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清末中南半島之研究
作者:王文景
作者(外文):Wen-Ching Wang
校院名稱:國立中興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系所
指導教授:古鴻廷
王英男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6
主題關鍵詞:中南半島東南亞東協清末中國現代史越南法國IndochinaSoutheastAsiaASEANthe late Qing DynastyVietnamFranc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1
十九世紀以降西方列強恃其船堅炮利,衝撞中國停滯之儒家文化與農業文明,清末面此危機如何回應西方之挑戰,再者忽略藩屬國之過程,雙方皆有不少文獻紀載,誠足資鑑戒。本文旨在探究中國本位主義與歐洲中心主義視野下之東南亞,東南亞諸國中以越南與中國淵源最深,後者受中國文化之影響極鉅。藉由對越南之研究,瞭解殖民主義與中國天朝體制之對抗乃是本文研究之主旨,為探討中外關係,以西南邊境之越、高、寮等國為宗,視中南半島為一主體,就清末禦侮抗外之時勢經緯,探究中國因何失去中南半島宗主權與其被殖民化。
中南半島(又稱中印半島,法國稱印度支那,現今之越南、高棉與寮國)自古與中國關係匪淺,本地地理位置之區分,受政治與歷史演化影響甚深,「東南亞」或可為廣義之解釋。實則東南亞含括中南半島與南洋群島,又可分為海洋與陸地二分法之東南亞。由於地處中國南方,中國稱之為中南半島。英法等國亟欲強取以為殖民地,再由此向中國西南擴張,尤以法國提出法屬印度支那之名,將該區劃歸為勢力範圍。
清末中國始終踟躕於改革與保守兩派,於東南亞事務之處理,受中法戰爭之激勵而銳意改革。加強與東南亞諸國史之關連性,扭轉傳統「歐洲中心」或「印度中心」之偏頗思緒,將此一泛西太平洋區視為整體而加以探究。將東南亞地區視為一整體而予以解析。鑑於過往東南亞史之研究觀念皆以片段式而為之,雖立可即得所需之史識或概念,惟於東南亞史之全貌則不易與為。因其史,除民族、語言、地理分散,王國地域之重疊性與其間之外交互動,軍事關係等諸面向,若不就整體觀察,不易探其歷史脈絡。應著手於史料之探究自早期王國政治、經濟、外交貿易、社會、文化、宗教信仰等諸層面,去理解東南亞史。
Western powers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dynasty relies on its ships and armament, collision of the Chinese Confucian culture and stagnant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 the late Qing face this crisis how to respond to the challenge of the West, moreover ignored vassal state of the process, a lot of literature both Jie Ji carrier, honest enough funding warning. This article aims to explore Southeast Asia and China parochialism and Eurocentrism in the View, 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 and China to Vietnam deepest origins, the latter influence of Chinese culture that is very huge. By the study of Vietnam, but understand the gist of this paper against the colonialism and the Chinese imperial system for discussing foreign relations to the Southwest border, the high, Laos and other countries for the case, depending on the Indochina Peninsula as a body, the Late Qing exteriors anti-trend of the times outside the latitude and longitude, to explore why China lost its suzerainty Indochina colonized.
Indochina (also known as the Indian peninsula, said the French Indochina, now in Vietnam, Cambodia and Laos) since ancient times and China relations deal, to distinguish between the local geographical, political and historical evolution that is deeply influenced, "Southeast Asia" or it may be interpreted broadly. Indochina and Southeast Asia but in reality encompasses islands of Southeast Asia, sea and land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dichotomy of Southeast Asia. As is located in southern China, China called Indochina. Britain, France and other countries anxious to take that strong colonies, thus further expanding the southwest China, especially in the name of France French Indochina, the area was placed under the spheres of influence.
Late Qing China has always been hesitant to Reform and Conservative factions, handling affairs in Southeast Asia, the Sino-French War by excitation and commitment to reform. Off strengthen and history of Southeast Asia and even sex, reversing the traditional "heart of Europe" or biased thoughts of "India Centre", a pan-Western Pacific region this be considered as a whole and explore. Southeast Asia will be considered as a whole and resolve. Given the past history of the Southeast
Asia Research Concept fragmented begin to do this, although the history of knowledge or concept can be established to obtain the desired, but in the whole picture of the history of Southeast Asia is not easy and is. Because of its history, in addition to ethnicity, language, geographic dispersion, diplomatic interactive geographical overlap between the Kingdom and the meantime, the various military relationship oriented, if not observed on the whole, is not easy to explore its historical context. It should proceed to explore the historical kingdom since the early political, economic, diplomatic, trade, social, cultural, religious and other various levels, to understand the history of Southeast Asia.
一、中文
(一)、史料
1. 《大清世宗憲皇帝實錄》,臺北:新文豐,1978。
2. 《大清高宗純皇帝實錄》。
3. 《大清文宗顯皇帝實錄》。
4. 《大清穆宗毅皇帝實錄》。
5. 《大清德宗景皇帝實錄》。
6. 《清代起居注冊-咸豐朝》,臺北:國學文獻館,1983。
7. 《清史稿校註》,臺北:國史館,1986。
8. 《雍正朝起居注冊》,北京:中華書局,1993。
9. 王彥威輯,《清季外交史料》,臺北:文海,1963。
10. 朱壽朋編,《光緒朝東華錄》,臺北:文海,1963。
11. 朱壽朋編,《光緒朝東華錄》,北京:中華書局,1958。
12. 故宮博物院編,《清光緒朝中法交涉史料》,臺北:文海出版社,不詳。
13. 張佩綸撰,《澗於集》,臺北:文海,1968。
14. 楊家駱主編,《中法戰爭文獻彙編》,臺北:鼎文書局,1973。
15. 賈楨等纂,《籌辦夷務始末-咸豐朝》,臺北:文海,1966。
16. 寶鋆等修,《籌辦夷務始末-同治朝》,臺北:文海,1966。
