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上海地區家事調解社會工作專業知能建構之行動研究
作者:呂靜淑
作者(外文):LU, JING-SHU
校院名稱:東海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工作學系
指導教授:曾華源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8
主題關鍵詞:家事調解社會工作專業知能family mediationsocial workprofessional knowledg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3
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大陸的婚姻與時俱進地發生著新變化,隨著離婚率的持續攀升,家事案件數量逐年增長、類型趨於複雜多樣、矛盾化解難度加大。除了訴訟之外,調解一直是處理家事糾紛的解決有效機制。一方面,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合理念,為今日的家事調解制度的發展提供了土壤;另一方面,2016年後大陸最高人民法院進行的家事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改革試點工作開啟了家事調解的專業化方向,為社會工作介入家事調解提供了契機。
本研究旨在探究上海地區家事調解社會工作人員專業知能的建構。研究採用合作行動研究(co-operative inquiry)的方法,以上海市普陀區人民法院開展的家事調解作為研究場域,以解決問題和改善現狀為目的,透過研究者、協同研究者及研究協助者彼此間的合作(Facilitator, co-researcher,external research assistant),擬定改變現狀的可行方案,採取行動,加以反思和改進。就社會工作介入家事調解工作,本研究透過以下五個部分來建構家事調解社會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能:(1)深化共融的合作取向,(2)規範化的調解程序,(3)延伸開展的調解範圍,(4)以婚姻衝突、兒童撫養權、財產分割為核心的資料蒐集和評估架構,(5)涵蓋衝突解決、合作共識、發展修復的調解技巧。最後,本研究認為中國大陸的家事調解工作應當進行理念更新、功能歸位、法制建設、程序銜接、人員優化、從業規範、技術精進。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marriages in mainland China have been evolving for a period of time. Owing to divorce rate increasing, family disputes have grown in need with pattern diversities and solution difficulties. Mediation is the most effective mechanism to resolve family disputes except litigations. On the one hand, Chinese culture has cultivated the notion of “harmony” of Chinese, which paves the wa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amily mediation system. On the other hand, after the year of 2016, the procedure of family mediation of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working mechanism evolution have created potentials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which provides a new direction for social work.
This research explored the constructing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social workers for family mediation in Shanghai. Taking Putuo People’s Court in Shanghai as the research field of family mediation, this research adopted co-operative inquiry to solve problems and improve current situations. Through the cooperation of research facilitator, co-researchers and an external research assistant, they made out a plan to change the current situation, took actions and further reflected improvements in the social work intervention of family mediation. This research constructed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social workers for family mediation in the following five aspects: 1) deepen tendency of mutual cooperation; 2) formulate procedures of mediation; 3) extend scopes of mediation; 4) establish data collection and assessment framework of marital conflicts, child support, and property division; 5) develop skills of reconciliation. Finally, this research emphasizes that Chinese family mediation needs to renew notions, restore functions, postulate laws, connect procedures, excel social workers training, regulate job duties, and enhance skills.
壹、中文參考文獻
于偉(1986)。調解並非離婚訴訟的必經程序。現代法學,1986(4),84-85。
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共青團上海市委員會(2016)。關於印發《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共青團上海市委員會關於建立青少年事務社工參與涉青少年家事糾紛解決機制的協議》的通知(滬高法【2016】182號)。上海: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共青團上海市委員會。
