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概念譬喻理論在詞作上的運用:以蘇軾和柳永詞為例
作者:林增文
作者(外文):LIN, TSENG-WEN
校院名稱:東海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周世箴教授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6
主題關鍵詞:概念譬喻理論詩隱喻總體性隱喻閱讀蘇軾詞柳永詞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9
本論文運用Lakoff-Johnson (1980)「概念譬喻理論」來探求文本中之概念譬喻,並在此基礎上加以延伸發展,探索蘇軾與柳永的詞作蘊涵及其特色。以認知語言學為基礎,參考Lakoff-Turner (1989)所建構的解析整首西洋詩歌的「概念譬喻理論文學分析法則」,並針對漢語詩歌的特色修正解析框架。期能深入文本與作家的心智世界,探求宋詞背後所隱藏的譬喻思維。
在作者、文本與讀者三方面孰輕孰重的爭論中,雷可夫(George Lakoff)和詹森(Mark Johnson)所提出的概念譬喻理論,為作者、文本與讀者三方面孰輕孰重的爭論,啟發一條兼籌並顧的解決良方。他們論證我們日常生活的概念系統其本質是譬喻性的,也就是說我們是經由系統性的譬喻思維來認知整個世界的。立基於此一理論基礎來閱讀文學文本,以文本中所使用的語言文字作為線索,透過這些語言符碼索隱其背後的譬喻概念系統,既呼應艾柯重視「文本的意圖」之看法,進而貼近作者創作的「原意」,也不致違背葉嘉瑩並重作者之論,更能在有詮釋依憑下保有接受者的再創作用與詮釋自由,應該是多方兼顧下的一條可行路徑。
本論文即藉由認知角度解析蘇軾與柳永的詞作,一方面探討他們譬喻思維的蘊涵以掌握其譬喻特色;另一方面從兩位詞人的語言譬喻風格及特色來探求北宋詞中豪放、婉約兩大派別的語言表達與譬喻思維的異同;更在譬喻思維的導引下,促進對宋代文人及社會文化的進一步了解。
在本論文對詞作的詩隱喻探討中,我們了解詞人藉創意延伸、創意表述、創意質疑以及創意拼合等四種方法,可以將深藏在日常生活概念中的常規譬喻,脫胎換骨幻化為神奇的詩隱喻。雖然不是每位作者都必然會運用這四種方法來創造詩隱喻,而且也並非只有這四種方法才能將常規譬喻幻化為詩隱喻,但Lakoff-Turner所歸納出的這四種方法仍然具有重要的價值,因為這是探討詩隱喻基礎的一步,也是很重要的一步。畢竟不管詩人幻化的方式為何,譬喻的結構和映射運作機制總是促成詩隱喻誕生的原動力。
在本論文的作品實踐中,藉由Lakoff & Turner 1989提出的「總體性隱喻閱讀」原則,我們得以掌握許多詞作多元的背後,不論各種各類的詞,那些原來我們認為不同類型,不同時期與背景的作品,原來都可以映射到同一個更大範圍的目標域。透過「總體性隱喻閱讀」原則,使得我們可以更進一步貼近詞人的創作本意,也得以較全面地來了解作品。
一、傳統文獻
漢‧司馬遷,《史記》,集於許嘉璐主編,《二十四史全譯》,上海:漢語大詞典
出版社,2004年1月1版1刷。
南朝宋‧劉義慶編撰、劉孝標原注,《世說新語》,台南市:漢風出版社,1997
年10月。
宋‧蘇洵,《嘉祐集》,四部叢刊初編本,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29年。
宋‧蘇軾著、傅成穆儔標點,《蘇軾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5
月。
宋‧蘇轍,《欒城集》,四部叢刊初編本,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29年。
宋‧王禹偁,《小畜集》,四部叢刊初編本,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29年。
宋‧葉夢得,《避暑錄話》,四部叢刊初編本,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29
年。
宋‧葉夢得,《避暑錄話》,北京市:中華書局叢書集成初編,1985年版。
宋‧王闢之,《澠水燕談錄》,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
書,1986年。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詞話叢編》本,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宋‧沈義父《樂府指迷》,《詞話叢編》本,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宋‧龔頤正,《芥隱筆記》,四庫全書本,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
閣四庫全書,1986年。
宋‧釋惠洪,《冷齋夜話》,四庫全書本,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
閣四庫全書,1986年。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上海:商務印書館,1926年。
宋‧洪興祖著,《楚辭補注》,台北市:大安出版社,1995年6月。
宋‧周煇,《清波別志》,四庫全書本,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
閣四庫全書,1986年。
元‧脫脫、阿魯圖等著,《宋史》,集於許嘉璐主編,《二十四史全譯》,上海: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4年1月1版1刷。
元‧脫脫、阿魯圖等著,《宋史》,集於中華書局主編,《二十四史》,北京:中
華書局,1997年11月一版,2008年9月二刷。
清‧何文煥輯,《歷代詩話》,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8月。
清‧董誥等編,《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11月。
清‧彭定求等編;中華書局編輯部點校,《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2月。
清‧陳廷焯,《詞則》,《詞話叢編》本,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二、近人論著
