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南宋本朝史觀及其三代論述之研究──以《皇朝大事記》為主軸
作者:陳盈瑞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Ying-Rui Chen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何澤恒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4
主題關鍵詞:皇朝大事記本朝史觀三代理想治體制度“Huang Chao Da Shih Ji”Scholars’ Perspectives on the History of the Song DynastyThe Three of AntiquityPolitical spiritinstitutionalis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9
兩宋是三代之說炳炳可觀的時期,舉凡廟堂之上、奏議之中、各家文集之內,皆隨處可見對堯、舜、三代之頌言美論。然由於《墳》、《典》未存、多歷年所,宋儒對上古理想治道的見解,遂言人人殊、識見參差,是以今日仍鮮有具脈絡性的相關研究,而宋人三代之說的真實面貌,亦未能昭明。這是宋代學術的重大缺口;再者,有宋乃本朝史著作最興盛的時代,當時往往將國朝聖政、先輩美言纂集成書,意圖傳衍後世,彰顯當朝超漢軼唐、踵武三代的不凡地位。這正是理解宋人三代理想的適當進路,可惜今日對南宋自視宋初所以上繼乎三代的種種內涵,缺乏觀察與分析,因而對宋末乃至元代的「宋史觀」及「三代論述」,未能清楚解讀。透過本文以《皇朝大事記》為主軸並徵諸程朱理路的考察,應能對此有相應之史觀呈現和概念辨晰,從而開啟學界認識宋人三代理想的另一層視野,並為南宋盛極一時的本朝史論著情形,提出總結又嘗試性的意義說明。如此會通歷史與思想的做法,不但能改變以往著重井田、封建的個案式考察與理學功夫、境界論述的情況,更能真正為有宋區別於前人的三代之說,進行最具時代意義的確詁。
  綰結本文由「治體論」、「變法觀」、「制度論」與「祖宗觀」四大面向的探討,我們可為南宋人眼中的三代理想作如下定義:三代是人君心正身修所構成的世界,「允執厥中」則是其心傳標誌,故人君能時時自謹、敬天寅畏,而〈關雎〉、〈麟趾〉般的化成、天應,便是其造化流行的廣大境界。此境界下,風俗忠厚,人人剛柔得中、直道而行,表現於廟堂,便是直言與鎮重之風相融的格局,是以從君王到大臣,皆如〈鹿鳴〉般一體和樂、賡歌相續而取得公議共識;落於制度,便是人君以公平廣大之心,與身為師臣、兼掌國家諸事之冢宰的通力合作所造就的相維又統攝的局面,在此局面中,社會穩定、人人安分,不復躁進奔競。如此之世界,美矣!善矣!而宋末人眼中的宋初之治,實同其軌轍。 
  《皇朝大事記》等宋末科舉用書則鑑於王安石變法與元豐新制帶來的動蕩、失序,並在理學作為學術主流的引領下,將慎獨敬謹、致中和及危微精一等觀念加諸於宋初祖宗身上,從而為這樣美善的烏托邦勾勒出現世圖像:蓋宋初不但有良好而逾邁前代的帝王教育制度,又家學得人,是以君心正而內廷亦正。同時祖宗代代相承、如堯、舜、禹三聖授受的惟精惟一之心亦傳衍不息,故能時時寅畏,敬天愛民;這般修齊境界的向外推廓,便造就出忠厚風俗,和整體制度的自然得宜。治道方面,廟堂紀綱明、公議伸的狀態為其標誌,而典型則呈現於仁宗一朝。這是太祖以來仁治天下、輕刑減賦,和真、仁二帝之尊經術、崇禮義及以文化成的結果。是以宋初賢相良臣的具瞻儀型,炳然史冊,而慶曆以降學術的多方成就,更燦如繁星,視三代無愧;制度上則確立了民、兵、財三分格局,和內外兵制、財政及中央到地方的相維之制,令國家如身使臂、運作自如,真西周官制精神之再復。同時宋初宰執又能如古之冢宰般敦促人君品格,並總制內廷、兼掌兵、財,復加上當時所謂嚴流品、重資格等令人無躁進、苟且心態的敘遷規程,整體制度便形構出極其穩定而近乎三代的局面,科舉社會及全新的世臣觀念亦應運而生。是以宋末承元祐敘事精神,視宋初的祖宗家法為萬世不刊之典,並批判熙寧變法的驟進,和元豐新制的有失祖意。總體而言,這是一幅內聖通外王、由格致誠正以修齊治平的圖像,標誌著宋初聖王因心正身修,遂使內廷得治,無女主、閹宦與外戚之禍,從而延及外朝,治道清明、仁愛寬簡、人心來歸、四夷賓服,而制度亦穩定合宜、學術也粲然大備的成就。表面上雖無漢唐國勢之兵強馬壯,內在根柢卻穩固堅實,故能享國久長、民心永結。這正是南宋本朝史觀的主要內涵,也是宋人肯定當朝踵武三代的自信展現,所謂「本朝有唐虞三代之治體、制度」、「本朝大綱正」,斯之謂也。用元修《宋史》的觀點來說,便是「聲明文物之治」、「道德仁義之風」的無讓於漢唐。
  明乎此「『宋代歷史』觀念」之源頭後,源流考鏡,必有裨學界下溯後世不同面向的「宋論」之發展與實質得失。此乃本研究隱含之價值所在,姑待他日持續的探討與追尋。
參考文獻



說明:
一、本目錄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古典文獻,包含經、史、子、集四類。第
二部分為近人研究著作,又分為四類:一為中文專書;二為中文單篇論著,包括期刊及各類論文集中的單篇論文;三為學位論文;四為日韓與西方研究論著類,包括專書及單篇論文,如有中譯本,亦一併附載。
二、為便於檢索,古籍文獻,以類相從,略以作者先後為序;今人文獻,則以作者姓氏筆畫繁簡為序。