王文科、王智弘(2010)。質的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彰化師大教育學報,17,29-50。
王林清、王心忠、趙蕾(2014)。姻家庭糾紛裁判精要與規則適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王建平、張永進(2011)。改革開放以來人民調解制度研究評析。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1(5),39-43。
王思斌(1995)。中國社會工作的經驗與發展。中國社會科學,1995(2),97-106。
王思斌(1999)。社會工作概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王思斌(2001)。中國社會的求—助關係——制度與文化視角。社會學研究,2001(4),1-10。
王思斌(2009)。多元嵌套結構下的情理行動——中國人社會行動模式研究。學海,2009(1),54-61。
王思斌(2017)。社會工作學術創新芻議。社會建設,2017(4),7-11。
王思斌、阮曾媛琪(2009)。和諧社會建設背景下中國社會工作的發展。中國社會科學,2009(5),128-140。
王海洋(2017)。社會工作充權實踐與專業關係變革——以行動研究為實踐路徑。貴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4),39-48。
王琦(2018)。聚焦我國家事審判改革的幾個面向。政法論叢,2018(1),101-110。
王葉翠芬、陳霍玉蓮(2010)。家事調解的預備與評估工作。載周小玲主編,香港家事調解專業手冊(第四版)(頁107-120)。香港:香港公教婚姻輔導會。
王瑞鴻(2013)。人民調解:本土社會工作之花。中國社會工作,2013(19),6。
王煜(2017)。社工參與,家事案件中的孩子有了「保護傘」。新民週刊,2017(30),98-99。
王福華(2010)。中國調解體制轉型的若干維度。法學論壇,25(6),31-37。
王增勇(2004)。透視專家權力:以臺北市居家服務為場域的行動研究。應用心理研究,23,51-77。
王曉燕(1995)。中國傳統倫理文化與中國獨特的婚姻觀。中國醫學倫理學,43,35-37。
王瓊雯、白林(2011)。合意視角下法院家事調解研究。雲南行政學院學報,13(2),113-116。
王攀峰(2013)。行動研究的理論與方法。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文軍、呂潔瓊(2018)。社會工作專業化:何以可能,何以可為?河北學刊,2018(4),156-163。
方芳、郭婕(2017)。家事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改革試點工作推進會綜述。人民法院報,2017年3月1日,第07版。
古學斌(2013)。行動研究與社會工作的介入。中國社會工作研究,10,1-30。
古學斌(2015)。為何做社會工作實踐研究。浙江工商大學學報,133(4),92-97。
古學斌(2017)。道德的重量:論行動研究與社會工作實踐。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4(3),67-78。
史長青(2015)。現代調解制度:法制與自治。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史鳳儀(1988)。中國法制歷史中禮與法的關係。中國法學,1988(3),105-112。
民政部(2017)。2016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http://www.mca.gov.cn/article/sj/tjgb/201708/20170815005382.shtml(檢索日期:2018.3.2)
朱力(2016)。如何構建社會矛盾多元化協同化解機制。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16(12),62-75。
朱志強(2000)。社會工作的本質:道德實踐與政治實踐。載於何國良、王思斌(主編),華人社會社會工作本質的初探(頁89-113)。香港:八方文化企業公司。
朱鴻林(2004)。二十世紀的明清鄉約研究。歷史人類學學刊,2(1),175-196。
任文啟(2018)。司法社會工作:新時代人民調解的回歸與發展。社會工作與管理,2018(3),5-11。
任繼強(2016)。中國調解離婚案件的話語。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江仲有(2016)。婚姻法與家事調解(第二版)。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
安秋玲(2016)。社會工作知識本土建構:基於實踐場域的進路與策略。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8(6),111-117。
杜萬華(2018)。論深化家事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改革。中國應用法學,2018(2),1-9。
李少平(2017)。最高人民法院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改革意見和特邀調解規定的理解與適用。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李玉華、楊軍生(2006)。論人民調解員的職業化。中國司法,2006(6),67-69。
李亦園(1996)。傳統中國價值觀與華人健康行為特性。載於曾文星(主編),華人的心理與治療(29-52頁)。台北:桂冠。
李亦園(1998)。傳統中國宇宙觀與現代企業行為。載於喬健、潘乃谷(主編),中國人的觀念與行為(27-58頁)。高雄:麗文文化。
李桂紅、龍海燕(2014)。中國法文化語境下大調解的脈絡梳理與冷思考——通往中國法治的自我意識之路。江西行政學院學報,16(1),39-44。
李浩(2011)。查明事實、分清是非原則重述。法學研究,2011(4),120-135。
李浩(2013)。調解歸調解,審判歸審判:民事審判中的調審分離。中國法學,2013(3),5-18。
李煜、徐安琪(2004)。擇偶模式和性別偏好研究——西方理論和本土經驗資料的解釋。青年研究,2004(10),1-11。
李歡(2017)。一半家事糾紛訴前調解成功。上海法治報,2017年5月5日,第A01版。
肖建國、錢怡(2013)。從訴訟法律文化看我國家事調解制度。新華月報,2013(3),43-44。
呂靜淑、沈黎(2018)。淺析青少年事務社工介入家事調解工作。橙報,1,24-27。
吳志剛(2009)。中國家事調解制度的生命力研究。廣西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4(1),12-21。