17. 李文鳳:《越嶠書》,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編,濟南,齊魯書社,1996年。
18. 雲南省歷史研究所編:《清實錄越南緬緬甸泰國老撾史料摘抄》,雲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19. 劉錦藻:《清朝續文獻通考》,四百卷,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
20. 蔡廷蘭:《海南雜著》,道光十七年(1837),鬱園刊本。
21. 鄧鐘:《安南圖志》,上海市 : 商務印書館,1937年。

(二)、專書

1.《中國地方誌集成,福建府縣志輯》,光緒漳州府志,上海書店。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
2.D.R.薩德賽 (D.R. SarDesai) 著 ,蔡百銓譯:《東南亞史》,臺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1。
3.David Easton著,王浦劬等譯,《政治生活的系統分析》臺北:桂冠圖書,1992〉,頁35。
4.G. de Bertier de Squvigny & David H. Pinkney著,蔡百銓等譯,《法國史》,臺北:五南,1989。
5.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輯:《古代中越關係史資料選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
6.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誌福建省,龍溪縣志,《龍溪縣志編幕委員會編》,福建省地圖出版社,1989 。
7.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主編,《中國近代現代史論集-第一編:鴉片戰爭與英法聯軍》,臺北:臺灣商務,1986。
8.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主編,《中國近現代史論集-第七編-自強運動(二)外交》,臺北:臺灣商務印書局,1985。
9.巴素,郭湘章譯:《東南亞之華僑》,正中書局,1974。
10.王介南:《中國與東南亞文化交流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11.王永祥,《戊戌以來的中國政治制度》,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1。
12.王玉德(等編),《明實錄類纂:涉外史料卷》,武漢:武漢出版社,1991。
13.王立誠,《中國近代外交制度史》,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91。
14.王自強編,《明代輿圖綜錄》北京:星球地圖,2007。
15.王曾才,《清季外交史論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
16.王曾才,《中英外交史論集》臺北:聯經,1979。
17.王曾才,《中國外交史要義》,臺北:聯經,1979。
18.王曾才,《西洋現代史》,臺北:東華書局,1991。
19.王開璽,《晚清政治新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20.王開璽,《清代外交禮儀的交涉與論爭》,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1.王開璽,《隔膜、衝突與趨同 : 清代外交禮儀之爭透析》,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
22.王爾敏,《中國近代思想史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23.王爾敏,《弱國的外交:面對列強環伺的晚清世局》,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24.王爾敏著,《清季軍事史論》,臺北:聯經,1980。
25.王樹槐,《外人與戊戌變法》,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5。
26.王樹增,《1901:虎口下的中華帝國》,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
27.王璽,《李鴻章與中日訂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1。
28.王繩祖(等著),《國際關係史》,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5。
29.付百臣,《中朝歷代朝貢制度硏究》,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
30.史景遷(Spence, Jonathan D.),阮叔梅(譯),《大汗之國--西方眼中的中國》:The Chan''s Great Continent: China in Western Minds,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0。
31.史遠芹(等著),《中國近代政治體制的演變》,北京: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90。
32.尼古拉斯‧塔林主編,賀聖達等譯,《劍橋東南亞史》,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
33.甘懷真(編),《東亞歷史上的天下與中國概念》,臺北:台大出版中心,2007。
34.甘懷真,《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臺北:喜瑪拉雅基金會,2003。
35.田濤(主編),《清朝條約全集》,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9。
36.皮瑞洛莫夫(Perelomov, L.)、馬爾提諾夫(Martynov, A.),林毅夫、林健一(合譯),《霸權的華夏帝國:朝貢制度下中國的世界觀和外交策略》:Imperial China: Foreign-Policy Conceptions and Methods,臺北:前衛出版社,2006。
37.石之瑜,《近代中國對外關係新論:政治文化與心理分析》,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5。
38.安東尼.瑞德(Anthony Reid),吳小安、孫來臣譯:《東南亞的貿易時代1450-1680年 》(1—2),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
39.安德遜(Anderson, Aeneas),費振東(譯),《英國人眼中的大清王朝》,北京:群言出版社,2002。
40.安樂博:《海上風雲—南中國海的海盜及其不法活動》,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
41.朱傑勤(編譯),《中外關係史譯叢(第一輯)》,北京:海洋出版社,1984。
42.朱傑勤:《東南亞華僑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
43.朱傑勤主編,徐善福、林明華著《越南華僑史》,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2011
44.朱雲影:《中國文化對日韓越的影響》,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出版,1981年。
45.江燦騰:《晚明佛教改革史》,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46.艾森斯塔德(Eisenstadt, S. N. ),閻步克(譯),《帝國的政治體系》: The Political Systems of Empires,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
47.亨廷頓(Huntington, Samuel Phillips),張岱雲(等譯),《變動社會的政治秩序》: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9。
48.伯平:《越南華僑國籍問題研究》,海外出版社,1957年。
49.何文賢,《文明的衝突與整合:同治中興時期中外關係重建》,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6。
50.何新華,《威儀天下—清代外交禮儀及其變革》,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1。
51.余定邦、喻常森:《近代中國與東南亞關係史》,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9年。
52.余英時,《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1978。
53.余富兆著(2001年),《越南歷史》,北京,軍事誼文出版社
54.吳 鈞著,《越南歷史》(臺北:自由僑聲雜誌社,民國87年7月再版)。
55.吳俊才著,《東南亞史》(臺北:正中書局,民國66年)。
56.吳琦:《漕運—群體—社會:明清史論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
57.吳福環著,《清季總理衙門研究》(臺北:文津,民國84年1月初版)。
58.吳鳳斌主編:《東南亞華僑通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
59.呂士朋:《北屬時期的越南 : 中越關係史之一》,臺北,華世出版社,1977年。
60.呂實強,《中國官紳反教的原因》,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6。
