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現代康區藏傳佛教寺院經濟研究
作者:朱文惠
作者(外文):Chu, Wen-hui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研究所
指導教授:林冠群
張秀蓉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3
主題關鍵詞:西藏西康省寺院經濟藏傳佛教歷史人類學現代史TibetHsi-Kham Provincemonastic economyTibetan BuddhismHistorical Anthropologymodern histor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57
學術界探討佛教寺院經濟,主要在佔有財產(土地莊園、人身、特許產業、貴金屬),贈與、繼承、買賣處分資產,戒律規章、賦稅徭役、借款放貸融資,公益慈善事業或經商貿易;乃至宏觀的公權力勢力積極地介入與控制,如僧官體系、政策法令、訴訟判例、官方認可的度牒僧籍與寺院總量登錄管制;子母寺院間高低階序的臍帶關係所導致的朝聖、任命、受戒及相關物資流動、饋贈等聯繫;涵括僧眾主持的生命儀禮、節日慶典法會等物資集中再分配、饗宴,苦行高僧的個人領袖感召魅力吸引朝野城鄉信眾佈施護持等。
本研究嘗試從歷史人類學、文化史角度切入藏傳佛教,剖析於1880年至1950年代藏東康區政治經濟變遷過程的歷史脈絡,詮釋現代佛教在亞洲各區域乃至青康藏高原文化間的適應,人們如何利用經典文本、高僧傳記書寫樹立的理想典型規範制約,釐清在家、出家身分言行倫理;並透過教理戒律與社會輿論、慣習多方對話及折衝,形成傳統價值行為,辨識宗教教義和宗教理念在僧俗日常生活實踐的移轉。寺院經濟理論以Gernet、Aziz、Carrasco、Goldstein論述為主,透過中英印政府官方函電公文及檔案、各國研究機構出版的專書、期刊及文獻,與喜馬拉雅和中國西南區域的民族誌、UMI美加地區碩博士論文、佛教高僧傳記等,分析反思亞洲佛教寺院經濟:貴金屬、土地與勞動力的運用,以及禮物互惠流動的僧俗共生關係,進一步探究歸納藏傳佛教的一般性(general)共通特質。
The dissertation takes shape within the Tibetan Buddhism and focus on monastic economy; it pays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a holistic and comparative view for Asian Buddhism, such as Chinese Buddhism, Tibetan Buddhism and Theravada Buddhism (Yunnan, Myanmar and Thailand). Not only cross cultural studies but also concern their historical contexts and religious dimensions. The author has attempts to research Tibetan Buddhism through historical anthropology, cultural history. Find out the practically ascribed, achieved status between layers and monks. It is grounded mainly in the theoretical and ethnographic works of Gernet, Aziz, Goldstein, Spiro, Tam and UMI dissertations. It examines the processes of the political, economical variation processes by detail analysis its context in Hsi Kham(Eastern Tibet) area during 1880 till 1950 period, and discusses the modern Buddhism try to adapt with Asian and Himalayans local cultures, how peoples do with ideal type of Buddhist livings by means of critical review these historical documentary, literate texts and the autobiography of honorable monks. This study confronts these problems by rethinking the precious metals, lands and labors application, moreover debating the flows of gift, reciprocity of symbiosis [lay – monastic, mother – daughter monastery (bilateral) circulate recycle relationships], concept of merit, karma at native’s point of view. The conclusion emphasizes the clearly understanding the general rules for monastic economy of Asian and Tibetan Buddhism settings.
