考古文集(第一輯)》,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年
寇玉海、薛紅,〈西周時期的鄶國故城在那裡〉,《中原文物》,2001年,第2期
盛偉,〈盤龍城遺址廢棄的年代下限及相關問題〉,《江漢考古》,2011年,第3期
黃尚明,〈湖北襄樊真武山西周時期遺存族屬試探〉,《楚文化研究論集》六
黃陂縣文化館、孝感地區博物館、湖北省博物館,〈湖北黃陂魯臺山兩周遺址與墓葬〉,《江漢考古》,1982年,第2期
張國茂,〈安徽銅陵地區古礦、冶遺址調查報告〉,《東南文化》,1988年,第6期
張長壽,〈記新幹出土的商代青銅器〉,《中國文物報》,1991年1月27日
靳桂雲、鄭同修、劉長江、王傳明、高明奎,〈西周王朝早期的東方軍事重鎮:山東高青陳莊遺址的古植物證據〉,《科學通報》,2011年,第56卷,頁2996~3002
靳桂雲、鄭同修、魏成敏、王傳明、高明奎,〈山東高青陳莊遺址炭化種子果實研究〉,《南方文物》,2012年,第1期
趙志軍、張居中,〈賈湖遺址2001年度浮選結果分析報告〉,《考古》,2009年,第8期
趙志軍,〈植物考古學的田野工作方法——浮選法〉,《考古》,2004年,第3期
趙志軍、方燕明,〈登封王城崗遺址浮選結果分析〉,《華夏考古》,2007年,第2期
湖北省考古研究所、襄樊市博物館,〈湖北襄陽鄧城韓崗遺址發掘報告〉,《江漢考古》,2002年,第2期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襄樊市博物館,〈湖北襄樊真武山周代遺址〉,《考古學集刊》九
湖北省考古文物研究所,〈1985~1986年宜昌白廟遺址發掘簡報〉,《江漢考古》,1996年,第3期
湖北宜昌地區博物館、四川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湖北宜昌白廟遺址試掘簡報〉,《考古》,1983年,第5期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隨州市博物館,〈湖北隨州葉家山M65發掘簡報〉,《江漢考古》2011年,第3期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隨州市博物館,〈湖北隨州市葉家山西周墓地〉,《考古》,2010年,第7期
湖北省博物館,〈湖北枝江百里洲發現春秋銅器〉,《文物》,1972年,第3期
楚皇城考古發掘隊,〈湖北宜城楚皇城勘查簡報〉,《考古》,1980年,第2期
劉詩中、盧本珊,〈江西銅嶺銅礦遺址的發掘與研究〉,《考古學報》,1998年,第4期new window
隨州市博物館,〈湖北隨縣發現商周青銅器〉,《文物》1981年,第8期
隨州市博物館,〈湖北隨縣新發現古代青銅器〉,《考古》,1982年,第2期
隨州市博物館,〈湖北隨縣劉家崖發現古代青銅器〉,《考古》,1982年,第2期
襄樊市博物館、谷城縣文化館,〈襄樊市、谷城縣館藏青銅器〉,《文物》,1986年,第4期
國家文物局編,〈山東高青陳莊西周城址發掘〉《2009中國重要考古發現》,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
齊文濤,〈概述近年來山東出土的商周青銅器〉,《文物》,1972年,第5期

三、出土材料匯編、釋譯、工具書與展覽目錄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30799;究所編,《殷周金文集成》,北京:中華書局,1984-1994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甲骨文合集》,北京:中華書局,1978-1983
中國青銅器全集編輯委員會編,《中國銅器全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1998
白川靜,《金文通釋》,東京:平凡社,2004年
朱歧祥編撰、余風等合編,《甲骨文詞譜》,臺北:里仁書局,2013
周法高,《金文詁林》,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74~1975年
周法高,《金文詁林補》,臺北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2年
吳鎮烽,《陝西金文匯編》,西安:三秦出版社,1989年
容庚,《金文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徐同柏,《從古堂款識學》,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馬承源,《商周青銅器銘文選》,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
馬承源,《商周青銅器文飾》,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
唐蘭,《西周青銅器銘文分代史徵》,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陳昭容、鍾柏生、黃銘崇、袁國華,《新收殷周青銅器銘文暨器影彙編》,台北市:藝文出版社,2006年。
陳秉新、李立芳,《出土夷族史料輯考》,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5年
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陳佩芬,《夏商周青銅器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曹瑋,《周原出土青銅器》,成都:巴蜀書社,2005年
曹瑋,《周原甲骨文》,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2年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上海:中西書局,2010年
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年
郭沫若,《卜辭通纂》,臺北:臺灣大通書局,1976年
黃錫全,《湖北出土商周文字輯證》,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年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曾國青銅器》,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編,《商周青銅酒器特展圖錄》,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9年
雲夢睡虎地秦簡編寫組,《雲夢睡虎地秦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
董楚平,《吳越徐舒金文集釋》,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
隨州市博物館,《隨州出土文物精粹》,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
殷周金文暨青銅器資料庫:https://app.sinica.edu.tw/bronze/qry_bronze.php
漢達文庫:http://www.chant.org/

四、研究專書

丁山,《甲骨文所見氏族及其制度》,北京 : 中華書局,1988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著,《中國考古學.夏商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著,《中國考古學.新石器時代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
王迅,《東夷文化與淮夷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
王宇信、徐義華,《商代國家與社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
王宇信,《西周甲骨探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年
王清雷,《西周樂懸制度的音樂考古學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淮河水利簡史》編寫組,《淮河水利簡史》,北京:水利電力出版社,1990年