61.宋慧娟,《清代中朝宗藩關係嬗變研究》,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07。
62.巫樂華主編:《華僑史概要》,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 1994年。
63.李天綱,《中國禮儀之爭:歷史、史獻和意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64.李未醉:《中外文化交流與華僑華人研究》,華齡出版社,2006年。
65.李未醉:《中越文化交流論》,光明日報出版社,2009年。
66.李白茵:《越南華僑與華人》,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0年。
67.李兆祥,《近代中國外交轉型的初步展開(1861-1900)》,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68.李光濤,《記明季朝鮮之「丁卯虜禍」與「丙子虜禍」》,臺北:中研院史語所,1972。
69.李育民,《近代中外關係與政治》,北京:中華書局,2006。
70.李定一、包遵彭(等編),《中國近代史論叢—自強運動》,臺北:正中書局,1981。
71.李金明、廖大珂著,《中國古代海外貿易史》,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
72.李剛,《大清帝國最後十年:清末新政始末》,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8。
73.李恩涵,《近代中國外交史事新研》,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4。
74.李恩涵:《東南亞華人史》,五南圖書出版,2003年。
75.李恩涵著,《曾紀澤的外交》(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71年5月再版)。
76.李恩涵撰,〈清季同光自強運動與日本明治維新運動的比較〉,《思與言論文選輯之四》(臺北:食貨出版社,民國66年6月再版)。
77.李國祁,《張之洞的外交政策》,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0。
78.李細珠,《晚清保守思想的原型——倭仁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79.李揚帆,《走出晚清:涉外人物及中國的世界觀念之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80.李雲泉,《朝貢制度史論──中國古代對外關係體制研究》北京:新華,2004。
81.李塔娜著,李亞舒、杜耀文譯,《越南阮氏王朝社會經濟史》,北京:文津出版社2000年。
82.李慶新:《瀕海之地—南海貿易與中外關係史研究》,中華書局,2010年。
83.李鵬年(等編著),《清代中央國家機關概述》,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89。
84.束世澂著,《中法外交史》(上海:上海書店影印,1990年)。
85.汪榮祖,《走向世界的挫折:郭嵩燾與道鹹同光時代》,北京:中華書局,2006。
86.佩雷菲特(Alain Peyrefitte)著,《停滯的帝國》(臺北:風雲時代,1995年6月初版)。
87.季平子,《從鴉片戰爭到甲午戰爭》,臺北:雲龍出版社,2001。
88.明錚著,範宏科、呂穀譯,《越南史略》(初稿),北京:三聯書店,1958年11月。
89.松浦章,《明清時代東亞海域的文化交流》,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
90.松浦章:《中國海賊》,商務印書館,2011年。
91.林文仁,《南北之爭與晚清政局:1861-1884(以軍機處漢大臣為核心的探討)》,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92.林文仁,《派系分合與晚清政治:以『帝后黨爭』為中心的探討》,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93.林世明,《義和團事變期間東南互保運動之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0。林代昭,《中國近代政治制度史》,重慶:重慶出版社,1988
94.林忠強、陳慶地、莊國土、聶德寧主編:《東南亞的福建人》,廈門大學出版社,2006年。
95.林能士、胡平生編,《中國現代史論選輯》(臺北:華世出版社,1986年9月5版)。
96.林智隆 陳鈺祥,《盜民相賴.鞏固幫眾-清代廣東海盜的組織與行為(1810-1885)》,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學報 第二十二期new window
97.芮瑪麗(Wright, Mary Clabaugh),房德齡(等譯),《同治中興:中國保守主義的最後扺抗(1862-1874)》:The Last Stand of Chinese Conservatism: The T''ung-Chin Restoration, 1862-1874,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98.邱炫煜:《明帝國與南海諸蕃國關係的演變 : 明代中國與東南亞關係史》,臺北,蘭臺出版社,1995年。
99.邱致中(1937年),《南洋概況》,南京正中書局
100.邵循正,《中法越南關係始末》(臺北:文海出版社,民國66年)。
101.姚廷芳,《新閉關時期與英法聯軍》,臺北:三民書局,1982。
102.姚楠,《東南亞與華人-王賡武教授論文選集》北京:中國友誼,1987。
103.柯文(Cohen, Paul A.),林同奇(譯),《在中國發現歷史——中國中心觀在美國的興起》:Discovering History in China: American Historical Writing on the Recent Chinese Past,北京:中華書局,1989。
104.柯保恩(Cohen, Paul A.)著,李榮泰等譯,《美國的中國近代史研究-回顧與前瞻》(臺北:聯經,民國80年4月)。
105.柳白,《歷史上的載灃》,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2007。
106.段渝主:《南方絲綢之路研究論集》,巴蜀出版社, 2008年。
107.茅海建,《天朝的崩潰:鴉片戰爭再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
108.茅海建,《戊戌變法史事考》,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
109.茅海建,《近代的尺度:兩次鴉片戰爭軍事與外交(增訂版)》,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1。
110.香港中國近代史學會編,《中國近代史研究新趨勢》(臺北:台灣商務印書局,1995年6月臺灣初版)。
111.唐德剛著,《晚清七十年【壹】中國社會文化轉型綜論》(臺北:遠流出版社,1998年6月初版)。
112.孫宏年,《清代中越宗藩關係研究》,哈爾濱:黑龍江教育社會出版社,2004。
113.孫若怡著,《中法越南戰爭與總理衙門之祕密外交》(台中:孫若怡,1998年8月初版)。
114.孫廣德,《晚清傳統與西化的爭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2。
115.孫靜菴:《明遺民錄》,明文書局印行。
116.徐 徹著,《慈禧大傳》(臺北:建宏,1995年初版)。
117.徐善福、林明華:《越南華僑史》,廣西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118.晁中辰,《明代海禁與明代海外貿易》北京:人民,2005。
119.袁偉時,《晚清大變局中的思潮與人物》,深圳:海天出版社,1992。
120.馬士(Morse, Hosea Ballou),張匯文(等合譯),《中華帝國對外關係史》: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the Chinese Empire,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
121.馬森(Mason),楊德山(等譯),《西方的中華帝國觀》:Western Concepts of China and The Chinese,北京:時事出版社,1999。
122.高中華,《肅順與鹹豐政局》,濟南:齊魯書社,2005。
123.高明士,《天下秩序與文化圈的探索:以東亞古代的政治與教育為中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124.高偉濃,《走向近世的中國與「朝貢」國關係》,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125.國立中央圖書館編,《明人傳記資料索引》臺北:編者,1966。
126.張文和,《越南、高棉、寮國華僑經濟》,臺北海外出版社,1956。
127.張文和:《越南華僑史話》,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5年。
128.張永江,《清代藩部研究:以政治變遷為中心》,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1。
129.張玉法主編,《中國現代史論集-第二輯,史料與史學》(臺北:聯經,1980年3月初版)。
130.張玉法著,《最近兩百年中國史【2】-中華民國史稿》(臺北:聯經,1998年6月初版)。
131.張秀民:《中越關係史論文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
132.張俞:《越南柬埔寨老撾華人華僑漫記》,香港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
