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地方國民教育輔導團課程與教學輔導成效指標建構與實證研究
作者:戴淑芬
作者(外文):TAI SHU FEN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
指導教授:鄭彩鳳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6
主題關鍵詞:地方國民教育輔導團課程與教學專業知能教學輔導課程領導課程與教學推廣協作local elementary education advisory groups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instructional consultationcurriculum consultationcollaborativ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9
本研究主要在建構「地方國民教育輔導團課程與教學輔導成效指標」,並依據所建構的指標,探討不同背景變項教育人員在本指標重要性與現況認知之差異。
本研究分為指標建構與實證研究二個歷程。首先蒐集國內外有關國民教育輔導團輔導成效之研究文獻,初構輔導團課程與教學輔導成效架構。其次,透過焦點座談、德懷術專家調查方法,建構國民教育輔導團課程與教學輔導成效,分為4個層面、13個分層面、69個指標的調查問卷,本問卷發出1040份,回收有效問卷 890份。
後再以此國民教育輔導團指標問卷調查所得資料進行整體輔導成效重要性與現況分析,及不同背景變項在重要性與現況之差異分析,以瞭解國民中小學教育人員對輔導團成效指標整體重要性與現況、不同背景變項在輔導團成效指標重要性與現況之差異。獲得結論如下:
一、國民教育輔導團課程與教學輔導成效指標可包含課程與教學專業知能、教學輔導、課程領導,和課程與教學推廣協作4個層面、13個分層面,具有良好的信度與效度。
二、國民中小學教育人員知覺國民教育輔導團課程與教學輔導成效之重要性屬中高等程度;知覺國民教育輔導團課程與教學輔導成效現況屬中等程度。國民教育輔導團課程與教學輔導成效重要性與現況二者之間有顯著落差。
三、國民小學、擔任校長職務、中小學校規模、及偏鄉離島縣市教育人員對輔導團成效之重要性有較高的認知;國中小男女性別、國中各學習專長領域,與都會、鄉鎮、偏鄉不同學校位置教育人員對輔導團整體成效之重要性無顯著差異。
四、男性性別、擔任校長職務、中小型學校規模、直轄市國中小教育人員,對輔導團成效整體層面的現況有較高顯著差異存在;國中小學校階段、國中各學習領域專長,都會、鄉鎮、偏鄉等不同位置國中小教育人員,對輔導團成效整體層面的現況並無顯著差異。
最後,研究者提出一些對中央及地方教育行政機關推展國民教育輔導團業務之建議,以精進國中小課程與教學。
關鍵詞:地方國民教育輔導團、課程與教學專業知能、教學輔導、課程領導、
課程與教學推廣協作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construct an evaluation indicator system for assessing the efficacy of local elementary education advisory groups (LEEAG),based on which how background variables influenced participants’ perceptions towards the importance and the current status of LEEAG are analyzed and described.To achieve the aforementioned purpose,a two-level process was presented. Level I is the indicator construction phase, at which the literature was reviewed for establishing an initial research structure, hen focus group discussion and the Delphi technique were followed to develop an evaluation questionnaire consisting of 4 categories,13 subcategories,and 69 indicator statements for assessing the efficacy of LEEAG. A total of 1,040 questionnaires were distributed to teachers,advisors and educational authorities and 890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returned.
Level II is the data analysis phase, at which the questionnaires developed at Level I were administered for obtaining data to analyze the perceptions towards the importance and current status of LEEAG’s efficacy nationwide as well as to report the impacts of background variables on participants’ perceptions.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The evaluation indicators for assessing the LEEAG’s efficacy could be divided into four categories: (a)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b)instructional consultation, (c)curriculum consultation, (d) collaborativ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13 subcategories.
2. Siginicant variations are found in perceiving the importance and the current status of LEEAG’s efficacy. The perception towards the importance of LEEAG’s efficacy is above the average level while the perception towards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at is at the average level.