利翠珊(1999)。已婚女性家庭系統的交會:親情與角色的兩難。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2(3),1-26。
利翠珊(2000)。已婚女性間情感糾結的經驗與內涵。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3(4),77-107。
利翠珊、蕭英玲(2008a)。華人婚姻品質的維繫:衝突與忍讓的中介效果。本土心理學研究,29,77-116。
利翠珊、蕭英玲(2008b)。壓力下婚姻韌性的展現:夫妻情感與互動行為之影響。應用心理研究,38,151-172。
何友暉、陳淑娟、趙志裕(1991)。關係取向:為中國社會心理方法論求答案。載於楊國樞,黃光國主編,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頁49-66)。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何振宇(2012)。天平下的「相對公平」:法院之家事調解服務的社會工作處遇初探——以「任務中心」模式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37,175-187。
何雪松(2014)。社會工作的文化自覺。社會建設,2014(2),36-41。
汪擁政、吳志剛(2008)。構建家事糾紛調解制度的法理分析。齊魯學刊,2008(5),94-97。
沈黎(2007)。社會工作視野下的社區青少年工作探索——上海市陽光社區青少年事務中心個案研究。青年探索,2007(3),43-47。
宋明、彭簫劍(2013)。人民調解的必由之路:邁向自治型糾紛解決機制。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0(3),98-104。
宋朝武、黃海濤(2005)。調解真實原則質疑——從程序保障看調解制度改革。法律適用,2005(5),27-30。
宋豔菊、陳琴琴(2018)。我國家事調解制度之構建。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18(1),124-131。
邵方(2004)。儒家思想與禮制——兼議中國古代傳統法律思想的禮法結合。中國法學,2004(6),155-162。
范明林(2015)。行動研究:社區青少年社會工作的服務改善。浙江工商大學學報,133(4),110-116。
范建友(1987)。調解不是審理離婚案件的必經程序。法學,1987(8),28-29。
范嵐欣(2008)。華人夫妻關係衝突之人我關係協調諮商改變歷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范愉(2004)。社會轉型中的人民調解制度——以上海市長寧區人民調解組織改革的經驗為觀點。中國司法,2004(10),55-62。
范愉(2006)。客觀、全面地認識和對待調解。河北學刊,26(6),173-176。
范愉(2007)。糾紛解決的理論與實踐。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范愉(2010)。《人民調解法》:讓人民調解回歸民間。中國法律,2010(6),22-24+78。
范愉(2011)。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與和諧社會的構建。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
范愉、李浩(2010)。糾紛解決:理論、制度與技能。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林天祐(1996)。認識研究倫理。教育資料與研究,12,57-63。
林天祐(2005)。教育研究倫理準則。教育研究月刊,132,70-86。
林民生、張靜(2010)。成都第一代獨生子女婚姻家庭問定性的社會分析。成都電子機械專科學校學報,13(4),83-86。
林宗宏(2011)。中國大陸戶籍制度、管理與變革之研究,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
林雅華(2017)。中國共產黨的文化自覺從哪裡來。學習時報,2017年9月27日,第A2版。
林蔚(2016)。中國人婚姻狀況65年變遷。晚晴,2016(2),17-20。
來文彬(2014)。家事調解制度研究。北京:群眾出版社。
來文彬(2017)。家事調解:理論與實務。北京:群眾出版社。
來文彬、陳小燕(2015)。法律職業教育的社會化和專業性——以西方現代家事調解實踐為視角。職教論壇,2015(14),93-96。
季國剛、張偉林(1988)。調解是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的必經程序。湖州師範學院學報,1988(1),111-115。
岳雲(2005)。家庭調解:適用於華人家庭的理論與實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金耀基(1992)。中國社會與文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周小玲(2010)。香港家事調解專業手冊(第四版)。香港:香港公教婚姻輔導協會。
周小燕(2015)。社會工作在法院家事調解中的探索與實踐。中國社會工作,2015(27),9-10。
周平(2010)。我國家事糾紛調解現狀及存在的問題。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0(1),32-33。
周望(2011)。轉型中的人民調解:三個悖論——兼評《人民調解法》。社會科學,2011(10),100-106。
周博文、杜山澤(2012)。情理法:調解的法哲學思維解析。湖北社會科學,2012(11),165-169。
周瑞春(2008)。息事寧人。人民司法。2008(21),58-59。
孟德花(2017)。法律視角下的婚姻家庭糾紛調解技巧探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胡正文(2011)。性別的社會建構-婚姻的「內在」與「外在」,嶺東通識教育研究學刊,4(1),1-43。
胡仕浩(2017)。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中國方案』。中國應用法學,2017(3),37-47。
胡旭晟、夏新華(2000)。中國調解傳統研究——一種文化的透視。河南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61,20-35。
胡宗亮(2014)。試論民間法介入調解的正當性——以陝西隴縣「一村(社區)一法官」制爲例。公共事務評論,15(1),61-77。
胡道才(2014)。調審適度分離:「調解歸調解,審判歸審判」的另一路徑——以南京兩級法院改革試點工作為研究對象。當代法學,28(2),76-86。
胡潔人(2013)。中國大陸衝突解決與執政合法性增強:作為糾紛解決方式的大調解機制研究。中國行政評論,19(1),65-92。