133.張奕善,《東南亞史研究論集》臺北:臺灣學生,1976。
134.張英:《東南亞佛教與文化》,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9年。
135.張雙智,《清代朝覲制度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10。
136.戚其章,《走近甲午》,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
137.曹雯,《清朝對外體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
138.曹雲華:《變異與保持-東南亞華人的文化適應》,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 2001年。
139.梁伯華,《近代中國外交的巨變:外交制度與中外關係變化的研究》,香港:商務印書館,1990。
140.梁伯華,《近代中國外交的巨變-外交制度與中外關係的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局,民國80年11月臺灣初版)。
141.梁志明等主編:《東南亞古代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
142.梁英明(2010),《東南亞史》。中國北京,人民出版社
143.梁章钜,《樞垣紀略》(臺北:文海,民國55年)。
144.梁錦文,《越南簡史》南投:國立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2003。
145.淩林煌撰,《清代內閣制度》(臺北:臺灣商務,民國66年12月初版)。
146.理查茲(Richards, David),如一(等譯),《差異的面紗:文學、人類學及藝術
147.莊吉發,《清高宗十全武功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87。
148.莊國土,《當代華商網絡與華人移民:起源、興起與發展》,(台灣-台灣稻鄉出版社, 2005)
149.許文堂、謝奇懿編:《大南實錄清越關係史料彙編》,中央研究院東南亞區域研究計畫,2000年。
150.許文堂:《越南、中國與台灣關係轉變》,臺北,中央研究院東南亞區域研究計畫,2001年。
151.許倬雲,《萬古江河:中國歷史文化的轉折與開展》,香港:中華書局,2006。
152.許雲樵,《北大年史》新加坡:南洋編譯所,1946。
153.郭宏瑜 (作者自校),《陳益源及其海南雜著》(2006),裡仁書局,臺北
154.郭廷以,《近代中國史事日誌》,臺北:正中書局,1963。
155.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臺北:曉園出版社,1994。
156.郭松義(等著),《清朝典制》,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
157.陳三井著,《近代中法關係史論》(臺北:三民書局,民國83年1月初版)。
158.陳大哲:《越南華僑概況》,臺北,正中書局,1989年。
159.陳文石,《明洪武嘉靖間的海禁政策》,臺北:台大文學院,1966。
160.陳希育著,《中國帆船與海外貿易》,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1年。
161.陳序經,《東南亞古史研究合集(上卷)》廣東:海天,1992。
162.陳志奇著,《中國近代外交史》(臺北:南天書局,民國82年1月初版)。
163.陳佳榮、謝方、陸峻嶺,《古代南海地名匯釋》北京:中華,1986。
164.陳尚勝(主編),《中國傳統對外關係的思想、制度與政策》,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7。
165.陳重金著,戴可來譯:《越南通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92年。
166.陳益源著,《中越漢文小說研究》,香港:東亞文化出版社,2007年。
167.陳荊和著,《阮述〈往津日記〉》(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史料叢刊之一),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0年。
168.陳荊和著,《阮朝硃本目錄》第一集(嘉隆朝),越南順化:順化大學,1960年。
169.陳荊和著,《阮朝硃本目錄》第二集(明命朝),越南順化:順化大學,1962年。
170.陳荊和著,《承天明鄉社陳氏正譜》〔東南亞研究專刊之四〕,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硏究所,1964年。
171.陳荊和著,《校合本‧大越史記全書》上、中、下冊,東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東洋學文獻センター,1984年。
172.陳荊和著,《校合本‧大越史略》〔創価大學アジア硏究所叢刊 第1輯〕,東京都:創価大學アジア硏究所,1987年。
173.陳荊和著,《國史遺編》〔東南亞史料專刊之一〕,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硏究所,1965年。
174.陳荊和著,《嗣德聖製字學解義歌譯註》,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71年。
175.陳荊和著,《鄭懷德〈艮齋詩集〉》〔東南亞研究專刊之一〕,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硏究所,1962年。
176.陳國棟:《東亞海域一千年:歷史上的海洋中國與對外貿易》,山東畫報出版社,2006年。
177.陳達生,《鄭和與東南亞伊斯蘭》北京:海洋,2008。
178.陳鈺祥,《清代粵洋與越南的海盜問題研究(1810-1885)》,東海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2005
179.陳慶浩、鄭阿財、陳義主編,《越南漢文小說叢刊》第二輯,臺北:學生書局,1992年。
180.陳學霖,《明代人物與史料》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1。
181.陳學霖,《明代人物與傳說》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97。
182.陳鵬仁,《從甲午戰爭到中日戰爭》,臺北:國史館,1997。
183.陶晉升,《中國近古史》臺北:東華,1979。
184.陶晉升,《宋遼金元史新編》臺北:稻香,2008。
185.陶維英著,劉統文譯:《越南古代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76年。
186.陶維英著,戴可來譯:《越南歷代疆域》,北京:商務印書館,1973年。
187.傅衣淩(2008), 《明清社會經濟史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
188.傅宗懋,《清代軍機處組織及職掌之研究》(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代基金會,民國56年10月初版)。
189.傅宗懋,《清代督撫制度》,臺北:國立政治大學,1963。
190.傅宗懋著,《清制論文集-上冊》(臺北:臺灣商務,民國66年7月初版)。
191.喻常森,《清代越南華僑礦業與礦工問題》, (華僑華人歷史研究)第02期2000年
192.復旦大學歷史系(等編),《近代中國的國家形象與國家認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193.斯坦利‧萊恩-普爾(Lane-Pool, Stanley)、弗雷德里克.維克多.狄更斯(Dickins, Frederick Victor),金瑩(譯),《巴夏禮在中國》:The Life of Sir Harry Parkes: Consul in China,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194.曾玲,《東南亞的鄭和記憶與文化詮釋》合肥市:黃山,2008。
195.華僑志編纂委員會編印:《華僑志-越南》,臺北,華僑志編纂委員會, 1958年。
196.費正清(Fair bank J. K.)著,陶文釗等編譯,《費正清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9月第1版)。
197.費正清(Fairbank, John King),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譯室(譯),《劍橋中國晚清史:1800-1911》: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10, part I-II,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
198.費正清(Fairbank, John King),張沛(等譯),《中國:傳統與變遷》:China: Tradition and Transformation,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1。
199.費正清等編,《劍橋中國晚清史-上、下卷》(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2月第1版)。
200.賀淩虛,《近代中國政治體制論集》,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4。
201.雲南省歷史研究所 編,《〈清實錄〉越南緬甸泰國老撾史料摘抄》,雲南人民出版社,1985
202.雲南省錢幣研究會、廣西錢幣學會編,《越南歷史貨幣》北京:中國金融,1993。
