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華人文化脈絡的幼兒園長課程領導之探究
作者:周于佩
作者(外文):Chou, Yu-Pei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
指導教授:幸曼玲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9
主題關鍵詞:幼兒園課程領導課程領導模式教師文化Curriculum Leadership in PreschoolCurriculum Leadership ModelTeachers’ Cultur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
本研究旨在了解幼兒園長的課程領導情形,以探究華人文化脈絡的幼兒園課程領導模式。研究者以個案研究的方式,探究兩位幼兒園長如何在園內進行課程領導。透過質性訪談與文件資料,分析兩所幼兒園的教師文化,兩位園長的行政及課程領導風格,以及課程領導內容,最後歸納整理華人文化脈絡的課程領導模式。研究結果發現,華人文化脈絡的幼兒園有「合流共生」及「獨立並存」兩種課程領導模式。「合流共生」的課程領導模式重視與老師之間的調和共好。在人員的情感及課程專業發展兩方面皆與老師合流,並以人員情感合流為基礎,走向課程專業發展的合流。以老師的背景經驗為基礎,建立專業發展的目標,而能共生共榮。「獨立並存」的課程領導模式,則是維持原有各班獨立的工作模式,讓老師運用各自的方式為幼兒的學習努力。領導者雖有對專業發展有所期待,但不直接改變老師,而是透過自己在班級的實踐,隱微的影響其他班級。當全園有對外須共同執行地任務,則並列並存,一致對外,一同完成任務,爭取榮譽。研究者建議,未來華人文化脈絡的幼兒園課程領導模式若能朝向「合流共生」的方向發展,不僅較為符合人們與他人建立連結的期待,也有助於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持續的專業發展,使彼此成為相互支持的力量,更能一同面對未來日益複雜的課程與教學議題。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construct the curriculum leadership of preschool in the Chinese context by analyzing the two cases. The researcher used case studies to explore how the two preschool directors conduct curriculum leadership in their preschools. With qualitative interviews and documents, the researcher analyzed the teacher’s culture of the two preschools, the administrative and curriculum leadership styles of the two directors, and also the content of the curriculum leadership. Finally, the curriculum leadership model in the Chinese context was constructed.
The result shows: There are two curriculum leadership models – “Conjunction Symbiosis Model“ and ” Independent Coexistence Model”.The core value of “Conjunction Symbiosis Model” is the harmony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administration staff and the teachers.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experiences of the teachers, the goal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an be established, and symbiosis can be achieved.
On the other hand, to maintain the original work model of each class is Independent Coexistence Model’s value. The director has their expectations of the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he doesn’t guide the teachers directly, but practice the ECEC framework in her own class instead. When there are tasks to be performed in the preschool, they will fight for honor together.
As recommendations, Conjunction Symbiosis Model is more appropriate than the others in the Chinese context.
中文部分
丁一顧(2011)。會談技巧: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成功的關鍵。教育研究月刊,201,28-38。
丁雪茵(2001)。幼稚園組織文化個案研究(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
究成果報告(編號:NSC89-2413-H-134-016),未出版。
丁雪茵(2004)。幼稚園組織文化個案研究(II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編號:NSC91-2413-H-134-014),未出版。
丁雪茵(2012)。組織文化與幼稚園課程變革之輔導歷程:一所公立幼稚園之長
期個案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編號:NSC98-2410-H-134- 006-MY2),未出版。
文崇一(1988)。中國人的富貴與命運。載於文崇一、蕭新煌(主編),中國人:觀念與行為(25-42頁)。臺北市:巨流。
王怡文、陳亮全、黃光國(2006)。華人社會中的信任策略。本土心理學研究,
25,199-241。
王慧豐(2004)。跨越傳統邁向未來的轉型課程領導。南投文教,20,20-22。
朱瑞玲(1987)。中國人的社會互動:試論面子的運作。中國社會學刊,11,
23-53。
朱瑞玲(1991)。「面子」壓力與其因應行為。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會刊:人文及社會科學,1(1),14-31。
