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神話.變形.冥契.隱喻--老莊的肉身之道與隱喻之道
書刊名:臺大中文學報
作者:賴錫三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ai, His-san
出版日期:2010
卷期:33
頁次:頁1-3+5-44
主題關鍵詞:老子莊子隱喻神話冥契主義變形身體Lao ZiZhuang ZiMetaphorMythMysticismQiTransformationBod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0) 博士論文(2) 專書(3)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4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18
  • 點閱點閱:160
期刊論文
1.賴錫三(20080300)。當代學者對《老子》形上學詮釋的評論與重塑--朝向存有論、美學、神話學、冥契主義的四重道路。清華學報,38(1),35-8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榮興、黃惠華(20051000)。心理空間理論與「梁祝十八相送」之隱喻研究。語言暨語言學,6(4),687-70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賴錫三(20100600)。論先秦道家的自然觀--重建老莊為一門具體、活力、差異的物化美學。文與哲,16,1-4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鄧育仁(20050300)。生活處境中的隱喻。歐美研究,35(1),97-14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賴錫三(20100300)。從《老子》的道體隱喻到《莊子》的體道敘事--由本雅明的說書人詮釋莊周的寓言哲學。清華學報,40(1),67-11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王仁鴻(2008)。《山海經》的神話思維--以空間、身體、食物、樂園為探討核心(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蘇以文(2001)。隱喻與認知。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Ricoeur, Paul、汪堂家(2004)。活的隱喻。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Bachelard, Gaston、龔卓軍、王靜慧(2005)。空間詩學。臺北: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Cassirer, Ernst、甘陽(1990)。人論:人類文化哲學導引。臺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莊周、郭慶藩、王孝魚(1985)。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James, William、蔡怡佳、劉宏信(2001)。宗教經驗之種種:人性的探究。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埃列維•布留爾、丁由(1994)。原始思維。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Bakhtin, Mikhail M.、李兆林、夏忠憲(1998)。拉伯雷研究。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Heidegger, Martin、孫周興(1993)。走向語言之途。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王弼、樓宇烈(1992)。王弼集校釋。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袁珂(1986)。古神話選釋。長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Stace, Walter Terence、楊儒賓(1998)。冥契主義與哲學。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漢娜.鄂蘭、蘇友貞(2007)。心智生命。臺北:立緒。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Cassirer, Ernst、于曉(1994)。語言與神話。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Eliade, Mircea、晏可佳、姚蓓琴(2008)。神聖的存在:比較宗教的範型。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賴錫三(20080000)。莊子靈光的當代詮釋。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Eliade, Mircea、楊素娥、胡國楨(2001)。聖與俗--宗教的本質。桂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葉維廉(2002)。道家美學與西方文化。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Lakoff, George P.、Johnson, Mark、周世箴(2006)。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葉維廉(2002)。〈 言無言:道家知識論 〉。《 歷史、傳釋與美學 》。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王叔岷(2007)。《 莊子校釋》。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法)加斯東 • 巴舍拉( G . Bachelard )著、劉自強譯(199)。《 夢想的詩學 》。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法)里克爾( Paul Ricoeur )、翁紹軍譯(199)。〈 創世戲劇和「儀式」的世界觀 〉。《 惡的象徵 》。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法)里克爾( Paul Ricoeur )著、林宏濤譯(199)。《 詮釋的衝突 》。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德)海德格( Martin Heidegger )著、孫周興譯(199)。〈 物 〉。《 海德格爾選集 》。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葉維廉(1991)。道家美學‧山水詩‧海德格。現象學與文學批評。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葉維廉(1988)。語言與真實世界--中西美感基礎的生成。比較詩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蘇以文(2009)。語言與分類。語言與認知。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秀(1982)。上《山海經》表。山海經校注。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亨(1997)。莊子哲學與神話思想--道家思想溯源。思文之際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允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楊儒賓(2005)。有沒有「道的語言」--莊子論「卮言」。中國文學新境界 : 反思與觀照。臺北:立緒。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樂蘅軍(1977)。中國原始變形神話初探。從比較神話到文學。臺北:東大。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