203.馮佐哲,《清代政治與中外關係》,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204.黃枝連,《亞洲的華夏秩序:中國與亞洲國家關係形態論》,收入《天朝禮治體系研究(上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
205.黃枝連,《東亞的禮義世界:中國封建王朝與朝鮮半島關係形態論》,收入《天朝禮治體系研究(中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
206.黃俊傑(編),《理想與現實—中國文化新論(思想篇)》,臺北:聯經,1982。
207.黃國安、蕭德浩、楊立冰編:《近代中越關係資料選編》,廣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
208.楊志剛,《中國禮儀制度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209.楊建成主編,《法屬中南半島之華僑》, 臺北中華學術院南洋研究所,1985年
210.楊建成主編:《荷屬東印度華僑商人》,臺北,中華學術院南洋研究所, 1984年。
211.楊樹藩著,《清代中央政治制度》(臺北:臺灣商務,民國71年7月二版)。
212.楊聯陞(Yang, Lien-Sheng),彭剛(等譯),《中國制度史研究》:Studies in Chinese Institutional History,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
213.萬明,《中葡早期關係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
214.萬明,《明代中外關係史論稿》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11。
215.葛兆光:《中國禪思想史-從六世紀到九世紀》,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
216.葛劍雄主編:《中國移民史-第三卷:隋唐五代時代》,福建人民出版,1997年。
217.葛劍雄主編:《中國移民史-第五卷:明時期》,福建人民出版,1997年。
218.葛劍雄主編:《中國移民史-第六卷:清、民國時期》福建人民出版,1997年。
219.葛劍雄主編:《中國移民史-第四卷:遼宋金元時期》,福建人民出版,1997年。
220.董守義,《恭親王奕訢大傳》,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9。
221.路康樂(Rhoads, Edward J. M.),《滿與漢:清末民初的族群關係與政治權利(1861-1928)》:Manchus and Han: Ethnic Relations and Political Power in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an China, 1861-1928,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222.廖光生,《排外與中國政治》,臺北:三民書局,1988。
223.廖舜右等著,《國際關係新論》臺北:五南,2013。
224.趙文紅:《17世紀上半葉歐洲殖民者與東南亞的海上貿易》,雲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
225.劉石吉、王儀君、林慶勳主編:《海洋文化論集》,高雄市,中山大學人文社科學研究中心 、中山大學文學院,2010年。new window
226.劉伯奎著,《中法越南交涉史》(臺北:台灣學生書局,民國69年1月初版)。
227.劉志強:《占婆與馬來世界的文化交流》,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年。
228.劉耿生(編著),《同治事典》,臺北:遠流,2005。
229.劉偉,《晚清督撫政治:中央與地方關係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230.劉廣京、朱昌峻(編),《李鴻章評傳—中國近代化的起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231.劉潞,《清代皇權與中外文化》,香港:商務印書館,1998。
232.歐陽璜,《國際禮節與外交儀節》,臺北:幼獅文化,1997。
233.蔡宗憲,《中古前期的交聘與南北互動》,臺北:稻鄉出版社,2009。
234.蔡東傑,《李鴻章與清季中國外交》,臺北:文津出版社,2001。
235.蔣廷黻,《中國近代史大綱》,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
236.蔣廷黻,《中國近代史研究》,臺北:裡仁,1982。
237.蔣廷黻,《近代中國外交史資料輯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
238.蔣國學:《越南南河阮氏政權海外貿易研究》,中國出版集團,2010年。
239.鄭永常,《來自海洋的挑戰:明代海貿政策演變研究》臺北:稻香,2004。
240.鄭永常,《征戰與棄守:明代中越關係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1998。
241.鄭振滿、丁荷生:《福建宗教碑銘彙編》,泉州府分冊,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
242.鄭祥雄主任編輯,《福建海洋文化研究》,海峽文藝出版社,2009年
243.鄭瑞明:《清代越南的華僑》,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76年。
244.鄭耀蘭,《龍溪文史資料》,龍溪宗教大關 編幕委員會;
245.鄭鶴聲、鄭一鈞,《鄭和下西洋資料彙編》濟南:齊魯,1989。
246.蕭一山,《清代通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
247.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臺北:聯經,1982。
248.蕭公權,楊肅獻(譯),《翁同龢與戊戌維新》,臺北:聯經,1988。
249.蕭敏如,《從華夷到中西:清代《春秋》學華夷觀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2009。
250.衡志義(主編),《清代直隸總督研究》,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1999。
251.錢實甫,《中國的外交機關》,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59。
252.龍永行(1994)雲南社科院東南亞所,《明清時期的中越關係》,東南亞從橫-季刊,1994年第四期
253.龍章,《越南與中法戰爭》,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
254.戴可來、于向東主編,《越南》,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
255.戴可來、于向東著,《越南歷史與現狀研究》,香港:香港社會科學出版社有限公司,2006年。
256.戴逸,《乾隆帝及其時代》,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
257.戴爾—布朗著,王同寬譯:《東南亞:重新找回的歷史》,華夏出版社,2002年。
258.濱下武志(著),王玉茹(等譯),《中國、東亞與全球經濟:區域與歷史的視角》:China, East Asia and the Global Economy: Regional 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s(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
259.濱下武志(著),朱蔭貴(等譯),《中囯近代經濟史硏究 : 清末海關財政與通商口岸市場圈》,南京:江蘇人民,2006。
260.濱下武志(著),高淑娟(等譯),《近代中國的國際契機——朝貢貿易體系與近代亞洲經濟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261.謝元魯著,《唐代中央政權決策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民國81年3月初版)。
262.謝正光:《明遺民傳記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263.謝俊美,《政治制度與近代中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264.謝國楨:《明清之際黨社運動考》,中華書局,1982年。
265.韓英鑫呂芳編譯,《海盜的歷史》,上海:文匯出版社
266.韓振華:《中國與東南亞關係史研究》,廣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267.韓振華:《華僑史及古民族宗教研究》,新華彩印出版社,2003年。
268.韓書瑞、羅友枝:《十八世紀中國社會》,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年。
269.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270.聶德寧:《近現代中國與東南亞貿易關係史研究》,廈門大學出版社,2001年。
271.魏斐德(Frederic E. Wakeman, Jr.)著,陳蘇鎮等譯,《洪業-清朝開國史》(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年3月)。
