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知音、知樂與知政:儒家音樂美學中的「體知」概念
書刊名: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作者:陳昭瑛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en, Chao-ying
出版日期:2006
卷期:3:2
頁次:頁41-60
主題關鍵詞:儒家美學知音體知Confucian aestheticsEmbodied knowledg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4) 博士論文(1) 專書(2)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4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885
  • 點閱點閱:71
「知音」一詞一方面被理解為精通音律之人,一方面被視為包括音樂在內的各門藝術之最高明的批評者、鑑賞者。一般以為「知音」源於《呂氏春秋.本味》中所載伯牙和鐘子期的故事(亦見於《列子.湯問》);除此之外,「知音」一詞最早明文於典籍中但凡兩見:一於《呂氏春秋.仲冬記.長見》,一於《禮記.樂記》。此三例之「知音」,在內涵上略有不同。本文目的在於探索儒家音樂美學中的「知音」問題。儒家的「知音」對上述〈長見〉篇的專業性「知音」問題非常重視,對〈本味〉篇中具有個人主義色彩的「知音」也有深刻體會。但在這一切基礎之上,更重視對於「表現」和「反映」集體社會生活的音樂有深入的理解。對儒家而言,音樂不只是個人情志的表現,也是社會生活的反映。究竟先秦儒家如何論證音樂之可知,如何描述知音的過程和精髓,是探討儒家美學不可忽視的課題。
This paper attempts to investigate the implication of Ti-chih (embodied knowledge) in Confucian aesthetic of music. In Chinese tradition, the special mode of knowledge in musical appreciation can be called Chih-yin which is the aesthetic type of Ti-chih. This article concerns: 1) Confucius' experience of musical appreciation; 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pression" and "mimesis" in musical creation; 3) how to understand the concrete content implied in the artistic form of "expression" or "minesis;" 4)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olitics and music in Confucian concept of human cultivation.
圖書
1.江文也、楊儒賓(2004)。孔子的樂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金道友信、蔣寅(1991)。東方的美學。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Hegel, Georg Wilhelm Friedrich(1981)。美學(卷一)。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勰、周振甫(1984)。文心雕龍注疏。台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荀況、楊倞、王先謙(1988)。荀子集解。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楊蔭瀏(1987)。中國古代音樂史稿。臺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杜維明、郭齊勇、鄭文龍(2002)。杜維明文集。武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郭慶藩(1974)。莊子集釋。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韓非、王先慎、鐘哲(1998)。韓非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徐復觀(1966)。中國藝術精神。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朱熹(1983)。四書章句集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呂不韋、高誘、陳奇猷(2002)。呂氏春秋。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左丘明、楊伯峻(1981)。春秋左傳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孫希旦、沈嘯寰、戴聖、王星賢(1989)。禮記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韓國鐄(1988)。江文也的生平與作品。現代音樂大師─江文也的生平與作品。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陳昭瑛(2005)。馬克思主義和儒家的文化觀:內在目的論的觀點。儒家美學與經典詮釋。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陳昭瑛(2005)。日據時期臺灣儒學的殖民地經驗。臺灣與傳統文化。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江文也(1995)。從上海到北平,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昭瑛(2006)。「神」概念的美學內涵:儒道禪互補的脈絡,廣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黃俊傑(1993)。馬王堆帛書〈五行篇〉「形於內」的意涵--孟子後學身心觀中的一個關鍵問題。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蔣年豐(1993)。從思孟後學與荀子對「內聖外王」的詮釋論形氣的角色與義涵。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楊儒賓(1996)。論孟子的踐形觀。儒家身體觀。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