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千手觀音形象意涵之探述--以大足寶頂石刻為例
書刊名:東方人文學誌
作者:陳厚誠
作者(外文):Chen, Hou-cheng
出版日期:2009
卷期:8:2
頁次:頁211-238
主題關鍵詞:千手觀音形象意涵石刻Thousand-arm avalokiteshvaraImageMeaningStone carvi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03
  • 點閱點閱:143
期刊論文
1.郭祐孟(2000)。大悲觀音信仰在中國。覺風季刊,30,11-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清香(19730500)。觀音菩薩的形象研究。華岡佛學學報,3,57-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賴瑞和(19800700)。妙善傳說的兩種新資料--評杜德橋「妙善傳說」。中外文學,9(2),116-12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鄧國軍(2007)。略論大足石刻美感生成方式及原因。文藝爭鳴,2007(11),170-1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利安(1997)。觀音思想的組成、架構與主要特點。宗教哲學,3(1)=9,139-15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清香(1993)。千手觀音像造形研究。空大人文學報,2,51-7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于君方(1999)。大悲咒與大悲觀音─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成為大悲觀音。香光莊嚴,60,20-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天祥(2006)。意義系統的生成與闡釋:大足寶頂石窟造像分析。裝飾,2006(4),24-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馬玉紅(1998)。藝術小百科─中國千手觀音造像圖考。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歷史文物,9(8)=73,36-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馮漢鏞(1996)。千手千眼觀音聖像源流考。文史雜誌,1996(2),38-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小林太一郎(1992)。唐代大悲觀音。佛教美術,20,3-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釋印順(1988)。印度之佛教。台北:正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賴傳鑑(1986)。佛像藝術:東方思想與造形。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Damien Keown、鄭柏銘(1998)。佛學。牛津:中國牛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後藤大用、黃佳馨(1982)。觀世音菩薩本事。臺北:天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求那跋陀羅(1983)。雜阿含經。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Weber, Max、劉援、王予文、張家銘(1993)。宗教社會學。臺北:桂冠圖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懷恩(2008)。圖像學:視覺藝術的意義與解釋。臺北:如果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呂宗力、欒保群(1991)。中國民間諸神。臺北: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Eliade, Mircea、楊素娥、胡國楨(2001)。聖與俗--宗教的本質。桂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浦安迪(1998)。中國敘事學。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Dudbridge, Glen、李文彬、賴瑞和、廖朝陽(1990)。妙善傳說: 觀音菩薩緣起考。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王恩洋(1985)。大足石刻之藝術與佛教。大足石刻研究。成都。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陳火慶(1984)。從自我的紓解到人間的關懷。從自我的紓解到人間的關懷。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王惕(2001)。佛教造像法。佛教造像法。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王官乙(1985)。大足石窟的藝術特徵。大足石刻研究。重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張聖奘(1985)。大足安岳的石窟藝術。大足石刻研究。重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顏素慧(2001)。觀音小百科。觀音小百科。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馬元浩(1994)。中國雕塑觀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許景華(2006)。神話與神化─化身救度之圖像思想與象徵觀照。神話與神化─化身救度之圖像思想與象徵觀照。臺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Tagore, Rabindranath(1973)。泰戈爾論文集。泰戈爾論文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釋聖嚴(1979)。佛教入門。佛教入門。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Jaffé, Aniela(1999)。視覺藝術中的象徵主義。人及其象徵:榮格思想精華的總結。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明)朱鼎臣(1985)。觀音傳。觀音傳。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宋)知禮(1998)。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中國歷代觀音文獻集成(2)。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望月信亨(1979)。望月佛教大辭典(4)。望月佛教大辭典(4)。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唐)三昧蘇嚩羅(1983)。千光眼觀自在菩薩祕密法經,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宋)釋祖琇(1991)。隆興編年通論,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後秦)鳩摩羅什(1983)。妙法蓮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東晉)瞿曇僧伽提婆,(前秦)曇摩難提(1983)。增壹阿含經,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清)弘贊(1974)。觀音慈林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983)。佛說父母恩重經,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南懷瑾(1994)。南懷瑾論觀世音菩薩,紐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唐)伽梵達摩(1983)。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清)嚴觀(1986)。江甯金石記,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林聰(2007)。千手千眼觀音的由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唐)不空(1983)。攝無礙大悲心大陀羅尼經計.法中出無量義南方滿願補陀落海會五部諸尊等弘誓力方位及威儀形色執持三摩耶《幟曼荼羅儀軌》,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唐)菩提流志(1983)。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姥陀羅尼身經,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于君方(2000)。中國的觀音信仰與佛教的本土化。宗教/文學。臺北:稻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