第一部分 古典文獻

一、經部

漢.韓嬰撰,屈守元箋疏:《韓詩外傳箋疏》,成都:巴蜀書社,1996年。
宋.胡安國撰,王麗梅校點:《春秋傳》,長沙:岳麓書社,2011年。
宋.葉夢得:《春秋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四庫全書》珍本四
  集。
宋.朱熹:《儀禮經傳通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影印文淵閣四
  庫全書》本。
宋.朱熹撰,黃珅校點:《四書或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宋.呂祖謙撰,宋.時瀾修訂:《書說》,臺北:藝文印書館,1968年,《百部叢
  書集成》影印《金華叢書》本。
宋.黃度:《尚書說》,清康熙19年通志堂刊本。
宋.袁燮:《絜齋家塾書鈔》,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0年。
宋.真德秀:《四書集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影印文淵閣四庫
  全書》本。
宋.金履祥:《論語集註考證》,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年,《叢書集成初
  編》本。
清.毛奇齡:《四書改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續修四庫全書》
  本。
清.呂留良:《四書講義》,《四庫禁毀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
清.朱彝尊撰,林慶彰等主編:《經義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清.閻若璩:《四書釋地》,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9年,《中國歷史地
  理文獻輯刊.詩禮春秋四書爾雅地理文獻集成》第3編。
清.李惇:《群經識小》,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清代學術筆記叢刊》第
  27冊。

二、史部

漢.班固撰,江建忠標點:《漢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晉.陳壽撰,趙幼文校箋,趙振鐸等整理:《三國志校箋》,成都:巴蜀書社,2001
  年。
唐.房玄齡等:《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唐.吳兢:《貞觀政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唐.杜佑撰,王文錦等點校:《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宋.不著撰人:《皇宋中興兩朝聖政》,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年。
宋.不著撰人,司祖義整理:《宋朝大詔令集》,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宋.不著撰人:《咸淳遺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年,《四庫全書》珍
  本別輯。
宋.歐陽修撰,宋.徐無黨注:《新五代史》,臺北:鼎文書局,1976年。
宋.曾鞏編,宋.彭期整理:《隆平集》,北京:北京圖書館,2006年,《宋代傳
記資料叢刊》第13集。
宋.宋敏求:《唐大詔令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宋.范祖禹:《唐鑑》,臺北:世界書局,1986年,《影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
本。
宋.陳次升:《讜論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影印文淵閣四庫全
書》本。
宋.胡寅撰,劉依平校點:《讀史管見》,長沙:岳麓書社,2011年。
宋.鄭樵:《通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本。
宋.晁公武撰,孫猛校證:《郡齋讀書志校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年。
宋.熊克:《中興小紀》,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年,《四庫全書》珍本別
輯。
宋.熊克:《宋中興紀事本末》,合肥:黃山書社,2008年,北京愛如生數字化
技術研究中心出版、劉俊文總纂《中國基本古籍庫》電子資料庫。
宋.李燾著,上海師大古籍所、華東師大古籍所點校:《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
  中華書局,2004年。
宋.陸游:《家世舊聞》,鄭州:大象出版社,2012年,《全宋筆記》第5編。
宋.朱熹:《伊洛淵源錄》,臺北縣:文海出版社,1968年,《宋史資料萃編》第
  二輯。
宋.朱熹撰,清.清聖祖批:《御批資治通鑑綱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6
年。
宋.朱熹:《三朝名臣言行錄》,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年。
宋.朱熹:《五朝名臣言行錄》,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年。
宋.呂祖謙:《歷代制度詳說》,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年,《四庫全書》
  珍本三集。
宋.樓鑰編,宋.范之柔補遺:《范文正公年譜》,北京:北京圖書館,2006年,
《宋明理學家年譜續編》第1冊。
宋.趙汝愚:《諸臣奏議》,臺北縣:文海出版社,1970年,《宋史資料萃編》第
2輯。
宋.徐自明撰,王瑞來校補:《宋宰輔編年錄校補》,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宋.王稱:《東都事略》,臺北:中央圖書館,1991,《國立中央圖書館善本叢刊》
  第4種。
宋.杜大珪:《名臣碑傳琬琰之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影印文
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彭百川:《太平治&;#36857;統類》,臺北:成文出版社,1966年。
宋.李埴:《皇宋十朝綱要》,臺北縣:文海出版社,1967年,《宋史資料萃編》
  第1輯。
宋.李心傳:《道命錄》,臺北縣:文海出版社,1981年。
宋.李心傳:《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宋.李心傳撰,徐規點校:《建炎以來朝野雜記》,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唐
  宋史料筆記叢刊》本。
宋.錢時:《兩漢筆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0年,《四庫全書》珍本初
集。
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北京:學苑出版社,2009年,《古書題跋叢刊》
第2冊。
宋.陳均編,許沛藻等點校:《皇朝編年綱目備要》,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宋.呂中:《類編皇朝中興大事記講義》,臺北:國家圖書館,明崇禎10年鈔本,
  27卷本,微縮膠捲。
宋.呂中:《類編皇朝大事記講義》,臺北:國家圖書館,清道光鈔本,24卷本,
  微縮膠捲。
宋.呂中:《宋大事記講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四庫全書》珍
  本二集。
宋.葉隆禮:《契丹國志》,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年,《中華再造善本》
  叢書,據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元刻本影印。
宋.潛說友:《(咸淳)臨安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年,《四庫全書》
珍本十一集。
宋.劉時舉:《續宋編年資治通鑑》,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文津閣四庫
全書》本。
宋.周應合:《景定建康志》,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7年,《宋元珍稀地方
志叢刊》甲編。
宋.馬端臨撰,上海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華東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點校:《文
  獻通考》,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元.不著撰人,李之亮校點:《宋史全文》,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5
年。
元.陳櫟:《歷代通略》,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影印文淵閣四庫全
書》本。
元.徐碩纂,元.單慶修:《至元嘉禾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元.脫脫等:《宋史》,臺北:鼎文書局,1978年。
明.黃淮、楊士奇:《歷代名臣奏議》,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影印
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明.陸&;#37403;:《嘉靖山東通志》,上海:上海書店,1990年,《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
刊》續編。
明.徐象梅:《兩浙名賢錄》,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年,《中國古代地方
人物傳記匯編》第53 。
明.馮琦編,明.陳邦瞻增輯:《宋史紀事本末》,臺北:世界書局,1986年,《影
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本。
清.王夫之撰,舒士彥點校:《宋論》,北京:中華書局,1964年。
清.厲鶚:《宋詩記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清.李清馥撰,徐公喜、管正平、周明華點校:《閩中理學淵源考》,南京:&;#40175;凰
出版社,2011年。
清.紀昀等:《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清.紀昀等撰,魏小虎編:《四庫全書總目彙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年。
清.趙翼:《廿二史劄記》,臺北:洪氏出版社,1974年。
清.畢沅:《續資治通鑑》,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5年,《四部備要》本。
清.徐松輯:《宋會要輯稿》,北京:中華書局,1957年。
清.黃以周等輯注,顧吉辰點校:《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北京:中華書局,2004
年。