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1999)。香港家事法訴訟調解試驗計劃推行工作小組報告。http://www.legco.gov.hk/yr99-00/chinese/panels/ajls/papers/1045c02.pdf(檢索日期:2018.3.2)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律政司(2010)。調解工作小組報告。https://www.gov.hk/sc/residents/government/publication/consultation/docs/2010/Mediation.pdf(檢索日期:2018.3.2)
香港國際仲裁中心。家事调解员专业实务守则。http://www.hkiac.org/zh-hant/mediation/rules/guidelines-for-professionals(檢索日期:檢索日期:2018.3.2)
侯元貞(2016)。社會轉型期人民調解制度研究:以人民調解的行政化為分析重點。湘潭:湘潭大學出版社。
侯猛(2009)。中國的司法模式:傳統與改革。法商研究,134,58-64。
帥韻儀(2003)。以問題解決為導向之衝突問題解決模式建立之研究。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施仲謀(2010)。中華文化擷英(下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施勇(2010)。淺談專職人民調解員隊伍建設。人民調解,2010(4),34-35。
姜躍濱(1991)。中國妻妾。石家莊市:河北人民出版社。
徐昕(2006)。邁向社會和諧的糾紛解決。司法,1,63-161。
徐儒宗(2006)。人和論——儒家人倫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高旭繁、陸洛(2006)。夫妻傳統性/現代性的契合與婚姻適應之關連。本土心理學研究,25,47-100。
高見澤磨(2003)。現代中國的糾紛與法律。北京:法律出版社。
高紹安(2017)。家事審判:改革試點以來亮點紛呈。中國審判,2017(7),72-73。
高萬紅(2015)。預防流動青少年犯罪的社會工作行動研究——以昆明F社區為例。浙江工商大學學報,133(4),117-128。
高巍(2017)。對人民調解社會工作的初步思考。中國司法,2017(12),68-72。
郭松(2010)。人民調解解紛數量為何下降?——超越已有理路的新論說。清華法學,4(3),154-163。
郭星華、劉蔚(2014)。探索人民調解專業化的新路徑。社會學評論,2014(5),59-67。
郭倩嵐(2014)。尋求法院家事調解離婚夫妻與一般夫妻之婚姻信念、相對權力與衝突因應策略之比較研究。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郭偉和、徐明心、陳濤(2012)。社會工作實踐模式:從「證據為本」到反思性對話實踐——基於「青紅社工」案例的行動研究。思想戰線,38(3),34-39。
唐凱麟、陳仁仁(2011)。成人之道——儒家倫理文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陸洛(2003)。人我關係之界定-折衷自我的現身。本土心理學研究,20,139-207。
陸洛(2007)。個人取向與社會取向的自我觀:概念分析與實徵測量。美中教育評論,4(2),1-23。
陸益龍(2002)。1949年後的中國戶籍制度:結構與變遷。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9(2),123-130。
陳友華、祝西冰(2012)。家庭發展視角下的中國婚姻法之實然與應然。時事觀察,2012(6),42-46。
陳竹上、孫迺翊、黃國媛(2013)。社會工作專業於家事事件程序之功能定位、法律效力及未來展望。月旦法學雜誌,223,21-37。
陳伶珠、盧佳香(2006)。以法院為基礎的社會工作:家事調解歷程之初探。台灣社會工作學刊,5,75-125。
陳秉華(2004)。諮商中的人我關係協調歷程初探—個案研究。發表於第七屆華人心理與行為科技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佛光人文社會學院心理學系、台灣大學華人本土心理學研究追求卓越計畫、及台灣大學心理學系共同主辦。2004.10.24。台北:中央研究院。
陳秉華、李素芬、林美珣(2008)。伴侶關係諮商中的自我協調歷程初探。本土心理學,29,117-182。
陳秉華、游淑瑜(2001)。台灣的家庭文化與家庭治療。Asian Journal of Counseling(亞洲輔導學報),8(2),153-174。
陳婷玉(2010)。媽媽眞好?流行婦幼雜誌的母職再現。婦女與性別研究,26,33-86。
陳蓓麗(2008)。從官辦社團到現代的「非政府組織」——對上海市陽光社區青少年事務中心的個案研究。社會工作,2008(8),21-24。
陳愛武(2007)。家事調解:比較借鑑與制度重構。法學,2006(6),129-138。
陳愛武(2010)。家事法院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陳愛武(2013)。情理與互讓:家事調解的技術構造解讀。社會科學輯刊,2013(3),38-41。
陳愛武(2014)。家事訴訟程序:徘徊在制度理性與實踐理性之間。江海學刊,2014(2),140-148。
陳霄(2017)。家事審判改革一年多效果如何。法治與社會,2017(8),47-49。
陳薇、馬海燕(2015)。80後離婚:這一代人的愛與罰。中國新聞週刊,2015(20),20-24。
孫立平(2003)。斷裂: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中國社會。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孫偉成(2006)。現代華人的婚姻理想:以台灣地區年輕夫妻為例。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陶蕃瀛(2004)。行動研究:一種增強權能的助人工作方法。應用心理研究,23,33-48。
常進鋒、陸衛群(2013)。「80後」青年離婚率趨高的社會學分析。青年探索,2013(5),78-82。
許芳瑜(2017)。建構家暴家庭社區社會支持模式之行動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許紀霖(2017)。家國天下:現代中國的個人、國家與世界認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麻國慶(2000)。漢族的家觀念與實際。應用心理研究,5,16-24。
梁景和(2018)。新時期婚姻倫理與生活質量研究(1980-2014)。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張成潔(2010)。1950年《婚姻法》及其引發的社會變革——紀念1950年《婚姻法》頒佈60周年。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2(5),34-42。
張和清(2001)。社會工作研究中方法論、範式和研究方法的選擇問題———以金碧社區的研究為例。思想戰線,27(3),108-111。
張和清(2015)。知行合一:社會工作行動研究的歷程。浙江工商大學學報,133(4),98-103。
張思嘉(2001)。婚姻早期的適應過程:新婚夫妻之質性研究。本土心理學研究,16,91-133。
