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乾隆皇帝的文殊.宗喀巴自覺與形塑
作者:曾淑娟
作者(外文):Tseng,Shuchuan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研究所
指導教授:方志強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1
主題關鍵詞:乾隆皇帝文殊菩薩宗喀巴文殊皇帝藏傳佛教佛王轉輪王五臺山新文化史the Qianlong EmperorMañjuśrī,Tsongkhapathe Mañjughosa EmperorsTibetan BuddhismBuddha Kingthe Holy King of Turning WheelMount WutaiNew Cultural Histor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46
摘 要
乾隆皇帝-這一位中國帝制歷史四千多年來夀享最長,執政最久的傑出帝王,十八世紀中國太平盛世創造的靈魂人物。一般人透過傳統以儒家為本位的史觀來認識他,都知道他是一位深受儒學薰陶,承襲「內聖外王」統治意識的聖明天子,卻少有人知道他也是一位深受佛學潛移默化,力行「轉輪聖王」政治思想的轉輪佛王。乾隆朝之前,清廷雖然成功的解決了漠北蒙古的問題,統一大業獲得了超越前代的豐碩成果,然而,美中不足,漠西蒙古準噶爾擅用「文殊.宗喀巴」神權,挾持著宗喀巴黃教的力量,始終另立政權,而對清廷造成極大的威脅。康熙、雍正兩朝,傾全國之力,猶未能犁庭掃穴,給了乾隆皇帝反思。如何解除「文殊.宗喀巴」神權的魔咒,突破漠西蒙古的封鎖線,徹底征服「數世梗化」為患清廷長達百餘年的準噶爾,考驗著乾隆皇帝的政治智慧。
乾隆十年(1745),乾隆皇帝秘密的從章嘉國師接受了無上瑜珈密法的灌頂,開始了各種「本尊瑜珈」、「即身成佛」的密法修行。日復一日,乾隆皇帝在<上師瑜珈法>中,藉由「文殊.宗喀巴」的本尊觀,其精神、形體均與「文殊.宗喀巴」融合為一,真實而深刻的體驗與「文殊.宗喀巴」無二無別的神妙意境,因而一再的從潛意識中去佛化自己,「我就是文殊.宗喀巴,文殊.宗喀巴就是我」。他開始察覺到,在現實世界中的自己也可以是「文殊.宗喀巴」。他終於領悟了「文殊.宗喀巴」的妙用,也知道要如何妙用「文殊.宗喀巴」。乾隆皇帝把「文殊.皇帝」與「文殊.宗喀巴」兩個神話融合為一,並在自己身上成為此神話的真實。於是,十八世紀一場「乾隆.文殊.宗喀巴」的「造佛運動」就此展開了。
乾隆皇帝的「造佛運動」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建構一個蒙藏文化圈最能認同接受之「佛」象徵符號。乾隆皇帝根據<宗喀巴上師瑜珈法>的教法義理,<宗喀巴上師資糧田>的觀想圖像,以及《上師供養法》的唸誦儀軌,繪製了一系列呈現藏傳佛教曼陀羅式唐卡風格的<乾隆皇帝喇嘛像>畫像。這一系列的<乾隆皇帝喇嘛像>就懸掛在帝國最重要的藏傳佛教中心-雍和宮、普寧寺、普樂寺、須彌福夀之廟等藏傳佛寺,讓往來於此之蒙藏政教高層的喇嘛、王公、貴族們瞻仰膜拜。這是乾隆皇帝在開創中國歷史上最大版圖,締造多民族統一國家的時代背景之下,欲使大清與蒙藏的關係不僅是建立在帝國的君臣體系之中,而且是充滿了宗教情感,同時,亦可破解在「文殊.宗喀巴」神權之下,蒙藏政教領袖習於依附宗喀巴之象徵符號,而與清廷對抗圖謀自己利益的魔咒,進而又可使蒙藏人民視乾隆皇帝為「人王法王」兼具的佛王,一心歸向大清帝國,所展現「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的政治智慧與統治意識。乾隆皇帝開創中國成為一幅員遼闊,多民族和諧融洽的統一國家,其政治智慧與統治意識就反映在乾隆皇帝的「文殊.宗喀巴」自覺與形塑。
本論文乾隆皇帝的「文殊.宗喀巴」自覺與形塑,融合新文化史(New Cultural History)與傳統歷史文獻分析的研究方法,藉由具有西藏唐卡風格的乾隆皇帝肖像畫<乾隆皇帝喇嘛像>,探究乾隆皇帝的「文殊.宗喀巴」佛王自覺意識與佛王統治意識,以及由其所導出的藏傳佛教信仰與政策相關論題,如此的論文研究內容,盤根錯節了乾隆皇帝個人精神心理的因素與不同的權力文化因素。其開展之論題所涉及的領域,除了主要是乾隆皇帝生平歷史的論述之外,同時亦旁涉<乾隆皇帝喇嘛像>的解讀;「文殊.宗喀巴」象徵符號的挪用及權力文化的運作,「文殊.皇帝」、「文殊.宗喀巴」神話的轉化;乾隆皇帝信仰的心理需求與深度;以及自我覺識與身份認同;其剖析詮釋之立論是從文本的解讀,歷史的脈胳,以及個人的心理三方面,交錯著去觀察檢視乾隆皇帝在聖與俗-藏傳佛教信仰與運作之間,如何來回擺渡,互為形塑,最後定調成形為「乾隆.文殊.宗喀巴」,而打造出他的「空性帝國」。
十八世紀的乾隆皇帝與我們相隔了二百多年,他的身影形骸如今或許早已灰飛湮滅了,但是他並沒有真正的消失在這世界上,似乎仍然鮮活在二十一世紀人們的生活周遭之中,一樣深刻的影響著人類的心靈。如果說,乾隆皇帝站在十八世紀的最前列,運籌帷幄,叱吒風雲,在他的巨大身影下,翻過了一頁又一頁的歷史篇章,深刻的影響著那個時代。同樣的,從藝術文化珍品可以撫慰人類心靈,提升人民素養,締造高尚社會的這個視野,乾隆皇帝也以他所創作的精神文物深刻的影響著他身後的這個時代。就此而言,他應是超越了「時空的極限」,達到了宗教信仰的最高層次-「超越性的生命永恆」。
關鍵詞:乾隆皇帝、文殊菩薩、宗喀巴、文殊皇帝、藏傳佛教、黃教、佛王
御容佛像、轉輪王、菩薩王、即身成佛、五臺山、新文化史
Abstract
The Qianlong Emperor, with the longest life and the longest reign in the four-thousand-year Chinese imperial history, is the soul to create a Pax Sinica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China. The most common way to study the Qianlong Emperor, from a Confucius-centered historical ideology, is a well-known fact that the Emperor, deeply-influenced by Confucianism, is a wise monarch with awareness of “Saint outside the King” legacy. It cannot be overlooked that the Emperor is also a Buddha King, who is deeply influenced by Buddism and who performs the political ideology of “the Holy King of Turning Wheel.” Although the Qing dynasty has successfully resolved the discord from the Khalkha (the northern Mongols)before the Qianlong Emperor’s reign, and has achieved unprecedented outcome of the unification of a Great China, the sole dissidence lies in that the Dzungar (the western Mongols)maneuvers the theocracy of“Wenshu.Tsongkhapa”, and has constantly declared independency by power exertion from Gelugpa, an manifest which has imposed a great threat for the Qing court. The Dzungar withstands deployment from the entire Empire over two dynasties before Qian Long - Kangxi and Yongzheng. This failure stimulates great reflection for the Qianlong Emperor - How to dissolve the spell of“Wenshu.Tsongkhapa”‘s theocracy, annihilate the defence from the western Mongols, and conquer the Dzungar fighting the Qing count for hundreds of years, all challenge the Qianlong Emperor’s political wisdom.
In 1745, the Qianlong Emperor secretly receives Unsurpassed Yoga Tantra from Lcang skya Rol pa’i rdo rje, and adopted various “Diety Yoga,”“attain full enlightenment within a single lifetime” practice. In “Guru Yoga”, through the visualized deity of “Wenshu.Tsongkhapa,”