三、子部

宋.不著撰人:《群書會元截江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影印文
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丁謂:《丁晉公談錄》,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全宋筆記》第1編第
4冊。
宋.王曾:《王文正筆錄》,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百部叢書集成》影印
《百川學海》本。
宋.歐陽修撰,林青校注:《歸田錄》,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年。
宋.周敦頤撰,清.董榕輯:《周子全書》,臺北:廣學社印書館,1975年。
宋.周敦頤撰,徐洪興導讀:《周子通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宋.司馬光撰,鄧廣銘、張希清點校:《涑水記聞》,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唐宋史料筆記叢刊》本。
宋.釋文瑩:《玉壺清話》,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宋.王辟之:《澠水燕談錄》,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年,《全宋筆記》第2編。
宋.沈括:《夢溪筆談》,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年,《全宋筆記》第2編。
宋.吳處厚:《青箱雜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宋.范祖禹:《帝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文津閣四庫全書》本。
宋.孔平仲:《孔氏雜說》,臺北:新興書局,1974年,《筆記小說大觀》4編。
宋.邵伯溫撰,李劍雄、劉德權點校:《邵氏聞見錄》,北京:中華書局,1997
年,《唐宋史料筆記叢刊》本。
宋.魏泰撰,李裕民點校:《東軒筆錄》,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唐宋史料
筆記叢刊》本。
宋.李廌撰,孔凡禮點校:《師友談記》,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唐宋史料
筆記叢刊》本。
宋.王銍:《默記》,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宋.葉夢得撰,宇文紹奕考異:《石林燕語》,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唐宋
史料筆記叢刊》本。
宋.馬永卿輯,王崇慶解,崔銑編行錄,錢培名補脫文:《元城語錄解》,長沙:
長沙商務印書館,1939年。
宋.朱弁撰,張劍光整理:《曲洧舊聞》,鄭州,大象出版社,2008年,《全宋筆
記》第3編。
宋.邵博撰,劉德權、李劍雄點校:《邵氏聞見後錄》,北京:中華書局,1997
年,《唐宋史料筆記叢刊》本。
宋.江少虞:《新雕皇朝類苑》,臺北縣:文海出版社,1981年。
宋.洪邁撰,孔凡禮整理:《容齋四筆》,鄭州:大象出版社,2012年。
宋.陸游:《避暑漫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明刊本歷代小史》
第9冊。
宋.王明清:《揮麈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四部叢刊續編》子
部。
宋.周煇:《清波別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影印文淵閣四庫全
書》本。
舊題宋.陳傅良:《永嘉先生八面鋒》,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百部叢書
集成》影印《湖海樓叢書》本。
宋.葉適:《習學記言》,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年,《四庫全書》珍本三
集。
宋.陳淳:《北溪字義》,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宋.謝采伯:《密齋筆記》,臺北:新興書局,1979年,《筆記小說大觀》30編。
宋.滕珙:《經濟文衡》,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年,《四庫全書》珍本三
集。
宋.章如愚著,宋.呂中增補:《山堂考索》,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宋.趙與時:《賓退錄》,臺北:廣文書局,1969年。
宋.真德秀撰,朱人求點校:《大學衍義》,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
年。
宋.魏了翁撰,元.方回續:《古今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四
庫全書》珍本四集。
宋.林駉撰,宋.黃履翁增補:《古今源流至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年,《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趙善&;#29849;:《自警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年,《四庫全書》珍本三
集。
宋.葉紹翁撰,符均注:《四朝聞見錄》,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年。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唐宋史料筆記叢刊》本。
宋.劉達可:《璧水群英待問會元》,合肥:黃山書社,2008年,北京愛如生數
字化技術研究中心出版、劉俊文總纂《中國基本古籍庫》電子資料庫。
宋.黃震:《黃氏日抄》,臺北:大化書局,1984年。
宋.志磬:《佛祖統紀》,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大正新修大藏經》
第49冊。
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宋.何坦:《西疇老人常言》,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百部叢書集成》影
印《百川學海本》。
宋.王應麟:《玉海》,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0年。
宋.周密撰,張茂鵬點校:《齊東野語》,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歷代史料
筆記叢刊》本。
宋.周密撰,吳企明點校:《癸辛雜識》,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唐宋史料
筆記叢刊》本。
元.王義山:《稼村類稿》,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0年,《四庫全書》珍本
初集。
明.陶宗儀纂:《說郛》,臺北:新興書局,1963年。
明.趙琦美編:《趙氏鐵網珊瑚》,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四庫全書
珍本》九集。
清.黃宗羲著,清.全祖望補修,陳金生、梁運華點校:《宋元學案》,北京:中
華書局,1986年。
清.顧炎武著,黃汝成集釋,欒保群、呂宗力校點:《日知錄集釋》,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2006年。