中文: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合編:《康藏糾紛檔案選編》,北京:
中國藏學出版社,2000年。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四川省檔案館合編:《四川省所存西藏和藏事檔案史料目
錄(1388-1949)》,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00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西藏自治區檔案館合編:《西藏社會歷史藏文檔
案資料譯文集》,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1997年。
古伯察(Regis-Evariste Huc):《韃靼西藏旅行記》,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
2006【1924】年。
王文蒙、葛維漢、白雪嬌:〈川西調查記〉,收錄於《西南民族文獻》第十二卷,
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03【1943】年。
王滌瑕:〈榆科見聞記〉,收錄於趙心愚、秦和平編《康區社會歷史調查資料輯
要》,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頁250-251。2004年。
王秀玉:〈晚清康區甘孜地方勢力與改土歸流〉,載於《法國漢學》叢書編輯委
員會編:《邊臣與疆吏(法國漢學第十二輯)》,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王明珂:〈漢藏歷史關係的新思考:一個反思性的歷史研究〉,《長庚人文new window
社會學報》,3卷,2期,2010年,頁221-252。
王承志:〈四川藏洋始末〉,《甘孜州文史資料集粹(一)》,雅安:政協甘孜州委
會,頁320-340,2008年。
王恒傑:迪慶藏族社會史。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1995年。
木克坡(Mukpo, Diana J.)、吉米安(Carolyn Rose Gimian):《作為上師的妻子:
我和邱陽創巴的人生》,臺北市:橡樹林文化出版社,2009年。
石泰安(耿昇譯):《西藏的文明》,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05【1962】年。
甘孜州志編纂委員會:《甘孜州志(上)》,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
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編:《清末川滇邊務檔案史料》(上中下冊),北京:中華書局,
1989年。
四川省編輯組:《四川省甘孜州藏族社會歷史調查》,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院
出版社,1985年。
田光烈:〈度牒在宋代社會經濟中的地位〉,收錄於張曼濤主編,《佛教經濟研
究論集》。臺北市:大乘文化出版社,1977年,頁241-263。
白文固:〈試論唐前期的寺院經濟〉,收錄於佛光山文教基金會總編輯,《中國
佛教學術論典(46)》,高雄縣: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1年。
孔慶宗:《西康大金寺與白利村糾紛的真相,西藏文史資料選輯(21)》,北京:
民族出版社,2004年。
西藏社會歷史調查資料叢刊編輯組:《藏族社會歷史調查(一)至(六)》,北京:
民族出版社,2009年。
西藏研究編輯部編輯:《西藏志、衛藏通志合刊》,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
年。
札奇斯欽:《蒙古與西藏歷史關係研究》,臺北市:正中書局,1978年。
任乃強:《西康札記》,上海:新亞細亞月刊社,1932年。
任乃強:《西康圖經:地文篇》,南京:新亞細亞學會,1934年。
任乃強:《西康圖經:民俗篇》,南京:新亞細亞學會,1934年。
任乃強:《西康圖經:境域篇》,南京:新亞細亞學會,1934年。
任乃強:《康藏史地大綱(上下冊)》,康定:雅安建康日報社,1942年。
任乃強:〈康定縣調查報告〉,收錄於趙心愚、秦和平編,《康區社會歷史調查
資料輯要》,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頁267-268。2004年。
任乃強:《任乃強藏學論文集(上中下冊)》,拉巴平措主編,北京:中國藏學
出版社,2009年。
任月海:《多倫彙宗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
任新建:《雪域黃金-西藏黃金的歷史與地理》,成都:巴蜀出版社,2003年。
朱文惠:《佛教寺院與農牧村落的共生關係:中國西南藏族社區研究》,臺北市:new window
唐山出版社。2002年。
朱麗双:《在想像與真實之間:民國政府的西藏特使們(1912-1949)》,香
港:香港中文大學歷史課程博士論文,未出版,2006年。
布迪爾(Bourdieu, Pierre):《實作理論綱要》,臺北市:城邦文化出版社,2009
年。
艾爾(Iyer, Pico):《開闊之路:達賴喇嘛的人生智慧》,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
社,2009年。