integrates his spirit and body with “Wenshu.Tsongkhapa,” and experiences in real and in depth, the eminence of “Wenshu.Tsongkhapa” unity; hence he continually Buddhizes himself in consciousness - “I am Wenshu.Tsongkhapa, Wenshu.Tsongkhapa I am.” the Emperor realizes that in the reality, himself can become “Wenshu.Tsongkhapa.” Ultimately, the Emperor comprehends the magic effect of “Wenshu.Tsongkhapa,” also the strategic exploitation of “Wenshu.Tsongkhapa.” the Emperor converges two myths - “Wenshu.Emperor” and “Wenshu.Tsongkhapa.” Himself the embodiment of realization of this mythology. “Buddha Construction Movement” of “Qianlong.Wenshu.Tsongkhapa”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hence began.
The most important element centered the Qianlong Emperor’s “Buddha Construction Movement” is to build an emblem of “Buddha” widely identified and accepted by the Mongolian and Tibetan cultures and clans. Based on concepts in “Tsongkhapa Guru Yoga,”“Tsongkhapa Guru Merit Field,” and “the Guru Puja,” the Emperor orders to paint a series of portraits -“the Qianlong Emperor Lama Portrait”,a traditional Tibetan- thangkl-style man-dala painting, hung in the most widely worshipped center of Tibetan Buddhism throughout the Empire-Yonghegong, Puning si, Pule si, Xumifushou si……. The political wisdom and ruling awareness -“An eye for an eye”- the Qianlong Emperor exhibits under the context of building an era with the largest territory and multi-ethnic consist in China history, intends to tie the Qing court, the Mongols, and the Tibets toward a higher level in religion, in addition to the Emperor-Subordinate hierarchy; on the other hand, aims to disintegrate the deeply-rooted notion of Tsongkhapa’s theocracy levied by indigenous political-religious leaders to rebel against the Qing court; the Qianlong Emperor, as a Buddha King, thus is integrated with the ruling strategy of the Mongolia and the Tibet. The political wisdom and ruling awareness are manifested the self-awareness and image construction of the Qianlong Emperor’s “Wenshu.Tsongkhapa.”
Self-awareness and Image Construction of the Qianlong Emperor’s “Wenshu.Tsongkhapa” in this dissertation, combine both research methodology from New Culture History and Traditional History Literature Analysis, through“the Qianlong Emperor Lama Portrait”of Tibetan-thangkl-style, to explore the Qianlong Emperor’s“Wenshu.Tsongkhapa” self-awareness of a Buddha King and the ruling consciousness, and its export topics of Tibetan Buddhism belief and policy. Such research body interweaves the Qianlong Emperor’s personal psychological factors and various political cultural factors. The research subject and scope cover, in addition to the argument on the Qianlong Emperor’s life history,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Qianlong Emperor Lama Portrait,”The re-creation of “Wenshu. Tsongkhapa” symbol and the exertion of political culture, the transformation of “Wenshu.Emperor” and “Wenshu.Tsongkhapa” myths; and the psychological needs and depth in the Qianlong Emperor’s faith; self-awareness and self-identification; the statement to analyze and expound is conducted from three angels, the interpretation of literature, the context of history, and the psychology of individual, and is to examine how the Qianlong Emperor, between the Holy and the Secular - faith and exertion of the Tibetan Buddhism, intermittently balances and constructs this“Qianlong.Wenshu.Tsongkhapa” so to build his “Empire of Emptiness.”
the Qianlong Emperor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and us are separated by two hundred years, his physical being may have already vanished; however, his existence seems to still vividly present around people’s life in the twenty first century, profoundly impact human mind as he did before. In one hand, the Qianlong Emperor stands in the forefront of the eighteenth century, strategizing majestically; Under his great figure, chapters of history are turned over page after page; impact is profoundly made upon that era. Similarly, from the vision that Art and Cultural treasures can soothe the human mind, enhance people’s temperament, and create a noble society, the Qianlong Emperor also made a profound impact to the times beyond his by the creation of spiritual heritage. In this regards, he transcends “Limit of time and space” and achieves the highest level of religious belief - “Transcendence of Eternal Life.”
Keywords: the Qianlong Emperor, Mañjuśrī, Tsongkhapa, theMañjughosa
Emperors, Tibetan Buddhism, the Buddha King, the Holy King
of Turning Wheel, Mount Wutai, Holy Mountain, New
Cultural History
徵 引 書 目