四、集部

唐.白居易:《白氏長慶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影印文淵閣四
庫全書》本。
宋.田錫撰,羅國威校點:《咸平集》,成都:巴蜀書社,2008年。
宋.王禹偁:《小畜集》,長沙:長沙商務印書館,1938年。
宋.楊億:《武夷新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
宋.范仲淹撰,清.范能濬編集,薜正興校點:《范仲淹全集》,南京:&;#40175;凰出版
社,2004年。
宋.宋祁:《景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本。
宋.歐陽修撰,李逸安點校:《歐陽修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宋.司馬光:《司馬文王公傳家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宋.曾鞏:《元豐類稿》,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四部叢刊》初編縮
本。
宋.黃庶:《伐檀集》,合肥:黃山書社,2008年,北京愛如生數字化技術研究
中心出版、劉俊文總纂《中國基本古籍庫》電子資料庫。
宋.王安石撰,宋.李壁注,李之亮補箋:《王荊公詩注補箋》,成都:巴蜀書社,
2000年。
宋.王安石撰,李之亮箋注:《王荊公文集箋注》,成都:巴蜀書社,2005年。
宋.范純仁:《范忠宣公文集》,合肥:黃山書社,2008年,北京愛如生數字化
技術研究中心出版、劉俊文總纂《中國基本古籍庫》電子資料庫。
宋.程顥、程頤:《二程全書》,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6年,《四部備要》本。
宋.王安禮:《王魏公集》,合肥:黃山書社,2008年,北京愛如生數字化技術
研究中心出版、劉俊文總纂《中國基本古籍庫》電子資料庫。
宋.蘇軾撰,明.茅維編,孔凡禮點校:《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
年。
宋.蘇轍:《欒城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宋.范祖禹:《范太史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0年,《四庫全書》珍本
初集。
宋.曾肇:《曲阜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年,《四庫全書》珍本十一
集。
宋.華鎮:《雲溪居士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0年,《四庫全書》珍本
初集。
宋.秦觀撰,徐培均箋注:《淮海集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宋.楊時:《楊龜山先生全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4年。
宋.阮閱:《詩話總龜》,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年。
宋.釋惠洪撰,〔日〕釋廓門貫徹注,張伯偉、郭醒、童嶺、卞東波點校:《注石
門文字禪》,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宋.汪藻:《浮溪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叢書集成新編》第63
冊。
宋.李綱:《梁溪先生文集》,北京:線裝書局,2004年,《宋集珍本叢刊》第37
冊。
宋.胡寅,容肇祖點校:《斐然集》,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宋.范浚:《香溪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本。
宋.葛立方:《韻語陽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宋.史浩:《鄮峰真隱漫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四庫全書》珍
本二集。
宋.史浩:《鄮峰真隱漫錄》,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文津閣四庫全書》
本。
宋.史堯弼:《蓮峰集》,臺北:藝文印書館,1964年,《四庫善本叢書》集部本。
宋.鄭伯熊、鄭伯謙撰,周夢江校注:《二鄭集》,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2006年。
宋.周必大:《文忠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四庫全書》珍本二
集。
宋.楊萬里:《誠齋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影印文淵閣四庫全
書》本。
宋.朱熹撰,陳俊民校訂:《朱子文集》,臺北:德富文教基金會,2000年。
宋.張栻:《南軒集》,臺北:廣學社印書館,1975年。
宋.羅願:《鄂州小集》,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百部叢書集成》影印《粵
雅堂叢書》本。
宋.呂祖謙:《東萊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影印文淵閣四庫全
書》本。
宋.陳傅良:《止齋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四部叢刊初編》
集部本。
宋.陸九淵:《象山先生全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局,1979年。
宋.魏齊賢、葉棻輯:《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年,《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陳亮:《龍川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文津閣四庫全書》本。
宋.劉爚:《雲莊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四庫全書》珍本二集。
宋.葉適撰,劉公純、王孝魚、李哲夫點校:《葉適集》,北京:中華書局,1983
年。
宋.黃榦:《勉齋先生黃文肅公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閩刻珍本
叢刊》第51冊。
宋.衛涇:《後樂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0年,《四庫全書》珍本初集。
宋.程珌:《程端明公洺水集》,北京:線裝書局,2004年,《宋集珍本叢刊》第
71冊。
宋.徐鹿卿:《清正存稿》,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2年,《四庫全書》珍本
十二集。
宋.真德秀:《西山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影印文淵閣四庫
全書》本。
宋.魏了翁:《鶴山先生大全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四部叢
刊初編》集部。
宋.杜範:《清獻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四庫全書》珍本二集。
宋.劉克莊:《後村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影印文淵閣四庫全
書》本。
宋.吳泳:《鶴林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0年,《四庫全書》珍本初集。
宋.徐元杰:《&;#26995;野集》,臺北:環球書局,1966年,《乾坤正氣集》叢書。
宋.孫夢觀:《雪窗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影印文淵閣四庫全
書》本。
宋.姚勉:《雪坡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年,《四庫全書》珍本十一
集。
宋.方逢辰撰,宋.方中續輯:《蛟峰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
《四庫全書》珍本四集。
宋.文天祥:《文文山全集》,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年。
元.郝經:《陵川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四庫全書》珍本四集。
元.方回:《桐江續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0年,《四庫全書》珍本初
集。
元.陳櫟:《定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四庫全書》珍本二集。
元.趙汸:《東山存稿》,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文津閣四庫全書》本。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
明.王志堅:《四六法海》,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6年,《四庫全書》珍本
六集。
清.董誥等編:《全唐文》,臺北:大通書局,1979年。