3. On perceiving the importance of the LEEAG’s efficacy, he participants that showed higher perception scores are: (a) personnel in elementary education, (b) principals, (c) teachers in small and mediums-sized schools,and (d) personnel in remote areas. However,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with gender, teaching profession, or locations
4. On perceiving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LEEAG’s efficacy, 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a) males, (b) principals, (c) teachers in small and mediums-sized schools, and (d) teachers, advisors and educational authorities in municipalities. Ye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with educational phases, teaching profession, or locations.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on promoting and strengthening the LEEAG’S efficacy are proposed to the MOE and local educational authorities to throw some light 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rimary education.
Keywords:local elementary education advisory groups,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instructional consultation, curriculum consultation, collaborativ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壹、中文部分
丁一顧、張德銳(2010)。臺北市教學導師教師領導與專業學習社群關係之研究。教育行政與評鑑學刊,10,55-83。new window
丁一顧、王淑麗、張德銳(2013)。地方課程與教學輔導團專業診斷與輔導模式建構之研究。課程與教學領導。台北:高等教育,頁20-35。new window
王國賓(2008)。澎湖縣國民教育輔導團組織運作系統之研究─系統理論與組織再造的應用,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霄燕(2001)。國小校長課程領導實際之研究-以一位九年一貫課程試辦學校校長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朱湘慈(2003)。國民小學校長課程領導成效評估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朱榮芳(2007)。花蓮縣國教輔導團運作策略之探討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學校行政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清山(2011)。「中央-地方-學校」課程與教學推動網絡之建構研究。臺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吳清山、林天佑(2001)。教育名詞-課程領導。教育資料與研究,45,頁106。new window
吳俊憲(2010)。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三化取向理念與實務。台北市:五南。
李佳陵、鍾靜(2007)。數學種子教師專業知能內涵之探討。師大學報,52,23-47。
李文富 (2008)。夥伴協作課程治理機制之研究—中央-地方課程與教學輔導體系的實踐與重建。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new window
李文富(2009)。課程改革的橋樑: 課程與教學輔導體系重建的理論與實踐。教育學術彙刊,2.2期。臺南市:臺灣首府大學教育研究所。new window
李文富(2010)。縣市層級課程與教學推動機制與國教輔導團組織運作現況探究。建構台灣課程與教學推動網絡2009。頁 37-70,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李文富 (2011)。中央層級課程與教學推動網絡發展之研究。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研究報告,未出版。
李俊湖(2012)。教師專業成長規劃及成效評估。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精進教學的理念與實踐。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頁205-235。
李俊湖、張素貞、王立杰 (2015)。國內外地方層級教學輔導團隊專業支持策略相關研究之分析。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專業支持─國民教育輔導團的理念與實務。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頁2-18。
李俊湖、張素貞、王立杰 (2015)。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全方位精進教學–增能與實踐。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李昭瑢 (2008)。高雄市國民教育輔導團組織運作與輔導策略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沈靜濤(2012)。精進教師教學專業支持之資源整合分析:以新竹縣為例。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精進教學的理念與實踐。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頁245-270。
周淑卿、楊俊鴻 (2013)。中央與地方層級課程教學推動組織之重構。課程與教學領導。台北:高等教育,頁4-18new window
明小芳(2011)。探討國民教育輔導團之服務模式與發展–以桃園縣為例。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天佑(2000)。教育行政學。臺北市:心理。
林文展(2009)。國民中學校長360度評鑑指標之建構與實證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new window
林志成(2009)。教師專業發展與評鑑之省思與前瞻。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與教師專業發展。台北:高等教育,頁55-69。new window
林取德(2005)。南投縣國民小學校長從事課程領導所遭遇問題與其因應策略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林和春、張素貞 (2002)。 縣市國民教育輔導團因應九年一貫課程實施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九十一年度地方教育輔導叢書 (頁 135-170),台北: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new window