一、檔案資料

《內務府活計檔》,北京: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影印,1985。
《乾隆朝內務府奏銷檔》,北京: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影印。
《滿文老檔》,北京:中華書局,1990。
《廓爾喀檔》,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圓明園》,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承德市文物局合編,《清宮熱河檔案》,北京:中國
檔案出版社,2003。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雍和宮管理處合編,《清代雍和宮檔案史料》,北京:
中國民族攝影藝術出版社,2004。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承德市文物局合編,《清宮普寧寺檔》,北京:中
國檔案出版社,2003。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乾隆朝上諭檔》,北京:檔案出版社,1991。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清宮珍藏歷世班禪額爾德尼檔案薈粹》,北京:
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清宮珍藏歷世達賴喇嘛檔案薈粹》,北京:宗教
文化出版社,2002。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西藏自
治區檔案館、四川省檔案館合編,《元以來西藏地方與中央政府關係
檔案史料匯編》,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1993。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合編,《六世班禪朝覲檔案選
編》,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1996。

二、官書典籍

《清史稿校注》,臺北:國史館,1988。
《清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
《欽定大清會典(嘉慶朝)》,臺北:文海出版社,1991。
《欽定大清會典(光緒朝)》,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藏書影印,1968。
《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嘉慶朝)》,臺北:文海出版社,1991。
《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光緒朝)》,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藏書影印,1968。
于敏中編纂,《日下舊聞考》,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5。
大正新脩大藏經刊行會編,《大正新脩大藏經》,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94。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乾隆帝起居注》,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2。
王育榞修,李舜臣纂,《蔚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68。
王軒等纂修,《山西通志》,北京:中華書局,1990。
司馬光,《資治通鑑》,臺北:華世出版社,1987。
成崇德等譯註,《清代蒙古高僧傳譯輯》,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
中心,1990。
朴趾源,《熱河日記》,臺北:國立編譯館,1982。
吳振棫,《養吉齋叢錄》,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
宋濂,《元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
李桓輯,《國朝耆獻類徵初編》,臺北:明文出版社,1985。
和珅等修,《欽定熱河志》,臺北:文海出版社,1965。
和寧修,《衛藏通志》,臺北:文海出版社,1965。
固始噶居巴.羅桑澤培著,陳慶英、烏力吉譯,《蒙古佛教史》,臺北:全
佛文化事業,2004。
祁韻士等纂,《皇朝藩部要略》,臺北:成文出版社,1968。
阿桂、于敏中修,《欽定滿洲源流考》,臺北:文海出版社,1966。
姚元之,《竹葉亭雜錄》,臺北:文海出版社,1969。
故宮博物院編,《秘殿珠林及續編三編》,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故宮博物院編,《御選語錄》,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故宮博物院編,《清高宗御製文集》,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故宮博物院編,《清高宗御製詩》,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故宮博物院編,《清涼山志三種》,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故宮博物院編,《欽定理藩院則例》,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耶喜巴勒登著,蘇魯格譯注,《蒙古政教史》,北京:民族出版社,1989。
徐珂,《清稗類鈔》,北京:中華書局,1984。
海忠修,林從炯等纂,《承德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68。
烏蘭,《《蒙古源流》研究》,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1。
高士奇,《金鰲退食筆記》,臺北:廣文書局,1971。
乾隆敕書,嚴一萍選輯,《欽定滿洲祭神祭天典禮》,臺北:藝文印書館印行,1971。
婁近垣,《龍虎山志》,臺北:廣文書局,1989。
張玉書總裁,《御製親征平定朔漠方略》,臺北:成文出版社,1968。
張廷玉等撰,《明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
張其勤,《西藏宗教源流考 番僧源流考》,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
1982。
張穆,《蒙古游牧記》,臺北:文海出版社,1965。
清高宗敕撰,《清朝續文獻通考》,臺北:新興書局,1959。
脫脫,《遼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
莊吉發譯註,《尼山薩蠻傳》,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5。
莊吉發譯註,《清代準噶爾史料初編》,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7。
許光世、蔡晉成編纂,《西藏新志》,上海:自治編輯社,1911。
傅恆修,《欽定皇輿西域圖志》,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乾隆刊本影印)
1991。
焦應旂,《西藏誌》,臺北:成文出版社,1968。
鄂爾泰、張廷玉編纂,《國朝宮史》,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
黃沛翹,《西藏圖考》,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
楊一凡、田濤主編,《中國珍稀法律典籍續編》,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
社,2002。
趙翼,《簷曝雜記》,臺北:文海出版社,1973。
劉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
劉若愚編,《明宮史》,北京:北古籍出版社,1980。
慶桂等編纂,《國朝宮史續編》,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
錢儀吉編,《碑傳集(三)》,臺北:文海出版社,1973。
禮昭槤,《嘯亭雜錄》,臺北:文海出版社,1973。
魏源,《聖武記》,臺北:文海出版社,1981。
《清代帝后像》,北京:中國書店出版,1998。