柏爾(Bell, Charles):《西藏的過去與現在(Tibet, Past and Present)》,上海:
商務印書館,1930【1926】年。
艾力克:〈論反迫害中的佛像破壞〉,收錄於胡素馨主編,《佛教物質文化:
寺院財富與世俗供養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3年,頁59-63。
多杰才旦主編:《西藏封建農奴制社會型態》。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05
年。
吳永猛:《中國佛教經濟發展之研究》,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75年。
吳永猛:《附錄通論:中國佛教經濟發展之研究》,收錄於張曼濤主編,《佛教
經濟研究論集》,臺北市:大乘文化出版社,1977年,頁285-396。
吳永章:《中國土司制度淵源與發展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年。
吳彥勳:《清末民國時期川藏關係研究》,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
吳從眾編:《西藏封建農奴制度研究論文選》,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1991
年。
吳豐培編:《趙爾豐川邊奏牘》,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4年。
何孝榮:《明代南京寺院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
何茲全主編:《五十年來漢唐佛教寺院經濟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5【1995】年。
何茲全:《何茲全文集(第一卷) 》,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何茲全:《中國社會史研究導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
何培斌:〈營造寄託:中國六至十世紀造寺的功德〉,收錄於胡素馨主編,《佛
教物質文化:寺院財富與世俗供養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上海
書畫出版社,2003年,頁97-108。
余舜德:〈出家與在家:喇嘛在雲南藏區〉,《臺灣人類學刊》,9卷2期,new window
2011年,頁135-159。
安瑪莉.布隆鐸(Anne-Marie Blondeau)、卡提亞.畢菲 特里耶(Katia
Buffetrille):《遮蔽的圖伯特:國際藏學家解讀西藏百題問答》,臺北市:
前衛出版社,2011年。
宋立道:《神聖與世俗:南傳佛教國家的宗教與政治》,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0年。
宋恩常:《雲南少數民族研究文集》,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
杜繼文、黃明信編:《佛教小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1年。
李有義:《李有義與藏學研究:李有義教授九十歲誕辰紀念文集》,北京:
中國藏學出版社,2003年。
來作中:〈解放前康區商業簡述〉,收錄於《甘孜州文史資料集粹(二)上》。
雅安:政協甘孜州委會,2009年,頁11-26。
邢肅芝(洛桑珍珠):《雪域求法記:一個漢人喇嘛的口述史》,臺北市:橡樹林
文化出版社,2010年。
河口慧海(孫沈清譯):《西藏秘行》,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年。
林冠群:〈「大西藏」(Greater Tibet)之商榷:西藏境域變遷的探討〉,《蒙藏
季刊》,20卷,3期,2011年,頁30-47。
林孝庭:〈戰爭、權力與邊疆政治:對1930年代青、康、藏戰事之檢討〉,《中new window
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45期,2004年,頁105-141。
林孝庭:〈國民政府與九世班禪喇嘛:一個近代中國漢藏政教權力關係之剖
面〉,《傳記文學》96卷,2期,2010年,頁4-22。
林悟珠:〈從百丈清規看農禪-兼論唐宋佛教的自我供養意識〉,收錄於胡
素馨主編,《佛教物質文化:寺院財富與世俗供養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
集》。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3年,頁381-401。
林韻柔:《唐代寺院結構及其運作》,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2002
年。
芮沃壽(Wright, Arthu):《中國歷史中的佛教》,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1959】年。
周錫銀、冉光榮編:《藏傳佛教寺院資料選編》,成都:四川省民族事務委員會,
1989年。
明復:《中國僧官制度研究》,臺北市:明文書局,1981年。
柳陞祺:《柳陞祺藏學文集(漢文卷上下)》,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08年。
柳陞祺:《西藏的寺與僧(1940年代)》,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10年。