張梅姿、賀志明(2012)。無訟的價值取向與調解制度的法律傳統。湖南社會科學,2012(3)。108-110。
張雲喜(2014)。中國傳統婚姻觀的特點與影響。理論觀察,84,50-51。
張曉茹(2011)。家事裁判制度研究。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
張曉興、王婷婷、來文彬(2015)。中外家事調解模式比較研究。法治博覽,2015(7中),26-29。
張學軍(1997)。離婚訴訟中的調解研究。法學研究,1997(3),145-159。
張翼(2003)。中國階層內婚制的延續。中國人口科學,2003(4),39-47。
張翼傑(2016)。社區家事糾紛解決機制研究。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
張龑(2013)。論我國法律體系中的家與個體自由原則。中外法學,25(4),699-717。
黃光國(2005a)。華人關係主義的理論建構。載楊國樞、黃光國、楊中芳主編,華人本土心理學(上冊)(頁215-245)。台北:遠流。
黃光國(2005b)。儒家關係主義:文化反思與典範重建。台北:臺大出版中心。
黃囇莉(1996)。中國人的和諧觀/衝突觀:和諧化辯證觀之研究取徑。本土心理學研究,5,47-71。
黃囇莉(2005)。人際和諧與人際衝突。載於楊國樞、黃光國、楊中芳(主編),華人本土心理學(下)(483-520頁)。台北:遠流。
葉向陽、陳逸群(2017)。中國家事審判改革探析。中國應用法學,2017(5),50-62。
董和平(2014)。少年家事并轨审理更有利于保护青少年权益。人民法院报,2014年8月28日,第05版。
棚瀨孝雄(2004)。糾紛的解決與審判制度。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最高人民法院(2016)。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開展家事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http://www.court.gov.cn/zixun-xiangqing-37372.html(檢索日期2017.05.29)
最高人民法院等(2017)。最高法等15部門關於建立家事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改革聯席會議制度的意見。http://www.court.gov.cn/zixun-xiangqing-53562.html(檢索日期2018.03.22)
喻芳(2012)。我國大陸家事調解制度的理性分析與完善——與我國香港和臺灣地區家事調解制度的比較。宜賓學院學報,12(8),70-74。
程新文(2017)。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试点工作回顾与前瞻。人民法院報,2017年10月11日,第07版。
鈕文英(2017)。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第二版)。臺北: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鄒小琴(2014)。協議離婚中未成年子女利益保護制度的反思與完善——以儒家傳統文化的影響為研究視角。人民司法,2014(9),76-81。
馮磊(2009)。當前人民調解制度研究的缺陷。法治論壇,2009(2),39-47。
童敏、林麗芬(2015)。參與式實務研究的經驗與反思:一項城市社區社會工作的研究。浙江工商大學學報,133(4),104-109。
曾旻(2009)。當前人民調解制度功能的科學定位。法治論壇,2009(2),15-22。
曾昭旭(1983)。中國文化傳統下的婚姻觀。鵝湖月刊,97,31-33。
曾華源、胡慧嫈、李仰慈、郭世豐(2011)。社會工作價值與倫理。台北:洪葉文化。
曾憲義(2009)。關於中國傳統調解制度的若干問題研究。中國法學,34(4),34-46。
湯鳴(2010)。社會變遷中的家事調解——以法院調解為中心。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博士論文,未出版,南京。
湯鳴(2016a)。家事糾紛法院調解實證研究。當代法學,2016(1),140-148。
湯鳴(2016b)。比較與借鑒:家事糾紛法院調解機制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
費梅蘋(2007)。上海青少年社會工作者專業能力建設的行動研究。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2(4),26-32。
楊中芳(1994)。中國人真的是「集體主義」嗎?:試論中國文化的價值體系。載於楊國樞(主編),中國人的價值觀——社會科學觀點(321-434頁)。台北:桂冠。
楊必嘉(2010)。社會工作專業於家事審判的參與機制。萬國法律,170,23-31。
楊國樞(1993)。中國人的社會取向:社會互動的觀點。載楊國樞、余安邦主編,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理念及方法篇(頁87-142)。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楊國樞(1996)。父子軸家庭與夫妻軸家庭的運作特徵與歷程:夫妻關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計畫編號「85-2417-H-002-028-G6」。
楊國樞(2004)。華人自我的理論分析與實徵研究:社會取向與個人取向的觀點。本土心理學,22,11-80。
楊國樞、葉明華(2005)。家族主義與泛家族主義。載楊國樞、黃光國、楊中芳(主編),華人本土心理學(上)(頁249-292)。台北:遠流。
楊雅琪(2017)。論社會工作者在家事法院之地位與功能。成功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楊靜(2013)。回觀歷史辨識經驗尋找變的力量——一個社會工作者的行動研究。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0(3)。104-113。
楊靜(2014)。社會工作教育需要知行合一的教育行動者。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4(2),117-121。
甄曉蘭(1995)。合作行動研究——進行教育研究的另一種方式。嘉義師範學院學報,9,298-318。
溫云云、陳愛武(2017)。我國家事案件調解前置的制度構建研究。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17(21),100-103。
趙淑珠(2003)。未婚單身女性生活經驗之研究:婚姻意義的反思。教育心理學報,34(2),221-246。
赫然、龔鶴(2007)。我國人民調解制度的文化溯源。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3),39-42。
蔡文輝(1998)。婚姻與家庭:家庭社會學。台北:五南圖書。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台北:五南圖書。