第二部分:近人研究論著

一、中文專書

刁忠民:《宋代臺諫制度研究》,成都:巴蜀書社,1999年。
王德毅:《宋史研究論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new window
王曾瑜:《宋朝軍制初探》,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王瑞明、張全明:《朱熹集導讀》,成都:巴蜀書社,1992年。
王瑞明:《宋儒風采》,長沙:岳麓書社,1997年。
王宇:《永嘉學派與溫州區域文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
王文亮:《中國聖人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
方健:《范仲淹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毛漢光:《中國中古社會史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new window
石訓等:《中國宋代哲學》,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
包偉民:《宋代地方財政史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安作璋、熊鐵基:《秦漢官制史稿》,濟南:齊魯書社,1984年。
朱漢民:《中國學術史.宋元卷》,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
余英時:《論戴震與章學誠》,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0年。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北京:生活.讀書.
新知三聯書店,2004年。
余治平:《忠恕而仁:儒家盡己推己、將心比心的態度、觀念與實踐》,上海:上
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
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香港:香港中華書局,1974年。
李華瑞:《王安石變法研究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李威熊:《中國經學發展史論(上冊)》,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new window
李裕民:《宋史考論》,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年。
李祥俊:《王安石學術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李申:《中國儒教史(下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李家樹:《國風毛序朱傳異同考析》,香港:學津出版社,1979年。new window
李全德:《唐宋變革期樞密院研究》,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9年。
李弘祺:《宋代官學教育與科舉》,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new window
汪聖鐸:《兩宋財政使》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汪聖鐸:《宋代政教關係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書局,1973年。new window
牟宗三:《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4年。
牟宗三:《圓善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年。
沈松勤:《北宋文人與黨爭》,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束景南:《朱熹佚文輯考》,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年。
束景南:《朱子大傳》,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年。
杜維運:《憂患與史學》,臺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93年。new window
林素芬:《北宋中期儒學道論類型研究》,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new window
林啟屏:《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new window
中心,2007年。
吳懷祺:《宋代史學思想史》,合肥:黃山書社,1992年。
吳國武:《經術與性理──北宋儒學轉型考論》,北京:學苑出版社,2009年。
吳福祥:《〈朱子語類輯略〉語法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3年。
吳碧玲:《周敦頤通書哲學闡析》,臺中:白象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0年。
吳宗國主編:《中國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吳鳳霞:《遼金元史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
吳漫:《明代宋史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
吳震:《羅汝芳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邢義田:《天下一家:皇帝、官僚與社會》,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金中樞:《北宋科舉制度研究》,臺北縣:稻香出版社,2009年,《宋代的學術和new window
制度研究》叢書。
金景芳、呂紹綱:《周易全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孟淑慧:《朱熹及其門人的教化理念與實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2003new window
年,《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叢刊》本。
祝尚書:《宋代科舉與文學考論》,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年。
祝豐年、祝小惠:《宋代官吏制度》,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7年。
侯外廬、邱漢生、張豈之主編:《宋明理學史(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年。
侯外廬主編:《中國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
胡昭曦、蔡東洲:《宋理宗、宋度宗》,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年。
冒廣生:《後山詩集箋注》,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苗書梅:《宋代官員選任和管理制度》,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6年。
范立舟:《宋代理學與中國傳統歷史觀念》,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姜鵬:《北宋經筵與宋學的興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夏長樸:《李覯與王安石研究》,臺北:大安出版社,1989年。
涂美雲:《北宋黨爭與文禍、學禁之關係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2012年。
徐復觀:《周官成立之時代及其思想性格》,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0年。
徐振韜、蔣窈窕:《五星聚合與夏商周年代研究》,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
公司,2006年。
馬馳:《唐化蕃將》,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年。
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56年。
陳寅恪:《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new window
陳寅恪:《金明館叢稿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陳俊民:《三教融合與中西會通──中國哲學及其方法探微》,西安:陝西師範大
學出版社,2002年。
陳秀宏:《唐宋科舉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
陳植鍔:《北宋文化史述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
陳來:《朱熹哲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
陳來:《朱子書信編年考證》,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7年。
陳榮捷:《朱子門人》,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new window
陳榮捷:《朱子新探索》,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new window
陳榮照:《范仲淹研究》,香港:三聯書店香港分店,1987年。
陳峰《武士的悲哀──北宋崇文抑武現象透析》,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年。
陳峰:《宋代軍政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
陳谷嘉:《宋代理學倫理思想研究》,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6年。
陳逢源:《朱熹與四書章句集注》,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
陳逢源:《「融鑄」與「進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之歷史思維》,臺北:政大
出版社,2013年。
梁天錫:《宋樞密院制度》,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1年。
梁紹輝:《周敦頤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
梁啟超:《王荊公》,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56年。
孫猛:《郡齋讀書志校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孫先英:《真德秀學術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莫礪鋒:《朱熹文學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張岱年:《思想.文化.道德》,成都:巴蜀書社,1992年。
張金嶺:《宋理宗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張其凡:《趙普評傳》,北京:北京出版社,1991年。
張其凡:《宋初政治探研》,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1995年。
張立文:《宋明理學邏輯結構的演化》,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3年。
張春義:《宋詞與理學》,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年。
張豈之主編:《中國思想學說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張希清:《宋朝典章制度》,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
張復華:《北宋中期以後之官制改革》,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new window
彭林:《〈周禮〉主體思想與成書年代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
年。
曾棗莊:《論西崑體》,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6年。
曾棗莊:《文星璀璨:北宋嘉祐二年貢舉考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
年。
馮友蘭:《三松堂全集》,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第五冊)》,臺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
年。
馮志弘:《北宋古文運動的形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馮時:《中國天文考古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馮時:《出土古代天文學文獻研究》,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
馮爾康等:《中國宗族社會》,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
馮爾康:《中國宗族制度與譜牒編纂》,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1年。
馮曉庭:《宋初經學發展述論》,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1年。
程千帆、吳新雷:《兩宋文學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程樹德撰,程俊英、蔣見元點校:《論語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黃懷信校釋,龐素琴通檢:《論語新校釋》,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
黃寬重:《宋史論叢》,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3年。new window
黃寬重:《宋代的家族與社會》,臺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2006年。
黃進興:《優入聖域:權力、信仰與正當性》,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4年。
湯勤福:《朱熹的史學思想》,濟南:齊魯書社,2000年。
勞思光:《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1981年。
彭國忠:《元祐詞壇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
傅增湘纂輯:《宋代蜀文輯存》,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74年。
趙吉惠等:《中國儒學史》,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
趙伯雄:《春秋學史》,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4年。
趙益:《王霸義利──北宋王安石改革批判》,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賈玉英:《宋代監察制度》,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6年。
賈玉英:《唐宋時期中央政治制度變遷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
賈順先:《宋明理學新探》,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
楊希閔:《王文公年譜考略節要附存》,收入宋.詹大和等撰,裴汝誠點校:《王
安石年譜三種》,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
楊天保:《金陵王學研究──王安石早期學術思想的歷史考察(1021-1067)》,上
  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楊念群:《「感覺主義」的譜系:新史學十年的反思之旅》,北京:北京大學出版
社,2012年。
煥力:《中國后妃政治》,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
蒙培元:《經史抉原》,成都:巴蜀書社,1995年。
虞云國:《宋代臺諫制度研究》,上海:上海書店,2009年。
葛荃:《政德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中華文化通志.教化與禮
儀典》叢書。
葛曉音:《漢唐文學的嬗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
鄧小南:《宋代文官選任制度諸層面》,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年。
鄧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06年。
鄧志峰:《王學與晚明的師道復興運動》,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
鄧廣銘:《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諸葛憶兵:《宋代宰輔制度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
漆俠:《宋學的發展與演變》,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
漆俠:《王安石變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
蔡方鹿:《朱熹經學與中國經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蔡崇榜:《宋代修史制度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燕永成:《南宋史學研究》,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7年。
劉芃:《論宋人撰集當朝史》,西安:三秦出版社,1995年。
劉復生:《北宋中期儒學復興運動》,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劉子健:《兩宋研究史彙編》,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new window
劉子健著,趙冬梅譯:《中國轉向內在:兩宋之際的文化內向》,南京:江蘇人民
出版社,2001年。
劉乃昌、高洪奎:《王安石詩文編年選釋》,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2年。
劉後濱:《唐代中書門下體制研究──公文形態、政務運行與制度變遷》,濟南:
  齊魯書社,2004年。
劉廣明:《宗法中國──中國宗法社會形態的定型、完型和發展動力》,南京:南
  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劉靜貞:《北宋前期皇帝和他們的權力》,臺北:稻香出版社,1996年。
劉澤華:《中國的王權主義:傳統社會與思想特點考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年。
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臺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84年。
錢穆:《朱子學提綱》,臺北:蘭臺出版社,2001年。new window
錢穆:《宋明理學概述》,臺北:蘭臺出版社,2001年。
錢穆:《論語新解》,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2年。
錢穆:《國史大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9年。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年。
錢穆:《朱子新學案》,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年,《錢穆先生全集》新校本。
錢茂偉:《中國傳統史學的範型嬗變》,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10年。
盧國龍:《宋儒微言》,北京:華夏出版社,2001年。
鍾文榮:《真德秀《大學衍義》研究》,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11年。
謝乃和:《古代社會與政治──周代的政體及其變遷》,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
  社,2011年。
遲振漢:《北宋宰相制度》,臺北: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
戴揚本:《北宋轉運使考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關長龍:《兩宋道學命運的歷史考察》,上海:學林出版社,2001年。
鄺健行:《詩賦合論稿》,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
瞿林東:《中國史學史綱》,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羅炳良:《南宋史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顧頡剛:《史林雜識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
顧宏義:《細說宋太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龔延明:《宋代官制辭典》一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龔延明、祖彗編:《宋登科記考》,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9年。