胡日查:《清代內蒙古地區寺院經濟研究》,呼和浩特:遼寧民族出版社,2009
年。
柯嘉豪:〈”少欲知足”、“一切皆空”及“莊嚴具足”:中國佛教的物質觀〉,收錄於
胡素馨主編,《佛教物質文化:寺院財富與世俗供養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
集》,2003年,頁35-47。
佐藤達玄(釋建憨、鐘修三、歐先足、林正昭譯):《戒律在中國的發展(上、
下冊)》,嘉義市:香光書鄉出版社,1997年。
長尾雅人(白音朝魯譯):《蒙古學問寺》,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
年。
段克興:《西藏奇異志》,收於,《西南民俗文獻》第八卷,蘭州:蘭州大學出
版社,2003【1934】年,頁1-108。
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行營邊政設計委員會輯:《川康邊政資料輯要》,成都市:軍
事委員會委員長行營邊政設計委員會,一套十六冊【1.西昌概況;2.冕寧
概況、越嶲概況;3.會理概況、寧南概況、昭覺概況、鹽邊概況;4.鹽源
概況;5.雷波概況;6.馬邊概況;7.屏山概況;8.峨邊概況;9.松潘概況;
10.理番概況、汶川概況;11.茂縣概況、懋功概況;12.康定概況;13.瀘
定概況、九龍概況、丹巴概況、道孚概況;14.鑪霍概況、甘孜概況、瞻
化概況、德格概況;15.雅江概況、理化概況、巴安概況】,未出版。1940
年。
姜伯勤:《唐五代敦煌寺戶制度》,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郝春文:〈唐後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生活方式〉,收錄於胡素馨主編,《佛
教物質文化:寺院財富與世俗供養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上海
書畫出版社,2003年,頁130-135。
貢珠.雲丹嘉措(張煒明譯):《藏傳佛教不分教派運動大師:蔣揚欽哲旺波傳》,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
麥克納唐(Macdonald, David)(孫梅生、黃次書譯):《旅藏二十年》,收於《西
南民俗文獻》第八卷。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03【1935】年,頁109
-425。
馬菁林:《清末川邊藏區改土歸流考》,成都:巴蜀書社,2004年。
馬鶴天:《甘青藏邊區考察記》,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3年。
翁獨健:《中國民族史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1986年。
茨仁夏加(Tsering Shakya):《龍在雪域:一九四七年後的西藏》,新北市新店
區:左岸文化出版,2011年。
徐一智:《明末浙江地區僧侶對寺院經濟之經營-以雲棲殊宏、湛然圓澄、密
雲圓悟為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2001年。
張先堂:〈唐宋敦煌世俗佛教信仰的類型、特徵〉,收錄於胡素馨主編,《佛
教物質文化:寺院財富與世俗供養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上海
書畫出版社,2003年,頁297-318。
張羽新編:《清朝治藏典章研究(中)》。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02年。
張珣:〈人類學與歷史學宗教研究對話〉,收錄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主new window
編,《學術史與方法學的省思》,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0
年,頁401-424。
張曼濤主編:《佛教經濟研究論集》,臺北市:大乘文化出版社,1977年。
張瑞德:〈「欽差」使命:沈宗濂在西藏(1943-1946)〉,《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
究所集刊》,67期,2010年,頁59-96。
許文超:〈瞻化上瞻區調查記〉,收錄於趙心愚、秦和平編,《康區社會歷
史調查資料輯要》,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4年,頁194-195。
渡邊欣雄:《漢族的民俗宗教-社會人類學的研究》,臺北市:地景股份有限公new window
司,2000【1991】年。
羅友枝(Rawski, Evelyn S.):《清代宮廷社會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9【1988】年。
陳志讓:《軍紳政權:近代中國的軍閥時期》,貴陽: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年。
陳慶英、高淑芬編:《西藏通史》,北京: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
陳慶英主編:《藏族部落制度研究》,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02年。
陳慶英主編:《中國藏族部落》,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04年。