蔡寶瑞(2001)。與人民調解員有關的幾個問題之我見。上海政法學院學報,16(3),68-70。
蔣傳光(2008)。中國古代的家法族規及其社會功能——「民間法」視角下的歷史考察。東方法學,2008(1),84-96。
廖永安(2016)。中國調解學教程。湘潭:湘潭大學出版社。
廖珮妏(2015)。從量化與質化研究信效度探討社會科學領域的研究品質。中華科技大學學報,62(4),69-88。
齊樹潔、鄒郁卓(2014)。我國家事訴訟特別程序的構建。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2),73-81。
鄭杭生、黃家亮(2008)。論現代社會中人民調解制度的合法性危機及其重塑——基於深圳市城市社區實地調查的社會學分析。思想戰線,2008(6),6-12。
鄭琴淵、陳章明(2014)。「贍養」到「善養」:現代中華文化的安老責任情理法。香港:循道衛理書室。
鄭善和(2017)。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下的人民調解創新與發展。中國司法,2017(5),10-14。
翟學偉(2013)。人情、面子與權力的再生產(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熊金才(2018)。婚姻家庭糾紛解決法理與實務。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劉正強(2014)。人民調解:國家治理語境下的政治重構。學術月刊,2014(10),25-32。
劉軍平(2011)。中國傳統訴訟之「情判」研究。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劉軍平(2016)。中國傳統調解文化解讀。湘潭:湘潭大學出版社。
劉振、徐永祥(2017)。中國社會工作的生成路徑與發展困境——基於歷史制度主義的分析。天府新論,2017(5),96-103。
劉華(1994)。論家法族規的法律整合作用。社會科學,1994(6),37-41。
劉雪真(1995)。筆記小說中狐妻故事的婚姻內涵與理想女性形象。本土心理學研究,3,339-377。
劉敏(2018)。論中國大陸家事司法的專業化改革。月旦民商法雜誌,60,5-18。
劉道紀(2011)。法律內的天理人情。政法論壇,29(5),118-126。
劉維芳(2014)。試論《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歷史演進。當代中國史研究,2014(1),59-66。
劉維芳(2014)。試論《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歷史演進。當代中國史研究,2014(1)59-66。
劉毅(2017)。家國傳統與治理轉型。中共中央黨校學報,21(1),60-70。
劉錦賢(2007)。儒家之婚姻觀。興大中文學報,21,83-120。
潘宇(2008)。中國古代民事調解制度的文化解析。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9(2),20-24。
潘庸魯、沈燕(2013)。80後離婚問題實證研究——以上海某法院200件申請離婚案為例。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3(5),70-76。
賴月蜜(2005)。澳洲、香港、日本之家事商談相關制度比較研究—兼論我國家事商談制度之現況與發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賴月蜜(2009)。香港、台灣家事調解制度比較研究——以家庭暴力事件為中心。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1(2),247-289。
賴念華(2001)。災後心理重建歷程之合作行動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韓波(2002)。人民調解:後訴訟時代的回歸。法學,2002(12),46-49。
謝軍(2009)。宋人的婚姻倫理道德生活。倫理學研究,2009(5),10-13。
蘇力(2007)。綱常、禮儀、稱呼與秩序建構。中國法學,2007(5),39-51。
蘇力(2010)。關於能動司法與大調解。中國法學,2010(1),5-16。
羅秀華(2001)。社區充權的行動研究——以木新永安組織經驗為例。臺大社會工作學刊,5,151-195。
譚崗鳳(2016)。論城鄉變遷中村規民約的糾紛調解作用。法制與經濟,2016(12),33-35。

貳、英文參考文獻
Academy of Professional Family Mediators(2014). Standards of Practice for Professional Family Mediators. https://apfmnet.org/wp-content/uploads/APFM-Standards-2018-0418.pdf
Al‐Krenawi, A., & Graham, J. R. (2001). The cultural mediator: 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a non‐western community and professional social work practic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 31(5), 665-685.
Barsky, A. (2014). Conflict resolution for the helping profession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eck, C. J., & Sales, B. D. (2001). Family mediation: Facts, myths, and future prospects.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Bell, J. (2005) Doing Your Research Project, 4th edn.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Berg, B.L.(2012).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Boston: Allyn & Bacon.
Bush, R. A. B., & Folger, J. P. (2004). The promise of mediation: The transformative approach to conflict.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Cheung, J. C.-S. (2017). Practice wisdom in social work: an uncommon sense in the intersubjective encounter.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Work, 20(5), 619-629.