三、專書著作

Barry Bryant著,陳琴富譯,《曼陀羅-時輪金剛沙壇城》,臺北:立緒出版
社,2005。
丁漢儒等,《藏傳佛教源流及社會影響》,北京:民族出版社,1991。
十四世達賴喇嘛著,項慧齡、廖本聖譯,《禪修地圖》,臺北:橡樹林文化,
2003。
于善浦編著,《清東陵大觀》,北京: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
牙含章,《班禪活佛輪迴傳奇》,臺北:唵阿吽出版社,1996。
王沂暖主編,《(藏文)佛學詞典》,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1992。
王俊中,《五世達賴教政權力的崛起》,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98。
王俊中,《東亞漢藏佛教史研究》,臺北:東大圖書出版社,2003。
王家鵬主編,《藏傳佛教唐卡》,香港:商務出版社,2003。
王家鵬主編,《藏傳佛教造像》,香港:商務出版社,2003。
王堯,《水晶寶鬘-藏學文史論集》,臺北:佛光出版社,2000。
王森,《西藏佛教發展史略》,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
王輔仁,《西藏佛教史略》,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1991。
王輔仁、陳慶英,《蒙藏民族關係史略》,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
王寶光編著,《紫禁城裡的宗教》,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9。
古正美,《從天王傳統到佛王傳統》,臺北:商周出版社,2003。
札奇斯欽,《蒙古與西藏歷史關係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出版,
1991。
札奇斯欽、海爾保羅撰述,《一位活佛的傳記-末代甘珠爾瓦.呼圖克圖
的自述》,臺北:聯經出版,1994。
石泰安著,耿昇譯,王堯校,《西藏的文明》,拉薩:西藏社會科學院,1985。伊.亞.茲拉特金著,馬曼麗譯,《準噶爾汗國史》,北京:商務印書館,
1980。
任繼愈主編,《中國佛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
任繼愈主編,《中國道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多識,《愛心中爆發的智慧》,北京:民族出版社,1996。
池田大作、布萊恩威爾遜著,梁鴻飛、王健譯,《社會與宗教》,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
西藏布達拉宮管理處編,《雪域聖殿-布達拉宮》,北京:中國旅遊出版社,
1996。
西藏學叢書編委會主編,《西藏佛教史論集》,臺北:文殊出版社,1987。
西藏學叢書編委會主編,《西藏佛教論集》,臺北:文殊出版社,1987。
坎伯著,李子寧譯,《神話的智慧》,臺北:立緒出版社,2002。
妙舟法師編,《蒙藏佛教史 西藏佛教史》,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1993。
李安德著,若水譯,《超個人心理學》,臺北:桂冠圖書公司,2002。
杜齊著,李有義、鄭銳齡譯,《西藏中世紀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民族
研究所,1980。
杜贊奇著,王福明譯,《文化、權力與國家-1900-1942年的華北農村》,
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6。
彼得.柏克著,許綬南譯,《製作路易十四》,臺北:麥田出版社,2005。
林亨特編,江正寬譯,《新文化史》,臺北:麥田出版社,2002。
林冠群,《吐蕃贊普墀松德贊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9。new window
法尊,《西藏與西藏佛教》,臺北:天華出版社,1980。
法尊、念西等,《西藏經義淺論》,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0。
金梁,《雍和宮志略》,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1994。
故宮博物院編,《清史圖典》,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2。
故宮博物院編,《清宮藏傳佛教文物》,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2。
故宮博物院編,《乾隆滿文大藏經繪畫-藏傳佛教眾神》,北京:紫禁城
出版社,2003。
故宮博物院編,《圖像與風格-故宮藏傳佛教造像》,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2。
洪長泰,《新文化史與中國政治》,臺北:一方出版社,2003。
約翰.希克著,鄧元尉譯,《第五向度》,臺北:商周出版社,2001。
約翰.布洛菲爾德著,耿升譯,《西藏佛教密宗》,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
1992。
修慧法師編述,《宗喀巴大師應化因緣集》,臺北:佛教出版社,1989。
徐東輝、向城,《乾隆大墓》,安徽:大象出版社,2008。
徐廣源,《清皇陵地宮親探記》,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7。new window
時光、王嵐編著,《宗教學引論》,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4。
班班多杰,《宗喀巴評傳》,北京:京華出版社,1995。
班班多杰,《拈花微笑-藏傳佛教哲學境界》,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
1996。
班班多杰,《藏傳佛教思想史綱》,上海:三聯書店,1995。
班班多杰,《藏傳佛教智慧境界》,臺北:大千出版社,2002。
秦永章,《乾隆皇帝與章嘉國師》,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2008。
袁森坡,《避暑山莊及外八廟》,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
勒內.德.內貝斯基.沃杰科維茨著,謝繼勝譯,《西藏的神靈和鬼怪》,
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
國立故宮博物院,《故宮法器選萃》,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1。
國立故宮博物院,《皇權與佛法-藏傳佛教法器特展圖錄》,臺北:國立故
宮博物院,1999。
張羽新,《清政府與喇嘛教》,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1988。
張羽新編著,《清朝治藏典章研究》,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02。
張宏實,《秘境寶藏-達賴喇嘛珍藏文物展》,臺北:世界宗教博物館,2002。
張宏實,《探索西藏唐卡: 護法.本尊守護神.曼荼羅》,臺北:橡樹林文化
出版,2004。
張宏實、徐盼蘋主編,《清宮秘藏-承德避暑山莊藏傳佛教文物特展圖錄》,臺北:觀想文物藝術有限公司,1999。
張怡蓀主編,《藏漢大辭典》,北京:民族出版社,1996。
張駿逸主編,《歐陽無畏教授逝世八週年紀念論文集》,臺北:蒙藏委員會,1990。
莊吉發,《故宮檔案述要》,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3。
莊吉發,《清史論集(一)》,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new window
莊吉發,《清史論集(十三)》,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4。new window
莊吉發,《清高宗十全武功研究》,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2。
莊吉發,《薩滿信仰的歷史考察》,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5。new window
郭成康,《十全夢-乾隆皇帝傳奇》,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3
郭成康、成崇德、趙雲田等,《乾隆皇帝全傳》,北京:學苑出版社,1994。
陳玉蛟,《《現觀莊嚴論》初探》,臺北:東初出版社,1992。new window
陳玉蛟,《入菩薩行導論》,臺北:藏海出版社,1992。
陳玉蛟,《阿底峽與菩提道燈釋》,臺北:東初出版社,1990。
陳振漢等編,《清實錄經濟史資料.農業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
陳捷先,《乾隆寫真》,臺北:遠流出版社,2002。
陳捷先,《清史論集》,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
陳慶英,《元朝帝師八思巴》,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1992。
喬納森.藍道 安迪.韋伯著,蔡東照監修,《利益成就觀想本尊》,臺北:
唵阿吽出版社,2000。
費爾巴哈著,王太慶譯,《宗教的本質》,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馮明珠主編,《乾隆皇帝的文化大業》,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2。
馮爾康,《清史史料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
黃英傑編著,《佛所行處-道果心印加持海》,臺北:全佛文化出版社,1992。
黃崇文,《歷代班禪與雍和宮》,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黃奮生,《藏族史略》,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
黃顥,《在北京的藏族文物》,北京:民族出版社,1995。
奧修著,陳明堯譯,《存在之詩》,臺北:生命潛能出版社,2003。
奧修著,黃瓊瑩譯,《歡慶生死》,臺北:生命潛能出版社,2004。
奧修著,謙達那譯,《死亡的幻象》,臺北:奧修出版社,2004。
慈怡主編,《佛光大辭典》,高雄:佛光出版社,1989。
圖奇著,劉瑩、楊帆譯,《西藏的宗教》,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7。
榮格著,楊儒賓譯,《東洋冥想的心理學》,臺北:商鼎出版社,2002。
帕繃卡仁波切教授,仁欽曲札譯,《掌中解脫》,臺北:白法螺出版社,2000。
威廉.詹姆斯著,蔡怡佳、劉宏信譯,《宗教經驗之種種》,臺北:立緒出
版社,2001。
演培講述,《俱舍論頌講記》,臺北:正聞出版社,1970。
劉立千,《藏傳佛教各派教義及密宗漫談》,北京:民族出版社,1997。
嘯天編著,《承德名勝》,海拉爾:內蒙古文化出版社,1997。
靜樺文化出版社編,《佛門必備課誦本》,臺北:靜樺文化出版社,1980。
盧翰明等編譯,《藏傳佛教唐卡寶典》,臺北:常春樹書坊,1991。
戴逸,《乾隆皇帝及其時代》,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1992。
戴逸編,《清史研究與避暑山莊-中國承德清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5。
謝啟晃等主編,《藏族傳統文化辭典》,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93。
聶崇正主編,《清代宮廷繪畫》,香港:商務印書館,1999。
藏族簡史編寫組,《藏族簡史》,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1992。
羅文華,《龍袍與袈裟》,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
羅伯特.比爾著,向紅笳譯,《藏傳佛教象徵符號與器物圖解》,臺北:
時報出版社,2008。
羅素著,容士毅譯,《羅素的回憶-來自記憶裡的肖像》,臺北:左岸文化,
2006。
蘇發祥,《清代治藏政策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
釋聖嚴,《比較宗教學》,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95。
讓保羅.希柏著,徐筱玥譯,《十七世大寶法王》,臺北:心靈工坊,2001。

