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王昌齡《詩格》的三境--對中國學界兩大詮釋取向的檢討
書刊名:中國學術年刊
作者:劉希珍
作者(外文):Liu, Chsi-chen
出版日期:2016
卷期:38:春
頁次:頁87-108
主題關鍵詞:王昌齡詩格三境意境Wang Chang-LingPoetic rulesThree situational spheresConcep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30
  • 點閱點閱:41
期刊論文
1.蔡瑜(20100600)。王昌齡的「身境」論--《詩格》析義。漢學研究,28(2),297-32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畢士奎(2001)。試論王昌齡的詩歌意境理論。內蒙古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0(6),70-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紅英(1993)。王昌齡的詩歌意境理論初探。重慶師院學報(哲社版),1993(1),83-8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修蓉(19770900)。王昌齡之詩格。中華學苑,20,93-10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振復(2004)。對《意境探微》一書的四點意見。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5),32-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振復(2006)。唐王昌齡「意境」說的佛學解。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2),94-1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紅麗(2006)。王昌齡「三境說」淺探。名作欣賞,2006(14),101-1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古風(2004)。關於當前意境研究的幾個問題--答王振復兼與葉朗、王文生商榷。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5),38-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樹軍(2011)。唐代詩論中「意」的意象內涵與理論探索。貴州文史叢刊,2011(1),16-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柳龍飛(2005)。王昌齡「三境」說新論。桂林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1),50-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屈凱(2008)。唐代詩歌意境理論評述。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7(3),111-1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陳劭為(20080300)。王昌齡「意興說」之作品存在觀及對詩教的接受及轉化。先秦兩漢學術,9,119-15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賀天忠、楊麗娟(2010)。論王昌齡以「三境」說為核心的意境論。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0(5),146-1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韓經太、陶文鵬(2003)。論中國詩學的「意象」與「意境」說--兼與蔣寅先生商榷。文學評論,2003(2),101-1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羅根澤(1942)。王昌齡詩格考證。文史雜誌,2(2),69-7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陳國球(20081200)。從律詩美典到中國文化史的抒情傳統--高友工「抒情美典論」初探。政大中文學報,10,53-8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龔鵬程(20091200)。成體系的戲論:論高友工的抒情傳統。清華中文學報,3,155-18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廖蔚卿(19750100)。從文學現象與文學思想的關係談六朝「巧構形似之言」的詩。中外文學,3(8),190-20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廖蔚卿(19741200)。從文學現象與文學思想的關係談六朝「巧構形似之言」的詩。中外文學,3(7),20-3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必正(1991)。王昌齡詩論研究(碩士論文)。輔仁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鳳梅(1979)。王昌齡詩格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遍照金剛、盧盛江(2006)。文鏡秘府論彙校彙考。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柳宗元、楊家駱(1999)。柳河東全集。臺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叔岷、鍾嶸(1992)。鍾嶸《詩品》箋證稿。臺北: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古風、蔡鐘翔、鄧光東(20091000)。意境探微。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珍華(1994)。王昌齡研究。西安:太白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伯偉(2002)。全唐五代詩格彙考。鳳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運熙、楊明(1994)。隋唐五代文學批評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劉勰、范文瀾(1988)。文心雕龍注。臺北:學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高友工、柯慶明(2004)。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永瑢、紀昀(2001)。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畢士奎(2008)。王昌齡詩歌與詩學研究。南京:江西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張法(1998)。中西美學與文化精神。台北:淑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葉朗(1986)。中國美學史大綱。臺北:滄浪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黃景進(20040000)。意境論的形成:唐代意境論研究。臺北:臺灣學生。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蔡瑜(1998)。唐詩學探索。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傅璇琮(1995)。唐詩論學叢稿。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蔡英俊(1986)。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大安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陸機、張少康(2002)。文賦集釋。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高友工(2008)。美典︰中國文學研究論集。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朱棟霖、陳信元(2000)。中國文學新思維。嘉義:南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李豐楙(2006)。《意境論的形成:唐代意境論研究》書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王夢鷗(1984)。王昌齡生平及其詩論--王昌齡被殺之謎試解。古典文學論探索。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