陳謙平:《抗戰前後之中英西藏交涉(1935-1947)》,北京:三聯書店,2003
年。
閻雲翔(Yan, Yun – xiang)(李放春、劉瑜譯):《禮物的流動:一個中國村莊中
的互惠原則與社會網絡(The Flow of Gifts:Reciprocity and Social
Networks in a Chinese Village)》,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996】
年。
郭卿友編著:《民國藏事通鑑》,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08年。
莊學本:《西康夷族調查報告》,雅安:西康省政府,1941年。
高濟昌〈邊茶史話〉,《甘孜州文史資料集粹(一)》,雅安:政協甘孜州委會,2008
年,頁356-383。
黃君煋:《西康建省對川藏影響之研究》,政治大學邊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
版,1975年。
黃敏枝:《唐代寺院經濟的研究》,臺北市:臺灣大學文學院,1971年。new window
黃敏枝:《宋代佛教社會經濟史論集》,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9年。
黃運喜:〈中國佛教法難研究〉,《獅子吼雜誌》,第24卷,第5期,1985年,
頁30-33。
黃應貴編:《時間、歷史與記憶》,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所,1999年。
黃應貴:《人類學的評論》,臺北市: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new window
黃應貴:《人類學的視野》,臺北市:群學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new window
黃應貴:《反景入深林:人類學的觀照、理論與實踐》,臺北市:三民出版社,
2008年。
納倉.怒羅:《那年,世時翻轉:一個西藏人的童年回憶》,臺北市:雪域出
版社,2011年。
夏格巴‧旺曲德典:《藏區政治史》,(內部發行),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1992[19
76]年。
頂果欽哲法王(劉婉俐譯):《明月-頂果欽哲法王自傳與訪談錄》,臺北市:
雪謙文化出版社,2010年。
畢達克(Petech, Luciano):《1728-1959西藏的貴族與政府》,北京:中國
藏學出版社,2008【1973】年。
陶希聖編:《唐代寺院經濟》,臺北市:食貨出版社,1974年。
陶希聖:〈唐代寺院經濟概說〉,收於《佛教經濟研究論集》,臺北市:大乘文new window
化出版,1977年。
喜饒尼瑪、蘇發祥編著:《蒙藏委員會檔案中的西藏事務》,北京:中央民族大
學出版社,2006年。
傅嵩炑撰:《西康建省記,中國藏學史料叢刊第一輯》,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
1968【1912】年。
游彪:《宋代寺院經濟史稿》,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3年。
賴惠敏:〈乾隆皇帝修建熱河藏傳佛寺的經濟意義〉,《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new window
究所集刊》,80本4分,2010年,頁633-689。
歐大年(Overmyer, Daniel):神明、信徒、靈媒和繞境-從中國文化觀點比較
地方民間信仰傳統〉,收於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編,《宗教信仰與想
像》,香港:香港城市大學,2007年。
馮客(Dikotter, Frank):《近代中國之種族觀念》,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
【1992】年。
馮明珠:《近代中英西藏交涉與川藏邊情-從廓爾喀之役到華盛頓會議》,臺北
市:故宮博物院,1996年。
馮明珠:〈《藏南察勘疆域界址圖》考:兼介清季中英西藏交涉中之不平等條約
〉,《故宮文物月刊》,341期,2011年,頁32-46。
楊維真:〈1938年四川省政府改組風潮始末〉,《國史館學術期刊》,4卷,2004new window
年,頁101-134。
楊嘉銘:〈章嘉大師與臺灣藏傳佛教〉,《蒙藏季刊》19卷,4期,2010年,頁
50-65。
楊慶堃:《中國社會中的宗教:宗教現代化功能與其歷史因素之研究》,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961】年。
楊健:《清王朝佛教事務管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
道端良秀(Michihata Ryoshu):〈唐代佛教寺院與經濟問題〉,載於張曼濤主編:
《佛教經濟研究論集》,臺北:大乘文化基金會出版,1977年。
道端良秀:《中國佛教與社會福利事業》,高雄縣:佛光出版社,1986年。
趙心愚、秦和平編:《清季民國康區藏族文獻輯要(上、下冊)》,成都:四川
民族出版社,2003年。
趙心愚、秦和平編:《康區社會歷史調查資料輯要》,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2004年。
蒙藏委員會編譯室:《蒙藏委員會簡史》,臺北市:蒙藏委員會,1971年。