(一)專書
丁傳靖輯,《宋人軼事彙編》,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4月重印。
于培杰、孫言誠,《蘇東坡詞選》,河北:花山文藝出版社,1984年。
上海辭書出版社編,《宋詞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6月。
王國維著,徐調孚注、王幼安校訂,《人間詞話》,香港:商務印書館,1961
年。
王學初校注,《李清照集校註》,台北:里仁書局,1982年5月。
王文斌、毛智慧主編,《心理空間理論和概念合成理論研究》,上海:上海外語
教育出版社,2011年11月。
王松齡點校,《東坡志林》,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9月一版、2006年3月4刷。
王水照、朱剛著,《蘇軾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11月。
王寅、趙永峰主編,《認知語言學著作評述》,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11月。
王韻雅著,《成語的隱喻藝術》,台北市:秀威資訊科技,2011年1月。new window
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主辦,《中國蘇軾研究》第一輯,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年。
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主辦,《中國蘇軾研究》第二輯,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台南市:大夏出版社,1997年3月。new window
呂師珍玉著,《詩經詳析》,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11月。
呂觀仁注,《東坡詞注》,長沙:岳麓書社出版社,2005年。
束定芳著,《隱喻學研究》,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8年10月。
束定芳編著,《認知語義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9年5月1版2刷。
束定芳主編,《隱喻與轉喻研究》,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1年6月。
艾柯 (Umberto Eco) 等著、柯里尼 (Stefan Collini) 編、王宇根譯,《詮釋與過度
詮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5年。
周師世箴,《語言學與詩歌詮釋》,台北:晨星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
周師世箴譯注, (Lakoff & Johnson 1980)《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周師世箴譯 ,(Lakoff and Turner 1989) More than Cool Reason— 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未刊稿}
林增文,《從當代譬喻理論解讀李清照》,台北:文津出版社,2008年。new window
(日)保 佳昭著,《新興與傳統—蘇軾詞論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胡壯麟編著,《語篇的銜接語連貫》,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年2月。
胡壯麟著,《認知隱喻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2月。
孫毅編著,《認知隱喻學經典文獻選讀》,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7月。
馬自毅注釋,《新譯人間詞話》,台北市:三民書局,2000年5月。
唐圭璋編纂,王仲聞參訂,孔凡禮補輯,《全宋詞》,北京:中華書局出版,
2005年1月新一版2刷。
唐圭璋編,《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11月、2005年10月重印。
唐玲玲,《東坡樂府研究》,成都:巴蜀書社,1993年。
曹逢甫、卓江1998:《中英文身體部位之譬喻的比較研究》,國科會研究報告。
曹逢甫、蔡中立、劉秀瑩2001:《身體、譬喻與認知---中文身體部位及其譬喻引申詞的研究》,台北:文鶴。
曹逢甫2004:《從語言學看文學:唐宋近體詩三論》,語言及語言學甲種專刊之七,台北:中研院語言所。
張相著,《詩詞曲語辭匯釋》,北京:中華書局,1955年1月第3版,2001年8月19刷。
張惠民,《宋代詞學審美理想》,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年。
張淑瓊主編,《中國文學總欣賞》唐宋詞4柳永,台北:地球出版社,1990年8月。
張淑瓊主編,《中國文學總欣賞》唐宋詞6蘇軾,台北:地球出版社,1990年8月。
程千帆、吳新雷,《兩宋文學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斯欽巴圖著,《蒙古史詩:從程式到隱喻》,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11月。
黃慶萱,《修辭學》,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79年。
黃文吉著,《北宋十大詞家研究》,台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3月。
楊牧著,《隱喻與實現》,台北市:洪範書店有限公司,2010年3月。
鄒同慶、王宗堂著,《蘇軾詞編年校註》,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10月。