江滿堂(2007)。邁向轉型的課程領導:課程領導的理念與實踐。學校行政雙月 刊,49,68-83。
何佳瑞譯(2013a)。問責效力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上)。教育研究月刊,233,
95-103。
何佳瑞譯(2013b)。問責效力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下)。教育研究月刊,234,
107-119。
宋秋儀譯(2006)。組織領導學(原著:Gary Yukl)。臺北市:華泰。
余德慧(1987)。中國人的面具性格─人情與面子。臺北市:張老師出版社。
李昭明、陳欣希(譯)(2008)。人類發展的文化本質(原著:Barbara Rogoff)。
臺北市:心理出版社。(原著出版年:2003)
李淑惠(2005)。尋找一個位置:幼兒園女性園長的領導經驗(未出版之博士論
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俊憲(2004)。課程改革與學校文化之探討。課程與教學季刊,7(4),77-90。
林玫君(2017)。美感領域。載於幸曼玲、楊金寶、蔡敏玲、柯華威、丘嘉慧、
金瑞芝、郭李宗文、林玫君(著),新課綱想說的事: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的理念與發展(第二版)(頁397-449)。臺北市:心理。
林世華、陳柏熹、黃寶園、傅瓊儀、趙如錦譯(2005)。社會科學研究法:量化
與質化取向(原著:Keith F. Punch)。臺北市:心理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98)
林思伶(2009)。校園經營的領導美學─僕人/服務領導。教育研究月刊,188,
91-99。
林思伶、蔡進雄(2005)。論凝聚教師學習社群的有效途徑。教育研究月刊,132,99-109。
林佩蓉、張斯寧(2013)。幼兒園課程與教學品質評估表。取自
https://www.ece.moe.edu.tw/?p=5208
林佩璇(2007)。教育領導與教學革新:建構實踐反省的教學文化。教育研究月
刊,153,18-30。
周美伶、何友暉(1993)。從跨文化的觀點分析面子的內涵及其在社會交往中的
運作。載於楊國樞、余安邦(主編),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理念及方法篇(一九九二)(205-254頁)。臺北市:桂冠。
周婉茹、周麗芳、鄭柏壎、任金剛(2010)。專權與尚嚴之辯:再探威權領導的
內涵與恩威並濟的效果。本土心理學研究,34,223-284。
周啟葶(2006)。以「學習社群」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之分析。中等教育,57(5),94-113。
周淑卿(2002)。課程政策與教育革新。臺北市:師大書苑。
周淑卿(2005)。論教學文化更新為學校課程革新之基礎。課程與教學季刊,8
(3),15-25。
周淑惠(2002)。幼兒教材教法:統整性課程取向。臺北市:心理。
幸曼玲(2011)。99學年度公私立幼稚園輔導計劃方案三:幼托整合後幼兒園教
保活動與課程大綱實驗方案結案報告。教育部委託之研究成果報告,未出版。
幸曼玲、許秀萍、周于佩、李碧玲、李昭明(2015)。課綱推廣Q&A。
取自http://www.ece.moe.edu.tw/?p=6169
幸曼玲、楊金寶、柯華葳、丘嘉慧、蔡敏玲、金瑞芝、簡淑真、郭李宗文、林玫
君、倪鳴香、廖鳳瑞(2015a)。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手冊(上冊)。臺中市: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幸曼玲、楊金寶、柯華葳、丘嘉慧、蔡敏玲、金瑞芝、簡淑真、郭李宗文、林玫
君、倪鳴香、廖鳳瑞(2015b)。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手冊(下冊)。臺中市: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幸曼玲(2017)。總綱。載於幸曼玲、楊金寶、蔡敏玲、柯華威、丘嘉慧、金瑞
芝、郭李宗文、林玫君(著),新課綱想說的事: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的理念與發展(第二版)(頁1-62)。臺北市:心理。
幸曼玲、周于佩(2017)。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的實踐─一位輔導訪視人員
的觀察。教科書研究,10(3),105-135。
金耀基(2013)。中國社會與文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胡定榮(2005)。課程改革的文化研究。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柳雅梅譯(2006)。學校是專業的學習社群─專業發展的合作活動與策略(原著:
Sylvia M. Roberts & Eunice Z. Pruitt)。臺北市:心理出版社。(原著出版年:2003)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高雄市:麗文文化。
高新建(2002)。學校課程領導者的任務與角色探析。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 33,113-128。
高博銓(2001)。課程領導者的理念與策略。教育研究月刊,89,59-65。
高博銓(2008)。學校學習社群的發展與挑戰。中等教育,59(4),8-20。
高博銓(2011)。教師社群發展的問題與因應。教育研究月刊,201,39-48。
孫隆基(2007)。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香港:花千樹。
孫志麟(2010)。專業學習社群: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平台。學校行政雙月刊,
69,138-158。
教育部(1994)。幼稚園教師手冊。臺北市:教育部國教司。
教育部(2013)。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暫行大綱。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7)。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教育統計處(2019)。中華民國教育統計。臺北市:教育部。
黃光國(1988)。中國人的人情關係。載於文崇一、蕭新煌(主編),中國人:
觀念與行為(43-70頁)。臺北市:巨流。
黃光國(2010)。華人社會中的臉面與溝通行動。載於黃光國(主編),人情與 面子:中國人的權力遊戲(127-154頁)。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黃旭鈞(2003)。課程領導: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心理。