四、論文期刊

(一)、學位論文

李源盛,《藏傳佛教繪畫藝術美學原理之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昆達拉,《中國大乘阿彌陀淨土思想研究》,臺北: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曾淑娟,《藏傳佛教《兜率天上師瑜珈法甚深導引》漢文譯註》,臺北: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二)、期刊論文

于君方著,張譯心譯,<大悲懺與觀世音信仰>,《香光莊嚴》,1999,六十期。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三世章嘉呼圖克圖圓寂前後史料選譯(下)>,《歷史檔案》,1996,第一期。
牛宏,<宗喀巴大師的文殊情結>,《中國藏學》,2005,第二期。
王子林,<《六世班禪畫像》唐卡考證>,《故宮博物院院刊》,2003,第四期。
王子林,<雨花閣:乾隆朝宮廷佛堂建設主導思想論>,《故宮博物院院
刊》,2005,第四期。
王子林,<乾隆與文殊菩薩-梵宗樓供奉陳設探析>,《故宮博物院院
刊》,2006,第四期。
王子林,<養心殿仙樓佛堂及唐卡析>,《故宮博物院院刊》,2002,第三
期。
王子林,<檔案中所見乾隆時期宮廷佛像製作及其藝術成就>,《故宮學術季刊》,第十八卷,2001,第四期。new window
王正華,<傳統中國繪畫與政治權力-一個研究角度的思考>,《新史學》,1997,第八卷,第三期。new window
王志超,<歷史上到五臺山的皇帝>,《五台山研究》,2001,第1期。
王家鵬,<中正殿與清宮藏傳佛教>,《故宮博物院院刊》,1991,第三期。
王家鵬,<故宮中的藏傳佛教藝術瑰寶(三)-一代國師章嘉若必多吉>,《中國西藏》,2002,第二期。
王家鵬,<故宮雨花閣探源>,《故宮博物院院院刊》,1990,第一期。
王家鵬,<乾隆與滿族喇嘛寺院-兼論滿族宗教信仰的演變>,《故宮博
物院院刊》,1995,第一期。
王家鵬,<清代皇家雅曼達噶神壇叢考>,《故宮博物院院刊》,2006,第
四期。
王家鵬,<嘛哈噶喇神與皇家信仰>,《紫禁城》,1996,第一期。
王湘云,<清朝皇室、章嘉活佛與喇嘛寺廟>,《西藏研究》,1987,第二
集。
王微,<乾隆裕陵棺椁藏文經咒釋讀>,《故宮博物院院刊》,2006,第一
期。
札西次仁,<康熙萬歲牌和乾隆皇帝像供奉布達拉宮考>,《中國西藏》,
1997,第四期。
白洪希,<清宮堂子祭祀研究>,《民族研究》,1996,第四期。
伊利亞第撰,札奇斯欽譯,<薩蠻教>,《新思潮》,1955,第四十五期。
吳兆波,<乾隆皇帝與北海瓊華島>,《北京檔案》,2005,第九期。
吳兆波,<乾隆皇帝與佛教>,《佛法春秋》,2005,第三期。
吳兆波,<乾隆皇帝與圓明園>,《北京檔案》,2005,第十一期。
宋文輝,<蒙族人民的五臺情>,《五台山研究》,2000,第3期。
李克域,<避暑山莊佛教文化>,《佛學研究》,1994,第四期。
李國榮,<雍正與丹道>,《清史研究》,1999,第二期。
肖雨,<菩薩頂的佛教歷史>,《五台山研究》,1996,第1期
周兵,<精彩紛呈的新文化史>,東華大學新文化史工作坊學術網站(http://www.dhist.ndhu.edu.tw/~nchw/main.php),2009/5/5。
林純瑜,<《諸尊身色印相明錄》譯註>,《中華佛學研究》,1998,第二期。
津儷,<卡爾.羅傑斯(Carl R. Rogers)上>,《逆光--台大心理系刊》,2004,第63期。(http://mychannel.pchome.com.tw/channel/class/class_paper_open.
htm?d=2004-04-21&e=ntupsy&t=.htm&j=63&f=main&v=1)
秘明珠著,段克興譯,<西藏歷史-巴協>,《甘肅民族研究》,1982,第
一期。
高換婷,<清代大高殿維修與使用的文獻記載>,《故宮博物院院刊》,
2003,第四期。
崔文魁,<五臺山與五臺山圖>,《五台山研究》,2004,第2期。
康樂,<轉輪王觀念與中國中古的佛教政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new window
究所集刊》,1996,第六十七本,第一分。
張仲民,<新文化史與中國研究>,東華大學新文化史工作坊學術網站(http://www.dhist.ndhu.edu.tw/~nchw/main.php),2009/5/5。
莊吉發,<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大藏經》滿文譯本研究>,《東方宗教
研究》,1990,第2期。
陳慶英,<章嘉.若必多吉與乾隆皇帝>,《中國西藏》,1988,第一期。
喬天碧,<《尼山薩滿傳》中的滿族信仰民俗>,《滿族研究》,1998,第
三期。
馮術東,<殊像寺與滿文大藏經>,《文物春秋》,2005,第1期。
楊伯達,<郎世寧在清內廷的創作活動及其藝術成就>,《故宮博物院院刊》,1982,第2期。
楊啟樵,<《活計檔》暴露清宮秘史>,《清史研究》,1997,第三期。
葛婉章,<西藏藝術的象與意>,《故宮文物月刊》,2000,卷十七,第10期。
葛婉章,<素寫藏密諸神(五)之一>,《故宮文物月刊》,1988,第62期。
葛婉章,<素寫藏密諸神(五)之二>,《故宮文物月刊》,1988,第63期。