葉嘉瑩著,《唐宋詞名家論集》,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葉嘉瑩著,《北宋名家詞選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葉嘉瑩著,《迦陵說詞講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3月。
葉嘉瑩著,《葉嘉瑩說漢魏六朝詩》,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3月。
葉嘉瑩著,《詞學新銓》,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葉嘉瑩主編;劉揚忠編著,《晏殊詞新釋輯評》,北京:中國書店出版,2003年。
葉嘉瑩主編,顧之京、姚守梅、耿小博編著,《柳永詞新釋輯評》,北京:中國書店,2005年1月。
葉嘉瑩主編;朱靖華、饒學剛、王文龍、饒曉明編著,《蘇軾詞新釋輯評》,北京:中國書店出版,2007年。
趙樸初著,《唐宋詞鑑賞辭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8年4月。
鄧子勉譯注,《新譯蘇軾詞選》,台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6月。
蔡鎮楚、龍宿莽著,《唐宋詩詞文化解讀》,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年9月。
龍榆生校箋,《東坡樂府箋》,台北:華正書局,1990年3月初版。
薛瑞生校註,《樂章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12月一版、2002年10月3刷。
薛瑞生箋證,《東坡詞編年箋證》,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
薛瑞生著,《柳永別傳》,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年11月。
謝桃坊導讀;查明昊、盧淨注,《柳永詞注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3月。
蘇以文2006:《隱喻與認知》,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智〕F. 瓦雷拉 〔加〕E. 湯普森 〔美〕E. 羅施 著,李恆威、李恒熙、王球、于霞 譯,《具身心智:認知科學和人類經驗》,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0年7月。
〔德〕弗里德里希‧溫格瑞爾、漢斯–尤格‧施密特 著,彭利貞、許國萍、趙微 譯,《認知語言學導論第二版》,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年4月。
(二)學位論文
王夢嬪2008:《中西文部份身體部位譬喻的比較》,輔仁大學西班牙語文學系碩士論文。
王昭玫2010:《從情緒觀點出發的漢語方位詞:「上」與「下」的認知分析》,成功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江碧珠2005:《「元雜劇」語言之隱喻性思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
李雅萱2009:《隱喻(Metaphor)與文化詞彙對於學習華語的影響—以十二生肖為例》,高雄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天祥,《蘇軾的「寄寓」與「懷歸」—以時間、空間為主軸的考察》,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年。
吳佩晏2008:《《論語》中的隱喻分析》,中正大學語言所碩士論文。
宋雅惠2002,《慣用語外—詩之隱喻》,台灣大學外國語言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碧慧2001:《大觀園隱喻世界—從方所認知角度探索小說的環境映射》,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林孟美2005:《中文動植物譬喻衍生詞初探》,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佳欣,《柳永詞評價及其相關詞學問題》,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7月。
林柏堅,《柳永其人與其詞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林麗惠,《蘇軾離別詞之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林慧雅,《東坡杭州詞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01年。
林均蓮,《蘇軾感遇詞研究》,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10年。
洪式穀,《蘇軾詞文中「尚意」思想之研究》,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許雅娟,《蘇門四學士詞比較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
陳璦婷2007,《概念隱喻理論在小說的運用—以陳映真、宋澤萊、黃凡的政治小說為中心》,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
陳沛涵2009:《90年代台語流行歌詞中的聯覺隱喻》,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博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陳怡蘭,《柳永與蘇軾詞之比較研究》,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陳秀娟,《東坡詞用典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01年。