蒙藏委員會主編:《民國以來中央對蒙藏的施政》,臺北市:中央文物供應社,
1984年。
滕華睿(Tuttle, Gary)(陳波譯):《建構現代中國的藏傳佛教徒》,香港:香港大
學出版社,2012【2005】年。
劉曼卿:《康藏軺征》,臺北市:南天出版社,1987【1932】年。
劉長東:《宋代佛教政策論稿》,成都:巴蜀書社,2005年。
劉洪記、孫雨志合編:《中國藏學論文資料索引》,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1999
年。
劉淑芬:〈北齊標異鄉義慈惠石柱 : 中古佛教社會救濟的個案研究〉,《新new window
史學》,5卷4期,1994年,頁1-50。
劉淑芬:〈五至六世紀華北鄉村的佛教信仰〉,《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new window
集刊》,63本3分,1993年,頁497-544。
劉學銚:〈六十年來國民政府之藏事措施〉,《中國邊政》,188期,2011
年,頁135-143。
劉學銚:《少數民族史新論:平心靜氣看新疆、西藏事件》,臺北市:南天書
局,2011年。
黎光明、王元輝:《川西民俗調查紀錄1929》,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
研究所,2004年。
譚樂山(Tan, Le-shan)(趙效牛譯):《南傳上座部佛教與傣族村社經濟:對中
國西南西雙版納的比較研究(Thervada Buddhism and Village
Economy:A Comparative Study in Sipsong Pana of Southwest
China)》,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2005【1995】年。
諾那呼圖克圖:《諾那呼圖克圖法語開示錄》,臺北市:財團法人圓覺宗智敏慧
華金剛上師教育基金會,2001年。
歐陽無畏:《藏尼遊記》,收錄於《邊情資料輯》,臺北市:蒙藏委員會,1954
年。
歐陽無畏:《大旺調查記》,收錄於《邊情資料輯》,臺北市:蒙藏委員會,1954
年。
歐陽樞北:〈瞻化土酋之過去與現在〉,收錄於趙心愚、秦和平編,《康區社會
歷史調查資料輯要》,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4年,頁194-195。
魏明傑:〈佛教寺院中的土地、功德及其交換的可能性〉,收錄於胡素馨主編,
《佛教物質文化:寺院財富與世俗供養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
上海書畫出版社,2003年,頁115-129。
噶傑康楚仁波切蔣揚敦珠(哲仁多傑譯):《失落的密境:噶傑康楚仁波切回憶
錄》,新竹市:倫珠企美噶察林佛學研究會,2010年。
謝和耐(Gernet, Jacques) (耿昇譯):《中國五-十世紀的寺院經濟》,臺北市:
商鼎文化出版社,1993【1956】年。
謝重光:《漢唐佛教社會史論》,臺北市:國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0年。new window
謝重光:《晉唐寺院與寺院經濟研究》,收錄在佛光山文教基金會總編輯,《中
國佛教學術論典(46)》。高雄縣: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1【1987】年。
薩拉特.錢德拉.達斯:《拉薩及西藏中部旅行記》,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
2006年。
邊疆政教制度研究會:《清代邊政通考》,臺北市:蒙藏委員會,1957年。
羅彤華:《唐後期五代敦煌寺院的放貸業》,臺北市:新化圖書有限公司,2000new window
年。
羅彤華,〈歸義軍時期敦煌寺院的迎送支出〉,《漢學研究》,21卷1期。頁new window
193-225。2003年。
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臺北市:曉園出版社,1992年。
譚英華:〈說鍋莊〉,收錄於《清季民國康區藏族文獻輯要》,趙心愚、秦和平編,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3年,頁630-652。
藍希夷:〈鄉稻見聞錄〉,收錄於趙心愚、秦和平編,《康區社會歷史調查資料
輯要》,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4年,頁440-441。
蘇德華畢力格:《晚清政府對新疆、蒙古和西藏政策研究》,呼和浩特:內蒙古
人民出版社,2005年。
嚴耀中:《佛教戒律與中國社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雲南省歷史研究所編:《雲南少數民族》。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
雲南省編輯組編:《雲南民族民俗和宗教調查》。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1985
年。
龔蔭編:《明清土司通纂》,昆明:雲南新華出版社,1985年。
龔蔭編:《中國土司制度》,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1992年。
龔蔭:《中國土司制度史(上編)》,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2年。
Aziz, Barbara Nimri(翟聖德譯)《藏邊人家:關於三代定日人的真實記錄