葛婉章,<素寫藏密諸神之一佛部>,《故宮文物月刊》,1986,第34期。new window
葛婉章,<素寫藏密諸神之四-守護神部>,《故宮文物月刊》,1987,第50期。new window
葛婉章,<藏傳佛教美術圖像的有關問題>,《西藏研究論文集》,1989,第二輯。new window
歐立德,<滿語檔案與新清史>(Mark C. Elliot,“Manchu-Language Archives and the New Qing History”),《第二屆清代檔案國際學術研究會論文》,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5。new window
盧建榮,<新文化史的學術性格及其在臺灣的發展>,東華大學新文化史工作坊學術網站(http://www.dhist.ndhu.edu.tw/~nchw/main.php),2009/5/5。
賴惠敏,<乾隆皇帝修建熱河藏傳佛寺的經濟意義>,《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009,第八十本,第四分。new window
賴惠敏,<清政府對北京藏傳佛寺之財政支出及意義>,《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007,第58期。new window
閻天靈,<蒙古人“朝台”與蒙漢溝通>,《五台山研究》,2004,第1期。
閻崇年,<清廷與薩滿文化>,《故宮博物院院刊》,1993,第二期。
羅文華,<中正殿香云亭內部陳設考>,《故宮博物院院刊》,2006,第四
期。
羅文華,<雨花閣唐卡辨析>,《故宮博物院院刊》,2002,第三期。
羅文華,<清宮六品佛樓模式的形成>,《故宮博物院院刊》,2000,第四
期。
釋如石,<大乘不離念佛與往生淨土>,《法光》,2009,第二三五期。

五、日文資料

(一)、專書著作

山口瑞鳳,《チベツト》,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89。
山口瑞鳳著,許明銀譯,《西藏》,臺北:全佛文化事業,2003。
中野美代子,《乾隆帝的政治圖像學》,東京:文藝春秋,2007。
水野弘元等著,許洋主譯,《印度的佛教》,臺北:法爾出版社,1988。
田中公明,《インド‧チベット曼陀羅の研究》,京都:株式會社法藏館,
1996。
石濱裕美子,《チベット仏教世界の歷史的研究》,東京:株式會社東方書
店,2006。
矢崎正見,陳季菁譯,《西藏佛教史》,臺北:文殊出版社,1986。
平川彰著,莊崑木譯,《印度佛教史》,臺北:商周出版社,2002。
長尾雅人,《西藏佛教研究》,東京:岩波書店刊行,1986。
栂尾祥雲著,聖嚴法師譯,《密教史》,臺北:東初出版社,1992。
逸見梅榮,《中国喇嘛教美術大觀》,東京:東京美術,1975。
逸見梅榮,《中国喇嘛教美術大觀:諸尊身容表》,東京:東京美術,1975。

(二)、論文期刊

田中公明,<慈寧宮宝相楼の立体曼荼羅ズロンズ像セットについて>,
《日本西藏學會會報》,1984。
立川武藏,<佛教圖像>,《チベットの言語と文化》,東京:冬樹社,1987。
石濱裕美子,<清初勅建チベツト仏教寺院の総合的研究>,《滿族史研
究》,2007,第6號。

六、西文資料

(一)、專書著作

Beer, Rober. The Handbook of Tibetan Buddhist Symbols. Boston:Shambhala
Publication , 2003.

Berger, Patricia. Empire of Emptiness:Buddhist Art and Authority in Qing Chin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 2003.

Burke, Peter. The fabrication of Louis XIV.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2.

Clark, Walter Eugene, ed. Two Lamaistic Pantheon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37.

Hunt, Lynn, ed. The New Cultural History.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9.

Kahn, Harold. Excursions in reading history:three studies eng.(讀史偶得:學術演講三篇)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3。

Kahn, Harold. Monarchy in the Emperor’s Eyes: Image and Reality in the
Ch’ien-lung Reig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Moacanin, Radmila. The essence of Jung's psychology and Tibetan Buddhism :
western and eastern paths to the heart. Boston : Wisdom Publications, 2003.