黃維譯(2003)。實踐社群:推動學習型組織之輪。(原著:
Etienne Wenger, Richard McDermott & William M. Snyder)。臺北市:天下遠見。(原著出版年:2002)
單文經(2000)。析論抗拒課程改革的原因及其對策:以九年一貫課程為例。載
於中正大學教育學院(主編),新世紀的教育展望(317-338頁)。高雄市:麗文。
單文經、高新建、游家政、蔡清田、王麗雲、張明輝譯(2000)。革新的課程領 導(原著:James G. Henderson & Richard D. Hawthorne)。臺北市:學富文化。
曾仕強(1997)。中國式的人際關係。教師天地,87,2-7。
曾長麗、陳宏智、戴良全譯(2002)。與統整課程共舞:教學實務與理論。(原著:Chris Stevenson & Judy F. Carr)。臺北市:遠流。(原著出版年:1993)
彭泗清、楊中芳(1999)。人際交往關係的影響因素與發展過程。本土心理學研
究,12,291-312。
楊于萱、周淑惠(2010)台灣幼兒園園長課程領導之個案研究。教育資料集刊,
45,27-57。
楊國樞(1988)。中國人與自然、他人、自我的關係。載於文崇一、蕭新煌(主
編),中國人:觀念與行為(9-23頁)。臺北市:巨流。
楊國樞(1993)。中國人的社會取向:社會互動的觀點。載於楊國樞、余安邦(主編),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理念及方法篇(一九九二)(87-142頁)。臺北市:桂冠。
楊濱燦、鄭清揚、黃麗穎(2011)。團隊成員交換關係、信任與知識分享關係之
研究。文大商管學報,16(1),83-104。
郭芳辰(2005)。幼兒園園長課程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佩正、林文生、戴雲卿、謝欣益、余佳勳、王萬豐、江素珍、戴芬芬、鄧美湘、
陳佩英(2009)。一起學習、一起領導:專業學習社群的建構與實踐。中等教育,60(3),68-88。
陳美玉(2006)。從內隱知識的觀點論教師學習與專業發展。課程與教學季刊,9
(3),1-13。
陳美如(2004)。教師專業的展現與深化─教師課程領導之為何?如何?與限制。 教育研究月刊,126,19-32。
陳奎憙(2000)。教育大辭書。取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9936/
陳啟榮(2011)。校長領導的四面向。中等教育,62(1),132-141。
陳慈娟(2004)。幼稚園園長課程領導─以一所幼稚園本位課程發展為例(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臺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張芬芬譯(2005)。質性研究資料分析(原作者:Matthew B. Miles & A. Michael
Huberman)。臺北市:雙葉書廊。(原著出版年:1994)
張君玫譯(1999)。解釋性互動論(原作者:Norman K. Denzin)。臺北市:弘智文化。(原著出版年:1989)
張愛絹(2007)。台北縣市幼稚園園長課程領導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嘉育(2001年12月)。課程領導概念內涵分析。「課程領導理論與實務國際學
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際會議廳。
張慶勳(2004)。國小校長領導風格與行為之研究。屏東師院學報,20,1-38。
張慶勳、許嘉政、林榮俊、李宗鴻、陳煜清、陳學賢、徐欽祥、陳郁汝、盧玉琴、
林玲吟、王宏彰譯(2010)。組織文化與領導(原作者:E. H. Schein)。臺北市: 五南。
費孝通(1948)。鄉土中國,香港:三聯書店。
翟學偉(2011)。中國人的關係原理:時空秩序、生活欲念及其流變。北京:北
京大學出版社。
臺國(三)字第0980128014號(2009)。教育部函。
臺國(三)字第0980187567號(2009)。教育部函。
臺國(三)字第1010181618C號(2012)。教育部令。
臺國(三)字第1010241046號(2012)。教育部函。
臺教授國部字第1050129763B號(2016)教育部令。
歐用生(2000)。轉型的課程領導及其啟示。國民教育,41(1),2-9。
歐用生(2004)。課程領導:議題與展望。臺北市:高等教育。
鄭仁偉、黎士群(2001)。組織公平、信任與知識分享行為之關係性研究。人力資
源管理學報,1(2),69-93。
鄭伯壎(1995)。家長權威與領導行為之關係:一個台灣民營企業主持人的個案
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9,119-173。
鄭伯壎(2017)。華人領導的十堂必修課。臺北市:五南。
鄭伯壎、黃敏萍(2000)。華人企業組織中的領導:一項文化價值的分析。中山
管理評論,8(4),583-617。
鄭伯壎、黃敏萍、周麗芳(2002)。家長式領導及其效能:華人企業團隊的證據。
華人心理學報,3(1),85-112。
鄭伯壎、樊景立、周麗芳(2006)。家長式領導:模式與證據。臺北市:華泰。
鄭伯壎、周麗芳、黃敏萍、樊景立與彭泗清(2003)。家長式領導的三元模式:
中國大陸企業組織的證據。本土心理學研究,20,209-250。
鄭伯壎、謝佩鴛、周麗芳(2002)。校長領導作風、上下關係品質及教師角色外
行為:轉型式與家長式領導的效果。本土心理學研究期刊,17,105-161。
樊景立、鄭伯壎(2000)。華人組織的家長式領導:一項文化觀點的分析。本土
心理學研究,13,127-180。
劉兆明(1993)。「報」的概念及其在組織研究上的意義。載於楊國樞、余安邦(主
編),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理念及方法篇(一九九二)(293-318頁)。臺北市:桂冠。
蔡宜純譯(2009)。心靈幫手─Vygotsky學派之幼兒教學法(原著:Elena Bodrova,Deborah J. Leong)。臺北市:心理出版社。(原著出版年:2007)
蔡清田、雲大維(2011)。透過課程領導經營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之研究。教育資
料與研究,101,107-134。
蔡敏玲、陳正乾譯(1997)。社會中的心智:高層次心理過程的發展(原著:L. S. Vygotsky)。臺北市:心理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78)
盧素碧(2002)。幼兒教育課程理論與單元活動設計。臺北市:文景。
錢穆(1979)。從中國歷史來看中國民族性及中國文化。臺北市:聯經。
錢穆(2018)。中華文化十二講(五版)。臺北市:東大。
戴文青(1999)。學習環境的規劃與運用。臺北市:心理。
薛絢譯(2006)。民主與教育(原著:John Dewey)。臺北市:網路與書。
韓貴香(2010)。沒面子類型對情緒感受之影響。教育與心理研究,33(3),1-23。