(Tibetan Frontier Families: Reflections of Three Generations From
D’ing-ri)》,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1987【1978】年。
Boulnois:(耿昇譯)《西藏的黃金和銀幣-歷史、傳說和演變》。北京:中國藏
學出版社。1999【1983】年。
Carrasco, Pedro:《西藏的土地與政體權(Land And Polity In Tibet)》,拉薩:
西藏社會科學院西藏學漢文文獻編輯室(內部發行),1985【1959】年。
Carrithers, Michael:《佛陀:至善的覺悟者》,孟祥森譯。臺北市:時報文化
出版社。1987【1983】年。
Godlier, Maurice (王毅譯):《禮物之謎(the Enigma of the Gift)》。上海:上海
人民出版社,2007【1996】年。
Goldstein, Melvyn:〈一九四九年以前的拉薩「街謠」〉,收於王堯主編,《國外
藏學研究譯文集(一)》,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年。
Goldstein, Melvyn C.(陳乃文譯):〈西藏農村的結構與差稅制度(Taxation and
the Structure of Tibetan Village)〉,收錄於吳從眾編,《西藏封建農奴制研
究論文選》,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1991【1971】年。
Goldstein, Melvyn C.(陳乃文譯):〈西藏莊園的周轉:活佛轉世制度下的土地
與政治(The Circulation of Estates in Tibet:Reincarnation, Land and
Politics)〉,收於吳從眾編,《西藏封建農奴制研究論文選》,北京:中國藏
學出版社,1991【1971】年。
Goldstein, Melvyn:〈農奴及其流動性-對西藏傳統社會中「人役稅」制度的
考察〉,收於王堯主編,《國外藏學譯文集(七)》,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
1990年。
Goldstein, Melvyn C.(杜永彬譯):《喇嘛王國的覆滅(A History of Modern Tibet
1931-1951:the Demise of the Lamaist State)》,北京:時事出版社,
2005【1989】年。
梅.戈爾斯坦(Melvyn Goldstein)、道幃喜饒(Dawei Sherap)、威廉.司本石
初(William Siebenschun):《一位藏族革命家:巴塘人平措汪傑的時代和
政治生涯》,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2011年。
Grunfled, Tom A.(伍昆明、王寶玉譯):《現代西藏的誕生(The Making of
Modern Tibet)》,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1990【1987】年。
Kottak, Conrad P.(徐雨村譯):《文化人類學(Cultural Anthropology)》,臺北市: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
Lamb Alastair:〈台克滿(Eric Teichman)1917-1919年在昌都和絨壩岔的活
動〉,收於王堯主編,《國外藏學研究譯文集第十六輯》,拉薩:西藏人民
出版社,2002【1988】年。
Lin, Hsiao-ting(林孝庭):〈戰爭、權力與邊疆政治:對1930年代青、康、
藏戰事之檢討〉《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004,45,頁105-141。
Mauss, Marcel:《禮物:舊社會中交換的形式與功能(The Gift:Forms and
Functions of Exchange in Archaic Societies) 》。臺北市:遠流出版社。
1989【1954】年。
Tucci, G.( 劉瑩、楊帆譯):《西藏的宗教(The Religion of Tibet)》,臺北市:桂
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7【1970】年。
Twichett, Denis; John Fair Bank. Eds.:《劍橋中國史第十二冊:民國篇(上)
1912-1949》,臺北市:南天書局,1999【1983】年。
Spiro, Melford:《佛教與社會:一個大傳統並其在緬甸的變遷(Buddhism and
Society:A Great Tradition and Its Burmese Vissitudes)》,嘉義市:香
光書鄉出版社,2006【1982】年。
Welch, Holmes:《近代中國的佛教制度(上下) 》,臺北縣:華宇出版社,1988
年。
Welch, Holmes:《中國佛教的復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1968】
年。

英文:
Aziz, Babara N. Tibetan Frontier Families : Reflections of Three Generations
from D’ing-ri. Durham : Carolina Academic Press. 1978.
