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排灣族大學生跨族群異性交友與擇偶觀點之研究
作者:李秋霞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輔導與諮商研究所
指導教授:卓紋君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1
主題關鍵詞:排灣族大學生跨族群異性交友擇偶Paiwan studentcross-ethnicheterosexual intimate relationshipmate-selec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90
本研究旨在以質性研究的方法,了解他們在跨族群異性交友的經驗;整理他們的擇偶觀點;並且探索影響排灣族大學生在跨族群異性交友經驗與擇偶上的背景脈絡因素。本研究共訪問了五位排灣族大學生,經過訪談,將研究參與者的觀點以故事的方式呈現,以下為本研究的發現。
一、在「跨族群異性交友經驗」方面,感情的發展依時間順序分為相遇前期、相遇與相識、定情時期和承諾或分手四期:
(一)相遇前期:研究參與者在遇見戀人之前,心中已經擁有一個理想模式,此模式可分為三類:尋求內心塑造的父親形象;尋求如家人般的情感;期待理想的情感伴侶。
(二)相遇與相識:研究參與者與戀人相遇與相識的過程,分為四個層面來探討:學校環境為交友首要來源;不分性別,積極主動示好,追求對方的愛;性格、態度、看法條件的相似性,吸引彼此的心;戀人在生活習性與個性上的互補,成就彼此的緣;跨族群異性交友對象主要以閩南人居多。
(三)定情時期:研究參與者在戀情的維繫與加溫過程中,彼此對關係定位與衝因應與解決,通過考驗才能進入承諾,敗陣下來,告別分手。故研究大致分為:彼此關係因素與社會網絡與外力因素二部分。
1、彼此關係因素方面,有以下的現象:磨合時間,長短無涉於穩定與承諾;對關係期待的落實或失落,影響後續感情的承諾或分手;觀念的差異與溝通不良是戀人間的主要衝突內涵;築夢的藍圖,共創未來走向承諾。
2、社會網絡與外力因素方面,結果如下:遠距戀情的疏離,帶著祝福說分手;族群差異的衝突,源於漢族對排灣族的刻板印象,以及排灣族女長嗣制度的限制;爭取對方父母的認識了解與隱瞞不說是面對族群差異的因應策略;家庭長輩的支持,足以締造族群和諧關係。
(四)承諾或分手:五位研究參與者的戀情,目前呈現以下三類結果類型:
1.承諾:和諧的族群關係與兩人心心相映,成就美滿的跨族群戀情。
2.分手:弱勢族群與家庭陰影,加上遠距阻隔,含淚祝福告別。
3.等待確切的結果:或順其自然,或面對挑戰,或包容等候,期待圓了這段情。
二、在「排灣族大學生跨族群擇偶觀點」方面,有以下五項層面:(一)擇偶條件趨向心理條件;(二)擇偶自主性高;(三)結婚時機在基礎穩定後;(四)彈性扮演婚姻角色;(五)親密的尺度只給所愛。總括來說,擇偶是趨向務實與傳統的,而且交友是擇偶的預備。
三、影響「排灣族大學生跨族群異性交友與擇偶」的背景脈絡因素共分為家庭因素、族群身份與文化認同、族群關係、以及個人因素四大部分。家庭與個人因素可為近因;族群身份與文化認同以及族群關係可歸納為遠因,遠、近因相互影響。研究者又將這些背景因素分為不利因素與有利因素二方面的影響力量,分述於後。
(一)在不利因素方面:家庭因素主要來自弱勢經濟;父母關係不佳與家人影響。在族群身份與文化認同上主要是自卑於排灣族身分與文化陌生的狀況。在原漢族群關係方面,最主要來自於接觸並感受到主流漢族社會對原住民的刻板印象、歧視與偏見;以及因為考試加分遭同學排拒,帶給本身自卑、被歧視的感受。
(二)在有利因素方面:家庭因素裡有長輩對教育的看重與支持;家族漢化程度較高;家族中有跨族群通婚的歷史;和父母給予族群融合正向的觀念。在族群身份與文化認同方面主要有對母語的看重;長嗣制度的折衷或不實施;以及對自己身份文化的認同。在原漢族群關係方面,有早居平地與漢人密切接觸;能夠區隔原漢的歷史情節;漢主流能夠給予正向、支持的態度,原漢相處和諧、彼此尊重經驗;以及對考試加分有正確的認知,並且更積極努力。在個人因素方面,本身的涵化程度以及個人所具備的各項優勢條件與特質。
整體而論,有利因素大於不利因素。此外也有不利與有利因素並存現象,化不利為有利因素的關鍵在於研究參與者本身。而家庭、個人因素多數為有利因素,族群身份文化認同與族群關係,為有利與不利因素參半,但族群關係為主要不利因素的來源。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the Paiwan tribe groups on selecting their cross-sex friends, their experiences of dating and their thoughts about mate selection. The researcher interviewed five Paiwan students and presented their experiences in a story-telling format. The results were in the following.