二、中文單篇論著

王德毅:〈宋代士大夫的道德觀〉,《宋史研究集(第28輯)》,臺北:國立編譯館,new window
1998年。
王德毅:〈宋代史學的特質及其影響〉,《臺大歷史學報》,第23期,1999年6月。new window
王德毅:〈宋代的聖政和寶訓之研究〉,《宋史研究集(第30輯)》,臺北:國立編new window
譯館,1999年。
王德毅:〈宋代史家的唐史學〉,《文史哲學報》,第50期,1999年6月。new window
王明蓀:〈王安石洪範傳中的政治思想〉,《宋史研究集(第19輯)》,臺北:國立
編譯館,1989年。
王曉薇:〈楊時《中庸》學思想及其對荊公新學的批判〉,《北方論叢》,2006年
第6期,總第200期。
方震華:〈唐宋政治論述中的貞觀之政──治國典範的辯論〉,《臺大歷史學報》,new window
  第40期,2007年12月。
方誠峰:〈論北宋熙豐、元祐年間的中樞體制變動(1068-1093)〉,《漢學研究》,第
28卷第4期,2010年12月。
方旭東:〈道學話語的實踐之維──就二程及其門下的科舉改革論而談〉,《現代
  哲學》,2012年第2期,總第121期。
孔學:〈宋代寶訓編修考〉,《史學史研究》,1994年第3期。
任鋒:〈經世精神和皇極觀念:宋儒的洪範思想傳統〉,《漢學研究》,第23卷1new window
期,2005年6月。
任鋒:〈陳傅良政治思想的厚與薄〉,《政治思想史》,2010年第3期,總第3期。
朱鴻林:〈理論型的經世之學──真德秀《大學衍義》之用意及其著作背景〉,《食
貨月刊》,復刊第15卷第3、4期合刊,1985年9月。
江曉原:〈古代中國的行星星占學〉,《大自然探索》,1991年第1期。
李華瑞:〈重建北宋政治文化的扛鼎之作──讀鄧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
  治述略》〉,《宋史研究通訊》,第48卷第2期,2006年12月。
李建軍:〈范純仁:欲超越黨派之爭而不能的北宋政治家〉,《中國古代社會與思
想文化研究論集(第2輯)》,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
李立:〈宋代政治制度史研究方法之反思〉,收入包偉民主編:《宋代制度史研究
百年》,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
李偉國〈論宋代內庫的地位和作用〉,收入《宋遼金史論叢》,北京:中華書局,
1985年,第1輯。
辛更儒:〈有關《永嘉先生八面鋒》的幾個問題〉,《中國典籍與文化》,總64期,
2008年。
沈松勤:〈論「元祐學術」與「元祐敘事」〉一文,收於《中華文史論叢》總第
88輯,2007年第4期。
杜保瑞:〈《中庸》哲學體系探究〉,《「孔學與二十一世紀」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new window
集》,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2001年。
何澤恒:〈略論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人定勝天」思想〉,《臺大中文學報》,第33
期,2010年12月。
佘慧婷:〈宋仁宗的歷史形象〉,收入朱瑞熙、王曾瑜、姜錫東等主編:《宋史研
究論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林瑞翰:〈宋太祖太宗之御將及太宗之治術〉,《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報》,第new window
5期,1978年6月。
林天蔚:〈北宋積弱的三種新分析〉《宋史研究集》,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new window
編審委員會,1977年,第9輯。
林慶彰:〈朱子《詩集傳.二南》的教化觀〉,收入《朱子學的開展──學術篇》,
臺北:漢學研究中心,2002年。
吳錚強:〈「祖宗之法的虛與實」──讀鄧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
  略》〉,《新史學》,第18卷第3期,2007年9月。
吳建輝:〈關於宋代制科試論發展之分期〉,《現代大學教育》,2007年第3期。
吳長庚:〈朱子倡言絜矩之道的歷史貢獻〉,《朱子學刊》,1998年第1輯,總第9new window
輯。
祝尚書:〈宋代制科制度考論〉,《中華文史論叢》,第73輯,2003年10月。
祝尚書:〈宋代科舉與理學──兼論理學對科場時文的影響〉,《社會科學研究》,
  2005年第3期,2005年5月。
祝平次:〈評余英時先生的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成
大中文學報》第19期,2007年12月。
姚瀛艇:〈論邢昺在儒家思想演變過程中的地位〉,《河南師大學報》,1984年第1
期。
姚永輝:〈朱熹、呂祖謙關於《詩經》的四大論辯平議〉,《詩經研究叢刊》,第
14輯,2008年1月。
柳存仁:〈《毛詩傳箋》、《正義》和朱熹《詩集傳》〉,收入《朱子學的開展─學術
篇》,臺北:漢學研究中心,2002年。
柳立言:〈何謂「唐宋變革」?〉,《宋代的家庭和法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年。
韋兵:〈五星聚奎天象與宋代文治之運〉,《文史哲》,2005年第4期,總第289
期。
韋兵:〈行星星占與宋代政治:以熒惑入犯、太白晝見經天為例〉,《社會科學研
究》,2012年第6期。
韋兵:〈異常天象與徽宗朝政治:權力博弈中的皇帝、權臣與占星術士〉,《國學
研究》,總第28卷,2011年12月。
紀凡:〈論北宋戶部體制的結構與功能〉,《河北學刊》,1992年第1期。
高國杭:〈宋代史學及其在中國史學史上的地位〉,《中國歷史文獻研究集刊》,長
沙:岳麓書院,1983年,第4集。
高紀春:〈宋高宗初年的王安石批判與洛學之興〉,《中州學刊》1996年第1期。
徐洪興:〈經學更新運動中的一個轉折點──論慶曆之際的社會思潮〉,收入林慶
彰編:《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下冊)》,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
夏長樸:〈「漢恩自淺胡自深,人生樂在相知心」──論王安石《明妃曲》及其相
  關問題〉,《國際中國學研究》,第9輯。
夏長樸:〈論《中庸》興起與宋代儒學發展的關係〉,收入彭林主編:《中國經學》new window
第2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夏長樸:〈從「斷爛朝報」到罷廢史學──王安石新學對宋代學術的一個影響〉,new window
  收入《跨學科視野下的文化身份認同:批評與探索》,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1年。
夏長樸:〈從李心傳《道命錄》論宋代道學的成立與發展〉,《宋史研究集(第36new window
輯)》,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殷慧、蕭永明:〈朱熹的《周禮》學思想〉,《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2