272.羅有枝(Rawski, Evelyn),周衛平(譯),《清代宮廷禮儀史》:The Last Emperors : A Social History of Qing Imperial Institutions,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273.羅志田,《民族主義與近代中國思想》,臺北:東大圖書,1998。
274.羅長山著,《越南傳統文化與民間文學》,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275.羅黎明總主編:《東南亞民族:越南、柬埔寨、老撾、泰國》,廣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276.譚天星、沈立新:《海外華僑華人文化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277.嚴和平,《清季駐外使館的建立》,臺北:私立東吳大學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75。
278.寶鋆(等編),《籌辦夷務始末(同治朝)》,北京:中華書局,2008。
279.釋印順:《華雨集(下)》,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280.顧器重,《租界與中國》,臺北:文海出版社,1972。

(三)、期刊論文

1.丁克順:〈越南儒學研究的歷史與現狀〉,《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第六期(2013年),頁38-44。
2.于向東、王麗敏:〈明初中越關系史值得研究的一位人物——黎澄〉,《東南亞研究》第3期(2012),頁97-102。
3.于向東:〈淺談越南封建帝王的年號、尊號、廟號和謚號〉,《東南亞縱橫》第2期(1995),頁11-13。
4.于向東:〈越南思想史的發展階段和若干特徵〉,《鄭州大學學報》第3期(2001),頁72-77。
5.于向東著,〈《撫邊雜錄》的內容及其史料價值〉,《中國東南亞研究會通訊》,1988年第1-2期合刊,頁4-24。
6.于向東著,〈《撫邊雜錄》的成書、體例及抄本流傳〉,《東南亞學刊》試刊號,1989年。
7.于向東著,〈試論《撫邊雜錄》與幾種史籍之間的因襲關系〉,《東南亞縱橫》,1988年第4期,頁22-24。
8.于向東著,〈試論18世紀越南學者黎貴惇的世界觀〉,《哲學研究》2009年第11期,頁113-118。
9.孔祥吉撰,〈《樸園越議》與中法戰爭〉,《中國文化》,期8(民國82年6月),頁131-146。
10.毛春初,〈安南、占婆的百年衝突(1368-1471)與明朝的不作為政策〉,《中山大學研究生學刊(社會科學版)》22:4(2001),頁86-91。
11.王志強:〈越南漢籍_阮述_往津日記_與_建福元年如清日程_的比較〉,《東南亞縱橫》(2012),頁56-59。
12.王武:〈論越南知識分子的儒學化〉,《平頂山學院學報》第6期(2005),頁53-55。
13.王貞貞,〈略論占婆文化〉,《東南亞縱橫》12(2004),頁72-76。
14.王桃,〈明成祖出兵安南人數考述〉,《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5(2004),頁153-155。
15.王繼東:〈北宋對越南從“郡縣其地”到宗藩關系確立的轉變——從與丁、黎、李朝的關系看宋朝對越南政策〉,《鄭州大學學報》第2期(2008),頁151-155。
16.皮朝網:〈禪浄合流與明代禪宗美學思想的走向〉,《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第4期,1998年。
17.朱桂蓮,〈論越南對占婆的征服〉,《江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4(1989),頁60-66。
18.何仟年:〈越南傳入古籍考〉,《文獻季刊》,第2期,2003年。
19.何孝榮:〈清代的中越文化交流〉,《歷史教學》第11期(2001),頁10-12。
20.何東、胡曉:《李鴻章與中法戰前交涉》,《西南交通大學學報》2003年第2期。
21.何松:〈明代佛教諸宗歸浄思潮〉,《宗教學研究》,第1期,2002年。
22.呂士朋,〈中法越南交涉期間清廷大臣的外交見識〉,收於《清季自強運動研討會論文集-上冊》(臺北:中研院近史所編,民國77年6月),頁265-313。
23.呂士朋:〈明代制度文化對越南黎朝的影響〉,《史學集刊》第1期(1994),頁44-48。
24.李弘祺:〈中國科舉制度的歷史意義及解釋―從艾爾曼(Benjamin Elaman)從明清考試制度的研究談起〉,《臺大曆史學報》第32期(2003),頁237-267。
25.李未醉,〈古代占婆對華朝貢之動因探析〉,《廣西社會科學》3(2006),頁100-102。
26.李未醉、餘羅玉、程繼紅:〈儒學在古代越南的傳播與發展〉,《學術論壇》第5期(2005),頁39-41。
27.李未醉:〈朱子學在東南亞社會發展中的雙重作用—以越南為例〉,《世紀橋》第12期(2007年),頁58-59。
28.李春霞著,〈從衝突到融合:天主教在越南的本土化過程〉,《東南亞研究》2012年第四期,頁39-45。
29.李紹輝:〈論儒學在越南傳播過程中的碰撞及對越南文化的影響〉,《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第6期(2009),頁117-121。
30.李雲泉:《中法戰爭前的中法越南問題交涉與中越關係的變化》,《社會科學輯刊》2010年第5期。
31.李塔娜著,于向東、楊朝欽譯,〈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越南的船舶和造船業〉,《中國東南亞研究會通訊》,2003年第1期。
32.李德霞,〈日本朱印船在東南亞的貿易〉,《東南亞南亞研究》4(2010),頁80-84+92。
33.李慶新:〈唐代南海交通與佛教交流〉,《廣東社會科學》,第1期,2010年。
34.李慶新:〈貿易、移殖與文化交流:15-17世紀廣東人與越南〉,《香港中文大學研討會》,2003年。
35.李慶新著,〈越南明鄉與明鄉社〉,《中國社會歷史評論》第十輯,南開大學中國社會歷史研究中心主辦,2009年,頁1-20。
36.李慶新著,〈鄚玖、鄚天賜與河仙政權(港口國)〉,「中國社會科學論壇2010史學—第三屆近代中國與世界暨紀念近代史所成立6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2010年5月1日,頁148-172。
37.李慶新著,〈鄚玖與河仙政權(港口國)〉,《南方華裔研究雜誌》第四卷,2010年,頁176-188。
38.杜劍宣,〈從占婆國的滅亡看越南的「南進」〉,《廣西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1981),頁50-55。
39.沈崢:〈中國文化傳播到越南的方式初探〉,《紅河學院學報》第6卷第1期(2008年2月),頁26-29。
40.阮才書:〈儒學的價值觀與21世紀的越南新人〉,《哲學研究》第11期(1994),頁70-73。
41.孟慶捷:〈越南河內也有一座文廟〉,《風景名勝》第6期(1996),頁32-33。
42.孟憲實:〈科舉制是怎樣完結的〉,《文史知識》第3期(2001),頁4-13。
43.季鳳文:《中法越南交涉中曾紀澤的外交活動》,《歷史教學問題》1997年第4期。
44.明居正撰,〈中國外交史分析架構之再思考〉,《政治科學論叢》,期6(民國84年5月),頁259-278。
45.林吉郎撰,〈危機決策的問題認定-一九五八年台海危機時期的個案分析〉,《復興崗論文集》,期14(民國81年6月),頁85-109。
46.林松友撰,〈中法戰爭與中國決策〉,《人文世界》,卷8期5(民國67年9月),頁44-46;期6(民國67年11月),頁46-48。
47.林洋著,「會安的興衰及其歷史地位」,鄭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1年。
48.邱晉艷、李新平:〈士燮與儒學在交趾的傳播〉,《平頂山學院學報》第6期(2005),頁12-13。
49.邱普艷:〈越南阮主時期的對華貿易政策〉,《黃河科技大學學院》,2007年。
50.金旭東:〈越南科舉制度簡論〉,《東南亞》1985年,第三期,頁20-26。
51.柳岳武:〈論清代以前中越宗藩關係〉,《鹽城師範學院報》,第4期,2009年。
52.段國正:《赫德操縱中法談判的原因探析》,《西北師大學報》1999年第2期。薑秉正:《中法〈李巴條約〉談判始末》,《貴州文史叢刊》1986年第4期。
53.韋慶遠撰,〈劉銘傳與中法戰爭期間的臺灣保衛戰〉,《歷史月刊》,期96(民國85年1月),頁32-37。
54.孫建黨著,〈19世紀前期越南阮朝對外貿易關係探析〉,《歷史教學》第14期,2009年,頁60-64。
55.孫建黨著,「越南阮朝明命時期的對外關係」,鄭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1年。
56.孫衍峰:〈儒家思想在越南的變異〉,《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第4期(2005),頁115-118。
57.孫福軒:〈中國科舉制度之南傳與越南辭賦創作論〉,《浙江大學學報》第1期(2011),頁150-160。
58.徐芳亞:〈17-19世紀越南阮主時期對華關係研究〉,《江漢論壇》,2010。
59.徐雲龍撰,〈中共問題研究之方法論續探-派系模式理論解析〉,《復興崗論文集》,期14(民國81年6月),頁1-15大。
60.桂光華,〈關於占婆建國時間的兩種看法淺析〉,《南洋問題研究》1(1984),頁114-120。
61.耿慧玲:〈七至十四世紀越南國家意識的形成〉,收集在《唐代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五屆,高雄市:麗文文化,2001,頁593-625。
62.耿慧玲:〈越南碑銘中漢文典故的應用〉,收集在張伯偉主編:《域外漢籍研究集刊》第五輯,北京:中華書局,2009,頁325-370。
63.馬達:〈從越南使用漢字的歷史看漢文化對越南的影響〉,《中州學刊》第5期(2004年9月),頁139-141。
64.馬達:〈略論越南儒學的特色及其影響〉,《河南教育學院學報》,第1期(2010),頁32-36。