First, in the "cross-ethnic heterosexual intimate relationship", the emotional development were divided into pre-encounter, encounter and acquaintance, commitment and break-up four phases:
(A) Pre-encounter Period: This period studied the ideal mode of the participants before meeting their lover. The mode could be sort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the image of ideal father shaped by one’s mind, searching the family-like feeling, and the anticipation of a ideal mate.
(B) Encounter and Acquaintance Period: This period focused on the course of encounter and acquaintance. It can be discussed from four different levels: School was the main place where the romance happed; Regardless of gender, both sex actively took the initiative to pursuit each other's love; Personality, attitudes, beliefs and other conditions of similarity attracted each other's hearts; Compesation to lovers own living habits and personality ; Fujian was mainly the most popular ethnicity in seeking the lover across ethnic groups.
(C) Commitment Period: This period investigated on how the lovers sustained their relationship, and responses and solutions to conflicts. Commitment could only be made through all kinds of acid tests. Loves would break up if they did not pass the test. Therefore, there were two factors affecting this period: the relationship factor and external forces.
1. each relationship factors, again divided into:The running time, not involved in the stability and the commitmen; Looking forward to the the implementation or loss, affected the subsequent break-up or commitment;Different attitude and poor communication were the major conflicts; Dream blueprint of commitment to creating the future direction.
2. social networks and external factors, again divided into: long-distance romance of alienation, ethnic differences in conflict, conflict resolution strategies, family support of elders.
(D) commitment or break up: the romance of five study participants, the current results showed the following three types: (a) commitment: find a safe haven. (b) break up: say goodbye to the past, vision for the future .(c) the results of development :no matter let it wait and see, willing to face the challenges of love,or waiting for the heart of paradise are all for the romance.
Second, the way and thoughts of the participants’ selecting mate were as follows: (a) psychological conditionals played an important part when selecting their mate; (b) the individual had the right to select their mate; (c) individuals will get married after a stable life. (d) flexibility played the important role in marriage; (e) intimacy belongs to their lover. All in all, the trend toward marriage is practical and traditional. Furthermore, making friends was the preparation of marriage.
Third, there were four factors that affected Paiwan college students selecting their inter-ethnic friends and mate: Namely, family factors, ethnic and cultural identity, ethnic relations, and personal factors. Among them, family and personal factors as the proximate cause; ethnic and cultural identity, ethnic relations and national policy could be viewed as distant cause and both causes affect each other.Furthermore,those factors were all divided into two types:favorable and unfavorable factors.
Favorable factors were more than unfavorable factors. The key to transform unfavorable factors to favorable factors depended on the participants himself. All in all, favorable factors overpowered unfavorable factors. Family and personal factors contributed to favorable factors whereas tribe relationships contributed to unfavorable factors. Tribal and cultural identity, tribe relationships and test-points national policy provided as well as unfavorable factors.