卷第1期,2008年1月。
許振興:〈論宋代帝王學的發展〉, Journal of Oriental Studies《東方文化》, Vol. 29,
No. 1 (1991), pp. 66.
許振興:〈《古今源流至論》中的宋代《寶訓》佚文〉,《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0
年第4期。
許振興:〈論王安石的「祖宗不足法」說〉,《轉變與定型:宋代社會文化史學術
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2000年。
許振興:〈《三朝寶訓》與《經幄管見》:論宋代帝王學教材的教學價值〉,收入單
周堯等主編:《東西方文化承傳與創新:趙令揚教授榮休紀念論文集》,新加
坡:八方文化創作室,2004年。
許沛藻:〈宋高宗與《神宗實錄》〉,收入《慶祝鄧廣銘教授九十華誕論文集》,石
 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許懷林:〈試論宋代江西經濟文化的發展〉,《宋史研究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
出版社,1982年。
陳平原:〈立足反省的學術史〉(《二十世紀中國學術文存》總序),《中華讀書報》,
2002年9月18日〈家園〉版。
陳榮捷:〈西方對朱熹的研究〉,收入《中國哲學(第5輯)》,北京:生活.讀書.new window
新知三聯書店,1981年。
陳榮捷:〈朱子之創新〉,《朱子學新論:紀念朱熹誕辰860周年國際學術會議論new window
文集1130-1990 》,上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上海分店,1991年。
陳逢源:〈先秦聖賢系譜論述與儒學歷史意識──朱熹道統觀之淵源考察〉,《 中new window
央大學人文學報》,第41期,2010年1月。
曹家齊:〈「嘉祐之治」問題探論〉,《學術月刊》,2004年第9期。
曹家齊:〈「愛元祐」與「遵嘉祐」──對南宋政治指歸的一點考察〉,《學術研究》,
2005年第11期。
曹家齊:〈趙宋當朝盛世說之造就及其影響〉,《中國史研究》,2007年第4期。
孫小淳:〈北宋政治變革中的「天文災異」論說〉,《自然科學史研究》,第23卷
第3期,2004年。
孫國棟:〈唐宋之際社會門第之消融──唐宋之際社會轉變研究之一〉,收入《唐new window
宋史論叢》,香港:香港商務印書館,2000年。
梁太濟:〈北宋前期的中樞機構及其淵源〉,《宋史研究集刊》第2集,杭州:浙
  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
梁庚堯:〈中國社會史教學有關宋代的講題〉,《宋代社會經濟史論集(下)》,臺北:new window
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梅廣:〈「內聖外王」考略〉,《清華學報》,新41卷第4期,100年12月。new window
華&;#21894;:〈《朱熹的歷史世界》讀書札記二則〉,《歐陽修與宋代士大夫》,上海:上
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思想史研究》第4輯。
張其凡:〈《大事記講義》初探〉,《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1卷第2期,
1999年3月。
張利文:〈論祭祀制度中大宗法向小宗法的演進〉,《湖南城市學院學報》,第33
卷第6期,2012年11月。
張培瑜:〈五星合聚與歷史記載〉,《人文雜誌》,1991年第5期。
張帆:〈中國古代經筵初探〉,《中國史研究》,1991年第3期。
張邦煒:〈「唐宋變革」論與宋代社會史研究〉,收入李華瑞主編:《「唐宋變革」
論的由來與發展》,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
張邦煒:〈兩宋時期的社會流動〉,《宋代婚姻家族史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年。
張亨:〈朱子的志業──建立道統意義之探討〉,《臺大中文學報》,第 5期,1992new window
年 6月。
張劍:〈關於《關雎》的「樂而不淫,哀而不傷」〉,《詩經研究叢刊》,第8輯,
2005年。
張培瑜:〈五星合聚與歷史記載〉一文,《人文雜誌》,1991年第5期。
黃寬重:〈從活的制度史邁向新的政治史──綜論宋代政治史研究趨向〉,《中國
  史研究》,2009年第4期。
賀聖迪:〈北宋國策與理學形成〉,《宋明思想和中華文明》,上海:學林出版社,
1995年。
喻學忠:〈晚宋士大夫奔競之風述論──晚宋士風研究之一〉,《東南大學學報》(哲
學社會科學版),第5卷第2期,2003年3月。
喻學忠:〈晚宋士風主流論析〉,《北方論叢》,2007年第1期,總第201期。
郭曉東:〈論楊龜山對《中庸》的詮釋及朱子的批評〉,收入吳震主編:《宋代新
儒學的精神世界──以朱子學為中心》,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年。
程民生:〈論宋代士大夫政治對皇權的限制〉,《河南大學學報》,1999年第3期。
葉建華:〈論朱熹主編《綱目》〉,《文史》(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第39輯。
鄒志峰:〈宋代考據史學三題〉,《史學史研究》,2000年第3期,總99期。
楊世明:〈朱熹《詩集傳》於《詩序》有廢有從考說〉,《詩經研究叢刊》,第9
輯,2005年。
楊儒賓:〈《中庸》怎樣變成了聖經?〉,《宋代新儒學的精神世界──以朱子學為
中心》,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
楊向奎:〈周禮內容的分析及其著作時代〉,《山東大學學報》,1954年第4期。
榮新江:〈安史之亂後粟特胡人的動向〉,《暨南史學》,第2輯,2003年12月。
葛兆光:〈回到歷史場景:從宋人兩個說法看哲學史與思想史之分野〉,《河北學
刊》,第24卷第4期,2004年7月。
鄭騫:〈朱熹《八朝名臣言行錄》的原本與刪節本〉,《宋史研究集》第4輯,臺new window
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69年。
鄭滋斌:〈朱熹對《詩經》二《南》的意見檢說〉,《詩經研究叢刊》,第18輯,
2010年5月。
鄧廣銘:〈試破宋太宗即位大赦詔之謎〉,《歷史研究》,1992年第1期。
諸葛憶兵:〈宋代二府關係之研究〉,《文史》,2000年第2輯,總第51輯。
劉子健:〈王安石、曾布與北宋晚期官僚類型〉,《清華學報》,第2卷第1期,1960new window
年5月。
劉成國:〈王安石身後評價考述〉,《中華文史論叢(總第77輯)》,上海:上海古
籍出版社,2004年。
劉金沂:〈歷史上的五星連珠〉,《自然雜誌》,1982年第7期。
關長龍:〈原儒雜俎〉,《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1卷第4期,2001
年7月。
聶崇岐:〈中國歷代官制簡述〉,《宋史叢考(上冊)》,臺北:華世出版社,1986年。
蕭瑞峰、劉成國:〈「詩盛元祐」說考辨〉,《文學遺產》,2006年第2期。