林香君(2011)。花蓮縣國教輔導團進行專業學習社群活動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邱珍琬 (2004)。大學生眼中的父親形象:以一次焦點團體討論為例。教育與社會研究,6,69-108。new window
邱惜玄(2001)。校長課程領導之實踐歷程—以東山國小為例。載於台北市立師範學院(主編),課程領導與實務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01-114 頁)。台北:台北市立師範學院。
施琇瑩(2009)。國民教育輔導團組織變革中課程督學角色定位之研究—以旭日縣為例,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施琇瑩、陳順利 (2007)。 縣市政府層級國民教育輔導團輔導員進階制度設計之芻議-結合人力資源管理與教育證照之觀點。學校行政(48)。頁225-235。
胡協豐(2004)。國小校長課程領導行為實踐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徐超聖和李明芸(2005)課程領導與教學領導關係之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1(1)。頁129-154。
涂郁敏(2006)。國語文領域輔導小組之運作與困境研究--以花蓮縣國小國民教育輔導團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秦于絜(2007)。國民教育輔導團成員專業知能發展需求之調查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秦葆琦(2011)。 縣市輔導團領導人對輔導群在課程與教學推動工作之回饋與期待研究。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秦夢群、賴文堅 (2006)。 九年一貫課程實施政策與問題之分析: 教育政策論壇。new window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2011)。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國民教育輔導團作業要點。取自:高雄市國民教育輔導團網站。http://www.ceag.kh.edu.tw/files/11-1000-65.php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2014)。教學專業支持團隊102學年度第二學期成果彙編,高雄市:作者。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2015)。高雄市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後設評鑑研究計畫期末報告,教育部委託辦理專案計畫成果報告書。高雄市:作者。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2016)。高雄市104年度精緻教師發展評鑑輔導與後設成效評估方案成果報告。教育部委託辦理專案計畫成果報告書。高雄市:作者。
高新建(2000)。課程管理。台北:師大書苑。new window
高新建(2002)。學校課程領導者的任務。課程與教學通訊,10。頁5-9。
高鴻怡、張素貞(2016)。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勇於挑戰國民教育輔導團的困境與突破。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張正鏡 (2011)。桃園縣國民中學教師知覺國教輔導團運作模式與組織效能之關係研究 -以數學輔導團為例。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怡諄 (2014),桃竹苗地區國民小學教師對國民教育輔導團的教學領導知覺與教師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素貞 (2009)「課程與教學輔導」體系整合規劃與實踐初探,研習資訊26(3)。頁17-25。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張素貞、王文科(2007),九年一貫課程深耕種子教師專業能力與服務效能之研究。教育理論與實踐學刊,16。頁23-59。new window
張素貞、王文科、彭富源(2006)。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學深耕種子團隊服務成效分析與發展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學報。new window
張素貞、李俊湖、吳俊傑、呂虹霖、廖慧伶(2012)。輔導縣市精進教學計畫推動與成效評估之研究結案報告。教育部委託之專題研究成果報告。臺北市:教育部。
張素貞、李俊湖(2012)。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精進教學的理念與實踐。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張素貞、吳俊憲(2013)。縣市輔導團教師的學習輔導:領導踐行與能力發展。教育研究月刊,229,71-85。new window
張素貞、李俊湖(2013)。 中央輔導地方推動精進教學計畫之策略與成效分析。教育研究月刊,226,臺北市:高等教育。new window
張素貞、吳怡慧、張荻亭、林其昀、邱世平(2016)。縣市輔導團教師踐行學習領導之專業知能探究,載於高鴻怡、張素貞主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勇於挑戰國民教育輔導團的困境與突破。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頁3-50。
張德銳 (2003)。 中小學初任教師的教學輔導與考核。課程與教學, 6(3),頁 67-85。new window
張德銳、丁一顧、李文富、李政達、陳浙雲、余政賢 (2002)。中央及縣市課程與教學輔導人才核心能力指標與培訓課程內涵研究。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張德銳、丁一顧、許雅惠、陳信夫、李俊達、高紅瑛 (2004)。臺北市中小學教學輔導教師制度九十一學年度試辦實施成效評鑑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教育類)(35:1) ,臺北市:臺北市立師範學院。new window
教育部(1998)。發展小班教學精神計畫。1998年5月公布。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6)。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實施要點。2006年5月24日台國(二)字第0950075748B號令修正公布。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12)。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辦理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精進國民中小學教學品質要點。2012年12月25日臺國(二)字第1010247180B號修正公布。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2014)。103年度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精進國民中小學教學品質計畫」推動小組委員會議手冊。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2015)。「104年輔導直轄市、縣(市)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精進國民中小學教學品質與成效評估計畫」推動小組委員共識會議暨縣市說明會資料。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16)。國民教育法。2016年6月1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 10500050781 號令修正公布。臺北市:作者。
