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社區有教室--九年一貫課程與社區學校化的實踐
書刊名:教育研究資訊
作者:陳浙雲余安邦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en, Che-yunYu, An-bang
出版日期:2002
卷期:10:3
頁次:頁29-48
主題關鍵詞:社區有教室九年一貫課程社區學校化社區總體營造Classroom in the communityNine-year continual curriculumCommunity schoolingComprehensive community buildi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7) 博士論文(1) 專書(2)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7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2
  • 點閱點閱:39
     台北縣教育局自八十九學年度開始,於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架構下推動「社區有教室」方案,提供縣內學校進行九年一貫課程的適切發展方向,並賦予學生多元的學習內涵。 此一方案之精神在於將學校教師從「社區的教育者」轉化為「社區的學習者」,引導學生從狹隘的「校園空間」跨入寬廣的「社區情境」,而其最終目的,在於培養具備現代知識與生活能力的公民,造就充滿人文關懷與社群意識的公民社會,達成「社區總體營造」之理想。同時,該方案的實施希望能消弭「課程複製」的畸形現象,化解「九年一貫課程教科書化」的潛在危機,並回應「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高度期待,掌握「統整課程」與「協同教學」的創新精神,使九年一貫課程之實施能達到應有的理想。 由於九年一貫課程無論就課程設計、領域學習、彈性學習、課程實施、選修課程等方面,都已提供了「社區有教室」方案的可行運作空間,因而學校可以經由建立課程發展機制、進行社區踏查、建構社區資源教學網絡、與社區人士合作規劃課程架構、設計教學活動、實施協同教學、及活用教學與評量方法等步驟,有效實施本方案。 整體而言,「社區有教室」方案具有學生中心、學校本位、情境教學、意義學習、體驗學習、人文關懷、多元文化、社區營造等特色。各校若能視其需求及社區條件,將社區資源融入學校整體課程之中加以實施,將可使學校本位課程呈現多元的風貌與豐富的意涵,為九年一貫課程的推展,開啟無限生機。
期刊論文
1.Cniou, L. J.(1992)。Situated Learning, Metaphors, and Computer-based Learning Environments。Educational Technology,32(8),7-11。  new window
2.陳浙雲(20020300)。學校社區一家親。師友月刊,417,52-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余安邦(2001)。「社區有教室」--九年一貫課程的一條活路。師友月刊,413,38-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浙雲(20010200)。活用社區資源,深化課程內涵--臺北縣社區有教室方案之理念與實施。研習資訊,18(1),7-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甯自強(19930600)。「建構式教學法」之教學觀--由根本建構主義的觀點來看。國教學報,5,33-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Brown, John Seely、Collins, Allan、Duguid, Paul(1989)。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Educational Researcher,18(1),32-42。  new window
7.徐鉅昌(19871000)。空中教學的根源--視聽教育。視聽教育雙月刊,29(2)=170,1-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社區有教室方案研究小組(2001)。臺北縣九年一貫「社區有教室」課程發展之研究--以社會學習領域為例研究報告。臺北:臺北縣政府教育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蔡孟育(2000)。一所國民小學鄉土教學活動課程發展、實施與評鑑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臺北:康軒:教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嘉育(1999)。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臺北市: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玉体(1995)。西洋教育思想史。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1996)。社區學校化。臺北:心理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周德禎(20010000)。排灣族教育:民族誌之研究。臺北:五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玉体(1987)。西洋教育史。臺北:文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黃煌雄、郭石吉、林時機(2001)。社區總體營造總體檢調查報告書。台北:遠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單篇論文
1.陳浙雲(2001)。社區資源融入九年一貫課程之應用 (台北縣教師進修演講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高新建(2000)。發展以基本能力及能力指標為本的統整課程。課程統整與教學。臺北:揚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余安邦(2001)。給工作坊講師的一封信。「戶外教學」暨「社區有教室」課程發展實務工作坊手冊。臺北:臺北縣政府教育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新仁(1991)。有意義的學習理論。學習理論與教學應用。高雄:復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歐用生(1995)。鄉土教育的理念與設計。鄉土教育。臺北:漢文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吳財順(2001)。社區有教室,處處可學習。「戶外教學」暨「社區有教室」課程發展實務工作坊手冊。臺北:臺北縣政府教育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余安邦(2001)。「社區有教室」芻議。臺北縣八十九學年度「戶外教學」暨「社區有教室」課程發展實務工作坊手冊。臺北:台北縣政府教育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