三、學位論文

王曉薇:《宋代〈中庸〉學研究》,保定:河北大學中國古代史博士論文,2005
年。
李明哲:《宋初三朝政局之演進與學術變遷之關係》,臺北: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
碩士論文,1994年。
陳盈瑞:《宋代王霸思想研究──以心性觀點為主軸的探討》。臺北:政治大學中new window
  文系碩士論文,2006年。
黃慧嫻:《〈皇朝大事記〉與南宋科舉》,香港:香港大學哲學碩士論文,2008年。
張赫:《〈新箋決科古今源流至論〉研究》,石家莊:河北大學歷史學碩士論文,
2010年。
張勝海:《宋初直臣田錫研究》,廣州:暨南大學歷史學碩士論文,2006年。
畢明良:《王安石政治哲學研究》,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哲學博士論文,2012年。
鄒賀:《宋朝經筵制度研究》,西安:陝西師範大學中國古代史博士論文,2010
年。
蔣啟俊:《元祐黨爭中的臺諫研究》,廣州:暨南大學歷史學碩士論文,2006年。
羅榮貴:《陳傅良研究》,香港:香港大學哲學博士論文,2004年。

四、日韓與西方研究論著

〔日〕內藤湖南著,夏應元等譯:《中國史通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4年。
〔日〕井上徹著,錢杭譯:《中國的宗族與國家禮制:從宗法主義角度所作的分
析》,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8年。
〔日〕平田茂樹:〈宋代政治構造研究序說〉,大阪市立大學院文學研究紀要《人
文研究》,第57卷,2008年3月。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輯:《緯書集成》,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
年。
〔日〕宮崎市定:《科舉》,東京都:中央公論社,1989年。
〔日〕宮崎市定著,于志嘉譯:〈宋代官制序說──宋史職官志的讀法〉,《大陸
  雜誌》,第78卷第1期及第2期,1989年1月、2月。
〔日〕宮崎市定:〈東洋的近世〉,收入劉俊文主編,黃約瑟譯:《日本學者研究
中國史論著選譯(第1卷)》,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日〕荒木見悟:《陽明學&;#12398;位相》,東京:研文出版社,1992年。
〔日〕梅原郁:《宋代官僚制度研究》,京都:株式會社同朋舍,1985年。
〔日〕渡邊健哉:〈從宋到明科舉考試用書的發展〉,收入《科舉與科舉文獻國際
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集)》,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1年。
〔日〕溝口雄三著,鄭靜譯:《中國的公與私.公私》,北京:生活.讀書.新知
三聯書店,2011年。
〔韓〕盧仁淑:《朱子家禮與韓國之禮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
〔美〕田浩:《朱熹的思維世界》(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美〕包弼德著,劉寧譯:《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2000年。
〔美〕賈志揚:《宋代科舉》,臺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95年。
〔美〕De Bary, wt, Neo-Confucian Orthodoxy and the Learning of the
Mind-and-Heart (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1), pp.91-98.
黃一農:”A Study of Five-planet Conjunction in Ancient Chinese History”,Early China,vol.15(1990)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