白川靜著,蔡哲茂、溫天河譯,《金文的世界:殷周社會史》,臺北:聯經出版
尹盛平,《西周史徵》,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王光鎬,《楚文化源流新證》,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88年
石泉,《古代荊楚地理新探》,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1988年
石泉,《古代荊楚地理新探.續集》,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年
石泉、蔡述明,《古雲夢澤研究》,漢口: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伊藤道治,《中國古代王朝的形成:以出土資料為主的殷周史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朱鳳瀚,《中國青銅器綜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朱鳳瀚、張榮明,《西周諸王年代研究》,貴陽市:貴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
朱鳳瀚,《商周家族型態研究(增訂本)》,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
李學勤,《殷代地理簡論》,北京:科學出版社,1959年
李學勤,《中國古代文明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年
李學勤,《青銅器與古代史》,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5年new window
李學勤,《東周與秦文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李學勤,《新出青銅器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
李學勤,《青銅器入門》,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年
李學勤,《中國古代文明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李學勤,《通向文明之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
李學勤,《夏商周年代學札記》,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9年
李學勤,《文物中的古文明》,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
李玉潔,《楚國史》,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2年
李雪山,《商代分封制度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李峰,《西周的滅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李仲操,《西周年代》,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
李約瑟著,陳立夫主譯《中國之科學與文明》,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
朱繼平,《從淮夷族群到編戶齊民:周代淮水流域族群衝突的地理學觀察》,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
呂文郁,《周代的采邑制度(增訂版)》,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
何浩,《楚滅國研究》,武漢:武漢出版社,1989年
何光岳,《楚滅國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杜正勝,《編戶齊民:傳統政治社會結構之形成》,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0年new window
宋鎮豪,《夏商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
何樹環,《西周對外經略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2010年new window
吳其昌,《金文曆朔疏證》,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年
周書燦,《西周王朝經營四土研究》,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
林歡,《晚商地理論網》,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論文,2002年
邵文傑總編,《河南省志》,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夏含夷,《古史異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夏商周斷代工程專家組編著,《夏商周斷代工程1996-2000年階段成果報告:簡本》,北京:世界圖書,2000年
姜文奎,《夏商西周年代考》,臺北:國立編譯館,2000年
徐錫台,《周原甲骨文綜述》,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年
徐少華,《荊楚歷史地理與考古探研》,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
徐少華,《周代南土歷史地理與文化》,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4年
徐少華、晏昌貴,《荊楚歷史地理與長江中游開發》,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
孫亞冰、林歡,《商代地理與方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
高廣仁、邵望平,《海岱文化與齊魯文明》,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
息縣志編纂委員會,《息縣志》,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
張昌平,《方國的青銅與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
張長壽、陳公柔、王世民,《西周青銅器分期斷代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
張培瑜,《中國先秦史曆表》,濟南:齊魯書社,1987年
島邦男著,濮茅左、顧偉良譯,《殷墟卜辭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2006年
傅斯年,《詩經講義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國家文物局主編,《中國文物地圖集:湖北分冊》,西安:西安地圖出版社,2002年
陳珈貝,《商周南土政治地理結構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
陳槃,《春秋大事表列國爵姓及存減表譔異》,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7年new window
陳夢家,《西周年代考》,上海:商務印書館,1955年
陳全方,《周原與周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陳偉,《楚東國地理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年
許宏,《先秦城市考古學》,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
許倬雲,《西周史(增訂本)》,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0年