65.張立真:《曾紀澤對法越南交涉的原則與失敗原因》,《遼寧大學學報》1989年第3期;李峰:《戰前中法越南交涉與曾紀澤的政策效應》,《江蘇大學學報》2004年第6期。
66.張奕善,〈明帝國南海外交使節考〉,《臺大歷史學報》3(1976.05),頁131-195。
67.張海彬:〈從民間美術看儒家思想在越南的參透和異化〉,《學院文萃》(2013),頁111。
68.張啟雄著,〈「中華世界帝國」與近代中日紛爭-中華世界秩序原理之一〉(抽印本),收入《近百年中日關係論文集-第一冊》(臺北: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民國81年6月)。
69.梁志明,〈論占城在鄭和下西洋中的歷史地位與作用〉,《南洋問題研究》4(2004),頁1-10+96。
70.梁志明:〈論越南儒教的源流、特徵和影響〉,《北京大學學報》第1期(1995),頁26-33。
71.梁志明著,〈阮初經濟恢復與中越經貿文化關係的發展(1802-1847)〉,《南洋問題研究》2009年第2期,頁75-84。
72.許志嘉撰,〈鄧小平時期中共的外交決策模式〉,《問題與研究》,卷37期8(民國87年8月),頁49-72。
73.許雲樵,〈滿刺加國譯語註〉《南洋學報(四)》第六卷,第一輯(臺北,成文,1950)頁327-353。
74.許鈺,〈占城國譯語註〉,《南洋學報(一)》第二卷,第一輯(臺北,成文,1950),頁1385-1409。
75.郭紹林,〈隋代東都洛陽的佛教內道場和翻經館〉,《世界宗教文化》4(2006),頁29-31。
76.陳文,〈占城與中國明朝的文化交流〉,《東南亞研究》4(2004),頁92-96。
77.陳文,〈明代占城與中國的友好關係〉,《東南亞縱橫》7(2004),頁45-51。
78.陳文,〈明朝出使占城研究〉,《東南亞》2(2004),頁46-52。
79.陳文:〈安南後黎朝北使使臣的人員構成與社會地位〉,《中國邊疆史地研究》,第2期(2012),頁114-126。
80.陳文:〈安南黎朝使臣在中國的活動與管待——兼談明清封建朝貢制度給官民帶來的負擔〉,《東南亞縱橫》(2011),頁78-84。
81.陳文:〈科舉取士與儒學在越南的傳播發展―以越南後黎朝為中心〉,《世界歷史》第5期(2012),頁68-80。
82.陳文:〈越南黎朝的武舉制度考〉,《暨南學報》第3期(2007),頁176-183。
83.陳文:〈越南黎朝時期的社學和私塾〉,《東南亞研究》第5期(2007),頁84-91。
84.陳文:〈越南黎朝時期的國子監教育〉,《南洋問題研究》第1期(2006),頁84-93。
85.陳文:〈越南黎朝進士科鄉試考述〉,《考試研究》第3卷第4期(2008年10月),頁92-113。
86.陳立:〈古代越南儒學的教育評析〉,《紀念《教育史研究》創刊二十週年論文集(17)外國教育政策與制度改革史研究》,頁1438-1441。
87.陳欣之撰,〈赫德(Robert Hart)在中法越南衝突期間所扮演的外交角色(1883-1885)〉,《國立中央大學人文學報》,期14(民國85年12月),頁119-156。
88.陳益源:〈回顧在韓國、日本與越南之間的兩起漂流事件〉,《韓國學論集》,2009年。
89.陳益源:〈清代越南使節在中國的購書經驗〉,《域外漢籍研究集刊》,第六輯,2010年。
90.陳益源:〈源自漳州的三份越南家譜〉,《中原文化研究》,第3期,2013年。
91.陳益源著,〈中國明清小說在越南的流傳與影響〉,《上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8卷第1期,2009年1月,頁81-86。
92.陳益源著,〈越南漢文學中的東南亞新世界——以1830年代初期為考察對象〉,《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報)》第27卷第1期,2010年1月,頁119-125。
93.陳荊和著,〈十七、八世紀越南之南北對立〉,《南洋大學學報》第2期,新加坡,1968年,頁160-164。
94.陳荊和著,〈十七、十八世紀之會安唐人街及其商業〉,《新亞學報》第3卷第1期,香港,1957年,頁271-332。
95.陳荊和著,〈十七世紀之暹羅對外貿易與華僑〉,《中泰文化論集》,臺北,1958年,頁147-188。
96.陳荊和著,〈交趾名稱考〉,《文史哲學報》第4期,臺北:國立台灣大學,1952年,頁79-130。
97.陳荊和著,〈安南譯語考釋〉上、下,《文史哲學報》第5期,臺北,1954年,頁1-92;第6期,頁161-227。
98.陳荊和著,〈承天明鄉社與清河庸〉,《新亞學報》第4卷第1期,香港,1959年,頁305-328。
99.陳荊和著,〈河仙鄚氏世系考〉,《華岡學報》第5期,臺北,1969年,頁179-218。
100.陳荊和著,〈河僊鎮葉鎮鄚氏家譜注釋〉,《文史哲學報》第7期,臺北,1956年,頁78-139。
101.陳荊和著,〈清初華舶之長崎貿易及日南航運〉,《南洋學報》第13卷第1輯,新加坡,1958年,頁1-57。
102.陳荊和著,〈清初鄭成功殘部之移殖南圻〉上、下,《新亞學報》第5卷第1期(香港,1960年),頁433-459;第8卷第2期(香港:1968年),頁418-485。
103.陳荊和著,〈越南文明開化之步驟──阮長祚與陳仲金〉,《南洋與中國──南洋學會四十五周年記念論文集》,1987年,頁99-116。
104.陳荊和著,〈鄭懷特撰《嘉定通志》城池志注釋〉,《南洋學報》第12卷第2輯,新加坡,1957年,頁1-3。
105.陳鈺祥著,「清代粵洋與越南的海盜問題研究」,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班論文,2005年12月。
106.陳顯泗,〈12—13世紀真臘占婆間的「百年戰爭」〉《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1988),頁8-14。
107.黃敏:〈科舉制度在越南的嬗變及其對越南文化的積極影響〉,《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第26卷第6期(2003年11月),頁102-105。
108.遊明謙、譚致詞:〈越南後黎朝聖宗皇帝及其哲學思想〉,《東南亞》第1期(2000),頁60-63。
109.湯紹成撰,〈歐洲共同體的決策程式〉,《東亞季刊》,卷25期4(民國83年4月1日),頁71-80。
110.湯熙勇著,〈船難與海外歷險經驗——以蔡廷蘭漂流越南為中心〉,《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二十一卷第三期,臺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2010年9月,頁467-499。
111.黃柏棋,〈How to Deal with Aboriginal Culture-Ancient Champa as an Example〉,《民族學報》6(2007.12),頁53-75。
112.黃振南:《巴德諾在〈中法新約〉談判中的表演》,《廣西社會科學》2003年第1期。
113.黃國安,〈占城與宋朝的友好關係〉,《東南亞縱橫》3(1984),頁24-27。
114.黃國安,〈鄭和下西洋與中國占城經濟文化交流〉,《東南亞縱橫》2(1985),頁30-34。
115.黃敏、林麗:〈道教與越南傳統文化〉,《東南亞縱橫》,第8期,2003年。
116.黃蘭翔:〈越南河內與順化佛教伽藍配置差異的分析〉,《台灣東南亞學刊》,2006年。
117.塔娜:〈越南科舉制的產生和發展〉,《印度支那》1983年第四期,頁6-12。
118.楊立冰:《曾紀澤與中法越南交涉》,《印度支那》1986年第1期。
119.楊勇:〈淺析儒學在越南興盛的原因〉,《紅河學院學報》第3期(2011),頁34-36。
120.楊勇:〈儒學對古代越南社會的影響〉,《企業家天地》第6期(2011),頁75-76。
121.楊國楨、張雅娟著,〈海盜與海洋社會權力——以19世紀初「大海盜」蔡牽為中心的考察〉,《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3卷第3期,2011年5月,頁1-8。
122.董巧珍:〈科舉制度與應試教育之比較〉,《遼寧行政學院學報》第12期(2011),頁146-147。
123.詹志和:〈越南北使漢詩與湖湘地理文化〉,《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第6期(2011),頁147-150。
124.雷慧萃〈試論儒教在越南的傳播與發展〉,《東南亞縱橫》(2003),頁59-62。
125.廖大珂,〈論伊斯蘭教在占城的傳播〉,《南洋問題研究》3(1990),頁88-97。
126.廖成麗:〈試評中國古代科舉制度〉,《法治與社會》(2008),頁228。.張品端:〈朱子學在越南的傳播與影響〉,《泉州師範學院學報》第1期(2013),頁81-86。
127.趙冰波:〈理學在越南的傳播〉,《學習論壇》第3期(1997),頁46-48。
128.趙海江、張笑梅:〈越南李氏王朝的建立及其內外政策〉,《黃河科技大學學報》第2期(2000),頁57-64。
129.劉玉珺:〈越南古籍目錄概略〉,《文獻季刊》,第4期,2006年
130.劉玉珺:〈越南使臣與中越文學交流〉,《學術研究》第1期(2007),頁141-146。
131.劉利華,〈明代占城通使中國考〉,《船山學刊》3(2009.07),頁177-180。
132.劉利華,〈明朝出使占城使節考(上)〉,《阜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2002),頁122-124。
133.劉利華,〈宣德至成化年間明朝出使占城使節考〉,《韶關學院學報》4(2002),頁102-106。
134.劉志強:〈越南阮朝科舉及其本土特色〉,《東南亞縱橫》(2010年4月),頁44-50。
135.劉志強著,〈有關越南歷史文化的漢文史籍〉,《學術論壇》2007年第12期,2007年12月,頁170-175。
136.劉志強著,〈越南的民間信仰〉,《東南亞縱橫》,2005年第6期,頁45-47。
137.劉海峰:〈中國對日_韓_越三國科舉的影響〉,《學術月刊》第38卷(2006年12月),頁136-142。
138.劉稚:〈儒家文化在越南的傳播與整合─—兼談儒家文化與越南的現代化〉,《社會文化》,頁73-78。
139.蔡瑋撰,〈中共的決策模式及行為〉,《中共研究》,卷31期4(1997.4),頁99-111。