許士軍 (1998)。管理學。台北市:東華書局。
郭真善 (2010)。基隆市國民教育輔導團教師領導現況之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陳光煌(2005)。國小校長課程領導角色之研究-以台東縣某國小為例。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陳伯璋、李文富(2009)。課程與教學輔導體系的建構背景與推動現況,研習資訊,26(3) 1-4。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陳長華(2013)。高雄市國小代課教師知覺組織支持與留職意願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美如(2006)。地方層級課程改革評鑑指標系統建構之研究,教育政策論壇9(4)。頁181-204。new window
陳美如、秦葆琦(2013)。重新看見縣市輔導員的專業實踐:研習與協作策略的理解,教育研究月刊,226。頁34-47。new window
陳浙雲(2004)。輔導員的角色定位。載於何福田主編,初任縣市輔導員實務手冊(7-14)。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陳麗珠 (2009)。 國民教育課程政策評鑑之探究。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7,頁 1-22。new window
單小琳(2011)。教師的社會支持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台北市立師範學院。民國104年12月1日取自: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5149
游秋樺 (2008),高雄市國中教師對國教輔導團服務的知覺及其運用情形之相關研究。國立中山大學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游家政(2004)。國民中小學校長課程領的任務與策略。載於台灣海洋大學師資培育中心(主編),課程領導與有效教學(23-49 頁)。台北市:高等教育。
游嘉萍(2008)。臺北縣鄉土語文領域國民教育輔導團。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湯碧美(2009),縣市國民教育輔導團專任輔導員之專業角色內涵與認同發展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火炎(2011)。國民中學教師工作價值觀、專業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火炎、戴淑芬(2014)。高雄市教學專業支持團隊實施方式與成效之研究,縣市教育力與教育發展學術研討會。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黃玉鳳(2013)。縣市國教輔導團領域召集人知識領導、學習社群與創新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new window
黃旭鈞(2001)。中小學校長實施課程領導的重要課題與策略。初等教育學刊,10,107-128。
黃金池 (2003)。高雄市教育人員知覺國民教育輔導團組織變革策略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學校行政碩士班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嘉雄(1999)。落實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行政領導策略。現代教育論壇專輯—學校本位的課程發展與設計(41-49),台北市。new window
黃榮村 (2003)。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之問題與檢討。2006 年6月,頁 2-1。
黃馨瑤(2007)。高雄縣國中組藝術與人文領域國民教育輔導團組織運作與推展現況之探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音樂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黃騰、李文富(2010)。國家課程與教學推動網絡的困境與想像:以地方國教輔導團為例,教育研究集刊 ,56:4。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楊茂壽(1988)。台灣省縣市國民教育輔導團制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楊振昇(1998)。邁向二十一世紀我國教育視導制度之反省與展望。教育政策論壇(1),頁 81-117。new window
楊濱燦(2004)。組織知覺認知及領導者與部屬交換關係對組織公民行為影響效果之研究。台灣管理學刊,4(2),141-160。new window
蔡文杰、陳木金(2004)。社會系統理論及其在學校行政之應用分析。學校行政雙月刊。31,97-118。
蔡孟宏(2004)。台北市國民教育輔導團組織運作與功能發展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蔡明學 (2009)。 台灣地區地方教育視導對學校組織效能影響之研究-以績效責任觀點。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學位論文,未出版。new window
蔡清田(2001)。課程改革實驗。台北:五南
蔡清田(2003)。課程政策決定-以國家教育改革法案為依據的課程決策。台北:五南。new window
蔡菁芝(2002)。九年一貫課程領導的意涵分析。課程與教育通訊,11,11-16。
鄭新輝(2012)。教育就從想像開始專題講座-1319教育願景,101年03月02日向高雄市校長簡報,高雄市政府教育局。
鄭新輝、黃柏蒼(2012)。高雄市國教輔導團與教師專業支持系統:由現代到後現代。2012兩岸三地校長學學術研討會,台北市。
魯名凱(2012)。南投縣國民中小學教師對國教輔導團提供服務需求與滿意度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賴協志、吳清山(2015)。國民中學學習領域召集人正向領導、教師教學省思與創新教學成效關係之研究。課程與教學,18(4)。頁1–27。new window
賴榮飛(2005)。國民教育輔導團運作評鑑指標建構與現況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駱貞臻(2014)。領導、知覺組織支持與工作敬業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謝金城(2005)。臺北縣國民教育輔導團組織再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蘇澤宸(2010)。高雄市國中教師知覺組織支持、專業承諾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貳、外文部分
Alexander, R. (2013). Curriculum freedom, capacity and leadership in the primary school. Nottingham:National College for School Leadership.