童書業,《春秋史》校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勞貞一先生八秩榮慶論文集編輯委員會主編,《中國歷史論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雷晉豪,《周道:封建時代的官道》,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2012年
鄒逸麟主編,《黃淮海平原歷史地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
楊寬,《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楊寬,《戰國史料編年輯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new window
楊樹達,《積微居金文說》,上海:中國科學院,1959年
楊樹達,《積微居小學述林》,上海:中國科學院,1954年
蒙文通,《周秦少數民族》,上海:龍門聯合書局,1958年
董作賓,《殷曆譜》,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2年
聞一多,《楚辭校補》,成都:巴蜀書社,2002年
新城新藏,《中國天文學史研究》,臺北:翔大出版社,1993年
劉斌徽,《楚系青銅器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黎東方,《中國上古史八論》,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3年
錢穆,《中國史學名著》,臺北:三民書局,2003年
錢穆,《國史大綱(修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年
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11年
韓茂莉,《中國歷史農業地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1996年
羅運環,《楚國八百年》(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年

五、論文

期刊論文

于省吾,〈穆天子傳新證〉,《考古社刊》,引自:《金文文獻集成》第28卷,香港 : 香港明石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
王德權,〈古代中國體系的摶成:關於許倬雲先生「中國體系網絡析」的討論〉,《新史學》十四卷一期,2003年3月
王澤文,〈 公簋試讀〉,《甲骨文與殷商史》,新一輯,2008年
王恩田,〈高青陳莊西周遺址與齊都營丘〉,《海岱考古(四)》,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年
王占奎,〈關於靜方鼎的幾點看法〉,《文物》,1998年,第5期
王龍正,〈平頂山應國墓地九十五號墓年代、墓主及相關問題〉,《華夏考古》,1995年,第4期
王長豐,〈靜方鼎的時代、銘文書寫者及其相關聯的地理、歷史〉,《華夏考古》,2006年,第1期
王紅星,〈楚都探索的考古學觀察〉,《考古》,2006年,第8期
王青,〈山東高青縣陳莊西周遺址筆談〉,《海岱考古(四)》,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年
于薇,〈 “漢陽諸姬”:基于地理學的證偽〉,《歷史地理》,第24輯
王輝,〈駒父&;#30440;蓋銘文試釋〉,《考古與文物》,1982年,第5期
尹盛平,〈金文昭王南征考略〉,《陝西歷史博物館館刊》,第2輯,1995年
石泉,〈古代曾國-隨國地望初探〉,《武漢大學學報》,1979年,第1期
田醒農、雒忠如,〈多友鼎的發現及其銘文試釋〉,《人文雜誌》1981年,第4期
艾延丁,〈申國之謎之我見〉,《中原文物》,1987年,第3期
朱鳳瀚,〈由伯 父簋再論周厲王南征淮夷〉,《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七輯,2008年
朱鳳瀚,〈 公簋與唐伯侯於晉〉,《考古》,2007年,第3期
朱鳳瀚,〈論周金文中“肇”字的字義〉,《北京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2期
朱鳳瀚,〈山東高青縣陳莊西周遺址筆談〉,《海岱考古(四)》,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年
朱鳳瀚,〈柞伯鼎與周公南征〉,《文物》,2006年,第5期
任相宏、張光明,〈高青陳莊遺址M18出土豊簋銘文考釋及相關問題探討〉,《管子學刊》,2010年,第2期
汪中文,〈&;#65378;伯 &;#65379;與&;#65378;彔&;#65379;、&;#65378;彔伯 &;#65379;諸器間系聯問題之檢討〉,《大陸雜誌》,79卷,第3期,1989年
李修松,〈淮夷探論〉,《東南文化》,1991年,第2期
李仲操,〈西周月相定點說的又一憑證——釋晉侯蘇鐘曆日〉,《文博》,1998年,第1期
李仲操,〈也談靜方鼎銘文〉,《文物》1998年,第5期
李仲操,〈也釋多友鼎銘文〉,《人文雜誌》,1982年,第6期
李伯謙,〈談談兩周時期與兩周考古〉,《中原文物》,2012年,第3期
李伯謙,〈 公簋與晉國早期歷史若干問題的再認識〉,《中原文物》,2009年,第1期
李峰,〈黃河流域西周墓葬出土青銅禮器的分期與年代〉,《考古學報》,1988年,第4期
李零,〈讀陳莊遺址出土的青銅器銘文〉,《海岱考古(四)》,2011年
李朝遠,〈“ 簋為厲王之器說”獻疑〉,《古文字研究》,第24輯,2002年
李先登,〈禹鼎集釋〉,《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1984年,第6期
李靈娥、劉莉、陳星燦、蓋瑞.克勞福德,〈華北地區新石器時代早期至商代的植物和人類〉,《南方文物》,2008年,第1期
李學勤,〈青銅器與周原遺址〉,《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1年,第2期
李學勤,〈論新發現的版方鼎和榮仲方鼎〉,《文物》,2005年,第9期
李學勤,〈夏商周與山東〉,《&;#28895;台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十五卷第三期,2002年
李學勤,〈先秦人名的幾個問題〉,《歷史研究》,1991年,第5期
李學勤,〈從新出青銅器看長江下游文化的發展〉,《文物》,1980年,第8期
李學勤,〈長子、中子和別子〉,《故宮博物院院刊》,2001年,第6期
李學勤,〈由新見青銅器見西周早期的鄂、曾、楚〉,《文物》,2011年,第1 期
李學勤,〈太保玉戈與江漢的開發〉,《楚文化研究論集》,第2集,1991年
李學勤,〈翼城大河口尚盂銘文試釋〉,《文物》,2011年,第9期
李學勤,〈帝辛征夷方卜辭的擴大〉,《中國史研究》,2008年,第1期
李學勤,〈商代夷方的名號和地望〉,《中國史研究》,2006年,第4期
李學勤,〈曾侯戈小考〉,《江漢考古》,1984年,第4期
李學勤,〈論長安花園村兩墓青銅器〉,《文物》,1986年,第1期
李學勤,〈從柞伯鼎銘談《世俘》文例〉,《江海學刊》,2007年,第5期
李學勤,〈秦國文物的新認識〉,《文物》,1980年,第9期
李學勤,〈 簋銘文考釋〉,《故&;#23467;博物院院刊》,2001年,第1期
李學勤,〈史密簋所記西周重要史實考〉,《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學報》,1991年,第2期
李學勤,〈山東高青縣陳莊西周遺址筆談〉,《海岱考古(四)》,2011年
李學勤,〈高青陳莊引簋及其歷史背景〉,《文史哲》,2011年,第3期,頁318~320。
李學勤,〈補論子犯編鐘〉,《中國文物報》,1995年5月28日
李學勤,〈由清華簡《繫年》論《文侯之命》〉,《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17卷,第2期
李學勤,〈論 簋的年代〉,《中國歷史文物》,2006年,第3期
李學勤,〈夏商周與山東〉,《&;#28895;台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十五卷,第3期,2002年
李學勤,〈論仲&;#29231;父簋與申國〉,《中原文物》,1984年,第4期
李家浩,〈讀金文札記兩則〉,《古文字研究》,第28輯,2009年