張國樑1996,《隱喻認知的背景理論》,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淑惠2004:《《詩經》動植物意象的隱喻認知詮釋》,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張端承2011:《俄語飲食詞彙的隱喻研究》,政治大學斯拉夫語文學系碩士論文。
黃郁婷2009:《成語中的「手」字詞:譬喻概念解析及其語用認知調查》,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黃舒榆2010:《台灣俗諺語身體隱喻與轉喻研究—以陳主顯《台灣俗諺語典》為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博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黃筠雅,《東坡清曠詞風初探—以月夜詞為考察中心》,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楊晨輝2002,《隱喻的哲學內涵》,中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彩秀2011:《原型與顛覆—莊子寓言敘事的隱喻認知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劉靜怡1999:《隱喻理論中的文學閱讀—以張愛玲上海時期小說為例》,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鄧麗君2009:《現代漢語空間、時間和狀態的探討—以上、中、下為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玲玉2010:《台語流行歌詞中的愛情隱喻(1980-2010)》,彰化師範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舒妃2006:《學生如何使用隱喻式表達專業英語聽力困難和策略》,淡江大學英文學系碩士論文。
嚴靖婷2009:《產品類型與消費者認知需求對隱喻廣告的影響》,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育慧2006:《典故型歇後語之認知理解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三)單篇論文
王勤玲2011,〈概念隱喻理論與概念整合理論的對比研究〉,收在王文斌、毛智慧主編,《心理空間理論和概念合成理論研究》,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王兆鵬1996,〈蘇軾貶居黃州期間詞多詩少探因〉,湖北:《湖北大學學報》。
安可思,〈概念隱喻〉,收於蘇以文、畢永峨主編《語言與認知》,台北市:國立new window
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年8月初版。
江碧珠2001:〈析論《詩經》蔓草類植物之隱喻與轉喻模式〉,《東海學報》第42卷,P1-22。
吳帆、李海帆,〈幻的浪漫 夢的真實—論蘇、辛的夢幻詞〉,收在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主辦《中國蘇軾研究》第二輯,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7月。
吳賢妃2013,〈語義場互動及概念譬喻理論的運用──以李白〈白頭吟〉為例〉,第八屆「有鳳初鳴——漢學多元化領域之探索」學術研討會,台北:東吳大學。
吳賢妃2014,〈杜甫〈新安吏〉的認知詩學解析〉,慶祝葉嘉瑩教授九十華誕暨中華詩教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國天津:南開大學,2014.5/10-12。
吳賢妃2014,〈認知語言學於文學研究之運用──以〈長恨歌〉與〈連昌宮詞〉為例〉,《紀念周法高先生百年冥誕國際學術研究生研討會會議論文集》,2014.11.21,台中:東海大學中文系。
周師世箴2007,〈由一首詩的隱喻結構探索思維運作與文化氛圍的映照〉,東西方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2007,10.5-7, 香港:香港大學。
周師世箴2008,〈譬喻運作的圖示解析於中文成語教學之應用〉,《華語文教學研究》5.1,2008年6月。(楊孟蓉合著)
周師世箴2009,〈認知取向的成語研究〉,《語言、文字與教學的多元對話》:177-210 ,東海大學中文系。
周師世箴2011a,〈視覺類成語之心智隱喻〉,《語言、文字與文學詮釋的多元對話》:23-54,台中:東海大學中文系。
周師世箴2011b,〈由科學分類與語用認知的落差探索詞彙認知的特性及文化蘊涵—以毛髮類成語為例〉,《日本中國語學會第61回全國大會論文集》:275-279日本中國語學會。
周師世箴2011c,〈由成語中人體器官詞的搭配窺視語言使用者對感官互動的認知〉,《第十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電子檔)。
周師世箴2011e,〈認知詩學:理論的建構、延伸與實例探討〉,超越辭格之修辭新視野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2011.11/3。
周師世箴2012〈認知詩學的理論與實踐初探〉《語言傳播與詩學評點》—「修辭格之多元詮釋與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二:1-36,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周師世箴 吳賢妃 2014〈白居易〈上陽白髮人〉:認知詩學角度的綜合思考〉第十屆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語言與文字」國際學術研討會,台中,國立中興大學,2014.10.24-25。
周師世箴、顏靜馨、吳賢妃2013,〈認知詩學視野下的漢語古典詩歌敘事學芻議〉,第四屆敘事學國際會議暨第六屆全國敘事學研討會,中國廣州:南方醫科大學,2013.11/6-9。
周師世箴、吳賢妃、顏靜馨2013,〈空間的移轉與敘事的推動-〈長恨歌〉的認知敘事分析〉,第四屆敘事學國際會議暨第六屆全國敘事學研討會,廣州:南方醫科大學,2013.11/6-9。