簡楚瑛(2001)。幼稚園園長與托兒所所長角色及其所處園、所文化環境互動關
係之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24,135-166。
譚彩鳳(2011)。有效能教師學習社群之發展:香港個案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
期刊,7(2),213-246。
羅能熙(2002)。課程領導的原則與運用。師友月刊,418,76-79。


英文部分
Cheng, B. S., Chou, L. F., Huang, M. P., Wu, T. Y. & Farh, J. L. (2004). Paternalistic leadership and subordinate reverence: Establishing a leadership model in Chinese organizations.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7(1), 89-11.
Cheng, B. S., Farh, J. L., Chang, H. F. & Hsu, W. L. (2002). Guanxi, Zhongcheng,Competence, and Managerial in Chinese Context. Chinese Journal of Psychology, 44(2), 151-166.
Chowdhury, S.(2005). The Role of Affect-and Cognition-based Trust in Complex Knowledge Sharing. Journal of Managerial Issues, 17(3), 310-326.
DuFour, R. (2003). Building a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School Administrator, 60(5), 13-18
DuFour, R(2004). What Is a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Schools as Learning Communities, 61(8), 6-11.
Feiman-Nemser, S & Floden, R. E. (1986). The Cultures of teaching. In M. C.Wittrock(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3rd ed.)(pp.505-526). New York: Macmillan.
Fullan, M.(2006). Leading professional learning. School Administrator, 63(10),10-14.
Hargreaves, A. (1994). Individualism and Individuality: Understanding the Teacher Culture. In A. Hargreaves (Eds.), Changing teachers, changing times - Teachers’work and culture in the postmodern age (pp.163-185).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Hord, S. M.(2004).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An Overview. In Shirley M.Hord(Eds.), Learning Together, Leading Together: Changing Schools through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pp.5-14). New York,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Hord, S. M.(2009).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Educators work together toward a shared purpose-improves student learning. Journal of Staff Development, 30(1), 40-43.
Mayer, R. C., Davis, J. H., & Schoorman, F. D. (1995). An Integrative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Trust.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3), 709–734.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2002). OECD Annual Report 2002. Retrieved from https://www.oecd.org/about/2080175.pdf
Rogoff, B. (1997). Cognition as a Collaborative Process. In D. Kuhn & R. S. Siegler (Eds.),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Vol.2 Cognition, Perception, and Language(5th ed.). New York: Wiley.
Scott, J. H. & Fields, D.(2010). Trust and Tacit Knowledge Sharing and Use.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14(1), 128-140.
Senge, P. M. (1997). Creating learning communities. Executive Excellence,14(3),.17-18.
Shiu, S. P. & Chrispeels, J. (2010). Developing a Community of Teacher Learning in a Preschool: The Role of the Director. Educational Journal of NHCUE,27(2),
135-168.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2017). Accountability in Education: Meeting Our Commitments. Retrieved
from https://unesdoc.unesco.org/ark:/48223/pf0000259338.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