何浩,〈從曾器看隨史〉,《江漢考古》,1988年,第3期
何浩,〈西申、東申與南申〉,《史學月刊》,1988年,第5期
何樹環,〈金文&;#65378;&;#21440;&;#65379;字別解—兼及&;#65378;惠&;#65379;〉,《政大中文學報》,第17期,2012年new window
吳鎮烽、朱豔玲,〈 簋考〉,《考古與文物》,2012年,第3期
杜正勝,〈略論殷遺民的遭遇與地位〉,《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3本第4分,1982年new window
林澐,〈 公簋質疑〉,載於: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328
祝中熹,〈“振旅”新解〉,《人文雜誌》,1992年,第5期
徐少華,〈復器、復國與楚復縣考析〉,《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80本第2分,2009年6月new window
徐少華,〈南陽新出 “輔伯作兵戈” 的年代和族屬〉,《考古》,2009年,第8期
徐少華,〈呂國銅器及其歷史地理探疑〉,《中原文物》,1996年,第4期
徐中舒,〈蒲姑、徐奄、淮夷、群舒考〉,《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3期
袁俊杰,〈柞伯鼎銘補論〉,《中原文物》,2008年,第1期
夏含夷,〈從 簋看周穆王在位年數及年代問題〉,《中國歷史文物》,2006年,第3期
夏含夷,〈釋&;#65378;御方&;#65379;〉,《古文字研究》,第9輯,1984年
孫敬明,〈史密簋銘箋釋〉,《故宮學術季刊》,第九卷,第4期,1992年
孫慶偉,〈從新出 甗看昭王南征與晉侯燮父〉,《文物》,2007年,第1期
孫亞冰,〈眉縣楊家村 二、 三年&;#36904;鼎考釋〉,《中國史研究》,2003年第4期
唐蘭,〈論周昭王時代的青銅器銘刻〉,《古文字研究》,第2輯,1981年
唐蘭,〈西周銅器斷代中的“康宮”問題〉,《考古學報》,1962年,第1期
郭立新,〈石家河文化的空間分布〉,《南方文物》,2000年,第1期
馬承源,〈西周金文中一月四分月相再證〉,《上海博物館集刊》,1983年,第3期
馬承源,〈晉侯穌編鐘〉,《上海博物館館刊》,第7期,1996年
馬承源,〈西周金文和周曆的研究〉,《上海博物館集刊》建館三十周年特輯,1982年,第2期
馬承源,〈關於翏生&;#30440;和者減鐘的幾點意見〉,《考古》,1979年,第1期
馬保春:〈新石器時代晚期鄂豫陝間文化交流通道的初步研究〉,《江漢考古》,2007年,第2期,頁45。
曹建國,〈昭王南征諸事辨考〉,《阜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5期
盛偉,〈盤龍城遺址廢棄的年代下限及相關問題〉,《江漢考古》,2011年,第3期
連劭名,〈眉縣楊家村窖藏青銅器銘文考述〉,《中原文物》,2004年,第6期
張培瑜,〈天再旦與日食〉,《地球物理學進展》,1998年,第1期
張緒球,〈漢江東部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初論〉,《考古與文物》1987年,第4期
舒之梅、劉斌徽,〈論漢東曾國為土著姬姓隨國〉,《江漢論壇》,1982年,第1期
彭明瀚,〈商代虎方文化初探〉,《中國史研究》,1995年,第3期
張昌平,〈&;#65378;擇其吉金&;#65379;金文辭例與楚文化因素的形成與傳播〉,《中原文物》,2006年,第4期
張昌平,〈論隨州羊子山新出鄂國青銅器〉,《文物》,2011年,第11期
張昌平,〈夏商時期中原與長江中游地區的文化聯繫〉,《華夏考古》,第3期
張昌平,〈湖北隨州葉家山西周墓地筆談〉,《文物》,2011年,第11期
張昌平,〈論隨州葉家山墓地M1等幾座墓葬的年代以及墓地布局〉,《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2年,第8期
張昌平,〈曾國銅器的發現與曾國地域〉,《文物》,2008年,第2期
張亞初,〈周厲王所作祭器 簋考——兼論與之相關的幾個問題〉,《古文字研究》,第5輯,1981年
張亞初,〈西周銘文所見某生考〉,《考古與文物》,1983年,第5期
張亞初,〈論楚公 鐘和楚公逆鎛的年代〉,《江漢考古》,1984年,第4期
張亞初,〈多友鼎銘文的幾個問題〉,《考古與文物》,1982年,第3期
張政烺,〈周厲王 簋釋文〉,《古文字研究》,第3輯,1980年
張政烺,〈&;#22824;王簋蓋跋——評王國維《古諸侯稱王說》〉,《古文字研究》,第13輯,1986年new window
張再興,〈也說柞伯鼎銘 “無殳” 一詞〉: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141 
張懋鎔,〈安康出土的史密簋及其意義〉,《文物》,1989年,第7期
張懋鎔,〈談隨州葉家山西周曾國墓地〉,《出土文獻》,第3輯
張聞玉,〈昭王在位年數考〉,《人文雜誌》,1994年,第2期
張永山,〈論 簋作器者的年代〉,《中國歷史文物》,2006年,第3期
張光裕,〈新見保 簋銘試釋〉,《考古》,1991年,第7期
張禮豔,〈灃西地區殷遺民的社會地位及其變遷〉,《考古與文物》,2013年第2期
郭沫若,〈班簋的再發現〉,《文物》,1972年,第9期
陳佩芬,〈上海博物館新集西周青銅器〉,《文物》,1981年,第9期
陳穎飛,〈清華簡井利與西周井氏之井公、井侯、井伯〉,《出土文獻》,第2輯,2011年
陳夢家,〈隹夷考〉,《禹貢》,五卷十期,1936年
陳昭容,〈從青銅器銘文看兩周漢淮地區諸國婚姻關係〉,《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5本第4分,2004年new window
彭明瀚,〈銅與青銅時代中原王朝的南侵〉,《江漢考古》,1993年,第3期
彭裕商,〈覺公簋年代管見〉,《考古》,2008年,第10期
彭裕商,〈東周青銅盆、盞、敦研究〉,《考古學報》,2008年,第2期
萬全文,〈商周王朝南進掠銅論〉,《江漢考古》,1993年,第3期
黃鳳春、胡剛,〈說西周金文中的 “南公” ——兼論隨州葉家山西周曾國墓地的族屬〉,《江漢考古》,2014年第2期
黃川田修著、藍秋霞譯,〈齊國始封地考:山東蘇埠屯遺址的性質〉,《文物春秋》,2005年,第4期
黃天樹,〈柞伯鼎銘文補釋〉,《中國文字》,新32期,2006年new window
黃盛璋,〈彔伯 銅器及其相關問題〉,《考古與文物》,1983年,第5期
黃盛璋,〈淮夷新考〉,《文物研究》,1989年,第5輯
黃盛璋,〈晉侯蘇鐘重大價值與難拔釘子指迷與解難〉,《文博》,1998年,第4期
黃盛璋,〈班簋的年代、地理與歷史問題〉,《考古與文物》,1981年,第1期
黃盛璋,〈駒父&;#30440;蓋銘文研究〉,《考古與文物》,1983年,第4期
黃錫全,〈黃陂魯臺山為 “長子” 國都蠡測〉,《江漢考古》,1992年,第4期
黃旭初、黃鳳春,〈湖北鄖縣新出唐國銅器銘文考釋〉,《江漢考古》,2003年,第1期
馮時,〈阪方鼎、榮仲方鼎及相關問題〉,《考古》,2006年,第8期
雷晉豪,〈金文中的 “ ” 地及其軍事地理新探〉,《歷史地理》,第26輯,2012年
雷晉豪,〈套語中的歷史訊息:透過青銅器銘文「擇其吉金」、「自作寶 彝」探討東周時代的政治、族群關係與列國的權力結構〉,《中國文字》,第37期
裘錫圭,〈史墻盤銘解釋〉,《文物》,1978年,第3期
董珊,〈啟尊、啟卣新考〉,《文博》,2012年,第5期
董珊,〈疑尊、疑卣考釋〉,《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2年,第9期
董珊,〈釋西周金文的“沈子”和《逸周書‧皇門》的“沈人”〉,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
楊寶成,〈試論遺民文化〉,《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4年,第6期
楊寬,〈論西周金文中“六 ”“八 ”和鄉遂制度的關係〉,《考古》,1964年,第8期
楊寬,〈再論西周金文中“六 ”和“八 ”的性質〉,《考古》,1965年,第10期
劉雨,〈多友鼎的時代與地名考訂〉,《考古》,1983年第2期,頁152~157
劉華夏,〈金文字體與銅器斷代〉,《考古學報》,2010年,第1期new window
劉啟益,〈西周金文中月相詞語的解釋〉,《歷史教學》,1979年,第6期
劉啟益,〈西周金文中的月相與共和宣幽紀年銅器〉,《古文字研究》,第9輯,1984年
劉海宇、武健,〈“引簋”釋文及相關問題初探〉,《海岱考古(四)》,2011年