Carrasco, Pedro. Land and Polity in Tibet. Sea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59.
Chie Nakane. Cultural Implications of Tibetan History. In Himalayan
Anthropology:The Indo-Tibetan Interface. James F. Fisher Ed., Pp37
-42. Paris:Mouton Publishers. 1978.
Crawfurd, J. Journal of an Embassy from the Gonvernor of India to the Court
of Avain the Year of 1827. 2. vols. London:Henry Colburn. 1834.
Diemberger, Hildegard Blood, Sperm, Soul and the Mountain. Gender
Relations, Kinship and Cosmovision Among the Khumbo (N. E. Nepal).
In Gendered Anthropology. Teresa Del Valle, ed. London : Routledge.
1993
Godelier, Maurice. The Enigma of the Gift. N. Scott, tran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9[1996].
Goldstein, Melvyn C. Adjudication and Partition in the Tibetan Stem Family.
In Chinese Family and Social Change. David C. Buxbaum,ed. Pp.205-
216.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78
Goldstein, Melvyn C. Dragon and the Snow Lion:the Tibet Question. In
China Briefing. Anthony J. Kane,ed. Pp.129-168. Boulder,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1990
James F. Fisher Ed., “Chie Nakane Cultural Implications of Tibetan History
(pp.37-42)”, In Himalayan Anthropology:the Indo-Tibetan Interface,
Paris:Mouton Publishers, 1978.
Kaufman, H.K. Bangkhaud:A Community Study in Thailand. Charles E.
Tuttle Company, 1977.
Levine, Nancy E. The Dynamics of Polyandry:Kinship, Domesticity, and
Population on the Tibetan Border.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8
Lin, Hsiao-ting, Tibet and Nationalist China’s Frontier:Intrigues and Ethno
-politics(1928-49), Vancouver:UBC Press, 2006.
Michael, Franz, Rule by Incarnation:Tibetan Buddhism and Its Role in
Society and State, Boulder:Westerview Press, 1982.
Miller, Martin, “The Web of Tibetan Monasticism”, in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1961,20(2), pp.197-203.
Mumford, Stan Royal, Himalayan Dialogue, Madison: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89.
Ortner, Sherry. Sherpas: Through Their Ritual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8.
Ortner, Sherry, High Religion, 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1989.
Paul, Robert , The Tibetan Symbolic World: Psychoanalytic Explorations,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2.
Sahlins, Marshall. Stone Age Economics. Chicago:Aldine-Atheron. 1972.
Sahlins, Marshall. Historical Metaphors and Mythical Realities:Structure in
the Early History of Sandwich Islands Kingdom. 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81.
Smith, Warren W, Jr. Tibetan Nation:A History of Tibetan Nationalism and
Sino-Tibetan Relations, Boulder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1996.
Spiro, ” Buddhism and Economics Actions in Burma”, In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1966, 68, pp.1163-1173.
Spiro. Buddhism and Society:A Great Tradition and Its Burmese Vicssitudes.
New York: Happer & Row. 1982.
Tambiah, S. J. Buddhism and the Spirit Cults of Northeast Thai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0.
Tan, Le-shan Thervada Buddhism and Village Economy:A Comparative
Study in Sipsong Pana of Southwest China. PhD. Dissertation of Cornell
University. 1995.
Taussig. The Devil and Commodity Fetishism in South America. Chapel
Hill: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1980.
Teichman, Eric, Travels of a Consular Officer in Eastern Tibet:Together
with a History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Tibet and India,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22.
Tsarong, Paljor. Economy and Ideology on a Tibetan Monastic Estate
in Ladakh:Process of Production, Reproduction, Reproduction and
Transformation. PhD Dissertation of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1987.
Tuttle, Gary. Tibetan Buddhists in the Making of Modern China. N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5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