一、 中文
王巨中 (2004)。台灣原住民族傳統文化認同與社會變遷探討:以屏東縣獅子鄉排灣族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沂釗 (2000)。婚姻衝突的敘說性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new window
王勇智、鄧明宇(譯)(2003)。敘說分析(原作者:C. K. Riessman)。台北市:五南。(原著出版於1993年)
王雯君 (2005)。閩客族群邊界的流動:通婚對女性族群記憶與認同的影響。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王慶福 (1995)。大學生愛情關係徑路模式之分析研究。國立彰化師範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new window
石磊 (1971)。筏灣:一個排灣族部落的民族學田野調查報告。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new window
石磊(1999年10月 20日)。1999台東南島文化節學術演講講稿。取自:http://aaawww.tolaku.com/paiwan/paiwan.htm。
行政院民族委員會(2011年7月18日)。原住民族分佈。取自http://www.apc.gov.tw/portal/docList.html?CID=6726E5B80C8822F9
江雅芳 (2006)。大學生的性態度、性行為與網路交友性行為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朱立群(2008年1月1日)。跨族群通婚外省世代最普遍。中國時報,10版。
朱敬先 (1981)。大學生異性交往態度調查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報, 44, 27-75。
呂貞瑤(2010)。高雄縣山地鄉原住民青少女性與婚姻之關係探究。私立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何嘉雯 (1998)。台北市縣市立大學生親子關係、婚姻態度與婚前性行為、同居行為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芝儀(譯)(2008)。敘事研究:閱讀、分析與詮釋(原作者:Amia Lieblich,Rivka
Tuval-Mashiach,Tamar Zilber )嘉義市:濤石文化。(原著出版年:1998)
吳嘉瑜 (1998)。 衝突原因、處理方式對愛情關係的影響-以焦慮依附型大學生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new window
吳燕和 (1993)。排灣的兒童養育。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學集刊,25,55-108。
巫麗雪、蔡瑞明 (2006)。跨越族群的藩籬:從機會供給觀點分析台灣的族群通婚。 人口學刊,32,1-41。new window
李育忠 (2000)。父母婚姻關係、親子互動對高中職子女異性交往之相關研究-台東地區單雙親家庭之比較。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李秋霞 (1991)。大學生對父母與同儕婚姻態度之覺知及個人現代性在婚姻態度上之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李淑儀(2004)。原夢.圓夢-原住民研究生自我實現歷程之探討。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卓紋君 (1998)。當今心理學界對愛情的研究與方向。中華心理衛生學,11(3), 87-107。new window
卓紋君 (2000a)。 從兩性關係發展的模式談兩性親密關係的分與合。輔導季刊,36(2),31-44。new window
卓紋君 (2000b)。 臺灣人愛情發展的歷程初探兼論兩性輔導之重點。諮商輔導文粹, 5,1-30。new window
卓紋君 (2004)。 臺灣人愛情風格之分析研究。中華輔導學報(16),71-117。new window
周芬姿 (2002)。 性別、族群與階級之社會區隔:排灣族婦女的婚姻、工作與經濟生活。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new window
周德禎 (2001)。 排灣族教育-民族誌之研究。台北市:五南。new window
周德禎、黃誌坤 (2000)。排灣族社會兩性地位與互動模式在女性主義理論中的意義。載於九十一年度原住民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39-157。
林秀娟 (1999)。 南區大學生依附類型與其性知識、性態度、性行為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林宜旻 (1994)。 愛情類型、嫉妒與關係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new window
林明幟 (1999)。減低族群偏見方案在國小實施成效之研究。台北市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new window
林鴻達 (1989)。台灣都市山地青年擇偶觀點行為與問題之研究:以北部都市山地教會未婚青年為例。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范夢藍 (2009)。北排灣女vusam擇偶觀與家庭結構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徐新娣 (2004)。台北市縣市大學生擇偶條件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翁開誠 (2002)。覺解我的治療理論與實踐:通過故事來成人之美。應用心理研究,16,23-69。new window
高佩文 (2007)。 排灣族制度與性別角色變遷之研究:以紮蘭村女性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new window
高金豪 (2004)。起源敘事,婚禮政治與階序實踐: 一個排灣族村落的例子。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未出版,新竹市。
高淑清 (2006) 。研究方法系列課程。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清江終身學習中心。
修慧蘭、孫頌賢 ( 2003 )。大學生愛情關係分手歷程之研究。中華心理衛生學刊, 15(4)。71-92new window
高淑貴 (1991)。家庭社會學。台北市:黎明文化。