劉次沅、周曉陸,〈“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鄭”考證〉,《自然科學史研究》,第18卷,第1期,1999年
劉次沅、李建科、周曉陸,〈“天再旦”研究〉,頁《中國科學(A輯)》,1999年12月
劉次沅,〈天再旦日食的根據與計算——對Keenan質疑的注釋〉,《陝西天文台台刊》,第25卷,第1期,2002年
劉彬徽,〈湖北出土兩周金文國別年代考述〉,《古文字研究》,第13輯,1986年
韓自強、劉海洋,〈近年所見有銘銅器簡述〉,《古文字研究》,第24輯,2002年
魏成敏,〈陳莊西周城與齊國早期都城〉,《海岱考古(四)》,2011年
蘇秉崎、殷瑋璋,〈關於考古學文化的區系類型問題〉,《文物》,1981年,第5期
羅西章,〈陝西扶風出土西周伯冬諸器〉,《文物》,1976年,第6期。
顧頡剛,〈奄和蒲姑的南遷〉,《文史》,第31輯,1988年
顧頡剛,〈徐和淮夷的遷留〉,《文史》,第32輯,1990年

專書論文

于省吾,〈釋 、 〉,《甲骨文字釋林》,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
王國維,〈兮甲盤跋〉,《觀堂集林》,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王國維,〈鬼方昆夷玁狁考〉,《觀堂集林》,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王國維,〈秦都邑考〉,《觀堂集林》,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王國維,〈鄂侯 方鼎跋〉,《觀堂集林》,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王國維,〈釋宥〉,《觀堂別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王國維,〈不 敦蓋銘考釋〉,《觀堂古今文考釋》,《海寧王靜安先生遺書》,臺北:商務印書館,1976年,卷五
王龍正,〈匍盉銘文補釋並再論覜聘禮〉,河南省文物考古&;#30799;究所,平頂山市文物管理局編,《平頂山應國墓地》,鄭州:大象出版社,2012年
王恩田,〈人方位置與征人方路線新證〉,張永山、胡振宇編,《胡厚宣先生紀念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年
王紅星,〈石家河文化初論〉,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32534;,《奮發荊楚探索文明》,武漢 : 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年
王光鎬,〈江陵楚紀南城的分期與年代〉,《楚文化源流新證》,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88年
白川靜,〈周初殷人之活動〉,《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三卷,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石泉,〈從春秋吳師入郢之役看古代荊楚地理〉,《古代荊楚地理新探》,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88年
石泉,〈古鄧國、鄧縣考〉,《古代荊楚地理新探》,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88年
石泉,〈楚都何時遷郢〉,《古代荊楚地理新探》,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88年
朱鳳瀚,〈簡論與西周年代學有關的幾件銅器〉,朱鳳瀚,《新出金文與西周歷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2011年
朱鳳瀚,〈關於西周封國君主稱謂的幾點認識〉,《陝西韓城出土芮國文物暨周代封國考古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上海:上海博物館,2012年8月13日
宋翔鳳,〈楚鬻熊居丹陽武王徙郢考〉,《過庭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李峰,〈《竹書紀年》和周幽王的年代問題〉,《西周的滅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李學勤,〈論多友鼎的時代及意義〉,《新出青銅器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
李學勤,〈多友鼎的&;#65378;卒&;#65379;字及其它〉,《新出青銅器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
李學勤,〈從新出青銅器看長江下游文化的發展〉,《新出青銅器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
李學勤,〈西周中期青銅器的重要標尺〉,《新出青銅器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
李學勤,〈晉侯穌編鐘曆日的分析〉,《夏商周年代學札記》,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9年
李學勤,〈論西周鄭的地望〉,《夏商周年代學札記》,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9年
李學勤,〈月吉、初吉、既吉〉,《夏商周年代學札記》,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9年
李學勤,〈晉侯蘇編鐘的時、地、人〉,《夏商周年代學札記》,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9年
李學勤,〈靜方鼎與周昭王曆日〉,《夏商周年代學札記》,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9年
李學勤,〈吳虎鼎考釋〉,《夏商周年代學札記》,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9年
李學勤,〈膳夫山鼎年世的確定〉,《夏商周年代學札記》,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9年
李學勤,〈吳虎鼎研究的擴充〉,《夏商周年代學札記》,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9年
李學勤,〈西周晚期金文曆日的歸納〉,《夏商周年代學札記》,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9年
李學勤,〈論倗伯&;#29231;簋的曆日〉,《文物中的古文明》,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
李學勤,〈論應侯視工諸器的時代〉,《文物中的古文明》,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
李學勤,〈談西周厲王時器伯 父簋〉,《文物中的古文明》,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
李學勤,〈基美博物館所藏令簋的年代〉,《文物中的古文明》,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
李學勤,〈論士山盤——西周王朝干預諸侯政事一例〉,《文物中的古文明》,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
李學勤,〈晉侯銅人考證〉,《中國古代文明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李學勤,〈論覺公簋年代及有關問題〉,《通向文明之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
李學勤,〈論 甗銘及周昭王南征〉,《通向文明之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
李學勤,〈新見楚王鼎與“曾國之謎”〉,《青銅器入門》,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年