Bergeson, D.T.(2004). Characteristics of improved school districts themes from research. Retrieved Dec 11,2015, fromhttp://www.kl2.wa.us/research/pubdocs/D
Borman, J., & Feger, S. (2006). Instructional coaching: Key themes from the literature. Providence, RI: The Education Alliance at Brown University.
Boyd, B. (2013). The linaugural national leadership education research agenda: A new direction for the field. Journal of Leadership Education, 12(1).1-284.
Cohen,D.K.,& Hill,H.C.(1998). Instructional policy and classroom performance: The mathematics reform in California. Philadelphia: Consortium for Policy Research in Education. Retrieved Dec 11, 2015, from http://www. pre.org/images/stories/cpre_pdfs/rr39.pdf.
Center on Education Policy (2006). From the capital to the classroom: Year 4 of the No Child Left Behind Act. Washington, DC: Author. Retrieved Dec 11, 2015, from http://www.cep-dc.org/displayDocument.cfm?DocumentID=301.
Daft,R. L. (1998). Essential of organization theory and design. Ohio, 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
Erzikova, E., & Berger, B. K.(2012). Leadership education in the public relations curriculum: Reality, opportunities, and benefits. Public Relations Journal, 6(3).1-29.
Glatthorn, A. A. (1997). The principal as curriculum leader: Shaping what is taught and tested. California ; Corwin Press.
Grossn, S.J. (1998). Staying centered: Curriculum leadership in a turbulent era. Alexandria ,Virginia :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Kennedy, M. M. (1998). Form and substance in inservice teacher education. Madison, WI: National Institute for Science Education. Retrieved Dec 11, 2015, from http://files.eric.ed.gov/fulltext/ED472719.pdf.
Kowal, J., & Steiner, L. (2007). Instructional coaching. issue brief, learning point associates & the center for comprehensive. School Reform and Improvement, 1-8.
Krug, S. E. (1992).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 A constructivist perspectiv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28(3), 430-43.
Lord, P., Atkinson, M., & Mitchell, H. (2008). Mentoring and coaching for professionals: A study of the research evidence. Variations, 1, 4.
Nunnally, J. C. (1978), Psychometric theory, New York: McGraw-Hill.
Robbins, P. (1991). How to plan and implement a peer coaching program.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25 N. West Street, Alexandria,V A 22314-2798. Retrieved Dec 11, 2015, from http://www.ascd.org/publications/books/61191149/chapters/A-Definition-of-Peer-Coaching.aspx
Parkes, R. J. (2013). Challenges for curriculum leadership in contemporary teacher education. Australia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38(7), 112-128.
Stover, K., Kissel, B., Haag, K., & Shoniker, R. (2011). Differentiated coaching: Fostering reflection with teachers. The Reading Teacher,64(7),498-509.
Tomlinson, C.A., & McTighe, J. (2006). Integrating 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 and understanding by design: Connecting content and kids.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Weglinsky, H. (2000). How teaching matters: Bringing the classroom back into discussions of teacher quality. Princeton, NJ: 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 Retrieved Dec 11, 2015, from https://www.ets.org/Media/Research/pdf/PICTEAMAT.pdf.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