Willson, Martin, and Martin Brauen, eds. Deities of Tibetan Buddhism. Boston:
Wisdom Publication, 2000.

Rhie, Marylin M., and Robert A. F. Thurman. Wisdom and Compassion: the sacred art of Tibet. New York : Tibet House, in association with H. N. Abrams, 1991.

Russell, Bertrand. Portraits from Memory and Other Essays. NewYork : Simon
and Schuster, 1956.

Shakabpa, Tsepon W. D. Tibet:A Political History. New York:Potala Publications,
1988.

Stein, R. A. Tibetan Civilization. Translated by J. E. Stapleton Driver, with original drawings by Lobsang Tendzin. Stanford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2.

Tachikawa, Musashi, Masahide Mori, and Shinobu Yamaguchi ed. Five hundred
Buddhist deities. Delhi : Adroit Publishers, 2000.

Tachikawa, Musashi, Masahide Mori, and Shinobu Yamaguchi ed. Three
hundred and sixty Buddhist deities. Delhi : Adroit Publishers, 2001.
Tucci, Giuseppe. The Religions of Tibet. London and Henley:Routledge & Kegan Paul press, 1980.

Tucci, Giuseppe. Tibetan painted scrolls. Translated from the German and Italian by Geoffrey Samuel. Bangkok : SDI Publications, 1999.

Wojkowitz, Nebesky. Oracles and Demons of Tibet:the cult and iconography of
the Tibetan protective deities. New York : Gordon Press, 1976.

(二)、論文期刊

Farquhar, David M.“Emperor as Bodhisattva in the Governance of the Ch’ing
Empire.”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 38, No. 1(1978), pp. 5-35.

Freer Gallery, ed.“Portrait of the Qianlong Emperor (1736-1796) as the Bodhisattva Manjusri.”Washiongton, D. C.:Smithsonian Institution , 2005.(有版權之圖檔).

Henss, Michael.“The Bodhisattva-Emperor: Tibeto-Chinese Portraits of Sacred and Secular Rule in the Qing Dynasty Part 1.”Orient Art, Vol. XLVII. No. 3(2001), pp. 2-16.

Henss, Michael.“The Bodhisattva-Emperor:Tibeto-Chinese Portraits of Sacred and Secular Rule in the Qing Dynasty Part 2.”Orient Art, Vol. XLVII. No. 5(2001), pp. 71-83.

Rawski, Evelyn S.“Re-imagining the Qianlong Emperor:A Survey of Recent
Scholarship.”故宮學術季刊, Vol. 21, No. 1(2003), pp. 1-29.

Wang, Xiangyun.“Tibetan Buddhism at the Court of Qing:The Life and work of
Lcang-skya Rol- pa’i- rdo- rje(1717-1786).”Ph. D. dissert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1995.(Copied by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Wang, Xiangyun.“the Qing Court’s Tibet Connection:Lcang skya Rol pa’i rdo
rje and the Qianlong Emperor.”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 60,
No. 1(2000), pp. 125-163.

Wang, Yao.“The Cult of Mahakala and a Temple in Beijing.”Journal of Chinese
Religions, No. 22(Fall 1994), pp. 117-126.

七、藏文資料


(二)、翻譯典籍

土觀.羅桑卻吉尼瑪著,劉立千譯註,《土觀宗派源流》,臺北:福智之聲出版社,1994。
土觀.洛桑卻吉尼瑪著,陳慶英、馬連龍譯,《章嘉國師若必多吉傳》,北
京:民族出版社,1988。
土觀.洛桑卻吉尼瑪著,陳慶英、馬連龍譯,《章嘉國師若必多吉傳》,北
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07。
五世達賴喇嘛阿旺洛桑嘉措著,陳慶英、馬連龍、馬林譯,《五世達賴
喇嘛傳》,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06。
丹珠昂奔編,《歷輩達賴喇嘛與班禪額爾德尼年譜》,北京:中央民族大學
出版社,1998。
四世班禪,《甚深妙道空樂不二上師薈供供養》,臺北:西藏佛學會,1989。
四世班禪著,法護譯,《甘丹教傳大手印疏釋》,臺北:大藏文化出版社,
2002。
四世班禪著,法護譯,《甚深道上師供養儀軌.樂空無別合輯》,臺北:大藏文化出版社,2002。
尼梅巴德欽黑魯嘎著,法護譯,《那洛空行母生起次第導引金剛空行母眾
心明點》,臺北:南天書局,1997。
民族圖書館編,《藏文典籍目錄》,北京:民族出版社,1997。
布敦大師著,郭和卿譯,《佛教史大寶藏論》,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
休.敦越克珠著,法護譯,《上師供養儀軌不共甚深導引具傳承上師口授》,
臺北:大藏文化出版,2002。
多羅那他著,張建木譯,《印度佛教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尕藏編譯,《藏傳佛畫度量經》,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1992。
色多.羅桑崔臣嘉措著,郭和卿譯,《塔爾寺志》,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
1986。
克主著,法尊譯,《密宗道次第論》,臺北:佛教出版社,1982。
周加巷著,郭和卿譯,《至尊宗喀巴大師傳》,臺北:福智之聲出版社,1993。
宗喀巴著,法尊法師譯,《密宗道次第廣論》,臺北:文殊出版社,1988。
宗喀巴著,法尊法師譯,《菩提道次第廣論》,臺北:文殊出版社,1992。
宗喀巴著,法尊譯,《入中論釋》,臺北:方廣文化,1995。
宗喀巴著,法尊譯,《勝集密教王五次第教授善顯炬論》,臺北:方廣文化,1995。
松巴堪布著,蒲文成、才讓譯,《如意寶樹史》,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
1994。
松贊干布著,盧業軍譯註,《西藏的觀世音》,臺北:漢欣文化出版社,2004。
法尊譯,《宗喀巴大師傳》,臺北:福智之聲出版社,1995。
阿旺貢噶索南著,陳慶英等譯,《薩迦世系史》,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
1989。
索南堅贊著,陳慶英、仁慶扎西譯註,《王統世系明鑑》,瀋陽:遼寧人
民出版社,1985。
張澄基譯註,《密勒日巴尊者傳》,臺北:福智之聲出版社,1999。
第五世達賴喇嘛著,郭和卿譯,《西藏王臣護法記》,臺北:佛教出版社,
1985。
第五世達賴喇嘛著,陳慶英、馬連龍譯,《四世達賴喇嘛 : 雲丹嘉措傳》,
臺北:全佛文化出版社,2001。
第五世達賴喇嘛著,陳慶英譯,《三世達賴喇嘛 : 索南嘉措傳》,臺北:全
佛文化出版社,2001。