李學勤,〈伯 青銅器與西周典祀〉,《古文字與古代史》第一輯,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7年new window
李裕杓,〈新出銅器銘文所見昭王南征〉,朱鳳瀚,《新出金文與西周歷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2011年
杜正勝,〈〈牧誓〉反映的歷史情境〉,《古代社會與國家》,臺北:允晨出版社,1992年
杜正勝,〈封建與宗法〉,《古代社會與國家》,臺北:允晨出版社,1992年
杜正勝,〈中原國家的起源及早期的發展〉,《古代社會與國家》,臺北:允晨文化出版,1992年
孟華平,〈論大溪文化〉,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32534;,《奮發荊楚探索文明》,武漢 : 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年
周書燦,〈由員卣銘文論及西周王朝對南土經營的年代〉,《西周王朝經營四土研究》,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
夏含夷,〈西周諸王年代〉,朱鳳瀚、張榮明,《西周諸王年代研究》,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
夏含夷,〈從作冊吳盉再看周穆王在位年數及年代問題〉,《新出金文與西周歷史》,朱鳳瀚,《新出金文與西周歷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2011年
夏含夷,〈西周之衰微〉,吳榮曾,《盡心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
夏含夷,〈從駒父&;#30440;蓋銘文談周王朝與南淮夷的關係〉,《古史異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new window
高崇文,〈兩周時期銅壺的形態學研究〉,俞偉超主編,《考古類型學的理論與實踐》,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
孫華,〈周代前期的周人墓葬〉,韓偉主編,《遠望集:陝西省考古研究所華誕四十周年紀念文集》,西安:陝西人民美術出版,1998年
唐蘭,〈西周銅器斷代中的“康宮”問題〉,故宮博物院編,《唐蘭先生金文論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
唐蘭,〈周王 鐘考〉,《唐蘭先生金文論集》,故宮博物院編,《唐蘭先生金文論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
唐蘭,〈關於大克鐘〉,《唐蘭先生金文論集》,故宮博物院編,《唐蘭先生金文論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
徐少華,〈從銅器銘文析古鄧國的婚姻與文化〉,李宗焜主編,《出土材料與新視野》,臺北 : 中央研究院,2013年
徐少華,〈從南漳宜城出土的幾批蔡器談春秋楚郢都地望〉,楚文化&;#30799;究會編,《楚文化研究論集》,第六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徐少華,〈曾即隨及其歷史淵源〉,《荊楚歷史地理與考古探研》,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
徐少華,〈古厲國歷史地理考異〉,《荊楚歷史地理與考古探研》,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
徐少華,〈古蓼國歷史地理考異〉,《荊楚歷史地理與考古探研》,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
徐少華,〈楚都丹陽地望探索的回顧與思考〉,徐少華、晏昌貴,《荊楚歷史地理與長江中游開發》,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裘錫圭,〈說 簋的兩個地名——棫林和胡〉,《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裘錫圭,〈釋殷墟甲骨文裏的遠、 (邇)及有關諸字〉,《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張光裕,〈西周士百父&;#30440;銘所見史事試釋〉,《古文字與古代史》第一輯,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7年new window
張昌平,〈夏商時期中原與長江中游地區的文化聯繫〉,《方國的青銅與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
張昌平,〈曾國問題研究〉,《方國的青銅與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
張培瑜,〈&;#36904;鼎的王世與西周晚期曆法月相紀日〉,《中國歷史文物》,2003年第3期
張學海,〈齊營丘、薄姑、臨淄三都考〉,《張學海考古論集》,北京,學苑出版社,1999年
張懋鎔,〈周人不用族徽說〉,《古文字與青銅器論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年
張懋鎔,〈周人不用日名說〉,《古文字與青銅器論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年
張懋鎔,〈再論“周人不用日名說”〉,《古文字與青銅器論集(第三輯)》,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年
張懋鎔,〈再論“周人不用族徽說”〉,《古文字與青銅器論集(第三輯)》,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年
張聞玉,〈關於士山盤〉,《古代天文曆法講座》,桂林 :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傅斯年,〈周東封與殷遺民〉,《傅斯年全集》第三冊,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0年new window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曾國青銅器及其反映的地域問題〉,《曾國青銅器》,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
雷晉豪,〈晉侯穌鼎釋譯〉,沈寶春主編,《首陽吉金選釋》,臺北:麗文出版社,2009年
董作賓,〈“四分一月”說辨正〉,《董作賓先生全集》,甲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7年
董作賓,〈西周年曆譜〉,《董作賓先生全集》甲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7年new window
童書業,〈&;#65378;鳥夷&;#65379;說〉,《中國古代地理考證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楊樹達,〈善夫克鼎再跋〉,《積微居金文說》,北京:科學出版社,1959年
楊樹達,〈乖伯簋再跋〉,《積微居金文說》,北京:科學出版社,1959年
楊樹達,〈毛伯班簋跋〉,《積微居金文說》,北京:科學出版社,1959年
楊樹達,〈叔向父簋跋〉,《積微居金文說》,北京:科學出版社,1959年
楊樹達,〈不 簋再跋〉,《積微居金文說》,北京:科學出版社,1959年
蔡運章,〈胡國史&;#36857;初探〉,河南省考古學會、河南省博物館、河南省文物&;#30799;究所編,《楚文化覓&;#36394;》,鄭州:中州古籍出版,1986年
劉次沅,〈天李朝遠,〈師道簋銘文考釋〉,李朝遠,《青銅器學步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
穆海亭、朱捷元,〈新發現的西周王室重器五祀 鐘考〉,《人文雜誌》,1983年,第2期
蘇芳淑、李零,〈介紹一件有銘的 “晉侯銅人”〉,上海博物館編,《晉侯墓地出土青銅器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2年