Cohen, J. A. (1967). Chinese mediation on the eve of modernization. Journal of Asian and African Studies, 2(1), 54-76.
Cohen, L., Manion, L. and Morrison, K. (2000) Research Methods in Education, 5th edn. London, RoutledgeFalmer.
Coll, R. K., & Chapman, R. (2000). Choices of methodology for cooperative education researchers. Asia-Pacific Journal of Cooperative Education, 1(1), 1-8.
Cook, J. (2010). Collaborative action research: the ethical challeng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vidence Based Coaching and Mentoring, 4, 141-150.
Costello, P. (2003) Action Research. London, Continuum.
Ebbutt, D. (1985). Educational action research: Some general concerns and specific quibbles. In R.G. Burgess (Ed.), Issues in educational research-Qualitative methods (pp. 152-174). London: Falmer Press.
Eikeland, O. (2006). Condescending ethics and action research: Extended review article. Action Research, 4(1), 37-47.
Elliott, J. (1991) Action Research for Educational Change.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Emery, R. E. (2011). Renegotiating family relationships: Divorce, child custody, and mediation.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Family Mediation Council (2018).Code of Practice and Guidance. https://www.familymediationcouncil.org.uk/wp-content/uploads/2018/05/FMC-Code-of-Practice-May-2018.pdf
Flynn, D. (2005). The social worker as family mediator: Balancing power in cases involving family violence. Australian social work, 58(4), 407-418.
Folberg, J., & Taylor, A. (1984). Mediation: A comprehenive Guide to Resolving Conflicts Without Litigation.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Folberg, J., Milne, A., & Salem, P. (Eds.). (2004). Divorce and family mediation: Models,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Folger, J. P., & Bush, R. A. B. (1996). Transformative mediation and third‐party intervention: Ten hallmarks of a transformative approach to practice. Mediation Quarterly, 13(4), 263-278.
Folger, J. P., & Bush, R. A. B. (2005). A response to Gaynier's ‘Transformative mediation: In search of a theory of practice’. Conflict Resolution Quarterly, 23(1), 123-127.
Folger, J. P., & Bush, R. A. B.. (1994). The Promise of Mediation. 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Fraenkel, J. R., Wallen, N. E., & Hyun, H. H. (2011). How to design and evaluate research in education (8th ed). New York: McGraw-Hill.
Gelling, L., & Munn-Giddings, C. (2011). Ethical review of action research: the challenges for researchers and research ethics committees. Research Ethics, 7(3), 100-106.
Goh, B. C. (2016). Law without lawyers, justice without courts: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ation. New York: Routledge.
Haynes, J. M. (1981). Divorce Mediation. A practical guide for therapists and counselors. New York, NY:Springer.
Haynes, J. M. (1982). A conceptual model of the process of family mediation: Implications for training. American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10(4), 5-16.
Hennink, M., Hutter, I., & Bailey, A. (2010).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Thousand Oaks, CA: Sage.
Heron, J. (1996). Co-operative inquiry: Research into the human condition. Thousand Oaks, CA: Sage.
Heron, J.(2014).Co-operative inquiry. In D. Coghlan & M. Brydon-Miller (Eds.),The SAGE encyclopedia of action research (pp.187-191). London, England: Sage.
Heron, J., & Reason, P. (1997). A participatory inquiry paradigm. Qualitative inquiry, 3(3), 274-294.
Heron, J., & Reason, P. (2001). The practice of co-operative inquiry: Research ‘with’ rather than ‘on’ people. In H. Bradbury & P. Reason (Eds.), Handbook of action research (pp. 179–188). London, England: Sage.
Heron, J., & Reason, P. (2008). Extending epistemology within co-operative inquiry. In P. Reason & H. Bradbury (Eds.), The SAGE handbook of action research (2nd ed., pp. 366–380). London, England: Sage.
Hilsen, A. I. (2006). And they shall be known by their deeds: Ethics and politics in action research. Action research, 4(1), 23-36.
Irving, H. H., & Benjamin, M. (1989). Therapeutic family mediation: Fitting the service to the interactional diversity of client couples. Mediation Quarterly, 7(2), 115-131.
Irving, H. H., & Benjamin, M. (1995). Family mediation: Contemporary issues. Thousand Oaks, CA: Sage.
Irving, H. H., & Benjamin, M. (2002). Therapeutic family mediation: Helping families resolve conflict.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Isreal, M., & Hay, I. (2006). Research Ethics for Social Scientist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Kemmis, S. (1988) ‘Action Research in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in S. Kemmis and R. McTaggart (Eds.), Action Research Reader (pp.27–39). Geelong: Deakin University Press.
Kemmis, S., McTaggart, R., & Nixon, R. (2013). The action research planner: Doing critical participatory action research. New York: Springer.
Klein, W. C., & Bloom, M. (1995). Practice Wisdom. Social Work, 40(6), 799-807.
Kruk, E. (1993). Promoting co‐operative parenting after separation: a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ist model of family mediation.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15(3), 235-261.