唐佩玲(1996)。平和排灣族的家庭與教會。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唐經硯 ( 2010 ) 。臺灣跨族群工具性交友網絡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啦亞‧娜沐豪 (2000)。 原住民族男女關係發展的變遷史。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0,15-47。
梁世武 ( 2009 ) 。 台灣族群通婚與族群認同之研究。問題與研究,48(3),33-62new window
張思嘉 (2001)。 擇偶歷程與婚前關係的形成與發展。中華心理衛生學刊, 14(4),1-29。new window
張春興 (1995)。 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
張淑良 (1989)。 大學生對擇偶、異性交往及婚姻期望之態度探討。學生輔導通訊,5,34-37。
教育部統計處(2011)。教育統計 (100年版)-EXCEL檔案。附錄2.原住民學生數 Students of Indigene 。取自:< 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13/100edu_app2.xls>。
莊耀嘉 (2002)。 擇偶條件與性心理之性別差異:演化論的檢驗。中華心理學刊,44(1),75-93。new window
許功明、柯惠譯 (1994)。 排灣族古樓村的祭儀與文化。台北市:稻鄉 。
郭東雄 (2001)。 灰色的冠羽--屏東排灣族七佳部落傳統階級制度。原住民教育季刊,24, 11-29。
郭芷安 (2004)。 大學生選擇異性朋友之因素分析。中華大學應用數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陳文俊(1997)。政治社會化與台灣的政治民主化:大專學生的政治態度與價值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1個
陳向明 (2002)。 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new window
陳枝烈(2006)。排灣族的性別文化初探。載於台灣原住民民族教育論叢第6輯-家庭與婦女教育。台北市市: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陳素琴 (2000)。 阿美族中學生婚姻態度及擇偶條件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淑娟 (2004)。 排灣族婦女遭受婚姻身體暴力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雅慧 (2005)。 排灣族婦女性別觀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陳绣青 ( 2009 )。族群文化與親密關係:七位都市台灣族女性的觀點。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端容、陳東升 (2001)。 跨族群的社會連結:工具理性行動邏輯與社會結構的辯證。台灣社會學刊,25,1-53。new window
彭懷真 (1996)。 婚姻與家庭。 臺北:巨流。
陽琪、陽婉譯(1995)。婚姻與家庭。台北市:桂冠。
童春發 (2001)。 排灣原住民史-排灣族史篇。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new window
鈕文英 (2007)。 教育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雙葉書廊。
黃文一 (2006)。 排灣族原住民部落階級結構的演變。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黃貞蓉 ( 2005 ) 。 異性戀大學生的愛情樂章:性別觀點的分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楊茜如 (2000)。 大學生愛情觀、性別角色與兩性關係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楊淳皓 (2006)。 在部落任教原住民籍教師的生涯故事:一個質性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new window
楊雅雯 (1994)。 家庭結構父母管教方式對青少年個人適應社會適應及異性交友行為影響的比較研究生親與單親家庭之比較。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瑪達拉‧達努巴克 (2004)。 是原住民,也是同志:排灣男同志Dakanow的生命之歌。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劉雅君(2010)。大學生早期家庭經驗及其愛情關係衝突因應之分析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劉惠琴 (1995)。 婦女議題與社會實踐。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35,1-5。
潘立夫 (1996)。 排灣族文明初探。屏東:屏東縣立文化中心。
潘立夫 (1998)。 Kavulungan-排灣族文明:一個沒有文字、金錢的社會。屏東:屏東縣立文化中心。
潘英海 (2002)。族群接觸與族群認同-以賽夏族tanohila:氏族日阿拐派下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蔣斌 (1984)。 排灣族貴族制度的再探討-以大社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5, 1-48。
謝世忠 (1987)。 認同的污名: 台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台北市: 自立晚報社。
謝雨生、陳怡蒨 ( 2009 )。跨族群婚之代間影響與變遷。臺灣社會學刊,42,1-53new window
謝若蘭、彭尉榕 (2007)。族群通婚的身份認定與認同問題之研究-以花蓮地區原客通婚為例。思與言,45(1), 157-196。new window
謝豐存 (2001)。虛擬世界擇偶-以配對網站的異性交往為例。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戴慧琳 (2010)。掙扎、妥協、轉化與蛻變-當代排灣族長嗣女性<在家>經驗探究:屏東縣春日鄉「長女協會」案例。國立東華大學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未出版,花蓮。
魏延華 (2000)。 高中女學生閱讀少女愛情漫畫與愛情態度之關聯。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魏春枝、張耐 (2000)。 都市原住民青少年的族群認同探討。師友,391,50-53。
羅憲哲 (2007)。屏東縣原住民與非原住民大學生性觀念、性態度與親密關係之相關性研究。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蘇素美 (2005)。 大學生兩性交往態度之調查研究。學生事務,45,70-85。