顧頡剛,〈牧誓八國〉,《史林雜識》,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外文資料
一、專書

Cook, Constance A. and Major, John S. eds, Defining Chu: Image and Reality in Ancient Chin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9.
Creel, Herrlee G., The Origins of Statecraft in China,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0.
Falkenhausen, Lothar von, Chinese Society in the Age of Confucius (1000-250 BC), Los Angeles : Cotsen Institute of Archaeolog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2006.
Feldherr, Andrew and Grant Hardy eds, Oxford History of Historical Writing,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Gasche, H., J.A. Armstrong, S.W. Cole and V.G. Gurzadyan, Dating the Fall of Babylon: A Reappraisal of Second-Millennium Chronology. Mesopotamian History and Environment SeriesII. Chicago: University of Ghent and the Oriental Institute of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98.
Hsu, Cho-yun and Katheryn M. Linduff, Western Chou Civilization, New Haven :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8.
Ho, Clara Wing-Chung ed., Windows on the Chinese World, Lanham: Lexington Books, 2009.
Iggers, Georg G., Historiograph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Middletown: Wesleyan University Press,1997.
James, Peter, Centuries of Darkness: A Challenge to the Conventional Chronology of Ole World Archaeology, New Brunswick,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1993.
Keightley, David N. ed., The Origins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8.
Kuhn, Dieter and Helga Stahl eds, Perceptions of Antiquity in Chinese Civilization, Heidelberg, 2008.
Kohl, Philip L. and Clare Fawcett eds., Nationalism, Politics, and the Practice of Archaeolog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Li, Feng, Bureaucracy and the State in Early China: Governing the Western Zhou,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Li, Feng, Landscape and Power in Early China: The Crisis and Fall of the Western Zhou 1045-771 B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9.
Li, Feng, Early China: A Social and Cultural Histo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3.
Loewe, Michael and Edward L. Shaughnessy ed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a,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Lawton, Thomas ed., New Perspectives on Chu Culture,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1.
Polybius, The Histories, trans. Robin Waterfield and Brian McG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Piggott, Stuart, Wagon, Chariot and Carriage, London: Thames and Hudson, 1992.
Pines, Yuri, The Everlasting Empir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2.
Shaughnessy, Edward L., Sources of Western Zhou History: Inscribed Bronze Vessel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1.
Shaughnessy, Edward L. ed., New Sources of Early Chinese History: An Introduction to the Reading of Inscriptions and Manuscripts, Berkeley: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 1997.
Trigger, Bruce G., Early Civilizations: Ancient Egypt in Context, Cairo: The American University in Cairo Press, 1993.
Thucydides, The History of the Peloponnesian War, trans. Martin Hammo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White, Hayden, The Content of the Form: Narrative Discourse and Historical Representation, Baltimor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7.
和田清,《支那官制發達史》,東京都:汲古書院,1973年
伊藤道治,《中國古代王朝&;#12398;形成》,東京都:創文社,1975年

二、論文

Blakeley, Barry B., “In Search of Danyang I: Historical Geography and Archaeological Sites,” Early China 13 (1988).
Blakeley, Barry B., “The Geography of Chu,” in Defining Chu : Image and Reality in Ancient China, ed. Constance A. Cook and John S. Major, Honolulu :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9.