140.蔡瑋撰,〈從國際關係理論探討解決兩岸困境之道〉,《中國大陸研究》,卷41期6(民國87年6月),頁37-65。
141.蔣玉山:〈後黎至阮初越南封建統治者建構越南主流意識形態——儒學的主要措施〉,《東南亞縱橫》(2007),頁73-76。
142.鄧昌友、陳文源,〈宋朝與占城經貿關係探索〉,《東南亞縱橫》2(2004),頁66-69。
143.鄭永常,〈明太祖朝貢貿易體制的建構與挫折〉,《新亞學報》22(2003),頁457-498。
144.鄭永常著,〈十七世紀基督教在北圻的發展與挫折:勒魯瓦耶(Abraham le Royer)神父在東京(Tonkin)之見證〉,《成大歷史學報》第三十五號,2008年12月,頁157-201。
145.鄭永常著,〈血紅的桂冠:東京Kesat基督教區布夏萊利(Buccharelli)神父之死〉,第七屆文化交流史暨輔仁大學在台復校50週年:「遷徙與重生」國際學術研討會,2011年11月。
146.鄭永常著,〈從寬鬆到緊縮:1802—1840越南阮朝基督教政策研究〉,《東西方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2月,頁157-201。
147.鄭永常著,〈越法〈壬戌和約〉簽訂與修約談判,1860-1867〉,《成大歷史學報》,第二十七期,2003年6月,頁99-128。
148.鄭永常著,〈越南阮朝嗣德帝的外交困境,1868-1880〉,《成大歷史學報》第二十八期,2004年6月,頁49-88。
149.鄭永常著,〈論明成祖出兵安南及郡縣其地的問題〉,《成大歷史學報》第十九號,1993年12月,頁143-178。
150.鄭永常著,〈論清乾隆安南之役:現實與道義之間〉,《成大歷史學報》第二十二號,1996年12月,頁209-241。
151.鄭克孟:〈進士題名碑及越南中代儒學科舉制度之教育政策〉,收入陳文新 ,餘耒明 編:《科舉文獻整理與研究:第八屆科舉制度與科舉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湖北:武漢大學出版社2013年4月一日),頁449-459。
152.餘思偉,〈占婆與宋朝貿易關係略述〉,《東南亞縱橫》3(1982),頁24-26。
153.蕭軒竹,〈占城在明代對外關係中的地位〉,《政大史粹》10(2006.06),頁1-27。
154.龍永行:〈明清時期的中越關係〉,《東南亞縱橫》,第4期,1994年。
155.戴可來、于向東著,〈關於法國入侵越南的專題史料《洋事始末》〉,《東南亞縱橫》,1998年第1期,頁34-40。
156.戴可來著,〈關於《嶺南摭怪》的編者、版本和內容——評介越南的一部古籍〉,《鄭州大學學報》,1983年第4期,頁43-50。
157.譚志詞:〈十七、十八世紀嶺南與越南的佛教交流〉,《世界宗教研究》,第3期,2007年。
158.關威:《中法戰爭前李鴻章與寶海、脫利古談判述論》,《韓山師範學院學報》2005年第5期。
159.蘇宏達撰,〈法國第五共和外交決策的機制〉,《問題與研究》,卷36期6(民國86年6月),頁57-77。

(四)、學位論文

1.李富森,〈略論占城與宋朝的關係〉河南:鄭州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2.劉利華,〈明朝與占城關係論略〉廣州:暨南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3.周功輝,〈大國外交平衡的舞臺—越南文獻觀點對越中關係的分析,1975-1991〉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
4.武氏緣,〈鄰邦商人:越南阮氏皇朝華人在東北沿海地區的經濟活動(1802-1884)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3。
5.李貴民,〈越南阮朝明命時期(1820-1840)海軍與對外貿易〉台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12。
6.尤淑君,〈從賓禮到禮賓—外使覲見與晚清涉外體制的變化〉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12。
7.郝延平,《同光新政中所謂「清議」》臺北:台灣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1956。
8.王景宜,《中法越南交涉之研究(一八八二-一八八五)》臺北: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1)。
9.劉光華,《中法戰爭以前總理衙門對外政策之研究-清咸豐十年至光緒十年》(臺北: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70年7月)。
10.向立綱撰,《曾紀澤與中法越南交涉(一八八二-一八八五)》(臺北: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1年5月)。
11.吳映華,《黑旗軍與中法越南之爭執》(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2年1月)。
12.翁明賢撰,《國父的對德外交政策》(臺北: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4年1月)。
13.陳思齊,《總理衙門設立背景暨其角色之研究》(臺北: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4年6月)。
14.蘇啟昌,《張佩綸與晚清清流集團》(台中: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6年1月)。
15.蘇梅芳,《李鴻章自強想之研究》(台南: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8年4月)。
16.張俊良,《清季中法對越南保護權的爭議-中西國際秩序原理的衝突》(臺北: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1年5月)。
17.蔡東傑撰,《李鴻章與清季中國外交》(臺北: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2年3月)。
18.張進明,《中法越南交涉時期李鴻章的外交政策(1881-1884)》(臺北: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4年6月)。
19.郭志君,《劉璈與釗銘傳在台施政研究》(台南: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5年7月)。
20.林文仁,《南北之爭與晚清政局(1861-1884)-以軍機處漢大臣為核心的探討》(臺北: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6年5月)。

二、西文部分
(一)Books
1. Lieberthal, Kenneth G. & Lampton, David M., Bureaucracy, Politics, and Decision Making in Post-Mao China (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2).
2. Steiner, Jurg & Dorff, Robert H., A Theory of Political Decision Modes ( Chapel Hill: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1980).
3. Morse, Hosea Ballou,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The Chinese Empire (London and Aylesbury: Hazell, Watson & Viney, Ld., 1910-1981 ).
4. Hsu, C. Y. Immanuel, China’s Entrance into the Family of Nations-The Diplomatic Phase 1858-1880(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0).
5. Chao, C. Y. (趙金鏞), A Brief History of Chinese Foreign Relations (Taipei: China Cultural Service,Unknown ).
6. Bacchus, William I., Foreign Policy and the Bureaucratic Process (Princeton ,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4).
7. Fairbank, Jhon K., (ed.) The Chinese World Order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8. Allison, Graham T., Essence of Decision: Explaining the Cuban Missile Crisis ( Boston: Little, Brown & Co., 1971).
9. Zey, Mary, ed., Decision Making: Alternatives to Rational Choice Models( Newbury Park, California : 1992).
10. Dougherty, James E. & Pfaltzgraff, Robert L., Jr., Contending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ew York: Harper & Row, Publishers, 1981).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