二、 西文文獻
Botwin,, M. D., Buss, D. M., & Shackelford, T. K. (1997). Personality and mate preferences:five factors in mate selection and marital satisfaction [Abstract].Journal of Personality, 65(1).
Brehm, S. S. (1992). Intimate relationships (2" d ed.): New York: McGraw-Hill, Inc.
Buss, D. M., & Barnes, M. (1986). Preferences in human mate selec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0, 559-570
Castro, V. S. (2003). Acculturation and Psychological Adaptatio.: Greenwood Press.
Clark-Ibanez, Marisol & Felmlee, Diane (2004). Interethnic relationships: The role of social network diversity.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6(2), 293-305.
Crowder, K. D., & Tolnay, S. E. (2000). A New Marriage Squeeze for Black Women: The Role of Racial Intermarriage by Black Me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2, 792-807.
Dunkel, C. S., & Papini, D. R. (2005). The role of ego-identity status in mating preferences. Adolescence, 40(159), 489-501.
Erikson, E. H. (1968). l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New York: Norton.
Hatfield, E., & Rapson, R. L. (1996). A world of passion: 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on love and sex.Needham Heights,MA: Allyn and Bacon.
Jankowiak, W. R., & Fischer, E. F. (1998). 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on romantic love. Human emotions: A reader, 55–62.
Kenrick, D. T., & Trost, M. R. (1989). A reproductive exchange model of heterosexual relationships: Putting proximate economics in ultimate perspective. Close relationships, 92–118.
Knox, D., Zusman, M. E., Buffington, C., & Hemphill, G. (2000). Interracial dating attitude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college student journal, 34(1), 69-71.
Kulczycki, A., & Lobo, A. P. (2002). Patterns, determinants, and implications of intermarriage among Arab American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4(1), 202-210.
Lalonde, R. N., & Giguere, B. (2007). Social dominance orientation and ideological asymmetry in relation to interracial dating and transracial adoption in Canada.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38, 559-572.
Lalonde, R. N., & Hynie, M. (2004). The role of culture i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 Do second generation South Asian Canadians want a traditional partner?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35, 503-524.
Lieblich, A., Tuval-Mashiach, R., & Zilber, T. (1998). Narrative research: Reading,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Newbury Park, CA: Sage.
Okamura, J. Y. (1981). Situational ethnicity. 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 4, 452-465.
Reissman, C. K. (1993/2003). 敘說分析(王勇智、鄧明宇合譯)。台北:五南。Narrative Analysis.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Series.Cali:Sage.
Sue,D.W.,Arredondo,P.,&McDavis,R.J. (1992). Multicultural competencies/standards: A pressing need.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70, 477-486.
Uskul, A. K., & Lalonde, R. N.(2007). Views on interracial dating among Chinese and European Canadians: The roles of culture, gender, and mainstream cultural identity.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4, 891-911.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