Falkenhausen, Lothar von, “The Regionalist Paradigm in Chinese Archaeology,” in Nationalism, Politics, and the Practice of Archaeology, ed. Philip L. Kohl and Clare Fawcet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Falkenhausen, Lothar von, “The Waning of the Bronze Age,” in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a, ed. Michael Loewe and Edward L. Shaughnessy,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Jiang, Huimin 蔣惠民 and Tang Jinliang 唐錦&;#29756;, “Report on the Discovery of Bronzes in the Guicheng Site over the Years,” trans. Chinhau Lei, in press.
Karlgren, Bernhard, “Huai and Han,” Bulletin of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 13 (1941).
Keenan, Douglas J., “Astro-Historiographic Chronologies of Early China Are Unfounded,” East Asian History 23, 2002.
Keightley, David N., “The Shang State as Seen in the Oracle-Bone Inscriptions,” Early China 5 (1979-1980).
Keightley, David N. “The Late Shang State: When, Where, and What?” in The Origins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ed. David N. Keightle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8.
Kuwayama, George, “The Cultural Renaissance of Late Zhou,” in The Great Bronze Age of China, ed. George Kuwayama,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83.
Kuniholm, Peter Ian, Bernd Kromer, Sturt W. Manning, Maryanne Newton, Christine E. Latini and Marcy Jaye Bruce, “Anatolian Tree Rings and the Absolute Chronology of the Eastern Mediterranean, 2220-718 B.C.,” Nature (June 27, 1996).
Kane, Virginia C., “The Independent Bronze Industries in the South of China Contemporary with the Shang and Western Chou Dynasties,” Archives of Asian Art 28 (1974/1975).
Lei, Chinhau, “Tracing Diplomacy and Long-Distance Communication in the Western Zhou Period: A Case Study of the Pu He 匍盉,” presented at The Second Annu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Early China Conference, Philadelphia, PA, March 27, 2014.
Li, Feng, “ ‘Offices’ in Bronzes Inscriptions and Western Zhou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Early China 26-27 (2001-2002).
Li, Feng, “ ‘Feudalism’ and Western Zhou China,”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63.1 (2003).
Li, Feng, “Literacy Crossing Cultural Borders,” Bulletin of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 74 (2002).
Li, Feng, “Transmitted Antiquity: The Origin and Paradigmization of the ‘Five Ranks’,” in Perceptions of Antiquity in Chinese Civilization, ed. Dieter Kuhn and Helga Stahl, Heidelberg, 2008.
Li, Xueqin, “Chu Bronzes and Chu Culture,” in New Perspectives on Chu Culture, ed. Thomas Lawton,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1.
Mackenzie, Colin, “Chu Bronze Work: a Unilinear Tradition or a Synthesis of Diverse Sources?,” in New Perspectives on Chu Culture, ed. Thomas Lawton,Washington, D.C.: Arthur M. Sackler Gallery,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1991.
Mattos, Gilbert L., “Eastern Zhou Bronze Inscriptions,” in New Sources of Early Chinese History: An Introduction to the Reading of Inscriptions and Manuscripts, ed. Edward L. Shaughnessy, Berkeley: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 1997.
Mayhew, Susan, “rank-size rule,” in A Dictionary of Geograph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Nivison, David S., “The Key to the Chronology of the Three Dynasties: the “Modern Text” Bamboo Annals,” Sino-Platonic Papers 93 (1999).
Nivison, David S., “The Dates of Western Chou,”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43.2 (1983).
Pankenier, David, “The Cosmo-Political Background of Heaven’s Mandate,” Early China 20 (1995).
Pulleyblank, Edwin G., “Ji 姬and Jiang 姜: The Role of Exogamic Clans in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Zhou Polity,” Early China 25 (2000).
Rawson, Jessica, “Western Zhou Archaeology,” in Cambridg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a, ed. Michael Loewe and Edward L. Shaughnessy,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Schaberg, David, “Chines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in The Oxford History of Historical Writing, ed. Andrew Feldherr and Grant Hard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Shaughnessy, Edward L., “History and Inscriptions, China,” in The Oxford History of Historical Writing, ed. Andrew Feldherr and Grant Hard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Shaughnessy, Edward L., “Chronologies of Ancient China,” in Windows on the Chinese World, ed. Clara Wing-Chung Ho, Lanham: Lexington Books, 2009.
Shaughnessy, Edward L., “Western Zhou History,” in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a, ed. Michael Loewe and Edward L. Shaughnessy,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Shaughnessy, Edward L., “On the Authenticity of the Bamboo Annals,”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46, 1986.
Shaughnessy, Edward L., “The Current’ Bamboo Annals and the Date of the Zhou Conquest of Shang,” Early China 11-12 (1985).
Shaughnessy, Edward L., “Western Zhou Bronze Inscriptions,” in New Sources of Early Chinese History: An Introduction to the Reading of Inscriptions and Manuscripts, ed. Edward L. Shaughnessy, Berkeley: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 1997.
Stone, Lawrence, “The Revival of Narrative: Reflections on a New Old History,” Past &; Present 85 (Novermber 1979).
Stone, Lawrence, “Prospography,” Daedalus 100, No. 1, Historical Studies Today (1971).
White, Hayden, “The Value of Narrativity in the Representation of Reality,” in The Content of the Form: Narrative Discourse and Historical Representation, Baltimor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7.
White, Hayden, “Narrative in Contemporary Historical Theory,” in The Content of the Form: Narrative Discourse and Historical Representation, Baltimor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7.
Xu, Shaohua, “Chu Culture, An Archaeological Overview,” in Defining Chu : Image and Reality in Ancient China, ed. Constance A. Cook and John S. Major, Honolulu :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9.
伊藤道治,〈裘衛諸器考——西周時期土地所有形態&;#12395;關&;#12377;&;#12427;私見〉,《東洋史研究》,37卷1號,1978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