孫毅、陳朗〈概念整合理論與概念隱喻觀的系統對比研究〉,收在王文斌、毛智慧主編《心理空間理論和概念合成理論研究》,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1年11月。
唐毓麗2003:〈從殺夫小說《女陪審團》與《殺夫》探勘手刃親夫的隱喻世界〉,《東海中文學報》第15期。
曹逢甫、劉秀瑩1998:〈談心以及心的比喻詞:漢英詞彙比較研究之一〉,新加坡:《南大語言文化學報》第3期。new window
曹逢甫1988:〈從主題-評論的觀點來看唐宋詩的句法與賞析〉,《中外文學》17,1: 4-26。
曹逢甫、劉秀瑩2003:〈解除禁忌:身體部位禁忌的另類說法—漢英詞匯比較研究之二〉,《現代中國語研究》5: 111-130。
曹逢甫2007:〈從心理空間理論看極短篇、絕句與短詞共有的一條文則〉,《輔仁外語學報》,頁79-111。
陳璦婷2004:〈譬喻揭秘—《馬蘭故事》的植物與土地想像〉,《興大人文學報》第34期,P439-472。
陳家旭、魏在江,〈從心理空間理論看語用預設的理據性〉,收在王文斌、毛智慧主編,《心理空間理論和概念合成理論研究》,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1年11月。
張榮興、黃惠華2004:〈心理空間理論與「梁祝十八相送」之隱喻研究〉9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hinese Language(Is CLL-9)(November 19-21)。new window
張榮興、黃惠華2006:〈從心理空間理論看「最短篇」小說中之隱喻〉,《華語文教學研究》3.1:117-133。new window
張榮興、吳佩晏2010:〈心理空間理論與《論語》中的隱喻分析〉,《華語文教學研究》7.1:97-124。new window
張榮興(Jung-hsing Chang)2012:〈從心理空間理論解讀古代「多重來源單一目標投射」篇章中的隱喻〉,《華語文教學研究》9.1:1-22。new window
張榮興(Jung-hsing Chang)2012:〈心理空間理論與《莊子》「用」的隱喻〉,《語言暨語言學》,13.5:999-1027。new window
林建宏;張榮興2014:〈從意象基模來解析《小王子》篇章的上層結構〉,《清華學報》,新44卷第2期(2014.6):283-315。new window
黃華〈試比較概念隱喻理論和概念整合理論〉,收在王文斌、毛智慧主編《心理空間理論和概念合成理論研究》,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1年11月。
董桂榮、馮奇,〈從概念整合的角度看翻譯創造的合理性〉,收在王文斌、毛智慧主編,《心理空間理論和概念合成理論研究》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1年11月。
劉正光〈Fauconnier 的概念合成理論:闡釋與質疑〉,收在王文斌、毛智慧主編《心理空間理論和概念合成理論研究》,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1年11月。
饒曉明,〈東坡詞題材內容研究現狀述略〉,收在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主辦《中國蘇軾研究》第二輯,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7月。
(四)外文資料
Lakoff, George & Johnson, Mark
1980. Metaphor We Live B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koff, George and Turner, Mark
1989. More than Cool Reason— 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koff, George.
2007. Ten Lectures on Applied cognitive linguistics by George Lakoff. 北京:外
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Stockwell
2002. Cognitive Poetics : An Introduction.(London: Routledge)
Fauconnier, Gilles, and Mark Turner.
2003. The Way We Think:Conceptual Blending and The Mind’s Hidden
Complexities. New York: Basic Books, a member of the Perseus Books Group.
Linda A. Wood & Rolf O. Kroger.
2008. Doing Discourse Analysis : Methods for Studying Action in Talk and Text.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Chris sinha.
2010. Languages, Culture and Mind: Ten Lectures on Development, Evolution and
cognitive linguistics by Chris Sinha.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John Taylor.
2011. Ten Lectures on Applied cognitive linguistics by John Taylor. 北京:外語
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三、網頁資料
1、【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網路版】:網址http://dict.revised.moe.edu.tw/
2、中研院語言所「搜詞尋字」語庫查詢系統(原國科會數位博物館先導計畫—搜文解字—數位博物館):網址:http://words.sinica.edu.t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