第穆呼圖克圖.洛桑圖丹晉美嘉措著,馮智譯,《八世達賴喇嘛傳》,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06。
郭諾.迅魯伯著,郭和卿譯,《青史》,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
章嘉若貝多杰著,蒲文成譯,《七世達賴喇嘛傳》,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
2006。
智觀巴.貢卻乎丹巴饒吉著,吳均、毛繼祖、馬世林譯,《安多政教史》,
蘭州:甘肅民族出版社,1989。
楊堅噶威洛覺、袞謙滇貝尼瑪著,法護譯,《生起次第釋論集》,臺北:南
天書局,1998。
達倉宗巴.班覺桑布著,陳慶英譯,《漢藏史集》,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
1986。
雍增.耶喜堅贊著,郭和卿譯,《菩提道次第師師相承傳》,臺北:全佛文
化事業。
嘉木央久麥旺波著,許得存、卓永強譯,《六世班禪洛桑巴丹益希傳》,
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1990。
劉立千等譯,《藏文史料譯文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1985。
蔡巴.貢噶多吉著,陳慶英、周潤年譯,《紅史》,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
1988。
彌勒菩薩著,薩迦無著賢論師釋,寶僧譯,《大乘經莊嚴論寶鬘疏》,臺北:
盤逸有限公司,2002。
寶法稱.仁欽曲札譯,《勝樂略續》,臺北:盤逸有限公司,1997。
寶法稱等譯,《臨終教授解脫幻境》,臺北:盤逸有限公司,1997。

(三)、翻譯專書著作

十四世達賴喇嘛傳法,圖登京巴仁波切英譯,蔡東照監修,《喜樂與空無》,臺北:唵阿吽出版社,1998。
久美卻吉多杰編著,曲甘完瑪多杰譯,《藏傳佛教神明大全》,西寧:青海
人民岀版社,2004。
丹尼高索著,丹增善慧法日譯,《無上瑜珈密續》,臺北:盤逸有限公司,
2001。
巴丹饒旦著,阿旺晉美譯,《西藏繪畫》,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1996。
扎雅.諾丹協饒著,謝繼勝譯,《西藏宗教藝術》,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
1997。
古洗里袞卻多吉講,《大金剛威德起分之行三身寶藏》,臺北:新文豐出版
公司,1999。
平措次仁等著,陳慶英等譯,《西藏通史》,拉薩:西藏社會科學院、中國
西藏雜誌社、西藏古籍出版社聯合出版,1996。
全佛編輯部,《佛教的持物》,臺北:全佛文物事業,2000。
妙音叢書翻譯組編譯,《大威德金剛證分教授彙編》,臺北:盤逸有限公司,
2000。
妙音叢書翻譯組譯,《新譯密宗道次第廣論及密續心要》,臺北:盤逸有限
公司,2000。
昂旺朗吉堪布口授,郭和卿譯,《菩提道次第略論釋》,臺北:方廣文化,1998。
李舞陽編,《藏語系佛教唸誦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6。
拉聰仁千南嘉著,楊憶祖譯,《那洛巴》,臺北:正法眼出版社,1999。
東噶.洛桑赤列著,陳慶英譯,《論西藏政教合一制度》,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
法尊法師譯,《阿底峽尊者傳》,臺北:福智之聲出版社,1995。
阿巴雅達塔師利口述,楊憶祖譯,《八十四大成就者傳(上)》,臺北:正法眼出版社,2000。
洛桑塔欽仁波切著,丹增善慧法日漢譯,《金剛瑜珈母起分十一瑜珈詳釋》,臺北:盤逸有限公司,2000。
倉雍黑魯嘎著,楊憶祖譯,《馬爾巴》,臺北:正法眼出版社,1999。
格西雅旺達吉等著,妙音叢書翻譯組譯,《那洛空行生圓次第論集》,臺北:
盤逸有限公司,2000。
格桑嘉措著,崔忠鎮譯,《大樂光明》,臺北:時輪譯經院,1992。
貢却亟美汪波著,陳玉蛟譯,《宗義寶鬘》,臺北:法爾出版社,1988。
梭巴仁波切講述,釋妙喜譯,《<宗喀巴上師相應法>釋論》,臺北:護持
大乘法脈基金會,2001。
無畏使尊者口述,楊憶祖譯,《八十四大成就者傳(下)》,臺北:正法眼出版社,2001。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口授,土丹京巴仁波切譯英,仁欽曲扎譯漢,《供養上師法-樂空雙運》,香港:佛教慈慧服務中心,2000。
楊貴明、馬吉祥編譯,《藏傳佛教高僧傳略》,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1992。
楊憶祖譯,《帝洛巴》,臺北:正法眼出版社,1998。
蓮花生大士原著,徐進夫譯,《西藏度亡經》,臺北:天華出版社,1994。
蔣貢康珠仁波切、湯塔仁波切著,鄭振煌譯,《了義炬.活用佛法》,臺北:
慧炬出版社,1988。
劉立千編譯,《印藏佛教史》,臺北:妙吉祥岀版社,1989。
賢劫海上師著,丹增善慧法日漢譯,《金剛勝乘心髓-鈴派勝樂身壇城修法教授》,臺北:盤逸有限公司,2002。
賽倉.羅桑華丹著,王世鎮譯註,《藏傳佛教格魯派史略》,北京:宗教文
化出版社,2002。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