Kruk, E. (1998). Practice issues, strategies, and models: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art of family mediation. Family Court Review, 36(2), 195-215.
Lincoln, Y. S. (1995). Emerging criteria for quality in qualitative and interpretive research. Qualitative Inquiry, 1(3), 275-289.
Lincoln, Y. S., & Guba, E. (2000). Paradigmatic controversies, contradictions, and emerging confluences. In N. K. Denzin & Y. S. Lincoln, The Sage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2nd ed., pp. 163-188). Thousand Oaks, CA: Sage.
Lincoln, Y. S., & Guba, E. G.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Beverly Hills, CA: Sage.
Lincoln, Y. S., & Guba, E. G. (1986). But is it rigorous? Trustworthiness and authenticity in naturalistic inquiry. In D. D. Williams (Ed.), Naturalistic evaluation (pp. 73-84).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Lubman, S. (1967). Mao and Mediation: Politics and Dispute Resolution in Communist China. California Law Review, 55, 1284-1359.
McKernan, J. (1988). The countenance of curriculum action research: Traditional, collaborative, and emancipatory-critical conceptions. Journal of curriculum and supervision, 3(3), 173-200.
McKernan, J. (1996). Curriculum action research: A handbook of methods and resources for 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2nd ed). New York: Routledge.
McMillan, J. H., & Schumacher, S. (2010). Research in Education: Evidence-Based Inquiry (5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earson Prentice Hall.
McNiff, J., & Whitehead, J.(2010). You and Your Action Research Project.New York: Routledge.
Mills, G. E. (2000). Action Research: A Guide for the Teacher Researcher (4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Milne, A. (2004). Mediation and domestic abuse. In J. Folberg, A. Milne, & P. Salem (Eds.), Divorce and family mediation: Models,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 (pp. 304-335).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Parsons, R. J. (1991). The mediator role in social work practice. Social Work, 36(6), 483-487.
Reason, P. (Ed.). (1988). Human inquiry in action. London: Sage.
Reason, P. and Heron, J. (1995). Co-operative inquiry. In J.A. Smith, R. Harre and L.Van Langenhove (eds), Rethinking Methods in Psychology(pp.122-142). London: Sage.
Reason, P., & Bradbury, H. (Eds.). (2001). Handbook of action research: Participative inquiry and practice. Thousand Oaks, CA, US: Sage Publications.
Reason, P., & Marshall, J. (1987). Research as personal process. In D Bound & Griffin, eds, Appreciating adult learning: from the learner's perspective (pp. 112-126). London: Kogan.
Riskin, L. L. (1996). Understanding mediators' orientations, strategies, and techniques: A grid for the perplexed. Harv. Negot. L. Rev., 1, 7-51.
Rodgers, B. L., & Cowles, K. V. (1993).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audit trail: A complex collection of documentation. Research in nursing & health, 16(3), 219-226.
Samson, P. L. (2015). Practice wisdom: the art and science of social work. Journal of Social Work Practice, 29(2), 119-131.
Schepard, A. (2000). Model standards of practice for family and divorce mediation. Family Court Review, 39(1), 121–134.
Schepard, A. (2001). An introduction to the model standards of practice for family and divorce mediation. Family Law Quarterly, 35(1), 1-25.
Scott, D. (1990). Practice Wisdom: The Neglected Source of Practice Research. Social Work, 35(6), 564-568.
Severson, M. M., & Bankston, T. V. (1995). Social work and the pursuit of justice through mediation. Social work, 40(5), 683-691.
Shaw, I. F. (2007). Is Social Work Research Distinctive? Social Work Education, 26(7), 659-669. doi:10.1080/02615470601129834
Stringer, E. T. (1996). Action research: A handbook for practitioners. Newbury Park, CA: Sage.
Stringer, E. T. (2008). Action research in education. Upper Saddle River, NJ: Pearson Prentice Hall.
Stringer, E. T. (2013). Action research. Newbury Park, CA: Sage.
Stringer, E. T., & Dwyer, R. (2005). Action research in human services.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Sullivan, P. L. (2005). Culture, divorce, and family mediation in Hong Kong. Family Court Review, 43(1), 109-123.
Taylor, A. (2002). The handbook of family dispute resolution: Medi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Valentine, M. (1994). The social worker as ‘bad object’. 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 24(1), 71-86.
Waldman, E. A. (1998). The evaluative-facilitative debate in mediation: Applying the lens of therapeutic jurisprudence. Marq. L. Rev., 82, 155-170.
Walker, B., & Haslett, T. (2002). Action research in management - Ethical dilemmas. Systemic Practice and Action Research, 15(6), 523-533.
Wall Jr, J. A., & Blum, M. (1991). Community mediation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35(1), 3-20.
Wells, G. (1994). Changing schools from within. Toronto: OISE Press.
Zeni, J. (1998). A guide to ethical issues and action research. Educational action research, 6(1), 9-19.
Zumeta, Z. (2000). Styles of mediation: Facilitative, evaluative, and transformative mediation.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ommunity Mediation Newsletter.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